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西医综合(细胞的基本功能)模拟试卷 13 及答案与解析1 任何离子的平衡电位(A)都是膜内负值(B)依赖于该离子在膜两侧的浓度差(C)可以对抗该离子顺浓度差的转运(D)可以用 Nernst 方程进行计算2 关于局部兴奋,正确的是(A)不是全或无的(B)有电紧张性扩布的特性(C)可产生时间性总和(D)可产生空间性总和3 刺激引起组织兴奋的影响因素是(A)刺激的种类(B)刺激的强度(C)刺激的持续时间(D)强度对时间变化率4 静息电位的大小接近于(A)Na +平衡电位(B) K+平衡电位(C) Na+平衡电位与 K+平衡电位之和(D)锋电位与超射之差5 关于神经纤维静息电位的形成机制,下述哪项是错
2、误的(A)细胞外的 K+浓度小于细胞内的浓度(B)细胞内的 Na+浓度低于细胞外的浓度(C)加大细胞外 K+浓度,会使静息电位值加大(D)细胞膜对 Na+有一点通透性6 大多数细胞产生和维持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是(A)细胞内高 K+和膜对 K+有通透性(B)细胞内高 Na+和膜对 Na+有通透性(C)细胞内高 Na+和膜对 K+有通透性(D)细胞外高 Na+和膜对 K+有通透性7 电化学驱动力决定了离子跨膜流动的方向和速度,而驱动力的改变主要由什么引起(A)流动离子膜内外的浓度差(B)膜对离子的通透性(C)阈电位水平(D)膜电位变化8 下列有关局部兴奋的描述,错误的是(A)它可随阈下刺激的增大而
3、增大(B)它可由产生部位向周围作短距离的扩布(C)它不表现不应期(D)不能引起时间性和空间性总和9 电紧张性扩布的特点是(A)跳跃传导(B)通过局部电流传递(C)随扩布距离的增加而迅速减弱(D)不随扩布距离的增加而衰减10 判断组织兴奋性高低最常用的简便指标是(A)阈电位(B)时间(C)阈强度(D)强度一时间变化率11 近代生理学把兴奋性定义为(A)活组织或细胞对外界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B)活组织或细胞对外界刺激发生反应的过程(C)细胞在受刺激时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D)细胞在受刺激时产生动作电位的过程12 可兴奋细胞包括(A)神经细胞,肌细胞(B)神经细胞,腺细胞(C)神经细胞,肌细胞,腺细胞
4、(D)神经细胞,骨细胞,腺细胞13 神经细胞在接受一次阈上刺激后,兴奋性的周期变化是(A)相对不应期绝对不应期超常期低常期(B)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低常期超常期(C)绝对不应期低常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D)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低常期14 如果某细胞兴奋性周期的绝对不应期为 2ms,理论上每秒内所能产生和传导的动作电位数最多不超过(A)50 次(B) 100 次(C) 400 次(D)500 次15 在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去极化时,电一化学驱动力最大的离子是(A)K +(B) Na+(C) Ca2+(D)Cl -16 细胞受刺激而兴奋时,膜内电位负值减少称作(A)极化(B)去极化(C)复极化(
5、D)超射17 关于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单一细胞传导是电紧张性扩布(B)动作电位随刺激强度减小而减小(C)膜电位达峰值时的电位近似于 Na+的平衡电位(D)上升支超过 OmV 的电位部分称超极化18 刺激引起兴奋的基本条件是使跨膜电位达到(A)局部电位(B)阈电位(C)锋电位(D)后电位19 大多数可兴奋细胞接受刺激发生反应的共同表现是产生(A)神经冲动(B)收缩(C)分泌(D)动作电位20 对于单根神经纤维来说,在阈强度的基础上将刺激强度增大一倍,动作电位的幅度有何变化(A)增加一倍(B)减少一半(C)增加两倍(D)保持不变21 神经纤维中相邻两个锋电位的时间间隔至少应大于
6、其(A)相对不应期(B)绝对不应期(C)超常期(D)低常期22 下列关于有髓神经纤维跳跃传导的叙述,错误的是(A)以相邻郎飞结间形成局部电流进行传导(B)传导速度比无髓纤维或一般细胞快得多(C)离子跨膜移动总数多,耗能多(D)双向传导23 实验性减少细胞外液 Na+,可导致(A)静息电位不变,动作电位(B)静息电位,动作电位(C)静息电位,动作电位不变(D)静息电位,动作电位24 阈电位是指(A)使膜的 K+通道突然大量开放的临界膜电位(B)使膜的 K+通道突然大量关闭的临界膜电位(C)使膜的 Na+通道突然大量关闭的临界膜电位(D)使膜的 Na+通道突然大量开放的临界膜电位25 可兴奋细胞受
7、到刺激后之所以能产生动作电位,是因为它们具有(A)电压门控的 Na+通道或 Ca2+通道(B)化学门控 Na+通道或 Ca2+通道(C)化学门控 K+通道(D)电压门控 K+通道25 A前列腺素B类固醇C肾上腺素D胰岛素26 通过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的膜表面受体传递信号的激素是27 通过 G 蛋白传递信号的激素是27 A动作电位B阈电位C局部电位D静息电位28 终板电位是29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是29 A极化B去极化C复极化D超级化30 阈下刺激引起膜外 Na+内流的电位变化为31 电位产生过程中,若只有 K+外流则引起32 质膜去极化后再向静息电位方向恢复的过程称为32 A绝对不应期B相对不应期
8、C超常期D低常期33 Na+通道失活的时相是34 阈值最低的时相是西医综合(细胞的基本功能)模拟试卷 13 答案与解析1 【正确答案】 B,C ,D【试题解析】 任何离子在膜两侧的平衡电位都是因为膜对该离子有通透性,且该离子在膜两侧有浓度差,离子从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转运,使膜两侧出现了电位差,这种电位差又能对抗离子顺浓度差的转运。当离子转运形成的电位差恰恰可以对抗离子顺浓度差转运的力量时,就没有离子的净转运,这时的电位差就是该离子的平衡电位。神经细胞的 K+平衡电位是膜内较膜外负,而 Na+平衡电位则是膜内较膜外正。根据膜内外的离子浓度及其他参数,用 Nernst 方程就可以计算出该离子的
9、平衡电位。【知识模块】 细胞的基本功能2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与动作电位相比,局部兴奋有以下几个特点:局部兴奋随着阈下刺激强度的增大而增大,而不是“全或无”式的;不能在膜上作远距离传播,只能通过电紧张向邻近细胞膜扩布;局部兴奋是可以互相叠加,主要有空间性总和与时间性总和两种叠加形式。【知识模块】 细胞的基本功能3 【正确答案】 B,C ,D【试题解析】 刺激引起组织兴奋的影响因素是刺激的强度、刺激的持续时间和强度对时间变化率,而与刺激种类无直接关系。【知识模块】 细胞的基本功能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静息电位主要是由于静息时离子跨膜扩散形成的,因此膜对哪一种离子
10、的通透性较高,则该离子的跨膜扩散对静息电位的影响就较大,静息电位也就更接近于该离子的平衡电位。而在静息状态下质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较高,所以静息电位大小接近于 K+平衡电位。【知识模块】 细胞的基本功能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由于 K+在细胞外液的浓度低于细胞内液,又由于膜在安静时对 K+的通透性高(K +通道开放),因此 K+便以易化扩散的方式移向膜外,使膜内电位降低,便形成了静息电位。若增加细胞外 K+的浓度,膜内外的浓度差变小,K +自膜内外流的量会减少,膜内电位降低幅度减小,因此静息电位值也变小,不是加大。【知识模块】 细胞的基本功能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安静时细胞
11、膜主要对 K+有通透性,而且细胞内 K+浓度总是高于细胞外 K+的浓度,因此, K+从膜内向膜外扩散。由于膜内带负电的蛋白质不能透出细胞膜,K +外移将使膜内变负、膜外变正,膜内外电位差对 K+继续外移起阻碍作用,当膜内外电位差对 K+继续外移的阻力与因浓度梯度形成 K+外移的动力相平衡时,膜两侧的电位差即静息电位。【知识模块】 细胞的基本功能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离子跨膜移(流)动的产生需要两个必不可少的因素:膜两侧对离子的电化学驱动力;膜对离子的通透性。离子在膜两侧受到的电化学驱动力是由该离子在膜两侧溶液中的浓度和膜电位共同决定的。离子在膜两侧溶液中的浓度决定该离子的平衡电位,
12、即电化学驱动力等于零的电位。在动作电位发生的过程中,尽管离子发生跨膜流动,但离子的平衡电位不会有明显变化,因为每次动作电位进入细胞内的 Na+和流出的 K+均只占胞质内离子总量的几分之一,因此不会显著影响膜两侧的离子浓度差。所以,电化学驱动力的改变主要由膜电位变化而引起,只要膜电位偏离平衡电位,就会对该离子产生相应的驱动力。【知识模块】 细胞的基本功能8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局部电位具有电紧张电位的电学特征,表现为:其幅度与刺激强度相关,因而不具有全或无的特征;只在局部形成向周围逐渐衰减的电紧张扩布,而不能像动作电位一样沿细胞膜进行不衰减的传播;没有不应期,可以发生空间总和和时间总和
13、;具有模拟信号的特征。【知识模块】 细胞的基本功能9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电紧张电位扩布时膜电位随着扩布距离的增加而逐渐衰减。【知识模块】 细胞的基本功能10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刺激的持续时间固定,测定能使组织发生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即阈强度,可作为衡量细胞兴奋性的指标。阈强度增大表示细胞兴奋性下降,反之,则表示细胞兴奋性升高。【知识模块】 细胞的基本功能1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生理学上最早关于兴奋性的定义是:活组织或细胞对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随着人们对各种组织反应过程的认识和记录仪器的发展,大量事实表明,各种可兴奋细胞兴奋时,虽然有不同的外部表现,但它们都有
14、一个共同的、最先出现的反应,即细胞膜的动作电位。因而,近代生理学把兴奋性定义为:细胞在受刺激时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知识模块】 细胞的基本功能1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兴奋性是指细胞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具有兴奋性的细胞是可兴奋细胞。神经细胞、肌细胞和部分腺细胞在受到刺激时首先产生动作电位,然后,神经细胞传导神经冲动(不断移动的动作电位)、肌细胞收缩和腺细胞分泌,实现它们各自的功能。因此,它们是可兴奋细胞。【知识模块】 细胞的基本功能1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可兴奋细胞在接受一个刺激而兴奋后的一个较短的时间内,无论再受到了多么强大的刺激,都不能再产生兴奋,即在此期间内出现的任
15、何刺激均“无效”,称这一时期为绝对不应期:这是兴奋后首先出现的,此期兴奋性等于零。在绝对不应期后紧跟着出现的是相对不应期,在此期间使用大于该组织正常的阈强度的刺激,有可能引起新的兴奋,此期兴奋性低于正常。在相对不应期之后兴奋性高于正常,即用小于组织正常的阈强度的刺激就能引起新的兴奋,称为超常期。最后出现的是低常期,组织的兴奋性又低于正常。【知识模块】 细胞的基本功能1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因为在绝对不应期中无论多强刺激都不能引起兴奋,因此,当绝对不应期占 2ms 时,每秒钟出现的动作电位数最多不超过 500 次。【知识模块】 细胞的基本功能1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动作电
16、位的去极化是由内向电流形成的,而离子的跨膜流动方向是由电化学驱动力决定的,Na +受到的驱动力为-130mV,K +受到的驱动力为+20mV,其中 Na+驱动力最大。【知识模块】 细胞的基本功能1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几种有关极化的概念,鉴别表如下:【知识模块】 细胞的基本功能1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动作电位是神经细胞受到阈或阈上刺激后,膜上 Na+通道激活,Na +内流,膜内电位升高所致,膜电位升高至峰值时,即接近 Na+的平衡电位。动作电位的产生和传播都是“全或无”的,其传播方式为局部电流。动作电位在零电位以上为超射,为反极化,而并非超极化的过程。复极化是由于膜对
17、Na+的通透性变小,同时 K+通道逐渐开放,膜对 K+的通透性增大并超过对 Na+的通透性,于是膜内K+在浓度和电位梯度作用下向膜外扩散,使膜内电位由正值向负值发展,直至恢复到静息电位水平。【知识模块】 细胞的基本功能1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引起细胞产生动作电位的刺激必须是使膜发生去极化的刺激,而且还要有足够的强度使膜去极化到膜电位的一个临界值,即阈电位。【知识模块】 细胞的基本功能19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可兴奋细胞即受刺激后能产生动作电位的细胞,所有可兴奋细胞都必然具有电压门控钠通道或电压门控钙通道,它们在受刺激后首先发生的共同反应就是基于这些离子通道激活而产生的动作
18、电位。【知识模块】 细胞的基本功能20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动作电位的“全或无”特性是常考点,动作电位可因刺激过弱而不产生(无),而一旦产生幅值就达到最大(全) 。【知识模块】 细胞的基本功能2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神经纤维相邻两个动作电位的时间间隔最小应大于该神经纤维的绝对不应期。因为在绝对不应期,神经纤维的兴奋性降低至零,在此期内神经纤维不接受任何强度的刺激,也不发生任何电位变化。【知识模块】 细胞的基本功能2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动作电位在有髓鞘的神经纤维以跳跃式传导,其特点是:以局部电流传导;传导速度快于无髓鞘神经纤维; 为双向传导;不衰减扩布;节能传
19、导,并非 C 项所说耗能多。在跳跃传导过程中,离子跨膜移动只在朗飞结处发生,故离子跨膜移动总数少,所以是节能传导。【知识模块】 细胞的基本功能2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动作电位的发生是可兴奋细胞膜外 Na+内流的结果。处于安静状态的细胞,膜外 Na+膜内 Na+;另外,静息电位使膜内处于负电性质。因此,Na +的浓度差和膜内外的电位差,构成了 Na+内流的驱动力,两者膜内外差越大,驱动力越大,Na +内流量和速度也越大,故动作电位的幅值也就越大;反之亦然。本题前提是减少细胞外液 Na+,这就减小了膜内外 Na+浓度差,Na +内流的化学驱动力降低,致 Na+内流量减少,内流速度降低,
20、结果使动作电位幅值降低。细胞外液Na+减少,对静息电位无影响,因为静息电位是由 K+外流形成的,与 Na+膜内外浓度差无关(注:静息状态下,虽有微量 Na+、Cl -的转运,但可忽略不计)。【知识模块】 细胞的基本功能2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动作电位的上升支是大量 Na+内流引起的。阈电位是指去极化到刚能引起动作电位的临界膜电位,即引起膜的 Na+通道突然大量开放的临界膜电位。因为达到这一去极化的膜电位值时才可以出现 Na+内流的正反馈,以至大量 Na+内流导致动作电位的产生。【知识模块】 细胞的基本功能2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可兴奋细胞系指在受到刺激后能产生动作电位的
21、细胞,包括神经细胞、肌肉细胞(骨骼肌、心肌、平滑肌)、腺体细胞。它们之所以能产生动作电位,是因为细胞膜上都有电压门控 Na+通道或 Ca2+通道。动作电位的去极化不是 Na+内流就是 Ca2+内流的结果,后者见于窦房结细胞和平滑肌细胞。两种离子内流是在膜电位差降低时使其通道开放才实现的,因此将这两类通道称为电压门控通道。【知识模块】 细胞的基本功能【知识模块】 细胞的基本功能26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细胞的基本功能2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1)酪氨酸激酶(R11K) 受体是绝大多数生长因子的受体,分为 6 种类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 ;胰岛素和类胰岛素生长因子-
22、 受体;神经生长因子受体(NGFR); 血小板源生长因子受体(PDGFR);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 (2)与 G 蛋白偶联的受体有: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它们与靶细胞质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形成激素一受体复合物而激活相应受体。【知识模块】 细胞的基本功能【知识模块】 细胞的基本功能28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细胞的基本功能29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阈下刺激可引起膜轻微去极化,Na +通道少量开放,但去极化达不到阈电位水平,这种去极化的电位变化,称为局部电位。它与动作电位不同:有等级性,即其幅度随刺激强度增强而增大;不能像动作电
23、位那样传导,只有电紧张性扩布,这种扩布随距离增加而迅速衰减;可以叠加(总和),有时间性总和和空间性总和。感受器电位或启动电位、终板电位和突触后电位(兴奋性和抑制性)都属于局部电位。【知识模块】 细胞的基本功能【知识模块】 细胞的基本功能30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细胞的基本功能31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细胞的基本功能3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1)细胞受到阈下刺激,引起少量 Na+内流,静息电位绝对值减小,从而引起去极化;(2)K +外流导致电位向静息电位方向恢复,即复极化;(3)质膜去极化后再向静息电位方向恢复的过程称为复极化。极化、去极化、复极化、超极化及反极化等几种极化的含义一定要理解清楚。【知识模块】 细胞的基本功能【知识模块】 细胞的基本功能33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细胞的基本功能3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Na +通道失活的时相是绝对不应期,此期兴奋性为 0,任何强大刺激均不能引起第二次动作电位,原因就是 Na+通道失活。阈值最低的时相是超常期,此期相当于膜电位恢复到接近原静息电位的时期,但距离阈电位较静息电位为近,亦即较静息电位更易发生兴奋,故此时间内引起兴奋的阈值最低。【知识模块】 细胞的基本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