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安徽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41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在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中,主导性的因素是( )(A)教育者(B)受教育者(C)教育措施(D)教育内容2 在中国教育制度发展史上,中学阶段最早兼顾升学和就业双重需要的学制是( )(A)“癸卯学制 ”(B) “壬子癸丑学制”(C) “壬戌学制”(D)“戊辰学制 ”3 面向全体学生,抓好每一个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体现了素质教育的( )(A)整体性(B)基础性(C)内化性(D)综合性4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表现的是( )(A)创造性(B)自觉性(C)独立性(D)可选择性5 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关键
2、在( )(A)学生(B)教师(C)学校(D)社会6 为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而开设的、可供学生自由选择的课程是( )(A)综合课程(B)选修课程(C)学科课程(D)活动课程7 ( )不是为排队,而是为了促进发展。(A)评价(B)考试(C)检测(D)考核8 对被评价者的过去和现在进行比较,或将评价对象的不同方面进行比较的教学评价是( )(A)诊断性评价(B)相对性评价(C)个体内差异评价(D)绝对性评价9 在德育过程中,教师要有目的地对各方面的影响加以组织、调节、控制,使其相互配合、协调一致,从而共同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地发展的教育原则是( )(A)知行统一原则(B)教育的一致性原则(C)通
3、过集体教育的原则(D)正面说服教育原则10 德育组织形式是指( )(A)德育具体目标(B)德育具体内容(C)德育实施方法(D)德育实施途径11 以实践作业为主的兴趣小组属于( )(A)技术小组(B)学科小组(C)艺术小组(D)体育小组12 小明既想取得好成绩,又想出去玩。这属于( )(A)双趋冲突(B)双避冲突(C)趋避冲突(D)多重趋避冲突13 被试本人对自己的人格特征予以评价的方法是( )(A)自陈量表法(B)主题统觉测验(C)罗夏克墨渍测验(D)句子完成法14 人格的( ) 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A)独特性(B)稳定性(C)整合性(D)功能性15 ( )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主要场所。
4、(A)学校(B)家庭(C)社会(D)工作单位16 教师负有维持课堂教学秩序和教学纪律的责任,这属于教师的( )角色。(A)教员(B)朋友(C)课堂的管理者(D)学生模仿的榜样17 班杜拉认为人对自己能否成功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是( )(A)自我期待(B)自我判断(C)自我评价(D)自我效能感18 解决问题的最高表现形式是( )(A)获得规则(B)理解概念(C)创造性(D)知识迁移19 根据科尔伯格的观点,道德推理的最高阶段是( )(A)好孩子的道德定向阶段(B)维护权威或秩序的道德定向阶段(C)社会契约的道德定向阶段(D)普遍原则的道德定向阶段20 在操作技能形成的( )阶段,动觉控制开
5、始起主导作用。(A)操作模仿(B)操作整合(C)操作熟练(D)定向操作21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反映的是( )因素对人的影响。(A)社会文化(B)家庭环境(C)自然环境(D)早期经验22 孔子提出的教育目标是培养( )(A)兼士(B)圣人(C)绅士(D)君子23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最根本的是指( )(A)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B)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C)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D)既能从事体力劳动又能从事脑力劳动24 教育目的所要回答的根本问题是( )(A)教育为谁服务(B)教育怎样培养人(C)要把教育引向何方(D)教育要培养怎样的人25 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所以教
6、师要发挥学生的( )(A)主观能动性(B)灵活性(C)互动性(D)多样性26 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其主体作用的最高表现形式为( )(A)自觉性(B)独立性(C)主动性(D)创造性27 关于课程与教学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课程与教学不可分割(B)课程总是在特定的教学中实现的(C)教学包话课程(D)教学总是在特定的课程基础上进行的28 以直接经验为主的课程,典型的表现形式是( )(A)学科课程(B)核心课程(C)活动课程(D)外围课程29 针对某一教学单元而设计,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其目的不在于评定学生,而在于调控教学,这种测验是( )(A)安置性测验(B)形
7、成性测验(C)诊断性测验(D)总结性测验30 讲授法的基本方式包括( )(A)讲述、讲解、讲读、讲演(B)讲述、讲解、讲读、讲评(C)讲述、讲评、讲演、讲读(D)讲解、讲演、讲读、讲评31 为达到德育目的采用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是( )(A)德育原则(B)德育途径(C)德育方法(D)德育模式32 “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 这句话体现了德育的( )(A)社会性功能(B)个体性功能(C)教育性功能(D)文化功能33 教育学生的基本途径是( )(A)学校教育(B)课外教育(C)校外教育(D)家庭教育34 高中学生为了考上大学,成为国家有用人才而刻苦
8、学习。这是人的( )的具体表现。(A)能力(B)品质(C)意志(D)气质35 小学生常常出现好心办坏事的现象,其原因主要是( )(A)道德情感不深(B)缺乏合理行为技能(C)道德认识不足(D)道德意志力不够36 短时记忆的主要编码形式是( )(A)图像编码(B)听觉编码(C)语义编码(D)情境编码37 测验时跳过某个题目,先做简单的题目。这属于( )(A)认知策略(B)元认知策略(C)资源管理策略(D)精加工策略38 教师对学生思想的认可与学生的成绩呈( )趋势。(A)负相关(B)正相关(C)没有关系(D)若有若无39 下列对“关键期 ”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关键期最基本的特征是它
9、只发生在生命中一个固定的短暂时期(B)关键期是突然开始和停止的(C)鸟类的印刻、人类语言的习得能证实关键期的存在(D)在发展的关键期间,如果能在一定时间内给以适当的良性刺激,就会促使行为与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反之则会阻碍其发展40 甲同学打扫卫生时打碎了一盘玻璃杯,乙同学偷吃时打碎了一个玻璃杯,处于他律道德阶段的儿童会以为( )(A)甲同学错误大(B)乙同学错误大(C)两者都没错(D)两者错误一样大二、判断题41 社会公益活动属于社会实践活动。 ( )(A)正确(B)错误42 教育以创造社会物质财富为直接目的,为经济服务是其本质的功能。 ( )(A)正确(B)错误43 学校文化主要是指教育与学
10、习的文化。 ( )(A)正确(B)错误44 按照马斯洛的动机作用观点,教师在自尊水平低的学生中灌输为学习本身的满足而去学的做法是不可能成功的。 ( )(A)正确(B)错误45 新课程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排斥教师的介入和指导。 ( )(A)正确(B)错误46 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必须集中使用,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 )(A)正确(B)错误47 直观是知识掌握的开端环节,是感性知识的重要来源,是理解抽象的科学知识的起点。缺乏这一起点,学生只能习得一些空洞的概念、原理,或者曲解概念和原理。因此,直观是知识掌握的开端环节,任何情况下教学都必须从直观开始。 ( )(A)正确(B)错误48 三结合
11、教育是指班主任教育、各学科授课教师教育、学校领导教育相结合。 ( )(A)正确(B)错误49 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 ( )(A)正确(B)错误50 学习动机可以影响学习效果,同时学习效果也可以反作用于学习动机。 ( )(A)正确(B)错误51 教学由教与学两方面组成,因此教学包括学生在教学之外独立进行的自学。 ( )(A)正确(B)错误52 孔子说:“ 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 ”可见,早期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 )(A)正确(B)错误53 历史性和阶级性都是教育的永恒属性。 ( )(A)正确(B)错误54 在个性中具有核心意义的成分是气质。 ( )(A)正确(B)错误55
12、 特殊智力技能是相对于一般智力技能而言的,二者是各自独立的平行关系。 ( )(A)正确(B)错误三、简答题56 在现代教学中,教师担当的角色主要有哪些?57 简述目标评价模式的步骤。58 简述怎样才能发挥个别教育的优势作用。59 什么是课程? 课程在学习教育中的作用是什么 ?60 引起不随意注意的原因是什么?61 简述如何预防学习疲劳。四、案例分析题62 某学校在 1999 年发生了一起小学女教师在学生脸上刺字的骇人听闻的事件。该校某班一位学生发现其文具盒中的 10 元钱在课间不见了,遂报告班主任。班主任把学生王某叫来询问,王某不承认偷拿同学的钱。批评训斥过程中,该教师用锥子在王某脸上刺了一个
13、“ 贼”字,并抹上红墨水。事件发生后,引起极大震动。该教师受到开除处分。学校和该教师共同承担了 6 万元的赔偿金。司法机关根据该教师事后的态度和对学生王某造成的损害,决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 请你分析案例的法律关系的类型,此案提及的法律关系的主体,主体的权利与义务,此案涉及的法律责任有哪些。63 狐狸和乌鸦教学片断:学习了课文最后一段,教师打出幻灯片:乌鸦寂寞地站在一棵树上。师: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这只乌鸦的神态,想一想:看着狐狸叼起肉回洞,她心中会想些什么?(学生稍加思考,纷纷举起了小手)生:乌鸦很伤心,心想:哎!都怪我爱听好话,才会上当。生:乌鸦真后悔:要是我不那么爱听好话,孩子们这时就有肉吃了
14、。老师正想总结,却有一男生忽地站起来,说:“乌鸦心想:嘿!我长这么大,从没有听谁夸我羽毛漂亮,嗓子好,今天总算听到了?不就是一块肉么,孩子别急,我再给你们找去。”(顿时,教室里哄堂大笑 )如果你是课堂上的这位老师,你该怎么评价这名男生的表现?这体现了什么教学原则?64 某小学三(1)班李老师发现班上有几个同学的作业总是潦草脏乱。为了帮助这些学生,李老师专门雕刻了 2 枚印章和一些好孩子的小卡通画奖品,每当这几个同学的作业工整干净,她就在练习本上加盖一个小红花印章,连续得到 3 次小红花就加盖一个“一级棒 ”,并奖励一个好孩子的小卡通画,连续获得 3 张好孩子的卡通画就把该学生的作业放在光荣榜上
15、展览。试结合斯金纳的儿童行为强化控制理论进行分析。安徽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41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学习者)和教育媒介(教育影响 )。其中,教育者是主导性因素。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壬戌学制在高中增加职业科,大中学校课程采用学分制、选科制,考虑到了青少年的不同需要和个性发展,体现了“五四”以来教育改革的基本方向。它是最早兼顾升学和就业双重需要的学制。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素质教育体现出如下三个重要特征:素质教育的整体性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动员学校、家庭和社会
16、全方位力量创造相应条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素质教育的发展性是强调在具备良好基本素质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的自我能动性,实现学生的自我潜能开发和个性特长发展。素质教育的开放性具体到时间、空间以及渠道三个方面,通过整个体系的开放区别于应试教育的“封闭”,改变教育的惰性和保守性,从而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满足素质教育内容及范围的拓展。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主要表现在自觉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三个方面。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教师是教育过程的组织者,在全部教育活动中起主导作用,从根本上说,良好的师生关系首先取决于教师。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题
17、干中阐述的是“选修课程”的概念。7 【正确答案】 A8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题干描述的是个体内差异评价的内涵。9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即在德育工作中,教育者应主动协调多方面教育力量,统一认识和步调,有计划、有系统、前后连贯地教育学生,发挥教育的整体功能,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品德。10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德育途径是指学校教育者对学生实施德育时可供选择和利用的渠道,又称为德育组织形式。1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技术小组活动最为重要的就是组织学生进行实践作业,小组活动的任务主要通过学生的实践作业来实现。1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18、 双趋冲突是指从自己同时都很喜爱的两个事物中仅择其一的心理状态。1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自陈量表测验的含义。1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人格的整合性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15 【正确答案】 A16 【正确答案】 C1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自我效能感由班杜拉首次提出,是指人对自己能否成功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18 【正确答案】 C19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后习俗水平包括两个阶段:第一,社会契约的道德定向阶段;第二,普遍原则的道德定向阶段。其中普遍原则的道德定向阶段是道德推理的最高阶段。20 【正确答案】 B2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19、 人的智力发展的速度是不均衡的。研究表明,早期阶段获得的经验越多,智力发展得就越迅速,不少人把学龄前称为智力发展的一个关键期。2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孔子的教育目的就是要培养德才兼备的君子。2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马克思主义指出,所谓人的全面发展,一是指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二是指克服人发展的一切片面性,实现人的个性的真正全面和自由的发展。2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教育目的规定了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质量规格和标准,是对受教育者的总的要求。2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尊重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才能收到良好的
20、教育效果。26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创造性是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最高表现。2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课程与教学二者从产生时就是不可分割的。课程总是在特定的教学活动中实现,教学也总是在特定的课程基础上进行。C 项是大教学论的观点,认为教学包含课程,课程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28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直接经验为主的课程,典型的表现形式是活动课程,认为课程应当是一系列学生自己组织的活动,学生通过活动学习,获得经验,培养兴趣,解决问题,发展能力。29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为改进和完善教学活动而进行的对学生学习过程及结果的评价。30 【正确答案
21、】 A【试题解析】 讲授法可分为讲读、讲述、讲解和讲演四种。3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题干是对“德育方法”的内涵的阐述。3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题干的描述出自赫尔巴特,体现了德育的教育性功能。3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学校教育是教育学生的基本途径,课外、校外教育也是教育学生的重要途径。3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意志是指人自觉地确定目的,有意识地根据目的、动机调节支配行动,努力克服困难,实现目标的心理过程。3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小学生常常出现好心办坏事的现象,主要原因是他们不善于分析具体情境后再采取合理的行为方式与方法,或不具有某些行为技能
22、。遇到这类情况时,教师首先应当肯定他们的动机,而后指出思考不周、行为不当的问题,或者通过交谈、集体讨论让学生自己做出必要的结论。3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听觉编码是短时记忆主要的编码形式,语义编码是长时记忆最主要的编码形式。3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学习的元认知策略是指学生对自己整个学习过程的有效监视及控制的策略。调整阅读速度、复查、使用应试技巧等都属于元认知策略。3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教师对学生思想的认可度越高,学生学习越主动,成绩越好。因此,呈正相关。39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发展心理学家认为儿童心理的发展存在关键期,这是个体早期生命中一个较短暂
23、的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种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但关键期并不是突然开始和停止的。40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他律是指早期儿童的道德判断只注意行为的客观效果,不关心主观动机,是受自身以外的价值标准所支配的道德判断,具有客体性。二、判断题4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社会公益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和劳动习惯,提高劳动技术素质。社会实践活动主要包括参观、考察、社会调查访问等。二者是两个不同的概念。4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教育以培养人为基本职能和直接目的。4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
24、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包括学校物质文化、学校精神文化以及学校组织与制度文化。不只是教育与学习的文化。44 【正确答案】 A4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教与学的关系问题是教学过程的本质问题,同时也是教学论中的重大理论问题。教学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互动。基于此,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4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而不是为了提高学习效率,因此不必集中使用。4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直观是知识掌握的开端环节,是感性知识的重要来源,是理解抽象的科学知识的起点
25、。缺乏这一起点,学生只能习得一些空洞的概念、原理,或者曲解概念和原理。但是,肯定直观为知识掌握的开端环节,并非意味着任何情况下教学都必须从直观开始。4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三结合教育是指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49 【正确答案】 A50 【正确答案】 A5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教学与学生在教学之外独立进行的自学有严格的区别。后者是学生独立自主进行的学习,根本不同于教学。教学不包括这种学生自主进行的自学。5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和补充,有不可代替的教育作用。5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阶级性不是教育的永恒属性,原始社
26、会教育无阶级性,教育的永恒属性的根本属性是教育的社会性。5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性格是个性中具有核心意义的成分。5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特殊智力技能与一般智力技能是相互联系的,不是各自独立的。三、简答题56 【正确答案】 (1)学者和学习者;(2) 知识传授者;(3)示范者;(4) 管理者;(5)朋友;(6)研究者。57 【正确答案】 (1)确定教育计划的目标;(2)根据行为和内容来界定每一个目标;(3)确定使用目标的情境;(4)设计呈现情境的方式;(5)设计获取记录的方式;(6)确定评定时使用的计分单位;(7)设计获取代表性样本的手段。58 【正确答案】 (1)要发挥
27、每个学生的潜力和积极因素,培养学生各自的优势,克服自身缺点;(2)要在同中求异,异中求同;(3)既要针对个体,又要使个体不脱离群体;(4)要制订详细的个案分析,综合运用各种教学组织形式,灵活运用好各种教学方法。59 【正确答案】 狭义的课程是指教学内容,主要体现在教科书、课程(教学)计划和课程标准(教学大纲) 中;广义的课程指的是学生在学校中获得的经验,它包括学科设置、教学活动、教学进程、课外活动及学校的环境气氛等。课程在教育和教学中处于核心的地位:(1)课程体现学校培养人才的蓝图;(2)课程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主要依据;(3)合理的课程设置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4)课程是评估教学质量的主要依
28、据和标准。60 【正确答案】 客观因素:(1)刺激物的新异性。(2)刺激物的强度大小。(3)刺激物与背景对比的差异大小。(4)刺激物的变化和运动。主观因素:(1)符合主体的需要、兴趣和期待的事物,最容易引起人的注意。(2)情绪和生理心理状态的影响。(3)过去知识经验的影响。61 【正确答案】 (1)防止过重负担,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2)建立与执行符合卫生要求的作息制度;(3)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学习兴趣,改进教学方法;(4)积极参加体育锻炼,适当注意休息和营养。四、案例分析题62 【正确答案】 (1)此案例法律关系的类型有:行政法律关系、民事法律关系、刑事法律关系。法律关系主体分别是:行政
29、法律关系中的学校、教师与行政机关;民事法律关系中的学校、教师与受害者;刑事法律关系中的教师与司法机关。在行政法律关系中行政机关有管理权、处分权;在民事法律关系中受害者有请求赔偿权、加害人有赔偿义务;在刑事法律关系中司法机关有司法权。(2)法律责任分别是:行政责任(开除) ;民事责任(赔偿);刑事责任( 免责)。63 【正确答案】 (1)如果我是这位老师,我会对这位男同学的想法进行鼓励与赞扬。(2)教师的做法能够体现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从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同时又要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
30、短,获得最佳的发展。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既为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所决定,也受我国的教育目的制约。64 【正确答案】 (1)强化的作用。任何习得的行为都与及时强化有关,通过强化来塑造儿童的行为,老师发现学生作业潦草,决定帮助改正学生这一行为,就进行了强化。(2)操作性条件反射原理。斯金纳指出,外界的强化作用是塑造儿童行为的基础,只要了解强化效应,操纵好强化技术,及时有效地施加强化就能控制行为反应,并随意塑造出一种教育者所期望的儿童行为。正如李老师针对学生作业潦草、脏乱的现象通过奖励的办法对学生进行强化刺激,使学生得到了行为上的改变。(3)积极强化与消极强化的作用。本事例就是使用了积极强化。(4)儿童行为的变化和行为矫正。程序学习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参与意识。正如一次作业干净印一个小红花,三次得到小红花就盖一个“一级棒” 的大印章,通过强化作用,使学生改正不良行为,充分体现了斯金纳的儿童行为矫正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