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内科主治医师传染病学(专业知识)模拟试卷 25 及答案与解析1 伤寒的病理特点中错误的是(A)伤寒沙门菌内毒素是重要致病因素(B)伤寒患者肝、脾均会发生灶性坏死(C)伤寒病理特点是全身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增生性反应(D)第二次菌血症时释放的外毒素对致病起重要作用(E)肠道淋巴组织增生、坏死导致肠道并发症2 关于伤寒,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体温呈阶梯状上升(B)发热不伴寒战(C)成人患者大多数出现腹泻(D)肝脾肿大常见(E)神经精神症状3 关于伤寒杆菌抵抗力,下列不正确的是(A)在自然环境中生命力强,耐低温(B)水中可存活 23 周(C)粪便中可存活 12 个月(D)对一般消毒剂不敏感(E)60 ,
2、15 分钟或煮沸后即可杀灭4 男性,21 岁,持续发热、腹泻 1 周,23 次d,便中有黏液,右下腹隐痛,头痛、恶心、呕吐一次,伴食欲不振。体检:T39,神志清,表情淡漠,肝肋下2cm,脾肋下 1cm。末梢血 WBC2910 9L,N080,L020,粪便常规检查WBC(+),RBC 少许,未见虫卵,粪便培养无致病菌生长。该病例确诊最关键的检查为(A)骨髓穿刺常规检查(B)血培养致病菌(C)肥达反应(D)粪便检查阿米巴原虫(E)粪便细菌培养5 男性,43 岁。发热 3 天伴头痛,全身不适于 8 月 9 日去某医院就诊,按上感治疗病情未减轻,体温持续上升,于发病第 10 天住院。体检:体温 40
3、2,嗜睡状态,HR100 次min,S 1 低,肝肋下 2cm,质软,脾肋下 1cm,腹部稍胀气。化验:WBC4010 9L,N0 68,L0 32,ALT160U,抗一 HBc(+),HAV IgM(一),EKG 示心肌损害,肥达试验“O”1 :80,“H”1:160,最可能诊断是(A)急性无黄疸型肝炎(B)乙型脑炎(C)伤寒(D)病毒性心肌炎(E)脑型疾病6 男性,8 岁。持续高热 12 天,伴腹泻每日 35 次,右下腹隐痛住院。体验:肝肋下 2cm,脾肋下 15cm。化验:WBC2510 9L ,杆状粒细胞010,N060,L030,大便有少许白细胞及脓细胞,ALT100U,血清总胆红质
4、48molL,抗 HBs 阳性,肥达反应“O”1:160,“H”1:160,钩端螺旋体凝集溶解试验 1:200,尿蛋白(+),尿胆原(+) ,尿胆红素 ()。最可能诊断是(A)急性肾小球肾炎(B)乙型黄疸型肝炎(C)钩体病(D)细菌性痢疾(E)伤寒7 男性,28 岁。不规则低热 3 周,伴腹胀纳差,全身不适,但仍能坚持上班,既往有溃疡病史。昨天腹泻 3 次,今晨突然剧烈腹痛,2 小时后体温明显升高,被送往医院。体检:腹肌板样强直,全腹有压痛和反跳痛。化检:WBC15810 9L,N0 86,L0 14,考虑为急性腹膜炎。下列哪一种诊断可能性最大(A)溃疡病穿孔(B)慢性阑尾炎穿孔(C)自发性腹
5、膜炎(D)逍遥型伤寒并发肠穿孔(E)溃疡性结肠炎穿孔8 男性,50 岁。1 年前因慢性腹泻在某医院做乙状结肠镜检,诊断为慢性血吸虫病。此次因不规则发热 40 天伴纳差、腹胀住院。体检:肝肋下 lcm,剑下 4cm,质中,脾肋下 2cm。化验:WBC4210 9L,N068,L0 30,E002,肥达反应“O”1:160,“H”1:320,“A”1:80,“B”1:40。最可能诊断是(A)轻型伤寒合并血吸虫病(B)迁延型伤寒合并血吸虫病(C)逍遥型伤寒合并血吸虫病(D)慢性血吸虫病(E)副伤寒甲合并血吸虫病9 女性,31 岁。持续高热伴右下腹痛、腹泻 1 周于 8 月 2 日就诊,大便每日 34
6、次,有黏胨,偶带鲜血。体检:体温 40,心率 92 次min,两肺(一),前胸可见34 个红色皮疹,腹软,右下腹轻压痛,肝肋下 2cm,脾肋下 1cm。化验:WBC4210 9L,N0 60,L0 36,M0 04,大便光镜检WBC24HP ,RBC0 2HP,大便培养(一)。最可能诊断是(A)急性肠炎(B)伤寒(C)阿米巴痢疾(D)细菌性痢疾(E)斑疹伤寒10 患者男性,16 岁,因持续高热 1 周来诊,临床怀疑伤寒沙门菌感染。治疗首选下列哪种药物(A)氯霉素(B)环丙沙星(C)头孢曲松(D)多西环素(E)头孢呋辛10 男性,28 岁。发热 5 天伴纳差、乏力、腹痛、腹胀、腹泻,自服退热药及
7、复方新诺明、氯霉素等,发热仍不退,于起病第 10 天住院。体检:体温 39。8,心率 92 次min,脾肋下 1cm,质软,血培养(一)。11 临床高度怀疑为伤寒,为进一步明确诊断应检查(A)尿培养(B)骨髓培养(C)肥达反应(D)大便培养(E)重复血培养12 伤寒的典型临床表现是(A)持续发热,肝肿大,皮肤淤点,相对缓脉及白细胞减少(B)不规则发热,脾肿大,玫瑰疹,相对缓脉及白细胞减少(C)持续发热,脾肿大,玫瑰疹,相对缓脉及白细胞减少(D)弛张发热,肝脾肿大,玫瑰疹,相对缓脉及白细胞正常(E)间隙发热,脾肿大,玫瑰疹,相对缓脉及白细胞减少13 关于伤寒下列哪项说法不正确(A)在病程的第 2
8、3 周可发生肠出血、肠穿孔、中毒性心肌炎及支气管肺炎(B)嗜酸性粒细胞绝对计数对伤寒的诊断和预后有参考意义(C)临床表现为持续发热,中毒面容肝脾肿大,相对缓脉,玫瑰疹及白细胞减少(D)最显著病变部位是回肠末端集合淋巴结和孤立淋巴结(E)在病程的第 23 周,肥达反应效价达高峰13 男性,18 岁。持续发热 1 周伴乏力,厌食入院。体检:体温 394,脉搏 92次min,肝肋下 2cm,脾肋下 1cm。化验:WBC4010 9L,N0 62,L0 35,M0 03。血培养伤寒杆茵生长,经氯霉素治疗 5 天后体温正常,发病第 18 天解黑便 1 次,量约 50g。14 有关伤寒最严重而较常见的并发
9、症是(A)肠出血(B)肠穿孔(C)中毒性心肌炎(D)溶血尿毒症综合征(E)伤寒性肝炎15 下列哪项对伤寒的诊断与预后判断有参考意义(A)肥达反应是否阳性(B)白细胞总数减少程度(C)肝脾肿大程度(D)动态观察嗜酸性粒细胞计数(E)体温高低16 伤寒传染性最强时期是(A)起病后第 24 周(B)起病后 12 周内(C)起病后 1 周内(D)潜伏期(E)恢复期16 男,40 岁,渔民,居于血吸虫流行区,常有饮生水不良习惯。持续高热 3 周,弛张热 40,伴腹胀有黏液性大便,每天 23 次,肝肋下 2cm,脾 1cm,血白细胞 3010 9 L,中性 0 55,淋巴 045,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为零。伴
10、咳嗽。17 最可能的诊断为(A)日本血吸虫病(B)伤寒(C)疟病(D)败血症(E)粟粒性结核18 入院后第 2 天突发生右下腹痛,大汗淋漓,此时应先做下列哪项检查(A)腹部 X 线摄片(B) B 超(C)血常规(D)腹部 CT(E)腹腔穿刺19 体检右下腹肌卫,肝浊音界消失,此时应行下列哪项重要紧急处理(A)绝对卧床休息(B)禁食(C)镇静(D)立即手术(E)抗感染治疗20 病变最可能部位是(A)胃或十二指肠(B)空肠末端(C)回肠末端(D)横结肠(E)降结肠20 男性,29 岁,渔民,不规则发热 1 周,持续高热 5 天,伴腹痛,腹泻每日 24次,黏液便,于 7 月中旬住院。体检:体温 39
11、8,神志清,反应稍迟钝,心率88 次min,肝脾肋下均可扪及 2cm,质软。化验:WBC3310 9L,N0 59,L0 38,M0 03,大便光镜检 WBC24HP,拟诊伤寒。21 本例首选治疗是(A)庆大霉素(B)氨苄西林(C)复方磺胺甲 唑(复方新诺明)(D)氧氟沙星(E)林可霉素22 诊断伤寒,肥达反应有参考意义的抗体效价标准是(A)“O”1:80,“H”1:160(B) “O”1: 160,“H”1:80(C) “O”1: 80,“H”1:320(D)“O”1:80,“H”1:80(E)“O”1:320,“H”1:32023 假设信息 假如发热病人肥达反应“O”1:40,“H”1:3
12、20,“A”1 :640,“B”1:640,应考虑为(A)伤寒(B)副伤寒甲(C)副伤寒乙(D)副伤寒丙(E)预防接种后24 治疗后第 3 天体温开始下降,一般情况好转,食欲增进,此时最恰当的一般治疗是(A)禁食加静脉补液(B)鼓励进食(C)高热量易消化少渣饮食(D)高蛋白饮食(E)高脂饮食24 患者,男,40 岁,渔民,居于血吸虫流行区,常有饮生水不良习惯,持续高热3 周,体温在 383394之间,食欲减退,伴腹胀,有黏液性稀便,每日23 次,查体:T392,BP128 87mmHg,P125 次min,肝肋下 2cm,脾1cm。化验:WBC310 9L,中性 055,淋巴细胞 045,嗜酸
13、性粒细胞计数为零。25 进一步确诊应进行何检查(A)粪便血吸虫毛蚴孵化(B)骨髓培养(C)血涂片查疟原虫(D)血培养(E)肥达反应26 肥达反应结果:“O”1:320,“H”1 :80,“A”1 : 80,“B”1 :640。外斐反应:OX191:40。应考虑为(A)伤寒(B)副伤寒甲(C)副伤寒乙(D)副伤寒丙(E)斑疹伤寒27 关于伤寒与副伤寒,下列哪项正确(A)起病急,开始以高热为表现(B)肥达反应在病程的第 23 周阳性率最高(C)病程的第 24 周传染性最强(D)伤寒与副伤寒甲、乙有共同的菌体抗原(E)伤寒与副伤寒甲、乙有共同的鞭毛抗原28 入院 1 周后突发生右下腹痛,大汗淋漓,此
14、时应先做下列哪项检查(A)腹部 X 线摄片(B) B 超(C)血常规(D)腹部 CT(E)腹腔穿刺29 X 线检查见膈下有游离气体,体检:右下腹肌紧张,肝浊音界消失,此时应做哪项处理(A)绝对卧床休息(B)禁食(C)镇静(D)立即手术(E)抗感染治疗30 经手术及积极抗感染等对症处理后体温逐渐下降,此时仍有可能出现肠道严重并发症是因为(A)食欲开始好转,饮食活动未予适当限制(B)抗生素停用过早,细菌再度繁殖(C)肠道病变溃疡尚未完全愈合(D)久病体弱,抗体形成不足(E)可能与用药有关31 如某地区可能存在伤寒患者暴发,控制疫性蔓延最有效的措施是(A)停止供水(B)对饮用水迅速采取过量氯消毒(C
15、)加强饮用水的净化(D)迅速切断污染源(E)隔离伤寒患者31 女性,15 岁。因持续发热 10 天入院。患者 10 天前起发热,T38 左右,3 天后升至 40,持续高热,曾自服“ 消炎药”23 天未退热。查体:T40 ,P102 次min,R20 次min,神清,精神差,未见皮疹、出血点,心肺无特殊,腹平软,无压痛,肝、脾肋下各及 1cm,质软。32 为明确诊断需行哪些检查(A)血常规(B)尿常规(C)血培养(D)大便培养(E)骨髓培养33 此时培养阳性率最高的是(A)血培养(B)尿培养(C)大便培养(D)骨髓培养(E)痰培养34 该患者拟诊伤寒,首选的治疗药物是(A)氯霉素(B)氧氟沙星(
16、C)头孢曲松(D)多西环素(E)青霉素35 抗菌治疗疗程为(A)14 天(B) 23 周(C)体温正常后 3 天(D)体温正常并便培养阴性(E)体温正常并血培养阴性内科主治医师传染病学(专业知识)模拟试卷 25 答案与解析1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传染病学2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传染病学3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传染病学4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传染病学5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传染病学6 【正确答案】 E【知识模块】 传染病学7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传染病学8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传染病学9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传染病学
17、10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传染病学【知识模块】 传染病学1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病人持续发热 10 天,相对缓脉及脾肿大,临床上要考虑伤寒可能。病人已服用复方磺胺甲噁唑(复方新诺明)及氯霉素多日,体温不退。氯霉素一向作为治疗伤寒的首选药物,但近年对氯霉素耐药的伤寒杆菌日渐增多,且有地方性流行。因此对已用过药物治疗者,应做骨髓培养,以提高培养阳性率。尿、粪便培养通常用于病程第 34 周时,肥达试验第 1 周末开始阳性,第 34 周阳性率可达90,其效价随病程演进而递增,第 46 周达高峰,但此试验特异性不强,有假阳性,亦有假阴性,目前不作为诊断伤寒依据。【知识模块】 传染病
18、学12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传染病学13 【正确答案】 E【知识模块】 传染病学【知识模块】 传染病学14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传染病学15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传染病学16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传染病学【知识模块】 传染病学17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传染病学18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传染病学19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传染病学20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无论从流行病学及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均与伤寒有很多的一致性。【知识模块】 传染病学【知识模块】 传染病学21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传染病学22 【正确答案】
19、 A【知识模块】 传染病学23 【正确答案】 E【试题解析】 伤寒病原体有伤寒及副伤寒甲、乙、丙 4 种,它们都有组成相同的菌体抗原“O”和特异性各异的鞭毛抗原“H”,肥达反应就是用已知伤寒杆菌“O”、“H”抗原和副伤寒杆菌 A、B 的“H”抗原,与病人血清做凝集试验,以测定患者血清中有无相应抗体存在,从而作出伤寒和副伤寒甲、乙的诊断。由于副伤寒丙发病者甚少,凝集效价较低,肥达反应常呈假阴性,目前已不包括在肥达反应检测中。正常人由于隐性感染或预防接种,血清中可有一定量抗体,一般情况下,伤寒杆菌“O”凝集效价1:80,“H”凝集效价1:160,副伤寒甲、乙凝集效价1:80 才有诊断价值。人体感染
20、伤寒、副伤寒后“O”抗体出现较早,维持时间短 (半年左右),且消失后不受非特异性抗原刺激而重新出现。“H” 抗体出现较晚,但可维持数年,消失后易受非特异抗原刺激而出现回忆反应。“O” 、“H” 均超过正常值为伤寒,“O”在 A 或 B 中增高,则分别诊断为副伤寒甲或乙。本例“O”凝集效价不高,表明无伤寒或副伤寒杆菌的感染。“H”在 A、B 中均明显升高,提示患者曾接受过伤寒及副伤寒甲、乙三联疫苗接种,或为受到非特异性抗原刺激而引起的回忆反应。【知识模块】 传染病学2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住院后经过检查和治疗,3 天后体温下降,目前病程正处于发病后的第 23 周之间,此期最常见并发症
21、是肠出血与肠穿孔,因此应注意预防。特别在饮食上应避免暴饮暴食,避免高脂、高蛋白饮食,以营养丰富,容易消化的流质、半流质或少渣饮食为宜。【知识模块】 传染病学【知识模块】 传染病学25 【正确答案】 B,D,E【知识模块】 传染病学26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传染病学27 【正确答案】 C,D【知识模块】 传染病学28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传染病学29 【正确答案】 D,E【知识模块】 传染病学30 【正确答案】 A,C【知识模块】 传染病学31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传染病学【知识模块】 传染病学32 【正确答案】 A,C,E【知识模块】 传染病学33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传染病学34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传染病学35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传染病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