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学)模拟试卷 30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反映了封建社会的教育具有的特点是 ( )。(A)崇尚书本,呆读死记(B)学校教育脱离生产劳动(C)等级性(D)阶级性2 自夸美纽斯确立后,几个世纪来一直为各国所采用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A)小组教学(B)道尔顿制(C)个别教学(D)班级授课制3 小学阶段的教学多运用直观形象的方式,中学以后可进行抽象讲解,这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 ) 的特点。(A)顺序性(B)个别差异性(C)不平衡性(D)阶段性4 “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体现为( )的教育目
2、的观。(A)教育无目的论(B)社会本位论(C)科学本位论(D)个人本位论5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生活在一定社会关系中具有特定的( )属性的人。(A)社会(B)自然(C)实践(D)现实6 学生的“向师性 ”和“模仿性”的心理特征决定了教师的劳动具有 ( )。(A)主动性(B)长期性(C)复杂性(D)示范性7 乌申斯基指出,一般说来,儿童是依靠形式、颜色、声音和感觉来进行思维的。这说明教学中应贯彻( ) 。(A)直观性原则(B)启发性原则(C)巩固性原则(D)循序渐进原则8 全班或小组成员在老师指导下,围绕某一种新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从而进行相互学习的方法是( )。(A)谈话法(B)讨论法(
3、C)演示法(D)讲授法9 王小红期中考试的数学成绩在班级中排名第五,这种评价属于( )。(A)诊断性评价(B)总结性评价(C)相对评价(D)决定评价10 中小学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A)教育者与德育内容的矛盾(B)教育者与德育方法的矛盾(C)道德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品德水平的矛盾(D)受教育者与教育者的矛盾11 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是( )。(A)说理教育法(B)陶冶教育法(C)实际锻炼法(D)榜样示范法12 课外活动的基本特点是灵活性、自愿性和( )。(A)自主性(B)随意性(C)规范性(D)强制性13 孙老师在任教的两个平行班开展教育研究,检验“阅读名
4、著是否能够提高学生写作水平”,一班学生每周进行 3 小时名著阅读,二班学生不阅读,一学期结束后,通过写作测试两班学生作文水平,孙老师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A)实验研究法(B)调查研究法(C)文献研究法(D)历史研究法二、多项选择题14 对于教育学的发展阶段,国外比较典型的三分法是把它分为三阶段,分别是( )。(A)萌芽阶段、形成阶段、科学阶段(B)萌芽阶段、独立阶段、科学阶段(C)萌芽阶段、独立阶段、发展阶段(D)形成阶段、独立阶段、理论深化阶段15 下列选项中,能体现教育对政治发展有促进功能的是( )。(A)中学阶段开设思想政治课程(B)近年来,一些高校积极探索“产-学-研” 一体化道路
5、,取得巨大成功(C)某中学开展“公民教育”主题活动(D)李某在大学学习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后成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16 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有( )。(A)遗传(B)环境(C)教育(D)主观能动性17 素质教育的内涵是( ) 。(A)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B)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C)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教育(D)素质教育是保障学生完成学业的教育18 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经历过程有( )。(A)前制度化教育(B)义务教育(C)普及教育(D)制度化教育19 新型的师生关系是( ) 。(A)以教师为中心(B)在人格上,学生与教师是平等的(C)在社会道德上,师生
6、关系是相互促进的(D)师生关系是一种朋友式的友好帮助的关系20 教学大纲是根据教学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教学指导性文件。它规定学科的( )等。(A)教学目的(B)教材体系(C)教材范围(D)学科设置三、填空题21 广义上的教育包括_、_、社会教育。22 在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_。四、判断题23 综合课程是一种多学科的课程组织模式,它强调一门学科逻辑体系的完整性,其课程主导价值在于使学生获得逻辑严密及条理清晰的文化知识。 ( )(A)正确(B)错误24 分组教学是为了克服班级授课制的弊端而提出的,因此比班级授课制更优越。 ( )(A)正确(B)错误25
7、说服教育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明辨是非,形成正确观点的一种工作方法。( )(A)正确(B)错误26 问题学生就是差生。 ( )(A)正确(B)错误27 在众多教育研究方法中,调查法的突出优点是能有效验证教育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 ( )(A)正确(B)错误五、简答题28 教师应依据哪些因素来选择教学方法?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学)模拟试卷 30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反映了科举制强调唯有读书高,引导人们轻视社会各行业,轻视生产实践,使知识分子严重脱离社会实际生活。【知识模块】 教育学2 【正确答案】
8、D【试题解析】 17 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首先对班级授课进行研究并确定了班级授课制的基本轮廓。为班级授课制奠定了理论基础。班级授课制是当代学校教学的基本形式。【知识模块】 教育学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顺序性表现在身体发展按照首尾方向和中心外周方向发展,思维从具体向抽象发展等。个别差异性表现在每个阶段内,每个儿童间发展的差异性。不平衡性表现在发展速度不均衡,如身高、体重的两个高峰期。阶段性表现为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的共性。题干中小学阶段的教学多运用直观形象的方式,中学以后可进行抽象讲解,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的阶段性。【知识模块】 教育学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
9、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出自礼记.学记,意思是君子如果要教化人民,形成良好的风俗习惯,一定要从教育人手,表达了这样一种治学精神,即教育担负的最大责任不是传承知识,而是移风易俗。“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意为古代的君王建立国家,治理民众,都把教育当作首要的事情。其体现了社会本位论的教育观。【知识模块】 教育学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生活在一定社会关系中具有特定的社会属性的人。【知识模块】 教育学6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教师的劳动具有示范性,教师的言行举止会成为学生学习的对象。【知识模块】 教育学7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由于儿童思维的特点
10、,教学应运用直观性原则。【知识模块】 教育学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知识模块】 教育学9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相对评价又称为常模参照性评价,是运用常模参照性测验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的评价。它主要依据学生个人的学习成绩在该班学生成绩序列或常模中所处的位置来评价和决定他的成绩的优劣,而不考虑他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知识模块】 教育学10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就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社会所要求的道德规范)与受教育者现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它的实质是社会矛盾在德育
11、过程中的反映。【知识模块】 教育学1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说服教育法又称为说理教育法,说服教育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知识模块】 教育学1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课外活动的基本特点是灵活性、自愿性和自主性。【知识模块】 教育学1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实验研究法,是针对某一问题,根据一定的理论或假设进行有计划的实践,从而得出一定的科学结论的方法。调查研究法是通过考察了解客观情况直接获取有关材料,并对这些材料进行分析的研究方法。历史研究法是运用历史资料,按照历史发展的顺序对过去事件进行研究的方法。文献研究法主要指搜集、鉴别、整
12、理文献,并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形成对事实的科学认识的方法。根据题干表述,孙老师采用的研究方法是实验研究法。【知识模块】 教育学二、多项选择题14 【正确答案】 A,B,C【试题解析】 根据不同阶段教育学在对象、概念、方法、结构等方面的发展水平不同,将教育学的发展阶段分为萌芽阶段、独立阶段(形成、创立阶段)、科学阶段(发展阶段) 。【知识模块】 教育学15 【正确答案】 A,C【试题解析】 教育对政治发展的作用体现在教育为政治制度培养所需人才,教育可以促进民主,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的舆论力量。中学开设思想品德课程和开展“公民教育”主题活动都是教育传播政治意识、体现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的舆论力量。B 项体
13、现了教育是科学技术再生产的有效形式,属于教育的经济功能。【知识模块】 教育学16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主要有:(1)遗传: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物前提,遗传素质的个别差异为人的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提供最初的可能性;(2)环境:环境使遗传提供的发展可能性变为现实,环境决定着人的身心发展的方向、水平、速度和个别差异;(3)人的主观能动性: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人身心发展的动力,只有外部环境的客观要求转化为个体自身的需要,才能发挥环境和教育的影响;(4)学校教育: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知识模块】 教育学17 【正确答案】 A,B,
14、C【试题解析】 素质教育的内涵是:(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2)素质教育强调面向全体学生;(3)素质教育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4)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5)素质教育要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知识模块】 教育学18 【正确答案】 A,D【试题解析】 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包括:前制度化教育、制度化教育和非制度化教育。【知识模块】 教育学19 【正确答案】 B,C ,D【知识模块】 教育学20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教学大纲是根据教学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教学指导性文件。它规定学科的教学目的、教材体系、教材范围和
15、学科设置。【知识模块】 教育学三、填空题21 【正确答案】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知识模块】 教育学22 【正确答案】 学记【知识模块】 教育学四、判断题2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综合课程是由两门或两门以上的多学科知识交叉、渗透、融合而生成的课程,强调学科之间的关联性、统一性及内在联系。其课程主导价值是使学生获得逻辑严密和条理清晰的文化知识。【知识模块】 教育学2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分组教学比班级授课制更切合学生个人的水平和特点,便于因材施教,有利于人才的培养;分组教学的缺点:(1)很难科学地鉴别学生的能力和水平;(2)在对待分组教学上,学生、家长、教师的意愿常常与学校要
16、求相矛盾;(3)分组后造成的副作用很大。【知识模块】 教育学2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说服教育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明辨是非,形成正确观点的一种工作方法。【知识模块】 教育学2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问题学生是指那些与同年龄段学生相比,由于受到家庭、社会、学校等方面的不良因素的影响及自身存在的有待改进的因素,从而导致在思想、认识、心理、行为、学习等方面偏离常态,需要在他人帮助下才能解决问题的学生。首要表现在品德方面,主要表现在学习、行为、心理方面。“后进生”一般是指那些学习差、纪律差、行为习惯差的学生。过去人们把他们叫作差生,现在称为后进生,即“后来进步”之意。【知识模块】 教育学2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教育调查法只能说明教育现象之间有某种关联,却不能肯定而可靠地确定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实验法能有效验证教育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知识模块】 教育学五、简答题28 【正确答案】 (1)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2)教学内容的性质和特点:(3)学生年龄特征;(4)教学时间、设备、条件;(5)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6)教学手段、教学环境、每节课重点和难点等因素。【知识模块】 教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