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研政治(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模拟试卷 3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1957 年 2 月。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作了重要讲话,明确提出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还刚刚确立,还没有完全建成,还不完全巩固的思想,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两类矛盾的学说,并确定了我国政治生活的主题,这一主题是(A)社会主义社会充满着矛盾(B)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C)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得到解决(D)解决社会主义的敌我矛盾要采取专政的方法2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党的许多领导人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
2、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其中,在 1956 年中共八大上,提出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应实行“三个主体,三个补充” 重要思想的领导人是(A)毛泽东(B)周恩来(C)刘少奇(D)陈云3 20 世纪 90 年代初。邓小平第一次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这个概念。他指出“社会主义是一个很好的名词,但是如果搞不好,不能正确理解,不能采取正确的政策,那就体现不出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的本质是(A)人民当家作主,成为社会的主人(B)社会主义的公有制和按劳分配(C)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人的全面解放(D)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4 邓小平在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一文
3、中指出:“社会主义的特征是搞集体富裕。它不产生剥削阶级。”这句话揭示出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A)不断发展生产,增加社会财富(B)扩大改革开放,增强综合国力(C)实行按劳分配,改善人民生活(D)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实现共同富裕5 “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如果没有公有制,不实行按劳分配就根本不可能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不可能最终走向共同富裕,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这些原则被作为根本制度保留下来,融进了社会主义本质的内涵中。”邓小平这段话表明(A)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包括社会主义本质(B)社会主义本质就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C)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属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范畴(D)社会主义本质是社会主义基
4、本经济制度的体现6 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这段话体现了(A)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B)社会主义的制度优于资本主义的制度(C)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D)社会主义的目标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7 邓小平指出:“ 我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这就是我们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就是我们的中心任务。”这段话主要强调了(A)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是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B)社会主义
5、的根本目的是共同富裕(C)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D)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发展生产力8 十七大报告指出:“ 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党之所以强调分配公平,是因为(A)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很大优越性(B)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C)社会主义的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D)我国实行按劳分配的制度9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科学技术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1956 年 1月,在中共中央召开的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会议上,代表党中央提出“向科学进军”口号的领导人是
6、(A)毛泽东(B)周恩来(C)邓小平(D)江泽民10 邓小平根据世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对生产力的巨大推动作用,明确地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的著名论断,该科学论断在我国制定的一系列战略思想中最具直接性的体现是(A)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B)科教兴国战略思想(C)依法治国战略思想(D)科学发展观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4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11 1956 年 4 月 25 日,毛泽东在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报告论述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带有全局性的十个问题,其中,属于经济关系方面的问题有(A)重工业和轻
7、工业、农业的关系(B)中国和外国的关系(C)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D)中央和地方的关系12 毛泽东指出:“ 工业化道路的问题,主要是指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在正确处理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的关系问题上。毛泽东提出的重要思想包括(A)多发展重工业,少发展一些农业、轻工业(B)发展工业和发展农业同时并举(C)以农 (业)、轻( 工业) 、重( 工业)为序安排国民经济的方针(D)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总方针13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说:“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据此,毛泽东进一步阐述了经济体制改
8、革和管理体制改革的初步设想,这些设想包括(A)兼顾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三者的关系(B)企业要建立“两参一改三结合”的管理制度(C)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方面的积极性,适当扩大地方的权力14 1956 年中共八大前后,毛泽东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以苏联经验为鉴戒,探索出一条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在这一时期,毛泽东提出的重要思想是(A)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方针(B)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C)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D)经济建设必须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
9、进的方针15 接受党内和党外的双重监督是保证党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保持党的优良作风的重要条件。在党的八大上,邓小平在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指出,对党的监督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A)党内的监督(B)群众的监督(C)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监督(D)舆论的监督16 “革命时期的大规模的急风暴雨式的群众阶级斗争基本结束,但是阶级斗争还没有完全结束;广大群众一面欢迎新制度,一面又感到还不大习惯;政府工作人员经验也还不够丰富,对一些具体政策的问题,应当继续考察和探索。”这段论述表明(A)阶级矛盾将长期存在(B)阶级矛盾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C)党要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D)要对阶级矛盾实行民主
10、专政17 “许多人觉得,提出采用民主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是一个新的问题。事实并不是这样。马克思主义者从来就认为无产阶级的事业只能依靠人民群众,共产党人在劳动人民中间进行工作的时候必须采取民主的说服教育的方法,决不允许采取命令主义态度和强制手段。中国共产党忠实地遵守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这个原则。”材料中的“民主方法”具体表现为(A)政治上实行团结一批评一团结的方针(B)科学文化上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C)经济上实行“统筹兼顾,适当安排”(D)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关系上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18 “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但是,这并不
11、是说在我们的社会里已经没有任何的矛盾了。没有矛盾的想法是不符合客观实际的天真的想法。在我们的面前有两类社会矛盾这就是敌我之间的矛盾和人民内部的矛盾。这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类矛盾。”这里的“ 人民内部的矛盾”主要指的是(A)工农两个阶级之间的矛盾(B)工人、农民同知识分子之间的矛盾(C)民族资产阶级内部的矛盾(D)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同民族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19 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从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关于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的根本规律这一命题出发,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学说。这一学说的观点包括(A)矛盾是普遍存在的(B)社会主义
12、社会的基本矛盾呈现出既相适应又相矛盾的特点(C)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依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D)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不具对抗性,可以通过社会主义自身的调整和完善得到不断解决20 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刘少奇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问题上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他提出的主要观点有(A)应该根据中国的特点,采取适合中国情况的方法来进行建设(B)在农业生产中实行同产量联系起来的责任制(C)按经济方法管理经济,必须立足国情,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D)要整顿工业企业,加强企业管理,实行职工代表大会制度21 刘少奇曾在 1948 年 9 月和 1949
13、年 1 月两次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作关于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发言,他指出:全国解放后应实行新民主主义的经济政策,它的特点是过渡时期的经济,由多种经济成分构成,各种经济成分都要得到发展。这里的“多种经济成分 ”指的是(A)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B)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C)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D)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22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是邓小平同志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这一新的革命过程中,不断提出和反复思考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邓小平反复强调一定要把这个问题搞清楚,是为了(A)进一步认清社会主义本质(B)反映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规律(C)指明
1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D)为现代化建设提供现成的发展模式23 邓小平理论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什么是社会主义 ”是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为解决“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提供了科学的依据。主要体现在(A)它为明确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提供了理论基础(B)它为既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原则又通过改革来完善和发展公有制指出了明确的方向(C)它为确立通过长期奋斗实现社会主义本质的思想提供了精神支柱(D)它为建设社会主义提供了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24 1992 年初,在全面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的历史经验和改革开放的新鲜经验的基础上,邓小平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社会主
15、义本质的论断,这一论断体现了(A)目标与手段的统一(B)目标的确定性与过程的动态性的统一(C)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D)发展生产力和实现共同富裕的统一25 邓小平指出:“ 社会主义的任务很多,但根本的一条就是发展生产力,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体现出优于资本主义,为实现共产主义创造物质基础。我们在一个长时期里忽视了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这是(A)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C)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要求(D)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要求26 过去人们一度认为社会主义有三大经济特征:一是公有制,二是按劳分配,三是计划经济,该观点(A)将社会主
16、义的本质等同于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B)忽视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C)体现了社会主义具体特征和本质特征的统一(D)将建设社会主义的目标等同于具体手段27 1992 年,邓小平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 的著名论断。 2010 年,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对这一论断进行了补充,指出,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就是要(A)更加注重以人为本(B)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C)更加注重统筹兼顾(D)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28 马克思主义执政党高度重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邓小平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 ,江泽民指出“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十七大报告将
17、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这些观点与举措表明(A)发展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B)发展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C)发展决定着中国的前途与命运(D)发展是坚持党的先进性的要求29 60 年代在天上(太阳) ,70 年代在墙上(挂钟) ,80 年代在手上(手表),90 年代在腰上(手机 ), 21 世纪在桌上(电脑) ,这是对我国老百姓看时间方式的生动写照。这段材料反映了(A)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B)科技进步是生活质量提高的重要条件(C)科学技术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D)科学技术使管理日益现代化30 “根据我们自己的经验,讲社会主义,首先就要使生产力发展,这是主要的。只有这样,才能表明社会
18、主义的优越性。社会主义经济政策对不对,归根到底要看生产是否发展,人民收入是否增加,这是压倒一切的标准。空讲社会主义不行人民不相信。”这段论述表明(A)发展才是硬道理(B)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C)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D)发展是社会主义显著的标志31 科教兴国是党中央、国务院按照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科学分析世界经济状况和社会发展趋势。从我国国情出发,为实现现代化“三步走” 的宏伟目标而提出的重大战略决策。科教兴国战略提出的客观依据主要有(A)科教兴国战略是解决当代世界两大主题的有效途径(B)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C)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
19、D)教育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则具有先导性和全局性的作用32 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党和国家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所谓人才战略指的是(A)要把人才作为推进事业发展的关键要素(B)要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C)要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D)要把我国由人口多爱国转化为人才资源强国考研政治(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模拟试卷 3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中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的矛盾
20、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B 选项。干扰分析:A、C、D 选项都是毛泽东关于矛盾的学说观点,但不是我国政治生活的主题。【知识模块】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中共八大期间,陈云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可以实行“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设想,即:在工商业经营方面,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是工商业的主体,一定数量的个体经营是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的补充;在生产计划方面,计划生产是工农业生产的主体,按照市场变化在国家计划许可范围内的自由生产是计划生产的补充;在社会主义的统一市场里,国家市场是它的主体,一定范围内的国家领导的自由市场是国家市场的补充。因此,本题的
21、正确答案是 D 选项。干扰分析:在中共八大前后,毛泽东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等观点;刘少奇、周恩来等提出了“经济建设必须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的方针”,故 A、B 、C 选项都不符题意。【知识模块】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1992 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针对长期以来把计划经济等同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的传统观念,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著名论断:“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D 选项。干扰分析:A 选项是社
22、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本质; B 选项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C 选项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目标。【知识模块】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在阐述社会主义本质的同时,邓小平多次强调:“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最本质特征,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最终要实现的目标,是社会主义制度与一切剥削制度的根本区别的重要标志。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D 选项。干扰分析:A 选项也是社会主义的重要任务之一,但不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B 选项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C 选项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特征之一,都不符合题意。【
23、知识模块】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社会主义本质论中的“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只能以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前提;达到“共同富裕”这个最终目的也只能产生于公有制和按劳分配这种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而不能依靠私有制和与之相适应的分配方式去实现。因此,相对于社会主义根本目的这一更高层次的本质来讲,公有制和按劳分配是实现社会主义本质的手段和体现,仍属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范畴。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 选项。干扰分析: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主要包括所有制和分配制度)与社会主义本质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前者属于手段,后者则属于目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这一手段最终是服务于和服从于
24、社会主义本质这一目的的,故 A、B 、D 选项错误。【知识模块】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社会主义本质是社会主义根本任务和社会主义根本目标的统一,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根本理论,中国解决所有的问题关键是靠自己的发展。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C 选项。干扰分析:A 选项讲的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B 选项讲的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D 选项讲的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上述三项都不符合题意。【知识模块】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邓小平这句话表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
25、要矛盾的客观要求。生产力水平落后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因此,只有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才能有效地满足好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国家的需要。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D 选项。干扰分析:A 选项错误,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是落后的生产力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的矛盾;B、C 选项分别讲的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问题,都不符合题意。【知识模块】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8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十七大强调要分配公平,实质上是坚持共同富裕目标的体现。用邓小平的话讲,我国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不同的特点
26、就是共同富裕、不搞两极分化,如果搞两极分化,民族矛盾、区域矛盾、阶级矛盾都会发展,相应地中央和地方的矛盾也会出发展,就能出乱子。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C 选项。干扰分析:强调分配公平是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重要体现,彰显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故 A 选项错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要求我们在分配中要注重效率,讲求效率才能增添活力,故 B 选项错误;我国的分配制度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D 选项跟试题没有直接的因果逻辑关系。【知识模块】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9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1956 年 1 月 14 日至 20 日,中国共产党在北京召开全国
27、知识分子问题会议,周恩来代表党中央做了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该报告是加强科学技术力量的一个政策性的号召,周恩来在报告的最后部分正式提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口号。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B 选项。干扰分析:1953 年,毛泽东提出了要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来建设我们的国家的思想;邓小平提出了“科学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论断;江泽民在此基础上,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故可以排除A、C、D 选项。【知识模块】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1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根据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以及科学、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我国提出了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
28、这一战略就是要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B 选项。干扰分析:A 选项是关于经济发展,保护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协调一致的战略;C 选项是关于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战略思想;D 选项是关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战略,都与题意不符。【知识模块】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4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
29、或少选均不得分。11 【正确答案】 A,C,D【试题解析】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报告中论述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十大关系问题,其中涉及经济发展战略的有: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涉及经济体制改革的有: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ACD选项。干扰分析:B 选项属于思想文化方面的一大关系,除此之外,还有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党和非党的关系、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以及是非关系等四大政治关系。【知识模块】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12 【正确答案】 B,C,D【试题解析】 材料摘自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
30、题。在 20 世纪 50 年代后期和 60 年代前期,毛泽东提出了发展工业和发展农业同时并举,以农(业)、轻(工业 )、重 (工业)为序安排国民经济的方针,并提出“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思想,并把它确定为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这个总方针的提出,反映了毛泽东对中国工业化道路探索的深化。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BCD 选项。干扰分析: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批评了多发展重工业,少发展农业、轻工业的办法,指出,这种办法会使重工业发展得少些和慢些,至少基础不那么稳固,几十年后算总账是划不来的,故 A 选项错误。【知识模块】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13 【正确答案】 A,B,D【试题解析】 在进行
31、经济体制改革的初步尝试中,毛泽东鉴于苏联的教训,提出了一些重要思想。主要有:第一,发挥中央和地方这两个积极性;第二,兼顾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三者的关系,绝不能只顾一头;第三,企业要建立合理的规章制度和严格的责任制;要实行民主管理,实行干部参加劳动,工人参加管理,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工人群众、领导干部和技术员三结合,即“两参一改三结合”的制度,等等。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ABD 选项。干扰分析:1992 年江泽民第一次提出了使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新经济体制的建议,党的十四大明确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故 C 选项错误。【知识模块】 社会主义的本质
32、和根本任务14 【正确答案】 A,B,C【试题解析】 中共八大前后,毛泽东在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提出了一些重要思想,这主要表现在:提出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伟大国家;首次阐明了中国共产党与其它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提出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的方针等。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ABC 选项。干扰分析:D 选项是在中共八大前后提出的,但它不是由毛泽东提出的,而是由刘少奇、周恩来等提出,并为中共八大所肯定的。【知识模块】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15 【正确答案】 A,B,C【试题解析】 1957 年 4 月,邓小平在西安干部会上的报告中专门讲了“共产党要
33、接受监督”的问题。邓小平认为,所谓的监督来自三个方面:党的监督、群众的监督、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监督。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ABC 选项。干扰分析: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拥有运用舆论的独特力量,帮助公众了解政府事务、社会事务和一切涉及公共利益的事务,并促使其沿着法制和社会生活公共准则的方向运作的一种社会行为的权利。1987 年,中共十三大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舆论监督”的新概念,并明确表示:“重大情况让人民知道,重大问题经人民讨论。”故 D 选项错误。【知识模块】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16 【正确答案】 A,C【试题解析】 1957 年 2 月,毛泽东发表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34、的讲话,提出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还刚刚建立,还没有完全建成,还不完全巩固的思想,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两类矛盾的学说,强调阶级矛盾还将在一定时期存在,但已经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AC 选项。干扰分析:阶级矛盾在一定时期内还将存在,但并非社会的主要矛盾。对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要采取不同的方法。阶级矛盾,需要用强制的、专政的方法解决。而人民内部的矛盾,是分清是非的问题,是在人民利益根本一致基础上的矛盾,只能用民主的、说服教育的方式解决,故 B、D 选项错误。【知识模块】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17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针对人民内部矛盾在具体实
35、践中的不同表现,毛泽东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方针和原则,主要有:第一,对于政治思想领域的人民内部矛盾,通过“团结一批评一团结”的方法来解决,坚持说服教育。第二,对于物质利益、分配方面的人民内部矛盾,实行“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者的利益。第三,对于人民群众和政府机关的矛盾,要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则,要努力克服官僚主义,也要加强对群众的思想教育工作。第四,在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关系上,实行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第五,在思想文化上,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第六,对于民族之间的矛盾,实行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方针。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ABCD 选
36、项。【知识模块】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18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人民内部的矛盾不是现在才有的,但是在各个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在我国现在的条件下,所谓人民内部的矛盾,包括工人阶级内部的矛盾,农民阶级内部的矛盾,知识分子内部的矛盾,工农两个阶级之间的矛盾,工人、农民同知识分子之间的矛盾,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同民族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民族资产阶级内部的矛盾,等等。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ABCD 选项。【知识模块】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19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
37、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中指出:首先,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社会主义社会同样充满着矛盾,而且正是这些矛盾的运动推动着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地向前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其次,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非对抗性质的矛盾。它同旧社会的基本矛盾有根本不同的性质和情况。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不是对抗性的矛盾,矛盾双方是既相适应又相矛盾。最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解决方式、方法,就是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得到解决,即通过社会主义社会自身的调整和改革,使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更好地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ABCD 选项。【知识模块】 社会主义
38、的本质和根本任务20 【正确答案】 A,B,C【试题解析】 刘少奇提出应该根据中国的特点,采取适合中国情况的方法来进行建设,要按经济办法管理经济,必须立足国情,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他认为,农村生产和分配的单位不能太大,如果生产关系跑到生产力的前头就会破坏生产力;主张在农业生产中实行同产量联系起来的责任制。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ABC选项。干扰分析:D 选项是邓小平提出的观点,与题意不符。【知识模块】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21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刘少奇提出的“多种经济成分”实质就是指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五种经济成分,即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
39、、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ABCD 选项。【知识模块】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22 【正确答案】 A,B,C【试题解析】 邓小平之所以再三提出一定要把“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问题搞清楚,一方面是为了揭示社会主义本质,反映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规律,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另一方面则是为了适应时代和历史的发展,进一步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把马克思主义推向前进,在实践基础上对社会主义理论进行创新,使它能够回答和解决新情况下出现的新问题。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ABC 两项。干扰分析:邓小平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
40、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的指导作用,但并非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现成的发展模式,故 D 选项错误。【知识模块】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23 【正确答案】 A,B,C【试题解析】 “什么是社会主义”是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为解决“样建设社会主义”提供了科学的依据。首先,它为明确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提供了理论基础。其次,它为既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原则、又通过改革来完善和发展公有制指出了明确的方向。再次,它沟通了社会主义的现实和未来的关系,展现了社会主义本质实现的动态发展性,为确立通过长期奋斗实现社会主义本质的思想提供了精神支柱。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AB
41、C 选项。干扰分析: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对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用中国语言的概括,因此,在世界观和方法论上,邓小平理论是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脉相承的,坚持邓小平理论就是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故 D 选项错误。【知识模块】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24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社会主义本质中“解放”、“发展”、“消灭”、“消除”、“最终达到”,这些动词的准确使用,充分体现了实现这个最终目标的过程特点,体现了目标与手段的统一,体现了目标的确定性与过程的动态性的统一,体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体现了发展生产力和实现
42、共同富裕的统一。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D 选项。【知识模块】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25 【正确答案】 A,C,D【试题解析】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这是从我国国情和所处的历史阶段出发作出的唯一正确的判断和认识。这是因为:第一,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它不仅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而且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核心和内在要求。第二,发展生产力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客观要求。第三,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基本条件。第四,是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客观要求。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CD 选项。干扰分析:B 选项“市场经济机
43、制”只是一种资源配置方式,它本身并没有发展生产力的特定要求。【知识模块】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26 【正确答案】 A,B,D【试题解析】 题干的观点是对社会主义的传统认识。传统的社会主义观点表现为:一是脱离生产力发展水平抽象谈论社会主义;二是将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等同于社会主义的本质;三是将建设社会主义的手段当成目标,从而忽视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目标。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ABD 选项。干扰分析: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他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概括了社会主义的本质,题干的观点将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与社会主义本质混为一谈
44、,故 C 选项错误。【知识模块】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27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2010 年 10 月,十七届五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大会指出:“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ABCD 选项。【知识模块】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28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马克思主义执政党高度重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发展是坚持党的先进性的要求,是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要求,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发展决定着中国的
45、命运和前途,发展是实现国富民强的要求。无论从国内还是国际来看,解决各种社会问题,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实现祖国的统一,反对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都离不开生产力的发展。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ABCD 选项。【知识模块】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29 【正确答案】 A,B,C【试题解析】 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对经济的发展起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也带来了人们生活方式与思维方式的变革。从我国老百姓看时间方式的变化可以看出科技对经济发展与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ABC 选项。干扰分析:D 选项讲的是科学技术对管理的作用,在题干中并未体现。【知识模块】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30 【正确答案
46、】 A,B,C【试题解析】 材料选自邓小平社会主义首先要发展生产力,他实质指出了发展的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范畴之一。在社会主义国家,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执政之后,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只有紧紧抓住和不断发展,才能从根本上把握人民的愿望,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把握我们党执政兴国的关键。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ABC 选项。干扰分析:资本主义国家也强调发展,其发展的实质和目的不是为了广大人民群众,而是为了实现和争取资产阶级利润的最大化,故 D 选项错误。【知识模块】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
47、务31 【正确答案】 B,C,D【试题解析】 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给世界生产力和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推动。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只有把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使它们协调发展,才能促进经济的高速增长。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BCD 选项。干扰分析: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正确途径是顺应时代潮流和各国人民的意愿,因势利导,积极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故 A 选项错误。【知识模块】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32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人才强国是指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要把人才作为推进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努力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把我国由人口大国转化为人才资源强国。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ABCD 选项。【知识模块】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