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2011年11月某省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学)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花仙子 文档编号:891272 上传时间:2019-02-2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资格类试卷]2011年11月某省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学)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2011年11月某省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学)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2011年11月某省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学)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2011年11月某省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学)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2011年11月某省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学)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1 年 11 月某省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学)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选题以下每道试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选出该项。1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 )。(A)教育问题(B)教育事实(C)教育现象(D)教育规律2 埃及设置最多的学校是( )。(A)宫廷学校(B)政府学校(C)寺院学校(D)文士学校3 “循序渐进 ”原则是( ) 提出的。(A)孔子(B)朱熹(C)陶行知(D)孟子4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内在因素与( )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A)父母期望(B)社会文化(C)外部环境(D)遗传条件5 从法治角度讲,学生是( )的社会个体。(A)特殊(B)独

2、立(C) “边际”(D)从属6 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的代表人物是( )。(A)涂尔干(B)卢梭(C)赞可夫(D)福禄倍尔7 我国的主要教学组织形式是( )。(A)个别教学(B)班级授课制(C)现场教学(D)启发式教学8 “教学与发展 ”的思想是 ( )提出来的。(A)赫尔巴特(B)巴班斯基(C)布鲁纳(D)赞可夫9 班主任的工作是从( ) 开始的。(A)评定学生操行(B)教育个别学生(C)了解和研究学生(D)组建班集体10 在校外活动中,教师处于( )。(A)领导地位(B)启发指导地位(C)顾问地位(D)主导地位二、判断题请判断下列各题是否正确。11 校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续。(A)正确(B)错

3、误12 环境对儿童发展的作用总是积极的。(A)正确(B)错误13 有人类社会就有教育,也就有了教育学。(A)正确(B)错误14 只要运用正面说服的教育方法,一切学生都能教育好,因此,反对纪律处分等强制性的方法。(A)正确(B)错误15 在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的教育对象既是教育主体,又是教育客体。(A)正确(B)错误三、填空题请完成下列各题,在各题的空处填入恰当的答案。16 我国义务教育的教学计划应具备强制性、_和_的特征。17 教师承担了多种角色职能,既是传道授业解惑者、示范者、朋友,又是_者和_者。18 中学德育的途径主要有_、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劳动、_活动和班主任工作。19 教师的个性、情

4、绪、健康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的品质等统称为教师的_。20 班主任班级管理的主要内容是_、_和_。21 1922 年通过的“_” 学制,基本参照美国的学制,通常又称 “_”学制,这是旧中国使用时间最长的学制。22 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为_、_、_。23 我国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思想的是_,在国外,启发式教学始于古希腊的_。24 个体身心发展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称为_。25 班主任争取家长配合,与家长联系的方式主要有_、家长会、_。四、名词解释题请解释下列名词。26 学制27 课堂教学28 学校教育五、简答题请简要回答下列问题。29 学校美育的任务是什么?30 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有哪些

5、?31 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六、论述题请依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32 中学有哪些常用的教学方法?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的依据是什么?33 联系实际,论述教师应具备哪些基本素养?七、案例分析题请结合以下案例回答问题。34 某教师回到办公室说:“七平级二班的学生真笨,这堂课我连续讲了三遍,他们还是不会,我是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了。他们不会我有什么办法”。如何理解教师主导作用,这位教师全面发挥主导作用了吗?2011 年 11 月某省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学)真题试卷答案与解析一、单选题以下每道试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选出该项。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德国是最早

6、的,在 1763 年,普鲁士颁布普通学校的规程,规定513 岁儿童必须接受义务教育。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积极倡导各地选择综合课程,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通过教学,学生在教师有计划、有步骤地积极引导下,主动地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体力,陶冶情操、美感,形成全面发展的个性。所以,教学是学校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活动应当持续、连贯、有系统地进行,是为了处理好教学活动的顺序、学科课程的体系、科学理论的联系,学生发展规律之间错

7、综复杂的关系而提出的。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上课是全部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取决于上课的水平。教师上课一定要有经过详细准备的教案,但是上课又不仅仅是有好的教案,相反,过分拘泥于教案可能会影响教学的效果。教师要善于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运用教案,才能把课上好。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理解教材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7 【正确答案】 A8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实质教育又称“实质训练”,它认为普通教育应以获得有价值的知识为主要任务,而学习知识本身就包含着能力的培养,能力无需加以特别训练。9 【正确答案】 C1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国家教委关于

8、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作了明确解释:“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11 【正确答案】 C1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班级授课制产生于近代资本主义兴起的时代,是由于要求普及教育,扩大教育教学规模,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从而批判、否定分散的小农经济和封建隔绝状态下长期实行的个别教学组织形式的结果。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对班级授课制从理论上加以总结和论证,

9、使它基本确定下来,以后,又经过赫尔巴特等教育家进行补充,使它进一步完善。1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教育的三个基本要素是相互联系的,其中,教育者是主导性的因素,他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他掌握着教育的目的,采用着适当的教育内容,选择一定的教育活动方式,创设必要的教育环境,调控着受教育者和整个教育过程,从而促进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使其达到预期的目的。1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师生的交互作用在学校生活中是最为重要的。15 【正确答案】 B二、名词解释题请解释下列名词。16 【正确答案】 社会本位论:是主张从社会的角度考虑人和社会的关系,把满足社会的需要当作教育目的的一种价值取

10、向。其主要代表人物有法国的孔德、德国的那托尔卜、法国的涂尔干。其基本主张是:(1)教育目的要根据社会需要来确定,个人只是教育加工的原料,其发展必须服从社会发展的需要;(2)教育目的在于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符合社会准则的公民,使个人社会化;(3)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受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社会本位论看到了社会的作用,忽视了个体的价值,不利于个体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17 【正确答案】 分科课程:亦称“学科课程” ,是依据教育目标和受教育者的发展水平从各门学科中选择内容,组成学科,以科学的逻辑体系制定标准、编写教科书、规定教学顺序、教学周期与学时、学科教学的课程。它是学校课程的基本形式。18 【

11、正确答案】 义务教育:是依照法律规定对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实施一定年限的普及的、强迫的、免费的学校教育,也称普及义务教育或强迫教育。19 【正确答案】 研究性学习: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三、简答题请简要回答下列问题。20 【正确答案】 (1)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首先,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其次,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教育结构。最后,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着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成的发展与改革。(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首先,教育能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

12、现实的劳动力,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其次,教育是科学知识生产的手段。最后,教育是发展科学的一个重要手段。21 【正确答案】 (1)改变课程过重于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加强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3)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 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

13、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4)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5)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生活的适应性。22 【正确答案】 (1)公平、正确、合情合理;(2) 发扬民主,获得群众支持;(3)注意宣传与教育。23 【正确答案】 陶冶法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运用陶冶法进

14、行德育的要求有:创设良好情境; 与启发说服相结合;引导学生参与情境创设。四、论述题请依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24 【正确答案】 (1)目前我国德育工作在现实的教育效果、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上都存在问题,对青少年学生的说服力和吸引力不强。要增强德育的实效性和感染力,注重方法的变革是十分重要的,学校德育工作应注重“以德育人” 。“以德育人”就是要求德育工作者不仅仅在口头上要求学生有思想品德,更重要的是要用行动把什么是道德展示出来。(2)德育过程是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教导下,学生主动地积极地进行道德认识和道德实践,逐步提高自我修养能力、形成社会主义的品德的过程。教师对学生的德育影响,必须经过他们主

15、体的选择、吸取与能动的实践活动,才能转化为他们的品德。(3)德育过程是教师教导下学生能动的道德活动过程。学生品德的发展是在活动中能动地实现的。在德育过程中,学生是能动地吸取教育影响的。道德活动是促进外界的德育影响转化为学生自身品德的基础。进行德育要善于组织、指导学生的活动。在德育过程中,既要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各种教育活动,又要引导学生自觉进行个人内部的道德修养活动,使两者联系起来,相互促进。五、案例分析题请结合以下案例回答问题。25 【正确答案】 (1)评价功能失调,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忽视改进、激励、发展的功能,表现在学生身上就是学生只关心考试得了多少分,排在第几名,而很少关心考试中反映

16、出来的自身发展中存在的问题。(2)过分关注活动的结果(如学生成绩、教师业绩、学校升学率等)。忽视被评价者在活动的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和努力程度,忽视对日常教育教学活动的评价,忽视对教育活动发展、变化过程的动态评价。(3)评价主体单一,基本上没有形成学生、教师管理者、教育专家、家长等多主体共同积极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模式,忽视了评价主体多源,多向的价值,尤其忽视自我评价的价值。(4)评价标准机械、单一,过于强调共性和一般趋势,忽略了学生、教师、学校的个性发展和个体间的差异性。(5)评价内容片面,过于注重学业成绩,而对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体现忽视,或者缺乏有效的评价工具和方法。(6)评价方法单调

17、,过于注重传统的纸笔测验,对体现新的评价理念的新质性评价方法不够重视。(7)忽视对评价结果的反映和认同,使评价的激励、调控、发展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8)评价对象基本处于被动地被检查,被评判的地位,自尊心、自信心得不到很好的保护,对评价往往持一种冷漠、应付、对立、讨厌、拒斥或者害怕、恐惧、逃避的态度,甚至出现欺骗,弄虚作假的行为。26 【正确答案】 (1)对学生现在的学习基础、智力水平、能力高低、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特长等有一个准确的评价。(2)在完成学校统一教学要求并达到基本培养规格的同时,有所选择和有所侧重地制定进一步加强某方面基础,扩充某方面知识和发展某方面能力的计划、调整、优化已有的知识。(3)按照既定计划积极主动地培养自己。(4)在实践中能不断修正和调整学习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职业资格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