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5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2016 年第 3 题) 某资本家投资 100 万元创办企业从事生产,60 万元用于固定资本、以购买机器设备等,40 万元用于流动资本、以购买原材料和劳动力等(其中购买劳动力支付了 10 万元)。一轮生产结束后,该企业的总资本达到了 120 万元。那么,该企业的剩余价值率为(A)20(B) 50(C) 100(D)2002 (2016 年第 4 题)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金融资本急剧膨胀,这一方面促
2、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另一方面也造成了经济过度虚拟化,致使金融危机频繁发生。西方资本主义金融资本快速发展壮大的重要制度条件是(A)金融自由化与金融创新(B)技术创新与大力发展互联网金融(C)全面私有化与放松金融监管(D)去工业化与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3 (2015 年第 3 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资本主义国家经历了第三次科技革命,机器大工业发展到自动化阶段。智能化工厂创造出了较高的生产效率,显露出巨大的竞争力。企业在“ 机器换人 ”中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这意味着率先使用机器人的个别企业(A)资本技术构成的提高(B)剩余价值来源的改变(C)所生产商品价值的提高(D)获得更多的社会平均利润4 (
3、2014 年第 3 题) 社会生产是连续不断进行的,这种连续不断重复的生产就是再生产。每次经济危机发生期间,总有许多企业或因为产品积压,或因订单缺乏等致使无法继续进行再生产而被迫倒闭。那些因产品积压而倒闭的企业主要是由于无法实现其生产过程中的(A)劳动补偿(B)价值补偿(C)实物补偿(D)增殖补偿5 (2014 年第 4 题) 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资本主义相比,当代资本主义在许多方面已经并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正确分析这些新变化发生的原因,有利于我们科学而全面地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导致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发生的根本推动力量是(A)改良主义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B)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利的斗争
4、(C)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D)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的影响6 (2013 年第 3 题) 资本论中有这样的表述:“对上衣来说,无论是裁缝自己穿还是他的顾客穿,都是一样的。”这主要是因为无论谁穿(A)上衣都起着使用价值的作用(B)上衣都起着价值的作用(C)上衣都是抽象劳动的结果(D)上衣都是社会劳动的结果7 (2013 年第 4 题) 某资本家投资 100 万元,每次投资所得的利润是 15 万元,假定其预付资本的有机构成是 4:1,那么该资本家每次投资所实现的剩余价值率为(A)15(B) 75(C) 100(D)1258 (2012 年第 3 题) 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资本家雇佣工
5、人进行劳动并支付相应的工资。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A)工人所获得的资本家的预付资本(B)工人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C)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D)工人全部劳动的报酬9 (2012 年第 4 题)2011 年 9 月以来美国爆发的“ 占领华尔街” 抗议活动中,示威者打出“我们是 99” 的标语,向极富阶层表示不满。漫画所显示的美国社会财富占有的两极分化,是资本主义制度下(A)劳资冲突的集中体现(B)生产社会化的必然产物(C)资本积累的必然结果(D)虚拟资本泡沫化的恶果10 (2011 年第 3 题) 马克思把商品转换成货币称为“商品的惊险的跳跃” ,“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但一
6、定是商品的占有者”。这是因为只有商品变为货币(A)货币才能转化为资本(B)价值才能转化为使用价值(C)抽象劳动才能转化为具体劳动(D)私人劳动才能转化为社会劳动11 (2011 年第 4 题) 邓小平指出:“ 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列宁新经济政策关于社会主义的思路之所以“ 比较好”是因为(A)提出了比较系统的社会主义建设纲领(B)根据俄国的实际情况来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C)为俄国找到了一种比较成熟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D)按照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的设想来建设社会主义二、多项选择
7、题每小题 2 分,共 34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12 (2016 年第 19 题) 马克思说:“ 一切现实的危机的最终原因始终是:群众贫穷和群众的消费受到限制,而与此相对立,资本主义生产却竭力发展生产力,好像只有社会的绝对的消费能力才是生产力发展的界限。”这段论述表明(A)社会的绝对的消费能力导致了经济危机的发生(B)经济危机的发生根本上在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C)资本积累与无限扩大生产也是经济危机发生的原因(D)经济危机的发生与群众的贫穷及其消费能力受到限制有关13 (2016 年第 20 题)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随着冷战
8、的结束,分割的世界经济体系也随之被打破,技术、资本、商品等真正实现了全球范围的流动,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相互合作、相互依存大大加强,世界进人到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新时代。促使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因素有(A)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快速发展(B)出现了适宜于全球化的企业组织形式(C)企业不断进行的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D)各国经济体制变革供给出的有利制度条件14 (2015 年第 20 题) 马克思指出:“ 资本主义积累不断地并且同它的能力和规模成比例地生产出相对的,即超过资本增殖的平均需要的,因而是过剩的或追加的工人人口。”“过剩的工人人口是积累或资本主义基础上的财富发展的必然产物,但是
9、这种过剩人口反过来又成为资本主义积累的杠杆,甚至成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的一个条件。” 上述论断表明(A)资本主义生产周期性特征需要有相对过剩的人口规律与之相适应(B)资本主义社会过剩人口之所以是相对的,是因为它不为资本价值增殖所需要(C)资本主义积累必然导致工人人口的供给相对于资本的需要而过剩(D)资本主义积累使得资本主义社会的人口失业规模呈现越来越大的趋势15 (2015 年第 21 题)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获得充分发展的同时,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宏观调节和微观规制对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各个环节的干预也
10、更加深入。其中,微观规制的类型主要有(A)社会经济规制(B)公共事业规制(C)公众生活规制(D)反托拉斯法16 (2014 年第 19 题)1918 年,马寅初在一次演讲时,有一位老农问他:“马教授,请问什么是经济学?”马寅初笑着说: “我给这位朋友讲个故事吧:有个赶考的书生到旅店投宿,拿出十两银子,挑了该旅店标价十两银子的最好房间,店主立刻用它到隔壁的米店付了欠单,米店老板转身去屠夫处还了肉钱,屠夫马上去付清了赊账的饲料款,饲料商赶紧到旅店还了房钱。就这样,十两银子又到了店主的手里。这时书生来说,房间不合适,要回银子就走了。你看,店主一文钱也没赚到,大家却把债务都还清了,所以,钱的流通越快越
11、好,这就是经济学。”在这个故事中,货币所发挥的职能有(A)支付手段(B)流通手段(C)价值尺度(D)贮藏手段17 (2014 年第 20 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随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资产阶级国家对经济进行的干预明显加强从而使得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调节机制发生了显著变化。与这种变化相适应,经济危机形态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主要表现是(A)经济危机通常由国家间的贸易失衡直接引发(B)经济危机各阶段的交替过程已不十分明显(C)经济危机更多地表现为金融危机的频繁发生(D)经济危机的破坏作用只局限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18 (2013 年第 19 题) 美国导演迈克尔.穆尔在他的最新纪录片资
12、本主义:一个爱情故事问世以来,一直颇受关注。“资本主义” 为何与 “爱情故事”联系起来呢? 穆尔解释说,这是一种“ 贪欲之爱 ”,“喜爱财富的人不仅爱他们自己的钱,也爱你口袋中的钱很多人不敢说出它的名字,真见鬼,就说出来吧,这就是资本主义”。对金钱的“贪欲 ”与资本主义连为一体,是因为(A)资本家就是人格化的资本(B)赚钱体现了人的天然本性(C)资本的生命在于不断运动和不断增殖(D)追逐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19 (2013 年第 20 题) 伴随着生产力发展,科技进步及阶级关系调整,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中资本家及其代理人为缓和劳资关系所采取的激
13、励制度有(A)职工参与决策制度(B)职工终身雇佣制度(C)职工选举管理制度(D)职工持股制度20 (2012 年第 19 题) 人们往往将汉语中的“ 价”“值”二字与金银财宝等联系起来,而这两字的偏旁却都是“ 人”,示意价值在“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透过商品交换的物与物的关系,揭示了商品价值的科学内涵,其主要观点有(A)劳动是社会财富的唯一源泉(B)具体劳动是商品价值的实体(C)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D)价值在本质上体现了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21 (2011 年第 18 题) 在资本主义社会里,银行垄断资本和工业垄断资本密切地融合在一起,产生了一种新型的垄断资本,即金融资本。在金融
14、资本形成的基础上,产生了金融寡头。金融寡头操纵、控制社会的主要方式有(A)通过“参与制 ”实现其在经济领域中的统治(B)通过同政府的“个人联合”实现其对国家机器的控制(C)通过政策咨询机构影响和左右内外政策(D)通过新闻媒体实现国民思想意识的一元化22 (2011 年第 19 题)2008 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很多西方人感叹这一次经济危机从根本上仍未超出一百多年前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理论判断和精辟分析。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科学分析的深刻性主要表现为(A)指明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B)揭示造成相对过剩的制度原因是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C)指出经
15、济危机的深层根源是人性的贪婪(D)强调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是摆脱经济危机的根本出路23 (2016 年第 21 题)1516 年,英国人托马斯.莫尔发表了乌托邦一书,标志着空想社会主义的诞生。1848 年,马克思恩格斯发表了共产党宣言,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空想到科学的历史性飞跃。科学社会主义超越空想社会主义之处在于(A)对资本主义进行了无情的批判(B)对未来社会进行了细致的描绘(C)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D)找到了实现理想社会的现实道路24 (2014 年第 21 题)1926-1927 年初,邓小平在莫斯科中山大学留学一年。此时正值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在莫斯科和整个
16、苏联燎原般发展,国家经济全面开花,市场上商品丰富、品类繁多,商店、饭馆、咖啡馆随处可见。邓小平在中山大学的第一天就收到了一大堆日用品,一日三餐也很丰盛。在此期间,邓小平还认真阅读和摘抄了苏联领导人关于新经济政策的许多论述。这一段经历对邓小平后来思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具有一定的启示。邓小平与列宁在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中有许多相通之处主要有(A)把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效率放在首要地位(B)学习和利用资本主义的文明成果(C)优先发展重工业,快速实现从农业国到工业国的转变(D)在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条件下,利用商品、货币和市场发展经济25 (2013 年第 17 题) 马克思主义是
17、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实现共产主义是全人类解放的根本体现。人类解放包括(A)从自然的压迫下解放出来(B)从客观规律的制约下解放出来(C)从旧的社会关系的束缚下解放出来(D)从旧的传统观念的禁锢下解放出来26 (2013 年第 21 题) 自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以来,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以及发展过程中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实践告诉我们(A)坚持社会主义,不等于要坚持某种单一的社会主义模式(B)发展社会主义,不等于不认可西方资本主义的文明成果(C)改革或抛弃某种社会主义模式,不等于改掉或抛弃社会主义(D)某种社会主义模式的失败,不等于整个社会主义事业的
18、失败27 (2012 年第 20 题) 关于共产主义理想实现的必然性,马克思主义除了从社会形态更替规律上作了一般性的历史观论证外,还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深入实证的剖析,科学地论证了(A)资本主义的历史暂时性(B)资本主义发展的自我否定的趋势(C)资本主义灭亡的具体途径和方式(D)工人阶级推翻旧世界建设新世界的历史使命28 (2011 年第 20 题)19 世纪中叶,马克思、恩格斯把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奠定这一飞跃的理论基石是(A)阶级斗争学说(B)劳动价值论(C)唯物史观(D)剩余价值理论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5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
19、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剩余价值率 m=mv,其中 m 表示剩余价值,v 表示可变资本。由题干可知,剩余价值 m=120100=20,可变资本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即 v=10,故 m=2010=200。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D。【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20 世纪 70 年代初,由于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的加深和国际货币体系内在矛盾的激化,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随后,西方国家普遍走上了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创新的道路。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创新是金融垄断资本得以形成和壮大的重要制度条件
20、,推动着资本主义经济的金融化程度不断提高。故 A 正确。B 、C、D 都不是西方资本主义金融资本快速发展壮大的重要制度条件,故都排除。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A。【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一般说来,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资本的价值构成,技术构成的变化往往会引起价值构成的相应变化,而价值构成的变化通常反映着技术构成的变化。题干中正是由于科技的进步,资本的技术构成发生改变,进而影响资本有机构成的变化,可直接选出 A。B 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的,虽然企业采取“机器换人”政策,但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仍然是这种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故不正确,不选。C 决定
21、商品价值的不是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而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故不选。D 更多社会平均利润的获得体现的是资本家对工人阶级的剥削而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与题干中“机器换人”无关,故不选。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A。【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即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问题。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要求生产中所耗费的资本在价值上得到补偿,同时要求实际生产过程中所耗费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得到实物替换。因为劳动补偿和增殖补偿不属于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故不选 A 和 D;因为工厂拥有产品,不涉及实物补偿的问题,故不选 C
22、;又因为产品积压,无法完成商品交换,无法实现其生产过程中的价值补偿。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B。【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当代资本主义发生新变化的原因主要有:首先,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其次,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利斗争的作用,是推动资本主义变化的重要力量;再次,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产生了一定影响;最后,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也对资本主义的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A、B、D 都是导致当代资本主义发生新变化的原因,但只有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是根本推动力量。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C。【知识模块】
2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商品的有用性,反映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价值是商品特有的社会属性。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其对立性表现在: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相互排斥的,二者不可兼得;其统一性表现在: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本题中的商品是上衣,供人穿是上衣的用途,即商品
24、的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因此无论是裁缝自己穿(只作为劳动产品)还是顾客穿(作为商品),上衣的使用价值对于二者都是一样的,故 A 正确。上衣是否起着价值的作用,要看它有没有体现人与人之间的生产关系,题干中明显未涉及,故 B 错误;抽象劳动形成价值,但上衣价值,故 C 错误;个人所穿上衣未必一定是社会劳动的结果,也可以是私人劳动的成果,故 D 错误。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A。【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预付资本=100 万元=c+v,资本有机构成 c:v=4:1,因而,可变资本 v=20 万元,资本家获得的利润即剩余价值 m=15 万元,那么剩余价值
25、率 m=1520=75。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B。【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这是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B 正确。在价值增殖过程中雇佣工人的劳动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必要劳动,用于再生产劳动力的价值;另一部分是剩余劳动,用于无偿地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工人的工资并没有包含剩余劳动创造的价值即剩余价值,所以不是工人全部劳动的报酬。C、D 明显错误。预付资本是由生产资料价值和劳动力价值构成,因此 A 认为工资是工人所获得的资本家的预付资本的观点是错误的。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B。【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
26、论9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是扩大再生产,扩大再生产是通过资本积累实现的。资本积累的结果,引起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两极分化:一极是资本家财富的积累;另一极则是工人贫困的积累。“占领华尔街”就是这一矛盾极端尖锐化的表现。B、D 是表面现象;生产社会化并不会必然造成劳资之间的冲突,A 错误。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C。【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10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讲述到货币产生之后,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过程是在两个相互对立、互为补充的形态中完成的:从商品转化为货币,又从货币转化为商品,表现为商品一货币一商品,也是通常所说的买与卖两个过
27、程。在以货币为媒介交换的过程中,商品生产者只有顺利实现商品到货币的跳跃,把商品换成可以和其他一切商品相交换的货币,商品生产者才能生存下去,即通过商品交换,商品生产者的私人劳动才能被承认并转化为社会劳动,使用价值才能转化为价值,具体劳动才能转化为抽象劳动。故 D 正确。B、C 两项则因其表述不当而不能成立。A 货币转化为资本是属于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的论题;本题只是分析商品经济中的矛盾,还未涉及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矛盾,故可以排除 A。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D。【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1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列宁新经济政策表明列宁的社会主义建设思想发生了重大转变,对在俄国这
28、样一个小农占优势的国家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又有了新的认识,标志着列宁找到了一条符合俄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B。【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4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12 【正确答案】 B,C,D【试题解析】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这种基本矛盾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第一,表现为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第二,表现为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故 B、C 正确。生产相对过剩
29、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相对过剩是指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社会生产的商品显得过剩,而不是与劳动人民的实际需求相比的绝对过剩。故 A 错误,D 正确。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BCD。【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13 【正确答案】 A,B,D【试题解析】 导致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因素主要有: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这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故 A 正确;跨国公司的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适宜的企业组织形式,促进了国际分工,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故 B 正确;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为国际资本的流动、国际贸易的扩大、国际生产的大规模进行提供了适宜的体制环境和政策条件,
30、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故D 正确。C 与题干无关,排除。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ABD。【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14 【正确答案】 A,B,C【试题解析】 随着资本主义积累和生产规模的扩大,社会财富日益集中到资产阶级手中,随着资本积累,必然加剧社会的两极分化。资本积累不但是社会财富占有两极分化的重要原因,而且是资本主义社会失业现象产生的根源。随着资本积累而产生的失业是由资本主义追逐剩余价值引起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所导致的。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可变资本相对减少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日益相对地减少,结果就不可避免地造成大批工人失业,形成相对过剩人口。故 A、B 、C 符合题意。因此,本题正确答
31、案是 ABC。【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15 【正确答案】 A,B,D【试题解析】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有四种:一是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的企业;二是国家与私人共有、合营企业;三是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再生产过程,包括国家向私人垄断企业订货、提供补贴等;四是宏观调节和微观规制。宏观调节主要是国家运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经济手段,对社会总供求进行调节,以实现经济快速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的基本目标。微观规制则主要是国家运用法律手段规范市场秩序,限制垄断,保护竞争,维护社会公众的合法权益。公共生活秩序需要法律和道德两种手段共同调节,尤其是道德手段,C 与微观
32、规制的内涵不符合,故不属于微观规制的类型,不选。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ABD。【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16 【正确答案】 A,B,C【试题解析】 货币有五种基本职能,即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价值尺度职能是指货币充当衡量商品所包含价值量大小的尺度;流通手段职能是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贮藏手段职能是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被人们当作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而加以贮藏的职能;支付手段职能是指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发生赊购赊销,即用延期支付的方式买卖商品的情况下,货币用于清偿债务时执行的职能;世界货币职能是指货币在世界市场上作为一种购买手段、支付手段和社会财富的代表发挥
33、作用。从材料中得知:赶考书生拿出十两银子付给店主,发挥的是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旅店的房间标价十两银子,发挥的是货币的价值尺度职能;“店主立刻用它到隔壁的米店付了欠单,米店老板转身去屠夫处还了肉钱,屠夫马上去付清了赊欠的饲料款,饲料商赶紧到旅店还了房钱”,发挥的是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ABC。【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17 【正确答案】 B,C【试题解析】 在经济调节机制变化的同时,经济危机形态变化的表现在经济危机的四个阶段(即危机阶段、萧条阶段、复苏阶段和高涨阶段)之间的差别有所减弱;各阶段的交替过程已不如过去那样明显;金融危机频繁发生,对整个经济危机的影响加强。
34、经济危机是当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达到尖锐化程度时,社会生产结构严重失调引发的,故不选 A。经济危机的破坏作用不仅仅局限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故不选 D。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BC。【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18 【正确答案】 A,C,D【试题解析】 资本家是人格化的资本,因此 A 正确。资本是可以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资本的本质不是物,而是一定社会历史形态下的生产关系,因而,资本的生命在于不断的运动和不断的增殖。马克思指出:“生产剩余价值或赚钱。是这个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ACD。【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19 【正确答案】 A,B,D【试题解析】 随着社会生
35、产力的发展和工人阶级反抗力量的不断壮大,资本家及其代理人开始采取一些缓和劳资关系的激励制度,促使工人自觉地服从资本家的意志。这些制度主要有:职工参与决策制度,职工终身雇佣制度以及职工持股制度。此外,社会福利制度的健全也保证了劳动者的最低生活水平,进而缓解了劳资关系的紧张。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ABD。【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 【正确答案】 C,D【试题解析】 劳动和自然界都是创造社会财富使用价值的源泉。如阳光、空气、海洋,等等,它们都不是人类劳动的产品,但都具有使用价值,故 A 错误。具体劳动是商品使用价值的实体,抽象劳动是商品价值的实体,故 B 错误。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
36、别的人类劳动,是商品交换的基础,本质上体现了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CD。【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1 【正确答案】 A,B,C【试题解析】 金融寡头是指操纵国民经济命脉,并在实际上控制国家政权的少数垄断资本家或垄断资本家集团。其在经济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参与制”以小资本控制大量的社会资本,在政治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个人联合”实现对国家机器的控制。金融寡头还通过建立政策咨询机构来左右和影响内政外交与社会生活。金融寡头通过新闻媒体、教科文体等组织对社会生活各方面进行广泛的思想渗透,力图从精神上控制全体国民。但是由于资本主义是建立在阶级对立基础上的社会,它不可能实现
37、全体国民思想意识的一元化。所以 D 不正确。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ABC。【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2 【正确答案】 A,B【试题解析】 首先,马克思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指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过剩即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社会生产的商品显得过剩,而不是与劳动人民的实际需求相比的绝对过剩;其次,马克思深刻地剖析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这就深刻地揭示了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是造成生产相对过剩的制度原因;再次,马克思深刻地说明了每一次经济危机只是资本主义社会矛盾暂时的强制性解
38、决。政府的干预只能在一定条件下缓和经济危机,因此摆脱危机的唯一出路是废除资本主义私有制;最后,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分析的深刻性还表现在,没有把经济危机归咎于所谓的人的本性,而是进一步揭示出,资本家不过是资本的人格化,正是资本的逐利性和扩张性驱使资本家唯利是图乃至铤而走险,C、D 是错误观点。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AB。【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3 【正确答案】 C,D【试题解析】 1619 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存在多方面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空想社会主义者只看到了资本主义灭亡的命运,却未能揭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他们要求埋葬资本主义,却看不到埋葬资本主义的力量:他们憧憬取
39、代资本主义的理想社会,却找不到通往理想社会的现实道路。马克思恩格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奥秘和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论证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把争取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斗争建立在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从而超越了空想社会主义,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故C、D 正确。马克思恩格斯在展望未来社会时,只限于指出未来社会发展的方向、原则和基本特征,并未对未来社会作详尽的细节描绘,故 B 不正确,排除。A 是空想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共同之处,排除。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CD。【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4 【正确答案】 A,B,D【试题解析】 列宁
40、的新经济政策内容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科学社会主义部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的主要论述有:首先,把建设社会主义作为一个长期探索、不断实践的过程;其次,把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放在首要地位:再次,在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条件下,利用商品、货币和市场发展经济;最后,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如果考生对列宁的新经济政策不熟悉,就要从邓小平理论的内容出发对题目进行把握,也不难选出答案。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ABD。【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5 【正确答案】 A,C,D【试题解析】 全人类彻底解放包含着深刻和丰富的内容。一是人类从自然界的奴役下解放出来,摆脱盲目的自然力的支配,成为自然界的
41、主人;二是人类从旧的社会关系束缚下解放出来,摆脱一切剥削压迫和旧式分工的束缚成为社会关系的主人;三是人类从剥削阶级的思想观念下解放出来,摆脱传统观念和传统思维方式的束缚,成为社会意识的主人。规律是客观的,客观性是规律的根本特点,它的存在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这点在任一阶段的社会都一样,B 错误。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ACD。【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6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由于各国国情的特殊性,以及历史和现实的、国内和国际的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必然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实践证明,坚持社会主义,不等于坚持某种单一的社会主义模式;改革
42、或抛弃某种社会主义模式,不等于改掉或抛弃社会主义;某种社会主义模式的失败,不等于整个社会主义事业的失败:发展社会主义,不等于不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文明成果。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ABCD。【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7 【正确答案】 A,B,D【试题解析】 马克思主义从社会形态更替规律的角度剖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由于其自身不可克服的矛盾,使得其发展具有自我否定的趋势,它最终要被社会主义社会代替,即其存在具有历史暂时性;在这一过程中,资产阶级不会甘愿放弃自己对劳动人民的统治,要实现这一历史性变革,责任自然地落在了无产阶级身上,工人阶级具有推翻旧世界、建立新世界的历史使命。但是马克思主义并没有对资本主义灭亡的具体途径和方式进行论证。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ABD。【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8 【正确答案】 C,D【试题解析】 马克思创立的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和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论证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从而超越了空想社会主义,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是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实现的。在创立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以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过程中,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思想理论成果包括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和历史学家的阶级斗争学说,它们共同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理论来源。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CD。【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