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导游资格考试(导游基础知识)中国古典园林章节练习试卷4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orderah291 文档编号:893950 上传时间:2019-02-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资格类试卷]导游资格考试(导游基础知识)中国古典园林章节练习试卷4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导游资格考试(导游基础知识)中国古典园林章节练习试卷4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导游资格考试(导游基础知识)中国古典园林章节练习试卷4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导游资格考试(导游基础知识)中国古典园林章节练习试卷4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导游资格考试(导游基础知识)中国古典园林章节练习试卷4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导游资格考试(导游基础知识)中国古典园林章节练习试卷 4 及答案与解析一、简答题1 比较皇家园林与私家园林的特点。2 怎样游览中国古典园林?3 谈谈园林中叠山的目的及石材的选择。4 中国古典园林的组成要素主要有哪些?5 简述园林建筑的作用。6 园林中常见的廊有几种类型?7 谈谈中国古典园林意境表现的常用手法。8 简述中国古典园林的特色。二、综合题9 简述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史。10 按园林所处的地理位置划分,中国古典园林有几种风格及其特点?11 中国古典园林常用的造园手法有哪些?请举出五个成功的范例。导游资格考试(导游基础知识)中国古典园林章节练习试卷 4 答案与解析一、简答题1 【正确答案】

2、a 皇家园林是专供帝王休憩享受的园林;私家园林是皇室外戚、王公官吏、富商大贾等营造的园林;b皇家园林规模大,真山真水较多,建筑体形高大,色彩金碧辉煌;私家园林规模较小,常用假山、人造水景,建筑小巧玲珑,色彩淡雅素净;c 皇家园林表现封建帝王拥有四海的权威;私家园林体现园主人寄情山水的心态;皇家园林以北京为代表;私家园林以苏州为代表。【知识模块】 中国古典园林2 【正确答案】 游览中国古典园林讲究“游” 与“停”的结合。a 游指的是顺着路、径、廊漫步游览,这样具有步移景异的效果;b停指的是遇到厅、堂、亭、榭等重要建筑物,驻足停留,细加观赏,品味匾额、楹联,了解历史典故,欣赏野境、画境,体会意境;

3、c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登山越水的路径适合年轻人;年纪大的游人适合进廊游览;总之,“游”与“停”要得当,才能真正领略到园林风光的佳趣妙味。【知识模块】 中国古典园林3 【正确答案】 叠山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登高远眺,扩大空间;叠山的石材主要有两种:一是武康黄石,因其质地坚硬,不易受风雨的侵蚀,用于假山的基础部分,称叠脚;二是太湖石,因其具有绉、透、漏、瘦、丑五大特点,置于假山的上部,供游人玩赏品味,称收顶。【知识模块】 中国古典园林4 【正确答案】 山、水、植物、动物、建筑、匾额、楹联、刻石。【知识模块】 中国古典园林5 【正确答案】 a 点景,点缀风景; b观景,观赏风景;c 分隔园林空间;d组织

4、游览路线。【知识模块】 中国古典园林6 【正确答案】 园林中常见的廊有四种类型。a双面空廊:双面通透,可赏两面景物;b单面空廊:一边通透,面向主要景色,另一边沿墙或附属于其他建筑物,形成半封闭的效果;c复廊:在双面空廊的中间隔一道墙,形成两侧单面空廊的形式。中间墙上多开有各种式样的漏窗,从廊子的这一边可以透过漏窗看到空廊那一边的景色。d双层廊:双层廊指上下两层的廊,又称“楼廊” 。它为游人提供了在上下两层不同高程的廊中观赏景色的条件,也便于联系不同标高的建筑物或风景点以组织客流,可以丰富园林建筑的空间构图。【知识模块】 中国古典园林7 【正确答案】 a 运用延伸空间和虚复空间的特殊手法,组织空

5、间、扩大空间,强化园林景深,丰富美的感受。b造园艺术常用的写意、比拟和联想手法使意境更为深邃。c运用匾额、楹联、诗文、碑刻等形式来点景、立意,表现园林的艺术境界,引导人们获得意境美的享受。【知识模块】 中国古典园林8 【正确答案】 略【知识模块】 中国古典园林二、综合题9 【正确答案】 a 早在黄帝时代就有了最简单的园林囿和园。囿,用来养禽兽;园,用来种花果。b商周时期,先人们开始利用自然的山泽、水泉、树木、鸟兽进行初期的造园活动;c春秋战国时期,园林已经有了成组的风景,既有土山又有池沼或台。自然山水园林已经萌芽,而且在园林中构亭营桥,种植花木。园林的组成要素都已具备。d秦汉时期,出现了以宫室

6、建筑为主的宫苑,并在池中筑山以象征神山仙境。e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园林发展的转折点。受佛教和老庄哲学的影响,园林转向崇尚自然。私家园林增多。f唐宋时期,园林达到成熟阶段。官僚及文人墨客自建园林或参与造园工作,将诗与画融入园林的布局与造景中,写意山水园在体现自然美的技巧上取得了很大成就。g明清时期,园林艺术进入精深发展阶段,无论是江南的私家园林,还是北方的帝王宫苑,在设计和建造上都达到了高峰。现存的园林大多属于明清时代,这些园林充分体现了中国古典园林的独特风格和高超的造园艺术。【知识模块】 中国古典园林10 【正确答案】 a 根据园林所处的地理位置中国古典园林可分为北方类型、江南类型、岭南类型

7、。b北方类型园林也称黄河类型园林,范围较大,多位于古都所在地,建筑富丽堂皇。因自然条件所限,河川湖泊、园石和常绿树木较少,风格粗犷,秀美不足。大多集中于北京、承德、西安、洛阳、开封等地。c江南类型园林也称南方类型或扬子江类型,建筑淡雅朴素。河湖、园石、常绿树较多,园林景致细腻精美,风格明媚秀丽,范围较小,略感局促。大多集中于苏州、扬州、杭州、无锡、上海、南京等地。d岭南园林,地处亚热带,终年常绿,又多河川,造园条件好于北方、江南。既有北方园林的稳重、堂皇和富丽,也融会了江南园林的素雅和潇洒,并吸收了国外造园的手法,因而形成了轻巧、通透明快的风格。大多集中于广东顺德、东莞、番禺等地。【知识模块】

8、 中国古典园林11 【正确答案】 a 抑景:中国传统艺术历来讲究含蓄,所以园林造景也绝不会让人一走进门口就看到最好的景色,最好的景色往往藏在后面,这叫做“先藏后露” 、“欲扬先抑”。b透景:当从甲观景点望乙观景点时,可能有建筑物、树木等阻挡观景视线;但建筑物之间,或建筑物与树木之间,或树木与树木之间,总有视线可通过,且可取得观景的审美效果。这叫做透景。c添景:当甲风景点在远方,或自然的山,或人文的塔,如没有其他景点在中间、近处作过渡,就显得虚空而没有层次;如果在中间、近处有乔木、花卉作过渡景,景色显得有层次美,这中间的乔木和近处的花卉,便叫做添景。d夹景:当甲风景点在远方,如自然的山或人文的建

9、筑(如塔、桥等),它们本身都很有审美价值,如果视线的两侧大而无当,就显得单调乏味;如果两侧用建筑物或树木花卉屏障起来,使甲风景点更显得有诗情画意,这种构景手法即为夹景。e对景:在园林中,从甲观赏点可观赏到乙观赏点,从乙观赏点又可观赏到甲观赏点的造园手法,叫对景。f框景:园林中的门、窗、洞或乔木树枝抱合成的景框,往往把远处的山水美景或人文景观包含其中,这便是框景。g漏景:园林的围墙上或走廊(单廊或复廊)的墙上,常常设以漏窗,透过漏窗的窗隙,可见另一侧的美景,这叫做漏景。h借景:大至皇家园林,小至私家园林,空间都是有限的。在横向或纵向上让游人扩展视觉和联想,才可以小见大,最重要的办法便是借景。所以

10、计成在园冶中指出,“园林巧于因借 ”。借景有远借、邻借、仰借、俯借、应时而借之分。借远方的山,叫远借;借邻近的大树叫邻借;借空中的飞鸟,叫仰借;借池塘中的鱼,叫俯借;借四季的花或其他自然景象,叫应时而借。i障景:任何园林中,总有一些不足之处,或者是必须遮挡之物。用山、石、花木加以掩盖和处理,也可形成一种美景,这叫障景。举例:杭州花港观鱼东大门的雪松就是树抑(抑景的一种)的范例;上海豫园鱼乐榭有一上实下空的墙,遮挡了原来流水较近的短处,产生了源远流长的效果,这是障景的神来之笔;在颐和园后山的苏州河中划船,远方的苏州桥主景,为两岸起伏的土山和美丽的林带所夹峙,构成明媚动人的景色,就是利用造园手法中的夹景;北京颐和园内,在昆明湖和万寿山之间的湖畔种有不少垂柳,这些垂柳的构景作用就是添景;无锡寄畅园因园外惠山的景色而显得更加秀丽,产生这一效果的构景手法是借景。 【知识模块】 中国古典园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 ITU-R QUESTION 2437-2006 Characterization of technical parameters and interference effects and possible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techniques for passive sensors operating in the Eart测.pdf ITU-R QUESTION 2437-2006 Characterization of technical parameters and interference effects and possible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techniques for passive sensors operating in the Eart测.pdf
  • ITU-R QUESTION 2444-1996 Sharing between feeder links of the mobile-satellite (non-geostationary) service in the band 5 091-5 250 MHz and the aeronautical radionavigation service i.pdf ITU-R QUESTION 2444-1996 Sharing between feeder links of the mobile-satellite (non-geostationary) service in the band 5 091-5 250 MHz and the aeronautical radionavigation service i.pdf
  • ITU-R QUESTION 2445-1999 Improvements to Recommendation ITU-R F 758《建议国际电信联盟无线通信委员会f 758改进》.pdf ITU-R QUESTION 2445-1999 Improvements to Recommendation ITU-R F 758《建议国际电信联盟无线通信委员会f 758改进》.pdf
  • ITU-R QUESTION 2447-2006 Interference between standard frequency and time signal services operating between 20 and 90 kHz《20到90千赫之间的标准频率和时间信号服务之间的干扰》.pdf ITU-R QUESTION 2447-2006 Interference between standard frequency and time signal services operating between 20 and 90 kHz《20到90千赫之间的标准频率和时间信号服务之间的干扰》.pdf
  • ITU-R QUESTION 245-14-2009 Out-of-band and spurious emission limits《带外杂散发射限值》.pdf ITU-R QUESTION 245-14-2009 Out-of-band and spurious emission limits《带外杂散发射限值》.pdf
  • ITU-R QUESTION 2455-2005 Fixed service applications using frequency bands above 3 000 GHz《使用频率在3000千兆赫以上的固定服务应用》.pdf ITU-R QUESTION 2455-2005 Fixed service applications using frequency bands above 3 000 GHz《使用频率在3000千兆赫以上的固定服务应用》.pdf
  • ITU-R QUESTION 2457-2006 Interference to the standard frequency and time signal service in the low-frequency band caused by noise from electrical sources《噪声源对低频带标准频率和时间信号服务的干扰》.pdf ITU-R QUESTION 2457-2006 Interference to the standard frequency and time signal service in the low-frequency band caused by noise from electrical sources《噪声源对低频带标准频率和时间信号服务的干扰》.pdf
  • ITU-R QUESTION 2465-2007 Tech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channelling requirements for adaptive HF systems《高频适应系统的技术特点和频道要求》.pdf ITU-R QUESTION 2465-2007 Tech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channelling requirements for adaptive HF systems《高频适应系统的技术特点和频道要求》.pdf
  • ITU-R QUESTION 2467-2009 Future bandwidth requirements for the space research service (deep space)《未来空间研究服务(深空)的带宽要求》.pdf ITU-R QUESTION 2467-2009 Future bandwidth requirements for the space research service (deep space)《未来空间研究服务(深空)的带宽要求》.pdf
  •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职业资格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