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心理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26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2014山东聊城】心理学家通常把教师期望的预言效应称为( )。(A)定势效应(B)晕轮效应(C)首因效应(D)皮格马利翁效应2 【2015四川】教师对学生的期望有时会或明或暗地传递给学生,并对其产生影响,这种效应是( ) 。(A)从众效应(B)罗森塔尔效应(C)马太效应(D)晕轮效应3 【2015四川】期望效应说明( )。(A)成人的期望是把“ 双刃剑”(B)家长对子女的期望值不能过高(C)良好的期望可促进学生的发展(D)学生的发展往往背离成人的期望4 【2014山东济宁】教师威信的实质是(
2、)。(A)教师的能力高(B)教师的学识高(C)教师的威严(D)师生之间的良好关系5 【2014辽宁鞍山】衡量教师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是( )。(A)能否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B)能否充分考察教学情境(C)能否自觉地关注学生(D)能否更多地考虑班集体的建设6 【2015黑龙江哈尔滨】福勒和布朗根据教师的需要和不同时期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把一名新教师成长为一名合格教师的过程按顺序划分的三个阶段是( )。(A)关注生存一关注情境一关注学生(B)关注学生一关注情境一关注生存(C)关注情境一关注学生一关注生存(D)关注学生一关注生存一关注情境7 【2015吉林】一个教师总是处于“学生喜欢我吗?”“同事们如何
3、看我?”“领导是否觉得我干的不错?”这种工作状态的话,那么这位教师目前所处的阶段属于( )。(A)自我感觉(B)关注学生(C)关注生存(D)关注环境8 【2014吉林白山】假如一个教师把大量的时间用于与学生搞好个人关系上,那么他处于教师成长的( ) 。(A)关注情景阶段(B)关注学生阶段(C)关注生存阶段(D)关注发展阶段9 【2011江西】衡量教师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是( )。(A)能否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B)能否关注教学情境(C)能否自觉关注学生(D)能否更多考虑班集体建设10 【2015江西】某位新教师非常关注领导和同事对自己的评价,关注自己是否被学生喜欢,属于教师成长过程中的( )。(
4、A)关注情境阶段(B)关注生存阶段(C)关注学生阶段(D)关注教学阶段11 【2015山东事业单位】以少数的学生为对象,在较短的时间内(520 分钟),尝试做小型的课堂教学,并把教学过程录制下来,课后进行分析。这种形式我们称之为( )。(A)慕课(B)翻转课堂(C)微格教学(D)新教育12 【2015山东事业单位】美国学者波斯纳提出的教师成长公式是( )。(A)教师成长=经验+ 反思(B)教师成长= 观摩+分析(C)教师成长= 培训+进修(D)教师成长=学习+ 实践13 【2015陕西汉中】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曾提出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我国心理学家林崇德也提出“ 优秀教师=教学过
5、程 +反思” 的公式。这两位心理学家的观点说明,要想成为一名优秀教师,( )是其途径之一。(A)参与行动研究提高自身素质(B)借鉴他人经验加快自身发展(C)加强理论学习优化知识结构(D)进行教学反思提高教学能力14 【2015江西】教师对教学工作采取冷漠的态度,在自身与工作对象间保持距离,这是教师职业倦怠的( )特征。(A)挫折感(B)耗竭感(C)去个性化(D)低个人成就感15 【2015辽宁本溪】个体无法应付外界超出个人的能力、精力和体力的过度要求而产生的身心耗竭的状态是( )。(A)心理气氛(B)职业倦怠(C)人格取向(D)自居作用16 【2015广西】教师倦怠是由多个维度构成的,其中的核
6、心成分是( )。(A)情绪衰竭(B)去人格化(C)心力衰竭(D)低个人成就感17 【2014广西】教师职业倦怠是用来描述教师不能顺利应对( )时的一种极端反应。(A)个人压力(B)生活压力(C)工作压力(D)社会压力18 【2014广西】费登伯格认为,职业倦怠是“过分努力去达到一些个人或社会的不切实际的期望” 的结果,这是一种 ( )。(A)临床心理学的观点(B)社会心理学的观点(C)工作环境的观点(D)社会历史学的观点二、多项选择题19 【2015陕西汉中】学校心理辅导的途径有( )。(A)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B)结合班级团队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C)个别心理辅导或咨询(D)小组辅导20 【
7、2014陕西咸阳】当某学生处于抑郁状态时,较好的疏导方法有( )。(A)语言暗示法(B)请人疏导法(C)环境调节法(D)自我表达法21 【2014山东烟台】影响教师威信的因素有( )。(A)教师的教学态度(B)教师的教学能力(C)教师的人格魅力(D)教师的作风22 【2015广西】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个人因素表现在( )。(A)教师的认知特性(B)教师的工作任务繁重(C)教师的人格因素(D)教师过强的感受力及感悟力23 【2014广西】教师的教育教学任务较为繁重,“以分数论学生,以升学率论教师”的现象仍然存在:有的学校管理混乱,教师与领导沟通不畅,教师常常处于应付教学活动的状态,因而导致教师心情
8、烦躁、易怒、情绪紧张。此材料说明造成教师这种压力的原因是( ) 。(A)教师职业角色冲突(B)教育评价机制存在缺陷(C)学生难管难教(D)学校管理体制不健全三、判断题24 【2015黑龙江鸡西】学校心理教育的中心应该是心理矫治教育。( )(A)正确(B)错误25 【2015湖北武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矫正学生的问题行为。( )(A)正确(B)错误26 【2015陕西铜川】人的心理健康状态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心理的健康与不健康并非泾渭分明的对立的两极。( )(A)正确(B)错误27 【2015贵州贵阳】一个教师经常思考“学生喜欢我吗”“同事们怎么看待我”等问题说明该教师已进入教师成长的
9、关注情境。( )(A)正确(B)错误四、简答题28 【2015辽宁锦州简述】简述教师应掌握的心理辅导技术。29 【2015河南驻马店简述】简述我国中学生常见心理障碍类型。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心理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26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教师期望效应又叫“皮格马利翁效应”,也叫“罗森塔尔效应”。【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题干描述属于罗森塔尔效应,又叫“皮格马利翁效应”。【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教师期望效应是指教师对学生的期待能够传递一种信任,这样的期待能够触动学生的心灵
10、对学生产生巨大的感召力和推动力,促使学生的健康发展。【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教师威信是指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望和信誉。教师威信实质上反映了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师成功地扮演教育者角色、顺利完成教育使命的重要条件。【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能否自觉关注学生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长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教师在不同的成长阶段所关注的问题不同,福勒和布朗根据教师的需要和不同时期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把教师的成长划分为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和关注学生三个阶段。【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7 【正
11、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处于关注生存阶段的一般是新教师,他们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最担心的问题是:“学生喜欢我吗?”“同事们如何看我?”“领导是否觉得我干得不错?”等等。因而有些新教师可能会把大量的时间都花在如何与学生搞好个人关系上。有些新教师则可能想方设法控制学生因为教师都想成为一个良好的课堂管理者。【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8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关注生存阶段是教师成长的起始阶段,处于这个阶段的一般是新手型教师,他们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他们非常注意自己在学生、同事以及学校领导心目中的地位出于这种生存忧虑,教师会把大量时间用于处理人际关系或者管理学生方面。 【知识模块】 教
12、育心理学9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福勒和布朗根据教师的需要和不同时期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把教师的成长划分为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和关注学生三个阶段。(1)关注生存阶段。处于这一阶段的一般是新教师,他们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最担心的问题是:“学生喜欢我吗?”“同事们如何看我?”“领导是否觉得我干得不错?”等等。(2)关注情境阶段。当教师感到自己完全能够生存时,便把关注的焦点投向了提高学生的成绩即进入了关注情境阶段。在此阶段教师关心的是如何教好每一堂课的内容,一般来说,老教师比新教师更关注此阶段。(3)关注学生阶段。能否自觉关注学生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长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所以本题选 C。【
13、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1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教师的成长过程可划分为关注生存阶段、关注情境阶段和关注学生阶段。在“关注生存阶段”中,教师非常关注领导和同事对自己的评价,关注是否被学生喜欢。在“关注情境阶段”中,教师把关注的焦点投向了提高学生的成绩。在“关注学生阶段”中,教师开始关注学生,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认识到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有不同的需要等。【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1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微格教学指以少数的学生为对象,在较短的时间内(5-20 分钟),尝试小型的课堂教学,可以把这种教学过程摄制成录像,课后再进行分析。它是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
14、学1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美国学者波斯纳提出的教师成长公式是:教师成长=经验+ 反思。【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1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题干中的两个公式清楚地揭示了反思在教师专业成长中的重要意义。【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1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马勒斯等人认为职业倦怠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情绪耗竭、去个性化和低个人成就感。情绪耗竭指个体情绪情感处于极度的疲劳状态,工作热情完全丧失;去个性化是指刻意在自身与工作对象间保持距离,对工作对象和环境采取冷漠的态度;低个人成就感表现为消极地评价自己,贬低工作的意义和价值。【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1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
15、析】 此题考查教师的心理健康及其维护。职业倦怠是个体在长期的职业压力下,缺乏应对资源和应对能力而产生的身心耗竭的状态故此题选择 B。【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1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职业倦怠是由情绪衰竭、去人格化和成就感降低三个维度构成的一种心理状态,其中情绪衰竭是职业倦怠的核心成分。【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1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职业倦怠指个体在工作重压下产生的身心疲劳与耗竭的状态。教师的职业倦怠是因为不能顺利应对教学的工作压力。【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18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美国基础临床心理学家代表人物费登伯格认为职业倦怠是工作强度过高并且无视自己的个人需
16、要所引起的疲惫不堪的状态,是“过分努力去达到一些个人或社会的不切实际的期望”的结果。【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二、多项选择题19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学校心理辅导的途径包括:(1)开设以讲授为主的有关课程;(2)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3)结合班级、团体活动开展心理辅导;(4)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辅导;(5)个别辅导;(6) 小组辅导。【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20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处于抑郁状态时,语言暗示法、请人疏导法、环境调节法、自我表达法都是比较好的疏导方法以独处反思来化解抑郁的方法是不可取的,它会加重抑郁状态。【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21 【正
17、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教师威信是指教师个人或者组织改变、控制人们心理和行为的影响力。主要包括教师职业威信和人格威信两个方面。影响教师威信的因素有:教学态度、教学能力、人格魅力、工作作风等。【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22 【正确答案】 A,C,D【试题解析】 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个人因素表现在:教师的认知特性、人格因素,以及教师过强的感受力和感悟力、过高的自我期望等。【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23 【正确答案】 B,D【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三、判断题2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学校心理教育的中心应该是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课程。【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25 【正确答案】 B【试题
18、解析】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故本题判断错误。【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2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人的心理健康状态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心理的健康与不健康并非泾渭分明的对立的两极而是一个连续的状态。【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2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教师的成长总结为“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关注学生”三个阶段。处于关注生存阶段的一般是新教师,他们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最担心的问题是“学生喜欢我吗”“同事们如何看我,“领导是否觉得我干得不错”等。【
19、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四、简答题28 【正确答案】 (1)关注技术;(2) 倾听技术;(3)沉默技术;(4) 宣泄技术;(5)探讨技术;(6)面质技术; (7)自我表露技术; (8)行为矫正技术。【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29 【正确答案】 我国中学生常见心理障碍类型有:(1)多动症。多动症也称“ 儿童多动综合症”,是一种以行为障碍为特征的儿童综合症。(2)恐惧症是对特定的无实在危害的事物与场景的非理性惧怕。(3)考试焦虑是人由于面临考试而产生的一种特征的心理反应,它是在应试情境刺激下,受个人的认知、评价、个性、特点等影响而产生的以对考试成败的担忧和情绪紧张为主要特征的心理反应状态。(4)强迫症
20、即强迫性神经症,是一种神经官能症,是焦虑症的一种。(5)学习困难综合症。学习困难综合症是指某些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的儿童,因神经系统的某种或某些功能性失调,使其在听、读、写、算方面能力降低或发展较慢,以至陷入学习困难。(6)厌学症又称为学习抑郁症,是由于人为因素所造成的儿童情绪上的失调状态。(7)学习倦怠是指学生因为长期的课业压力而产生精力耗损、对学校课业及活动的热忱逐渐消失,甚至因成绩为达到预期而对学校课业持负面态度的一种现象。(8)抑郁症。抑郁症是以持久性的心境低落为特征的神经症。(9)网络成瘾。网络成瘾是指学生由于过度地和不当地使用网络而导致的一种难以抗拒再度使用网络的着迷状态,并影响到其正常的学习和生活。(10)人格障碍。人格障碍是长期固定的适应不良的行为模式,这种行为模式由一些不成熟不适当的压力应对或问题解决方式所构成。【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