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试卷]公卫执业医师模拟试卷85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dealItalian200 文档编号:859388 上传时间:2019-02-23 格式:DOC 页数:55 大小:9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类试卷]公卫执业医师模拟试卷85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医学类试卷]公卫执业医师模拟试卷85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医学类试卷]公卫执业医师模拟试卷85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医学类试卷]公卫执业医师模拟试卷85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医学类试卷]公卫执业医师模拟试卷85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公卫执业医师模拟试卷 85 及答案与解析1 下列各种物质中,其肾清除率能准确代表肾小球滤过率的是(A)尿素(B)肌酸(C)菊粉(D)对氨基马尿酸(E)碘锐特 2 下列能使心排出量增加的因素是(A)心迷走中枢紧张性增高(B)心交感中枢紧张性增高(C)静脉回心血量减少(D)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减小(E)颈动脉窦内压力增高 3 吸入 CO2 含量增加使呼吸运动加深、加快的主要机制是(A)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B)中枢化学感受器兴奋(C)作用于呼吸肌(D)通过肺牵张反射(E)通过呼吸肌本体感受性反射 4 心动周期中,室内压升高速率最快的时相是(A)心房收缩期(B)等容收缩期(C)快速射血期(D)减慢射血期(

2、E)快速充盈期 5 关于胃排空的叙述,正确的是(A)食物人胃后 30 分钟开始(B)大块食物排空快于小颗粒(C)糖类最快,蛋白质最慢(D)高渗溶液快于等渗液(E)混合食物完全排空需 46 小时 6 正常情况下,能使肾上腺皮质分泌醛固酮增加的是(A)动脉血压升高(B)细胞外液量增多(C)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D)血 K+浓度升高(E)腺垂体分泌 ACTH 增多 7 右心衰竭的病人常因组织液生成过多而致下肢水肿,其主要原因是(A)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B)毛细血管血压增高(C)组织液静水压降低(D)组织液胶体渗透压升高(E)淋巴回流受组 8 关于胃肠内在神经丛的叙述,正确的是(A)包括黏膜下神经丛和肌

3、间神经丛(B)含大量神经纤维,但神经元不多(C)递质仅是乙酰胆碱或去甲肾上腺素(D)仅有运动功能,而无感觉功能(E)不受外来自主神经系统的控制 9 在周围神经系统,烟碱受体分布于(A)自主神经节和骨骼肌运动终板(B)副交感神经所支配的腹腔内脏(C)副交感神经所支配的心脏和血管(D)交感神经所支配的汗腺(E)交感神经所支配的骨骼肌血管 10 肺通气的原动力来自(A)肺内压与胸膜腔内压之差(B)肺内压与大气压之差(C)肺的弹性回缩(D)呼吸肌的舒缩运动(E)肺内压的周期性变化 11 能增强抗凝血酶抗凝作用的物质是(A)肝素(B)蛋白质 C(C)凝血酸调制素(D)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E) 2-巨球蛋

4、白 12 评价肺通气功能,较好的指标是(A)潮气量(B)功能余气量(C)肺活量(D)补吸气量(E)时间肺活量 13 当低温,缺氧或代谢障碍等因素影响 Na+-K+泵活动时,可使细胞的(A)静息电位增大,动作电位幅度减小(B)静息电位减小,动作电位幅度增大(C)静息电位增大,动作电位幅度增大(D)静息电位减小,动作电位幅度减小(E)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幅度均不变 14 下列属于非特异感觉投射系统的丘脑核团是(A)后腹核(B)内侧膝状体(C)外侧膝状体(D)丘脑前核(E)髓板内核群 15 呼吸频率加倍,潮气量减半时,将使(A)每分通气量增加(B)每分通气量减少(C)肺泡通气量增加(D)肺泡通气量减少

5、(E)肺泡通气量不变 16 进行底物水平磷酸化的反应是(A)葡萄糖6-磷酸葡萄糖(B) 6-磷酸果糖1,6-二磷酸果糖(C) 3-磷酸甘油醛1,3-二磷酸甘油酸(D)琥珀酰 CoA琥珀酸(E)丙酮酰乙酰 CoA 17 关于鸟氨酸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A)鸟氨酸循环直接从鸟氨酸与氨结合生成瓜氨酸开始(B)鸟氨酸循环从氨基甲酰磷酸合成开始(C)每经历一次鸟氨酸循环消耗一分子氨(D)每经历一次鸟氨酸循环消耗 4 个高能磷酸键(E)鸟氨酸循环主要在肝内进行 18 有关氧化磷酸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物质在氧化时伴有 ADP 磷酸化生成 ATP 的过程(B)氧化磷酸化过程涉及两种呼吸链(C)电子分别经两种呼

6、吸链传递至氧,均产生 3 分子 ATP(D)氧化磷酸化过程存在于线粒体内(E)氧化与磷酸化过程通过偶联而产能 19 核酸中含量相对恒定的元素是(A)氧(B)氮(C)氢(D)碳(E)磷 20 碱基置换的后果是出现,除外(A)同义突变(B)错义突变(C)无义突变(D)终止密码突变(E)染色体畸变 21 关于血红蛋白合成的叙述正确的是(A)徊红素合成以甘氨酸、天冬氨酸为原料(B)血红素合成只有在成熟红细胞才能进行(C)血红蛋白合成与珠蛋白合成无关(D)受肾分泌的红细胞生成素调节(E)合成全过程仪受 ALA 合酶的调节 22 属于糖酵解途径关键酶的是(A)6- 磷酸葡萄糖酶(B)丙酮酸激酶(C)柠檬酸

7、合酶(D)苹果酸脱氢酶(E)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 23 下列为 DNA 损伤后修复的过程,例外的是(A)切除修复(B)重组修复(C)置换修复(D)光修复(E)SOS 修复 24 肌肉中最主要的脱氨基方式是(A)嘌呤核苷酸循环(B)加水脱氨基作用(C)氨基移换作用(D)D-氨基酸氧化脱氨基作用(E)L-谷氨酸氧化脱氨基作用 25 有关 DNA 双螺旋结构叙述错误的是(A)DNA 双螺旋是核酸二级结构的重要形式(B) DNA 双螺旋由两条以脱氧核糖-磷酸作骨架的双链组成(C) DNA 双螺旋以右手螺旋的方式围绕同一轴有规律地盘旋。(D)在空间排列上两肌单链从 5至 3端走向相同(E)两碱基之间的氢

8、键是维持双螺旋横向稳定的主要化学键 26 有关酶竞争性抑制剂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A)抑制剂与底物结构相似(B)抑制剂与底物竞争酶分子的底物结合部位(C)当抑制剂存在时,Km 变大(D)抑制剂恒定时,增加底物浓度仍能达到最大反应速度(E)抑制剂与酶分子共价结合 27 辅酶在酶促反应中的作用是(A)起运载体的作用(B)维持酶的空间构象(C)参加活性中心的组成(D)促进中间复合物形成(E)提供必需基团 28 DNA 变性时其结构变化表现为(A)磷酸二酯键断裂(B) N-C 糖苷键断裂(C)戊糖内 C-C 键断裂(D)碱基内 C-C 键断裂(E)对应碱基间氢键断裂 29 酶的催化高效性是因为酶(A)启

9、动热力学不能发生的反应(B)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C)能升高反应的活化能(D)可改变反应的平衡点(E)对作用物( 底物)的选择性 30 下列描述适合蛋白质变性的是(A)变性蛋白质的溶液黏度下降(B)变性蛋白质不易被消化(C)蛋白质沉淀不一定就是变性(D)蛋白质变性后容易形成结晶(E)蛋白质变性不涉及二硫键破坏 31 易诱生免疫耐受的是(A)皮内接种抗原(B)皮下接种抗原(C)口服接种抗原(D)接种颗粒性抗原(E)接种中等量抗原 32 属于型超敏反应性疾病的是(A)过敏性休克(B)溶血(C)过敏性鼻炎(D)血清病(E)荨麻疹 33 苯二氮革类药物的作用特点为(A)对快动眼睡眠时相影响大(B)没有抗

10、惊厥作用(C)没有抗焦虑作用(D)停药后代偿性反跳较重(E)可缩短睡眠诱导时间 34 变异型心绞痛患者的首选药物是(A)胺碘酮(B) ACEI(C)利多卡因(D)硝苯地平(E)普萘洛尔 35 不属于硝酸甘油作用机制的是(A)降低室壁肌张力(B)降低心肌氧耗量(C)扩张心外膜血管(D)降低左心室舒张末压(E)降低交感神经活性 36 -内酰胺类药物的抗菌作用机制是其抑制了细菌的(A)DNA 螺旋酶(B)细胞壁合成(C)二氢叶酸合成酶(D)核酸合成(E)蛋白质合成 37 主要用于预防型变态反应所致哮喘的药物是(A)氨茶碱(B)肾上腺素(C)特布他林(D)色甘酸钠(E)异丙肾上腺素 38 不符合妄想特

11、征的是(A)内容与客观现实不符合(B)是一种病理的信念(C)内容多与患者自身相关(D)内容受文化背景影响(E)受教育越高越容易出现妄想 39 累及一侧肢体的早期或年龄轻的帕金森病治疗的最佳选用药物为(A)美多巴(B)左旋多巴(C)苯海索(安坦)(D)培高利特(E)恩他卡朋(entacapone) 40 下列体征属于脉压增大性疾病引起的周围血管体征,除了(A)枪击音(B)水冲脉(C)毛细血管搏动征(D)奇脉(E)颈动脉膊动明显增强 41 下列现象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表现,除了(A)腹腔积液(B)黄疸(C)腹壁静脉曲张(D)脾肿大(E)食管下段和胃底静脉曲张 42 肝浊音界消失常见于(A)膈下脓肿

12、(B)急性肝坏死(C)急性胃肠穿孔(D)肝癌(E)肺气肿 43 细菌内毒素的特征是(A)只有革兰阴性细菌产生(B)少数革兰阳性细菌产生(C)细菌在生活状态下释放(D)抗原性强(E)不耐热 44 分离布鲁菌(布氏杆菌)阳性率最高的患者标本是(A)血液(B)粪便(C)尿液(D)痰(E)骨髓 45 关于霍乱弧菌的生物学性状,错误的描述是(A)增菌培养基通常为碱性蛋白胨水(B)有菌毛和单鞭毛(C)悬滴观察呈“穿梭” 样运动(D)El Tor 生物型可形成芽胞(E)革兰染色为阴性 46 乙型脑炎病毒的传播媒介是(A)虱(B)蚤(C)蚊(D)螨(E)蜱 47 对病毒生物学性状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测量大

13、小的单位为纳米(nm)(B)含有 DNA 和 RNA 两种核酸(C)以复制方式增殖(D)必须寄生于活细胞内(E)属于非细胞型微生物 48 以下符合生态学研究的特点的是(A)基因水平上研究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系(B)群体水平上研究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系(C)个体水平上研究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系(D)分子水平上研究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系(E)开展专题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系 49 疾病监测最重要的目的是(A)及时掌握疾病的变化趋势,采取控制措施(B)收集和分析健康资料(C)确定致病因素(D)向卫生官员报告某人群中某病的流行状况(E)消灭传染源 50 一般而言,病例对照研究中最可能发生的两种偏倚

14、为(A)诊断怀疑偏倚和回忆偏倚(B)回忆偏倚和 Berksons 偏倚(C) Berksons 偏倚和失访偏倚(D)Neyman 偏倚和失访偏倚(E)领先时间偏倚和错分偏倚 51 以人年为单位计算的率为(A)累积发病率(B)期间患病率(C)发病密度(D)发病专率(E)死亡专率 52 按照我国儿童基础免疫程序,新生儿应接种的疫苗是(A)麻疹疫苗(B)脊髓灰质炎疫苗(C)乙型肝炎疫苗(D)百白破混合疫苗(E)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疫苗 53 对于流行病学实验研究对象的选择,下面哪一项不正确(A)流行病学实验研究应选择依从性好的人群(B)在新药临床试验时,应将老年人、儿童及孕妇等除外(C)在做药物临床试验

15、时,不应选择流动性强的人群(D)要评价甲肝疫苗的效果,可以选择新近有甲肝流的地区(E)要评价食用盐中加碘是否能有效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可以选择缺碘的内陆地区 54 评价筛检收益的主要指标是(A)灵敏度(B)特异度(C)正确指数(D)预测值(E)阳性预测值 55 病因判定标准中应该放弃的是(A)关联的时间顺序(B)关联的强度(C)关联的特异性(D)关联的合理性(E)关联的可重复性 56 在进行前瞻性队列研究时,下列哪项是最符合条件的研究对象(A)在有该病者中,选择有、无某种暴露因素的两个组(B)在无该病者中,选择有某种暴露因素的为一组,在有该病者中选择无某种暴露因素的为另一组(C)在有该病患中,

16、选择有某种暴露因素的为一组,在无该病者中选择无某种暴露因素的为另一组(D)任选有、无暴露的两个组(E)有无该病者中,选择有、无某种暴露因素的两个组 57 下列哪项不是传染源(A)病原携带者(B)传染病患者(C)受感染的动物(D)隐性感染者(E)有血吸虫尾蚴的钉螺 58 从病原体侵入机体到临床症状出现这段时间为(A)病原侵入期(B)前驱期(C)潜伏期(D)传染期(E)无症状期 59 患病率通常用来表示(A)病程短的慢性病的发生或流行情况(B)病程长的慢性病的发生或流行情况(C)病程短的传染病的发生或流行情况(D)暴发疾病的发生和流行情况(E)流行疾病的发生和流行情况 60 普查的优点是(A)适合

17、患病率较低疾病的调查(B)调查的精确性高,不容易出现漏查(C)可以很快获得疾病的发病率资料(D)确定调查对象比较简单(E)统一的调查技术可以有效保证调查质量 61 感染病原体后,仅引起机体发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临床上不出现特异性的症状和体征,称为(A)显性感染(B)潜伏性感染(C)隐性感染(D)病原携带状态(E)一过性感染 62 病例对照研究中选择对照时不正确的方法为(A)同一个或多个医疗机构中诊断的其他疾病病例(B)没有暴露于所研究因素的健康者(C)与病例居住在同一住宅区内的健康人或非该病病例(D)社区团体人群中非该病病例或健康人(E)社区人口中的非病例或健康人 63 人群中疾病负担测量的一

18、个直接指标是(A)发病率(B)潜在减寿年数(C)患病率(D)生存率(E)病死率 64 以下哪项不是流行病学研究的范围(A)疾病的流行特征(B)疾病的原因(C)疾病的防制措施(D)流行病学研究方法(E)疾病的临床诊治 65 因果推断中的必要条件是(A)因先于果(B)关联强度大(C)关联可重复出现(D)存在剂量一反应关系(E)病因和疾病分布一致 66 队列研究属于(A)实验性研究(B)描述性研究(C)分析性研究(D)理论性研究(E)相关性研究 67 构成“传染过程 ”必须具备的因素是(A)病原体、易感机体(B)寄生虫、中间宿主及终末宿主(C)病人、污染物、易感者(D)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E

19、)微生物、媒介及宿主 68 评价疫苗免疫预防效果常用效果指数,其计算方法是(A)对照组发病率/接种组发病率(B)接种组发病率/对照组发病率(C) (对照组发病率-接种组发病率)/接种组发病率(D)(接种组发病率- 对照组发病率 )/接种组发病率(E)(对照组发病率 -接种组发病率 )/对照组发病率 69 进行某种疾病的队列研究最初选择的队列是(A)具有该病病因因素的人(B)不具有该病病因因素的人(C)患该病的病人(D)未患该病的人(E)具有该病家族史的人 70 在现场调查时,当问及某人敏感问题时,很多被调查对象倾向于夸大或掩盖真实情况,此时可能引起的偏倚是(A)暴露怀疑偏倚(B)报告偏倚(C)

20、无应答的偏倚(D)诊断怀疑偏倚(E)测量偏倚 71 下列哪项不属于我国计划免疫预防的疾病(A)百日咳、白喉(B)麻疹、结核病(C)脊髓灰质炎(D)甲型肝炎(E)乙型肝炎、破伤风 72 关于巢式病例对照研究,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A)是将队列研究与病例对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B)暴露与疾病的时间先后顺序清楚(C)病例组与对照组可比性好(D)不能提高统计检验效率(E)可以避免回忆偏倚 73 我国的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丙类传染病包括(A)病毒性肝炎、痢疾(B)艾滋病、狂犬病(C)风疹、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D)鼠疫、天花(E)天花、霍乱 74 流行病学工作深度的三个范畴是(A)提示现象,找出原因,提供措施

21、(B)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性流行病学、实验流行病学(C)观察法、实验法、数理法(D)传染病、非传染病、伤害(E)设计、测量、评价 75 不属于我国计划免疫范畴的传染病是(A)乙肝(B)风疹(C)麻疹(D)脊髓灰质炎(E)结核病 76 下列哪条不符合经空气传播的特点(A)具有冬春季节性升高现象(B)在未经免疫预防人群中,发病呈周期性升高(C)在未经免疫的城市人群中,常在儿童期即被感染(D)在交通不便的山区发病呈典型的周期性现象(E)易感者在人群中的比例是决定流行时强度的重要因素之一 77 1986 年以来,我国已有百余所医院定期上报、反馈医院内感染与病原菌耐药的信息,这属于流行病学研究中的(A)

22、生态学研究(B)疾病监测(C)描述性研究(D)病例对照研究(E)实验流行病学 78 下列哪项不是前瞻性研究的特点(A)可直接计算发病率(B)多数情况下要计算人年发病(死亡)率(C)多用于罕见疾病(D)每次调查能同时研究几种疾病(E)因素可分为几个等级,便于分析剂量-反应关系 79 提出病因假设的目的是为了(A)肯定病因(B)代替病因(C)否定病因(D)验证病因(E)探索病因的关联强度 80 流行病学的病因是指(A)存在时必定引起疾病的因素(B)对疾病发生必不可少的因素(C)疾病发生机制中的生物因素(D)使得疾病发生概率升高的因素(E)引起疾病发生的诸多因素 81 疾病的三间分布是指(A)年龄分

23、布、性别分布、职业分布(B)年龄分布、性别分布、季节分布(C)季节分布、人群分布、地区分布(D)时间分布、地区分布、人群分布(E)年龄分布、性别分布、地区分布 82 为了了解人群中某病的患病情况,开展普查工作最适合于(A)患病率高的疾病(B)患病率低的疾病(C)不易发现的隐性疾病(D)病死率较高的疾病(E)检查方法、操作技术复杂的病种 83 下面关于病因三角模型的论述,正确的是(A)它是目前最科学的病因观(B)它强调宿主因素在发病中的作用(C)疾病是三大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D)它强调环境因素在发病中的作用(E)它强调病原物在发病中的作用 84 关于疾病监测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疾病监测是长期

24、、连续、系统的过程(B)疾病监测观察疾病动态变化(C)疾病监测不仅涉及疾病的发病和死亡情况,还收集其他相关资料(D)疾病监测可用于评价干预效果(E)疾病监测资料只要求上报,但反馈不属于疾病监测范畴 85 某病的病死率指的是(A)每十万人口的粗死亡率(B)一定时期内(通常为 1 年),患某病的全部病人中因该病死亡者的比例(C)一定时期内(通常为 1 年),某人群所有死亡者中死于某病的比例(D)某特殊原因引起某病的死亡率(E)在一定时期内,在一定人群中,死于某病的频率 86 属于二级预防措施的是(A)接种疫苗(B)健康促进(C)遗传咨询(D)早期诊断(E)病后恢复 87 反映筛检试验阴性者不患某病

25、可能的比例所用的指标是(A)阴性预测值(B)阳性预测值(C)误诊率(D)漏诊率(E)特异度 88 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的主要缺点是(A)诊断标准不统一(B)对象不易募集(C)对象不易配合(D)实验困难(E)易造成选择偏倚 89 流行病学研究对象的三个层次是指(A)疾病、伤害、健康(B)病人、非病人、一般人群(C)传染病、慢性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D)死亡、患病、健康(E)疾病、健康、突发事件 90 下列哪种情况不属于流行病学研究中的偏倚(A)在调查过去的暴露史时由于记忆不清导致研究结果出现错误(B)在测量结局时由于标准不统一导致研究结果出现错误(C)在选择研究对象时由于抽样引起的误差(D

26、)由于入选的研究对象与未入选者在某些特征上存在差异导致结果出现错误(E)随访对象流失 91 碘缺乏对机体可产生多种损害,不仅引起地方性甲状腺肿,而且对人体多系统多器官造成危害,特点是从胚胎期到出生后两年,严重缺碘可使胎儿中枢神经系统发育障碍,出生后继续缺碘会影响神经细胞的发育等而造成严重后果。造成这些损害主要通过(A)影响营养物质的正常生物利用率(B)影响体内代谢酶活性,能量供应不足(C)影响甲状腺素的正常利用(D)影响甲状腺素的正常合成(E)直接影响神经细胞发育分化 92 在吸烟与肺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中,已知性别与吸烟有关,不同性别发生肺癌的频率不同,在研究中对照组中女性占 80%,男性占 20%,而病例组女性占20%,男性占 80%,这可能会造成(A)选择偏倚(B)信息偏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 BS EN ISO 105-G02-1997 Textiles Tests for colour fastness Colour fastness to burnt-gas fumes《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燃烧气体烟雾色牢度》.pdf BS EN ISO 105-G02-1997 Textiles Tests for colour fastness Colour fastness to burnt-gas fumes《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燃烧气体烟雾色牢度》.pdf
  • BS EN ISO 105-G03-1997 Textiles Tests for colour fastness Colour fastness to ozone in the atmosphere《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大气臭氧色牢度》.pdf BS EN ISO 105-G03-1997 Textiles Tests for colour fastness Colour fastness to ozone in the atmosphere《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大气臭氧色牢度》.pdf
  • BS EN ISO 105-J01-2000 Textiles - Tests for colour fastness - General principles for measurement of surface colour《织物 色牢度试验 表面颜色测量一般原理》.pdf BS EN ISO 105-J01-2000 Textiles - Tests for colour fastness - General principles for measurement of surface colour《织物 色牢度试验 表面颜色测量一般原理》.pdf
  • BS EN ISO 105-J02-2000 Textiles - Tests for colour fastness - Instrumental assessment of relative whiteness《织物 色牢度试验 相对白色的仪表评定》.pdf BS EN ISO 105-J02-2000 Textiles - Tests for colour fastness - Instrumental assessment of relative whiteness《织物 色牢度试验 相对白色的仪表评定》.pdf
  • BS EN ISO 105-J03-2009 Textiles - Tests for colour fastness - Calculation of colour differences《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色差计算》.pdf BS EN ISO 105-J03-2009 Textiles - Tests for colour fastness - Calculation of colour differences《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色差计算》.pdf
  • BS EN ISO 105-J05-2007 Textiles - Tests for colour fastness - Method for the instrumental assessment of the colour inconstancy of a specimen with change in illuminant (CMCCONO2)《纺织.pdf BS EN ISO 105-J05-2007 Textiles - Tests for colour fastness - Method for the instrumental assessment of the colour inconstancy of a specimen with change in illuminant (CMCCONO2)《纺织.pdf
  • BS EN ISO 105-N02-1995 Textiles Tests for colour fastness Colour fastness to bleaching Peroxide《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第N02部分 耐漂泊色牢度 过氧化物》.pdf BS EN ISO 105-N02-1995 Textiles Tests for colour fastness Colour fastness to bleaching Peroxide《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第N02部分 耐漂泊色牢度 过氧化物》.pdf
  • BS EN ISO 105-N03-1995 Textiles Tests for colour fastness Colour fastness to bleaching Sodium chlorite (mild)《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第N03部分 耐漂白色牢度 亚氯酸钠(中度)》.pdf BS EN ISO 105-N03-1995 Textiles Tests for colour fastness Colour fastness to bleaching Sodium chlorite (mild)《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第N03部分 耐漂白色牢度 亚氯酸钠(中度)》.pdf
  • BS EN ISO 105-N04-1995 Textiles Tests for colour fastness Colour fastness to bleaching Sodium chlorite (severe)《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第N04部分 耐褪色的色牢度 氯酸钠试验方法(强)》.pdf BS EN ISO 105-N04-1995 Textiles Tests for colour fastness Colour fastness to bleaching Sodium chlorite (severe)《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第N04部分 耐褪色的色牢度 氯酸钠试验方法(强)》.pdf
  •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职业资格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