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安徽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2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amazingpat195 文档编号:893487 上传时间:2019-02-26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资格类试卷]安徽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安徽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安徽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安徽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安徽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安徽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22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教育既是传递和深化文化的手段,又是文化本体。这体现了( )(A)教育的文化功能(B)教育的双重文化属性(C)教育的本质属性(D)教育的社会属性2 课程标准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基本依据,其核心部分是( )(A)课程内容(B)课程目标(C)课程结构(D)课程理念3 最能体现教育的生活化、情感化、多样化特点的是( )(A)社会教育(B)社区教育(C)家庭教育(D)学校教育4 第一个将巴甫洛夫的研究结果作为理论基础的人是( )(A)斯金纳(B)桑代克(C)班杜拉(D)华生5 性格中的谦虚骄傲、自尊、自卑属于性格

2、的( )(A)态度特征(B)情绪特征(C)意志特征(D)理智特征6 童年期又称学龄初期,其年龄阶段一般是指( )(A)36、7 岁(B) 6、711、12 岁(C) 11、1214、15 岁(D)14、1517、18 岁7 将教育学的研究对象界定为教育现象及其规律,反映了人们在教育学建构中的( )(A)科学取向(B)实践取向(C)规范取(D)人文取向8 教师对生病的学生救护不力,属于( )(A)侵犯学生的生命权(B)侵犯学生的健康权(C)侵犯学生的身体权(D)不作为违法侵权9 教育要解决的问题是把人类积累的生产斗争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精神财富,形成受教育者的个性。这说明( )

3、(A)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B)教育是一种转化活动的过程(C)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D)教育具有与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性10 美国心理学家孟禄认为,模仿心理是教育的基础。但“模仿心理说” 抹杀了教育的( )(A)遗传性(B)自然性(C)目的性(D)获得性11 “教育即生长 ”反映的教育目的论是 ( )(A)神学教育目的论(B)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C)教育无目的论(D)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12 我国的师生关系的根本目标是( )(A)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人(B)教书育人(C)教育民主(D)教学相长13 1951 年,( ) 提出了“范例教学”的主张。(A)布鲁纳(B)赞科夫(C)瓦 .根舍因

4、(D)怀特海14 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不包括( )(A)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B)学生年龄特征(C)课程性质和特点(D)学校的要求15 下列德育原则与马卡连柯的教育思想有关的是( )(A)因材施教原则(B)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C)知行统一原则(D)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16 班集体的特征明显展现出来,这说明班集体已经处于( )时期。(A)形成(B)巩固(C)成熟(D)繁荣17 某同学读书 10 遍刚刚能背诵下来,他需要再读( )遍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A)5(B) 10(C) 15(D)2018 在短时间内产生的观念越多,说明创造性思维的( )(A)灵活性高(B)流畅性好(C

5、)广阔性好(D)独创性强19 “进退维谷 ”是一种( )式的动机冲突。(A)双趋(B)双避(C)趋避(D)多重趋避20 认知心理学家认为,儿童学会用绳子打结不属于问题解决,其理由是( )(A)它所要求的心理活动太简单(B)它不必克服认知障碍(C)它不是在人的头脑内完成的(D)它不需要复杂的认知活动二、多项选择题21 下列选项中属于隐性课程资源的是( )(A)学校风气(B)社会风气(C)家庭氛围(D)师生关系(E)教师或学生经验、感受、困惑等22 下列选项中属于个性心理特征的是( )(A)价值观(B)动机(C)能力(D)性格(E)意志23 一个简单的反射弧是由( )组成。(A)感受器(B)传入神

6、经(C)中枢神经(D)传出神经(E)效应器24 皮亚杰理论的基本观点是( )(A)儿童的认知发展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B)认知结构的构建和再构建是认知发展的本质所在(C)儿童认知发展取决于认知结构的发展水平(D)可以对儿童进行超前教育(E)存在着相互独立的七种智力25 成败归因理论中的稳定因素包括( )(A)个人的能力(B)工作任务的难度(C)个人的努力程度(D)运气(E)个人的心境26 下列对迁移的描述正确的有( )(A)是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B)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C)也称训练迁移(D)广泛存在于各种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中(E)广泛存在于各种行为规范和态度的学习中27

7、 书面言语具有( ) 的特点。(A)随意性(B)展开性(C)反应性(D)简略性(E)计划性28 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影响要通过( )才能实现。(A)个体的主观努力(B)教育(C)遗传(D)社会实践活动(E)个体发展29 教师的职业角色主要是( )(A)传道授业解惑者(B)研究者(C)示范者(D)朋友(E)管理者30 问题解决具有( ) 的基本特点。(A)目的性(B)结构性(C)序列性(D)主动性(E)认知性三、判断题31 感觉仅依赖个别感觉器官的活动,而知觉依赖多种感觉器官的联合活动。 ( )(A)正确(B)错误32 心理现象又称心理活动。 ( )(A)正确(B)错误33 学生在学校自杀应该由学校

8、负法律责任。 ( )(A)正确(B)错误34 皮亚杰和柯尔伯格两人在道德判断研究上的主要差异在于前者提出的发展年龄阶段先于后者的阶段。 ( )(A)正确(B)错误35 在语文课上,学生学习一篇新课文前,教师介绍课文的作者生平和写作时代背景,实际上,这样的介绍材料便是奥苏伯尔所说的“组织者” 。 ( )(A)正确(B)错误36 科学能够自动地对教育产生影响。 ( )(A)正确(B)错误37 小学低年级儿童机械识记的效果好于意义识记的效果。 ( )(A)正确(B)错误38 “少年早慧 ”“大器晚成”是能力发展水平不同的表现。 ( )(A)正确(B)错误39 对同一个问题若两个学生都有相同的背景知识

9、和智商水平,则我们可以推论,他们两人会以相同的速度解决这一问题。 ( )(A)正确(B)错误40 记忆中的前摄抑制与倒摄抑制不是学习中的迁移现象。 ( )(A)正确(B)错误四、简答题41 班主任如何组织和培养班集体?42 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应具有哪些知识素养?43 教师如何备好课?44 为什么学校教育在大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45 简述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区别。46 夸美纽斯对教育学的发展作出了哪些贡献?五、案例分析题47 小丽在一所初级中学上初三,临近中考,学校搞了一次摸底考试,并划定了一个分数线,规定凡低于这个分数线的学生都将被班主任“劝退“,不能报名参加当年的中考。考试结果出来,

10、小丽的名字赫然在被“劝退” 之列。小丽的母亲曾找过班主任和学校领导,要求学校准许孩子报名,但被学校拒绝。试分析该案例。48 张老师走进教室后,发现地上有一些碎纸片。“是哪个同学撕的废纸 ?“老师一问,同学们的目光不约而同地集中在陈伟前身上。“老师,是陈伟撕的。 ”“不是我!”教室里一下子热闹起来,你一言,我一语,吵得不可开交。张老师看在眼里,什么都明白了。这时张老师完全可以通过几个同学的证明把陈伟拉出来,当着同学的面狠狠地批评一顿,说他不能自觉保护环境,为班级丢分,使我们这个“优秀班级”荣誉受损。但张老师平静地把目光投向全班同学,说:“谁扔的纸片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大家都要自觉地保持班级的环境卫

11、生,哪一个同学愿意把纸片捡干净?“张老师话音刚落,几乎全班同学都把手举了起来。张老师又说:“大家这么爱集体,关心班级,老师很感动,你们愿意做好事的精神真值得老师学习。这么多同学举手,该让谁来做呢?”这时陈伟连忙站起来大声说, “老师,让我去捡吧!”张老师笑着对他点头说:“ 好!” 他马上把地上的纸片捡得干干净净。张老师用赞许的目光看看陈伟,说:“陈伟为了班级环境卫生不怕脏,一个人把纸片捡干净,为班级做了好事,给大家做出了榜样。我们每个人都要养成自觉保持卫生的好习惯。“下课后,陈伟就来到张老师身边,低着头说:“老师,纸片是我扔的,以后我再也不随地乱扔东西了。”张老师轻轻地抚摸着他的头,脸上露出了

12、欣慰的笑容。试问:(1)张老师进行了哪些方面的德育教育?(2)张老师采用了什么教育方法?(3)这些教育方法符合什么教育原则?六、论述题49 联系实际谈谈学习动机有何功能。50 论述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的教学规律。安徽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22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教育具有双重文化属性,主要表现为两方面:第一,它是传递和深化文化的手段,这是它与文化构成内容和形式的关系;第二,它的实践者本身和实践本身又体现着文化的特质,成为文化本体。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完整的课程标准由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附录五

13、部分组成,其核心部分是课程目标。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题干描述的是家庭教育的特点。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华生相信巴甫洛夫的条件作用模式适用于对人类行为的研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自己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性格的态度特征是指个体对自己、他人、集体、社会以及对工作、劳动、学习的态度特征。如谦虚或自负、利他或利己、粗心或细心、创造或墨守成规等。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童年期的年龄阶段是 6、711、12 岁。7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反映了 19 世纪科学主义对近代教育学的影响,要求教育学建立在实证研究基础上。8 【正确答案】 D

14、【试题解析】 教师以一定的不作为致人损害的行为,属于不作为违法侵权,教师应该对生病的学生加以适当的救护,救护不力就属于不作为违法侵权。9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教育就是把人类积累的生产斗争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转化为受教育者的智慧、才能与品德,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发展,成为社会所要求的人。这就说明教育是一种转化活动。10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教育的心理起源说认为教育起源于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抹杀了教育的目的性。1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题干描述的是杜威的教育无目的论的观点。1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我国的师生关系是以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人为根本目标的。这

15、是一种不同于以往任何时代、任何国家的新型师生关系,其明显的特征是:尊师爱生、民主平等、教学相长、心理相容。1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范例教学模式比较适合原理、规律性知识的学习,它是德国教育心理学家瓦.根舍因提出来的。1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1)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2)课程性质和特点;(3)每节课的重点、难点;(4) 学生年龄特征;(5)教学时间、设备、条件;(6)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此外,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还受教学手段、教学环境等因素的制约。1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德育原则是根据马卡

16、连柯的成功教育经验进行总结得来的。1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班集体处于巩固时期时,班集体的特征已经明显地展示出来了。17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实验证明,过度学习达到 50,即学习的熟练程度达到 150时,学习的效果最好。10150-10=5。1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流畅性是指在限定时间内产生观念数量的多少,数量越多,流畅性越好。19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进退维谷”是进退两难的情况,是双避冲突。20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问题解决是通过内在的心理加工进行的,而用绳子打结不需进行心理加工,因此不是问题解决。二、多项选择题21 【正确答案】 A,B

17、,C,D,E【试题解析】 隐性课程资源是指以潜在的方式对教育教学活动施加影响的课程资源,如学校的风气,社会风气,家庭氛围,师生关系,教师或学生的经验、感受、困惑、意见等。22 【正确答案】 C,D【试题解析】 价值观、动机属于个性心理倾向性,意志是心理过程的一部分,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23 【正确答案】 A,B,C,D,E【试题解析】 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神经、传出神经、效应器五个部分组成。24 【正确答案】 A,B,C【试题解析】 皮亚杰主张发展先于学习,故 D 项不符合其观点; E 项为多元智力理论的内容。25 【正确答案】 A,B 26 【正确答案】 A,B,D,

18、E27 【正确答案】 A,B,E【试题解析】 书面言语具有随意性、展开性和计划性等特点。28 【正确答案】 A,D【试题解析】 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影响要通过个体的主观努力和社会实践活动才能实现。29 【正确答案】 A,B,C,D,E30 【正确答案】 A,C,E【试题解析】 从问题解决的概念可知答案。三、判断题3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感觉是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每种属性基本只依赖一种感觉器官;而知觉反映的是事物的整体属性,因此,需要多种感觉器官联合活动。3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心理现象又称心理活动。3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

19、析】 学生在学校自杀,学校已经履行了相应职责的,行为并无不当的,无法律责任。3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皮亚杰和柯尔伯格在道德判断的研究差异主要在于皮亚杰更强调道德思维形成的过程。3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先行组织者是先于新知识呈现的一段材料,其中应包含所学新知识的相关内容。所以题干所述并非“组织者”。3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科学并不能自动地对教育产生影响。科学能否对教育产生影响,关键在于科学因素能否进入教育过程。37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小学低年级学生经常采用机械记忆的方法学习,中学以后,有意记忆在学生的记忆中占主导地位。3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

20、析】 “少年早慧”“大器晚成”是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而非水平上的差异。39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背景知识和智商水平相同,认知方式不同,问题解决的速度也不同。4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记忆中前摄抑制与倒摄抑制属于负迁移。 四、简答题41 【正确答案】 (1)确立班集体的奋斗目标。(2)选择和培养班干部。(3)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和优良的班风。(4)组织多样的教育活动。42 【正确答案】 (1)比较系统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2)精深的专业知识;(3)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4)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43 【正确答案】 教师备好课应做好三方面的工作:(1)钻研教材。包括钻研课程标准和教

21、科书,阅读有关参考书。(2)了解学生。包括了解学生原有知识、技能的质量,兴趣、需要和思想状况、学习方法和习惯。在此基础上进行研究和作出准确的预见。(3)设计教法。在钻研教材和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考虑如何把教材传授给学生,其中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确定教法等。在做好上述三项工作的基础上,要编制出三个计划,即:(1)学期(或学年)教学进度计划。(2)课题 (单元)计划。 (3)课时计划(教案)。44 【正确答案】 (1)学校教育是以文化影响为主体的环境,它影响学生的主要环境形式是教材,这有利于青少年的身心发展。(2)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组织的、自觉的影响过程,又是有计划的、全面的、系统的影响过程,这

22、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这是任何自发的、偶然的、零碎的家庭和社会影响所不及的。(3)学校教育由经过专门培养训练的教师和教育工作人员进行施教。(4)学校教育采取集中时间和集中学习的形式,使青少年儿童集中精力受教育,适合青少年儿童身心特点,适合时代的要求,有利于完成社会赋予他们的任务。45 【正确答案】 首先,陈述性知识主要用来回答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可用来区别和辨别事物。目前学校教学传授的主要是这类知识。程序性知识主要用来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其次,从心理表征看,陈述性知识主要以概念、命题和命题网络的形式表征,程序性知识以产生式和产生式系统表征。46 【正确答案】 (1)构建了教

23、育学的学科基本框架,确定了教育学的基本研究内容;(2)论证了普及义务教育的天然合理性;(3)从理论上论证了教育适应自然的思想;(4)在教育史上首次提出并论证了一系列教学原则;(5)从理论上论证了“ 学年制”及“班级授课制”。五、案例分析题47 【正确答案】 学校的行为严重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规定:适龄儿童、少年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学校不得开除学生。案例中初三学生小丽属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学校应当依法保护其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不得以任何理由和借口,包括“劝退” 的方式,侵犯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另外,因为学生学习差就将学生“劝退

24、”,也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第五条“依法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应当按照规定标准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等法律规定。48 【正确答案】 (1)张老师主要进行了集体主义教育和劳动教育。张老师说“谁扔的纸片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大家都要自觉地保持班级的环境卫生。”这反映了张老师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把保持班级的环境卫生作为每一个人的事。张老师表扬陈伟:“陈伟为了班级的环境卫生不怕脏,一个人把纸片捡干净,为班级做了好事。”对全体学生进行了劳动教育。(2)张教师主要采用了品德评价法、榜样示范法、品德修养指导法。当几乎全班同学都举手愿意捡纸片时,张老师说:“大家这么爱集体,关心班级,老师很感动,你们愿意做好

25、事的精神真值得老师学习。”对学生的行为进行了肯定的评价而给予激励,使用了品德评价法。当陈伟把纸片捡干净后,张老师在全班面前对他进行了表扬,让大家向他学习,使用了榜样示范法。张老师明知是陈伟扔的纸片,但故意装作不知,通过让陈伟自己捡纸片,指导陈伟进行自我品德反省,最后陈伟主动找张老师承认了错误,实现了思想转化及行为控制,使用了品德修养指导法。(3)这些教育方法符合: 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张老师没有把陈伟拉出来狠狠地批评一顿,而是调动陈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依靠和发扬他自身的积极因素去克服他品德上的消极因素,实现品德发展内部矛盾的转化。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张老师尊重陈伟

26、的人格,把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与对他们个人的尊重与信赖结合起来,使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张老师对陈伟进行德育教育注意依靠学生集体,在全班同学都愿意去捡纸片的大环境下,通过集体对陈伟进行教育,充分发挥了学生集体在教育中的作用。六、论述题49 【正确答案】 (1)激活功能当学生对于某些知识或技能产生迫切的学习需要时,就会引发学习内驱力,唤起内部的激动状态,产生焦急、渴求等心理体验,并最终激起一定的学习行为。(2)定向功能学习动机以学习需要和学习期待为出发点,使学生的学习行为在初始状态时就指向一定的学习目标,并推动学生为达到这一目标而努力学

27、习。有的学生可能面临多种学习目标或诱因,这就需要在其中作出选择。(3)强化功能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是认真还是马虎,是勤奋还是懒惰,是持之以恒还是半途而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习动机的水平。美国心理学家阿特金森在全面探讨了有关动机研究的文献后,发现了一个较为普遍的规律,这就是完成某项具体学习任务所需要的时间与对该项任务的动机水平成正相关。(4)调节功能学习动机调节学习行为的强度、时间和方向。如果行为活动未达到既定目标,动机还将驱使学生转换行为活动方向以达到既定目标。50 【正确答案】 (1)智力通常被看做人的综合认识方面的能力,即认识客观事物的基本能力,是个体在认识活动中表观出来的那些稳定的

28、心理特征。(2)关于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问题,在近代教育史上,形式教育论者和实质教育论者曾有过长期争论。形式教育论者主张,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训练学生的思维形式,知识的传授则是无关紧要的;学校的课程设置应当偏重古代语(拉丁文、希腊文)、数学、逻辑学等,认为这些学科对于训练学生的思维最有价值。实质教育论者主张,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传授对实际生活有用的知识,至于学生的认识能力则无须特别训练;学校的课程设置应当偏重自然学科、现代语言等,认为这些知识对学生参与实际生活最有用处。这两派理论割裂了思维内容和思维形式的辩证统一性质,因而其主张都是片面的。(3)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智力的发展有赖于知识的掌握,因为知识

29、是学生进行认识活动的工具,他们只能根据已有的知识去认识世界,接受尚未掌握的知识,解决面临的问题,并在这个过程中发展自己的智力。但是,知识不等于智力。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并不能标志他们智力的高低。知识转化为智力是有条件的。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有明确的发展智力的目标,并有计划地去加以实现;传授给学生的必须是系统的科学的规律性的知识;必须引导学生在掌握文化科学知识的过程中自觉、积极、主动地进行认识活动,真正理解知识并将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解决问题,这样才能使他们的智力得到发展。知识是发展智力的条件和基础,智力是掌握知识的前提和结果。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是统一的,教师必须同时完成两个方面的任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职业资格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