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家司法考试卷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和法理学)模拟试卷6(无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本部分 1-50 题,每题 1 分,共 50 分。1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思想条件是指,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人们普遍对法律的观点、认识应该达到的规格和标准。下列哪项不属于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思想条件?( )(A)权利平等(B)权力制约(C)法律至上(D)义务本位2 司法权独立行使原则是指司法机关在办案过程中,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司法权。司法独立的内容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A)司法权只能由司法机关行使,排斥其他个人和组织(B)司法机关只服从法律,不受其他主体干涉(C)司法机关适
2、用法律时,须严格准确适用法律(D)我国司法机关在具体个案中不受社团及民众的干扰,但须受党、权力机关、本级或上级的制衡监督3 在学习“法的起源、法的发展” 这部分内容时,法学院的同学小李与小薛进行了讨论。小李认为:在奥古斯丁看来,作为最高理性的自然法来自神的理性,人定法源于自然法;黑格尔认为,绝对精神发展到自然界阶段才有了人类,人类精神的发展产生法;明治宪法,日本是以 1850 年 普鲁士宪法为蓝本制定明治宪法属于法律移植的表现。小薛认为:美国法律社会学家塞尔茨尼克等认为一个群体的法律秩序,是基于合理性管理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1902 年。清政府以收回领事裁判权为契机,诏令沈家本、伍廷芳等主:恃
3、修律,标志着中国法的现代化在制度层面上正式启动;在法系的分类上,中国目前属于中华法系。下列哪一个选项是不正确的?( )(A)小李的观点、(B)小薛的观点(C)小李的观点 和小薛的观点(D)小李的观点和小罗的观点 、4 下列关于法律监督的论述,哪个说法不能成立? ( )(A)法律监督的主体包括国家机关、政党或社会组织和公民三类(B)法律监督的对象主要是公民,此外还少量包括运用国家权力的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C)法律监督在内容上主要指向监督对象的行为和结果的合法性,一定范围内也指向行为和结果的合理性(D)法律监督的依据当然是宪法和法律5 法律意识,指人们关于法律现象的思想、观念、知识和心理的总称,
4、是社会意识的一种特殊形式。下列选项关于法律意识的说法错误的是:( )(A)法律意识相对比较稳定,具有一定的连续性,法律意识可以使一个国家的法律传统得以延续(B)法律意识在结构上可分为法律心理和法律思想体系(C)法律职业者法律意识水平的高低决定着他们对法律精神实质的理解程度,对他们处理案件的正确、合法与否并没有直接关系(D)法律意识相对独立于法律制度,可能先于法律制度存在,也可能后于法律制度而形成6 关于法律移植和法律继承,下列哪一种表述是错误的?( )(A)法律继承更强调不同时间法律的承接和继受即纵向意义上的法律之间的承接和继受(B)法律移植则更偏向于同时代的法律的吸收和借鉴即横向意义上的法律
5、之间的承接和继受(C)在法律内容方面,法律继承不可能全盘接受,法律移植则在理论上有可能(D)法律移植与法律继承完全不存在重合二、多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少答或多答均不得分。本部分 51-90 题,每题 2 分,共 80 分。7 人权是法的源泉,法是人权的体现和保障。人权与国家法律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两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下列关于法律与人权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哪些选项?( )(A)人权是现代民主政治的目的,也是现代进步文明法律所要实现的价值目标之一,它构成了法律的人道主义基础(B)人们可以根据人权的精神来判断法律的善与恶、好与坏(C)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看,人权
6、的法律保护主要表现为国内法的保护(D)人权的国际保护也是值得重视的法律保护方式,这是 “二战”结束后人权保障的新机制、新发展8 法律文化对法律意识是一种包容关系。法律文化包括法律意识,但两者不是同一的,其区别主要有下列哪些方面?( )(A)法律意识通常有较为明显的政治色彩、意识形态色彩;而法律文化更多表现出民族性和群体的习惯化心理特征(B)法律意识的主体较为广泛,包括个人、群体、社会等;而法律文化的主体仅为群体(C)法律意识比较抽象,是法律文化中具有深远影响的精神因素;而法律文化则更为具体(D)法律意识主要指人们的有关法律现象的感觉、态度、情感、观念、知识等心理因素;法律文化则是法律现象的全部
7、心理因素及其外化形式(法律行为模式)9 下列说法中哪些选项属于法产生的主要标志?( )(A)国家的产生(B)习惯的形成(C)权利和义务观念的形成(D)法律诉讼和司法的出现10 关于法与生产关系的表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有哪些?( )(A)法律的产生和发展受制于一定的生产关系(B)法的性质和内容在总体上受制于其赖以建立的一定的生产关系(C)法的作用和生命力取决于其赖以建立的生产关系的历史合理性(D)法确认一定生产关系,确认其赖以建立的生产关系的主导地位,把社会基本经济关系表现为法律形式和制度形态,使其具有合法性和不可侵犯性。同时控制和调整经济交往关系,将其控制在秩序允许范围内11 法律文化指一个国家
8、或地区的法律长期以来所形成的知识、意识、技术和调整方法等内容的总和,一般可分为物化的、制度的和观念的三个层面。下列哪些选项属于现代中国法律文化的渊源?( )(A)马克思主义关于法的基本思想(B)西方法律制度和法律思想(C)中国古代法律传统(D)社会主义各国尤其是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经验12 18 世纪理性主义者曾经预言,随着科学的进步,宗教将逐渐消亡。然而,世界已经进入 21 世纪,宗教并没有因为科学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而消失。相反,却以越来越多的信众和各种形式更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从法理学的角度看,下列关于法与宗教关系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宗教同法的价
9、值有某些相通之处,两者的出发点和目的都包括 “使人向善”,使社会有其秩序而不发生混乱,甚至使人们精神上有所依靠与寄托(B)宗教的产生远早于法律,法律的产生是社会发展到更高阶段的产物(C)法律规范一般只规范人的外部行为,宗教规范只规范人的内心活动(D)法与宗教在历史上曾经是浑然一体的,但现代国家的法与宗教都是分离的13 从法理学的角度看,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当代中国的法治建设面临着国情与理想、继承与移植、本土化与国际化、地方性与普适性等诸多关系的处理,面临着深层的文化、价值的冲突等难以避免的问题(B)一个人的法律自由和他人的自由,唯有在秩序中才获得其合理界限和实现条件(C)法律是认
10、可与保障人的应有权利的最重要手段,法定权利是应有权利的法律化,因而是一种更有保障的人权(D)法律事件是法律规范规定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事实14 关于法的历史发展的说法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按照马克思主义法学的观点,原始社会的法是最早出现的法的历史类型,而社会主义法则是最后一种法的历史类型(B)德国法学家马克斯.韦伯认为,法的发展经过压制性法、自主性法和适应性法三个阶段(C)美国法学家诺尼特和塞尔兹尼克认为,法的发展是从不合理走向合理、从实质合理性走向形式合理性的发展过程。其把历史上存在的法分为形式不合理的法、实质不合理的法、实质合理的法和形式
11、合理的法(D)英国法学家梅因认为,法的发展是从身份到契约的运动15 法的移植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进行法律移植时要注意的方面有:( )(A)要避免不加选择地盲目移植,选择优秀的、适合本国国情和需要的法律进行移植(B)注意国外法与本国法之间的同构性和兼容性(C)法律移植要有适当的超前性(D)法律移植要追求效率,坚持“拿来主义”16 法律移植有以下哪一个或哪些类型?( )(A)先进国家或发达国家直接采纳落后国家或发展中国家的法律(B)落后国家或发展中国家直接采纳先进国家或发达国家的法律(C)区域性法律统一运动和世界性法律统一运动或法律全球化(D)经济、文化和政治处于相同或基本相同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
12、的国家相互吸收对方的法律,以致融合和趋同17 民法法系与普通法系都属于西方国家。并且受其影响的国家也主要是资本主义国家以及工业化国家。因此,它们有许多共同之处,例如在经济基础、阶级本质上是相同的,都重视法治等。但因各自的传统不同,它们之间又有定的区别。下列选项中,属于普通法系的特点的是:( )(A)在法的渊源方面,以制定法、判例法作为法的正式渊源(B)在法律的分类方面,将公法和私法的划分作为法律分类的基础(C)在诉讼程序方面,采用对抗制诉讼程序(D)在法律思维方面,属于归纳式思维,注重类比推理18 原始社会规范,是以习惯为表现形式并依靠氏族部落领袖的威信、社会舆论和人们的自觉遵守来保证实施的特
13、殊社会规范;而习惯法是法的一种重要形态。下列有关原始社会规范和习惯法的说明中,不正确的是哪一或哪些选项?( )(A)两者产生的方式不同。前者是自发形成,后者由国家认可(B)两者保证实施的力量不同。前者主要靠领袖威信和社会舆论;后者还依靠国家强制力(C)两者的约束力不同。前者没有约束力;后者则具有法律约束力(D)两者的适用范围不同。前者在某个氏族、部落内部适用;后者则适用于一个国家主权所辖的全部范围19 下列选项中关于法与政治的论述,正确的是:( )(A)在分权型权力结构中,法的被需要还只是作为人治这种权力运行方式的点缀或辅助。在集权型权力结构中,权力的配置和行使皆须以法为依据(B) 20 世纪
14、初期开始的政党法制化趋势,都表明法对重要政治角色行为控制、调整的必然和必要(C)政冶运行的规范化,政治发展中政治生活的民主化和政治体系的完善化,离开法的运作都无从谈起(D)执政党政策是社会主义法的核心内容20 法的现代化,是与社会的现代化需要相适应的、法的现代性因素不断增加的过程。下列关于法的现代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A)西方国家法的现代化大多属于外源型的(B)在外源型现代化国家中。法的现代化本身往往不具有价值,而是国家图强的一种工具,服务于国家政治、经济的变革(C)中国法的现代化是从被动接受到主动选择的过程(D)中国法的现代化进程中法律意识的建立落后于法律制度,思想领域斗争激烈21 近年
15、来,我国的立法步骤进一步加快,已经基本上形成了一个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法律渐渐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然而,我们却看到在广大的城市化程度还不高的城镇和农村地区,各种规避法律的事件频频发生。调节人们生活的不是国家制定法,而是长久以来形成的习惯法和当地的风俗习惯。中国法治现代化的进程中,所呈现出来的这种现象主要原因是什么?( )(A)我国法治现代化是一种被动接受而不是主动选择的(B)法律制度变革在前,法律观念更新在后,先进的法律制度同人们的法治观念之间出现了断裂(C)我国法的现代化的启动形式是立法主导型的,历史缺乏法治传统(D)我国法律现代化程度不高22 下列关于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制度条件,说法
16、正确的是:( )(A)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有完备的法律和系统的法律体系(B)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具有相对平衡和相互制约的符合社会主义制度需要的权力运行的法律机制(C)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有一个独立的具有极大权威的司法系统和一支高素质的司法队伍(D)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有健全的律师制度23 关于法与氏族习惯的区别,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哪一个或哪些选项?( )(A)氏族习惯反映的社会意志是完全意义上的社会意志,而法则是国家意志的表现,体现社会统治阶级的意志(B)氏族习惯是以传统的方式自发地形成和演变,而法则是有意识地创立和有意识地对原有习惯加以选择、确认而形成的(C)氏族习惯依靠当事人的自觉、舆论和
17、氏族首领的威望来保障实施。法的实施则要以国家强制力为最后的保障(D)法以实现统治阶级利益为首要目的,氏族习惯则维护社会共同利益24 社会主义法制和法治的含义在强调法律要建立在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上,体现人民的意志、反映社会发展规律、依法办事等方面是相同或相近的。但两者也有重大区别。关于二者的区别,下列说法表述正确的是:( )(A)法制一次明确了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最高权威(B)法治一次显示了法律介入社会生活的广泛性(C)法治一词蕴含了法律调整社会生活的正当性(D)法制所包含的法律制度,其强调秩序价值,而不一定建立在正当性价值之上25 关于法产生的一般规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哪一个或哪些选项?( )(
18、A)法的产生经历了从个别调整到规范性调整、一般规范性调整到法的调整的发展过程(B)法的产生经历了从民族精神到习惯法再到统治阶级意志的发展过程(C)法的产生经历了从习惯到习惯法,再由习惯法到制定法的发展过程(D)法的产生经历了法与宗教规范、道德规范的浑然一体到法与宗教规范、道德规范的分化、法的相对独立的发展过程26 法的移植有其必然性和必要性,主要体现在:( )(A)社会发展和法的发展的不平衡性决定了法的移植的必然性,比较落后的国家为促进社会的发展,有必要移植先进国家的某些法律(B)法的移植是法制现代化的一个过程和途径,因此法的移植是法制现代化和社会现代化的必然需要(C)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和根本特征决定了法的移植的必要性(D)法的移植是指在鉴别、认同、调适、整合的基础上,引进、吸收、采纳、摄取、同化外围法,使之成为本国法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为本国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