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学)模拟试卷 39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20 世纪早期,主张“ 生活即教育 ”“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对改造中国旧教育做出伟大贡献的教育家是( )。(A)蔡元培(B)陶行知(C)杨贤江(D)徐特立2 最早提出学习过程是“ 学一思一行 ”统一的过程的教育家是 ( )。(A)孔子(B)孟子(C)荀子(D)墨子3 “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化民成俗,其必由学”揭示了 ( )。(A)教育与政治的关系(B)教育与经济的关系(C)教育与文化的关系(D)教育与科技的关系4 华生提出,给他一打健康的婴儿,不管祖先状况如何,他可以任意把他们培养成各种类型的人
2、。这种观点反映的身心发展的动力理论是( )。(A)原发论(B)内发论(C)外铄论(D)多因素相互作用论5 教育目的要回答的一个根本问题是( )。(A)教育为谁培养人(B)教育怎样培养人(C)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D)教育为谁服务6 根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是( ) 。(A)中等教育(B)幼儿教育(C)高等教育(D)义务教育7 学制在大中小学阶段的入学年龄方面,许多国家基本上是一致的,这是因为学制的设置受( )因素的影响。(A)政治经济的(B)生产力和科技(C)人的身心发展规律(D)民族文化传统8 联合国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的核心精神是维护少年
3、儿童的( )。(A)社会权利的客体地位(B)公民权利的主体地位(C)社会权利的主体地位(D)公民权利的客体地位9 下列关于课程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A)教师和学生不是课程资源(B)学校可根据地域性特点、学校传统和优势自主开发地方课程(C)凡是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都可以作为课程资源(D)对教师而言课程资源指的是课程标准和教科书10 学生中心课程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A)布鲁纳(B)罗杰斯(C)皮亚杰(D)卢梭11 教师通过展示实物进行示范性实验,指导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是( )。(A)练习法(B)演示法(C)实验法(D)发现法12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各方面的差异很大,为了使教学不
4、脱离实际,在教学中应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这一做法贯彻的教学原则是( )。(A)直观性原则(B)启发性原则(C)循序渐进原则(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13 “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让学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石都发挥教育影响”体现了何种德育方法 ( )。(A)榜样示范(B)说服教育(C)陶冶教育(D)品德评价14 德育过程结构的构成要素是( )。(A)教育者,受教育者(B)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C)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德育方法(D)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环境15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领导影响力主要表现:一是职权影响力,二是( )。(A)学术影响力(B)个性影响力(C)年龄影响力(D
5、)职称影响力二、多项选择题16 西周时期的教育的典型特征是( )。(A)学在官府(B)政教合一(C) 论语孟子被奉为经典(D)政府办国学,民间办乡学,官学私学并立17 教育目的社会本位论的代表人物是( )。(A)萨特(B)孔德(C)卢梭(D)马斯洛(E)涂尔干18 作为社会权利主体,青少年儿童主要享有的合法权利有( )。(A)受教育权(B)身心健康权(C)人格尊严权(D)名誉权和荣誉权19 培养学生干部是班主任建设班集体中的一项重要工作,班主任应做到( )。(A)严格要求(B)培养舆论(C)耐心引导(D)注意学生集体领导机构的经常变动(E)保持教师的绝对权威三、判断题20 一定社会的政治制度决
6、定着教育的性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着培养人才的质量规格。(A)正确(B)错误21 教育必须适应儿童的身心发展水平。(A)正确(B)错误22 在我国第一个已经实施的近代学制是壬寅学制。(A)正确(B)错误23 教师威信反映了一种权威性的师生关系,不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A)正确(B)错误24 信度,又称测验的可靠度,是指一个测验能测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A)正确(B)错误25 在我国小学里,德育就是指道德教育。(A)正确(B)错误四、简答题26 简述综合实践活动课及其内容。27 简述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之间的关系。28 简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五、案例分析题29 在课文赠汪伦的
7、教学中,教师组织了一场“表演” 。老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上赠汪伦一课,大家有没有兴趣表演李白和汪伦离别时的情景呢?同学们纷纷举手,并有两位同学上来表演,他们模仿古人的模样,边用手捋胡子,边念赠汪伦的诗,这种新奇的表演让老师和同学们都兴趣盎然地看着。后来又有一组同学上台表演,他们想起了唱古时候离别时的歌,可是又都不太想得起来,这时老师提醒道,我们可以唱自己知道的歌。歌曲便在教室上空飞扬。请结合本案例分析,教师应如何上好一堂课?30 在教学谁是最可爱的人时,老师问:“谁是最可爱的人呢?”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是不是最可爱的人啊?”老师说:“你热爱劳动,乐于助人,你是可爱的人,如果你能按时完成
8、作业,认真听讲,上课积极发言,那么你也是最可爱的人。”该教师运用了哪些德育原则?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学)模拟试卷 39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在做中学”,他重视儿童的生活经验。陶行知作为杜威的学生,把杜威的先进思想带回中国,结合中国的国情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为中国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对改造中国旧教育做出了伟大贡献。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重视学,也重视思,主张学思并重,思学结合。他在论述学与思的关系时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9、。”既反对思而不学,也反对学而不思。孔子还强调学习知识要“学以致用”,要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之中。学到的知识要“笃行之”,他要求学生们说话谨慎一些,做事则要勤快一些,“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应当更重视行动。学而思而行,就是孔子所探究和总结的学习过程,也就是教育过程,与人的一般认识过程基本符合。这一思想对后来的教学理论、教学实践产生了深远影响。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出自学记,“建国君民,教学为先”的意思是古时候的君主,建设国家、管理人民,都是以教育为最优先、最重要的工作;“化民成俗,其必由学”的意思是如果要教化人民,形成良好的风俗习
10、惯,一定要从教育入手。可见,这两句话把教育作为统治国家和教化人民的工具,揭示了教育与政治的关系。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华生这句话强调了外部的教育在个体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属于外铄论的观点,它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部力量,并注重教育的价值。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产生怎样的结果。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才的总的要求。因此,教育目的要回答的根本问题是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故答案为 C。6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1985 年 5 月 27 日中共中央关于教
11、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首次指出,义务教育,即依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影响学制设置的因素有: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民族文化传统。每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特征各有不同,但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是相同的,故学制在入学年龄方面,许多国家是一致的。8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1989 年 11 月 20 日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的核心精神,正是出于对青少年儿童的社会权利主体地位的维护。这一精神的基本原则是:(1)无歧视原则;(2)尊重儿童尊严原则;(3) 尊重儿
12、童观点与意见原则;(4)儿童利益最佳原则。9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课程资源是课程设计、编制、实施过程中可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从课程资源的定义可以看出学生和教师也是课程资源的一部分,对教师而言,课程资源不仅仅限于课程标准和教科书,只要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一切因素,包括生态环境、人文景观、国际互联网络、教师的知识等都可以作为课程资源。所以排除 A、D 两项,选择 C 项。B 选项中学校可根据地域性特点、学校传统和优势自主开发的是校本课程,而不是地方课程。地方课程是省级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开发、编制与实的课程。1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学生中心课程理论的代表人物主
13、要是杜威和罗杰斯。布鲁纳是学科中心课程理论的代表人物。1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采取现代化视听手段等,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是演示法。演示法的特点在于加强教学的直观性,不仅是帮助学生感知、理解基本知识的手段,也是学生获得知识、信息的重要来源。本题容易错选 C 项,实验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一定的仪器设备,通过条件控制引起实验对象的某些变化,从观察这些变化中获得知识的方法。1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活动要把理论知识与生活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联系实际应当从多方面入手,应当尽可能结合本地区的特点
14、。为了使教学不脱离实际,在教学中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就是贯彻的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1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通过建构良好的物质环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是陶,台法,它既不需要向学生讲授系统的道德知识,也不需要向他们提出明确的道德要求,而是通过预先设置的环境去陶冶他们的情操,具有无强制性的特点。1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德育过程的结构是指德育过程中不同质的各种要素的组合方式。德育过程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四个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教育者是德育过程的组织者、领导者,是一定社会德育要求和思想道德的体现者,在德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受教育者包括受教育者个体和
15、群体,他们都是德育的对象;德育内容是用以形成受教育者品德的社会思想政治准则和法纪道德规范,是受教育者学习、修养和内在化的客体;德育方法是教育者施教传道和受教育者受教修养的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它凭借一定的手段进行。1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领导影响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班主任的权威、地位、职权,这些构成了班主任的职权影响力;二是班主任的个性条件,构成了班主任的个性影响力。二、多项选择题16 【正确答案】 A,B【试题解析】 “学在官府”是西周时期教育的典型特征,主要体现在学术和教育为官府所控制,普通老百姓无法接触到官学的内容。而“学在官府”又表现为官师不分
16、和政教合一。官吏从政的同时也担任教学的任务,而且西周的教育机构和行政机构尚未分离。国学和乡学分别指设在王城、诸侯国都的学校和设在地方的学校、设在闾里的墅校。它们都属于官学的一部分,而并非“民间办私学”。论语孟子与大学中庸并称四书,是在宋代。17 【正确答案】 B,E【试题解析】 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主张确定教育目的不应该从人的本性需要出发,应该从社会需要出发,社会需要是确定教育目的的唯一依据。其代表人物有凯兴斯泰纳、孔德、涂尔干等。萨特,卢梭和马斯洛主张从人的本性和人的需要出发进行教育,其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是个人本位的。18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作为社会权力的主体,学生享
17、有法律所规定的各项社会权利。我国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保护青少年的权益。这些规定中,未成年学生享有的主要权利有人身权和受教育的权利,其中人身权是最基本、内涵最丰富的权利,包括:身心健康权、人身自由权、人格尊严权、隐私权、名誉权和荣誉权;受教育的权利是学生最主要的权利。教育法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19 【正确答案】 A,C,D【试题解析】 班主任选择品学兼优、办事认真、乐于奉献、有一定组织能力的学生,根据他们的爱好和特长,让其在班级中担任一定的职位。班
18、主任要对他们严格要求,充分支持,耐心引导,提高他们的管理能力。要在各项活动中充分发挥班干部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他们的带头、骨干和桥梁作用。而且为了提高班级管理的参与度,要注意班委会的定期变动,这样也有效提高了学生自主管理意识和积极性。B 项培养舆论属于班风建设的内容,是与班主任培养和选拔班干部平行的班主任工作内容之一;D 项保持教师的绝对权威是容易排除的选项,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三、判断题20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在一定社会中培养具有什么样政治方向、思想意识的人,是由社会的政治制度所决定的,并由此决定相应的教育政策和制度;生产
19、力的发展水平是推动教育发展的动力,但同时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又受到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生产力发展水平是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2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教育必须适应儿童的身心发展水平,符合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要求教育要循序渐进,不可拔苗助长、陵节而施;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要求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阶段的年龄特征和主要矛盾。2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中国近代第一个颁发的学校系统文件是由管学大臣张百熙制订的钦定学堂章程,时称“壬寅学制”,这一学制虽经公布却未实施;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正式颁布且在全国普遍实行的学制是清朝政府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时称“
20、癸卯学制”。2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教师的威信是指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望和信誉。教师威信实质上反映了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师成功地扮演教育者角色、顺利完成教育使命的重要条件。教师的威信有两种:一种是权力威信,一种是信服威信。权力威信是教师根据教育法律法规、学校规章制度、教育传统以及社会心理优势而建立起来的威信。信服威信是由于教师良好的思想品德、教学能力、教学态度与民主作风而使学生自愿接受、内心佩服而树立起来的威信。教师注重树立信服威信,不过分追求权力威信,是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的重要条件。2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测验的效度是指一个测验能测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
21、学业成绩检查是要测量所学的学科基本知识技能,作为测量工具的试题就应和要检查的目标相关。测验的信度,又称测验的可靠度,是指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以及一次测量所得结果的准确性程度。如果教师想通过一次测验就得到比较可信的评分,在编制测验时要注意保证必要的长度,即测验项目越全面、越多,测验的可靠性就越高。2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狭义的德育指的是道德教育。在我国中小学进行的德育是广义的德育,不仅仅包括道德教育,还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心理教育和法制教育。四、简答题26 【正确答案】 综合实践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规定,是 36 年级、79 年
22、级的一门必修课程。所谓综合实践活动,主要指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与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为主要目的的一类新型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范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走出教室,参与社区和社会实践活动,以获取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为主旨的学习领域。劳
23、动与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是以学生获得积极劳动体验、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为主的多方面发展为目标,且以操作性学习为特征的学习领域。信息技术教育。信息技术不仅是综合实践活动有效实施的重要手段,而且是综合实践活动探究的重要内容。信息技术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发展适应信息时代需要的信息素养。以上几个方面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定领域,除上述指定领域以外,综合实践活动还包括大量非指定领域,如:班团队活动、校传统活动(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学生的心理健康活动等等,这些活动在开展过程中可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定领域相结合,也可以单独开设,但课程目标的指向是一致的。指定领域与非指定领域互为补充,共同构成内容丰富、形式
24、多样的综合实践活动。27 【正确答案】 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具有以下关系:(1)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2)发展智力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3)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防止单纯抓知识教学或只重学生的能力发展。知识不等于智力,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并不完全表明其智力的高低。要引导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有效地发展他们的智力和认识能力。28 【正确答案】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的开发包括:(1)利用地方和社区课程资源开发课程内容。充分挖掘地方和社区的自然条件、社区经济文化状况、民族文化传统等方面课程资源和特色。比如:利用学校自然资源环境特色开发主题,如果学校周边旅游资源丰富
25、,可以开展“小导游”“环保小卫士”等活动。利用学校人文环境特色开发主题,如“ 参观博物馆”等。(2)联系学生社会实际与现代科技开发课程内容。如当今社会的“雾霾” 问题,组织学生了解当地雾霾产生的原因,寻找治理方法。(3)综合、延伸和重组学科知识开发课程内容。五、案例分析题29 【正确答案】 教师上好一堂课有以下几点要求:(1)目标明确。指教师上课时要明白这堂课要使学生掌握一些什么知识和技能,要养成什么行为方式和品格,要有怎样的态度,要学会什么方法等,也就是要明确教学目标。教师在组织赠汪伦的教学中突出了教学目标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学生的模仿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活动中感受课文所表达的
26、诗人依依不舍的朋友情,对学生的人际交往产生了积极意义。(2)重点突出。指教师授课时要把时间和精力放在重要内容(基本知识、概念和原理)的教学上,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化难为易。案例中教师使学生通过活动领会了赠汪伦这首诗的内涵,轻松突破重点,易被学生感悟和掌握。(3)内容正确。教师讲授的知识必须是科学的、确凿的、符合逻辑的,教师教学技能或行为要符合规范,并且应该要求学生做出的反应同样是正确的,如果不正确,教师就要及时加以纠正。(4)方法得当。教师根据教学任务、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来进行教学。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师要善于对各种教学方法创造性地加以运用,力求使教学取得较好效果。案例中该教师
27、把课堂还绐学生,利用小组表演的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参与度,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5)表达清晰。教师上课要坚持用普通话,声音要响亮,言语表达的速度要适合学生的可接受程度,语言要流畅、生动、明白易懂,板书(或幻灯字幕)要规范、准确、清楚。(6)组织严密。指课的进程次序分明,有条不紊,教学各环节进行紧凑,不同任务变换时过渡自然,课堂秩序良好。(7)气氛热烈。指课应该自始至终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案例中充分体现了教师调动学生积极性的能力,学生纷纷举手参与活动,课堂气氛热烈,师生关系和谐。30 【正确答案】 该教师主要运用了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集体教育与个
28、别教育相结合原则和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德育原则。(1)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 。该教师在教学 谁是最可爱的人中面对着学生“ 老师,我是不是最可爱的人啊?”这一提问,体现出了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和关爱,并且借此机会表扬了学生的优点,同时也对学生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这一德育方式更容易使学生接受并自觉履行。(2)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是指在德育过程中,教师既要通过集体的力量教育个别学生,又要通过对个别学生的教育影响集体,把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辩证地统一起来。该教师通过对个别学生进行的德育去影响集体,无形之中也对每位学生提出了道德的要求:热爱劳动、乐于助人、按时完成作业、认真听讲、上课积极发言。(3)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德育原则是指在德育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依靠和发扬学生的积极因素去克服他们的消极因素,促进学生道德成长。该教师不仅指出了学生平时的优秀表现,强化了学生已有的良好行为,同时又比较委婉地指出了学生还存在不足的地方,引导学生克服消极因素,从而获得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