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4 年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德国经济地理学家韦伯提出工业区位理论,强调的是( )。(A)环境因素对工业区位影响(B)运输成本对工业区位影响(C)原料品质对工业区位影响(D)技术创新对工业区位影响2 图示山区间局部平地在当地被称为“坪” ,图中最可能位于 “坪”的是( )。(A)村(B) 村(C) 村(D)村3 连接各村与 M 乡的公路高差最大是( )。(A)村-M 乡(B) 村-M 乡(C) 村-M 乡(D)村-M 乡4 关于月球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月球没有昼夜更替且矿产资源贫乏(B)太阳黑子和耀斑
2、对月球不造成影响(C)没有大气层导致月球表面昼夜温差很大(D)流水侵蚀作用导致月球表面月坑星罗棋布5 据新华社报道,北京时间 12 月 2 日凌晨 2 点 17 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 ”运载火箭,将中国探月工程二期的 “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成功送入太空。按照计划,“ 嫦娥三号 ”将于 12 月中旬择机在月球虹湾地区实现软着陆,着陆器将就位探测,月球车“ 玉兔号 ”将开展为期三个月的巡视探测任务。据此回答下题。“嫦娥三号”升空至成功登陆期间,地球在图中的位置信息是( )。(A)A-D(B) D-B(C) B-C(D)C-A5 下图为我国某地地形剖面及其气候资料统计图。读图回答
3、下题。6 图中代表降水量、一月均温和七月均温的三条曲线依次是( )。(A)(B) (C) (D)7 该地所处地区最可能是( )。(A)青藏地区(B)北方地区(C)西北地区(D)南方地区7 下图为洞庭湖年径流泥沙过程线图,读图回答下题。8 下列关于洞庭湖流域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流域内上游植被破坏不断加剧(B)湖区泥沙沉积呈减少趋势(C)湖泊接纳的上游来水不断增多(D)湖泊对洪水调蓄能力不断加强9 下列措施有利于改善洞庭湖生态功能的是( )。(A)发展水产养殖,提高居民的收入(B)退耕还湖,建设自然保护区(C)增设人文景观,大力发展旅游业(D)改善交通,加快城市化进程9 下图为四幅
4、地貌景观照片,读图完成下题。10 主要由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地貌景观是( )。(A)甲(B)乙(C)丙(D)丁11 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地貌景观是( )。(A)甲(B)乙(C)丙(D)丁11 下图为非洲大陆荒漠及荒漠化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题。12 图中“荒漠化严重区 ”主要位于的自然带是 ( )。(A)热带草原带(B)热带雨林带(C)热带荒漠带(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13 有关于非洲荒漠化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工业不断发展,污染严重 干旱区面积大,生态脆弱人类活动加剧,植被破坏 跨流域调水,水资源减少(A)(B) (C) (D)13 2013 年 11 月我国开始启动“单独二胎政策” 即夫妻双
5、方一人为独生子女,且第一胎非多胞胎,即可生二胎,据此回答下题。14 下列叙述符合启动此项政策的国情是( )。(A)人口死亡率提高(B)人口出现负增长(C)环境承载提高(D)人口老龄化加剧15 到 2040 年,此项政策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A)就学与就业压力减轻(B)养老金支付总额减少(C)劳动力人口减幅放缓(D)男女比例失调加剧15 下图表示甲、乙、丙三种农作物利润随距市区距离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16 种植甲、乙、丙三种农作物时,仅从农业收益考虑,最适合种植农作物的地段是( )。(A)PS(B) OP(C) QS(D)SM17 由于保鲜技术的发展,甲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的损失减少,如
6、不考虑其他条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OP 距离变短(B) SN 距离变短(C) QS 距离变长(D)OR 距离变长17 下图为 1975 年、2000 年和 2007 年我国东北地区湿地面积统计图,读图回答下题。18 下列关于东北地区湿地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A)1975-2000 年各类湿地面积减少(B) 2000-2007 年人工湿地面积增加(C) 1975-2000 年天然湿地面积增加(D)2000-2007 年各类湿地面积减少19 有关东北地区湿地资源开发利用的举措,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是( )。(A)沼泽湿地改造成耕地,提高粮食产量(B)河流湿地兴建水库,增加水利发电
7、量(C)海洋湿地建港口,发展海洋运输(D)人工湿地建生态公园,开拓休闲空间19 2013 年,打车手机软件风靡全国,乘客利用软件发送语音或文字,说明自己的位置和要到达的地点,乘客位置和用车信息会被传送给附近的出租车司机,给乘客和司机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据此回答下题。20 打车软件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B)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C)遥感和全球定位系统(D)数字地球和地理信息系统21 今年来,地理信息技术的手机应用软件迅速发展,用户使用时与地理信息系统(GIS)密切相关的软件是( )。(A)街景地图软件(B)手机社交软件(C)手机导航软件(D)天气预报软件21
8、野外地质考察是地理学科重要的实践研究活动之一,常用的观测项目包括:颜色走向解理倾角条痕 倾向节理光泽等,据此回答下题。22 野外鉴别矿物的主要项目是( )。(A)(B) (C) (D)23 测量岩层的主要项目是( )。(A)(B) (C) (D)二、简答题24 简述对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 年版)中“关注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这一教学建议的理解。25 以 50 米为等高距,绘制一幅等高线地形图,要求图中包括山顶、山脊、山谷、鞍部和陡崖等要素及其注记,并简要概括讲解绘制和判读等高线地形图的教学过程要点。三、材料分析题2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14 年世界杯足球赛在巴西的里约热
9、内卢和萨尔瓦多等多个城市举行。下图为巴西简图,表为萨尔瓦多的气温和降水资料。问题:26 根据上表概括萨尔瓦多的气候特征,并分析其形成原因。27 里约热内卢是巴西的重要工业基地,据图示信息分析其发展的有利条件。28 巴西利用甘蔗大量生产乙醇作为燃料,有人提出我国可借鉴其经验,以粮食作为原料大量生产汽车用乙醇。简析我国发展乙醇作为燃料是否可行及其理由。2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下面是上海某中学陈老师关于“新疆的气候” 的教学片段:教师:(展示课件) 谁来读出上海和吐鲁番最冷月和最热月的气温及降水量?学生 1:上海最冷月在0以上,最热月是接近 30。学生 2:吐鲁番最冷月接近 -10,最热月高于
10、 30。学生 3:吐鲁番的降水量比上海的少。教师:通过大家刚才的推断,知道吐鲁番的冬季比上海要寒冷,夏季却比上海要炎热。教师:要求学生读中国地图册“中国年平均气温” 和“ 中国年降水量图 ”,比较新疆与上海的气温和年降水量,并填写下表教师(总结 ):看来,吐鲁番不能代表新疆。新疆冬季寒冷,夏季温暖,气候干燥,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 问题:29 简述展示“ 上海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的教学意义。30 如果你来设计新疆的气候的教学,你还会采用哪些方法?为什么?30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下面是王老师“ 南极地区 ”一课的教学片段:教师:我们来看看下面这些图片,从图中判断南极地区有哪些丰富的资源
11、?【课件展示一南极地区动物景观图片,其中有一张 PPT 上“躺在绿地上的海豹”和“站在冰原上的企鹅 ”】学生:老师,海豹的图片是动物园里拍的,冰雪覆盖的南极怎么会有绿地呢?教师: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好,是不是老师搞错了呢?有没有同学帮老师解释一下?学生:这张图片应该是在南极大陆外围靠近边缘的地方,有绿色的地衣和苔藓,说明这时是南极地区一年中气温最高的季节,有露上地表的湿地,说明有些冰雪融化了,教师:回答得很好,这是南极洲暖季时拍摄的照片,想一想这时是几月份?学生:南半球的季节与北半球的相反,应该是南极地区的 11 月到第二年的 3 月左右。教师:对,当然,南极洲即使在暖季气温还是很低的,平均气温大
12、多在 0以下,比我们上海的冬季还要冷。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南极地区还有哪些资源。【课件展示一矿产资源宝库。教师指导学生观看南极地区矿产分布图的图例和矿产分布。此时,又有学生提出疑问。】学生:南极地区怎么还有这么多的煤?教师:问得好,大家讨论一下这说明了什么?学生:煤的形成需要大量的绿色植物,单靠地衣和苔藓是不可能形成煤的。学生:说明南极大陆过去某个阶段气候还是很温暖和湿润的,能生长高大的树木,形成茂密的森林。学生:可能南极大陆过去在纬度很低的地方,后来因为大陆漂移到底现在的位置。教师:总结(略) 。问题:31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王老师运用了哪些教学方法?32 举例说明王老师是如何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思
13、维的?四、教学设计题33 阅读关于“ 地形地势与气候 ”的图文材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一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 年版)中内容标准要求:“举例说明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材料二某版本教科书中关于“ 地形地势与气候”的内容。 地形地势与气候 地形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山脉对太阳辐射的屏障作用,使得山地阴坡和阳坡的温度、湿度状况都产生了很大的差异,自然景观也随之明显不同。 山脉对底层空气运动的阻挡作用,使山脉西侧的水分、气温状况也产生差异。比如,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的南端“拦截”了来自太平洋的大量水汽,使西侧沿海平原的湿润景观与东侧巴塔哥尼亚高原上的荒漠景
14、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地势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气温随着地势的增高而降低,一般情况下。海拔每增高 100 米,气温约下降 06。这就是导致某些高山“ 一山有四季 ”“山顶积雪终年不化”现象的主要原因。 要求:(1)设计本课的教学目标。(2)设计本课主要的教学环节,并说明各教学环节的设计意图。2014 年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试卷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韦伯认为,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主要是运费、工资和集聚三者。运费起着决定性作用,工资影响可引起运费定向区位产生第一次“偏离”,集聚作用又可使运费、工资定位产生第二次“偏离”。即
15、在运费、工资和集聚三者关系中寻求最佳区位,并以此为基础,联系其他因素对区位的影响。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坪”是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图中四村,村所在位置等高线最为稀疏,故选 D。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公路的高差指的是公路的最高点与最低点的差。-M 、-M 公路一共向上跨越了两条等高线,高差是 4080m;-M 公路只向上跨越了两条等高线,高差为 040m;一 M 公路最低点高度为 280300m,最高点为360380m ,高差为 60100m。所以 -M 公路的高差最大。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月球在绕地球公转的同时进行自转,周期约为 27 日,为月球昼夜更替的
16、一个周期,月球的矿产资源极为丰富,A 错。太阳活动对月球会造成很大影响,B 错。由于月球上没有大气。再加上月面物质的热容量和导热率又很低,因而月球表面昼夜温差很大;白天,在阳光垂直照射的地方温度高达 127;夜晚,温度可降低到-183,C 正确;月球表面有很多的环形山,又称月坑,天文学家认为月坑是由陨石撞击或者火山作用形成,月球上尚未发现液态水,D 错。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嫦娥三号”升空至成功登陆期间,为 12 月 2 日至 12 月中旬。地球运动至秋分与冬至日之间,结合图中信息判断,地球在图中的位置为 DB。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图中地势最高处对应的气温值应较两侧
17、低,而三条曲线中唯有在该处升高,说明表示的是气温曲线,在我国,7 月气温自然要高于 1 月,故分别表示 7 月均温、年降水量和 1 月均温线。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该地海拔在 l 500m 以下,因此排除 A 选项,年降水量在 1000mm左右,应在我国的南方地区。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读图可知,洞庭湖的年径流量减少,泥沙量减少,湖区泥沙沉积逐渐减少。9 【正确答案】 B10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甲为海浪侵蚀地貌,乙为风力堆积地貌,丙为流水侵蚀地貌,丁为火山喷发作用形成的火山。1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丁为火山喷发形成的火山,是由内力作用即岩浆活动形
18、成的。1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由图可知,荒漠化严重的地区主要处于荒漠的边缘地带,也就是热带草原带。1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荒漠化的成因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非洲荒漠化的自然原因为干旱区面积大,生态脆弱:人为原因主要是人类活动加剧导致的植被破坏。1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我国长期以来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出现的较低生育率,使得我国目前的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开放二胎政策,旨在提高人口出生率,缓解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1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有:养老负担重;医疗卫生消费支出的压力大;老年人的社会服务需求迅速膨胀;农村老龄化问题严重
19、;劳动力不足。随着二胎政策的实行,到 2040 年,我国 2030 岁的中青年人口比重上升,劳动力人口数量会有所增加,就学与就业压力加大;养老金支付总额会相应上升:男女比例不会受到影响。1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距离市区越近,农业收益越高,读图可知,OP 段种植农作物的利润最高,因此最适合种植农作物。1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的损失减少,其利润整体会上升。因此 OR 距离变长。1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从总面积来看,19752000 年,湿地总面积减少,20002007 年湿地总面积增加。其中,19752000 年湖泊湿地和人工湿地面积增加,海岸
20、湿地、河流湿地、沼泽湿地面积减少。20002007 年海岸湿地和河流湿地减少,湖泊湿地、沼泽湿地和人工湿地面积增加。19 【正确答案】 D2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确定乘客位置以及要达到的地点需要利用 GPS 全球定位系统,而GIS 可以将各种渠道的信息整和成一个实时打车系统。21 【正确答案】 A2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不同的矿物,外表特征和物理性质有所不同,因此,可以对矿物进行肉眼鉴定。一般可从矿物的外形、矿物的光学性质、矿物的力学性质等方面来对矿物进行鉴定。矿物的光学性质是指自然光作用于矿物表面之后所发生折射和吸收等一系列光学效应所表现出来的各种性质,包括矿物的颜色
21、、条痕、透明度及光泽等。矿物的力学性质是指矿物受外力作用(刻划、敲打等)后所呈现的性质,如硬度、解理和断口等。2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岩层在空间产出的状态和方位的总称,除水平岩层成水平状态产出外,一切倾斜岩层的产状均以其走向、倾向和倾角表示,称为岩层产状三要素。二、简答题24 【正确答案】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两大重点。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素质教学区别于应试教育的根本所在。(1)首先要培养学生对地理的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具有一种巨大的推动力,可以激发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要使学生在将来的地理学领域中有所创新,就必须首先培养学生对地理课的浓厚兴趣。(2)
22、激励学生的创新意识上课适当允许学生随时举手提出问题、讲出思想的火花;允许学生和老师争论:课堂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3)有意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发散思维是创新思维的核心。没有思维的发散,就谈不上思维的集中、求异和独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应着重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对同一问题进行思考。例如:“如何把南极洲丰富的水资源运到撒哈拉沙漠,使其变为绿洲良田?”“如何开采月球上的矿产资源?”“ 人类怎样向外星球移民?”“ 如何减轻巴拿马运河太繁忙的交通?” 等问题,十分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训练。(4)引导学生调查研究身边地理现象学生通过对身边地理现象的调查研究。不仅有助于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而且
23、也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例如:在学习了气候的有关知识以后,为了加深学生对气候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5)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课堂上,地理教师要利用各种地理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些地理教学方法和手段主要是:运用地图; 地理图表应用;地理逻辑的应用;教学内容密切联系实际; 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6)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地理课外活动。作为地理教师,应该大力开展一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比如:组织各类兴趣小组(天文、气象、地震、环保、军事地理等)、举办专题讲座、参观调查、参加各种公益活动等。评分标准:此题为开放性简答题。无固
24、定答案。从激发学生兴趣、运用适当地理教学方法、开展调查活动、开展课外活动、培养发散性思维等方面任答三点即可。25 【正确答案】 (1)明确地图三要素:比例尺大小的选取、方向、图例的标识。 (2)等高线、等高距、示坡线等概念 教师出示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原理图,让学生对照观察,总结:如何根据等高线的形状和疏密特点,判断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基本特征。 (3)等高线图上基本地形和判读方法 出示等高线地形图的地貌素描图,让学生对照观察,总结:如何根据等高线的弯曲、疏密特点和数值变化等,判别地形图上各种不同类型的地形。三、材料分析题26 【正确答案】 萨尔瓦多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地处赤道地区,太阳
25、辐射量多,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终年高温多雨。27 【正确答案】 地理位置优越,地处东南沿海,拥有优良港湾,交通便利。矿产资源丰富,铁、锰、石油资源丰富,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原材料。28 【正确答案】 利用粮食作为原料大量生产乙醇燃料是不可行的。甘蔗的生长,需要湿热的气候,中国亚热带、热带气候所占国土面积不大:占用粮食作物的土地,造成粮食安全隐患。29 【正确答案】 地理图表是地理信息的载体;是学习地理的“工具” ;也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 ”,是地理知识的形象表达。在地理教学中巧用“地理图表”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图表教学法是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运用图表教学,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
26、学习地理的兴趣地理课离不开图表,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图表,能活跃课堂气氛。图表的生动形象性容易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和学习兴趣,进一步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乐于学习地理,主动掌握地理知识。图表教学直观,通俗易懂,有利于增进学生的记忆力判读气温和降水的最大值、最小值和转折点处纵坐标和横坐标之间的数量关系可以得出上海气候的特点: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有利于增强学生对地理事物的想象力,调动学牛积极思维。有利于教材知识的整体化、条理化,同时能更好地凸现知识点。对不同变化段产生的原因、带来的问题要进行分析、评价。我们得出了上海夏季高温且降水多,冬季温和且降水较少的特点对于因地、因时制宜发展农业提供借鉴。30
27、 【正确答案】 除了材料中用到的对比法和谈话法。我们还可以采用问题探究法。从一个贴近生活的例子人手,新疆哈密瓜和长绒棉家喻户晓,大家知道为什么吗?从而逐步得出新疆大陆性气候显著、昼夜温差大等特点。原因:地理是一门与生活紧密结合的学科,我们从身边的例子人手,更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运用问题探究的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在分析某地气候时,我们要从气温和降水两方面并且叠加时间因素来看,气温高低从哪些地理因素中得出? 降水的多寡又从何而知 ?养成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习惯,培养分析地理问题的思维。31 【正确答案】 地理教学方法是地理教学过程中,为实现地理教学目标、完成地理教学任务所采
28、取的教学交互的一系列具体活动方式、步骤、手段、技术及行为方式的总称。该教学片段中,王老师运用了以下教学方法:谈话法。该方法启发性强、师生交流多、反馈及时。在整堂课中谈话法贯穿其中。发现法。在解决南极地区矿产资源这一问题时,引导学生利用有关资料和已有的知识储备,引导学生探讨矿产资源丰富的原因。32 【正确答案】 王老师采用发现法,基于 PPT 展示的图片素材和预先设置的问题,通过一步步的发现步骤进行学习研究进而获得结论。创设问题情境,展示“ 躺在绿地上的海豹”和“站在冰原上的企鹅” 图片,从而引出“冰雪覆盖的南极怎么会有绿地呢?”的问题;展示矿产资源的图片,引出南极洲为什么存在矿产资源的问题。引
29、导学生利用有关资料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解决问题。通过第一组 PPT的展示,以及学生的知识储备得出南极洲具有丰富的生物资源,不仅有海豹、企鹅等动物资源,还有地衣、苔藓等植物资源;通过矿产资源的展示,激起学生好奇心,为什么在南极洲这样的环境下却存在矿产资源?交流表达、讨论。通过对南极洲矿产资源的探讨,可以得出“ 南极大陆过去某个阶段气候还是很温暖和湿润的,能生长高大的树木,形成茂密的森林;处在低纬位置,后来冈为大陆漂移到现在的位置”这样的结论。总结。教师进行总结,进一步梳理。四、教学设计题33 【正确答案】 (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会分析地形地势对气候的影响,并能举例说明。2过程与方
30、法目标:结合实际生活分析地形地势对气候的影响;通过实验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探究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认识到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统一。(2)教学环节:环节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师:同学们有没有爬过山?谈一谈爬山的经历和体验。生:暑假爬峨眉山的时候,在山脚时穿的是短袖,越往上爬,感觉越冷,最后到山顶的时候冻的不行,租了棉衣穿上。师:也就是说随着海拔的升高,什么在发生变化呢?生:气温。师:同学们有没有想过这是为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地形地势对气候的影响。【设计意图】在课堂开始的时候以谈话聊天的方式引出课题,而且谈话的内容是学生亲身经历的体验和感受,学生比较感兴
31、趣,能够积极地参与进来。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让学生体会到地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地理具有生活性的特点。环节二:实验讨论,新课教学1演示实验:器材:电吹风(吹冷风表示有冷气流经过,吹热风表示有暖气流经过)、挡板一个(代表山脉) 、温度计两支、蜡烛两支(代表太阳辐射)。人员:操作员 1 名、观察员 1 名、记录员 1 名。步骤:1挡板放中间,温度计放两边,先把电吹风调到冷风档,然后请两位观察员读出各自的读数并记录为第一组数据:2再把吹风机调到热风档,两位观察员报出温度计度数并记录为第二组数据;3关掉吹风机,点燃两支蜡烛并放在挡板的一侧请观察员报出温度计度数并记录为第三组数据。2学生
32、讨论,总结现象。比较第一组数据,左边的度数低于右边;比较第二组数据,左边的度数高于右边;比较第三组数据,左边高于右边。即:通过第一组和第二组数据可知,山脉阻挡了冷气流和暖气流的直接流入,使山脉两侧的气温不同:通过第三组数据可知,山脉阻挡了太阳的辐射,也会使山脉两侧的气温不同。3教师归纳总结:山脉可以阻挡气流的长驱直入,使山脉两侧的气温不同;山脉也会阻挡太阳的辐射,影响山脉两侧的温度。一般而言,山坡的阳坡温度高于阴坡。【设计意图】通过实验演示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出山脉两侧气温的差异,进而理解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4教师展示图片:南美洲地形图及安第斯
33、山脉南段东西两侧的植被景观图。学生思考讨论:纬度相同而且都靠近海洋,为什么安第斯山脉东西两侧的植被会出现不同的景观?5教师小结:山脉的南段处于中纬度地带,常年受盛行西风影响,从海洋上带来的湿润水汽,受到安第斯山脉的阻挡,迎风坡(山脉西侧)形成大量的地形雨,而背风坡(山脉东侧) 气流下沉,水汽不易凝结,难以形成降水。于是形成了西侧沿海平原的湿润景观与东侧巴塔哥尼亚高原上的荒漠景观的鲜明对比。即: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设计意图】通过展示图片,学生可一目了然地看出东西两侧的植被差异,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迁移知识的能力。6展示图文资料:赤道南侧坦桑尼亚东北部乞力马扎罗山为非洲第一高峰,山
34、麓地带白昼气温可高达 50,山麓到山顶生长着热带、温带、寒带植被,山顶常年被积雪覆盖,很难见到它的真面目。学生思考讨论:在地处赤道、终年炎热、绿树浓郁的热带地区,为什么会有终年积雪的地方?7教师总结: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下降。一般情况下,海拔每增高 100 米,气温下降 06。这正是你们爬山感觉越来越冷的原因。【设计意图】通过呈现图文结合的资料,学生能够直观地看到从山麓到山顶植被景观的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带着问题去思考。同时也解决了课堂开始时学生的疑惑,做到首尾呼应。环节三:课堂练习,巩固提高小组间合作讨论,完成课本“活动题” 。【设计意图】以课堂练习的形式将所学知识运用、迁移、巩固,加深理解和记忆。环节四:小结作业,巩固延伸各小组交流后派代表发言,总结本节课的收获。作业:搜集身边有关的气候现象并且分析其影响因素,下节课进行分享。【设计意图】以收束式小结和带有启发性的作业形式结束本节课的教学,有利于学生对本节内容的再回顾和系统掌握:有利于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做到与生活相联系,充分体现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的新课标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