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2014年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高级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confusegate185 文档编号:891884 上传时间:2019-02-26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2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资格类试卷]2014年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高级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2014年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高级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2014年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高级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2014年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高级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2014年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高级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4 年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高级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化学课程标准的作用不包括( )。(A)指导教学(B)选拔人才(C)评价学习(D)编写教材2 在化学发展史上,道尔顿的原子学说曾经起了很大作用。他的学说中,包含有下述三个论点: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 同种元素的原子各种性质和质量相同;原子是微小的实心球体。从现代观点看,你认为这三个论点中不确切的是( )。(A)只有(B)只有 (C)只有 (D)3 “已知用金属钠制取氧化钠可有多种方法:4Na+O22 O4Na+CO22 O+C2NaNO2+6Na4 O+N2,最好的是哪一种方法?原因是什么 ?”

2、该问题的类型属于( )。(A)应用水平的问题(B)理解水平的问题(C)评价水平的问题(D)知识水平的问题4 高中化学课程评价既要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又要有利于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下列不符合上述评价理念的是( )。(A)统一评价标准进行定量评价(B)学生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C)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D)评价目标多元化与评价方式多样化5 设计化学教科书的编排体系时,需要考虑三个基本问题(简称“三序”) ,下列不属于“三序”之一的是( ) 。(A)学生的认知顺序(B)学生的心理发展顺序(C)学生的身体发展顺序(D)化学学科知识的逻辑顺序6 下列不属于化学实验的构成要素的是( )。(A)

3、实验者(B)实验内容(C)实验仪器(D)实验地点7 下列表述完全正确的是( )。催化剂都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酚酞试液遇氢氧化钠溶液变红色氢气与氯气在光照的条件下反应生成盐酸二氧化碳一般不支持燃烧(A)(B) (C) (D)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收集证据是探究式教学的必要构成要素(B)高考试卷的难度系数一般应在 07 左右(C)科学学习就是记忆基本实验事实(D)课程标准就是课程的教学大纲9 以化学学科内容为基础、以传授间接经验为主的课程属于( )。(A)实践课程(B)活动课程(C)综合课程(D)学科课程10 各层次教育目标制定的先后顺序应为( )。(A)课程目标培养目标教学目标(B)

4、教学目标培养目标课程目标(C)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D)教学目标课程目标培养目标11 某教师为了帮助学生理解食品添加剂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设计了“我们是否需要食品添加剂” 等系列问题,并让学生分别代表生产商、经销商、消费者、营养专家,就此问题发表各自的观点。这种教学属于( )。(A)角色扮演(B)社会调查(C)科学探究(D)小组讨论12 下列高中化学认知性目标的学习行为所对应的学习水平最高的是( )。(A)知道(B)了解(C)说明(D)应用13 学生在学习了氯气的化学性质后,再学习溴的化学性质时,常用的逻辑思维方法是( )。(A)演绎(B)分类(C)类比(D)归纳14 科学、技术与社会(

5、STS)教育思想的实质( )。(A)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统一(B)科学精神和社会精神的统一(C)科学技术和社会精神的统一(D)社会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统一15 NH3 分子中 H-N-H 的键角为 ( )。(A)109(B)小于 109(C) 120(D)小于 120,大于 10916 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水电离出的 c(H+)=10-12molL 的溶液中,K +、 、 、(B) c(H+)=001 molL 的溶液中:CHC 3COO-、 、Cl -、(C)能与铝反应生成氢气的溶液中: 、 、Cl -、(D)pH=12 的溶液中: 、 、 、17 某

6、物质的分子式是 C4H10O,它能被氧化生成具有相同碳原子数的醛,则该物质的结构可能有( ) 。(A)2 种(B) 3 种(C) 4 种(D)5 种18 下列递变规律正确的是( )。(A)NH 3、SiH 4、HF 的热稳定性依次增强(B) LiOH、NaOH、CsOH 溶液的碱性依次增强(C) O、S 、Na 的原子半径依次增大,而离子半径依次减小(D)HCl、HBr、HI 的还原性依次增强,其水溶液的酸性依次减弱19 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可逆反应:M(g)+N(g) R(g)+2L,此反应的 R随时间的变化符合图 1,其中 R为 R 在平衡混合物中的体积分数,T 、P 分别为温度和压强,下列

7、判断正确的是( )。(A)正反应为吸热反应,L 为气体(B)正反应为吸热反应,L 为固体(C)正反应为放热反应,L 为气体(D)正反应为放热反应,L 为固体或液体20 一定温度和压力条件下,且不作其它功,化学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自发进行的条件是( )。(A)rG m0(B) rGm(C) rGm=O(D)rG mO二、简答题20 有两位化学老师针对同一教学内容,分别以问题驱动的方式设计了两种不同类型的课堂教学。老师 1:根据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把教学设计成一系列问题,问题与问题之间有一定的逻辑关系,形成了教学中的问题串,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逐一解决一个个问题。老师 2:根据教学目标、教学

8、重点、教学难点以及学生实际,分析了教学中会遇到的一系列问题后,选出几个重点问题。在教学过程中,首先从一个比较容易引起学生兴趣的问题开始,然后在教学中教师不断捕捉学生学习中生成的问题,并引导学生逐一解决。结合上述材料,简要回答问题:21 请分析与评价上述两位老师的教学特点。22 简述中学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提问与讨论的注意事项。22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有关问题:检验 NaHCO3 和 Na2C03 的热稳定性,通常的做法是分别将其加热,并将其所产生的气体通往澄清的石灰水中,观察石灰水是否变浑浊,下面是某老师对 NaHCO3 和 Na2CO3 的热稳定性实验的创新设计:如图 2 所示,在一小试管内盛装

9、 NaHCO,固体,并将导管插入澄清石灰水 A 中,在具支试管中盛装 Na2CO3 固体,并将支管导管插入澄清石灰水 B 中,然后加热,结果发现,A 中溶液变浑浊,而 B 中溶液无变化。(摘自俞文智等,中学化学实验的改进,实验教学与仪器,2011 年第 2 期) 结合上述材料,简要回答问题:23 上述改进后的实验有哪些优点?24 在平时改进化学实验时,我们应注意哪些方面? 三、诊断题24 某化学老师在一次化学实验中设计了下列试题,并对部分学生的解题结果进行了统计和分析。【试题】美国普度大学研究开发出一种利用铝镓合金制备氢气的新工艺(流程如图 3 所示) 。下列有关该工艺的说法错误的是A这个过程

10、中,能量的转化形式只有两种 B铝镓合金可以循环使用 C铝镓合金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3H2O A12O3+3H2D总反应式为:2H 2O 2H2+O2【考试结果】对参加考试的全体考生的答案情况统计如下:试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25 本题正确的选项是什么?26 请分析和诊断各个选项解答的错误原因。27 如果你要讲评本题,你教给学生的正确解题思路是什么?四、案例分析题27 案例:下面是某化学老师关于“过氧化钠和水反应” 课堂教学实录片段。老师:从物质的组成上分析你认为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了什么物质?学生 1:可能生成 NaOH、O 2。学生 2:若仅从组成上分析,还可能生成 H2、N

11、a 2O、NaH。学生3:我认为不可能生成 Na2O、NaH ,因为它们都能与水反应且都生成 NaOH。学生4:我认为还有可能生成 H2O2。(这是老师事先没有想到的)老师:大家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提出了过氧化钠和水反应可能生成的产物。那么,哪些物质才真正是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的产物呢?请设计实验方案,证明你的推断。(学生已有了相关知识的积累,经过讨论,很快有了结果)老师:请大家按照自己的方案做实验,并完成实验报告。下表即为某同学的实验报告:老师:请写出反应方程式,并分析化合价的变化情况,指出氧化剂和还原剂。学生:老师:同学们还有什么疑问吗?学生 5:我发现试管是热的,说明反应放热。学生

12、 6:我发现滴加酚酞后溶液变红,但振荡后很快又褪色了,为什么?老师:不错!你们观察得很仔细。众学生:是啊!为什么呢? 老师:是啊,怎么办呢?( 征求学生意见后。老师此时改变了预设的教学方案)老师组织后续的探究课题为:过氧化钠和水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是什么因素使变红了的溶液又褪色了?(以下讨论、探究等内容已省略)问题: 28 针对该案例中某学生的实验报告,请给出你的评价和建议。29 根据该老师的教学流程,说明其教学过程体现了哪些课程理念?(可从知识构建、能力发展、科学方法、科学精神、动机培养等 5 个方面,任选 4 个方面予以回答)。30 简述该教学案例中老师是如何达成“过程和方法” 教学

13、目标的?五、教学设计题30 阅读下列三段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任务。材料一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关于甲烷的内容标准是:认识化学燃料综合利用的意义,了解甲烷的主要性质。材料二某版本高中实验教科书化学 2“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 的部分内容:2甲烷的取代反应【科学探究】取两支硬质大试管,通过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先后各收集半试管甲烷和半试管氯气,分别用铁架台固定好(如图 3-3 所示),其中 1支试管用预先准备好的黑色纸套套上,另 1 支试管放在光亮处(不要放在直射的地方,以免引起爆炸)。片刻后,比较两支试管中的物质,二者是否出现了区别?问题 1:你从实验中得到哪些信息?问题 2:你所得到的信息中

14、能获得什么结论? 室温下,混合气体无光照时,不发生反应;光照时,试管内气体颜色逐渐变浅,试管壁出现油状液滴,试管中有少量白雾。在光照条件下,甲烷与氯气发生了化学反应。材料三教学对象为高中一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学习了必修化学 1 和化学 2 的“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表 ”“化学反应与能量”以及“ 甲烷的氧化反应”等知识。要求:31 回答材料二“ 科学探究 ”中的问题 1 和问题 2。32 完成“甲烷的取代反应” 的教学设计片段,内容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不少于 300 字) 。2014 年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高级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试卷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15、 B【试题解析】 标准结合案例对化学课堂教学的实施、教学评价、教材编写和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等多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建议,以促进课程的顺利实施。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原子可以再分为原子核、核外电子;同素异形体的性质不同;原子不是实心球,原子是由带正电荷的原子核和带负电荷的核外电子构成的,两者所带的电量大小相等,电性相反。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该问题是对以上几种方法做出评价,然后选出一个最好的,所以属于评价水平的问题。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高中化学课程评价既要促进全体高中学生在科学素养各个方面的共同发展。又要有利于高中学生的个性发展。积极倡导评价目标多元化和评价方

16、式多样化,坚持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学生自评互评与他人评价相结合,努力将评价贯穿于化学学习的全过程。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教材的编排要考虑学生的心理发展和认知以及现有知识,而与身体状况无关。6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化学实验是由实验者、实验对象(即实验内容)和实验手段(即实验仪器等)三要素所构成的系统。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有些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速率;氢气与氯气在光照的条件下反应生成的是氯化氢不是盐酸。8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高考试卷的难度系数一般应在 06 左右。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教学大纲是根据课程

17、内容及其体系和教学计划的要求编写的教学指导文件它以纲要的形式明确规定本课程在专业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课程的教学目的和任务、知识技能的范围与深度、教学内容体系结构以及教学进度和教学法的基本要求。课程标准是对学生接受一定教育阶段之后的结果所做的具体描述,是教育质量在特定教育阶段应达到的具体指标,是对课程教学的基本规范和要求,是教学管理和课程评价的依据,是教材编写、教学实施和考试命题的依据。科学学习并不仅仅是记忆基本实验事实。9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一般学科课程内容以知识为中心(间接经验),形式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关注学习结果。10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各层次教

18、育目标的制定顺序为教育目标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1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学生分别扮演不同职位角色发表自己的见解,属于角色扮演。1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只有在知道、了解、能够说明的基础上才能达到应用的目的,所以“应用”是认知性目标学习行为所对应的的学习水平最高的。1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氯和溴都是卤族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所以学习了氯气的化学性质,再学习溴的化学性质可以利用类比的方法。14 【正确答案】 A1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NH 3 分子中 HNH 的键角为 1071816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水电离出的 c(H+)=10-

19、12molL 的溶液可能为酸性也可能为碱性,在酸性条件下不能大量共存;c(H +)=001 molL 的溶液显酸性,CH 3COO-不能共存;能与铝反应生成氢气的溶液可能为酸性或碱性。Mg 2+在碱性条件下不能大量共存。17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该物质的结构只能是 CH3CH2CH2CH2OH,1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A 项,稳定性顺序依次为 SiH4、NH 3、HF;C 项,O、S、Na 的离子半径按 Na、O、S 的顺序依次增大。 D 项,HCl、HBr、HI 的还原性依次增强,其水溶液的酸性依次增强。19 【正确答案】 C2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吉布斯自

20、由能变小于 0,反应就能自发。二、简答题21 【正确答案】 老师 1 是在用知识线索贯穿素材。这位教师使用素材的动机是单纯为了讲授知识,素材出现的时机完全由知识点决定。从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看,只完成了知识与技能的教学,对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维度的目标涉及很少。老师 2 是在用认识性问题线索贯穿素材,这位教师更加深入地挖掘了素材的内在联系,把素材纳入到解决某一实际问题的思维序列中,素材出现的时机和顺序由学生的认识逻辑决定。老师使用素材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如何用知识解决问题,很好地体现了知识与学生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实现了三维目标的融合式的教学。22 【正确答案】 化学课堂

21、教学中,提问与讨论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要设计适应学生年龄和个人能力特征的多种水平问题,调动所有学生积极参与回答。问题的内容要集中,表达要简明准确。要有启发性,当学生思考不充分或抓不住问题重点时,教师应从侧面给予启发和引导,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依照教学的进展和学生的思维进程提出问题,把握提问的时机。利用学生已有知识,合理设计问题,并预想学生的可能回答及处理方法。学生回答后。教师要给予分析和确认。23 【正确答案】 改进后的实验有以下优点:从实验本身来讲,两个实验中所有条件除所加药品不同外,其它均保持一致,原理相同,具有科学性。从实验现象来讲,由于同时进行,通过直接对比,与分

22、开实验相比现象更明显。更有助于启发学生的创新思考。从价值观角度来讲,可以节约加热时间及能量损耗。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从课堂实施效率上讲,同时进行,可以节省实验时间,提高教学效率。24 【正确答案】 在平时改进实验时,应当注意:实验改进要具备科学性,原理正确,现象明显,通过化学实验事实帮助学生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的本质和规律。实验改进要便于课堂实施,利于学生观察与操作,体现实验对于提高学习兴趣、创设教学情景的重要作用。实验改进要体现实验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的重要作用,不仅重视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操作技能,还要强化安全意识、创新意识及环保意识。三、诊断题25 【正确答案】 A。26

23、 【正确答案】 分析诊断:选 B 项,是因为不会判断循环物,不会分析实验流程,产物太多,过程复杂,陷在过程中,没有从开始参加的反应物和最终的生成物来分析循环物。选 C 项,认为镓参加了反应,认为 A1 与 H2O 不反应。选 D 项,未把各个过程涉及到的反应式写出来再进行简单的数学处理。27 【正确答案】 A 项,该工艺中能量转化的形式有:太阳能转化成电能、电能转化成化学能、电能转化成热能,共有三种能量转化形式,故 A 错误;B 项,开始时反应物是铝镓合金,最终的生成物是铝镓合金,所以铝镓合金可以循环使用,故B 项正确; C 项,铝镓合金与水反应的生成物为氧化铝、氢气和镓,所以镓未参加反应,所

24、以实际发生的反应式:2Al+3H 2O Al2O3+3H2,故 C 项正确;D项,该工艺涉及到的反应式:2A1+3H2O A12O3+3H2,2Al 2O3 4Al+3O2, 得出总反应式:2H 2O 2H2+O2,故 D 项正确。故选 A。四、案例分析题28 【正确答案】 评价:从该同学的实验报告,看出该同学的方案是直接针对产物设计的,主题性和目的性很强。在预习了 Na2O2 的性质和在老师的引导下,很快可以得出 Na2O2 和 H2O 反应的产物,但是对于实验的趣味性、创新性和探究性欠缺,未探究出 Na2O2 和 H2O 反应的原理和其他现象,未体现出该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未体现出

25、酚酞褪色涉及到反应原理的问题。建议:可以设计滴水生火的这种趣味性高、可以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的探究性实验,结合 H2O2 的性质进行实验。29 【正确答案】 在学习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的知识时,教师先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物质的组成 ”出发,再结合质量守恒定律,引导学生猜想和假设生成的产物,让学生学会分析化学问题。然后,教师结合讨论和学生自主设计实验等多种探究活动,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最后教师结合学生的疑问,重新进行了教学设计,并组织了后续的探究活动,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养成科学的态度,学会了

26、以科学的方法来探究问题。30 【正确答案】 案例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了自主的实验探究活动,认识到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增进对科学探究的体验。学生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能用文字、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述有关的信息,初步学会运用归纳和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学会了分析问题。学生通过实验、交流和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能对实验的结果进行疑问,学会了科学的学习的方法。五、教学设计题31 【正确答案】 问题 1 可以得到以下信息:甲烷、氯气要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光照会影响氯气与甲烷反应。问题 2 可以得到以下结论:甲烷、氯气在饱和食盐水中

27、的溶解度很低;氯气与甲烷在光照条件下反应,需要避免日光照射,否则会引起爆炸。32 【正确答案】 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甲烷的取代反应。过程与方法:通过甲烷与氯气反应现象的探究,学习观察现象,帮助学生理解反应事实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课堂探究过程中,感受科学方法在化学学习及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二、教学方法讲演结合、自学引导三、教学过程环节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教师提问: 问题 1:请用分子式、电子式、结构式分别表示出甲烷。问题 2:前一节课中,学习了甲烷具有怎样的化学性质,可以发生什么反应,请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出来。学生思考,并写出甲烷的分子式、电子式、结

28、构式,甲烷与氧气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CH 4+2O2 CO2+2H2O 评价学生的回答情况。 过渡:甲烷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除了与性质活泼的氧气发生氧化反应以外,如果遇到活泼的氯气,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环节二:讲演结合、讲授新课【板书】甲烷的取代反应教师引导:下面,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老师的演示实验。【实验】取 2 个 100 mL 的量筒,第 1 个量筒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 20 mL CH4 和 80 mL Cl2,用黑袋套住,观察发生的现象。第 2 个量筒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 20 mL CH4 和 80 mL Cl2,放在光亮的地方,日光不要直射,等待片刻。观察发生的现象。学生观

29、察,并描述实验现象:第 1 个量筒没有变化,第 2 个量筒壁上出现油滴,量筒内的液面上升,气体颜色略微变浅,并析出白色晶体。教师引导:这说明它们之间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个过程中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可能生成了什么物质? 请大家讨论回答并说出你的理由。学生讨论并回答:氯气参加反应,因而逐渐减少,黄绿色逐渐变浅,液面上升,油状物质是新生成的物质,分子式中应该含有氯原子,还可能生成氯化氢,可以用 pH 试纸验证。教师用 pH 试纸验证,得出 pH 试纸变红的现象。教师引导:生成氯化氢,那么另一种生成物的化学式应该怎样书写? 请家试着写出来。学生书写: CH4+Cl2 CH3Cl+HCI 教师讲述:像甲烷

30、这样,有机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它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的反应叫做取代反应。一取代产物称为一氯甲烷。实际上,甲烷分子里的氢原子是被氯原子逐步取代的,请大家依次写出其它的反应产物。学生书写:CH3Cl+Cl2 CH2Cl2+HCl 二氯甲烷 CH2Cl2+Cl2 CHCl3+HCl 三氯甲烷(氯仿)CHCl3+Cl2 CCl4+HCl 四氯化碳环节三:动画演示,巩固提高【多媒体】动画演示甲烷的取代反应就是甲烷分子中处于四个顶点的氢原子逐个被氯原子取代,生成氯代甲烷的过程。教师:请同学们思考取代反应与以前学过的什么反应类型有相似之处?它们有什么区别 ?学生思考并回答:与置换反应有相似之处。置换反应与取代反应的区别:(1)取代反应不一定有单质参加或生成;而置换反应中一定有单质参加或生成; (2)取代反应是有机反应,能否进行,一般受温度、光照、催化剂等影响较大;而置换反应是无机反应,与这些条件的关系并不十分明显;(3)取代反应逐步进行,一般都为可逆的。环节四:小结作业。结束课堂师生总结本节的学习历程及主要知识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职业资格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