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类试卷]国家司法考试卷一(国际法)模拟试卷12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ideacase155 文档编号:864468 上传时间:2019-02-23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司法类试卷]国家司法考试卷一(国际法)模拟试卷1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司法类试卷]国家司法考试卷一(国际法)模拟试卷1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司法类试卷]国家司法考试卷一(国际法)模拟试卷1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司法类试卷]国家司法考试卷一(国际法)模拟试卷1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司法类试卷]国家司法考试卷一(国际法)模拟试卷1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国家司法考试卷一(国际法)模拟试卷 12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本部分 1-50 题,每题 1 分,共 50 分。1 下列关于外交保护的说法,正确的是哪一项?( )(A)甲国国民杰克在乙国受到当地歹徒的抢劫,甲国可直接对杰克行使外交保护(B)甲国国民罗杰斯在乙国受到侵害时具有乙国的国籍,甲国不能对其进行外交保护(C)甲国国民戴维受到乙国不法侵害后,不需在乙国国内寻求司法或者行政方面的救济,甲国可直接提起外交保护(D)国家的外交保护权只能应公民的请求而行使2 李某出生在甲国,其父亲是乙国人,母亲是丙、丁双重国籍人,假设对原始国籍的取得,甲丙两国采取纯粹的出生

2、地主义,乙丁两国都采取纯粹的双系血统主义。此时,根据有关国际法规定和国际实践,对于李某此时国籍状况,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李某可能拥有甲乙丙丁四国的国籍(B)李某仅可能拥有甲乙丙三国的国籍(C)李某仅可能拥有甲乙丁三国的国籍(D)李某仅可能拥有甲乙两国的国籍3 甲国公民在乙国将丙国公民杀死后逃入丁国,现甲、乙、丙三国均向丁国要求将其引渡。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下列哪一项?( )(A)丁国应将其引渡给甲国(B)丁国应将其引渡给乙国(C)丁国应将其引渡给丙国(D)由丁国自己决定将其引渡给哪个国家4 甲国与乙国之间不存在有关引渡的国际条约,现甲国公民丙某在甲国犯罪,后偷渡到乙国,甲国要求引渡丙某

3、,乙国拒绝,乙国不予引渡的理由不正确的是哪项?( )(A)如果丙某犯下的罪行是刺杀外交代表,乙国可以 “政治犯不引渡”为由拒绝引渡(B)如果丙某的行为根据乙国法律不认为是犯罪,乙国可以拒绝引渡(C)乙国引渡法规定对于丙某在甲国的犯罪行为不予引渡,应在乙国起诉(D)如果乙国将丙某引渡给甲国后,甲国又发现丙的其他罪行,可以以其他罪行对其进行审判,但须通知乙国5 甲国人詹氏,多次在公海对乙国商船从事海盗活动,造成多人死亡,同时詹氏曾在丙国实施抢劫,并将丙国一公民杀死。现詹氏逃匿于丁国。如果甲乙丙丁四国间没有任何司法协助方面的多边或双边协议,根据国际法中有关规则,下列哪项判断是正确的?( )(A)丁国

4、有义务将詹氏引渡给乙国(B)丁国有义务将詹氏引渡给丙国(C)丁国有权拿捕詹氏并独自对其进行审判(D)甲国有权派出警察到丁国缉拿詹氏归案6 中国公民陆某 2006 年通过其在甲国的亲戚代为申请甲国国籍,2007 年获甲国批准。2009 年 5 月陆某在中国因违法行为被刑事拘留。此时,陆某提出他是甲国公民,要求我有关部门通知甲国驻华领事。经查,根据甲国法律陆某持有的甲国护照真实有效;陆某本人到案发时从未离开中国也从未申请退出中国国籍。根据中国固籍法有关规定,下列哪一项判断是正确的?( )(A)陆某仍是中国人(B)陆某是中国境内的外国人(C)陆某是中国法律承认的具有双重国籍的人(D)陆某的国籍状态不

5、确定7 中国人陈某与甲国人约翰婚后在甲国定居,后陈某在甲国生下一女,依我国国籍,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如陈某之女出生时未获其他国家国籍,可以获得中国国籍(B)陈某之女一出生就无条件获得中国国籍(C)如陈某之女出生时已经获得甲国国籍,她也可以同时获得中国国籍(D)王某之女出生地在甲国,因而不能获得中国国籍8 大卫和玛丽是甲国人,据甲国的报道,大卫曾参加某极端组织的活动。两人拟赴中国云南等地旅游。乙国人亨利过境北京去哈萨克斯坦旅游。依我国出入境管理法,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大卫应当向中国公安机关申请办理入境签证(B)亨利过境中国北京,在北京机场停留应办理入境签证(C)如经查证认

6、为大卫入境后可能危害中国社会秩序,可以拒绝其入境(D)玛丽获得中国入境旅游签证后,即可赴中国任何地区旅游9 对于外国人及其法律地位,下列哪一表述是正确的?( )(A)在领土国境内而不具有该国国籍的人都是外国人(B)一个国家有一般的义务必须允许外国人在其国内居住(C)一国有一般的义务必须允许外国人人境(D)一国对于外国人的出境可以通过相关的立法作出规定10 下列关于国际人权保护机制和个人的国际法地位的表述不正确的是哪个?( )(A)人权主要是通过国内法实现和体现,国家通过国际人权条约促进对人权的尊重和保护,是对国内法措施的辅助(B)人权本身不是国际法创设的,国际法是通过国家间的合作,尊重和保护有

7、关权利或者促进其更好地实现(C)由于个人可以直接向根据人权条约成立的人权机构就本国侵害公约规定的权利申诉或者指控,因此在国际人权公约领域,个人是公约的主体,具有国际法的主体资格(D)为促进人权公约目标的实现,缔约国根据条约负有将其对条约的履行情况定期或者按照要求向指定机构报告的义务,由该机构进行审查11 甲国 1999 年发生未遂军事政变,政变领导人朗曼逃到乙国。甲国法院缺席判决朗曼 10 年有期徒刑。甲乙两国之间没有相关的任何特别协议。根据国际法有关规则,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甲国法院判决生效后,甲国可派出军队进入乙国捉拿朗曼,执行判决(B)乙国可以给予朗曼庇护(C)乙国有义务给

8、予朗曼庇护(D)甲国法院的判决生效后,乙国有义务将朗曼逮捕并移交甲国12 甲国公民布某在乙国投资开了一家餐馆,生意兴隆,引起一些从事酒店经营的当地人不满。某日,这些当地商人纠集在一起在酒店闹事,布某向当地警方报案,警察赶到后并未采取任何措施控制事态,给布某的酒店造成了十分严重的经济损失,根据国际法的有关规则,下列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A)该聚众闹事行为不能视为是乙国的国家行为(B)乙国的中央政府有义务调查处理肇事者,并追究当地警察的渎职行为(C)甲国可以立即行使外交保护权(D)布某应首先诉诸乙国行政当局和司法机构寻求救济13 甲国人乙,在丙国劫持了一民用飞机到了丁国。丙国申请将乙引渡。下

9、列有关引渡叙述正确的是:( )(A)丁国根据本国法律认为乙属于政治犯,根据政治犯不引渡的原则,虽然乙有劫机行为也不应该引渡(B)设后来乙又设法回到了甲国,丙国申请甲国引渡乙,甲国可以拒绝(C)即使丙国与丁国之间没有引渡条约,丁国也有义务将乙引渡(D)丙国以劫机罪申请引渡,设丁国将乙引渡给丙国,丙国法院在审理过程当中发现乙在丙国境内还有其他抢劫行为,于是决定对这些罪行一起进行审判和处罚14 下列有关引渡和庇护的说法中,何者不正确?( )(A)庇护是指一国对于遭到外国追诉或迫害前来避难的外国人,允许其入境和居留,给予保护并拒绝将其引渡给另一国的行为。可见,庇护就是不引渡(B)庇护是国家基于领土主权

10、而延伸出来的权力,因此国家在不违背其国际义务的前提下,可以自由决定是否给予某人以庇护以及给予受庇护人何种待遇和地位(C)对于从事战争犯罪、劫持航空器、种族灭绝和侵害外交代表等行为的人,任何国家不得对其进行庇护(D)虽然在南美一些国家间存在域外庇护的实践,但一般国际法上不存在域外庇护的根据,因此一国利用其驻外使馆庇护受驻在国追捕者的行为即属于违背其国际义务15 根据国际人权法规定,下列关于 1966 年联合国两个人权公约的表述正确的是:( )(A)两个公约分别是世界人权宣言和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 (B)两个公约分别是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和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C)根据 公民权利和

11、政治权利国际公约设立的人权机构是人权委员会(D)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的人权机构对于接受任择条款的缔约国之间的指控,可以立即进行斡旋和和解16 王某为中国某市政府的科级干部,2008 年 9 月王某与甲国公民罗某结婚。根据甲国法律规定,与甲国公民结婚的外国人可以获得甲国国籍,但必须先放弃其本国国籍,于是王某在甲国填写了申请表,声明退出中国国籍,其后,王某返回国内继续工作。根据以上事实及我国国籍法的有关规定,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王某现已自动丧失了中国国籍(B)王某现在不能退出中国国籍(C)王某只要在中国特定媒体上刊登相关声明即退出中国国籍(D)王某只要向中国有关部门申请退出中国国

12、籍,就应当得到批准二、多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少答或多答均不得分。本部分 51-90 题,每题 2 分,共 80 分。17 哈利伯特出生在甲国,其父亲为乙国人,母亲拥有丙丁双重国籍,甲乙两国均实行出生地主义,丙国实行单系血统主义,丁国实行双系血统主义,则哈利伯特可能拥有下列哪些国籍?( )(A)甲国国籍(B)乙国国籍(C)丙国国籍(D)丁国国籍18 M 国人陈某在 M 国打工时因不满雇主张某,炸毁了张某的厂房和住所,逃至N 国,陈某的行为根据 M 国刑法,有可能被判处死刑。M、N 两国之间没有任何涉及刑事司法协助方面的双边或多边条约。基于以上情况,根据国际法,下列判

13、断哪些为错误的?( )(A)如 M 国向 N 国提出引渡请求,则 N 国有义务将陈某引渡给 M 国(B)如陈某向 N 国提出庇护请求,则 N 国有义务对陈某进行庇护(C) N 国可以既不对陈某进行庇护,也不将其引渡给 M 国(D)M 国可以在 N 国法院对陈某提起刑事诉讼19 因非洲 X 国发生种族冲突,遭种族迫害的 X 国国民及其家属乘小型轮船漂泊到Y 国领海后,被 Y 国海岸警队拿捕,Y 国随后采取了以下行为,哪些属违法行为:( )(A)Y 国以偷渡将 X 国民驱逐出境(B) Y 国确定 X 国民为难民允许其在本国居留(C) Y 国虽不接纳,但为 X 国国民进人第三国提供了方便(D)Y 国

14、因该 X 国国民在居留其间从事危害其国家安全的行为,将其送返 X 国20 国际人权法是有关人权保护的国际法原则、规则和制度的总称,下列有关国际人权法的表速中,正确的是:( )(A)国际条约是国际人权法最重要的渊源,个人是关于人权保护的条约的主体(B)人权保护主要和最终是由一国在其主权下通过国内法来实现(C)人权保护主要是通过国际法来实现和体现的(D)国际法通过国家的合作,来实现对人权的尊重和保护21 中国公民崔某十年前因走私犯案逃亡南海国。南海国与中国没有引渡条约。南海国表示,如中国对崔某被指控犯罪有确凿证据,且承诺不对其判处死刑,则可将其引渡给中国。根据中国引渡法,下列判断正确的有哪些?(

15、)(A)引渡请求应通过中国外交部向南海国提出(B)如情况紧急,可在正式提出引渡请求前,通过外交途径请求南海国对崔某先行采取强制措施(C)中国对于上述引渡所附条件是否承诺,由最高人民检察院决定(D)如南海国同意引渡,由中国公安机关负责对崔某的接收22 国家一般不禁止外国人的合法出境。但对外国人出境可以规定某些条件,其中包括:( )(A)外国人出境前必须办理出境手续(B)外国人拖欠劳动者劳动报酬的可以禁止其出境(C)外国人有诉讼在身的可以依法限制其出境(D)外国人的任何财产都不许带出境23 中国一女演员移民并定居加拿大,后与加拿大一男子结婚并取得加拿大国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规定,该女演员的

16、国籍状况会出现下列哪几种情况?( )(A)因该女演员已取得了加拿大国籍,则自动丧失中国国籍(B)因该女演员已取得了加拿大国籍,则不能再加入中国国籍(C)因该女演员并没有声明放弃中国国籍,因此,可以继续保留中国国籍(D)如果该女演员申请恢复中国国籍并被批准的,不得再保留加拿大国籍24 约翰逊是到伊朗投资的英国人,其在伊朗的投资全部被国有化且未得到任何补偿,英国政府行使外交保护权所必须具备的前提条件有:( )(A)约翰逊的投资必须来自英国(B)约翰逊争端解决之前始终拥有英国国籍(C)约翰逊用尽了在伊朗所能援用的救济手段(D)约翰逊及时向英国政府提出了行使外交保护权的请求25 甲国人杰克森持假护照入

17、境乙国,并以政治避难为名进入丙国驻乙国的使馆。甲乙丙三国都是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的缔约国,此外彼此间没有相关的其他协议。根据国际法的有关规则,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杰克森目前位于乙国领土上,其身份为非法入境者(B)杰克森目前位于丙国领土内,丙国有权对其提供庇护(C)丙国有义务将杰克森引渡给甲国(D)丙国使馆有义务将杰克森交由乙国依法处理26 下列关于国家管辖权的说法或做法中,何者正确?( )(A)甲国“和平号 ”渔船在无害通过乙国领海时船上发生甲国船员间的恶性殴斗事件,某船员被重伤致死,经船长请求,乙国进行了管辖(B)甲国 “和谐号” 渔船由甲国某港口驶往丙国某港口,但其航线需经过乙

18、国领海,在进入乙国领海前,船上发生船员间的恶性殴斗事件,乙国籍某船员被重伤致死。乙国有关机关在该船进入乙国领海后逮捕了犯罪嫌疑人(C)甲国 “和美号” 渔船在驶离乙国港口马上进入乙国领海时船上发生恶性斗殴事件,为查清案件真相,乙国有关机关上船进行了调查(D)甲国公民布特在其搭乘的一架乙国民航客机飞越公海上空时劫持了该飞机。该机飞经丙国,最终降落在丁国。布特被丁国警察逮捕。在拒绝了乙国引渡请求后丁国对布特进行了审判27 在国家间没有特别协定的情况下,下列关于庇护的判断哪些是错误的?( )(A)庇护须以“ 国籍继续原则” 为条件(B)一国可以利用本国在外国的使领馆作为对外国人的庇护场所(C)一国不

19、得对犯有种族隔离、侵略战争或者侵害外交代表的罪行的人进行庇护(D)一国拒绝将因政治原因而受到追捕的外国人引渡给本国,就意味着对该外国人进行庇护28 外国公民雅力克持旅游签证来到中国,我国公安机关查验证件时发现,其在签证已经过期的情况下,涂改证照,居留中国并临时工作。关于雅力克的出入境和居留,下列哪些表述符合中国法律规定?( )(A)在雅力克旅游签证有效期内,其前往不对外国人开放的地区旅行,不再需要向当地公安机关申请旅行证件(B)对雅力克的行为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可拘留审查(C)对雅力克的行为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可依法予以处罚(D)如雅力克持涂改的出境证件出境,中国边防检查机关有权阻止其出境29 甲国公

20、民彼得,在中国境内杀害一中国公民和一乙国在华留学生,被中国警方控制。乙国以彼得杀害本国公民为由,向中国申请引渡,中国和乙国间无引渡条约。关于引渡事项,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中国对乙国无引渡义务(B)乙国的引渡请求应通过外交途径联系,联系机关为外交部(C)应由中国最高法院对乙国的引渡请求进行审查,并作出裁定(D)在收到引渡请求时,中国司法机关正在对引渡所指的犯罪进行刑事诉讼,故应当拒绝引渡30 中国某国有企业在甲国设有办事处,甲国人贾某为该办事处雇员。贾某利用职务之便,将办事处公款 1000 万美元窃为己有并进行挥霍。此间,贾某在乙国又参与了一起伪钞案。贾某从未到过中国,目前其在甲国

21、。中国与甲国之间没有任何司法协助方面的协定,但中国与乙国间有引渡协定。根据国际法及中国的有关法律,下列哪些判断是错误的?( )(A)中国对贾某的上述侵占公款案没有管辖权(B)乙国向甲国就贾某伪钞案请求引渡,如获成功,贾某被引渡到乙国后,乙国可以不经甲国同意,径直将贾某转引给中国(C)中国对贾某的上述侵占公款案拥有管辖权,可以自行派公务人员赴甲国缉拿贾某归案(D)中国法院可以对贾某首先作出缺席判决,然后申请甲国对该判决予以执行31 甲国公民 A 在乙国创建了一个工厂,由于 A 擅长管理和营销,工厂的生意非常好,当地同行业的其他厂商 B 和 C 出于嫉妒,于是在一天傍晚,趁 A 的工厂下班后,B

22、和 C 纠集了当地一批人放火烧了 A 的工厂,B 和 C 的行为正好被丙国驻乙国使馆的随员 D 看到。该事件发生后,A 非常生气,于是找到当地相关部门,要求对此事件加以处理,结果当地相关部门在没有进行任何调查的情况下,以没有证据为由,拒绝受理该案件。甲乙丙三国都是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的缔约国,且三国之间没有其他双边的涉及外交和领事特权与豁免方面的协定。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国可以行使外交保护权(B)根据 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的规定,D 没有必须出庭作证的义务(C)乙国违反了对甲国公民 A 给予国民待遇的原则,须承担相应的国家责任(D)甲国公民 A 未用尽当地救济途径,不能寻求甲国的外交

23、保护32 根据我国国籍法的相关规定,以下选项中当事人具有中国国籍的情形有:( )(A)甲的父亲具有中国国籍,母亲具有日本国籍,甲出生在中国(B)甲的父母均具有中国国籍,但甲出生在美国并已取得美国国籍(C)甲的父母均为无国籍人且定居在中国,甲出生在中国(D)甲的父亲为新加坡华侨,母亲具有新加坡国籍,本人出生在中国国家司法考试卷一(国际法)模拟试卷 12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本部分 1-50 题,每题 1 分,共 50 分。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国家行使外交保护权一般应符合三个条件:(1)一国国民权利受到侵害是由于其所在国的国家不当行为所致,也就是

24、说,该侵害行为可以引起国家责任;(2)受害人自受害行为发生起到外交保护结束的期间内,必须持续地拥有保护国国籍,即“国籍继续原则”;(3)在提出外交保护之前,受害人必须用尽当地法律规定的一切可以利用的救济办法,包括行政和司法救济手段,在这些手段用尽之后仍未得到合理救济时,才可以提出外交保护,此为“用尽当地救济原则”。A 项中本国国民受到的是外国私人侵害,外国国家并无不当行为,本国不应直接对其进行外交保护,除非侵害发生地国拒绝司法救济。C 项违反了 “用尽当地救济”原则。D 项中,国家也可主动进行外交保护。所以 B 项正确。【知识模块】 国际法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由于甲丙两国采取纯粹

25、的出生地主义,李某在甲国出生,故不能取得丙国国籍,而取得甲国国籍。由于乙丁两国都采取纯粹的血统主义,李某父母又分别具有其中一国国籍,故李某可以取得上述两国国籍。【知识模块】 国际法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有权请求引渡的国家一般有三类:罪犯本人所属国、犯罪行为发生地国、受害人所属国。如果三类国家同时请求引渡同一罪犯,原则上由被请求国决定把罪犯引渡给哪个国家。【知识模块】 国际法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刺杀外交代表不属于政治犯罪,乙国此时不能以“政治犯不引渡”为由拒绝引渡,A 项错误。根据“双重犯罪原则”,被请求引渡人的行为只有依据请求国和被请求国法律都认定为是犯罪行为的,才予

26、以引渡,B 项正确。当他国在没有引渡条约的情况下提出引渡时,一国可自由裁量,包括根据其有关国内法作出决定,C 项正确。请求国只能就其请求引渡的特定犯罪行为对该被引渡人进行审判或处罚,如以其他罪名进行审批,应经原引出国同意而非仅仅“通知”,D 项不正确。【知识模块】 国际法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引渡是国家间的一种司法协助行为,在国际法上国家没有引渡的义务,除非双方之间有条约且条约明文规定了相互引渡的义务。同样,一国是否接受他国引渡请求,在没有条约义务的情况下,由被请求国自行决定。结合本题,甲乙丙丁四国间没有司法协助条约,所以 AB 都不对。詹氏多次在公海从事海盗活动,属各国普遍管辖权

27、的对象,因此 C 项正确。D 项不对是因为现代警察制度只是各国国内治安行政管理制度,任何一国的警察不能到国外行使职权,否则即为侵犯他国主权。【知识模块】 国际法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国籍法第 9 条规定,定居外国的中国公民,自愿加入或取得外国国籍的,即自动丧失中国国籍。第 10 条规定,中国公民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经申请批准退出中国国籍: (1)外国人的近亲属;(2) 定居在外国的; (3)有其他正当理由。国籍法之所以在第 9 条和第 10 条分别规定,自动丧失中国国籍的情形和经申请退出中国国籍的情形,是由于这两条的适用对象不一样。定居外国的中国国民,可以适用第 9 条和第 1

28、0 条而丧失中国国籍。而非定居外国的中国公民,要丧失中国国籍,则只能采取第 10 条规定的申请方式。由于本题中的陆某并未离开中国,也未申请退出中国国籍,因此其仍然拥有中国国籍。由于中国国籍法并不承认双重国籍,陆某又没有申请退出中国国籍,因此其中请的甲国国籍在中国法上不具有法律效力,也即中国法律不承认其为具有双重国籍的人。【知识模块】 国际法7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涉及国际法上的国籍问题和我国的国籍法。A 选项正确,国际法中的国籍问题一般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国籍的获得或丧失的方式和条件,二是国籍的冲突和冲突的解决。在遇到国籍问题的理解和处理时,应同时考虑到这两个方面。本题涉及中国国籍

29、法的具体问题,也应遵循这个思路。从国籍的获得角度,中国国籍法采取了血统主义和出生地主义相结合的混合主义,同时采取男女平等的国籍制度。因此,不能简单地以血统或出生地来判定是否可以获得中国国籍。此外,在处理国籍的冲突问题上,中国国籍法采取了不承认双重国籍等规定。掌握了这样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就为我们解答这类问题提供了一个基本框架。与本案例相关的国籍法的具体规则为:父母一方为中国公民的,本人可以获得中国国籍,但在出生时已获得其他国籍的除外;中国不承认双重国籍。综上,首先陈某之女可以获得中国国籍,而不存在由于出生地不在中国而被当然地排除。因此,选项 A 为正确。B 项错误,陈某之女不必然获得中国国籍,也

30、就是说不是无条件获得中国国籍。故 B 项错误。陈某之女如已经获得甲国国籍,则不能再同时获得中国国籍,故 C项错误。D 项错,依国籍法,出生在国外,其父母为中国公民,依血统主义,仍可取得中国国籍。【知识模块】 国际法8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依据最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第 15 条,除另有规定的外,外国人入境,应当向驻外签证机关申请办理签证。A 项错误。该法第22 条第(三) 项规定,外国人持联程客票搭乘国际航行的航空器、船舶、列车从中国过境前往第三国或者地区,在中国境内停留不超过 24 小时且不离开口岸可以免办签证。B 项错误。该法第 21 条规定,外国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

31、予签发签证( 三) 可能危害中国国家安全和利益、破坏社会公共秩序或者从事其他违法犯罪活动的。大卫曾参与极端组织活动,有理由认为其可能危害中国国家安全和利益,甚至破坏社会公共秩序,所以 C 项正确。该法第 44 条规定,根据维护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的需要,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可以限制外国人、外国机构在某些地区设立居住或者办公场所;对已经设立的,可以限期迁离。未经批准,外国人不得进入限制外国人进入的区域。所以 D 项错误。【知识模块】 国际法9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一国所指的外国人是指不拥有该国国籍而拥有其他国家国籍的人。一般地,国家在进行管理时,将无国籍人也归于外国人的范畴。具有双重国

32、籍的人,当处于其拥有的任一国籍的国家境内时,一般被视为本国人。在有些情况下,外国人一词除外国自然人外,还包括有关的外国法人。一国境内的外国人可以为分普通外国人和享有外交特权与豁免的外国人。一般地,外国人的法律地位是指普通外国人而言,不包括享有特权和豁免的外国人。外国人的居留。对于外国人的居留,各国也有权通过国内法予以规定,包括居留条件、手续、期限及其他事项。任何国家或其国民都不得主张必然有在另一国的居住权。外国人的居留应该办理申请和批准手续,在规定的地区、期限居留。一般将外国人的居留根据时间和长短分为短期、长期和永久三种,但期间的划定各国法律规定各异。外国人在居留国的居留期间的权利和义务由居留

33、国的法律规定。外国人的入境和出境。根据一般国际法,国家没有允许外国人入境的义务。由于国家间交往的需要,国家一般都在互惠的基础上允许外国人以合法目的入境。并且制定有关的法规和彼此达成协议,规定有关入境的条件程序和相关问题。实践中,外国人入境一般要经过两个步骤: (1)持有有效护照并获得入境签证,也称为“护照签证制”。护照一般是某人的国籍国法定机关颁发的用于在国外证明其身份的证件。入境签证是指入境国对申请入境的外国人给予的允许其入境或居留的许可,它由入境国法定机关以某种认证方式作出。实践中,被入境国接受的某种证明身份的证件,如国际旅行证、国际船员证、国际公务员证,也可起到护照作用。签证手续也可以由

34、有关国家之间协议免除。(2)在入境口岸接受有关安全、卫生等方面的检查。国家有权作出规定,对可能危及本国安全、社会秩序或国民健康的外国人,拒绝入境。如精神病患者、某种传染病患者、有刑事犯罪前科或犯罪嫌疑的人等。另外,国家一般不禁止外国人的合法出境,但可以对外国人离境规定某些条件。对于外国人的出境,一般要求其办理出境手续,依法付清捐税或债务,了结诉讼。外国人合法出境可以依法带走其私人合法财产。国家可以在特定情况下依法令外国人限期离境或将其驱逐出境,但此措施不得无端滥用。【知识模块】 国际法10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国际人权法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各国承担和履行保护和促进人权的国际法律义务,以保

35、证全体人类的人权和基本自由的普遍尊重和遵守。为此,有关人权的国际条约和国际习惯一方面要求国家通过必要而适当的国内措施对人权予以尊重、促进和保护,另一方面则要求国家接受有关国际机制的监督,并与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进行积极而广泛的合作,从而保证国际人权根本目的的实现。当然,人权的实现主要还是依赖于各国国内法。ABD 项正确。目前,国际社会对个人是否具有国际法主体的资格存在争议,学界主张个人不具有国际法主体资格的学者居多。C 项不正确。本题选 C。【知识模块】 国际法1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国家的主权不受侵犯,甲国可派出军队进入乙国构成了对乙国主权的侵犯,因此 A 错误。关于 B,所谓的庇

36、护,是指一国对于遭到外国追诉或迫害而前来避难的外国人,准予其入境和居留,给予保护,并拒绝将其引渡给另一国的行为。庇护是国家基于领土主权而引申出的权利,决定给予哪些人庇护是国家的权利。因此 B 项正确,C 项错误。所谓的引渡,是一国将处于本国境内的被外国指控为犯罪或已经判刑的人,应该外国的请求,送交该外国审判或处罚的一种国际司法协助行为。在国际法中,国家没有一般的引渡义务,因此 D 项错误。【知识模块】 国际法1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根据国际法的一般原则,国家行使外交保护权一般应符合三个条件:(1)一国国民受到侵害是因为所在国家的不当行为所致;(2)受害人自受害行为发生起到外交保护结

37、束的时间内,必须持续拥有保护国国籍;(3)在提出外交保护之前,受害人必须用尽当地法律规定的一切可以采用的救济办法,包括行政救济和司法救济办法。因此,甲国不能立即行使外交保护权,而是要满足上述条件,特别是当事人要“用尽当地救济”,故 C 错误 D 正确。一般私人或私人团体本身对外国或外国人的不法侵害行为并不直接视为国家的不法行为,但该行为如果由于国家的失职造成,或国家对该行为进行纵容,则可能引起国家责任:为间接责任。本题中聚众闹事行为不能直接视为国家行为,但是由于当地警察的不作为,可以视为间接的国家行为。乙国中央政府有义务调查处理,并追究其渎职行为,否则应承担相应的国家责任。所以 AB 均正确,

38、本题应选 C 项。【知识模块】 国际法1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引渡是指一国将处于本国境内的被外国指控为犯罪或者已经判刑的人,应该外国的请求,送交该外国审判或者处罚的一种国际司法协助行为。国家没有一般的引渡义务,引渡需要根据有关的引渡条约进行。一般各国都有权拒绝引渡本国公民。对于可引渡的罪行,一般都采用“双重犯罪原则”和“政治犯不引渡”的原则。被请求引渡人的行为必须是请求国和被请求国的法律都认定犯罪。对于政治犯不引渡的原则,实践中,判断被请求人是否是政治犯罪的决定权属于被请求国,但是一些特定的行为根据国际法规不应当视为政治犯罪,例如战争罪、种族灭绝罪行、非法劫持航空器等。引渡还应当注

39、意的是“罪名特定原则”,即请求国只能对被引渡人就其请求引渡的特定罪行进行审判和处罚,如果要以其他罪名进行审判或转引渡则应当经过原引出国的同意。【知识模块】 国际法1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庇护包括允许避难者在庇护国境内居留,对其进行保护或不对其进行相关的惩罚,也拒绝将其交给其他国家或递解出境。对尚不在庇护国领土内的避难者,庇护还包括准其入境。因此,不引渡并不等于庇护。故 A 错误。国家在不违背其国际义务的前提下,可以自由决定是否给予某人以庇护以及给予受庇护人何种待遇和地位,故 B 正确。根据国际法,对从事侵略战争、种族灭绝和种族隔离、劫机、侵害外交代表等罪行以及其他被条约或习惯国际法

40、认为是国际罪行的人,不得进行庇护。域外庇护是没有一般国际法根据的,而且常常带来对国际法其他规则的违背。虽然某些国家之间有域外庇护的实践,但它们都是基于相互的协议或同意并规定了庇护的特定范围,并且只能在不违背其他国际义务的前提下进行,因此,不存在可以进行域外庇护的一般原则。故 C、D 亦正确。【知识模块】 国际法1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1966 年联合国两个人权公约是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和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这两个公约汲取了 1948 年世界人权宣言的主要内容,并加以完善和发展,因此 A 项错误, B 项正确。根据联合国宪章成立的人权机构是人权委员会,而根据公民权利和政治

41、权利国际公约设立的人权机构是人权事务委员会,因此 C 项错误。根据 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规定,各国可以随时声明接受任择条款,即承认由人权事务委员会接受并处理一缔约国对另一缔约国未履行公约义务的指控,对于接受任择条款的国家,委员会在认定用尽了当地救济之后,有权处理相关的指控,包括提供斡旋、指派专门委员会进行和解,并规定了和解的程序。因此,D 项错误。【知识模块】 国际法1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国籍法第 14 条规定:“中国国籍的取得、丧失和恢复,除第 9条规定以外必须办理申请手续,未满 18 周岁的人,可由其父母或其他法定代理人代为办理申请。”第 16 条规定:“加入、退出和恢

42、复中国国籍的申请,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审批。”王某仅是在甲国填写有关表格,声明退出中国国籍而未向我国有关机关申请,不符合法定程序。另外,王某为某市科级干部,依国籍法第 12 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和现役军人不得退出中国国籍。”所以王某除非辞职,否则不能退出中国国籍,所以选择 B 项。【知识模块】 国际法二、多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少答或多答均不得分。本部分 51-90 题,每题 2 分,共 80 分。17 【正确答案】 A,D【试题解析】 出生地主义意为公民出生于本国,即在出生时取得本国国籍,无论其父母是否为本国公民。单系血统主义是指公民出生时取得其父亲的国籍,双

43、系血统主义是指公民出生时可同时取得其父亲和母亲的国籍。【知识模块】 国际法18 【正确答案】 A,B,D【试题解析】 引渡是一国将处于本国境内的被外国指控为犯罪或已经判刑的人,应该外国的请求,送交该外国审判或处罚的一种国际司法协助行为。首先在国际法中,国家没有一般的引渡义务,所以 A 项应选中。庇护是指一国对于遭到外国追诉或迫害而前来避难的外国人,准予其入境和居留,给予保护,并拒绝将其引渡给另一国的行为。国家通常没有必须给予庇护的义务,所以 B 项选中。同时庇护包括允许避难者在庇护国境内居留,对其进行保护或不对其进行相关的惩罚,也拒绝将其交给其他国家或递解出境。对尚不在庇护国领土内的避难者,庇

44、护还包括准其入境。因此,不引渡并不等于庇护,故 C 项应被排除。最后,在国际法中,对于刑事诉讼,一国并没有在外国法院的必然诉权,该刑事诉讼的权力一般是由国内的公诉机关提起,除非相关国家之间有关于刑事司法方面的特别的协议作出有关安排。因此 D 项也被选中。【知识模块】 国际法19 【正确答案】 A,D【试题解析】 难民所在国不得因难民非法入境和滞留的事实对其进行处罚。不予接受时,也应给予其进入另一国所需的时间和便利,并对居留期从事危害其国家安全的难民不得将其送返致使其生命或自由可能受到威胁的领土边境。【知识模块】 国际法20 【正确答案】 B,D【试题解析】 国际人权法是指国家之间关于尊重和保护

45、人权以及防治惩治侵害人权行为的原则和制度,它主要是由一系列保护人权的条约组成。条约所规定的是国家承担的义务和遵守的规则,其主体是国家。个人不是这些条约的主体,而是条约所涉及人权的权利主体。因此,A 项错误。国际条约虽然能够规定人权的标准和内容,但是人权保护主要和最终是由一国在其主权下通过国内法来实现的,因此,B项正确,C 项错误。人权本身不是国际法创设的,国际法只是通过固家的合作,尊重和保护有关权利或促进其更好地实现。因此,D 项正确。本题选 BD。【知识模块】 国际法21 【正确答案】 A,B,D【试题解析】 根据引渡法第 47 条,中国向外国请求引渡,应通过外交部向外国提出请求,A 项正确

46、。根据第 48 条,“在紧急情况下,可以在向外国正式提出引渡请求前,通过外交途径或者被请求国同意的其他途径,请求外国对有关人员先行采取强制措施。”B 项正确。根据第 50 条,“对于限制追诉的承诺,由最高人民检察院决定;对于量刑的承诺,由最高人民法院决定。”本题中属于量刑的承诺,应由最高人民法院决定,C 项错误。根据第 51 条, “公安机关负责接收外国准予引渡的人以及与案件有关的财物。”D 项正确。【知识模块】 国际法22 【正确答案】 A,B,C【试题解析】 外国人出境的条件一般可以包括:外国人出境前必须办理出境手续、应依法付清债务或提供担保;外国人有诉讼在身的可以依法限制其出境。外国人合

47、法出境可以依法带走其私人合法财产。所以 A、C 项都正确,D 项错误。B 项的劳动报酬,依据 2012 年 6 月 30 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2013年 7 月 1 日施行)第 28 条第(三)项,“拖欠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经国务院有关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决定不准出境。”所以 B 项也正确。【知识模块】 国际法23 【正确答案】 A,D【试题解析】 根据中国国籍法,定居外国的中国公民如自愿取得外国国籍,则中国国籍自动丧失,但如曾具有中国国籍的外国人申请恢复中国国籍并被批准的,则不得再保留外国国籍。因此正确的答案是 AD。【知识模块】 国际法24 【正确答案】 B,

48、C【试题解析】 原则上,一国为保护其国民的合法权益可随时与该国民所在国政府进行非正式的交涉,但在进行正式交涉时,必须符合以下三个条件:(1)本国国民的合法权益受到所在国的不法侵害,即本国国民的人身和财产权利因所在国的国际不当行为而受到了实际损害。 (2)受害人自受害之日起至抗议或求偿结束之日须持续具有保护国国籍,且不得具有所在国国籍。(3)受害人本国须用尽当地救济且未获合理补偿。原则上,一国只有在本国受害人用尽当地所在国国内一切可以利用的救济办法而仍未能获得合理补偿的情况下才能对该政府进行抗议或求偿,此即“用尽当地救济原则”。虽然国家就其国内法来说,有保护其公民利益的职责,其公民也可以向其国籍

49、国请求保护,但是否向外国提出外交保护,是国家的权利。无论其国民是否作出请求,国家都可以根据有关情况作出行使或拒绝行使外交保护权的决定。【知识模块】 国际法25 【正确答案】 A,D【试题解析】 本题涉及国际法中外国人的法律地位、外国使馆的法律地位和职务、国际法上的引渡和庇护制度的内容。首先对于本案的基本事实进行梳理如下: (1)甲国人杰克森持假护照由甲国出境并入境乙国。 (2)杰克森进入了丙国驻乙国的使馆寻求使馆庇护。(3)甲乙丙三国除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外,之间没有特别的其他相关协议。上述事实和行为,涉及国际法中关于出入境制度模式的基本规则,杰克森的行为违反了甲乙两国的法律。对于甲国来说,其是非法出境的本国人,对于乙国来说,杰克森是非法入境的外国人。A 选项正确。 B 项错误,使馆不是使馆国的领土,使馆所在地是驻在国的领土,虽然它享有某些特权与豁免。杰克森在丙国使馆寻求庇护的行为涉及国际法中的域外庇护问题。国际法上的庇护是基于领土的行为,关于领土以外的庇护,包括利用国家在外国的外交或领事机构馆舍进行的庇护,是没有一般国际法根据的,而且常常带来对国际法其他规则的违背。虽然某些国家之间有域外庇护的实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职业资格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