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类试卷]法律职业资格卷一(刑法)模拟试卷4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medalangle361 文档编号:856910 上传时间:2019-02-22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司法类试卷]法律职业资格卷一(刑法)模拟试卷4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司法类试卷]法律职业资格卷一(刑法)模拟试卷4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司法类试卷]法律职业资格卷一(刑法)模拟试卷4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司法类试卷]法律职业资格卷一(刑法)模拟试卷4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司法类试卷]法律职业资格卷一(刑法)模拟试卷4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法律职业资格卷一(刑法)模拟试卷 4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本部分 1-50 题,每题 1 分,共 50 分。1 甲为杀死乙,举枪向乙射击,第一枪未中,在能够继续向乙开枪的情况下,甲不再开枪,停止了射击。关于甲的犯罪形态,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犯罪未遂(B)犯罪既遂(C)犯罪中止(D)犯罪预备2 因乙移情别恋,甲将硫酸倒入水杯带到学校欲报复乙,课间甲、乙争吵激烈,甲欲泼乙,但情急之下甲未能拧开杯盖,后甲追乙离开教室。关于甲的犯罪形态,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犯罪未遂(B)犯罪预备(C)犯罪中止(D)不构成犯罪3 甲给乙 5 万元让乙“

2、 教训 ”丙。乙收钱后找到丁给其 2 万元让丁“教训”丙。后甲又反悔便告知乙取消行动。乙说:“知道了” ,但未转告丁。丁仍按照原计划将丙打成重伤。关于甲的犯罪形态,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犯罪预备(B)犯罪中止(C)犯罪未遂(D)犯罪既遂4 甲系乙雇佣的保姆。某日,甲趁家内无人,盗窃乙家现金 9 万元及价值 4327 元的金首饰,后将钱物藏匿于其所睡的沙发床下,准备一有机会就带回家中。关于甲的犯罪形态,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盗窃预备(B)盗窃既遂(C)盗窃未遂(D)盗窃中止5 张某与婆婆王某素来不和,于是,意图毒死王某。一日,张某听到一个偏方,将味精放入茶里,长期饮用,会

3、导致人中毒,于是照着这样做,结果被人发现。关于甲犯罪形态的分析,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属于不可罚的不能犯,不应追究刑事责任(B)构成犯罪未遂(C)构成犯罪中止(D)构成犯罪既遂6 甲用毛巾蒙脸,夜间拦路强奸妇女乙,粗鲁地抚摸乙的隐私部位。乙在反抗时扯下了甲的毛巾,认出了甲,对甲破口大骂。甲跪地求饶,请乙不要报警。关于甲犯罪形态的分析,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甲属于实行终了的强奸犯罪未遂(B)甲属于强奸罪的能犯未遂(C)甲构成强奸罪的犯罪中止(D)对甲应以强制猥亵罪既遂论处7 一日,张某将路人打晕,欲取走其财物,这时,熟人王某正好经过,于是,张某让王某帮忙将晕倒的路人所携带

4、的财物取走,王某同意。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张某构成抢劫罪,王某构成盗窃罪(B)张某、王某构成抢劫罪的共同犯罪(C)张某、王某构成盗窃罪的共同犯罪(D)张某、王某是事前有联络的共同犯罪8 关于共同犯罪的论述,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共同犯罪要求二人以上,必须有共同故意,无须共同行为(B)共同犯罪不是个人行为的简单相加(C)共同犯罪人的主观恶性相同(D)单位犯罪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与该单位本身成立共同犯罪9 15 周岁的甲意图盗窃,17 周岁的乙对此知情,仍应甲的要求为其配置万能钥匙。甲用乙配置的钥匙,盗窃他人财物 3 万元。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5、)(A)如认为责任年龄、责任能力不是共同犯罪的成立条件,则甲、乙成立共犯(B)如认为甲、乙成立共犯,则乙成立盗窃罪的从犯(C)不管甲、乙是否成立共犯,都不能认为乙成立盗窃罪的间接正犯(D)由于甲不负刑事责任,对乙应按盗窃罪的片面共犯论处10 一辆货车翻倒在路边,赵某看后,就和钱某商量,“我们一起去把车上的货物拿走吧”,钱某便与赵某将车上东西拿走,然后各自回家,后经估价赵某和钱某拿走的物品价值 8000 多元。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不构成犯罪(B)赵某单独构成犯罪(C)钱某单独构成犯罪(D)构成共同犯罪11 甲与乙共谋杀害丙,但乙临时改变主意,并没有前往犯罪地点,最后,甲单

6、独将丙杀害。对甲、乙的定性,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构成共同犯罪(B)不属于共同犯罪(C)甲单独构成故意伤害罪(D)乙单独构成故意杀人罪二、多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少答或多答均不得分。本部分 51-90 题,每题 2 分,共 80 分。12 关于犯罪未完成形态的论述。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犯罪未完成形态存在于故意犯罪中,过失犯罪中不存在(B)预备犯,应当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C)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D)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13 关于犯罪未完成形态的论述下列哪些选项是正

7、确的?( )(A)甲意欲杀乙,于是向乙连开数枪,这时甲后悔了,于是停止了射击,甲的行为成立犯罪中止(B)张某为了盗窃,去某仓库“踩点”,查看情况完毕后从仓库出来被公安部门抓获该行为是盗窃未遂(C)妻子甲欲杀害自己的丈夫乙,结果误把白砂糖当作毒药放入丈夫乙的食物中,乙吃后没事。妻子甲的行为构成犯罪未遂(D)赵某欲抢劫钱某,将钱某绑在路边的树上,结果赵某的同伴打电话来告知说钱某的身上并没有现金,现金在钱某叔叔身上,于是赵某放弃抢劫,其实,钱某身上带有大量现金,赵某的行为构成犯罪未遂 14 甲欲与其妻乙离婚,乙不同意,某日,甲将毒药拌人菜中意图杀乙,因久等未归且惧怕法律制裁,甲打消杀乙念头,将菜倒掉

8、。关于甲的犯罪未完成形态,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A)成立犯罪预备(B)成立犯罪预备阶段的犯罪中止(C)已经投毒,成立犯罪未遂(D)已经着手,成立犯罪实行阶段的犯罪中止15 甲意图杀害乙,用车将乙撞倒,甲以为乙已经死亡,将乙带到一山上抛弃,结果乙当时并未死亡。乙醒来迷迷糊糊地爬行,结果不慎掉人悬崖被摔死。关于甲的行为定性,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构成故意杀人罪(B)构成故意伤害罪(C)犯罪未遂(D)犯罪既遂16 不考虑情节,下列哪些行为成立犯罪预备?( )(A)为了实施犯罪准备犯罪工具(B)拟订犯罪计划(C)尾随目标的行为(D)纠集、拉拢其他犯罪人的行为17 关于犯罪未完成形态

9、的论述,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犯罪未完成形态只能存在于故意犯罪中(B)通说认为。间接故意犯罪没有既遂与未遂的问题(C)犯罪预备事实上未能着手实行犯罪(D)迷信犯成立犯罪未遂18 甲以杀意猛砍王某数刀后离开现场。2 小时后,甲意图分尸,回到现场,见王某尚未死亡。王某对甲说:“我死了不要紧,但你也避免不了吃枪子。” 甲感到惧怕,赶紧将王某送到医院。王某虽受重伤,但经抢救得以保命。关于本案的分析,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对甲意图分尸的行为成立犯罪预备阶段的犯罪中止(B)甲已离开犯罪现场 2 小时,但王某尚未死亡,故意杀人尚未既遂,此时救助王某的行为可成立犯罪中止(C)王某系惧怕

10、被判处死刑,才救助王某,但这不影响犯罪中止的成立(D)如甲的行为属于犯罪中止,那么因造成了损害,对甲只能减轻处罚,不能免除处罚19 看守所值班武警甲擅离职守,重大案犯乙趁机逃脱。关于本案,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甲、乙成立共同犯罪(B)甲、乙不成立共同犯罪(C)甲、乙成立事中共犯(D)应按照甲、乙所犯之罪分别处罚20 甲某日凌晨两点骑车从某超市门口经过发现超市的卷帘门开着(事后无法查明卷帘门打开的原因),甲立即进入超市盗窃财物,30 分钟后与甲素不相识的乙进人超市,也开始盗窃。由于甲盗窃的财物数额多(价值 2 万元),就请乙帮他抬到室外绑到自行车后座上,乙欣然应允。甲离开后,乙自己将

11、价值 1 万元的财物绑上自行车离开。关于本案,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甲、乙成立盗窃罪共犯(B)甲、乙是同时犯,不是共犯(C)甲盗窃数额 2 万元,乙盗窃 3 万元(D)甲盗窃 2 万元,乙盗窃 1 万元21 甲将乙(8 岁) 绑架到自己家中,并向乙父勒索财物。由于甲得知乙父已经报警,便打算杀害乙。甲正在琢磨杀害方法时,甲的朋友丙来到甲家,甲将杀乙的想法告诉丙,丙帮助甲杀害了乙。关于本案,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A)甲和丙的行为构成绑架罪的共犯(B)甲和丙不成立共同犯罪(C)甲和丙二人不构成故意杀人的共犯,甲的行为构成绑架罪,丙构成故意杀人罪(D)甲和丙二人构成故意杀人的共犯甲

12、的行为构成绑架罪,丙构成故意杀人罪22 张某、王某二人共同负责监控设备因为二人在工作中闲聊,没能及时发现设备存在的安全隐患,导致事故发生。对张某、王某的行为处理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属共同犯罪(B)两人属过失犯罪(C)应按照张某、王某所犯的罪分别处罚(D)各自构成故意犯罪23 下列哪些行为成立共同犯罪?( )(A)甲在某网站发布出售枪支、子弹的广告,网站经营者乙收取甲的广告费后同意甲发表广告。甲、乙构成共同犯罪(B)甲为了侮辱 A,想以 A 的名义在某电视台发布虚假征婚广告:宣称 A 的配偶已经死亡,无子女,欲寻找新的配偶。实际上,A 的配偶身体健康,并且夫妻二人育有两子一女。甲将

13、此打算告诉自己的朋友乙并向乙借了一部分钱作为广告费,甲向广告发布者丙出示了虚假证件,说 A 要发布此征婚广告。丙没有认真核实证件就发布了 A 征婚的虚假广告。此事在 A 所在的村庄引起巨大轰动。甲、乙、丙构成共同犯罪(C)甲在某网站发布了虚构的某名人 A 存在违法行为的假消息,乙和甲是熟人,明知甲发布的是假消息,仍将此假消息在自己的网页转载。法院认为甲、乙构成了共同诽谤罪(D)甲与乙约定将自己抢夺的东西都存在乙处并且给乙一定的好处。甲、乙构成共同犯罪24 张某对社会极度不满,积极煽动王某等人颠覆国家政权,但王某等人并未实施颠覆国家政权的行为。关于张某的犯罪停止形态,下列选项错误的有:( )(A

14、)王某等人尚未着手犯罪。张某构成犯罪预备(B)王某等人并未实施颠覆国家政权的行为,张某属于教唆未遂(C)张某虽实施煽动行为,但王某等人并未实施颠覆国家政权的行为,张某成立犯罪未遂(D)张某煽动王某等人颠覆国家政权的行为已实施完毕。成立犯罪既遂25 关于犯罪未完成形态的认定,下列选项正确的有:( )(A)张某到商场盗窃。窃得戒指等物,出商场后被保洁员发现,张某害怕,于是将盗出的东西偷偷放回,张某的行为构成犯罪中止(B)甲男欲行强奸而翻人一女职工宿舍,扑上床,结果发现是熟人,于是放弃作案,甲构成犯罪中止(C)李某意图陷害赵某,于是捏造赵某受贿的事实,向检察院举报。检察院将赵某取保候审,后发现受贿事

15、实并不存在。李某的意图未能得逞,李某的行为构成犯罪未遂(D)甲男意欲奸淫乙女,因乙女正值经期,于是放弃强奸行为,甲属于犯罪未遂26 甲从欧洲旅游归来,送给多年好友乙一块名表。乙生性多疑,仔细比对,认为该表与国内销售的同款名表在外观上有极为细小的差别,不是真表,便花言巧语欺骗第三人丙,将该表以名表的价格(2 万元)卖给丙。事后鉴定,该表是货真价实的名表。关于本案的分析,下列选项正确的有:( )(A)构成诈骗罪既遂(B)构成诈骗罪未遂(C)属于不可罚的不能犯,不构成犯罪(D)属于民事欺诈行为27 关于犯罪停止形态的认定,下列选项错误的有:( )(A)张三欲杀死李四,用刀捅了其一刀,后感到后悔,又返

16、回原处,将倒在血泊中的李四送往医院,李四得以脱险张三成立犯罪中止(B)王五为抢劫赵六而尾随赵六,结果被发现,王五的行为属于抢劫未遂(C)周某欲前往公司盗窃珠宝,但半路上,周某放弃了犯罪,事后得知,当时珠宝刚被公司运走。周某构成犯罪未遂(D)吴某欲杀郑某,在郑某的食物中下毒,郑某中毒倒地,吴某后悔,将郑某送往医院,经抢救无效,郑某死亡。吴某构成犯罪既遂法律职业资格卷一(刑法)模拟试卷 4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本部分 1-50 题,每题 1 分,共 50 分。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刑法意义上的侵害行为,可以是人体的单个举动或动作,也可以是由几个连续

17、举动或动作组成的一个整体行为。放弃重复侵害行为是自动的,行为人在还能够把犯罪进行下去的情况下,自动放弃犯罪意图,不再实行侵害,有效地阻止了危害结果的发生,应视为犯罪中止。【知识模块】 犯罪未完成形态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甲欲泼乙,但情急之下未能拧开杯盖,说明行为已经着手实施,完全具有既遂的可能性,因为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既遂,因此只能认定为犯罪未遂。【知识模块】 犯罪未完成形态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甲虽然反悔并告知乙取消行动,但未满足犯罪中止需要的条件有效性。不论哪种中止,都必须具有有效性即没有发生行为人原本所追求的、行为性质所决定的犯罪结果要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

18、果的发生。【知识模块】 犯罪未完成形态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案中,甲已经将他人财物转移占有,脱离了所有人的控制,已经构成盗窃罪既遂。【知识模块】 犯罪未完成形态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犯罪行为与非犯罪行为的界限问题。将味精放入茶里长期饮用会导致人中毒,是没有科学依据的说法。张某的行为属于迷信犯,故不存在成立犯罪的问题。【知识模块】 犯罪未完成形态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甲虽然被妇女认出,但仅是在将来才会遭受刑罚处罚,无妨其当下继续实施犯罪行为。甲惧怕刑罚主动放弃强奸行为,成立强奸罪的中止犯。根据中止犯的立法目的。在中止行为同时构成强奸罪的中止犯与强制猥

19、亵罪的既遂犯时,对行为人应以强奸罪的中止犯论处,这样有利于鼓励犯罪分子及时中止犯罪。【知识模块】 犯罪未完成形态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共同犯罪的成立条件。这是在犯罪过程中,王某加入张某正在进行的抢劫而构成共同抢劫犯罪。【知识模块】 共同犯罪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共同犯罪的规定中特别需要注意的几点。共同犯罪要求二人以上既有共同故意,又有共同行为而且二者之间具有统一关系。共同犯罪是二人以上在共同故意支配下实施犯罪行为形成的一个整体,不是个人行为的简单相加。共同犯罪人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各共同犯罪人行为的主观恶性不同,因而需要区别对待。单位犯罪时,直接

20、负责的主管人员及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与该单位本身不成立共同犯罪。【知识模块】 共同犯罪9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成立盗窃罪。要求行为主体年满 16 周岁。甲实施盗窃时只有 15 周岁,无责任能力。如认为责任年龄、责任能力不是共同犯罪的成立条件,则甲实施盗窃,乙对此提供帮助二人相互协作完成犯罪,故应认定甲、乙成立共同犯罪。据此,A 选项表述正确。在甲、乙成立共同犯罪的前提下,由于乙的帮助行为在共同犯罪中仅起次要作用因此,乙成立盗窃罪的从犯。B 选项表述正确。如果甲、乙成立共同犯罪,则乙的行为属于帮助行为,而不是实行行为,故乙不成立间接正犯(间接正犯的行为是实行行为)。如果甲、乙不成立共同犯

21、罪,即便要追究 17 周岁的乙的刑事责任,也不能认定乙成立盗窃罪的间接正犯,因为成立间接正犯,要求行为人对所利用的工具具有支配性,而在本案中,乙是应甲的要求为其配置万能钥匙甲是否实施盗窃以及如何盗窃乙都不具有支配性,无法将本案评价为如同乙本人亲自实施盗窃一般,故乙不属于间接正犯。因此,不管甲、乙是否成立共犯,都不能认为乙成立盗窃罪的间接正犯。C 选项表述正确。片面共犯是指参与同一犯罪的人中,一方认识到自己是在和他人共同犯罪而另一方没有认识到有他人和自己共同犯罪。而在本题中,甲、乙存在盗窃他人财物的意思联络,不符合片面共犯的概念。D 选项的表述错误,为本题正确选项。【知识模块】 共同犯罪10 【

22、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共同犯罪的成立条件。赵某和钱某有共同犯罪的故意,也有共同犯罪的行为。【知识模块】 共同犯罪1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共同犯罪的成立问题。乙虽然没有前往,但没有阻止甲实施他们预谋的犯罪,因此,甲、乙构成共同犯罪。【知识模块】 共同犯罪二、多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少答或多答均不得分。本部分 51-90 题,每题 2 分,共 80 分。12 【正确答案】 A,C,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对犯罪未完成形态的理解和我国刑法对相关未完成形态的处罚规定。A 项中犯罪未完成形态只存在直接故意犯罪中,过失犯罪中都不存在。B 项中根

23、据 刑法第 22 条的规定,是“可以”而非“应当”,故错误。C 项和 D 项参见刑法第 23 条、第 24 条原文。【知识模块】 犯罪未完成形态13 【正确答案】 A,C,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对犯罪中止和犯罪未遂成立条件的理解。A 项中甲的行为属于自动放弃可以重复侵害的行为,按犯罪中止处理;B 项中张某“踩点”后被抓,属于犯罪预备;C 项中妻子甲因为手段错误而未毒死自己的丈夫乙,按照我国刑法理论的通说,妻子甲属于犯罪未遂。D 项中赵某的行为属于 “欲达目的而不能”因其听信同伙的话而不得不放弃犯罪,属于犯罪未遂。【知识模块】 犯罪未完成形态14 【正确答案】 A,C,D【试题解析】 本案中甲

24、已将毒药拌入菜中,因此不再是犯意表示,而是进入了犯罪预备阶段。因为饭菜还在甲的控制之下,是否端给乙吃还不一定,未对乙的生命造成“现实、紧迫的危险”,所以属于犯罪预备,而不属于“着手”的实行行为。此时,因为久等其妻未归且惧怕法律制裁而停止犯罪,是主动停止,故构成犯罪预备阶段的犯罪中止。【知识模块】 犯罪未完成形态15 【正确答案】 A,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犯罪的主观方面对犯罪形态的影响。甲基于故意杀害的故意,实施了故意杀害的行为,故构成故意杀人罪;由于乙的死亡并非由甲撞倒所致,故甲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的未遂。【知识模块】 犯罪未完成形态16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对

25、犯罪预备行为的理解。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ABCD 四项均是制造犯罪条件的行为故属于犯罪预备行为。【知识模块】 犯罪未完成形态17 【正确答案】 A,B,C【试题解析】 迷信犯的行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导致危害结果发生,因此迷信犯不成立犯罪。ABC 项论述正确。【知识模块】 犯罪未完成形态18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对甲意图分尸的行为,一方面,甲尚未着手分尸;另一方面,甲后来主动放弃杀人与分尸,故成立犯罪预备阶段的犯罪中止。A 项正确。对于 B 项,一般认为犯罪已经呈现结局形态,故甲救助王某的行为不成立犯罪中止,但这种看法是错误的。因为既然王某尚未死亡故

26、意杀人尚未既遂。就不能说故意杀人罪已经呈现终局性。在能够避免王某死亡的前提下,甲主动避免了死亡结果的发生,成立犯罪中止,B 项正确。王某系惧怕被判处死刑,才救助王某。但这属于动机问题,不影响犯罪中止的成立,C 项正确。因为王某受到重伤故甲的行为属于造成损害的中止犯。对其只能减轻处罚,不能免除处罚,D 项正确。【知识模块】 犯罪未完成形态19 【正确答案】 B,D【试题解析】 甲为过失犯罪,乙为故意犯罪,客观上虽有一定联系但共同犯罪必须具有共同故意,故意犯罪行为与过失犯罪行为不能成立共同犯罪,因此甲、乙二人不成立共同犯罪应按照甲、乙所犯之罪分别处罚。【知识模块】 共同犯罪20 【正确答案】 A,

27、C【试题解析】 在甲盗窃的 2 万元财物范围内甲、乙成立共同犯罪。因为乙对甲实施了帮助行为,有帮助的故意认识到甲所实行的犯罪行为和这种犯罪行为将要产生的危害结果也认识到自己所实行的行为是帮助实施犯罪的行为,以自己的帮助行为,为甲完成犯罪创造便利条件。但对乙盗窃的 1 万元,甲、乙不构成共同犯罪。是乙个人的犯罪行为。因此,甲盗窃数额 2 万元乙盗窃 3 万元。【知识模块】 共同犯罪21 【正确答案】 A,B,C【试题解析】 甲、丙之间在主观上有共同杀害乙的故意并实施了共同杀害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的共同犯罪。但甲对乙的杀害行为被先前的绑架行为所包容,作为绑架罪的结果加重犯处理,而不单独定罪,故甲构成

28、绑架罪。丙构成故意杀人罪。【知识模块】 共同犯罪22 【正确答案】 B,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按照我国刑法规定过失犯罪是否有共同犯罪问题。危害结果是由张某、王某二人的行为共同导致的,但二人主观上都是过失,属过失犯罪应按照张某、王某所犯的罪分别处罚。【知识模块】 共同犯罪23 【正确答案】 A,C,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共同犯罪的成立条件问题要关注近年的司法解释。2013 年 9 月 6 日发布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 8 条规定: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寻衅滋事、敲诈勒索、非法经营等犯罪,为其提供资金、场所、技术

29、支持等帮助的,以共同犯罪论处。选项 B 中,丙主观方面是过失,与甲、乙没有共同的犯罪故意。选项 D,事先商定犯罪后窝赃的,构成共同犯罪。【知识模块】 共同犯罪24 【正确答案】 A,B,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犯罪既遂的成立标准问题。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属行为犯。张某煽动王某等人颠覆国家政权的行为已经实施完毕,已经齐备颠覆国家政权罪的犯罪构成,故成立犯罪既遂。对于颠覆国家政权的行为,成立颠覆国家政权罪的正犯(实行犯 ),不构成颠覆国家政权罪的教唆犯,B 项错误。【知识模块】 犯罪未完成形态2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犯罪未遂、犯罪中止的成立条件和犯罪既遂的成立标准。A 项中张某将

30、偷盗的物品放回的行为属于犯罪既遂后返还财物的行为。 B 项中甲男主动放弃本可以完成的犯罪,属犯罪中止。C 项涉及诬告陷害罪的既遂与未遂的判断,行为人的诬告陷害行为如果导致被害人作为刑事侦查的对象,即可认定为既遂。D 项中,乙女正值经期,并不足以制止甲男实施强奸行为,甲放弃强奸应认定为犯罪中止。【知识模块】 犯罪未完成形态2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这种情形在理论上被称为不可罚的不能犯。不构成犯罪,当然也没有即遂和未遂之分。【知识模块】 犯罪未完成形态27 【正确答案】 B,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犯罪预备和犯罪中止的成立条件。A 项中,张三通过自己的努力,防止了危害结果发生,构成行为实施终了的犯罪中止;B 项中王五尚未着手实施犯罪行为,故成立犯罪预备,而非犯罪未遂;C 项中甲放弃了“自认为”可以完成的犯罪,虽然在客观上不能完成,但仍成立犯罪中止;D 项中是行为实施终了的补救行为,由于吴某没有制止犯罪结果发生,所以,成立犯罪既遂。【知识模块】 犯罪未完成形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职业资格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