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试卷]中级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临床免疫学及检验(细胞因子与细胞黏附因子的测定)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testyield361 文档编号:877049 上传时间:2019-02-25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类试卷]中级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临床免疫学及检验(细胞因子与细胞黏附因子的测定)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医学类试卷]中级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临床免疫学及检验(细胞因子与细胞黏附因子的测定)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医学类试卷]中级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临床免疫学及检验(细胞因子与细胞黏附因子的测定)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医学类试卷]中级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临床免疫学及检验(细胞因子与细胞黏附因子的测定)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医学类试卷]中级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临床免疫学及检验(细胞因子与细胞黏附因子的测定)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级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临床免疫学及检验(细胞因子与细胞黏附因子的测定)模拟试卷 2 及答案与解析1 关于免疫学测定细胞因子,哪项是正确的(A)特异性高(B)操作简便(C)不能确定其生物学活性(D)不能确定其分泌情况(E)以上都是2 细胞因子生物学检测是(A)特异性高(B)定量(C)定位(D)测活性(E)半定量3 由活化的 T 细胞产生的是(A)multi-CSF(B) G-CSF(C) M-CSF(D)Epo(E)SCP4 细胞因子检测最可靠的方法是(A)生物学检测法(B)免疫学检测法(C)分子生物学法(D)动物体内检测法(E)以上都不是5 干扰素的生物活性不包括(A)抗病毒(B)免疫调节(C)

2、抗肿瘤(D)移植排斥(E)以上都是6 干扰素简称(A)IFN(B) TNF(C) IL(D)CSF(E)BSA7 与肿瘤病人进行性消瘦有关的细胞因子是(A)IFN(B) TNF-(C) IL-1(D)IL-8(E)IL-28 不属于 IL-10 的生物学作用是哪一项(A)抑制前炎症细胞因子的产生(B)抑制抗原特异性 T 细胞的激活(C)促进 B 细胞增殖和抗体产生,上调体液免疫应答水平(D)抑制巨噬细胞细胞功能,减少抗原呈递和细胞因子的产生(E)促进巨噬细胞细胞功能,提高抗原呈递能力9 细胞因子表达减少可见于(A)浆细胞瘤(B) AIDS(C)类风湿关节炎(D)超敏反应(E)细菌性脓毒血症休克

3、10 产生 TNF- 的细胞是(A)NK 细胞(B)单核 -巨噬细胞(C) T 细胞(D)B 细胞(E)血管内皮细胞11 发挥效应时最具种属特异性的 IL 是(A)TNF-(B) IL-1(C) IFN-(D)IL-8(E)IL-212 IL-1 主要由下列哪种细胞产生(A)巨噬细胞(B) B 细胞(C) CD4+T 细胞(D)血管内皮细胞(E)肾小管内皮细胞13 应用红细胞生成素(EPO)的首选适应证是(A)肾性贫血(B)再生障碍性贫血(C)阵发性夜间血尿症(D)多发性骨髓瘤(E)缺铁性贫血14 细胞因子的生物学活性不包括(A)促进靶细胞的增殖和分化(B)增强抗感染和细胞杀伤效应(C)促进和

4、抑制其他细胞因子和膜表面分子的表达(D)促进炎症过程,影响细胞代谢(E)直接刺激 B 细胞产生抗体15 3H-TdR 掺入试验测定白介素-2 活性,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测得 cpm 值越高,说明 IL-2 活性越低(B)测得 cpm 值越高,说明 IL-2 活性越高(C)测得 cpm 值越低,说明 IL-2 活性越高(D)测得 cpm 值与 IL-2 活性无关(E)cpm 值与 IL-2 活性呈不规则性变化16 细胞外可溶性黏附分子主要测定法是(A)ELISA(B)酶免疫组化法(C)荧光免疫法(D)流式细胞仪测定法(E)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17 检测细胞表面黏附分子常用的方法是(A)酶免疫

5、发光法(B)酶免疫组织法(C)荧光免疫法(D)流式细胞仪测定法(E)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18 细胞黏附分子基因的多态性检测的验证方法是(A)PCR-SSCP(B) PCR-RFLP(C)实时荧光 PCR 测定技术(D)PCR-直接测序法(E)以上都不是19 目前测定 IL-1 最常用的方法是(A)放射性核素掺入法(B) MTT 比色法(C)细胞毒活性测定法(D)细胞因子诱导产物测定法(E)抗病毒活性测定法20 用于细胞因子测定最常用的 ELISA 方法是以下哪种(A)双抗体夹心法(B)双抗原夹心法(C)间接法(D)竞争法(E)捕获包被法21 关于流式细胞分析法检测细胞因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6、根据荧光抗体染色不同,流式细胞分析法可分为直接法和间接法,直接法比较常用,其敏感性高于间接法(B)应用流式细胞分析法可区分具有不同分泌特性的细胞亚群(C)流式细胞分析法主要用于细胞表面细胞因子和细胞内黏附分子的检测(D)流式细胞分析法进行细胞固定时常用的固定剂为 5脱脂奶粉(E)以上均不正确22 通过细胞 DNA 合成的增加或减少来判断细胞增殖的测定方法是(A)放射性核素掺入法(B) MTT 比色法(C)细胞毒活性测定法(D)抗病毒活性测定法(E)趋化活性测定法23 患者,男,8 岁。患血友病 5 年,多次接受因子和输血治疗,近 2 个月反复发热,口服抗生素治疗无效。实验室检查:CD4 细胞减

7、少, CD8T 细胞正常,CD4CD8 比值降低,Anti-HIV 阳性。疑似:HIV 感染。此时患者血清中增高的可溶性黏附分子是(A)P 选择素(B) L 选择素(C) E 选择素(D)ICAM-1(E)可溶性 E 选择素23 AIL-2BIL-3CIL-6DCSFEIFN24 刺激浆细胞生长的是25 保护细胞免受病毒攻击的是25 AP 选择素增高BL 选择素增高CE 选择素增高DICAM-1 增高EP 选择素降低26 肝炎和肝硬化表现为27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表现为28 HIV 感染和 AIDS 患者表现为29 糖尿病患者表现为中级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临床免疫学及检验(细胞因子与细胞黏附因子的测

8、定)模拟试卷 2 答案与解析1 【正确答案】 E【试题解析】 免疫学测定细胞因子的特点包括特异性高、操作简便、不能确定其生物学活性、不能确定其分泌情况。【知识模块】 细胞因子与细胞黏附因子的测定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细胞因子生物学检测就是直接检测细胞因子特定的生物学活性来达到检测细胞因子水平的目的。【知识模块】 细胞因子与细胞黏附因子的测定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活化的 T 细胞能产生多种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CSF),即multi-CSF。【知识模块】 细胞因子与细胞黏附因子的测定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生物学检测法直接检测细胞

9、因子活性,反映细胞因子的功能状态,所以它是细胞因子检测最可靠的方法。【知识模块】 细胞因子与细胞黏附因子的测定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干扰素具有抗肿瘤、抗病毒和免疫调节的作用。【知识模块】 细胞因子与细胞黏附因子的测定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interferon,IFN。【知识模块】 细胞因子与细胞黏附因子的测定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TNF- 由细菌脂多糖活化的单核一巨噬细胞产生,可引起肿瘤组织出血坏死,也称恶病质素。【知识模块】 细胞因子与细胞黏附因子的测定8 【正确答案】 E【试题解析】 IL-10 能够抑制活化的 T 细胞产生细胞因子,特别是 Th1 细胞

10、,从而抑制细胞免疫应答;降低单核-巨噬细胞表面 MHC-类分子的表达,降低了APC 的抗原呈递能力;可刺激 B 细胞分化增殖,促进抗体产生。【知识模块】 细胞因子与细胞黏附因子的测定9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由于 AIDS 病人免疫系统受到抑制,故细胞因子产生减少。【知识模块】 细胞因子与细胞黏附因子的测定1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TNF- 由细菌脂多糖活化的单核-巨噬细胞产生。【知识模块】 细胞因子与细胞黏附因子的测定1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IFN- 为型干扰素,干扰素的生物活性有较严格的种属特异性,即某一种属细胞产生的干扰素只能作用于相同种属的细胞。【知识模块

11、】 细胞因子与细胞黏附因子的测定1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几乎所有的有核细胞均可产生 IL-1,主要以巨噬细胞为主。【知识模块】 细胞因子与细胞黏附因子的测定1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EPO 是一种强效的造血生长因子,主要由肾小管内皮细胞合成,故首选适应证为肾性贫血。【知识模块】 细胞因子与细胞黏附因子的测定14 【正确答案】 E【试题解析】 除 E 外均为细胞因子的生物学功能。细胞因子并不能直接刺激 B细胞产生抗体。【知识模块】 细胞因子与细胞黏附因子的测定1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3H-TdR 掺入试验测定白介素 -2 活性,测得 cpm 值越高,说明 IL-

12、2活性越高。【知识模块】 细胞因子与细胞黏附因子的测定1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ELISA(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Assay)利用抗原抗体反应和级联放大效应来测定微量的蛋白质,是细胞外可溶性黏附分子主要测定法。【知识模块】 细胞因子与细胞黏附因子的测定1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此题的核心是“细胞表面”,所以只有选择酶免疫组织法。【知识模块】 细胞因子与细胞黏附因子的测定18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PCR- 直接测序法直接测得目的基因的序列,是最为准确的验证方法。【知识模块】 细胞因子与细胞黏附因子的测定19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13、 细胞因子与细胞黏附因子的测定20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细胞因子与细胞黏附因子的测定2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流式细胞分析法的直接法敏感性不及间接法,主要用于细胞内细胞因子和细胞表面黏附分子的检测,进行细胞固定时常用的固定剂为 4多聚甲醛,可区分具有不同分泌特性的细胞亚群,如 Th1 和 Th2 细胞。【知识模块】 细胞因子与细胞黏附因子的测定22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细胞因子与细胞黏附因子的测定2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HIV 感染和 AIDS 患者血清中的 L 选择素明显增高。【知识模块】 细胞因子与细胞黏附因子的测定【知识模块】 细胞因子与细胞黏附

14、因子的测定24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细胞因子与细胞黏附因子的测定25 【正确答案】 E【试题解析】 IL-2 能促进 T 细胞增殖;IL-3 能刺激肥大细胞生长;IL-6 能刺激浆细胞生长;CSF 能刺激造血细胞集落形成;IFN 能保护细胞免受病毒攻击。【知识模块】 细胞因子与细胞黏附因子的测定【知识模块】 细胞因子与细胞黏附因子的测定26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细胞因子与细胞黏附因子的测定27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细胞因子与细胞黏附因子的测定28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细胞因子与细胞黏附因子的测定29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肝炎和肝硬化患者的 ICAM-1 增高;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 P 选择素增高;HIV 感染和 AIDS 患者的 L 选择素增高;糖尿病患者的 E 选择素增高。【知识模块】 细胞因子与细胞黏附因子的测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 GOST R ISO IEC 27004-2011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ecurity techniques Information security management Measurement《信息技术 安全技术 信息安全管理 测量》.pdf GOST R ISO IEC 27004-2011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ecurity techniques Information security management Measurement《信息技术 安全技术 信息安全管理 测量》.pdf
  • GOST R ISO IEC 27007-2014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ecurity techniques Guidelines for information security management systems auditing《信息技术 安全技术 信息安全管理系统审计指南》.pdf GOST R ISO IEC 27007-2014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ecurity techniques Guidelines for information security management systems auditing《信息技术 安全技术 信息安全管理系统审计指南》.pdf
  • GOST R ISO IEC 27011-2012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ecurity techniques Information security management guidelines for telecommunications organizations based on ISO IEC 27002《信息技术 安全技.pdf GOST R ISO IEC 27011-2012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ecurity techniques Information security management guidelines for telecommunications organizations based on ISO IEC 27002《信息技术 安全技.pdf
  • GOST R ISO IEC 27013-2014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ecurity techniques Guidance on the integrated implementation of ISO IEC 27001 and ISO IEC 20000-1《信息技术 安全技术 ISO IEC 27001和ISO IEC .pdf GOST R ISO IEC 27013-2014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ecurity techniques Guidance on the integrated implementation of ISO IEC 27001 and ISO IEC 20000-1《信息技术 安全技术 ISO IEC 27001和ISO IEC .pdf
  • GOST R ISO IEC 27031-2012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ecurity techniques Guidelines for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readiness for business continuity《信息技术 安全技术 业务连续用信息和通信技.pdf GOST R ISO IEC 27031-2012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ecurity techniques Guidelines for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readiness for business continuity《信息技术 安全技术 业务连续用信息和通信技.pdf
  • GOST R ISO IEC 27033-1-2011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ecurity techniques Network security Part 1 Overview and concepts《信息技术 安全技术 网络安全 第1部分 概述和概念》.pdf GOST R ISO IEC 27033-1-2011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ecurity techniques Network security Part 1 Overview and concepts《信息技术 安全技术 网络安全 第1部分 概述和概念》.pdf
  • GOST R ISO IEC 27033-3-2014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ecurity techniques Network security Part 3 Reference networking scenarios Threats design techniques and control issues《 信息技术 安全技.pdf GOST R ISO IEC 27033-3-2014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ecurity techniques Network security Part 3 Reference networking scenarios Threats design techniques and control issues《 信息技术 安全技.pdf
  • GOST R ISO IEC 27037-2014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ecurity techniques Guidelines for identification collection acquisition and preservation of digital evidence《 信息技术 安全技术 数字证据的识别 收集.pdf GOST R ISO IEC 27037-2014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ecurity techniques Guidelines for identification collection acquisition and preservation of digital evidence《 信息技术 安全技术 数字证据的识别 收集.pdf
  • GOST R ISO IEC 29100-2013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ecurity techniques Privacy framework《信息技术 安全技术 隐私框架》.pdf GOST R ISO IEC 29100-2013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ecurity techniques Privacy framework《信息技术 安全技术 隐私框架》.pdf
  •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职业资格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