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19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ownview251 文档编号:894997 上传时间:2019-02-26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4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资格类试卷]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19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19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19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19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19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 19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在同一时间里研究不同年龄组的被试的心理发展水平,并对其进行比较的研究方法是( )。(A)横断研究法(B)纵向研究法(C)群体序列研究法(D)交叉研究法2 进入中学,学生经常思考“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的未来应怎样”等问题,按照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此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形成( )。(A)信任感(B)自我同一感(C)主动感(D)勤奋感3 如果一个家长想用看电视作为强化物奖励儿童认真按时完成作业的行为,最合适的安排应该是( ) 。(A)让儿童看完电视以后立即督促他完成作业(B)规定每周看电视的适当时间(

2、C)规定每天看电视的固定时间(D)只有按时完成家庭作业后才能看电视4 口渴会促使人做出觅水的行为活动,这是动机中的( )。(A)指向功能(B)激活功能(C)强化功能(D)调节与监督功能5 影响学生学习动机差异的关键因素是( )。(A)教学水平(B)教学方法(C)自我意识(D)智力水平6 在学习对数运算法则时,受 m(n+b)=ma+mb 的影响而错误地得到 lg(a+b)=lga+lgb,这属于( )。(A)垂直迁移(B)正迁移(C)逆向迁移(D)负迁移7 我们平时所讲的“ 举一反三 ”“闻一知十”属于下列迁移中的 ( )。(A)顺应性迁移(B)同化性迁移(C)重组性迁移(D)具体迁移8 根据

3、认知心理学的研究,程序性知识的表征形式主要是( )。(A)命题(B)命题网络(C)图式(D)产生式9 对心智技能最早进行系统研究的心理学家是( )。(A)加里培林(B)安德森(C)加涅(D)冯忠良10 一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总目标,对学习时间做出总安排,并列出学习目标安排表,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A)认知策略(B)元认知策略(C)资源管理策略(D)精细加工策略11 通过集体讨论,使思维相互撞击,达到集思广益地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方法属于( )。(A)发散思维训练(B)头脑风暴训练(C)自我设计策略(D)推测训练12 某儿童开始认识到规则不是绝对的、一成不变的,而是可以协商或修改的,按照皮亚杰的

4、道德发展阶段论,该儿童的道德发展处于( )。(A)他律阶段(B)前习俗阶段(C)自律阶段(D)寻求认可取向阶段13 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是( )。(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14 通过不断强化逐渐趋近目标的反应,来形成某种复杂的行为的方法是( )。(A)示范法(B)系统脱敏法(C)惩罚法(D)行为塑造法15 在课堂上,某教师注重创造自由气氛,鼓励学生自由发表意见,不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学生。该教师对课堂管理的领导方式主要属于( )。(A)参与式(B)监督式(C)放羊式(D)控制式16 教师对于自己影响学生学习活动和学习结果的能力的一种主观判断称为( )。(A)教师控

5、制点(B)教学反思(C)教学效能感(D)教学操作能力二、多项选择题17 对学生学习风格差异的研究发现,场依存型者更感兴趣的是( )。(A)社会学科(B)数学(C)化学(D)人文学科18 人类学习与动物学习的本质区别主要有( )。(A)由反复经验引起(B)以语言为中介(C)积极主动性(D)掌握社会经验(E)后天习得性19 基于某种特定的标准,来评价学生对与教学密切关联的具体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的评价方式称为( ) 。(A)标准参照评价(B)相对评价(C)绝对评价(D)目标参照评价20 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几种重要成分是( )。(A)认知成分(B)批判成分(C)教师的陈述(D)操作成分三、填空题21

6、 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 1903 年前后写成的教育心理学,主要探讨了人的本性、个性差异与_三大问题。22 我国心理学家对学习的分类是_、技能的学习和行为规范的学习。23 研究认为,最佳的过度学习,是学习的熟练程度达到_的学习。24 开汽车、打篮球、跳健美操属于_技能。25 贾德认为,迁移的关键是学习者能对不同学习活动中的_进行概括。四、判断题26 将学习失败归因为自己努力不够,会提高学习的积极性。(A)正确(B)错误五、案例分析题27 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看到苹果从树上掉下来,心生疑问“苹果为什么不向天上飞呢”?最终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瓦特看到壶盖儿在水蒸气的推动下乱蹦乱跳,曾惊奇不已,从而发明了

7、蒸汽机。鲁班被丝茅草划破了手,发明了锯。班里的小朋友参观动物园,发现了站着睡觉的马,问老师:“为什么马站着也能睡觉呢? 它不会摔倒吗?”他们还看到了水里游泳的鱼,又问: “老师,小鱼在水里怎么睡觉呢?”请结合教育心理学的相关原理说说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如何引导学生学习。27 阅读下面一段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分析并回答问题。学生:我不想读书了!班主任:那怎么行?学生:学习没用班主任:谁说没用? 不学习你怎么考大学 ?学生:考大学干什么? 出来也不一定能找到工作。班主任:不考大学就能找到工作啦?告诉你,考大学是你们的唯一出路。学生:那可不一定。没考上大学成功的人可多了,比尔盖茨就没上完大学。班主任:

8、你能和比尔 盖茨比吗 ?比尔盖茨世界能有几个?别异想天开了!学生:反正我不想读书。28 请根据对话内容判断教师语言是否合适,并依据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些原则、方法调整此段对话。29 请以此案例分析班主任与学生谈心或有效沟通时,应注意哪些事项和心理原则。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 19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题干为横断研究法的概念。纵向研究法也叫跟踪研究,主要指在比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对所选取的被试进行追踪研究,对其心理发展进行有系统的定期观察、记录,目的是考察某些心理现象发生发展的质的变化规律。群体序列研究既克服了纵向研究被试易流失、混

9、淆因素较多等的缺陷,又保持了横断研究短期搜集大量数据的长处。这种方法的具体做法是:首先在同一时间选定不同的被试群体进行研究,然后对各个被试群体进行纵向的跟踪研究。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没有直接呈现阶段特点,而是给出学生的具体表现。这也是近些年考试的一大特点,越来越偏重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本题中,给出了学生的具体阶段“中学”,因此可以根据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的八阶段理论锁定在第五阶段,l2 18 岁,即少年期和青年初期,就是学生的中学阶段。这一阶段的发展危机是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任务就是要建立自我同一性。这与题干中“思考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的未来会怎样”等相一致。自我同一感也叫自

10、我统一性,是对“我是谁,我存在的意义是什么,我要完成什么样的使命”的认定。青少年在自我同一性发展中会出现同一性迷乱,同一性早闭,同一性延缓和同一性获得四种情况。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提出,通过强化物可以增强某种反应的概率。而这种强化只有在表现出适当的行为之后尽早实施才会起到强化作用。一般在强化时要遵循以下原则:(1)教授新任务时进行即时强化,不要进行延缓强化。(2)在任务的早期阶段,强化每一个正确的反应,随着学习的发生,对比较正确的反应优先强化,逐渐地转到间隔式强化。(3)强化要保证做到朝正确方向促进或引导。故要将看电视作为完成作业的强化物,必须在儿童按时完成作业

11、之后让儿童看电视,才能起到强化的作用。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动机的作用具体表现在动机的激活功能、指向功能、调节与监督功能。动机的激活功能是指动机有发动有机体活动的作用。指向功能是指动机使人们的活动指向特定的对象。当活动产生以后,如果其活动指向了个体追求的目标,其动机就会加强,这种活动就能继续下去;如果其活动偏离了追求的目标,其动机就得不到强化,这种活动就会减弱或停止,这就是动机的调节与监督功能。题干中“促使”是解题的题眼,表示一种活动的激活。因此答案选 B。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在解答时可采用排除法。在一个班级里,学生面对的是同样的教师,同样的教学方法,但他们的学习

12、动机还是不同,因此可排除 A 和 B。至于智力水平,跟学习动机的相关性不大,智力水平高,学东西快,但很可能没有兴趣,激发不起强烈的学习动机。故选 C。从学习动机的两大基本构成,即学习需要和学习诱因就可以看出,学习动机主要是通过与个体的自我信念、自我效能、价值判断及归因方式等因素相互作用来共同促进学生的学习的。6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选用生活中的实例来考查考生对迁移的分类,只要我们在做题过程中能够抓住“错误地”这个关键词,就很容易判断出。加法分配率的学习阻碍了后面对对数运算的正确掌握,这就是负迁移的体现,同时也是一种顺向迁移。因此本题选 D。垂直迁移是指处于不同抽象、概括水平的经验

13、之间的相互作用,上面两个知识点都是基本规律的学习,处于相同的概括水平,因此属于水平迁移。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学习迁移根据迁移的内在心理机制不同,可分为同化性迁移、顺应性迁移和重组性迁移;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可分为一般迁移和具体迁移。其中同化性迁移是指不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直接将原有的认知经验应用到本质特征相同的一类事物中去。题干中的“举一反三”“闻一知十”属于同化性迁移。8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解答本题要掌握几个核心的概念。一个是表征,知识的表征是指信息在人脑中的存储和呈现方式,它是个体知识学习的关键。人们在学习过程中,都是根据自己对知识的不同表征而选择相应的学习方法和

14、应用方式。不同知识类型在头脑中具有不同的表征方式。另一个就是程序性知识,程序性知识也叫操作性知识,主要反映活动的具体过程和操作步骤,主要用来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认知心理学的观点认为,陈述性知识主要以命题和命题网络的形式进行表征,程序性知识则主要以产生式和产生式系统进行表征。9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对心智技能最早进行系统研究的是苏联心理学家加里培林,他认为,心智技能是由一系列的心智动作构成的,心智动作是通过实践动作的“内化“而实现的。继他的理论之后,我国学者冯忠良结合五阶段理论提出三阶段理论。此外,皮连生等人还根据认知心理学的观点,提出心智技能形成的产生式系统理论。10 【正确答

15、案】 C【试题解析】 资源管理策略是辅助学生管理可用的环境和资源的策略,主要包括时间管理策略、学习环境管理策略、努力管理策略等。认知管理策略是学习者在认知加工过程中所采用的策略;元认知策略是对信息加工过程进行调控的策略;精细加工策略是指将新学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狄而增加新信息的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主要指对学习材料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加工,理解其内在的深层含义,并促进记忆的策略。1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题干就是头脑风暴法的定义。发散思维训练是让个体以事物的某一特点为扩散点,充分设想事物的各种可能性的方法。C 、D 两项不是教育心理学的专业术语,因此排除。12 【正确答案】

16、 C【试题解析】 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是考试中的常考点,考生要对各个阶段的主要特点进行把握,能够在给出特点后准确地对应到相应的阶段上。皮亚杰从认知发展的观点考查和分析儿童对对偶故事的回答,认为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经历一个从他律到自律的阶段,具体为:(1)前道德阶段(无律阶段,25 岁),这个阶段的儿童以自我为中心来考虑问题,规则对他们没有约束力。(2)他律阶段(58 岁),这个阶段的儿童完全接受成人的指令;把规则看成是不可改变的、来源于外部、具有权威性、不可协商的;完全服从于成人或规则;错误的程度是由破坏的数量而定的。(3)自律阶段 (9 一 ll 岁) ,这个阶段的儿童判断事物能基于自主个体

17、间的平等合作与相互认同的关系。他们把规则看成是灵活的,彼此都认可的,是可以协商的,与合作以及相互尊重的原则相一致的行为方式就是对的;能考虑到以犯错误者的想法去评定错误。本题中,儿童已能够意识到规则的可修改性和可协商性,因此已到达自律阶段。1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一般认为,品德心理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组成。其中,道德认识是对道德行为准则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是社会的道德要求转化为个人内在品质的首要环节,是品德形成的基础和前提。故答案选 A。1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题干就是行为塑造法的定义。示范法是观察模仿教师呈现的范例,是学生社会行为学习的重要方式。

18、系统脱敏法是当某些人对某事物、某环境产生敏感反应时,我们可以在当事人身上发展出一种不相容的反应,使对本来可引起敏感反应的事物不再发生敏感反应。惩罚法是通过施加一种厌恶刺激来消除某种不良行为的方法。1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教师的领导风格对课堂管理有直接的影响。参与式领导注意创造自由气氛,鼓励自由发表意见,不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人。本题题干所给的就是参与式的定义。1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成绩的能力的主观判断。它是解释教师内在动机的一个关键因素,对教师教育工作的积极性具有重大的影响。故答案选 C。二、多项选择题17 【正确答案】 A,

19、D【试题解析】 有关研究表明,场独立型和场依存型与学生的学习倾向和特点有关系。一般来说,在学科兴趣方面,场独立型者较倾向于喜欢自然科学,而场依存型者则喜欢人文社会科学。故答案选 AD。18 【正确答案】 B,C,D【试题解析】 人类学习和动物学习存在着本质的区别:(1)人类的学习除了要获得个体的行为经验外,还要掌握人类世世代代积累起来的社会历史经验和科学文化知识;(2)人类的学习是在改造客观世界的生活实践中,在与其他人的交往过程中,通过语言的中介作用而进行的;(3)人类的学习是有目的、自觉的、积极主动的。19 【正确答案】 A,C,D【试题解析】 按评价基准分类,教学评价可分为相对评价、绝对评

20、价和个体内差异。相对评价是在被评价对象的集合中选取一个或若干个个体为基准,然后把各个评价对象与基准进行比较,确定每个评价对象在集合中所处的相对位置。绝对评价是在被评价对象的集合之外确定一个特定的标准,这个标准被称为客观标准,评价时把评价对象与客观标准进行比较,从而判断其优劣。因此,绝对评价又叫做标准参照评价、目标参照评价。个体内差异评价是对被评价个体的过去和现在进行比较,或者是对他的若干侧面进行比较。20 【正确答案】 A,B,C【试题解析】 教师反思应包括以下三种重要成分:(1)认知成分,指教师如何加工信息和做出决策;(2)批判成分,指驱动思维过程的基础,包括经验、信念、社会政治取向以及教师

21、的目标等,更强调价值观和道德成分;(3)教师的陈述,包括教师所提出的问题,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写作、交谈的方式,他们用来解释和改进自己课堂教学的解释系统。故答案选 ABC。三、填空题21 【正确答案】 学习心理22 【正确答案】 知识的学习23 【正确答案】 15024 【正确答案】 操作25 【正确答案】 共同原理四、判断题2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美国心理学家韦纳把归因分为三个维度: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制归因;又把人们活动成败的原因即行为责任主要归结为六个因素,即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机遇)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这六大因素

22、都具有以上三个维度的属性。其中,努力属于内部的、不稳定的、可控的因素,当个体将失败归因为努力时,个体的羞愧感会让自己重新设定目标,产生改变的动力,因此而受到鼓励。五、案例分析题27 【正确答案】 案例中牛顿受苹果的启示提出万有引力定律、瓦特发明蒸汽机、鲁班发明锯都体现出他们良好的迁移能力。迁移在我们的实际学习和工作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迁移能够提高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不是鲁班在看到丝茅草后积极开动脑筋进行迁移,他也不能按时完成伐木的任务。学习的目的是在各种不同的情境中解决现实中的各种问题。能否准确、有效地提取相关的经验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就涉及我们的知识迁移能力。

23、学校的教学更是如此,大部分问题的解决是通过迁移完成的,要让学生将学校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也依赖于迁移的运用。(2)迁移是习得的经验得以概括化、系统化的有效途径,是品德和能力形成的关键环节。只有通过广泛地迁移,原有的经验才能得以改造,形成更加完善、充实的知识,从而建立起能够稳定地调节个体活动的心理结构,即能力和品德的心理结构。(3)迁移规律对学习者、教育工作者及相关人员都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在学习和教学中,如果我们能够有效运用迁移理论,那么就能够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并在适当的情境中主动运用经验,防止经验的惰化。 鉴于迁移在学习和教学中有如此多的重要性,我们要组织有效的教学,促进学生

24、迁移的发展。具体要做到: (1)精选教材。在选择教材时,选那些有广泛迁移价值的科学成果作为教材的基本内容,在向学生教授概念、原理等基本知识时,配合典型的有代表性的事例,并说明运用概念和原理的条件,促进学生在相应情境下迁移的发生。 (2)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达到结构化、一体化和网络化,各知识点之间建立科学的、合理的逻辑联系,有助于学生在不同的知识点之间发现断裂带,并及时发现学习的发展点,为迁移的产生提供直接的支撑。 (3)合理安排教学程序。在教学中,先给学生呈现一定的基础知识,或先呈现一些有助于学生理解的知识,让学生在有准备的基础上学习新的内容,帮助学生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良好的桥梁,也有

25、助于学生迁移的产生。 (4)在教学中教授学生一定的学习策略,提高迁移的意识性。比如在学生在对马站着睡觉和鱼在水中睡觉的行为产生疑问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网络知识或其他科普知识解除心中的疑问,教会学生一些资源管理的策略,从而让学生将这些知识更好地内化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去。 以上这些方面都有待于教师更好地引导,让学生的智慧之光永远闪耀。28 【正确答案】 在学校实施心理辅导时,我们要遵循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预防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尊重与理解学生的原则、学生主体性的原则、个别化对待的原则、整体性发展原则等。针对学生个体的心理辅导,在这些原则的指导下,我认为这段对话应该这样进行:学生:我不想读书了!

26、班主任:为什么不想学习了呢?学生:学习没用班主任:是不是最近这段时间压力比较大,学习上一时没有进展,自已有点灰心,怕考不上大学啊? 其实按你平时的实力,考上大学是没有问题的。学生:考大学干什么? 出来也不一定能找到工作。班主任:上了大学可以学习更多的知识,锻炼你各方面的能力,将来就能够获得更多更好的工作机会,是不是?学生:那可不一定。没考上大学成功的人可多了,比尔?盖茨就没上完大学。班主任:在生活中的确有这样的例子,他们虽然没有读很多书却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这也是建立在他们读书时候对知识的积累和思考的基础上的,如果你想像他们那样,就现在好好读书,多思考,找到适当的机会发挥自己的潜力,你说好

27、不好?学生:反正我不想读书。班主任:大家都会在学习一段时间之后产生厌烦情绪,老师可以理解你的这种感觉。不过老师希你下去之后能再思考一下,认真想想自己不想读书的原因,然后我们一起来想办法。有任何困难都可以跟老师沟通,老师会尽量尊重你的想法,也会给你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好吗?在这段对话中,我先探究学生不想读书的原因,再对他的学习能力表示认可,然后对他思想上的误区进行纠正,在这一切都没有取得相应的效果时,可以感受到学生内心的抵触和不想读书的坚定。这可能是一时冲动引起的,所以我会暂停这次谈话,等学生过了这段冲动期,我会认真调查他最近的情况之后再好好跟他进一步沟通。29 【正确答案】 如果我是该生的班主

28、任,在找他谈话时我会遵循以下原则:(1)情感相融原则。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从这个角度来说,教育就是追求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情感融合的过程。师生之间的谈话正是达到这一目标的主要途径。语言交流是情感交流的表现形式。为获得师生情感融合,教师必须以宽厚的师爱赢得学生的尊敬与爱戴,以深沉的师爱激起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以高尚的师爱教会学生怎样去爱。只有这样,师生的心才会走得更近,彼此更能够相互理解,谈话才能有好的效果。在与该生的谈话中,我会尽量用自己对他的关心去温暖他,急他之所急,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在和他一起想办法。(2)准备性原则。广义的谈话心理过程是师生心理活动共同完成

29、的,并且教师的谈话心理对谈话有定向作用,对谈话的效果有重大意义,这也是这次谈话没有深入进行的原因。在与学生谈话之前,我没有对学生的情况进行了解,因此谈话显得有些被动。所以,在与学生谈话前一定要做好准备,对学生要作充分的了解和调查研究工作,并结合谈话对象的心理特点、个性以及近期的发展状况,考虑好适当的语言表达,这样才能使学生愿意听、渴望听,并产生沟通的愿望。(3)反馈性原则。谈话虽受开始时的定向心理影响,但不是就此固定束缚于它,谈话过程中必须以对方的语言和情感等作为反馈信息,及时对自己的情感和语言进行调节,使对话更有灵活性,这就是反馈性原则。这条原则是谈话过程中的重要原则,因为:(1)教师的定向心理不一定来自真实的刺激,遵守反馈性原则,可及时调整自己的心理、情感和语言,找到问题的真正原因。(2)教师的语言表达可能未充分考虑谈话对象的具体情况,利用反馈原则,可以灵活多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3)教师情感成分的多少与学生谈话的“ 摩擦力”成反比,因此教师应先调整自己,给学生更多的师爱和宽容,才能感动学生,收到教育效果。总之,在与学生进行谈话的过程中,我会尽量遵循此三条原则,力争把每次谈话都向谈心升华,以发挥师生间谈话的最大教育效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职业资格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