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试卷]放射医学技术士专业知识模拟试卷11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花仙子 文档编号:862152 上传时间:2019-02-23 格式:DOC 页数:45 大小:7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类试卷]放射医学技术士专业知识模拟试卷1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医学类试卷]放射医学技术士专业知识模拟试卷1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医学类试卷]放射医学技术士专业知识模拟试卷1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医学类试卷]放射医学技术士专业知识模拟试卷1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医学类试卷]放射医学技术士专业知识模拟试卷1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放射医学技术士专业知识模拟试卷 11 及答案与解析1 右肺由几段组成(A)3(B) 5(C) 8(D)10(E)122 伴随阴影是由下列哪项组织组成(A)支气管(B)胸膜反褶(C)肺动脉(D)肺静脉(E)肋软骨3 肺纹理主要由哪种组织结构构成(A)支气管(B)肺静脉(C)肺动脉(D)淋巴管(E)肺泡壁4 正常心脏后前位不易观察到的是(A)右心房(B)主动脉结(C)肺动脉段(D)右心室(E)左心室5 下列哪处不是食管生理性狭窄(A)咽与食管交界处(B)主动脉弓压迹处(C)左主支气管压迹处(D)相当于左心室水平处(E)穿过膈肌裂孔处6 关于回肠的 X 线解剖特点,不妥的是(A)位于中、下腹部(B)

2、蠕动比较缓慢(C)黏膜皱襞较浅(D)轮廓里空管状(E)呈典型环状黏膜7 下列哪项不属于十二指肠的正常解剖部分(A)球部(B)降部(C)追转部(D)水平部(E)升部8 对正常胃黏膜像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胃体部斜行(B)胃窦部偶呈斜行(C)胃底部不规则形(D)胃小弯部锯齿形(E)宽度小于 0.5cm9 正常心脏大血管在右前斜位投影,其前缘自上而下依次为(A)升主动脉、右心室漏斗部、右心室(B)升主动脉、右心室、右心室漏斗部(C)右心室漏斗部、升主动脉、右心室(D)右心室漏斗部、右心室、升主动脉(E)右心室、升主动脉、右心室漏斗部10 食管位于纵隔内何处(A)前上纵隔(B)后纵隔(C)中上纵隔(

3、D)中下纵隔(E)前下纵隔11 结肠 X 线表现的最主要特征是(A)黏膜呈羽毛状(B)结肠袋(C)黏膜呈环状(D)纵行黏膜(E)横行黏膜12 人体内天然对比度较好的部位是(A)上腹部(B)头部(C)盆腔(D)胸部(E)下腹部13 正常肾脊角的角度为(A)510(B) 1525(C) 3035(D)4045(E)50 5514 输尿管生理狭窄的个数是(A)2 个(B) 3 个(C) 4 个(D)5 个(E)6 个15 关于泌尿系统影像解剖的描述,正确的是(A)肾脏长约 1523cm(B)普通平片不能显示轮廓(C)膀胱底部正中有输尿管开口(D)正常男性尿道正位呈 s 形弯曲(E)膀胱造影的形状与充

4、盈程度有关16 下列哪种正常组织在 X 线下不显影(A)骨膜(B)密质骨(C)松质骨(D)骨小梁(E)小梁间隙17 骨骺属于哪类骨的一部分(A)儿童长骨(B)成人扁骨(C)成人长骨(D)成人短骨(E)不规则骨18 正常颅骨内板局限性弧形凹陷区形成原因是(A)脑膜中动脉压迹(B)板障静脉压迹(C)脑静脉窦压迹(D)脑回压迹(E)蛛网膜粒压迹19 颅内最常见的生理性钙斑为(A)大脑镰钙化(B)侧脑室钙化(C)松果体钙化(D)脑垂体钙化(E)床突间韧带钙化20 横突最长的椎体是(A)第 1 腰椎(B)第 2 腰椎(C)第 3 腰椎(D)第 4 腰椎(E)第 5 腰椎21 描述“内侧 ”和“外侧”方位

5、的参考标志是(A)正中矢状面(B)水平面(C)矢状面(D)冠状面(E)横断面22 四肢关节沿冠状面运动,骨向正中矢状面靠近的运动称为(A)屈曲(B)伸展(C)内收(D)外展(E)旋转23 将人体纵切为左、右两部分的切面为(A)横切面(B)矢状面(C)水平面(D)冠状面(E)额状面24 听眶线是指(A)外耳孔与眼眶中点的连线(B)外耳孔与眼眶内缘的连线(C)外耳孔与眼眶外缘的连线(D)外耳孔与眼眶下缘的连线(E)外耳孔与眼眶上缘的连线25 外耳孔中点与眼外眦的连线称为(A)听眉线(B)听眶线(C)听眦线(D)瞳间线(E)听鼻线26 听眦线与听眶线夹角约呈(A)35(B) 1215(C) 2030

6、(D)3540(E)45 5527 听鼻线是指(A)外耳孔到鼻根的连线(B)外耳孔到鼻尖的连线(C)外耳孔到鼻前棘的连线(D)外耳孔到鼻唇沟的连线(E)外耳孔到鼻背中点的连线28 听口线是指(A)外耳孔到上唇的连线(B)外耳孔到下唇的连线(C)外耳孔到下颌的连线(D)外耳孔到口角的连线(E)外耳孔到下颌角的连线29 摄影距离是指(A)焦点到胶片的距离(B)焦点到床面的距离(C)焦点到滤线栅的距离(D)焦点到被检体的距离(E)被检体到胶片的距离30 描述中心线与被照体间关系所说的矢状方向投射是指(A)上下方向(B)下上方向(C)前后方向(D)左右方向(E)右左方向31 在 X 线束中,中心线以外

7、的射线都称为(A)散射线(B)电子线(C)中心线(D)阳极线(E)斜射线32 下列体位中属于冠状摄影方向的是(A)胸部右前斜位(B)胸部左前斜位(C)胸部后前位(D)胸部前凸位(E)胸部侧位33 依被照体体位与胶片的位置关系命名的摄影体位是(A)肩关节前后位(B)胸部左前斜位(C)股骨水平侧位(D)腹部倒立侧位(E)头颅后前位34 依被检体与摄影床的位置关系命名的摄影体位是(A)腹部左侧卧侧位(B)胸部立位前后位(C)颧骨弓下上轴位(D)副鼻窦瓦氏位(E)胸部右前斜位35 颌顶位常用于检查哪个部位(A)上颌窦(B)上颌骨(C)蝶鞍(D)额窦(E)颅底36 胸骨角后方对气管分叉处,约相当于(A)

8、第 1、2 胸椎水平(B)第 4、5 胸椎水平(C)第 6、7 胸椎水平(D)第 8、9 胸椎水平(E)第 10、11 胸椎水平37 成人男性甲状软骨相当于哪个椎体高度(A)第 1 颈椎(B)第 3 颈椎(C)第 5 颈椎(D)第 7 颈椎(E)第 1 胸椎38 下列不属于头颅摄影体表定位标志的是(A)枕外隆突(B)外耳孔(C)外眦(D)蝶鞍(E)鼻根39 四肢长骨摄影的基本原则不包括(A)长骨摄影至少包括一端关节(B)长骨长轴应与胶片短轴平行(C)两个摄影位置的关节面同高(D)同部位两个摄影位置同端对齐(E)儿童骨关节摄影常需两侧同摄40 不属于上肢摄影骨性标志点的是(A)大多角骨(B)桡骨

9、茎突(C)尺骨茎突(D)肩胛下角(E)尺骨鹰嘴41 胸部常规摄影的距离应为(A)4550cm(B) 7590cm(C) 100120cm(D)180200cm(E)240260cm42 肺结核患者摄影时常规采用的呼吸方式是(A)平静呼吸状态(B)深呼气摒气(C)深吸气摒气(D)深呼吸状态(E)连续缓慢呼吸43 心脏摄影时常规采用的呼吸方式是(A)深呼吸状态(B)深呼气摒气(C)深吸气摒气(D)平静呼吸摒气(E)连续缓慢呼吸44 口服硫酸钡常用于下列哪个部位的摄影(A)胸部后前位(B)胸部前后位(C)心脏右前斜位(D)膈上肋骨斜位(E)肺尖部前凸位45 肋骨摄影检查一般不采用下列哪种体位(A)后

10、前位(B)前后位(C)切线位(D)斜位(E)侧位46 下列曝光时间适用于心脏摄影的是(A)0.01s(B) 0.3s(C) 0.5s(D)0.8s(E)1.0s47 要获得层次丰富的胸部 X 线影像应采用(A)低 kV 高 mAs 条件摄影(B)低 kV 低 mAs 条件摄影(C)中 kV 中 mAs 条件摄影(D)高 kV 高 mAs 条件摄影(E)高 kV 低 mAs 条件摄影48 胸骨体表标志自上而下排列为(A)胸骨角-胸骨柄- 颈静脉切迹 -剑突(B)胸骨柄-胸骨角-颈静脉切迹-剑突(C)颈静脉切迹-胸骨柄-胸骨角-剑突(D)颈静脉切迹-胸骨角-胸骨柄-剑突(E)颈静脉切迹- 胸骨柄

11、-剑突- 胸骨角49 关于头颅摄影的注意事项,不妥的是(A)了解临床的诊断要求(B)标有明确的左右标志(C)一般都不选用滤线栅(D)除去头部饰物等物品(E)正确使用辅助测量工具50 关于头颅前后径的描述,正确的是(A)眉间与枕骨最远点的直线距离(B)鼻根与枕骨最远点的直线距离(C)眶下缘与枕骨最远点的直线距离(D)上颌齿槽与枕骨最远点的直线距离(E)下颌齿槽与枕骨最远点的直线距离51 不属于副鼻窦的是(A)上颌窦(B)矢状窦(C)额窦(D)筛窦(E)蝶窦52 有关头颅水平面的定位,正确的是(A)两侧听眉线所在平面(B)两侧听眶线所在平面(C)两侧听眦线所在平面(D)两侧听口线所在平面(E)两侧

12、听鼻线所在平面53 关于脊柱的摄影特点,不妥的是(A)尽量减少各个椎体影像的重叠(B)应包括邻近有明确标志的椎体(C)下部腰椎摄影应注意性腺防护(D)将下部椎体置于 X 线管阳极端(E)胸、腰椎摄影均应使用滤线栅54 关于脊柱的描述,不妥的是(A)可做屈、伸、侧弯及轻微旋转运动(B)包括颈、胸、腰、骶、尾等生理弯曲(C)椎骨均由前方的椎体和后方的椎弓组成(D)胸椎与肋骨相连构成骨性胸廓的一部分(E)典型颈椎有横突孔且第 7 颈椎棘突最长55 胸骨剑突末端与肚脐连线中点平面相当于(A)第 10 胸椎水平(B)第 11 胸椎水平(C)第 1 腰椎水平(D)第 3 腰椎水平(E)第 5 腰椎水平56

13、 第 5 腰椎在腹前壁的体表投影位于(A)剑突水平(B)剑突下 3cm(C)肚脐上 3cm(D)肚脐水平(E)肚脐下 3cm57 关于腹部摄影的特点,不妥的是(A)腹部摄影一般首选前后位(B)急性肠梗阻应先腹部清洁(C)腹部检查一般使用滤线栅(D)常规采用深呼气摒气曝光(E)观察气液平面常摄立位像58 下列骨质病变中需要适当增加摄影管电压的是(A)四肢长骨结核(B)老年性骨稀疏(C)溶骨性骨病变(D)增生性骨肉瘤(E)长期废用性骨骼59 下列肺部病变中需要适当减少曝光条件的是(A)一侧性肺不张(B)肺癌并周围炎(C)肺结核纤维化(D)一侧胸腔积液(E)双侧肺气肿60 下列摄影距离中适合于常规头

14、颅摄影的是(A)30cm(B) 50cm(C) 100cm(D)150cm(E)200cm61 关于对比剂的叙述,错误的是(A)与周围器官形成密度差别(B)能较好地显示组织器官形态(C)用以形成组织间人工对比(D)离子型对比剂渗透压较小(E)分阴性及阳性两类对比剂62 关于碘对比剂的叙述,错误的是(A)离子型对比剂属阳性对比剂(B)泛影葡胺属于无机碘对比剂(C)非离子对比剂常用于心血管(D)复方泛影葡胺属于碘对比剂(E)碘对比剂均属于阳性对比剂63 下列对比剂中属非离子型对比剂的是(A)碘番酸(B)碘酞葡胺(C)欧乃派克(D)泛影葡胺(E)碘阿酚酸64 下列对比剂中属于无机碘类的是(A)碘番酸

15、(B)碘苯酯(C)碘必乐(D)碘化钠(E)碘化油65 主要经肝脏排泄的口服对比剂是(A)碘番酸(B)胆影钠(C)甲泛葡糖(D)泛影葡胺(E)胆影葡胺66 下列可用于静脉肾盂造影的对比剂是(A)碘番酸(B)胆影钠(C)碘苯酯(D)泛影葡胺(E)碘阿酚酸67 下列可用于静脉胆系造影的是(A)胆影葡胺(B)优维显(C)碘苯酯(D)泛影钠(E)碘番酸68 关于阴性对比剂的叙述,错误的是(A)空气是一种阴性对比剂(B)二氧化碳的溶解度较大(C)空气容易产生气体栓塞(D)空气在器官内吸收较慢(E)氮气是一种常用对比剂69 下列组合,正确的是(A)碘化钠非离子型对比剂(B)碘番酸经肾排泄对比剂(C)硫酸钡非

16、离子型对比剂(D)碘化钠有机碘对比剂(E)胆影钠阳性碘对比剂70 下列不属于直接引入法造影的是(A)钡剂灌肠造影(B)静脉肾盂造影(C)逆行肾盂造影(D)瘘管窦道造影(E)子宫输卵管造影71 碘化油不能用于哪项造影检查(A)输卵管造影(B)心血管造影(C)支气管造影(D)瘘管造影(E)椎管造影72 用于胃肠道造影的对比剂是(A)氢氧化钡(B)碳酸钡(C)硫酸钡(D)硫化钡(E)氯化钡73 最可靠的碘过敏试验方法是(A)静脉注射试验(B)眼结膜试验(C)舌下试验(D)皮下试验(E)口服试验74 静脉注射碘过敏试验,一般注射后多长时间观察反应(A)1min(B) 3min(C) 15min(D)3

17、0min(E)90min75 造影时病人出现重度碘过敏反应,最有效的措施是(A)迅速给予镇静药物(B)平卧或头低足高位(C)等临床医生来处理(D)尽快完成造影检查(E)停止造影进行急救76 碘对比剂造影病人发生轻度碘过敏反应的症状是(A)口唇发绀(B)呼吸困难(C)血压下降(D)面颊潮红(E)心脏骤停77 常用普通医用 X 线胶片属于(A)正性感光材料(B)银盐感光材料(C)负性感光材料(D)反转感光材料(E)非银盐感光材料78 所谓 T 颗粒胶片是指感光晶体颗粒呈(A)扁平形(B)三角形(C)立方形(D)圆柱形(E)不规则形79 乳腺摄影专用正色胶片的特点不包括(A)高对比度(B)单层乳剂(

18、C)高分辨率(D)高本底灰雾(E)对绿光敏感80 普通蓝敏 X 线片的安全色是(A)红色(B)黄色(C)绿色(D)蓝色(E)紫色81 CT 胶片在分类中属于(A)单面药膜感蓝片(B)双面药膜感蓝片(C)单面药膜感绿片(D)双面药膜感绿片(E)单面药膜色盲片82 可用作银盐感光材料的是(A)硫化银(B)氯化银(C)氟化银(D)硫酸银(E)硝酸银83 扁平颗粒胶片的感光银盐主要采用了哪种银盐(A)氟化银(B)氯化银(C)溴化银(D)碘化银(E)硫化银84 关于胶片感光银盐的叙述,错误的是(A)晶体颗粒大则感光度高(B)晶体颗粒均匀则对比度高(C)晶体颗粒涂层薄、清晰度好(D)晶体颗粒愈小分辨率愈低

19、(E)晶体颗粒大小不一则宽容度高85 聚酯材料常用于下述哪个结构(A)片基(B)乳剂(C)保护层(D)结合层(E)防光晕层86 X 线胶片的感光银盐颗粒大小平均为(A)1.71nm(B) 1.71m(C) 1.71mm(D)1.71cm(E)1.71dm87 有关明胶性质的说明,错误的是(A)有热熔冷凝性(B)有吸水膨胀性(C)极易溶解于水(D)参与坚膜作用(E)提供感光中心88 下列哪项不是高温快显胶片的特点(A)乳剂低银薄层化(B)高强度聚酯片基(C)高温有效防灰雾(D)表面光洁度极高(E)胶片含防静电剂89 下列哪项不是增感屏的结构(A)基层(B)乳剂层(C)反射层(D)保护层(E)防反射层90 增感屏结构中反射层的作用是(A)提高发光效率(B)控制量子斑点(C)提高清晰度(D)降低对比度(E)降低颗粒性91 对增感率大小无直接影响的是(A)荧光转换效率(B)管电流量大小(C)增感屏反射层(D)荧光体的颗粒(E)荧光体的厚度92 使用增感屏可使(A)影像清晰度上升(B)影像对比度减小(C)影像分辨力增加(D)影像斑点现象减少(E)摄影曝光条件减小93 用 t0 和 t1 表示产生 1.0 密度值的无屏和有屏照射量,则增感率的表达式是(A)f=t 0t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职业资格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