[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王申宇 文档编号:850736 上传时间:2019-02-22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考研政治(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模拟试卷 1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1978 年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其实质在于(A)是不是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B)是不是坚持改革开放(C)是不是坚持社会主义(D)是不是坚持科学发展2 改革开放的第一个宣言书是(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B)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C) 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D)邓小平南方讲话3 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的会议是(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B)中共

2、十二大(C)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D)中共十四大4 我国的改革从经济体制改革着手,经济体制改革首先(A)在思想解放上取得突破(B)在国有企业改革上取得进展(C)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人手(D)在农村取得突破性进展5 针对 1977 年至 1978 年我国出现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的情况,1979 年 4 月召开的中共中央工作会议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的方针是(A)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B)以工业为先导,以农业为基础(C)调整、充实、巩固、提高(D)调整、改革、整顿、提高6 1979 年 3 月 30 日邓小平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发表讲话,指出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是(A)坚持共产

3、党的领导(B)解放思想(C)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7 1981 年 6 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的胜利完成,其核心问题是(A)坚持改革开放(B)平反一批重大的冤、假、错案(C)解决一些“文化大革命”遗留的和历史遗留的问题(D)科学地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功过,确立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8 1982 年 9 月,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正式提出了(A)“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的命题(B) “社会主义本质” 的论断(C)改革开放的政策(D)“三步走 ”的发展战略9 1984 年 10 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经济体

4、制改革的决定,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上的重大突破是(A)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B)指出计划与市场都是手段(C)指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D)指出社会主义只能以计划经济为主。以市场调节为辅10 我国逐步形成的这样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的序列是(A)“经济特区一沿海开放城市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内地”(B) “经济特区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沿海开放城市一内地 ”(C) “沿海开放城市一经济特区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内地 ”(D)“沿海经济开放区一经济特区一沿海开放城市一内地”11 中共十三大的中心任务是(A)实行改革开放(B)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

5、代化建设上来(C)实现党的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D)加快和深化改革12 中共十四大明确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A)“三步走 ”的发展战略(B)建立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C)实行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3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题是(A)明确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B)系统地阐述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C)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的胜利完成(D)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14 胡锦涛正式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在(A)2003 年 7 月,胡锦涛在全

6、国抗击“非典” 总结大会上的讲话(B) 2003 年 10 月召开的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上的报告(C) 2004 年 3 月 10 日,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D)2007 年 10 月召开的中共十七大上的报告15 最早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是在(A)2004 年 9 月,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B) 2005 年 2 月,胡锦涛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C) 2006 年 10 月,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D)2007 年 10 月召开的中共十七大上的报告16 首次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在(A)

7、2002 年中共十六大(B) 2007 年 10 月召开的中共十七大上的报告(C) 2004年 9 月,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做出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D)2005 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17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A)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B)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C)必须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D)必须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1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A)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坚持四项基

8、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C)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D)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19 习近平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A)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B)促进经济发展(C)实现政治民主化(D)实行改革开放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4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20 1977 年 5 月 10 日,邓小平指出,“两个凡是” 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其原因在于(A)任何真理都是具体的相对的(B)一个人讲的每句话都对,一个人绝对正确,没有那回事情(

9、C)任何人都不可能穷尽真理(D)真理是绝对的21 1978 年 6 月 2 日,邓小平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重申,“完整地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是一个内涵丰富的科学命题,其内容主要有(A)毛泽东思想是个科学体系(B)要从精神实质方面去理解、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立场、观点和方法(C)从把握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人手,完整地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D)不能把毛泽东所有言论都当作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本身22 1978 年 5 月开始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A)冲破了“ 两个凡是” 的束缚(B)重新恢复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C)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理论基础(D)是继延安整风之后又一场马克思主义思想解放

10、运动23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有(A)彻底否定了“ 两个凡是” 的错误方针,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B)否定 “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C)做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D)审查解决了历史上遗留的一批重大问题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24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新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主要有(A)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B)揭开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C)标志着中国从此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D)标志着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的胜利完成25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面临

11、的主要问题有(A)“政社合一 ”的人民公社体制亟待改革(B)有一亿农民的温饱问题尚未解决(C) “统分结合” 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遍实行(D)经济体制的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性的进展26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A)是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实行集体经营和家庭联产承包经营相结合 (即“ 统分结合”)的经营管理方式(B)否定了农业合作化特别是土地集体化的积极成果(C)将农民家庭承包经营的积极性和集体经济的优越性结合起来(D)促进了“ 政社合一” 的人民公社体制的解体27 1979 年 3 月 30 日,邓小平在理论工作务虚会上作了题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讲话,首次提出“ 四项基本原则 ”这一

12、概念。这就是(A)坚持社会主义道路(B)坚持人民民主专政(C)坚持共产党的领导(D)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28 1982 年 9 月召开的中共十二大的主要内容有(A)“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命题的提出(B)制定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纲领(C)提出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总任务: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D)提出经济建设的总目标:国内工农业生产总值在二十世纪末 “翻两番”的奋斗目标29 1987 年 10 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最突出的贡献是(A)比较

13、系统地阐述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B)完整地概括了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的基本路线(C)制定了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任务和奋斗日标(D)规定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30 1992 年 1 月 18 日至 2 月 21 日,邓小平先后视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发表重要谈话,它是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进到新阶段的又一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主要内容有(A)提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阐明社会主义本质(B)提出 “发展才是硬道理”的重要论断,判断改革开放和各项工作成败得失的“三个有利于”标准(C)强调加强党的建设(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和

14、前途31 1992 年 10 月,中国十四大作出的重要决策有(A)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B)抓住机遇,开拓进取(C)明确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确定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32 中共十五大的主要内容有(A)抓住机遇,开拓进取(B)将邓小平理论,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道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C)确立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D)明确了中国跨世纪发展的战略部署33 1993 年,江泽民访问美国。在同美国总统会谈时,明确提出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原则有(A)关贸总协定是一个国际性组织,如果没有中国这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参

15、加是不完整的(B)中国要参加,毫无疑问是作为发展中国家参加(C)中国加入这个组织,其权利和义务一定要平衡(D)中国始终把加入世贸组织,看成既有机遇,也有挑战34 2001 年 12 月中国加入了世贸组织(A)是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具有历史意义的一件大事(B)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不是政治问题(C)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D)既有机遇,也有挑战35 中共十六大的主要内容有(A)把“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B)从十个方面总结概括了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C)明确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

16、标(D)制定了“ 三步走” 的发展战略36 2002 年中共十六大,首次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并把党的执政能力概括为(A)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B)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C)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D)依法执政的能力和总揽全局的能力37 从 2005 年初开始,在全党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开展这一活动的原因在于(A)新的世情、国情、党情要求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B)党的先进性是具体的历史的(C)党具有重视加强先进性建设的历史与传统(D)“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3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A)在

17、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B)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C)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D)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3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A)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B)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C)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D)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想基础40 习近平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A)走中国道路(B)弘扬中国精神(C)凝聚中国力量(D)认清历史和现实41

18、习近平指出,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我们要(A)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B)坚持发展是硬道路的战略思想(C)随时随刻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和平发展权利(D)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三、分析题每小题 10 分,共 40 分。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41 材料2004 年 8 月 22 日,胡锦涛在邓小平同志诞辰一百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在邓小平同志指导下, 1978 年 12 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确定把

19、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这次全会,实现了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辟了改革开放和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结合材料回答问题:42 如何认识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重大意义?43 为什么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伟大历史性转折?44 材料1978 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现代化建设事业稳步推进。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提两,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从1978 年到 2007 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由 3645 亿元增长到 2495 万亿元,年均实际增长 98,是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长

20、率的 3 倍多,我国经济总量上升为世界第四;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 343 元增加到 13786 元,实际增长 65 倍;农民人均纯收入由 134 元增加到 4140 元,实际增长 63 倍;农村贫困人口从25 亿减少到 1400 多万;我国进出口总额从 206 亿45 材料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9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1921 年,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近现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中国人民在救亡图存斗争中顽强求索的必然产物。从此,中国革命有了正确前进方向,中国人民有了强大精神力量,中国命运有了光明发展前景

21、”。试结合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对的两大历史任务以及中国革命建设的实践,说明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所作出的重大贡献与意义。考研政治(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模拟试卷 1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实质。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继五四运动和延安整风运动之后又一场马克思主义思想解放运动,其实质在于是不是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本题选 A。【知识模块】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改革开放的宣言书。解放思想,

22、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这篇讲话,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实践标准提到党的思想路线的高度,为冲破“两个凡是”禁锢,克服思想僵化状态,重新确立党的思想路线奠定了基础,因而成为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故本题选 A。【知识模块】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会议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揭开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以这次全会为起点,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故本题选 A。【知识模块】

23、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我国的改革从经济体制的改革着手,经济体制的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性的进展。故本题选 D。【知识模块】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中共中央工作会议的内容。1977 年至 1978 年我国出现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的情况,1979 年 4 月召开的中共中央工作会议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新八字方针。故本题选 D。【知识模块】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6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这四项基本原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

24、的根本前提”。故本题选 D。【知识模块】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核心问题。从 1979 年 11 月起,在邓小平主持下,中共中央着手起草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经过一年半时间的讨论和修改,在 1981 年 6 月 27 日到 29 日召开的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上,决议获得一致通过。决议科学地评价了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充分论述了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伟大意义。故本题选 D。【知识模块】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8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中共二大的内容。1982 年 9 月 1 日至 11 日,

25、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胡耀邦作了题为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的报告。邓小平在开幕词中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故本题选A。【知识模块】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9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的内容。1984 年 10 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决定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济体制改革的经验,比较系统地提出和阐明了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决定突破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观点,指出我国社会

26、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突破。故本题选 A。【知识模块】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0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对外开放的格局。逐步形成了“经济特区一沿海开放城市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内地”这样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故本题选 A。【知识模块】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中共十三大的内容。中共十三大的中心任务是加快和深化改革。故本题选 D。【知识模块】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中共十四大的内容。1992 年 10 月 12 日至

27、 18 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做出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深远意义的决策,就是明确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故本题选 D。【知识模块】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中共十五大的内容。大会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故本题选 D。【知识模块】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会议。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上,胡锦涛正式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故本题选 B。【知识模块】 改革开

28、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会议。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故本题选 A。【知识模块】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提出会议。中共十六大,首次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故本题选 A。【知识模块】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7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党的十七大的内容。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9、。故本题选 A。【知识模块】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8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党的十七大报告的内容。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故本题选 D。【知识模块】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梦的涵义,正确选项是 A。【知识模块】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4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20 【正确答

30、案】 A,B,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原因。1977 年 5 月 10 日,邓小平指出,“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其原因在于:任何真理都是具体的相对的。“一个人讲的每句话都对,一个人绝对正确,没有那回事情”。 任何人都不可能穷尽真理,“马克思、恩格斯没有说过凡是,列宁、斯大林没有说过凡是,毛泽东同志自己也没有说过凡是”。故本题选 ABC。【知识模块】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21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对毛泽东思想的正确理解。1978 年 6 月 2 日,邓小平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重申,“完整地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是一个内涵丰

31、富的科学命题,其内容主要有三:毛泽东思想是个科学体系,无论从总体上还是从某个领域而言,其中各个观点、原理之间都有内在的联系;要从精神实质方面去理解、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要从把握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人手,完整地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故本题选 ABCD。【知识模块】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22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意义。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继五四运动和延安整风运动之后又一场马克思主义思想解放运动,其实质在于是不是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讨论明确地解决了党的思想路线问题,继而影响了党的政治路线的制定和贯彻,成为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思想

32、先导,为党重新确立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纠正长期以来的“左”倾错误,实现历史性的转折做了思想理论准备。故本题选 ABCD。【知识模块】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23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1978 年 12 月 18 日至22 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冲破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并且断然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做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全会恢复了党的

33、民主集中制的优良传统,审查解决了历史上遗留的一批重大问题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故本题选 ABCD。【知识模块】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24 【正确答案】 A,B,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意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会议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揭开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以这次全会为起点,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故本题选 ABC。【知识模块】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25 【正确答案】 A,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中共十一届

34、三中全会后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面临两大问题。一是“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亟待改革;二是还有一亿农民的温饱问题尚未解决。故本题选 AB。【知识模块】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26 【正确答案】 A,C,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内容和意义。1979 年 9 月,中共十一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要保障基层干部和农民因时因地制宜的自主权,发挥其主动性。在中共中央的支持和推动下,以包产到户、包干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各地逐渐推广开来。它在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基础上,将农民家庭承包经营的积极性和集体经济的优越性结合起来,因而受到农民的

35、普遍欢迎。从 1979 年到 1984 年农业总产值年平均增长率达到 79。“统分结合”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遍实行,促进了“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的解体。故本题选 ACD。【知识模块】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27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内容,正确选项是 ABCD。【知识模块】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28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中共十二大的内容。1982 年 9 月 1 日至 11 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胡耀邦作了题为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的报告。会议的主要内容有:第一

36、,“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命题的提出。第二,制定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纲领。首先,中共十二大提出,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总任务,这就是: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其次,提出经济建设的总目标:国内工农业生产总值在本世纪末“翻两番”的奋斗目标。故本题选 ABCD。【知识模块】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29 【正确答案】 A,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党的十三大的最突出贡献。十三大的突出贡献是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本题选 AB

37、。【知识模块】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30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南方谈话的主要内容。1992 年 1 月 18 日至 2 月 21 日,邓小平先后视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发表重要谈话。主要内容有:第一,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第二,阐明了社会主义本质。第三,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重要论断。第四。提出判断。改革开放和各项工作成败得失的“三个有利于”标准。第五,强调加强党的建设。第六,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和前途。故本题选 ABCD。【知识模块】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31 【正确答案】 C,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中共十四大的主要内容。中共

38、十四大的主要内容:第一,做出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深远意义的决策,就是明确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第二,大会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概括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故本题选 CD。【知识模块】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32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中共十五大的主要内容。十五大主要有三项内容:第一,抓住机遇,开拓进取。第二,将邓小平理论,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道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修改后的中国把共产党章程。第三,确立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故本题选 ABCD。【知

39、识模块】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33 【正确答案】 A,B,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原则。1993 年,江泽民访问美国同美国总统会谈时,明确提出了我们处理这个问题的三条原则:一是关贸总协定是一个国际性组织,如果没有中国这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参加是不完整的;二是中国要参加,毫无疑问是作为发展中国家参加;三是中国加入这个组织,其权力和义务一定要平衡。故本题选 ABC。【知识模块】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34 【正确答案】 A,C,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意义。加入世贸组织后,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所以要在这个起点上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40、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发展的新形势,继续推进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强大动力。故本题选ACD。【知识模块】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35 【正确答案】 A,B,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中共十六大的主要内容,正确选项是 ABC。【知识模块】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36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党的执政能力的内容,正确选项是 ABCD。【知识模块】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37 【正确答案】 A,B,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保持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原因。其原因在于:第一,新的世情、国情、党情,要求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41、,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第二,党的先进性是具体的历史的。第三,党具有重视加强先进性建设的历史与传统。故本题选ABC。【知识模块】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38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党的十七大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含义,正确选项是 ABCD。【知识模块】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39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党的十七大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和意义,正确选项是 ABCD。【知识模块】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40 【正确答案】 A,B,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会议上的讲话,属准确性试题。正确选项是 A

42、BC。【知识模块】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41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习近平在十二届人大会议上的讲话,属准确性试题,正确选项是 ABCD。【知识模块】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三、分析题每小题 10 分,共 40 分。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知识模块】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42 【正确答案】 面对“ 两个凡是 ”的严重束缚,1978 年 5 月开始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场讨论是继延安整风之后又一场马克思主义思想解放运动。它对广大干部群众进行了一次较为普遍的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论

43、教育。它打破了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的枷锁,冲破了长期以来“左” 的思想束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有力地推动了各条战线拨乱反正工作的开展,为党的工作实现历史性的转折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知识模块】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43 【正确答案】 1978 年 12 月 18 日到 22 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高度评价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全会恢复了党的民主集中制的优良传统,审查解决了历史上遗留的一批重大问题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中共

44、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这次全会开始了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领域全面的拨乱反正,揭开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标志着中国从此进入了【知识模块】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44 【正确答案】 我国的改革从经济体制的改革着手,经济体制的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性的进展。1979 年 9 月,中共十一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在中共中央的支持和推动下,以包产到户、包干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各地逐渐推广开来,大大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这期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也开始进行探索。对外开放也迈出了较大的步伐。在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同

45、时,也开始了政治体制改革和其他方面体制的改革和建设。1984 年 10 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决定【知识模块】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45 【正确答案】 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着两大历史任务,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两大历史任务的主题、内容并不相同,不能互相替代;但又息息相关,不能分离。前一任务为后一任务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后一任务是前一任务的最终目的与必然要求。(2)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为中国社会历史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集中体现为完成和推进了三件大事。第一件大事,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件大事,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知识模块】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 DIN EN 301905-2003 Corporate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s (CN) - Signalling interworking between QSIG and H 323 - Generic functional protocol for the support of supplementary servicef.pdf DIN EN 301905-2003 Corporate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s (CN) - Signalling interworking between QSIG and H 323 - Generic functional protocol for the support of supplementary servicef.pdf
  • DIN EN 301906-2003 Corporate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s (CN) - Signalling interworking between QSIG and H 323 - Call Diversion supplementary services (ISO IEC 21411 (2001) modifiedV.pdf DIN EN 301906-2003 Corporate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s (CN) - Signalling interworking between QSIG and H 323 - Call Diversion supplementary services (ISO IEC 21411 (2001) modifiedV.pdf
  • DIN EN 301907-2004 Corporate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s (CN) - Signalling interworking between QSIG and H 323 - Call transfer supplementary service (ISO IEC 21410 (2001) modified)  .pdf DIN EN 301907-2004 Corporate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s (CN) - Signalling interworking between QSIG and H 323 - Call transfer supplementary service (ISO IEC 21410 (2001) modified) .pdf
  • DIN EN 301908-1-2017 IMT cellular networks - Harmonised Standard covering the essential requirements of article 3 2 of the Directive 2014 53 EU - Part 1 Introduction and common req.pdf DIN EN 301908-1-2017 IMT cellular networks - Harmonised Standard covering the essential requirements of article 3 2 of the Directive 2014 53 EU - Part 1 Introduction and common req.pdf
  • DIN EN 301908-10-2017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and Radio spectrum Matters (ERM) - Base Stations (BS) Repeaters and User Equipment (UE) for IMT-2000 Third-Generation cellular n.pdf DIN EN 301908-10-2017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and Radio spectrum Matters (ERM) - Base Stations (BS) Repeaters and User Equipment (UE) for IMT-2000 Third-Generation cellular n.pdf
  • DIN EN 301908-11-2017 IMT cellular networks - Harmonised Standard covering the essential requirements of article 3 2 of the Directive 2014 53 EU - Part 11 CDMA Direct Spread (UTRA .pdf DIN EN 301908-11-2017 IMT cellular networks - Harmonised Standard covering the essential requirements of article 3 2 of the Directive 2014 53 EU - Part 11 CDMA Direct Spread (UTRA .pdf
  • DIN EN 301908-12-2016 IMT cellular networks - Harmonised Standard covering the essential requirements of article 3 2 of the Directive 2014 53 EU - Part 12 CDMA Multi-Carrier (cdma2.pdf DIN EN 301908-12-2016 IMT cellular networks - Harmonised Standard covering the essential requirements of article 3 2 of the Directive 2014 53 EU - Part 12 CDMA Multi-Carrier (cdma2.pdf
  • DIN EN 301908-15-2017 IMT cellular networks - Harmonised Standard covering the essential requirements of article 3 2 of the Directive 2014 53 EU - Part 15 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pdf DIN EN 301908-15-2017 IMT cellular networks - Harmonised Standard covering the essential requirements of article 3 2 of the Directive 2014 53 EU - Part 15 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pdf
  • DIN EN 301908-16-2010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and Radio spectrum Matters (ERM) - Base Stations (BS) Repeaters and User Equipment (UE) for IMT-2000 Third-Generation cellular n.pdf DIN EN 301908-16-2010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and Radio spectrum Matters (ERM) - Base Stations (BS) Repeaters and User Equipment (UE) for IMT-2000 Third-Generation cellular n.pdf
  •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