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学)模拟试卷3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eveningprove235 文档编号:894874 上传时间:2019-02-26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资格类试卷]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学)模拟试卷3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学)模拟试卷3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学)模拟试卷3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学)模拟试卷3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学)模拟试卷3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学)模拟试卷 3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 )主张教育由国家管理,由国家建立统一的学制,即包括学前教育、普通教育和高等教育在内的一个完整的体系,采取公养公育的方式培养人才。(A)苏格拉底(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D)昆体良2 下述不属于孔子主张的是( )。(A)复归人的自然本性(B)性相近,习相远(C)不愤不启,不悱不发(D)因材施教3 个体在不同年龄段身心发展表现出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的( )。(A)差异性(B)顺序性(C)不平衡性(D)阶段性4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体现了 (

2、 )与个体身心发展的关系。(A)遗传因素(B)环境(C)个体的主观能动性(D)学校教育5 以下关于教育目的的论述,错误的是( )。(A)教育目的是社会历史性与时代性的动态综合(B)教育目的受制于生产力的发展(C)教育目的就是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D)教育目的体现了人们的教育理想6 ( )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A)实施素质教育(B)改革人才培养模式(C)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D)新课程改革7 义务教育的重点和难点在( )。(A)农村(B)城镇(C)大城市(D)山区8 下列有关义务教育的说法,正确的是( )。(A)义务教育发源于中国(B)清政府制定的钦定学堂章程中最先出现了“义务教育”

3、 一词(C)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于 1986 年颁布(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了学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年限、权利和义务9 ( )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保证,是有效实施教育的前提。(A)良好的师生关系(B)教师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C)教师具备较高的能力素质(D)教师具备较高的知识素质10 教师劳动对象的差异性导致了教师劳动具有( )。(A)示范性(B)复杂性(C)长期性(D)群体和个体的统一性11 根据课程内容的学科综合程度,可将课程分为( )。(A)研究型课程 拓展型课程(B)综合课程 分科课程(C)必修课程 选修课程(D)显性课程 隐性课程12 “孟母三迁 ”的故事体现了德育中的 (

4、)。(A)说服法(B)榜样法(C)锻炼法(D)陶冶法13 ( )是班主任工作的对象,是建立和培养班集体的基础和条件。(A)班委会(B)班级(C)全体学生(D)家长和学生二、多项选择题14 人口对教育的制约作用表现在( )。(A)人口的数量和增长速度制约教育事业的规模和发展速度(B)人口的质量制约教育的质量(C)教育是控制人口数量的重要手段(D)人口的迁移和分布制约教育的发展15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 )。(A)教育对社会的作用具有能动性(B)教育具有自身的质的规定性(C)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D)教育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16 教学工作是由多种因素和多个环节组成的一个复杂系统。从教师教的角

5、度看,一般包括备课、( ) 。(A)上课(B)作业的布置与批改(C)课外辅导与答疑(D)学业成绩的评价17 学生学业成绩评价的方法有( )。(A)观察法(B)测验法(C)调查法(D)自我评价法18 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中小学德育的内容的是( )。(A)爱国主义教育(B)集体主义教育(C)道德教育(D)心理品质教育三、填空题19 法国教育家_于 1970 年出版了终身教育引论,提出了终身教育的思想。20 空间知觉包括形状知觉、大小知觉、_和_。21 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管理者和服务者。如果想成为一名合格的班主任,你认为应该具备什么素质和条件?四、判断题22 我国奴隶社会时期,教育的主要内容是礼

6、、乐、射、御、书、数。( )(A)正确(B)错误23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是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教学实践改进的功能。( )(A)正确(B)错误24 研究型课程注重学生基础学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需的以“三基”( 读、写、算)为中心的基础教养,是中小学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 )(A)正确(B)错误25 学生学业成绩评价的方式主要有考查和考试。( )(A)正确(B)错误五、简答题26 简述教学活动中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时对教师的基本要求。27 教师实施德育的原则有哪些?28 召开班会是班主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班主任在召开主题班会时要

7、注意哪些事项?29 简述课外活动的意义。六、论述题30 述如何利用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进行教育工作。31 论述常用的教学方法及其运用。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学)模拟试卷 3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国家化的教育思想是柏拉图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柏拉图主张由国家控制教育,由国家建立统一的学制,即包括学前教育、普通教育和高等教育在内的一个完整的体系。【知识模块】 教育与教育学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复归人的自然本性”是道家思想。【知识模块】 教育与教育学3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教育与个体发展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个

8、体的身心发展离不开外界环境的影响。外部环境是个体身心发展的客观条件。“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出自荀子.劝学,比喻人生活在好的环境里,自然能得到健康成长,好的人或物处在污秽的环境里,也会变坏。【知识模块】 教育与个体发展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教育目的的层次包括:教育总目的(国家或社会所规定的)、培养目标(各级各类学校的) 、课程目标、教学目标,故 C 项不正确。【知识模块】 教育目的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我国当前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具体表现为:教育结构与经济结构相适应;书本学习与参加社会实践相结合;知识分

9、子与工农群众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育内容与社会生活实际相联系等。只有实现了这些结合,才能真正实现我国的教育目的。【知识模块】 教育目的7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是义务教育资源分配不合理、城乡教育资源差距越来越大。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难点在农村,重点也在农村。【知识模块】 学较教育制度8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义务教育发源于德国,故 A 项错误;清政府制定的 奏定学堂章程中最先出现“义务教育”一词,故 B 项错误;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明文规定了学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年限、权利和义务,故 D 项错误。本题 C 项说法正确。【知识模块】 学较教育制度9

10、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师生关系是指在教育过程中,为完成共同的教育任务,教师与学生之间以“教”和“学”为中介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之间的态度等。良好的师生关系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保证,是有效实施教育的前提。【知识模块】 学生与教师1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教师所面对的劳动对象是一群具有一定自觉意识和情感,具有不同的性格、爱好和特长的未成年人,因此,教师劳动具有极大的复杂性。此外,导致教师劳动具有复杂性特点的原因还有:(1)教师的职责是多方面的;(2)教师劳动的过程是复杂的;(3)教师劳动的能力需要是复杂的。【知识模块】 学生与教师11 【正

11、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根据课程内容的学科综合程度,课程分为综合课程和分科课程。根据课程任务的不同,课程可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根据课程计划中对课程实施的要求的不同,课程可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根据课程的表现形式,课程可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知识模块】 课程1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孟母三迁”讲述的是孟子的母亲为了选择良好的居住环境以使孩子受到良好的影响而多次迁居的故事。陶冶法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孟母三迁”的故事体现了德育中的陶冶法。【知识模块】 德育13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班主任工作及班级管理二、多项选择题1

12、4 【正确答案】 A,B,D【试题解析】 C 项是教育优化人口的功能,A、B、D 三项是人口对教育的制约作用的表现。故本题选 ABD。【知识模块】 教育与社会15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教育的基本属性之一,是指教育在一定范围内、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独立于政治、经济、文化等其他社会现象的特性。四个选项都是教育相对独立性的表现。【知识模块】 教育与社会16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从教师教的角度来看,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包括备课、上课、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与答疑和学业成绩的评价。【知识模块】 教学17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13、 学生学业成绩评价的方法有:观察法、测验法、调查法和自我评价法。其中,观察法是直接认知被评价者行为的最好方法;测验法主要以笔试进行,是考核、测定学生成绩的基本方法;调查法是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进行学生成绩评定搜集资料的方法;自我评价法就是自己对自己的评价,主要包括运用标准答案,运用核对表,运用录音机、录像机等方法。【知识模块】 教学18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我国中小学德育的内容主要有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道德教育、民主与法制教育、理想教育和心理品质教育。【知识模块】 德育三、填空题19 【正确答案】 保罗.朗格朗【知识模块】 教育与教育学20 【正确答案】 距离知

14、觉 方位知觉【知识模块】 教学21 【正确答案】 (1)高尚的思想品德;(2) 坚定的教育信念;(3)对学生炽热的爱;(4)较强的组织能力;(5) 多方面的兴趣和才能; (6)交往与合作能力;(7) 扎实的教育理论素养和科研意识。【知识模块】 班主任工作及班级管理四、判断题2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我国奴隶社会的教育制度是“学在官府”“政教合一”,教育权被奴隶主掌握,教育的目的也是为统治阶级培养合格的人才,教育的内容主要是礼、乐、射、御、书、数。【知识模块】 教育与教育学23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课程2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基础型课程注重学生基础学力的培养,即培

15、养学生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需的以“三基”(读、写、算)为中心的基础教养,是中小学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而研究型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与能力。【知识模块】 课程2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学生学业成绩评价的方式有考查和考试两种。考查的方式主要有口头提问、检查书面作业和书面测验。考试一般是指对学生学业成绩进行的阶段性或总结性的检查和评定。考查与考试的结果一般都量化为分数显示出来,分数则表示学生的学业成绩。【知识模块】 教学五、简答题26 【正确答案】 (1)重视理论知识的教学;(2)注重在联系实际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能力;(3)联系实际应当从多方面入手;(4)帮助学生总结收获。【知识模块】 教

16、学27 【正确答案】 教师实施德育的原则主要有:(1)导向性原则;(2)疏导原则(循循善诱原则);(3)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4)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5)因材施教原则; (6)课堂与生活相结合原则;(7)长善救失原则( 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8)灵活施教原则;(9) 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知识模块】 德育28 【正确答案】 召开主题班会需注意的事项有:确定的班会主题要富有教育性、针对性;班会表现形式要灵活多样;鼓励全体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知识模块】 班主任工作及班级管理29 【正确答案】 (1)课外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和自主

17、学习能力;(2)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3)培养学生的组织、合作、礼让等社会交往能力;(4)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知识模块】 课外教育活动六、论述题30 【正确答案】 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包括:顺序性、阶段性、互补性、不平衡性、个别差异性。我们在教育工作中应遵循这些规律,更好地促进个体的发展。(1)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与教育。人从出生到长大成人,整个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顺序性,身心发展的个别过程和特点的出现也具有一定的顺序性,个体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决定了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序性。教育要循序渐进地促进个体的身心发展,不能“揠苗助长 ”“陵节而施”。(2)个体身心

18、发展的阶段性与教育。个体从出生到成长,要经过不同的发展阶段。在每个阶段,都有典型的、本质的特征,这就是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根据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教育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提出不同的任务,采取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对不同阶段的学生要区别对待,不能搞“一刀切”。(3)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与教育。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其次是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告诉我们,教育应当抓关键期。在关键期内施加教育影响,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错过了关键期的教育,往往事倍功半。(4)个体身心

19、发展的互补性与教育。互补性反映了个体身心发展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指身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时,可以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互补性也存在于生理机能与心理机能之间,人的精神力量、意志品质、情绪状态对整个机体能起到调节作用,能帮助人战胜疾病和残缺,使身心继续得到发展。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要求教育者对全体学生,特别是生理或心理机能有障碍、学业成绩落后的学生树立起坚定的信心,相信他们可以通过其他方面的补偿性发展,达到一般正常人一样或相似的发展水平;其次,要求教育者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特别是要善于发现人的优势,长善救失,激发他们自我发展的信心和积极性,通过他们的精神力量来达到身心的协调

20、发展。(5)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与教育。从群体角度来看,个别差异性首先表现在同一年龄阶段不同学生在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和水平各不相同;其次,不同学生在不同方面的发展速度与水平也不尽相同;再次,不同学生所具有的个性倾向性也不同。在教育工作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和研究学生之间的差异,做到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大的发展。【知识模块】 教育与个体发展31 【正确答案】 (1)讲授法。讲授法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引导学生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是语言性教学方法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方法。讲授法主要包括讲述、讲解、讲演等形式,可以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大量系统的基础知识。教师运用讲授

21、法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在知识的传授过程中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运用讲授法时,要注意讲授的内容应该具有科学性和思想性,要条理清楚、重点突出,把讲授法和其他教学方法结合起来。(2)谈话法。谈话法是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回答问题,从而获得新知识、巩固已学过的知识的方法。谈话法比较容易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独立的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采用谈话法,教师事先要准备好谈话内容,精心设计富有启发性的谈话提纲;谈话过程中要善于启发学生,提出难度适中的问题;谈话结束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3)读书指导法。读书指导法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

22、教科书或参考书而获得知识、发展智力的方法。(4)演示法和实验法。演示法是教师向学生展示实物或直观教具、向学生做示范性的实验从而使学生通过观察获得感性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实验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独立操作、观察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一种教学方法。(5)练习法。练习法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外作业巩固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教学方法。练习法主要包括说话的练习、解答问题的练习、绘画和制图的练习、作文和创作的练习等方面。(6)讨论法。讨论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和教师为解决某个问题进行探讨、辨析是非真伪,使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讨论法的基本要求包括:所讨论的问题具有吸引力;教师要在讨论中多启发学生;教师在讨论结束时要简要概括讨论情况,使学生获得正确的观点和完整的知识,做好讨论总结。【知识模块】 教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职业资格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