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7 年 7 月 1 日辽宁省锦州市教育局直属学校公开招聘教师笔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第一个专门的心理学实验室,把实验法引进心理学的人是( ) 。(A)卢梭(B)洛克(C)培根(D)冯特2 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的最高部位,称为整个神经系统的最高司令部的是( )。(A)大脑两半球(B)脊髓(C)脑垂体(D)小脑3 学习两个或两个以上概念之间的关系,如自然科学中各种定律、定理的学习称为( )。(A)辨别学习(B)概念学习(C)原理学习(D)解决问题学习4 当练习达到一定程度时,动作技能成绩会出现暂时停顿现象,称为( )。(A)练习曲线
2、(B)高原现象(C)学习曲线(D)遗忘5 人们看电影,电影拷贝上的一幅幅画面是不动的,而人们看到的却是连贯的动作、活动的景物,这运用的心理学原理是( )。(A)感觉后象(B)感觉对比(C)感觉适应(D)联觉6 在不需要意识或有意回忆的情况下,个体的经验自动对当前任务产生影响而表现出来的记忆称为( ) 。(A)逻辑记忆(B)运动记忆(C)外显记忆(D)内隐记忆7 注意的稳定性属于( ) 。(A)时间特性(B)注意广度(C)注意分配(D)注意转移8 著名的需要层次理论提出者是心理学家( )。(A)华生(B)斯金纳(C)马斯洛(D)班杜拉9 俗语“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属于( )。(A)双重趋避冲突(
3、B)趋避冲突(C)双避冲突(D)双趋冲突10 “江山易改,禀性难移” 中的“禀性”是指( )。(A)能力(B)气质(C)人格(D)才能11 我国古代最早也是世界最早的成体系的古代教育学作品是( )。(A)论语(B) 学记(C) 大学(D)中庸12 当代教学观从重视知识传授转变为重视( )。(A)学科知识(B)特长培养(C)通识知识(D)能力培养13 指导各学科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是( )。(A)教材指南(B)课程指标(C)课程指南(D)教学大纲14 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的关系是( )。(A)包含关系(B)个别与一般的关系(C)一般与个别的关系(D)等同关系15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角色已由课程的接受
4、者转化为课程的( )。(A)开发者(B)传承者(C)传递者(D)记录者16 学生可以从政治、经济、地理和历史的角度探讨世界饥饿问题的成因,这样的课程属于( )。(A)核心课程(B)综合课程(C)活动课程(D)经验课程17 我国教育的性质是( )。(A)集体主义(B)民族主义(C)社会主义(D)爱国主义18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明确指出,教师专业发展的具体要求是( )。(A)为人师表(B)关爱学生(C)爱国守法(D)终身学习19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由全班或小组成员围绕教师提出的议题,相互交流,发表自己的见解,最终弄清问题的教学方法是( )。(A)谈话法(B)讨论法(C)讲授法(D)演示法20
5、 夸美纽斯曾指出:凡是需要知道的事物,都要通过事物本身来进行教学;应该尽可能地把事物本身或是代替它的图像放在前面,让学生去感受。这句话对应当代的教学原则是( ) 。(A)启发性原则(B)理论联系实际原则(C)直观性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二、多项选择题21 品德的心理结构一般包括( )。(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判断(E)道德行为22 知觉的特性包括( ) 。(A)选择性(B)整体性(C)连续性(D)理解性(E)恒常性23 解释产生遗忘的原因有( )。(A)衰退说(B)干扰说(C)压抑说(D)提取失败说(E)整体说24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有( )。(A)问题情境(B)功
6、能固着(C)原型启发(D)定势(E)酝酿效应25 义务教育的基本特征是( )。(A)实践性(B)强制性(C)历史性(D)深入性(E)普及性26 能力发展的个体差异表现在( )。(A)水平高低的差异(B)表现早晚的差异(C)能力类型的差异(D)特殊能力的差异(E)性别的差异27 学生学业评价的内容包括( )。(A)情感学习评价(B)特长等级评价(C)认知学习评价(D)技能学习评价(E)身心状况评价28 素质教育的特征有( )。(A)教育对象的全体性(B)教育内容的基础性(C)教育空间的开放性(D)教育目标的全面性(E)教育价值的多元化29 班级活动设计的基本原则有( )。(A)系统性(B)政治性
7、(C)目的性(D)形式多样化(E)处理好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辩证关系30 张某作为一名受教育者,依法享有的权利有( )。(A)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B)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C)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D)完成规定的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学位证书(E)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三、判断题31 赫尔巴特被认为是“ 现代教育学之父 ”,他的 普通教育学被公认为是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 ( )(A)正确(B)错误32 “性相近,习相远 ”与孔子的 “有教无类”思想本质上是不一致的。 ( )(A)正确(B)错误33 参加教师资
8、格考试有作弊行为的,其考试成绩作废,5 年内不得再次参加教师资格考试。 ( )(A)正确(B)错误34 1904 年,我国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亦称“癸卯学制” ,这是我国正式实施的第一个学制。 ( )(A)正确(B)错误35 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的受教育权,不得随意开除学生。 ( )(A)正确(B)错误四、简答题36 简述学生学习的特点。37 简述影响压力的主要因素。38 简述班级授课的优点。39 简述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策略。40 简述德育的方法。五、材料分析题41 近几年,各大媒体报道了多起教师“体罚”“虐待”儿童事件,使受虐儿童身心受到伤害,社会影响极其恶劣。有人质问:“教师的师德哪里去
9、了?”请结合这一实际现象论述教师职业道德的作用及具体体现。六、论述题42 论述教师必备的心理素质并举例说明。43 论述备课的环节并举例说明。2017 年 7 月 1 日辽宁省锦州市教育局直属学校公开招聘教师笔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真题试卷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生理学家冯特把实验法引进心理学,并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专门的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冯特因此被视为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高级中枢是指大脑两半球,大脑两半球是整个神经系统的最高司令部。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10、加涅早期根据学习水平由低级到高级的顺序,把学习分成八类,这八类学习依次是(1)信号学习,指学习对某种信号刺激做出一般性和弥散性的反应。(2)刺激一反应学习,指学习使一定的情境或刺激与一定的反应相联结,并得到强化,同时学会以某种反应去获得某种结果。(3)连锁学习,指学习联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刺激一反应动作,以形成一系列刺激一反应动作联结。(4)言语联结学习,指形成一系列语言单位的联结,也就是言语连锁化。(5)辨别学习,指学习一系列类似的刺激,并对每种刺激做出适当的反应。(6)概念学习。指学会认识一类事物的共同属性,并对同类事物的抽象特征做出反应。(7)规则或原理学习,指学习两个或两个以上概念之间的
11、关系。(8)解决问题学习,指学会在不同条件下,运用规则或原理解决问题,以达到最终的目的。由题干可知,本题选 C。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高原反应”一词源于教育心理学中动作技能的学习曲线。停顿期叫高原期或高原现象。相当多的考生在高考复习过程中出现某一段时间学习和复习效率停滞不前,甚至学过的知识感觉模糊。通常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这种学习成绩与学习效率停滞不前的,甚至学过的知识感觉模糊的现象,称为“高原反应”。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感觉后象是一个视觉生理现象,其在视觉刺激停止后的形象感觉并不立刻消失,而是逐渐减弱,即形象感觉有一种残留现象。感觉对比是指同一感受器在不同刺激
12、作用下,感受性在强度和性质上发生变化的现象。感觉适应是指对持续的同一刺激所产生的应激性形态,特别是感受器的适应。联觉是各种感觉之间产生相互作用的心理现象,即对一种感官的刺激作用触发另一种感觉的现象。6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按记忆的意识参与程度划分,可以分为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1)外显记忆是指当个体需要有意识地或主动地收集某些经验用以完成当前任务时所表现出的记忆。(2)内隐记忆是指在不需要意识或有意回忆的情况下,个体的经验自动对当前任务产生影响而表现出来的记忆。运动记忆只是记忆的对象不是静态的人物、物体或自然景物的直观形象,而是各种运动的动作形象。逻辑记忆是以词语为中介、以逻辑思维成
13、果为内容的记忆。7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注意稳定性是指注意保持在某种刺激或某种活动上的时间长短,因此属于时间特性。8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需要层次理论即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是行为科学的理论之一,南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9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1)双重趋避冲突:当个体面临两个甚至两个以上目标而每个目标都有积极和消极两方面时便发生这类冲突情况。(2)趋避冲突是指个体的目标既可以满足需要,但又对自己构成威胁,使得个体想接近这个目标的同时又想躲避它。(3)双避冲突又称负负冲突,是动机冲突的一种,指同时有两个可能对个体具有威胁性、不利的事发生,两种都想躲避,但受条件限制
14、,只能避开一种,接受一种,在作抉择时内心产生矛盾和痛苦。(4)双趋冲突是指两种以上都具有吸引力的需要目标同时出现,而由于条件限制,个体无法同时采取两种行动所表现出的动机冲突。“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属于双趋冲突。1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心理学的气质相当于秉性。1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学记是我同古代最早也是世界最早的成体系的古代教育学作品,成文大约在战国末期。1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当代教学观的变革主要表现为:(1)从重视教师向重视学生转变。(2)从重视知识传授向重视能力培养转变。(3) 从重视教法向重视学法转变。(4)从重视认知向重视发展转变。(5)从重视结果向
15、重视过程转变。(6)从重视继承向重视创新转变。1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教学大纲顾名思义是各学科教学工作的纲领性文件,也称课程标准。1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的总的要求,它规定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质量规格和标准要求;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它是结合教育目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特点制定的各级各类教育或专业的培养要求。二者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因此本题选 C。1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新课程标准对教师角色提出了许多
16、新的要求,在教育教学中,传统的教师角色已不适应发展变化了的形势,教师不再仅仅是课程的接受者,而是要转化为积极的开发者。1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综合课程是一种主张整合若干相关联的学科而成为一门更广泛的共同领域的课程,可以以值得关注的、重要的社会问题为核心,来组织和编排不同学科的知识内容,因此本题选 B。1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代教育。从时代范畴看,它是现代教育;从社会性质讲。它是社会主义教育。18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在整个职业生涯中,通过专门训练和终身学习,逐步习得教育专业的知识与技能并在教育专业
17、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从教素质,从而成为一名合格的专业教育工作者的过程。因此终身学习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具体要求。19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1)谈话教学法也叫问答法,是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回答提出的问题,借以获得新知识、巩固新知识或检验知识的教学方法。(2)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3)讲授法是教师主要运用语言方式,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传播思想观念、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4)演示法是教师展示各种实物标本、模型、挂图,放映幻灯、电影、电视、录像等或进行演示实验,使学生通过观察获得关于事物及其现象
18、的感性认识。由题干的描述可知此种教学方法是讨论法。20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尽量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已有的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比较全面、深刻地掌握知识。二、多项选择题21 【正确答案】 A,B,C,E【试题解析】 一般来说,品德主要是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四种心理成分构成的。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可以唤起人的道德动机,从而推动人们产生道德意志和相应的道德行为。22 【正确答案】 A,B,D,E【试题解析】 知觉的特征包括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和恒常性。(1)知觉的选择性在于把
19、一些对象优先地区分出来。(2)知觉的整体性是指在刺激不完备时,根据一些个别对象而知觉到一个有意义的整体的特性。f3)知觉的理解性是人们依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对感知的新事物进行加工处理,并用言语把它的特性揭示出来的特性。(4)知觉的恒常性是在知觉过程中,由于知识经验的参与,知觉并不因知觉的物理条件的变化而改变,仍然保持相对稳定和不变的特性。23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遗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衰退说、干扰说、压抑说、同化说和提取失败说。(1)衰退说,主要强调生理活动过程对记忆痕迹的影响,认为遗忘是由于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减弱,以致最后消退的结果。(2)干扰说,这种理论认为,
20、遗忘是由于所识记的先后材料之间的相互干扰造成的。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是支持干扰说的有力例证。(3)压抑说(动机说),这种理论认为,遗忘是由于情绪或动机的压抑作用引起的,如果压抑被解除,记忆就能恢复。(4)同化说,这种理论认为,遗忘是知识的组织和认知结构简化的过程。(5)提取失败说是指从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看。遗忘是一时难以提取出要求的信息,一旦有了正确的线索,经过搜索,那么所要的信息就能被提取出来。24 【正确答案】 A,B,C,D,E【试题解析】 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心理因素包括(1)问题解决的情境,情境不同,问题解决的效率不同。(2)已有的知识经验、认知结构和组织方式,如专家和新手解决问题的效率差
21、异。(3)知识表征的方式,可能影响问题的解决。(4)心理定势,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影响。(5)功能固着。(6) 动机,动机强度不同,影响大小也不同。(7)情绪状态。 (8)人际关系,团体协助会使问题得以迅速解决,反之,则会妨碍问题的解决。(9)原型启发。(10) 个性特征或人格特征。(11)酝酿效应,是指当一个人长时间致力于解决某一个问题而百思不得其解时,如果他暂时停下来去做别的事情,一段时间之后,他可能会忽然想到解决的办法。对创造性问题解决的研究表明酝酿效应在其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25 【正确答案】 B,E【试题解析】 义务教育的基本特征是强制性、免费性、普及性。(1)强制性,义务教育教学计划
22、不是普通的教学计划,它是国家实施义务教育的具体保障,其制定的依据是义务教育法体现了义务教育法的基本精神,因此,具有强制性。(2)免费性,就是明确规定“不收学费、杂费”。国家建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保证义务教育制度实施。(3)普及性,这是贯穿始终的一个理念。在新义务教育法中,从始至终强调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统一的义务教育。26 【正确答案】 A,B,C,D,E【试题解析】 人与人之间在能力上存在着明显的个别差异。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能力的水平高低、能力表现的早晚、能力类型的差异、特殊能力的差异和性别差异等方面。27 【正确答案】 A,C,D【试题解析】 布鲁姆将教学目标分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
2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因此,学生的学业评价也围绕着这三个目标展开,即认知学习评价、技能学习评价和情感学习评价。28 【正确答案】 A,B,C,D,E【试题解析】 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全体性、基础性、开放性、全面性、多元化等特征。29 【正确答案】 A,C,D,E【试题解析】 班级活动组织和设计的基本原则:班级活动的设计和组织应当具有系统性和目的性:班级活动内容的多样性觉得其形式的多样化;组织班级活动过程中,要处理好教育者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之间的辩证关系。30 【正确答案】
24、A,B,C,D【试题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四十三条规定,受教育者享有下列权利:(1)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2)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3)在学业成绩和品行上获得公正评价,完成规定的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学位证书;(4)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师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起诉讼;(5)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E 选项为受教育者应履行的义务。三、判断题3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赫尔巴特的教育学对现代的影响比较深远,所以说赫尔巴特被认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赫
25、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被公认为是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3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性相近”说明了人皆有成才成德的可能性,而“习相远”又说明了实施教育的重要性。正是基于“人皆可以通过教育成才成德的”的认识,孔子提出了“有教无类”。3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教师资格条例第二十条规定,参加教师资格考试有作弊行为的,其考试成绩作废3 年内不得再次参加教师资格考试。3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1902 年,清政府颁布了钦定学堂章程亦称“壬寅学制”,这是我国正式颁布的第一个学制,但未及实施。1904 年初,又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亦称“癸卯学制”,这是我国正式实施的第一个学制,它的颁
26、布标志着封建传统学制的结束,实行新学制的开端。3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八条规定,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受教育的权利,关心、爱护学生,对品行有缺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当耐心教育、帮助,不得歧视,不得违反法律和国家规定开除未成年学生。四、简答题36 【正确答案】 学生学习的特点包括:(1)学生的学习是以掌握间接知识经验为主线。(2)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指导下进行的。(3)学生的学习具有一定程度的被动性。(4)学生的学习具有一定程度的超前适应性。(5)学生的学习是形成良好的个性和道德品质,发展智力和体力的过程。(6)学生的学习以掌握
27、学习方法为主。37 【正确答案】 心理压力是由刺激引起的,不良的刺激会引起压力,愉悦的刺激也会带来压力。影响压力的主要因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1)性格:不同性格特征的人对压力的感受不同。(2)准备状态:对即将面临的压力事件是否有心理准备会影响压力的感受。(3)认知:认知评估在增加压力感和缓解压力中有着重要作用。同样的压力情境使有些人苦不堪言而另一些人则平静地对待,这与认知因素有关。(4)经验:当面对同一事件或情境时,经验影响人们对压力的感受。(5)环境:一个人的压力来源与他所处的小环境有直接关系,小环境主要指工作单位或学校及家庭。38 【正确答案】 班级授课制的优点:(1)有利于经济有效
28、地、大面积地培养人才。(2)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3)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学作用。39 【正确答案】 良好师生关系构建的基本策略:(1)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2)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3)要发扬教育民主。(4)正确处理师生矛盾。40 【正确答案】 德育方法是教师与学生在德育过程中为达成德育目标而展开的有秩序和相互联系的活动方式和手段的组合。常用德育方法包括:(1)说服教育法: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受教育者明辨是非、善恶,掌握行为规范标准,提高品德水平的一种方法。是德育的基本方法。(2)榜样示范法:以正面人物的优良品质、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受教育者品德的一种方法。(3)情感陶冶法:教育者
29、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4)品德修养法:教师指导学生自觉主动地进行学习、自我反省,以实现思想转化及行为控制。(5)实践锻炼法:是指教育者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社会的需要,让学生在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中亲自参加实践,从中受到教育和锻炼,以形成良好思想品德和能力的方法。(6)品德评价法:品德评价法是通过对学生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而予以激励或抑制,促使其品德健康形成和发展的德育方法,包括奖励、惩罚、评比和操行评定等。(7)角色扮演法:是通过让儿童扮演处境特别的求助者或其他有异于自己的社会角色,使扮演者暂时置身于他人的位置,按照他人的处境或角色来行事、处世,以求在体验别人的态
30、度方式中,增进扮演者对他人及其社会角色的理解和认同。(8)合作学习法:其具体策略包括双人式学习、小组学习、小组之间的竞争式学习、全班协作学习等。五、材料分析题41 【正确答案】 教师职业道德又称“教师道德”或“师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中所遵循的行为准则和必备的道德品质。教师职业道德是社会职业道德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教师行业特殊的道德要求,是调整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学校领导、教师与学生家长以及教师与社会其他方面关系的行为准则,是一般社会道德在教师职业中的特殊体现。教师职业道德的作用是多方面的,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1)对教师工作的促进作用。(2) 对教育对象的教育作用。(3)对社会文
31、明的示范作用。(4)对教师修养的调节和引导作用。我国几千年传统的教师职业道德中有不少优秀的成分,它主要体现在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这几方面上,这也是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具体内容。从题干可知,教师“ 体罚 ”“虐待”学生甚至性侵学生的事件屡屡发生,这说明在教师队伍中,一些人的职业道德已经触碰到了做人的底线,不仅严重影响了社会对教师职业的评价,还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和健康成长。因此,整顿良莠不齐的教师队伍,严惩侵犯学生权益的教师,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势在必行。教师应该按照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有所作为,做到关爱学生、为人师表,让学生在富于形象性的榜样中受到启迪和教育,
32、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拥有的良好思想品德,增强教师教育的可信度、吸引力和有效性。六、论述题42 【正确答案】 教师职业必备的心理素质包括:(1)敏锐的观察力。观察力是教师的认知素质之一,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活动必备的基本功。教师只有勤观察、善观察,才能了解学生那些容易被人忽略的言行细节,随时掌握学生思想脉搏的变化,从而给予疏导和教育,才能有力地影响学生课内外学习活动的效率和质量。(2)高尚的情感。教师高尚的情感集中体现在热爱学生。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对学生进行成功教育的先决条件。它包括对学生的了解、信任和尊重,即以情动人,以情感人,以情育人。教师还可通过语言向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3)丰富的创造力。教
33、师职业最本质的特点在于创造。因为教育工作不是千篇一律,教育条件不可能毫无差异地重复出现,而教育对象的年龄、水平、身心状态等方面本身就存在极大的个体差异,所以,要求教师具有良好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以便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熟练运用各种各样的方法和手段,随机应变地处理课堂突发事件和教学难题,机智处理个别学生问题。(4)广泛的兴趣。由于当代科学的整体性、渗透性越来越强,教学中强调各学科的横向联系。它要求教师扩展学科视野,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和技能,并要求教师具有广泛的求知兴趣,以便在知识的海洋里尽可能开采知识的宝藏。在学生心目中,教师就是知识的象征,老师应是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因此,教师应努力培养自己广泛的
34、兴趣,这样既有助于获得广博知识,又可通过各种兴趣活动,影响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启发学生的心智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5)坚强的意志力。教师坚强的意志力是教师职业要求和教师长期形成的职业信念的具体表现。在教育实践过程中,主客观都将存在着许多困难,为了实现教育目的,教师必须对外能克服现实的困难,对内能控制自我,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和责任感,能面对现实,不屈不挠,果敢自制。能够用坚韧不拔的毅力克服困难,勇往直前。(6)健全的人格。教师的人格特征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教师的人格魅力是一种极好的教育力量任何一个学生都喜欢和蔼可亲、温和、宽容、民主、合作、公平、幽默、关心理解学生的教师,
35、他们不仅愿意接受这些老师的知识传授与各种教育,而且会自然而然地学习和模仿老师的行为举止。相反,一个心理失调,人格不健全的老师,常常脾气暴躁,缺乏耐心,工作生硬,对学生偏激不公正,甚至谩骂、体罚,不仅在学习上不能建设性地帮助学生,而且会影响学生身心正常发展。导致学生产生不良心理。一个合格的教师必须具备教师职业活动的各种心理素质,以自己优秀的心理素质去塑造新一代的心灵。出色地完成教书育人的任务。43 【正确答案】 备课就是教师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表达方法和顺序,以保证学生有效地学习。备课是教师教学工作的起始环节,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对教师而言备好
36、课可以加强教学的计划性,有利于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备课内容包括: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学法。(1)钻研教材在课前,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包括钻研教学大纲、教科书和阅读参考书,其中教科书是教师备课和上课的主要依据。教师钻研教材有一个深化的过程,一般须经过懂、透、化三个阶段。(2)了解学生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兴趣和需要,还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并在此基础上,对学生学习新知识会有哪些困难,出现什么问题等作出预测,以采取积极的对策。(3)设计教法设计教法就是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它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确定课的类型,如何安排每一节课的活动,如何运用各种方法开展教学活动。此外,也要考虑学生的学法,包括预习,课堂学习活动与课外作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