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试卷]临床执业助理医师(传染病、性传播疾病)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孙刚 文档编号:868115 上传时间:2019-02-24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4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类试卷]临床执业助理医师(传染病、性传播疾病)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医学类试卷]临床执业助理医师(传染病、性传播疾病)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医学类试卷]临床执业助理医师(传染病、性传播疾病)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医学类试卷]临床执业助理医师(传染病、性传播疾病)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医学类试卷]临床执业助理医师(传染病、性传播疾病)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临床执业助理医师(传染病、性传播疾病)模拟试卷 1 及答案与解析0 A艾滋病B流行性斑疹伤寒C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D流行性感冒E霍乱1 属于甲类传染病的是2 按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是3 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临床上不显示出任何症状、体征。但可产生特异性免疫。被称为(A)潜伏性感染(B)病原体被清除(C)隐性感染(D)显性感染(E)病原携带状态4 传播途径的全部过程包括三个步骤即(A)病原体在体内被机体排出停留在外界环境中(B)病原体停留在外环境中侵入新的宿主机体内繁殖致病(C)病原体被机体排出停留在外界环境中侵入新的宿主机体(D)病原体侵入新的宿主机体内在新的宿主体内生存繁殖 病原体被机体排出(E

2、)病原体在宿主体的繁殖致病病原体排出5 在感染过程的 5 种表现中,所占比例最低但最易识别的是(A)病原体被清除(B)隐性感染(C)显性感染(D)病原携带状态(E)潜伏性感染6 构成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条件是(A)微生物,宿主,媒介(B)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C)病原体,环境,宿主(D)病原体数量致病力定位(E)病原体,人体,他们所处的环境7 为甲类传染病的一组疾病是(A)流脑传染性、非典型肺炎(B)黑热病、炭疽(C)流行性出血热、疟疾(D)鼠疫、霍乱(E)麻风病、伤寒8 在传染病感染过程的五种表现中所占比例最高且不易识别的是(A)病原体被清除(B)隐性感染(C)显性感染(D)病原携

3、带状态(E)潜伏性感染9 在多数传染病的感染过程中最常见的是(A)病原体被清除(B)隐性感染(C)显性感染(D)病原携带状态(E)潜伏性感染10 鼠疫耶尔森菌(鼠疫杆菌)的传播媒介是(A)鼠蚤(B)鼠虱(C)恙螨(D)蚊(E)蜱11 我国规定的基础免疫疾病是(A)麻疹、白喉、百日咳、脊髓灰质炎、破伤风、天花(B)结核、白喉、百日咳、脊髓灰质炎、破伤风、天花(C)结核、麻疹、破伤风、脊髓灰质炎、百日咳、白喉(D)流脑、结核、百日咳、脊髓灰质炎、麻疹、白喉(E)乙脑、麻疹、破伤风、白喉、百日咳、脊髓灰质炎12 对传染病病人的隔离是指将处在何种阶段的患者,置于不传染人群的环境下。(A)潜伏期内(B)

4、传染期内(C)恢复期内(D)前驱期内(E)临床期内13 下列乙肝病毒标记物中反映 HBV 有活动性复制和传染性的是(A)表面抗原(HBsAg)(B)表面抗体(抗 HBs)(C) e 抗原(HBeAg)(D)e 抗体 (抗 HBe)(E)核心抗体( 抗 HBC)14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败血症期患者皮肤瘀点的主要病理基础是(A)血管脆性增强(B)播散性血管内凝血(DIC)(C)血小板减少(D)小血管炎致局部坏死及栓塞(E)凝血功能障碍15 对眼猪囊尾蚴病患者首选的治疗是(A)阿苯达唑(B)吡喹酮(C)氯喹(D)伯氨喹(E)手术16 临床上最简便的用于确诊疟疾的实验室检查方法是(A)血或骨髓涂片检查疟

5、原虫(B)间接荧光抗体测定(C)聚合酶链反应测定血中疟原虫 DNA(D)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E)外周血液检查发现贫血和嗜酸性粒细胞增多17 引起恶性疟疾发作不规则的主要原因是(A)恶性疟原虫侵犯各期红细胞(B)潜伏在肝脏中的裂殖子侵犯红细胞(C)恶性疟原虫在红细胞内发育时间不一致(D)黏附在血管内的疟原虫再度侵犯新的红细胞(E)疟原虫释放毒素18 下列传染病中有明显季节性特征的是(A)乙型肝炎(B)狂犬病(C)流行性乙型脑炎(D)肺结核(E)鼠疫19 流行性出血热早期休克的原因是(A)过敏性(B)失血浆性(C)出血性(D)感染性(E)心源性20 主要用于预防疟的药物是(A)乙胺嘧啶(B)奎宁(

6、C)青蒿素(D)伯氨喹(E)氯喹21 间日疟的典型发作中不存在(A)前驱期(B)寒战期(C)高热期(D)大汗期(E)间歇期22 急性细菌性痢疾病变最显著的部位是(A)回肠末端(B)直肠与乙状结肠(C)升结肠(D)降结肠(E)整个结肠23 在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不能检测到的乙肝病毒标记物是(A)HBsAg(B)抗 -HBs(C) HBeAg(D)HBcAg(E)抗-HBC24 成人急性血吸虫病患者采用吡喹酮治疗其总剂量为每公斤体重(A)40 mg(B) 60 mg(C) 120 mg(D)140 mg(E)180 mg25 通过粪一口途径传播的传染病是(A)麻疹(B)白喉(C)百日咳(D)甲型病

7、毒性肝炎(E)乙型肝炎26 晚期血吸虫病中最常见的临床类型是(A)巨脾型(B)腹水型(C)侏儒型(D)脑型(E)肺型27 用于被动免疫的是(A)伤寒疫(B)卡介苗(C)麻疹疫苗(D)白喉类毒素(E)破伤风抗毒素28 细菌性痢疾肠道病变最显著的部位是在(A)升结肠(B)横结肠(C)降结肠(D)乙状结肠(E)乙状结肠和直肠29 甲型肝炎病程中传染性最强的阶段是(A)潜伏期(B)黄疸前期(C)黄疸期(D)恢复期(E)慢性期30 可通过母婴传播的传染病是(A)甲型病毒性肝炎(B)艾滋病(C)流行性乙型脑炎(D)疟疾(E)狂犬病临床执业助理医师(传染病、性传播疾病)模拟试卷 1 答案与解析【知识模块】

8、传染病、性传播疾病1 【正确答案】 E【知识模块】 传染病、性传播疾病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甲类传染病是鼠疫、霍乱。按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是 SARS、炭疽、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和脊髓灰质炎。故选 E。 【知识模块】 传染病、性传播疾病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隐性感染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仅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不能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因而在临床上不显示出任何症状、体征,甚至无明显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隐性感染是最常见的表现。 【知识模块】 传染病、性传播疾病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传染病病人有传染性的

9、时期称为传染期,每一种传染病传染期都比较固定,可作为隔离病的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其实施细则,法定传染病分为三类 35 种。甲类包括鼠疫、霍乱,为强制管理的传染病,报告时间城镇不超过 6 小时。农村不超过 12 小时。乙类包括病毒性肝炎、细菌性阿米巴痢疾、伤寒和副伤寒、艾滋病、淋病、梅毒、脊髓灰质炎、麻疹、百日咳、白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猩红热、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钩端螺旋体病、布氏菌病、炭疽、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流行性乙型脑炎、黑热病、疟疾、登革热,报告时间城镇不超过 12 小时,农村不超过 24 小时。丙类包括肺结核、血吸虫病、丝虫病、棘球蚴病(包虫病)、麻风病、流行

10、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新生儿破伤风、除霍乱、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后,到达另一个易感者的途径称为传播途径。 【知识模块】 传染病、性传播疾病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当机体免疫力较弱,或入侵的病原菌毒力较强、数量较多时,则病原微生物可在机体内生长繁殖,产生毒性物质经过一定潜伏期如果病原微生物暂时取得了优势地位而机体又不能维护其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性时,机体组织细胞就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称为显性感染。显性感染占的比例最低。但由于表现出明显临床症状故最容易识别。 【知识模块】 传染病、性传播疾病6 【正确答案

11、】 B【试题解析】 传染病的传播和流行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即:传染源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或)动物、传播途径( 病原体传染他人的途径)及易感人群(对该种传染病无免疫力者)。若能完全切断其中的一个环节即可防止该种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知识模块】 传染病、性传播疾病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甲类传染病是鼠疫、霍乱。流脑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流行性出血热、疟疾为乙类,黑热病、麻风病、伤寒为丙类。 【知识模块】 传染病、性传播疾病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隐性感染是病原体侵人人体后,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临床上不出现任何症状、体征,甚至无明显的生

12、化表现。但能够引起机体的免疫应答,只能够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确定已被感染。它是大多数病原体感染中最常见的表现形式。 【知识模块】 传染病、性传播疾病9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隐性感染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但最常见。 【知识模块】 传染病、性传播疾病10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鼠疫是由鼠疫杆菌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自然宿主多为鼠类主要通过带菌的鼠蚤为媒介,引起腺鼠疫,经呼吸道传人发生肺鼠疫两者均可发生败血症。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严重的毒血症、淋巴结肿大和出血倾向。传染性极强。死亡率甚高。 【知识模块】 传染病、性传播疾病11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传染病、性传播疾病1

13、2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传染病、性传播疾病1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选项 A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属于 HBV 的外壳蛋白。不含病毒核酸成分,本身不具传染性,不反映病毒有无复制、复制过程、传染性强弱及预后倾向。其临床意义需结合其他检查项目综合判断。选项 B 表面抗体(抗一 HBs):是保护性抗体,说明机体对乙型肝炎病毒具备了一定的免疫力。选项 C 为 e 抗原(HBeAg):是乙肝病毒核心颗粒中的一种可溶性蛋白质为乙肝病毒复制的标志之一,代表着传染性高低阳性则说明传染性较强。选项 D 为 e 抗体(抗-HBe):出现于 HBeAg 阴转后,代表传染性下降,但仍具有一

14、定的传染性,且表明病程较长。选项 E 核心抗体(抗一 HBC):是乙型肝炎核心抗原刺激肝细胞所产生的一种免疫球蛋白,是乙肝病毒抗体系统中出现较早的抗体传染性强。 【知识模块】 传染病、性传播疾病1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临床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皮肤、黏膜瘀点、瘀斑及颈项强直等脑膜刺激征。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败血症期时,细菌侵及血管内皮细胞,并释放内毒素。作用于小血管和毛细血管,引起局部出血、坏死、细胞浸润和栓塞,临床出现皮肤瘀点。【知识模块】 传染病、性传播疾病1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阿苯达唑由于其疗效确切,疗程

15、中副作用轻,故为目前治疗猪囊尾蚴病的首选药物,显效率达 85以上。吡喹酮副作用发生率高,目前临床已较少应用。怀疑有猪囊尾蚴病脑室孔阻塞者,或发作频繁的癫痫,或颅压增高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知识模块】 传染病、性传播疾病1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疟疾确诊有赖于血涂片,吉姆萨染色后直接镜检,可发现疟原虫,简便而且准确。血涂片中未找到疟原虫者可行骨髓涂片检查,可增加敏感度。间接荧光抗体测定等其他选项多无特异性。 【知识模块】 传染病、性传播疾病1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恶性疟疾在我国现较少见但高发于非洲热带地区。由恶性疟原虫感染所致。恶性疟由于原虫发育不整齐遂使发作不规律,临床

16、发作周期也不一致。一般问日疟和卵形疟为隔日 1 次三日疟隔 2 天 1 次。 【知识模块】 传染病、性传播疾病18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特征由于气温、雨量和蚊虫孳生密度高峰关系。乙脑呈季节性流行,8090病例集中于 7、8、9 三个月。 【知识模块】 传染病、性传播疾病19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流行性出血热早期休克主要是因免疫反应直接损害小血管内皮细胞,引起血管扩张、变性、脆性和通透性增强,大量血浆外渗,血液浓缩,血管容量骤减所致。临床表现为心率加快,肢端发凉,尿量减少,烦躁不安,意识不清,口唇及四肢末端发绀,呼吸短促,出血加重。常因心、肾功能衰竭造成死亡

17、。 【知识模块】 传染病、性传播疾病20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乙胺嘧啶对某些恶性疟及间日疟原虫的红外期有抑制作用,但对红内期的抑制作用则不显著,可用于疟疾预防。 【知识模块】 传染病、性传播疾病2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间日疟的典型发作包括四期:寒战期:突起畏寒、寒战,面色苍白,唇指发绀,脉速有力。寒战持续 10 min-2 h。高热期:寒战开始后,体温迅速上升,常达 40或更高。全身酸痛,口渴、烦躁甚至谵妄,面色潮红,皮肤干热脉搏有力,此期持续 26 h。大汗期:高热后期全身大汗淋漓。大汗后体温骤降至正常或正常以下。自觉症状明显缓解,但仍感疲乏。本期历时 12 h。间歇期

18、:在两次典型发作之间有缓解间歇期,症状缓解,可有乏力。初发时,发热可以不规则,几天后才呈典型的间歇发作。间日疟的典型发作不包括前驱期。 【知识模块】 传染病、性传播疾病2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急性细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常见肠道传染病。临床上以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感及黏液脓血便为特征。其基本病理损害为结肠黏膜的充血、水肿、出血等渗出性炎性改变。急性细菌性痢疾最主要的病变在结肠以乙状结肠和直肠病变最显著。 【知识模块】 传染病、性传播疾病2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HBcAg 主要存在于受染的肝细胞核内复制后被释至胞浆中,由胞浆中形成的 HBsAg 包裹,装配成完整

19、的病毒颗粒后释放入皿。血液中一般不能查到游离的 HBcAg但血清中乙肝病毒颗粒经去垢剂处理后可使之释放出。 【知识模块】 传染病、性传播疾病2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吡喹酮口服后容易从肠道吸收于 25 h 左右血浓度达最高峰。体内分布以肝脏浓度最高代谢产物于 24 h 内从尿中排 m。目前所用国产普通片和肠溶片各含药物 02 及 005 g。对急性血吸虫病临床治疗总药量为 120 mgkg,儿童为 140 mg,kg,分 46 日服,每日 23 次,治愈率 10O。对慢性与晚期病人,1 个疗程总剂量成人 60 mgkg,儿童 70 nagkg,分 12 日服,每日 3 次。 【知识模

20、块】 传染病、性传播疾病2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甲型病毒性肝炎以粪一口为主要传播途径。 【知识模块】 传染病、性传播疾病2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晚期血吸虫病可分为巨脾、腹水及侏儒三型。一个病人可兼有两种或两种以上表现其中巨脾型最常见占晚期血吸虫病的绝大多数。腹水型是晚期血吸虫病的一种表现,多由门脉高压症引起。侏儒型现已少见;肺型见于急性血吸虫病。 【知识模块】 传染病、性传播疾病27 【正确答案】 E【试题解析】 破伤风抗毒素是马血清制剂主要作用为中和游离的外毒素,是被动免疫。 【知识模块】 传染病、性传播疾病28 【正确答案】 E【试题解析】 细菌性痢疾肠道病变主要分布于结肠,以直肠、乙状结肠等部位最显著,但升结肠、回肠下端也见于少数病人。【知识模块】 传染病、性传播疾病29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甲型肝炎潜伏期为 1545 日,平均持续 30 天。患者在此期常无自觉症状但在潜伏期后期大约感染 25 天以后,粪便中有大量的 HAV 排出,潜伏期患者的传染性最强。 【知识模块】 传染病、性传播疾病30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传染病、性传播疾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职业资格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