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 172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在人与世界的相互作用中,人与世界同时得到了改变,并获得日益丰富的内容。造成这一变化的基础是(A)自然界自身的运动(B)人的意识的能动作用(C)工具的制造与使用(D)人的实践活动2 英国哲学家休谟曾经说过:“感觉是人和世界之间的屏障。” 这一观点是(A)唯心主义的观点(B)辩证法的观点(C)可知论的观点(D)不可知论的观点3 “燕子低飞蛇过道,必有大雨到” 这句谚语蕴含的主要哲学道理是(A)世界是普遍联系的(B)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2、C)世界是物质的(D)矛盾具有普遍性4 坛经中记载:“ 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日风动,一僧日幡动,议论不已。惠能进日: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这段话表明惠能关于运动的基本观点是(A)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B)运动与物质是不可分割的(C)精神运动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形式(D)精神是运动的主体5 哲学上的价值揭示的是(A)主客体之间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B)主客体之间认识和被认识的关系(C)客体以自身属性满足主体需要的关系(D)主体对客体的评价关系6 宋代诗人陆游在一首诗中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这是在强调(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B)人应当“事事直接经验”(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3、(D)学习获得的间接经验并不重要7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其根本原因在于,人民群众(A)占人口大多数(B)具有先进思想(C)是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D)掌握历史发展规律8 中国跨过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后,在社会主义建设问题上,中国人民经过反复实践和探索,又走上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之路。这一事实说明(A)社会历史规律具有决定作用,是自发实现的(B)主体的选择可以不受社会历史规律的制约(C)在社会历史发展问题上,主体没有选择的自由(D)社会发展是历史决定性与主体选择性的有机统一9 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根据是(A)资本的价值周转方式不同(B)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
4、生产中所起的作用不同(C)资本的技术水平不同(D)资本的价值周转时间不同10 平均利润率是指(A)剩余价值总量同社会总资本的比率(B)剩余价值总量同可变资本的比率(C)剩余价值总量同不变资本的比率(D)剩余价值总量同预付资本的比率11 投入某种物质商品生产过程中的劳动量不变,如果劳动生产率提高,在单位劳动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之间,两者的变化表现为(A)商品数量增加,价值量不变(B)商品数量不变,价值量增大(C)商品数量增加,价值量减少(D)商品数量增加,价值量增大12 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阶段进入垄断阶段,最根本的标志在于(A)国家垄断代替私人垄断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B)垄
5、断代替自由竞争并占据统治地位(C)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D)垄断组织出现13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本质上是(A)消除生产无政府状态的垄断资本主义(B)资产阶级国家力量同垄断组织力量相互分离的垄断资本主义(C)资产阶级国家力量同垄断组织力量结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D)带有国家调节因素的垄断资本主义14 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主要依据是(A)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尖锐化(B)个别企业有组织的生产与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C)现代无产阶级的日益壮大(D)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4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
6、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15 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是指(A)实践是人类特有的活动(B)在实践中形成人的本质和一切社会关系(C)人类通过实践改造自然界来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D)实践是一切生命的存在方式16 矛盾的特殊性的情形是(A)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B)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的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C)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性质、地位和作用不同(D)构成事物的每种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17 习近平指出:“ 我国国际环境总体稳定,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大幅提高,塑造国际关系和国际秩序能力大幅提高;我们在改革开放中积累了丰富实践经验和理论成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
7、义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全党全国各民族人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上精气神高涨。总体来看,主客观条件对我们全面深化改革有利。这个历史性机遇千载难逢,抓住就能赢得战略主动,否则就可能陷于被动对需要长期抓落实的项目和任务,坚持不懈地抓下去,对条件不具备,暂不启动的改革任务,要创造条件,争取适时启动。”以上内容,体现了(A)条件具有主观性(B)联系具有条件性(C)联系具有发展性(D)在条件问题上坚持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18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老子的这句话蕴含的哲学道理是(A)现象是本质的外部表现(B)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C)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D)质变是量变的必然
8、结果19 “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 ,这句话说的是(A)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有相同之处(B)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完全相同(C)社会发展是纯粹自在的过程(D)社会发展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性20 人的实践活动与动物的本能活动有着本质区别,其区别在于(A)是否具有客观物质性(B)是否具有历史性(C)是否具有主观能动性(D)是否具有社会性21 以下属于哲学上的“ 价值 ”特性的是(A)客观性(B)主体性(C)社会历史性(D)多维性22 真理总是一元的,这表明(A)世界上最高的真理只有一个(B)在相同的时间、地点、条件下对同一确定对象的正确认识只能有一个(C)正确的认识只能一次获取(
9、D)真理具有客观性23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只是把几个景物组合在一起就勾画出了优美的意境,这表明(A)人们的观念都只是对现实的摹写(B)人们的意识具有主观创造性(C)人们的认识既具有摹写性又具有创造性(D)观念的东西是移入人脑并在人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24 下列关于科学技术的说法正确的是(A)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B)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C)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渗透性要素(D)科学技术对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25 全球性生态问题的出现,凸显了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下列观点正确的有(A)地理环境自在自发地影响社会发展(B)地理环境通过社会生产转换为社会的内在要素
10、而对社会发展起作用(C)劳动是人类社会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物质转换器(D)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所起作用的性质、程度最终是由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决定的26 承认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主体选择性说明(A)社会发展过程没有决定性(B)人们可以自由选择社会形态,可以改变人类历史的总体进程(C)社会发展不是严格按照五种社会形态的序列演进的(D)当一个民族或国家处于历史转折点时,社会发展往往显示多种可能的途径27 简单商品经济中所包含着的矛盾主要有(A)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B)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C)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D)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28 资本原始积累的实质是(A)
11、资本家将剥削到的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B)用暴力迫使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C)资本家之间用暴力手段进行相互掠夺(D)用暴力手段使生产资料和货币财富集中到少数人手里29 经济全球化表现为(A)生产全球化(B)贸易全球化(C)金融全球化(D)企业经营全球化30 社会主义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是(A)劳动群众所受的多重压迫和剥削格外深重,使社会矛盾特别尖锐,出现了很好的革命形势(B)马克思主义政党正确地分析革命的客观条件和革命队伍本身的状况,制定出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斗争策略(C)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并不违背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D)生
12、产力的发展决定了生产关系的变革,但是在一定条件下,在不变更生产关系生产力就不能发展的情况下,生产关系的变更就成为主要的决定的方面了31 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是(A)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B)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C)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D)没有差异,没有矛盾的和谐社会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 172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实践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分化的历史前提,又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
13、一起来的现实基础。人在实践活动中创造了人类社会,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又反过来影响和制约自然界,不断改变自然界。所以选项 D 正确。【知识模块】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对不可知论具体观点的理解。理解本题的关键是抓住“屏障”一词。题干的意思是:感觉把人与外部世界隔开了,人无法通过感觉认识世界,即世界是不可知的。所以选项 D 正确。【知识模块】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事物的普遍联系。题干谚语说的是燕子、蛇的活动方式与气象变化之间的联系,A 选项“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符合题干。选项 B、C 与题干内容无关。D 选
14、项矛盾具有普遍性虽然也揭示了燕子、蛇的活动方式与气象变化之间具有一定的普遍性特征,但不符合题意,因此本题最佳答案是 A 选项。【知识模块】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物质和运动的关系。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设想不运动的物质,将导致形而上学。另一方面,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任何形式的运动都有它的物质主体,设想无物质的运动,将导致唯心主义。惠能所说即是精神的运动,属于唯心主义运动观。所以选项 D 正确。【知识模块】 世界
15、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价值的定义。价值是指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所以,正确答案为 C 选项。【知识模块】 认识的本质及发展规律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实践是认识的来源。题干的意思是,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毕竟比较肤浅,要透彻地认识事物还必须亲自实践。对于认识来源于实践,不能作狭隘的理解。首先,认识来源于实践并不否认人的大脑和感官在生理素质上的差异对认识的影响。其次,认识来源于实践并不否认学习间接经验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就知识的总体来说,无论何种知识都不能离开直接经验,但是人不能“事事直接经验”,“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故 C
16、选项正确。【知识模块】 认识的本质及发展规律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表现在:第一,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广大的劳动群众是物质资料生产的主体,是生产力的体现者。第二,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第三,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因此,正确答案应为 C 选项。【知识模块】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8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社会形态更替的规律也是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
17、律。规律的客观性不排斥人们在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对于某种社会形态的历史选择性。故正确答案是 D 选项。【知识模块】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9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依据。根据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的作用不同,资本可以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其价值通过工人的具体劳动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其价值量不发生增殖。这部分资本叫不变资本。而用来购买劳动力的资本,是由工人的劳动再生产出来的,工人在生产过程中,不仅生产出劳动力本身的价值,还能再生产出比劳动力价值更大的价值,即实现价值增殖,带来一定的剩余价值。马克思把这部分资本叫
18、可变资本。故 B 选项为正确答案。选项 A,根据资本的价值周转方式不同,资本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知识模块】 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10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平均利润率的内涵。在利润平均化的过程中,形成了社会的平均利润率。平均利润率是剩余价值总量同社会总资本的比率。故正确答案是 A 选项。【知识模块】 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1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同商品价值量的关系。生产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劳动生产率越高,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越多,每件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越少,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就越
19、小,反之,则越大。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故正确答案为 C 选项。【知识模块】 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1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的最根本标志。19 世纪 70 年代以前,资本主义处于自由竞争阶段。从 19 世纪 70 年代开始,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逐步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垄断代替自由竞争在资本主义经济中占据统治地位,垄断资本主义得以形成。故 B 选项是正确答案。国家垄断代替私人垄断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的标志,故 A 选项错误。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生产集中和资
20、本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引起垄断。因此,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是垄断产生的原因,不是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阶段进入垄断阶段的标志,故选项 C 错误。垄断组织的出现不代表资本主义社会整体都进入了垄断阶段,所以不能作为资本主义自由竞争阶段进入垄断阶段最根本的标志,故 D 选项错误。【知识模块】 资本主义的发展及趋势1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本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并没有改变垄断资本主义的性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本质上是资产阶级国家力量同垄断组织力量结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加强了对劳动人民的剥削和掠夺,从而更好地保证了垄断资产阶
21、级获得高额垄断利润,更有利于维护资本主义制度。故 C 选项是正确答案。【知识模块】 资本主义的发展及趋势1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属理解与识记相结合试题,难度较小。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代替。A 、C 选项是这一基本矛盾在阶级关系上的表现,B 选项是这一基本矛盾在生产上的表现。因此,正确答案是 D 选项。【知识模块】 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及其规律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4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22、15 【正确答案】 A,B,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人的产生、生存和活动,是以实践为基本方式和标志的。首先,实践是人所特有的活动;其次,实践集中体现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即在实践中形成人的本质和一切社会关系;最后,实践对物质世界的改造是对象性的活动,人类通过改造自然的实践来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因此,选项 A、B、C 都正确。选项 D 说法错误,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而非一切生命的存在方式。【知识模块】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16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矛盾的特殊性。矛盾的特殊性有三种情形:(1)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2)同一事物的矛盾在
23、不同的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3)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选项 C、D 实际上是对第三点的拆分。因此,选项 A、B 、C 、D 都符合题意。【知识模块】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17 【正确答案】 B,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联系的条件性。条件本质上体现了具体事物之间的联系,对于任何一个具体事物来说,条件就是与之相联系,与它的产生、存在有着密切联系的诸要素的总和。在条件问题上要坚持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也就是要坚持条件的客观性与多样性、可变性的统一。本题中,A 、C 选项本身是错误的。因此,正确答案为 B、D 选项。【知识模块】 世界的物质性
24、及其发展规律18 【正确答案】 C,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题干的意思是说谋划难做的事,也得从容易的事做起,规划宏伟的目标,还得从最不起眼的小事做起,这是一个量的积累的过程,体现的是质量互变的规律。因此,选项 C、D 是老子观点直接体现的原理。A 选项的现象和本质与题干没关系。B 选项是本题的干扰项。有的同学会认为难事从易事做,大事从小事做,这是一个普遍性的道路。但这不是老子观点本身含义所直接体现的原理,是推理出来的外延所体现的原理。做好本题的关键是一定要根据寓意本身所直接体现的哲学原理进行推理,不能过度推理。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C、D 选项。【知识模块】 世界的物质性及
25、其发展规律19 【正确答案】 A,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社会规律的客观性及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联系。题干中的“自然”表示的是客观,即社会发展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性(D)。自然规律也具有客观性,由此选项 A 也正确。社会规律存在和实现于人们的实践活动,并通过人们的活动表现出来,这是其与自然规律的不同之处,由此选项B、C 错误。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A、D 选项。【知识模块】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20 【正确答案】 B,C,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实践的基本特征。实践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其中物质性为人的实践活动与动物的本能活动所共有,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B、
26、C、D 选项。【知识模块】 认识的本质及发展规律21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哲学上所讲的价值及其特性。哲学上的“价值”是揭示客观世界满足人类生存发展程度的关系范畴,是指具体历史过程中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价值的特性主要有:客观性、主体性、社会历史性、多维性。故A、B、C、D 选项均为正确答案。【知识模块】 认识的本质及发展规律22 【正确答案】 B,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真理及其客观性。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具有客观性,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真理的一元性是指对于特定认识客体来说,真理只有一个,它不因主体认识的差别和变化而改变。在人
27、们的认识活动中,虽然由于主体认识角度和立场、观点、方法等方面的差异,人们关于同一客体的认识结果往往会有所不同,有时甚至截然相反。但是,这并不表明观点不同的每个人都持有真理。在任何情况下,对于特定实践活动中特定的认识对象来说,只能有一种认识是与特定的认识客体的状态、本质和规律相一致的。因此B、D 选项正确。C 选项本身错误,认识的发展要经历由感性到理性,由不知到知,由浅到深的一个过程,探索真理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不是一蹴而就的。任何真理都具有相对性,世界上不存在所谓的最高真理,故 A 选项错误。【知识模块】 认识的本质及发展规律23 【正确答案】 B,C,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意识的主观能动性
28、的表现和辩证唯物主义能动反映论的特点。A 选项忽视了意识的能动性和能动反映论的创造性,所以是错误的。B、C、D 选项都是符合意识能动性和辩证唯物主义能动反映论的观点。辩证唯物主义能动反映论中的创造性包括对认识对象信息的选择、重组等,题干中的诗句就是对认识信息的选择。【知识模块】 认识的本质及发展规律24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作用。生产力中包含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能够应用于生产过程、渗透在生产力诸基本要素之中而转化为实际生产能力。科技革命的重大作用包括:(1)对生产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2) 对
29、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3)促进了思维方式的变革。科学技术像一把双刃剑,既能通过促进经济发展造福于人类,同时也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对人类的生存发展带来消极后果。选项A、B、C、D 都是关于科学技术的正确说法,故均为正确答案。【知识模块】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25 【正确答案】 B,C,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永恒的、必要的条件,但地理环境不能脱离社会生产而起作用(B),劳动是社会同自然最直接、最密切的“接触点”(C),而且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是个变数,这种作用本身是由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决定的(D)。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C、D 选
30、项。【知识模块】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26 【正确答案】 C,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主体选择性。A 项错误,因为主体选择性必须以社会发展的决定性为前提。选择是在既定历史条件下的选择,是在客观可能的时空条件下的选择,它受社会规律制约;人们不能选择生产力,也不能任意选择和变革生产关系;人们不能改变人类历史的总体进程。故排除 B 项,正确答案为 C、D 选项。【知识模块】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27 【正确答案】 A,C,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简单商品经济中所包含着的各种矛盾。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或两种属性,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即具体劳
31、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创造的使用价值能否转化成价值,主要取决于私人劳动能否转化成社会劳动。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制度下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而题干所问为简单商品经济,所以 B 选项不符合题意,故不选。因此正确答案是 A、C、D 选项。【知识模块】 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28 【正确答案】 B,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资本的原始积累。资本的原始积累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前,新兴资产阶级利用暴力手段使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资本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从而使资本主义得以迅速发展的历史过程。资本原始积累主要是通过两个途径进行的:一是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的土地,二是用暴力
32、手段掠夺货币财富。因此,正确答案为 B、D 选项。选项 A 是指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后,资本家为了扩大再生产而进行的资本积累。选项 C 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后,所进行的资本集中的一种方式,故排除。【知识模块】 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29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经济全球化的表现。经济全球化是指在生产不断发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一体化过程。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包括:一是生产的全球化;二是贸易的全球化;三是金融的全球化;四是企业经营的全球
33、化。故正确答案是A、B、C、D 选项。【知识模块】 资本主义的发展及趋势30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社会主义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的原因,是一道理解与识记相结合的试题,难度适中。A 选项是革命的客观条件。 B 选项是革命的主观条件的成熟。C、D 选项是理论依据。对 C、D 选项内容的理解是,列宁曾指出:“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不仅丝毫不排斥个别发展阶段在发展的形式或顺序上表现出特殊性,反而是以此为前提的。”从历史上看,封建制取代奴隶制,资本主义社会取代封建社会,已有不是从最发达的地方开始,而是从薄弱的或不发达的地方开始的先例。总之,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率先进入社会主义,也是历史发展规律作用的结果。因此,正确答案是 A、B 、C、D 选项。【知识模块】 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及其规律31 【正确答案】 A,B,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属记忆性试题,难度适中。A、B、C 选项正确。D 选项的错误在于,毛泽东说,“世界上的每一个差异中就已经包含着矛盾,差异就是矛盾”,共产主义社会是一个有矛盾的和谐社会。【知识模块】 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及其最终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