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安徽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38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现代教育不局限于学龄阶段,而是贯穿人的一生,满足不同年龄受教育者的教育需求。这阐明了现代教育的( )(A)未来性(B)科学性(C)生产性(D)终身性2 个体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表现为搜集或综合信息与知识,运用逻辑规律,缩小解答范围,直至找到唯一正确的解答的认知方式是( )(A)场独立型(B)沉思型(C)辐合型(D)发散型3 下列选项中,属于民主型教养方式的是( )(A)对儿童的态度积极肯定,经常提出明确的要求(B)倾向于拒绝和漠视孩子(C)对儿童缺乏基本的关注(D)不对孩子提出任何要求,让其随意控制自己
2、的一切行为4 教育的生机与活力,就在于促进( )(A)教师教育艺术的创新(B)促进教师能力的提高(C)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D)学生思维的创新成熟5 增长人的知识、经验,发展人的智慧、潜能,全面提高人的素质等在教育过程之中实现的价值是教育的( )(A)本体性价值(B)工具性价值(C)外在价值(D)衍生价值6 人对环境影响的接受是一个( )(A)积极的过程(B)能动的过程(C)被动的过程(D)主动的过程7 学校体育能使学生在劳累之后在体力和精神上得到恢复和放松。这是指体育的( )(A)健体功能(B)育智功能(C)育德功能(D)娱乐功能8 韩愈在师说中说:“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这句话体现了教师
3、的角色是( )(A)传道者(B)授业解惑者(C)榜样(D)教育教学研究者9 高中课程要求学生三年内的必修学分要达到( )学分。(A)116(B) 114(C) 36(D)2410 我国倡导启发式教学的第一人是古代教育家( )(A)孔子(B)墨翟(C)董仲舒(D)朱熹11 在学习某课题前,使学生为将要学习的新课题积累必要的感性经验,从而顺利获得新知识而进行的参观是( )(A)总结性参观(B)准备性参观(C)并行性参观(D)现实性参观12 采取频繁的反馈和根据每个人的需要因人而异地进行评价,这属于( )(A)诊断性评价(B)总结性评价(C)形成性评价(D)绝对性评价13 “德育”概念的表述,正确的
4、是 ( )(A)德育是教育者向受教育者进行强制灌输的活动(B)德育是一种无需教育者参与的受教育者的自我修行活动(C)德育是把个体的品德转化为社会规范的活动(D)德育是教育者施教传道和受教育者受教修德相统一的活动14 现代班级管理强调以( )为核心来建立管理机制。(A)学校(B)教师(C)教育内容(D)学生15 课外、校外教育活动的内容不受课程计划、课程标准的限制,可以根据参加活动者的愿望和要求,以及学校、校外教育机关的具体条件而确定。这体现了课外、校外教育的( ) 特点。(A)自愿性(B)自主性(C)广泛性(D)实践性16 人们对已储存在头脑中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称为( )(A)
5、表象(B)想象(C)幻想(D)印象17 学习课文时分段、总结段意属于( )(A)复述策略(B)资源管理策略(C)精加工策略(D)组织策略18 重视对情境关系的理解的迁移理论是( )(A)形式训练说(B)共同要素说(C)经验类化说(D)关系转换说19 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属于( )(A)内部动机(B)外部动机(C)直接动机(D)间接动机20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 )应当树立尊重、保护、教育未成年人的良好风尚,关心、爱护未成年人。(A)全社会(B)学校(C)家庭(D)教师二、多项选择题21 爱国主义教育主要包括( )(A)从小培养学生热爱社会主义新中国的深厚感情(B)培
6、养学生的国家和民族意识(C)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奋斗(D)发扬国际主义精神,维护世界和平(E)教育儿童正确理解其他民族与其他国家的利益,树立起尊重、友爱与合作精神,尊重各民族的传统美德教育22 下列关于班集体的说法正确的有( )(A)班集体具有共同的目标(B)一定的组织结构是一个班集体所不可缺少的(C)班集体是按照班级授课制的培养目标和教育规范组织起来的(D)一个班的学生群体就是班集体(E)以共同学习活动和直接性人际关系交往为特征的社会心理共同体23 组建班集体是班主任指挥发挥之所在,所以其方法应该是不拘一格。但是通常情况下,如下哪些工作环节还是被认为是必需的?( )(A)建立组织(B)
7、对全班同学提出共同的奋斗目标(C)制定规章制度(D)树立正确的集体舆论24 根据思维过程中的凭借物不同,可将思维分为( )(A)直觉思维(B)分析思维(C)动作思维(D)形象思维(E)抽象思维25 有人会在下楼梯时走着走着咣当一声,毫无知觉地跨一大步便下到楼底,这种现象叫空间知觉,下面哪些属于空间知觉?( )(A)形状知觉(B)颜色知觉(C)大小知觉(D)方位知觉(E)深度知觉26 教师会逐渐形成教师职业角色所需要的某些人格特征,这些人格特征会赢得学生的尊敬,影响教育活动。优秀教师的人格特征表现在( )(A)从事教育工作的使命感(B)稳定而持久的职业动力(C)对工作的事业心与上进心(D)没有求
8、知的欲望与兴趣(E)良好的性格特征27 教育评价的原则包括( )(A)方向性原则(B)可行性原则(C)实效性原则(D)对立性原则(E)科学性原则28 教育研究中的行动必须具有( )特征。(A)可操作性(B)验证性(C)教育性(D)探索性(E)社会性29 现代的学校教育制度包括( )(A)幼儿教育(B)初等教育(C)中等教育(D)高等教育(E)艺术教育30 设立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必须具备的条件包括( )(A)有组织机构和章程(B)有合格的老师(C)有符合规定标准的教学场所及设施(D)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E)有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三、判断题31 不会进行教学反思的老师,不能成为一名
9、优秀的教师。 ( )(A)正确(B)错误32 自学一指导式主要用于具备一定阅读能力的学生。 ( )(A)正确(B)错误33 教导主任对各个任课教师起联系和纽带的作用。 ( )(A)正确(B)错误34 同一儿童能演算较抽象的数学题,但在理解历史事件时却不能离开具体的形象,这是儿童的思维发展不平衡的表现。 ( )(A)正确(B)错误35 教师取消全程监控的方式以后,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保持。这是一种正强化。( )(A)正确(B)错误36 班级越大,内部越容易形成各种非正式小群体。 ( )(A)正确(B)错误37 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复杂性和曲折性是由学生各种思想品德的不稳定性与社会各种影响的复杂性决定
10、的。 ( )(A)正确(B)错误38 王老师是英语老师,相当自信。他认为,只要他努力,就能提高英语学习困难学生的成绩,这说明王老师有较好的教学监控能力。 ( )(A)正确(B)错误39 在操作技能的形成中,过度学习的量越大越好。 ( )(A)正确(B)错误40 学生在排定座位后,同座的和邻座的同学就有了更多的接触机会,因而多半能够互相吸引,成为好朋友。这符合人际吸引的条件中的互补性。 ( )(A)正确(B)错误四、简答题41 简述当前课程评价发展的基本特征。42 我国中小学德育主要有哪些任务?43 开展好课外活动的基本要求有哪些?44 对学生良好人格的塑造需要做好哪几方面的工作?45 简述教师
11、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46 简述教师劳动的主要特点。五、案例分析题47 材料一:在一次历史课上,一位有三十年教龄的老师在讲课,听课老师入了迷,问这位讲课的老师准备了多长时间,讲课老师说:“我准备了一辈子,但这个题的准备只用了 15 分钟。”材料二:有人认为,看看教材,翻翻教参(教学参考书),写份教案就是备课。材料三:苏联一位著名的芭蕾舞大师,在谈到自己的成功经验时说:“当我正式登台演出时,我的劳动实际上早已完成了。”请谈谈上述案例对你的教学有何启发。48 某校新课程培训结束后,两位教师在办公室交流。其中一位说道:“我教了一辈子书,只认一个理,那就是只要把学生的分数搞上去就能稳稳地站住讲台。新课
12、程再怎么改,这点是不会变的。”另一位说:“ 新课程要求我们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可就我们学校这样的条件,根本不可能!还是老老实实把学生成绩提上去,把他们送到大学再说。”你赞成上述两位教师的看法吗?请依据新课程改革的相关要求加以分析。六、论述题49 联系实际,论述家庭、社会、学校相互配合的重要性,以及促进三者结合的方法。安徽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38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题干的描述体现了终身教育的思想。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综合信息,缩小范围,直至找出唯一答案,这是辐合型认知方式的典型特征。3 【正确答案】 A【试题
13、解析】 在民主型教养方式中,父母与孩子在家庭中处于一个平等和谐的氛围中,父母尊重孩子,给孩子一定的自主权,并给予孩子积极正确的指导。A 项符合要求。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新课程理念指出:教育的生机与活力,就在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因此,C 项正确。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即教育的本体功能,是指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和作用。题干的描述体现的就是教育的本体性功能。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人对环境的反应是能动的。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题干描述的是体育的娱乐功能的内涵。8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体现了教师的
14、传道者角色。9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高中课程要求学生三年内的总学分达到 144 学分。其中,必修学分要达到 116 学分。10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强调启发式教学,是由孔子提出的。1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题干阐述了“准备性参观”的内涵。12 【正确答案】 C1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德育是教育者施教传道和受教育者受教修德相统一的活动。1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现代班级管理强调以学生为核心。1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题干的描述体现了课外、校外教育的广泛性特点。1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想象是人脑对已存储
15、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1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精加工策略是一种将新学习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学习课文分段、总结段意属于精加工策略。18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关系转换理论是格式塔心理学家提出的学习迁移理论。格式塔学派认为对情境中的关系的理解是实现迁移的根本。19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自我提高内驱力并非直接指向学习任务本身,而是把成就看作赢得相应地位与威望的需要,属于外部动机。附属内驱力是指个体为了获得长者们(如家长、教师)的赞许或认可而表现出把工作、学习做好的一种需要,也不是指向活动本身,因此也属于外部动
16、机。20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全社会应当树立尊重、保护、教育未成年人的良好风尚,关心、爱护未成年人。二、多项选择题21 【正确答案】 A,B,C【试题解析】 爱国主义教育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使学生形成保卫祖国、维护祖国统一和利益的坚强意志的教育,选项 D 和 E 不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22 【正确答案】 A,B,C,E【试题解析】 一个班的学生群体还不能称为班集体,学生群体和班集体之间有着本质差别,班集体必须具备四个基本特征:明确的共同目标、一定的组织结构、一定的共同生活的准则以及集体成员之间相互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23 【正
17、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组建班集体必须要建立组织、提出共同奋斗目标、制定规章制度、树立正确集体舆论。故选 ABCD。24 【正确答案】 C,D,E【试题解析】 根据思维过程中的凭借物不同,可将思维分为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故选 CDE。25 【正确答案】 A,C,D,E【试题解析】 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方位知觉、深度知觉属于空间知觉。故选ACDE。26 【正确答案】 A,B,C,E【试题解析】 D 项没有求知的兴趣和欲望显然不是优秀教师的人格特征。故选ABCE。27 【正确答案】 A,B,C,E【试题解析】 教育评价的基本原则包括:(1)方向性原则;(2)科学性原则;(3
18、)激励性原则;(4)可行性原则;(5) 实效性原则;(6)主体性和多元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28 【正确答案】 B,C,D【试题解析】 教育研究中的行动不具有可操作性,社会性不是校本研究行动的必备特征,因此选 B、C、D 三项。29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从层次结构上来看,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包括幼儿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30 【正确答案】 A,B,C,E【试题解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二十六条规定,设立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必须具备下列基本条件:有组织机构和章程;有合格的老师;有符合规定标准的教学场所及设施、设备等;有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独立承担
19、民事责任的能力是成立法人的必备条件。三、判断题3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自我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因此,不会进行教学反思的老师,就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3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自学一指导式强调教师是学生自学的“指导者”“引导者”,教师一般要设计出要求明确的自学提纲,提供必要的参考书,学习辅助工具。这就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3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班主任是联系各科任课教师的纽带、是学校班级间互相联系的纽带,同时也是沟通学校与家庭、社会各方面教育力量的桥梁。3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儿童既有抽象概括思维能力又有具体形象思维
20、能力,这两种能力在儿童期的发展是不平衡的。3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正强化也称积极强化,是通过呈现想要的愉快刺激来增强反应频率;负强化也称消极强化,是通过消除或中止厌恶、不愉快刺激来增强反应频率。题干所述是负强化。3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班级越大,内部越容易形成各种非正式小群体。3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复杂性和曲折性是由自身的身心发展规律等决定的。3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教学监控能力是指为保证教学达到预期的目的,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对其积极主动地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题中王老师对自己
21、的教学能力相当自信,认为只要努力就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这说明王老师具有良好的教学效能感,而不是教学监控能力。39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实验证明,过度学习达到 50,即学习的熟练程度达到 150时,学习的效果最好;超过 150时,效果并不递增,很可能引起厌倦、疲劳而成为无效劳动。4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题目所述为人际交往中的接近性或熟悉性。人际交往中的互补性是指个体有时会对那些同自己有着相反的特点的人产生好感,或者说,会喜欢那些能补充自己的人格特点的人。四、简答题41 【正确答案】 (1)重视发展,淡化甄别和选拔,实现评价功能的转化。(2)综合评价应关注个体差异,实现评价方法
22、的多样化。(3)强调质性评价,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的多元化。(4)强调参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5)注意过程,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42 【正确答案】 (1)培养学生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2)引导学生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3)逐步使学生具有社会主义的基本道德品质和法纪观念及养成文明行为习惯;(4)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品德能力和良好的品德心理素质。43 【正确答案】 (1)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计划性;(2)活动要丰富多彩,富有吸引力;(3)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精神。44 【正确答案】 (1)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意识
23、。(2)进行人格素质的整合教育。(3)实施以提高文化素质为基本内容的综合素质教育。(4)强化情感陶冶与行为训练。(5)优化育人环境,协调家庭、学校、社会教育,形成人格培养的正合力。(6)大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7)建立健全健康人格培养的激励与约束机制。45 【正确答案】 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师范教育培养新教师作为教师队伍的补充,二是通过实践训练提高在职教师的素质。主要的成长途径有以下几个:第一,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第二,开展微格教学。第三,进行专门训练。第四,反思教学经验。46 【正确答案】 教师劳动的主要特点:(1)教师劳动具有复杂性和创造性;(2
24、)教师劳动具有连续性和广延性;(3)教师劳动具有长期性和间接性;(4)教师劳动具有主体性和示范性。五、案例分析题47 【正确答案】 (1)从教育的意义上而言,材料一与材料三体现了备课的重要性。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对教师而言,备好课可以加强教学的计划性和针对性,有利于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备好了课,教师便对教材、学生以及教学方法了解透彻,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才能更好且有效地将教学内容系统、有条理地呈现给学生,也能很好地处理课堂中的突发事件。教师应树立终身备课的思想,把备课看成是一个长期积累、不断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反思应成为教师备课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和内容,基于自我反思的备课过程显得尤为重
25、要:从教育意义上而言,材料一中的老师与材料三中的芭蕾舞大师的话语体现了他们对备自我的重视。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2)材料二中的看法是不正确的,教师要想教好一节课不仅仅是写一份教案的问题,而且要做好多方面的工作。如需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即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法,也即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此外还包括备教学行为、备自我、备检测等;写好三种计划,即学年(或学期)教学计划、课题(或单元)计划、课时计划(教案)。(3)教师应成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以研究者的姿态置于教学情境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
26、最终形成规律性的认识。48 【正确答案】 不赞成。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学习方式上强调发现学习、探究学习和研究性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运用,促使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
27、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这些学习方式的变革不是仅体现在“分数”上,而是体现在学生学习的每一个过程环节上,教师的说法有悖于这一精神。六、论述题49 【正确答案】 (1) 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的协调一致、互相配合,有利于实现整个教育在时空上的紧密衔接。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的协调一致、互相配合,有利于保证整个教育在方向上的高度一致。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的协调一致、互相配合,有利于实现各种教育的互补作用。从而加强整体教育的有效性。(2)学校与家庭联系的基本内容和方式: 互相访问。 通讯联系。召开家长会。在学校中组织家长委员会。 举办家长学校。(3)学校与社会教育机构联系的内容和方式: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校外教育组织,使学校与学生主要居住区之间形成稳定的联系。学校系统与宣传部门建立联系,共同开展一些对学生有益的活动。学校与社会公共文化机构建立和保持经常性的联系。学校与社会专门性的社会教育机构建立稳定的联系。学校有选择地与有关工矿、企业、村镇、部队等建立联系。(4)一般来说,在学校、家庭、社会三个方面的协同和配合中,学校应起主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