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2013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试卷(精选)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fatcommittee260 文档编号:891660 上传时间:2019-02-2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8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资格类试卷]2013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试卷(精选)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2013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试卷(精选)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2013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试卷(精选)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2013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试卷(精选)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2013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试卷(精选)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 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试卷(精选)及答案与解析一、音乐编创题1 为唐代诗人李白早发白帝城谱曲。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要求:(1)调式调性明确。(2)词曲表情达意。(3)结构基本合理。二、音乐作品分析题2 分析歌曲长江之歌,写出:(1)调式调性。(2)结构图式。(3)旋律特征。三、教学设计题3 请根据歌曲长江之歌的分析,设计高一年级歌唱课模块教学目标与简单教学环节。要求:(1)教学目标:从音乐课程标准的三个维度进行目标设计,注意行为动词的表述,要具有可操作性。(2)歌唱环节:关注音乐本体,注重

2、参与体验,注意学习方式,培养学习能力,方法适合全体学生。 四、案例分析题3 根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对下列案例进行分析。案例:某教师在 45 分钟的中国汉族民间舞蹈教学中,导入环节介绍了中国汉族民间舞蹈发展史(7 分钟),教学过程讲解了东北秧歌,山东秧歌,陕北秧歌的表演形式特点及代表艺术家,民族舞蹈服饰(18 分钟)。欣赏部分,教授后半部分,讲授民族舞蹈化妆的基本要素和步骤(15 分钟)。最后带领学生欣赏了舞蹈春天(15 分钟 )。问题:4 对案例做出判断。5 对教学过程客观评价。6 对案例提出教学建议。五、课例点评题6 35. 【课程名称】复调音乐的大师巴赫【教学目标】略【教学难点】

3、体验感受巴洛克音乐的风格特征,掌握主调音乐与复调音乐的区别【教学过程】(一)导入:以 “穿越”话题,导入音乐的穿越之旅(二)新课教授:主调音乐与复调音乐的结构特征1聆听铁血丹心,引导学生讨论其旋律特征;聆听欢乐颂,指挥学生集体合唱欢乐颂旋律,对比主调音乐与复调音乐的不同特征。2聆听马太受难乐的第一分曲和第 72 分曲,分辨哪首是主调,哪首是复调音乐。3聆听马太受难乐的第一分曲和萨顶顶演唱的万物生,引导学生对比,讨论:这两段音乐分别给你怎样的感受?适合在什么样的场合演唱?(三)深入探讨巴赫 马太受难乐1简单介绍马太受难乐的创作背景,内容及结构。2从两首乐曲的节拍、力度、演奏形式、感情基调等分析他

4、们的音乐特点与风格。3熟悉音乐主题跟唱第一分曲和第 72 分曲主题。4播放马太受难乐第 78 分曲。学生活动:聆听、对比、讨论是否延续了第 72 分曲的感情基调,它表达了怎样的场景?5思考总结:领略了马太受难乐的魅力,你觉得这部作品给你怎样的感受?(四)拓展与探究:讨论思考对巴赫和巴洛克音乐的认识(五)总结:略根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对上述音乐鉴赏课例进行点评并分析。要求:7 对教学设计进行客观评价。8 对教学设计亮点进行点评。2013 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试卷(精选)答案与解析一、音乐编创题1 【正确答案】 早发白帝城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在流

5、放途中遇赦返回时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是李白诗作中流传最广的名篇之一。诗人是把遇赦后愉快的心情和江山的壮丽多姿、顺水行舟的流畅轻快融为一体来表达的。全诗不无夸张和奇想,写得流丽飘逸,惊世骇俗,美轮美奂,但又不假雕琢,随心所欲,自然天成。因此,歌曲编创时,建议用格调清新的五声音阶或者大调音阶,而不建议用小调音阶。旋律要轻快或舒展,而不适宜用哀怨郁结的曲风。二、音乐作品分析题2 【正确答案】 首先,全曲为 大调: 其次,此曲为大调式,单三部曲式,图式为: A 段是对长江风采的描绘,由两个平行结构的弱抑起乐句构成,顺口易记,深刻凝练。第 3、7 小节的大跳七度,使曲调跌宕起伏,更突出长江一泻千里蜿蜒奔

6、腾,东去大海的形象和非凡气概。B 段是对长江力量的阐述,乐句改用强拍起。显得鲜明直接,附点四分音符的运用使旋律更为亲切流畅。第一句强调的进行。给人以清新的感受。第二句节奏与第一句大致相同,前两节提高了三度。 后两节构成反向模仿,造成“一浪比一浪高” 的趋势。 第二句末的“6”音是全曲最高音犹如掀起滔天巨浪,把歌曲推向高潮。 A段是对长江的歌颂和赞美,除第二句末略有不同之外,基本上是 A 段的重复。 尾声运用歌曲开头的动机“mi fa sol”发展而成。是对长江依恋与赞颂之歌的进一步抒发最后终止在主和弦的三度音上。贴切而不落俗套,传神而意境深远。 第三,这首长江之歌旋律激昂,歌词气势磅礴、委婉秀

7、丽,对比十分鲜明,形象地描绘了长江的雄姿,如首句的旋律线就呈现大起大落之势,描绘了长江之险,中部的旋律缓缓流淌,表现了长江中下游之美。 它通过对中国的第一长河长江的描写与赞美,表达了中国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情感。长江之歌是上世纪 80 年代风靡全中国的大型电视纪录片话说长江主题歌,王世光作曲,胡宏伟作词,首唱者季小琴。三、教学设计题3 【正确答案】 教材分析:长江之歌是一首抒情风格的进行曲。舒展起伏的旋律形象地描绘了长江的气势宏大、波澜壮阔、曲折回转的情景,乐曲用单三部曲式写成 A+B+A+尾声的结构。长江之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分别为“ 隋感态度与价值观 ”“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目标:1通

8、过理解诗歌的语言和吟诵诗句,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2通过对长江之歌的学习,从音乐的角度联系地理上祖国的山川地貌,结合先进的现代教育媒体,将视与听、音乐的与非音乐的,直接的与间接的知识点融会贯通。3掌握长江之歌采用了什么样的典型的创作方法(重复与对比)。并体会它们的运用在音乐作品中起到的作用。教学重点:了解音乐作品发展中的两大基本法则(重复与对比),体会作者对长江的热爱,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深情。教学难点:如何在分组条件下师生一起逐步总结出音乐作品的结构图式和旋律特点。教具手段:多媒体教学过程(教学环节设计):(一)导入:长江与黄河是炎黄子孙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9、,她们哺育了江河沿岸的亿万华夏人民。以前我们接触过描绘黄河的作品。(提问:请学生抢答是哪一部作品,作者是谁?)今天让我们来看另一条母亲河、她就是我国第一大河 长江。教师提问:哪些同学去过长江边?结合学生对亲历长江边的感受,穿插两首唐代诗人漫步长江边时吟诵的诗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唐.杜甫 登高“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唐.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其中穿插放映两张摄影作品(PPT),点题并板书:长江之歌,学生集体朗读歌词,然后由老师播放歌曲长江之歌。(二)新课教学首先,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分为两组,其中一组唱 A 部分,另外一组唱 B 部分,然后合起来唱 A。其次,在老师指

10、导下,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分别从调式调性,乐曲曲式结构、歌曲旋律特点以及词曲作者创作背景等方面进行讨论以及作答,并分别从书面上试写歌曲的图式。然后由老师综合点出。(三)巩固提高1了解重复和对比是音乐作品发展的两大基本法则。此点应贯穿始终。B 段与A 段在节奏、旋律、句法等方面的不同之处。唱词时,结合歌曲分析让学生感受重复深化主题的功用和对比手法产生的新颖感。2教师提出分析题:长江之歌重复之处如此之多,为什么又这样美?假如设计 B 段也一直重复好不好?(学生课堂讨论)注意事项:A 段与 A段的第二句略有不同,应加以区别,防止混淆。曲中长音有二拍、三拍、四拍,要求划拍视唱,严格唱准各音符时值。根据结

11、构分段练习。介绍词曲作者,王世光(曲) 胡宏伟(词)及简单介绍创作花絮。(四)小结因此,我们总结出的规律是:音乐是转瞬即逝的,它有时间限制,美术作品可以一览无余,整体到细部反复欣赏。其有很大的自由性,而音乐只能随着时间的推移,一步步地由局部到整体按顺序欣赏。这便增加了欣赏理解的困难,作曲家为了统一作品风格,加深主题印象,常常使用重复或变化重复的手法。但如果只有重复便会给人以单调乏味的感觉。反之一味地进行对比,只会让人觉得花哨琐碎,没有主体。如进行适当的对比,则会给人以一种新鲜感,(统一中见变化)。对比例:B 段第二句在旋律、节奏和句法上都有所改变,第一句与第二句形成了对比。课后作业:音乐素材发

12、展的两种重要基本手法是什么?四、案例分析题4 【正确答案】 本案例是一个问题案例。5 【正确答案】 本案例虽然以汉族民间舞蹈春天的鉴赏为教学内容,但忽略了音乐本体,夸大了舞蹈历史、舞蹈种类等比例,淡化了音乐舞蹈本体学科的特点,忽略了本学科教学内容,过多地关注了学科以外的文化知识,与新课标的要求不符,曲解了“突出音乐学科特点关注学科综合” 等课程基本理念。在教学中,学科综合应该突出音乐艺术的特点,拓展学生的文化艺术视野,为的是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音乐,而不是本末倒置。无限度地外延与拓展,将音乐课上成民族、民俗文化课。6 【正确答案】 在教学中教师应遵循听觉艺术的感知规律,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正确地

13、处理音乐知识、技能的学习与审美体验和文化认知能力的关系。在新课程音乐教学中提倡拓展民族文化,但要把主要的精力放到音乐本体的教学上,因为它是发展学生审美体验、艺术表达和文化认知的基础。五、课例点评题7 【正确答案】 教学重点突出、教学过程基本合理。在“教学过程 ”这一环节里,此课例基本符合讲课过程所要进行的四个基本步骤:首先,采用创设情境导入,非常符合学生心理特点,让学生容易接受。其次,在新课教授部分注重循序渐进,符合学生的学习方式与思维方式。但对比学习内容应适当减少,尽早进入主题,不应喧宾夺主。再次,拓展与探究的内容可以更丰富,这是可以多与其他形式音乐进行对比,不仅巩固了学习内容,也进行了拓展。最后,应对本节课的内容做一个精炼的总结,让学生更加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8 【正确答案】 本课亮点:以“穿越” 为话题,导入音乐之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用现代音乐铁血丹心万物生作为例子引入,将现代与古典音乐很好地融合在一起;本课的主题马太受难乐情绪较悲伤,由于选用了欢乐颂等主调音乐作为例子,中和了情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职业资格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