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2013年山东省烟台市龙口市教师招聘考试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syndromehi216 文档编号:891727 上传时间:2019-02-26 格式:DOC 页数:47 大小:8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资格类试卷]2013年山东省烟台市龙口市教师招聘考试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2013年山东省烟台市龙口市教师招聘考试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2013年山东省烟台市龙口市教师招聘考试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2013年山东省烟台市龙口市教师招聘考试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2013年山东省烟台市龙口市教师招聘考试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 年山东省烟台市龙口市教师招聘考试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中主张建设学习化社会,其关键在于( )(A)改革正规教育(B)发展成人教育(C)实施终身教育(D)推行回归教育2 下列文件中,最早提出“把发展基础教育的责任交给地方,有步骤地实行九年义务教育”的是 ( )(A)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B)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C)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D)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3 关于教学与发展的关系,维果斯基的基本观点是( )(A)教学跟随发展(B)教学与发展并行(C)教学促进发展(D)教学等

2、同于发展4 强调知识的内在逻辑和系统性,主张分科教学的是( )(A)经验主义课程论(B)学科中心课程论(C)存在主义课程论(D)后现代主义课程论5 按照科尔伯格的理论,以人际关系和谐或“好孩子” 为定向的道德发展阶段处于( )(A)前习俗水平(B)习俗水平(C)后习俗水平(D)准习俗水平6 在一个人的发展过程中,有的方面在较低的年龄阶段就达到了较高的水平,有的方面则要到较高的年龄阶段才能达到成熟的水平。这反映了入的身心发展具有( )(A)顺序性(B)阶段性(C)差异性(D)不均衡性7 义务教育的基本内涵是:国家与社会有义务确保全体适龄儿童接受法定年限的学校教育、家长有义务送适龄子女接受法定年限

3、的学校教育和( )(A)学校有义务为适龄儿童提供公平的教育(B)适龄儿童有义务接受法定年限的学校教育(C)公共机构有对适龄儿童开放并进行教育的义务(D)企事业单位和个人不得雇用学龄儿童8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这一论述强调的学习动机类型是 ( )(A)自我提高动机(B)外部动机(C)社会交往动机(D)内部动机9 泰勒认为,课程评价是为了找出结果与目标间的差距,并利用这种反馈信息作为修订课程计划的依据。据此提出的课程评价模式是( )(A)目标评价模式(B)目的游离评价模式(C)背景、输入、过程、结果评价模式(D)差距评价模式10 按照美国教育哲学家谢弗勒对教育定义的分类,作者

4、自己创制的、其内涵在作者的某种话语情境中始终是同一的定义属于( )(A)描述性定义(B)纲领性定义(C)解释性定义(D)规定性定义11 “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就是怎样的。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因而,个人是什么样的,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马克思的这段话说明个体的发展具有( )(A)顺序性和阶段性(B)社会性和历史性(C)相似性和差异性(D)现实性和潜在性12 “教育是与种族需要、种族生活相适应的、天性的,而不是获得的表现形式,教育既无需周密地考虑使它产生,也无需科学予以指导,它是扎根于本能的不可避免的行为。

5、”这种教育起源说属于( )(A)神话起源说(B)生物起源说(C)心理起源说(D)劳动起源说13 人的发展总是受到社会的制约,这意味着( )(A)教育要坚持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B)教育要充分考虑社会发展的需要(C)教育目的的确定不应从个人出发(D)教育要为社会生活做准备14 教学的内容、方法、分量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是他们能够接受的,但又要有一定的难度,需要经过努力才能掌握,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这条原则是( )(A)因材施教原则(B)启发性原则(C)巩固性原则(D)量力性原则15 一些事例显示,对“ 兽孩 ”进行的补救教育都不是很成功。这表明人的发展具有 ( )(A)顺序性(B)可逆性

6、(C)模仿期(D)关键期16 赫尔巴特所代表的传统教育思想的核心一般被概括为:教材中心、课堂中心和( )(A)教师中心(B)学校中心(C)学生中心(D)活动中心17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途径和方法是( )(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B)加强现代科学教育(C)开展网络教育(D)高等学校扩招18 按照美国学者古德莱德的观点,课程可以分为五个层面,除理想的课程、正式的课程、领悟的课程之外,还有( )(A)生活的课程和经验的课程(B)运作的课程和经验的课程(C)隐性的课程和运作的课程(D)隐性的课程和生活的课程19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说认为,人的发展的根本动力是( )(A)环境影响(B)教

7、育作用(C)内在因素(D)实践活动20 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 )(A)认识活动(B)教师教的活动(C)学生学的活动(D)课堂活动21 师范学校的出现,与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从时间上来说( )(A)是同时的(B)师范学校出现得早(C)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的时间早(D)说不清楚22 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负责组织、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采用科学的方法,获得良好的发展。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A)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B)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C)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作用(D)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不能起到主导作用23 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关键

8、,教育是形成人力资本的重要力量,这一理论的主要缺陷是( )(A)忽视了教育的其他社会功能(B)有教育万能论的倾向(C)忽视了劳动力市场中的其他筛选标准(D)夸大了教育对人力资本的作用24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苏联教育家赞科夫在教学与发展实验中,提出教学过程就是促进学生的( )(A)一般发展(B)特殊发展(C)全面发展(D)个性发展25 杜威所主张的教育思想被称作是( )(A)存在主义教育思想(B)要素主义教育思想(C)实用主义教育思想(D)永恒主义教育思想26 “活到老,学到老 ”体现了现代教育的 ( )特点。(A)大众性(B)公平性(C)终身性(D)未来性27 在中国教育制度发展史上,中学

9、阶段最早兼顾升学和就业双重需要的学制是( )(A)癸卯学制(B)壬子癸丑学制(C)壬戌学制(D)戊辰学制28 在 17 世纪,对班级授课制给予了系统的理论描述和概括,从而奠定了它的理论基础的教育家是( )(A)北欧的尼德兰(B)捷克的夸关纽斯(C)法国的斯图谟(D)德国的福禄贝尔29 某生上课害怕被点名回答问题,当他发现坐在教室后排并趴在桌上时,就不大可能被提问,于是后来就越来越多地表现出类似行为。从行为主义的观点来看,这是由于该生曾受到( ) 的影响。(A)正强化(B)负强化(C)惩罚(D)塑造30 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说明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A)顺序性(B)

10、不平衡性(C)阶段性(D)个别差异性31 提出“泛智 ”教育思想,探讨 “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 )(A)培根(B)夸美纽斯(C)赫尔巴特(D)赞科夫32 “我们敢说日常所见的人中,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 这一观点出自洛克的( )(A)大教学论(B) 教育漫话(C) 爱弥儿(D)普通教育学33 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 )(A)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B)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C)教育活动中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D)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34 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是( )(A)教育方针(B)教育政策(C)教育目

11、的(D)教育目标35 学校德育对政治、经济、文化发生影响的功能即( )(A)发展性功能(B)个体性功能(C)教育性功能(D)社会性功能36 “有教无类 ”这一教育平等思想的提出者是 ( )(A)柏拉图(B)亚里士多德(C)孔子(D)孟子37 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协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的研究方法是( )(A)观察法(B)读书法(C)文献法(D)行动研究法38 “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这一思想的提出始于党的 ( )(A)十五大(B)十四大(C)十三大(D)十二大39 “视

12、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这句话反映了教学的 ( )(A)因材施教原则(B)循序渐进原则(C)巩固性原则(D)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40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坚持( )(A)劳动起源论(B)生物起源论(C)心理起源论(D)生物进化论41 布鲁纳认为,无论我们选择何种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依此而建立的课程理论是( )(A)百科全书式课程理论(B)综合课程理论(C)实用主义课程理论(D)结构主义课程理论42 欧洲中世纪的宗教神学课程和工业革命后的以自然科学为基础的课程属于课程类别中的( 一)(A)学科课程(B)活动课程(C)综合课程(D)融合课程43

13、 立足于文化传统来思考中国乡村改造和乡村教育的教育家是( )(A)晏阳初(B)梁漱溟(C)黄炎培(D)陶行知44 反映一个国家配合政治、经济、科技体制而确定下来的学校办学形式、层次结构、组织管理等相对稳定的运行模式和规定的是( )(A)教育制度(B)学校教育制度(C)教育体制(D)学校领导制度45 把两个及两个以上年级的儿童编在一个班级,直接教学与布置、完成作业轮流交替进行,在一节课内由一位教师对不同年级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是( )(A)分层教学(B)合作学习(C)小班教学(D)复式教学46 罗杰斯的“ 以学生为本 ”“让学生自发学习”“排除对学习者自身的威胁”的教学原则属于( )(A)非指

14、导性教学模式(B)结构主义课程模式(C)发展性教学模式(D)最优化教学模式47 从评价的功能上区分,中小学教育评价的类型可分为( )(A)正式评价和非正式价(B)相对评价和绝对评价(C)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D)正确评价和错误评价48 反映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教育家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的著作是( )(A)理想国(B) 政治学(C) 论演说家的教育(D)民主主义与教育49 以教育现象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是( )(A)教育(B)教育学(C)教育论(D)德育论50 1632三,大教学论的出版标志着教育学的独立,其作者是( )(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卢梭(D)裴斯泰洛齐51 学生中

15、心课程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布鲁纳(B)杜威(C)罗杰斯(D)凯洛夫52 “恢复基础 ”运动开始于 ( )(A)19 世纪 70 年代(B) 20 世纪 70 年代(C) 19 世纪 30 年代(D)20 世纪 30 年代53 将教育学的研究对象界定为教育现象及其规律,反映了人们在教育学建构中的( )(A)科学取向(B)实践取向(C)规范取向(D)人文取向54 班主任王老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开展了一系列的学习竞赛活动。正如王老师所料,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成绩明显提高。但没有想到的是学生之间相互猜忌、隐瞒学习资料等现象日趋严重。上述事实表明教育( )(A)既有正向显性功能,又有正向

16、隐性功能(B)既有负向显性功能,又有负向隐性功能(C)既有正向隐性功能,又有负向隐性功能(D)既有正向显性功能,又有负向隐性功能55 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学者是( )(A)弗洛伊德(B)威尔逊(C)格塞尔(D)皮亚杰56 国家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人才的总要求,就是( )(A)教学目的(B)教育目的(C)培养目标(D)教学目标57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清末“百日维新” 中的教育改革措施的是 ( )(A)颁布近代学制(B)废除八股考试(C)设立京师大学堂(D)书院改学堂58 学生最主要的权利是( )(A)人身自由权(B)人格尊严权(C)受教育权(D)隐私权59 根据经验科学的标准,

17、科学教育学的研究任务是( )(A)描述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B)揭示教育规律,确立教育理想(C)揭示教育规律,规范教育行为(D)研究教育实践,解决实际问题60 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决定教育教学工作应( )(A)有针对性(B)因材施教(C)抓住成熟期(D)循序渐进61 “拔苗助长 ”“陵节而施”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A)阶段性(B)顺序性(C)不均衡性(D)差异性62 “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个人能够继续他们的教育,或者说,学习的目的和报酬,是继续不断生长能力。” 持这种观点的人,在教育目的上主张( )(A)教育准备生活说(B)教育适应生活说(C)教育超越生活说(D)教育改造生活说63 课程的

18、组织方式或设计课程的种类指的是( )(A)课程类型(B)教学计划(C)教学大纲(D)教科书64 明确提出“ 使人类教育心理学化 ”的口号,为近代教育学的创立做出贡献的是 ( )(A)康德(B)裴斯泰洛齐(C)洛克(D)夸美纽斯65 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是( )(A)教学计划(B)教学大纲(C)教育目的(D)教学目标66 以学生对考核的全部内容的掌握程度为依据的评分方法是( )(A)相对评分法(B)绝对评分法(C)单项评分法(D)综合评分法67 韩愈说:“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其所谓“道”具体指( )(A)礼乐(B)礼法(C)仁义(D)天理68 “开而弗达 ”体现了教学的 (

19、 )(A)直观性原则(B)巩固性原则(C)启发性原则(D)循序渐进原则69 德育的体谅模式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 )(A)道德意志(B)道德情感(C)道德认识(D)道德意识70 一个测验能测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称为测量的( )(A)信度(B)难度(C)区分度(D)效度二、多项选择题71 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经历的过程有( )(A)前制度化教育(B)制度化教育(C)普及教育(D)非制度化教育72 我国学校的教育层次包括( )(A)幼儿教育(B)初等教育(C)中等教育(D)高等教育73 古希腊把“ 三艺” 作为教育内容,这 “三艺”是指( )(A)四书(B)文法(C)修辞(D)辩证

20、法74 教育活动中应注意“ 三结合 ”,发挥教育台力。 “二结合”所指的二种教育是( )(A)家庭教育(B)社会教育(C)班级教育(D)学校教育75 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里,学校教育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其具体的类型有( )(A)书院(B)官学(C)太学(D)私学76 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认为完整的教育目标分类应当包括( )(A)认知领域(B)情感领域(C)态度领域(D)动作技能领域77 义务教育中,下列必须履行一定义务的有( )(A)儿童(B)国家(C)家庭(D)社会78 学制的类型主要有( )(A)双轨制(B)单轨制(C)多轨制(D)分支式79 结合中小学教师在职进修的特殊性,组织教

21、师进修时,一般是( )(A)以业余为主(B)以自学为主(C)以长期为主(D)以短期为主80 下列课程属于综合课程的有( )(A)核心课程(B)融合课程(C)潜在课程(D)活动课程81 “泰勒原理 ”的主要内容有 ( )(A)确定教育目标(B)选择学习经验(C)组织学习经验(D)评价教育过程82 课程设计是对课程各个方面做出规划和安排,在进行宏观设计时应当解决基本理念问题。它包括( )(A)课程的价值(B)课程的根本目的(C)课程的主要任务(D)可运用的课程资源83 从横向看,教育的基本形式有( )(A)学校教育(B)社会教育(C)闲暇教育(D)家庭教育84 以课程任务为依据对课程进行分类,可分

22、为( )(A)研究型课程(B)拓展型课程(C)技能型课程(D)基础型课程85 促进课程与教学理论现代化的代表人物主要有( )(A)布鲁纳(B)怀特海(C)瓦 .根舍因(D)赞科夫86 以下说法中,反映当代世界各国课程改革中昕存在着的一些共同发展趋势的足( )(A)重视个别差异(B)重视课程内容的现代化、综合化(C)重视基础学科和知识的结构化(D)重视能力的培养87 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包括( )(A)教科书(B)讲授提纲(C)参考书(D)讲义88 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功能主要有( )(A)引导和培养、塑造个体发展(B)加速个体发展(C)具有延时价值(D)开发个体特殊才能89

23、 古德莱德认为课程的层次主要有( )(A)理想的课程(B)正式的课程(C)领悟的课程(D)运作的课程90 我国教育内容的规范形式有( )(A)教科书(B)参考书(C)教学大纲(D)课程计划91 少年期表现出的总体性的阶段特征是( )(A)身体状态的剧变(B)内心世界的发现(C)自我意识的觉醒(D)独立精神的加强92 参观教学法可分为( )(A)总结性参观(B)准备性参观(C)现实性参观(D)并行性参观93 人的教育活动与动物“教育” 活动的本质区别是 ( )(A)社会性(B)生产性(C)实践性(D)意识性94 学生认识与人类认识过程不同的显著特点是( )(A)间接性(B)目的性(C)交往性(D

24、)教育性95 遗传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有( )(A)华生(B)吴伟士(C)高尔顿(D)霍尔96 以下哪些是赫尔巴特强调的观点( )(A)教师中心(B)学生中心(C)教材中心(D)课堂中心97 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 )(A)高水平的智力(B)实践能力(C)健康体魄(D)创新精神98 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主要观点有( )(A)以儿童为中(B)重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独立发现(C)学校即社会(D)以经验为中心组织课程99 教育目的的主要功能有( )(A)导向功能(B)强制功能(C)调控功能(D)评价功能100 教师专业化应符合的条件有( )(A)具备专门知识技能(B)具有以奉献和服务精神为核心理念的职

25、业道德(C)具有为学生和社会所公认的复杂知识技能权威和影响力(D)具有充分的自治和自律性三、判断题101 教学活动本身就具有教育性。 ( )(A)正确(B)错误102 教学过程的理论联系实际原则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不是一回事。 ( )(A)正确(B)错误103 以学习者的需要和兴趣为主编排的课程是学科课程。 ( )(A)正确(B)错误104 学校教育对个体的影响具有即时价值但难有延时价值。 ( )(A)正确(B)错误105 教学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促进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过程。 ( )(A)正确(B)错误106 教学评价本质上不是一种价值判断,而是一种事实判断。 ( )(A)正确(B)错误107 强调课程应满足学生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课程观是结构主义课程观的观点。 ( )(A)正确(B)错误108 一般说来,学习动机水平越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越好。 ( )(A)正确(B)错误109 教师不属于专业技术人员。 ( )(A)正确(B)错误110 德育应当普遍存在于一切教学之中。 ( )(A)正确(B)错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职业资格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