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22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ownview251 文档编号:895001 上传时间:2019-02-26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5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资格类试卷]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2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2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2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2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2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 22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从“人是一个生物的存在” 这个角度建立教育心理学体系的心理学家是 ( )。(A)弗洛伊德(B)巴甫洛夫(C)斯金纳(D)桑代克2 皮亚杰的研究表明,感知运动阶段的一个显著标志是儿童渐渐获得( )。(A)客体客观性(B)主体客观性(C)客体永恒性(D)主体永恒性3 在试误学习的过程中,当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系,事前有一种准备状态时,实现则感到满意,否则感到烦恼;反之,当此联结不准备实现时,实现则感到烦恼,这种规律叫( )。(A)效果律(B)练习律(C)准备律(D)应用律4 司机见到“ 减速慢行” 的标识,就

2、会慢行。这属于( )的反应。(A)操作性行为(B)无条件反射(C)第一信号系统(D)第二信号系统5 一个人认为自己考试失败是因为试题太难太偏,这种归因属于( )。(A)外部、不可控和不稳定归因(B)外部、可控和稳定归因(C)外部、不可控和稳定归因(D)外部、可控和不稳定归因6 人们对学习本身的兴趣所引起的动机称为( )。(A)内部动机(B)外部动机(C)近景动机(D)远景动机7 安德森的产生式迁移理论是( )的现代翻版。(A)关系转换说(B)经验内化说(C)相同要素说(D)形式训练说8 儿童在知道“ 苹果”“葡萄”和“香蕉” 等概念之后,再学习“ 水果”这个概念,这种学习是( )。(A)并列结

3、合学习(B)下位学习(C)上位学习(D)归属学习9 概念同化的典型方式是( )。(A)接受学习(B)发现学习(C)机械学习(D)有意义学习10 数学课上,为了更好地形成心智技能,教师常在黑板上清楚而细致地演算例题,这是给学生提供( ) 。(A)原型定向(B)原型模型(C)原型操作(D)原型内化11 将学习过的知识分门别类,并列出提纲,属于( )。(A)复述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组织策略(D)元认知策略12 科学家利用蝙蝠飞行的原理发明了声呐和雷达,其中促进科学家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是( )。(A)问题表征(B)迁移(C)定势(D)原型启发13 若问小明“ 为什么偷东西是不对的 ?”他的回答

4、是“抓住了会挨打” 。据此可以判断小明的道德认识发展处于( )。(A)前习俗水平(B)习俗水平(C)后习俗水平(D)准习俗水平14 心理辅导的一般目标可归纳为两个方面,第一是学会调适,第二是( )。(A)开发潜能(B)寻求发展(C)促进学习(D)个案辅导15 在现代教育技术中,教学设计的关键设计任务是按( )的先后顺序进行。(A)学习目标、教学策略、教学媒体(B)教学策略、教学媒体、学习目标(C)教学策略、学习目标、教学媒体(D)教学媒体、教学策略、学习目标16 下列选项中,常常被用来改善个别学生在课堂上的捣乱行为,也可用于整个捣乱班级行为矫正的最有效方法是( )。(A)以家庭为背景的强化(B

5、)个人日志卡(C)整班代币强化(D)集体绩效系统17 某些学校在一个学期教学之后,仅仅出一道作文题来测量学生的语文成绩。从有效测验的条件来看,这种测验方式难以保证测验的( )。(A)效度(B)信度(C)区分度(D)难度18 教师职业倦怠是用来描述教师不能顺利应对什么时的一种极端反应?( )(A)个人压力(B)生活压力(C)工作压力(D)社会压力二、多项选择题19 下列选项属于学习现象的有( )。(A)见贤思齐(B)望梅止渴(C)蜘蛛结网(D)谈虎色变三、填空题20 迈克卡等人将学习策略分为认知策略、_以及资源管理策略。21 在_阶段,学生的伦理道德开始形成,但又具有两极分化的特点。四、判断题2

6、2 同一儿童能演算较抽象的数学题,但在理解历史事件时却不能离开具体的形象。这是儿童思维发展不平衡的表现。(A)正确(B)错误23 婴儿逐渐学会说话是学习的结果。(A)正确(B)错误24 从迁移的性质来看,倒摄抑制属于逆向负迁移。(A)正确(B)错误25 大脑两半球的单侧化研究发现左半球与创造性有关。(A)正确(B)错误五、简答题26 简述奥苏贝尔的三种同化模式。六、案例分析题26 最近,教育部对全国中学教师进行了一次健康普查,结果发现,超过六成以上的教师有职业倦怠的现象。职业倦怠来源于压力过重和情绪不良,是没有处理好工作关系所带来的一种消极的情绪耗竭状态,表现为疲劳、工作无乐趣、无激情、对工作

7、冷漠,并且认为自己的工作价值偏低。当个体无法满足超出个人能力的过度需求时,往往会产生身心疲惫的状态,人们通常称之为职业倦怠。而中学教师的职业倦怠是近年来人们所关注的一大热点话题。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出现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过量的工作、繁重的升学压力,繁多的案头工作,教师工作的连续性和特殊性等,其中也包括了教师自身的消极情绪影响。教师的消极情绪主要来源于几个方面:工作、家庭、家长及学校管理者。由于教育工作的特殊性,不管是何种消极情绪不仅会给学生带来伤害,也会成为引发教师职业倦怠的因素。如何减少消极情绪对教师的影响,这不仅需要教师个人的努力与自我调整,也需要管理者从管理层面进行干预。根据以上材料回答

8、问题:27 根据材料中对职业倦怠的描述,请你总结出职业倦怠的定义和表现。28 根据教师工作的特殊性分析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29 你认为教师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应对压力?七、论述题30 有些教师说,他们没学过教育心理学,但一样教了几十年的书;还有的教师说,孔子没有学过教育心理学,但并不妨碍他成为万世师表。你认为上述观点正确吗?为什么?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 22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1903 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在总结了美国机能主义和他自己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出版了教育心理学一书,191 3 年扩展为三大卷,1914 年又把它

9、编成教育心理学简明教程。他从“人是一个生物的存在“的角度建立起教育心理学体系,奠定了美国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内容和基础,使教育心理学正式作为一门学科,从普通心理学、儿童心理学与教育学中独立出来。因此,桑代克被称为“教育心理学之父”。故答案选 D。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感知运动阶段的儿童逐渐形成客体永恒性的意识,这与婴儿语言及记忆的发展有关。客体永恒性具体表现在:当一个物体在他面前时,婴儿知道是此物,而当这个物体不在眼前时,他能认识到此物尽管当前摸不着、看不见也听不到,但仍然是存在的。这标志着稳定性客体的认知格式已经形成。故答案选 C。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题干是准备律的

10、定义和表现。桑代克的尝试错误学习理论共提出三大定律:准备律、练习律和效果律。本题中 D 项不属于三大定律,故可以直接排除。而效果律是指在试误学习的过程中,如果其他条件相等,在学习者对刺激情境做出特定的反应之后能够获得满意的结果时,联结就会增强,得到烦恼的结果时,联结就会削弱。练习律是在试误学习过程中,任何刺激与反应的联结,一经练习运用,其联结的力量就会逐渐增大,如果不运用,则联结的力量会逐渐减小。因此本题选 C。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尽管巴甫洛夫的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是教育心理学中比较偏的知识点,基本上很少涉及。但是对于它们的深刻理解有助于考生掌握“学习“这一重要考点。即所有

11、能归入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反应的都属于“学习”现象。 巴甫洛夫认为,大脑皮质最基本的活动是信号活动,从本质上可将条件刺激区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现实的具体的刺激,如声、光、电、味等刺激,称为第一信号;另一类是现实的抽象刺激,即语言文字、抽象信号,称为第二信号。对第一信号发生反应的皮质机能系统,叫第一信号系统,是动物和人共有的。对第二信号发生反应的皮质机能系统,叫第二信号系统,是人类所特有的。第二信号系统是对语言刺激、抽象信号等形成的条件反射,如“谈虎色变”,人并没有见到具体的虎的形象,但是一个“虎”字就使人脑联想到具体的虎,引起恐惧的心理反应。这对动物来说一般是不具备的。正如本题中,对“减速

12、慢行“这种标识的反应,就属于第二信号系统的反应。因此答案选 D。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根据韦纳的归因理论,人们倾向于将活动成败的原因归结为六个因素,即能力高低、努力程度、工作难度、运气好坏、身心状况、外界环境等。同时,韦纳认为这种因素可归为三个维度,即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不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制归因。其中,把失败归因为任务难度属于外部、不可控、稳定的归因。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从学习动机的内外维度来划分,学习动机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内部动机是指人们对学习本身的兴趣所引起的动机;外部动机是指由外部诱因所引起的动机。根据动机行为与目标远近的关系,可

13、将动机划分为近景动机和远景动机。近景动机是指与近期目标相联系的动机;远景动机是指与长远目标相联系的动机。故答案选 A。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安德森提出的产生式迁移理论认为,产生式法则是认知的基本成分。一个产生式法则包括一种条件表征和一种动作表征,条件表征用于再认情境中的特征模式,动作表征用于形成一种符号性信息。一个在最初学习任务中形成的表征是产生式法则的集合表征。若两表征含有相同的产生式或者产生式的交叉与重叠,则可以产生迁移。产生式是决定迁移的一种相同要素。相同要素说是以桑代克为代表的学者提出的,他们认为迁移是非常具体的、有限的,只存在于含有相同要素的领域。迁移是有条件的,需要有相

14、同的要素。两个理论都强调迁移需要有相同要素,但产生式理论的相同要素更偏向于认知成分。8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上位学习是总括学习,是通过综合归纳获得意义的学习;下位学习是类属学习,是把新的观念归属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某一部分,并使之相互联系的过程;并列结合学习是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原有观念既非类属关系又非总括关系时产生的。9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概念同化是利用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概念,以定义的方式直接给学习者提示概念的关键特征,从而使学习者获得概念的过程。奥苏贝尔把概念的同化分为上位学习、下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根据概念同化定义,我们可以看到这是学生对他人形成的经验进行直

15、接的掌握、吸收而转化成自己的经验的过程。因此本题选 A。此外,考生还需要注意另一种出题方式,考查概念形成过程的典型方式,这个时候应该选 B。概念形成是个体从大量的同类事物的不同例证中发现概念的关键特征的过程。10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心智技能的形成分三个阶段: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内化。原型定向即学生确定所学心智技能的实践模式,并使这种模式在头脑中得到清晰的反映。原型操作就是依据心智技能的实践模式,把主体在头脑中建立起来的活动程序计划,以外显的操作方式付诸实施。原型内化,即心智技能的实践模式向头脑内部转化,由物质的、外显的、展开的形式,变成观念的、内潜的、缩简的形式的过程。这一过程

16、又可划分成三个小的阶段,即出声的外部言语阶段、不出声的外部言语阶段和内部言语阶段。题干中教师给学生演算例题就是确定学生运算的模式,因此属于原型定向阶段。1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组织策略即根据知识经验之间的内在关系,对学习材料进行系统、有序的分类、整理与概括,使之结构合理化。列提纲就是一种常用的组织策略。1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解答这个问题要明确两个知识点:一个是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另一个是原型启发与迁移的差别。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问题的表征。通常抽象而不带具体情节的问题在解决时比较容易,而具体且接近实际生活的问题解决起来比较难。(2)已有的知识经

17、验。已有经验的质与量都影响着问题解决。与问题解决有关的经验越多,解决该问题的可能性也就越大。(3)定势和功能固着。定势是先于一定的活动而又指向该活动的一种动力准备状态。它是影响学习迁移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学校情境中的问题解决主要是通过迁移实现的,因此,定势也必然影响问题解决。功能固着是指从物体的正常功能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的定势。也就是说,当一个人熟悉了某种物体的常用或典型的功能时,就很难看出该物体所具有的其他潜在的功能。而且最初看到的功能越重要,就越难看出其他的功能。当在某种情形下需要利用某一物体的潜在功能来解决问题时,功能固着可能起到阻碍的作用。此外,要想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还需要在现实中找到一定

18、的原型。所谓原型,是指对问题解决起启发作用的事物。原型启发是指从其他事物上发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题干中科学家根据“蝙蝠”飞行发明了声呐和雷达,运用的就是原型启发。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是习得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所产生的作用。在以上三种现象中都包含着迁移的发生,因此可以认为迁移是各个因素发生作用的内在机制,是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答案,考生如果对这个知识点不了解,可根据单选题答题法则,选最佳选项即可。1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科尔伯格采用道德两难故事法对儿童的道德发展进行研究,在研究基础上,将儿童的道德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即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和后习俗水平。其中,前习俗水平阶

19、段的儿童评定行为好坏着重于行为的结果,认为受赞扬的行为就是好的,受惩罚的行为就是坏的。1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心理辅导的一般目标可归纳为两个方面:第一是学会调适,包括调节与适应;第二是寻求发展。学会调适是基本目标,寻求发展是高级目标。1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在现代教育技术中,教学设计的过程主要包括:(1)教学目标分析一一确定教学内容及知识点顺序;(2)学生特征分析确定教学起点,以便因材施教;(3)教学策略的选择与活动设计;(4) 学习情境设计;(5)教学媒体选择与教学资源的设计;(6)在教学过程中作形成性评价并根据评价反馈对内容与策略进行调整。据此可知,教学设计的关键设

20、计任务是按学习目标、教学策略、教学媒体的顺序进行的。故正确答案为 A。1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用来矫正个别学生的不良行为的三种实用行为分析程序分别是:以家庭为背景的强化策略、个人日志卡和相倚契约。其中,以家庭为背景的强化策略是指把学生在学校的行为报告给家长,家长提供奖励。这种方法常被用来改善个别学生在课堂上的捣乱行为,也适用于整个捣乱班级行为的矫正。代币强化系统和集体绩效系统是课堂管理的两种特殊方法。17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信度是指测验的可靠性。效度是指测量的准确性,即一个测验或量表能够测量出其所要测量的东西的程度。区分度是指测验项目对所测量属性或品质的区分程度或鉴别能

21、力。难度就是被试完成项目作答任务时所遇到的困难程度。仅仅用作文来考查语文成绩,涵盖较少教学内容,因此效度较低,本题正确答案为A。18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教师职业倦怠是指教师对从教工作缺乏动机和兴趣,勉强维持教学工作,在内心产生一种对教书育人工作的厌烦,导致教学工作能力和工作业绩降低的一种现象。故答案选 C。二、多项选择题19 【正确答案】 A,B,D【试题解析】 学习是指个体由于练习或反复经验而引起的行为和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要理解学习的实质,需要掌握三点:一是主体身上必须产生某种变化,才能做出学习已经发生的推论。二是这种变化必须是相对持久的,由适应、疲劳等引起的变化不能叫学

22、习。三是主体的变化是由主体与环境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是后天习得的,排除由成熟和先天反应倾向所导致的变化。本题中,见贤思齐、望梅止渴、谈虎色变都是在学习了“贤”“梅”“虎”的特点后产生的反应,因此都是学习现象。而蜘蛛结网属于本能。三、填空题20 【正确答案】 元认知策略21 【正确答案】 初中四、判断题2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小学生的思维是其智力的核心部分,小学生思维的发展是其智力发展的标志和缩影。总的来说,小学生的思维发展具有以下特点:(1)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2)抽象逻辑思维发展不平衡。(3)抽象逻辑思维从不自觉到自觉。(4)辩证逻辑思维初步

23、发展。在本题中,学生对不同学科的思维抽象水平不同,对一直学习的数学学科抽象水平高,而对历史这种离生活实际较远的学科具体思维较多,体现的正是思维发展的不平衡性。2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学习的定义在教师招聘考试中是一个常考点。考生在复习过程中要对它的定义进行背诵,并在抓住关键词的基础上进行理解。学习指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由于练习或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变化。说话是婴儿不断练习引起的持久的行为变化,如果没有说话的环境,没有长期的练习,婴儿就无法学会说话。如“狼孩”,虽然也是人类,但是没有接触过人类语言的环境,就不会说话。考生在面对判断某项活动是否属于学习时,只要抓住它是否

24、是生来就会的,像吃奶、膝跳反射等行为都不是学习;反之则都可看作是学习。2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倒摄抑制是后学习的内容对先学习的内容的阻碍和干扰。在迁移中,根据迁移所产生的效果,可以将迁移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正迁移起促进作用,负迁移起阻碍作用。又根据迁移的时间顺序,先学习内容对后学习内容的影响是顺向迁移,反之则是逆向迁移。倒摄抑制即符合时间上的倒序性,又符合消极影响,因此属于逆向负迁移。2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大量研究发现,大脑左右半球在功能上是不平衡的。左半球主要负责言语、阅读、书写、数学运算和逻辑推理等;而右半球在知觉物体的空间关系、情绪、音乐和艺术欣赏、舞蹈雕塑等方

25、面起主要作用。一般来说,大脑右半球与创造性有关。五、简答题26 【正确答案】 奥苏贝尔根据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提出了三种概念同化的模式:(1)下位学习,也叫类属学习,是一种把新的观念归属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某一部位,并使之相互联系的过程。当学生已经获得了一个抽象概括程度较大的概念后,再学习下位概念时就会容易。比如学生学习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后,再学习“圆是轴对称图形 ”这一命题就会很容易理解。(2)上位学习,也叫总括学习,即通过综合归纳获得意义的学习。当认知结构中已经形成某些概括程度较低的概念时,在这些原有概念基础上学习一个概括和包容程度更高的概念和命题时,就产生了上位学习。如我们在学

26、习了“玫瑰花”“牵牛花”等概念之后,再学习“ 花” 这一概念就是上位学习。并列结合学习是在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原有观念既非类属关系又非总括关系时产生的。当新学习的内容既不能归属于原有的关系之中,又不能概括原有的关系,但他们之间仍具有某些共同的关键特征,如后一变量随着前一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等,根据这些共同特征,新命题与已知观念并列结合,新命题就有了意义。六、案例分析题27 【正确答案】 职业倦怠是个体在长期的职业压力下,缺乏应对资源和应对能力而产生的身心耗竭状态。教师的职业倦怠是在长期工作压力和自身心理素质的互动下形成的,并带来生理、情绪、认知和行为等方面的问题,导致教师出现严重的身心疾病。 职业

27、倦怠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情绪耗竭,指个体情绪情感处于极度的疲劳状态,工作热情完全丧失;二是去人性化,即刻意在自身和工作对象间保持距离,对工作对象和环境采取冷漠和忽视的态度;三是个人成就感低,表现为消极地评价自己,贬低工作的意义和价值。28 【正确答案】 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 首先,教师工作要求能力全面,社会对教师的要求较高。教师工作需要学习大量的知识,除了要做教学者,还要做教育者。除了要对学生言传,还要对学生身教。所以,教师的能力是全面的。特别是我国社会,教师的社会地位较高。同时这也表明了社会对教师的期望很高。要求其做到为人师表,热情认真地完成工作,甚至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在这种

28、高期望下,压力自然很大。 其次,教师的工作比较繁重,并且极大地占用了课余时间。除了上课之外,教师要备课,同时如果有些教师是班主任,还需要随时随地地关注学生的情况。除此之外,中学教师还有教研任务、管理任务等学校加派的任务。工作的繁忙和精神的疲劳是导致教师压力增大、产生倦怠的原因。 再次,教师是情绪劳动者。而中学教师,特别是初中教师正好赶上学生的叛逆期。这个时期的学生开始评价教师,对教师的教学点评指手画脚。叛逆期的学生会出现各种行为和情绪问题。作为教师,如何与这个时期的学生交往,并且把正确的价值观传递给他们,是对教师教育智慧的极大挑战,压力也随之产生。 最后,教师的压力还来源于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和创

29、造性。教师的工作充满了挑战,每一堂课,每一个学生都可能发生突发的教育事件。可以说,教师在上课,但是上课绝非是不断重复背诵课程的过程,而是一个始终应对挑战的过程。加之,现在教师需要机智地处理各种学生问题,这就为教师增加了很大的压力。29 【正确答案】 教师应该从以下方面入手来应对压力: 首先,教师应该设置合理的目标。不要对自己要求太高,要学会正确地看待社会对教师的诉求。教师也是普通的人,虽然他受过专业的训练,但是他并不是无所不能的。教师应该清楚自己的社会定位,在履行自己教书育人职责的同时,应该注意给自己减压,不要为自己设置过高的目标。这样会导致压力过大,甚至职业倦怠。 其次,教师应该学习各种减压

30、的方式。比如可以有丰富的业余生活,多运动、多唱歌或者跳舞。可以参加瑜伽训练班等帮助自己减压。或者教师感觉压力大的时候可以采用一些好用的小技巧,比如大声地唱歌、大叫等方法帮助自己减压。 再次,教师在感觉压力大,并且自己较难处理的时候,可以寻找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帮助自己。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可以通过催眠、放松疗法、系统脱敏疗法等帮助教师减压,并且治疗由于压力过大而产生的一些失眠等问题。 然后,教师要处理好与家庭的关系,要学会倾诉。家是心灵的港湾,所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很重要。它可以缓解外在的各种压力,同时也是努力工作的动力。当心理压力很大的时候要学会倾诉,可以找自己的好朋友,也可以找心理咨询师,不要把心事

31、闷在心里,把它说出来,宣泄出来,你会感到很轻松。生活中要多交朋友,使生活丰富一些。 最后,教师要有自信,并且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能力。压力来源于是否能够更好地处理问题。如果教师能够应对教学环境中的一切问题和困难,压力就会变小。教师应该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教学活动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七、论述题30 【正确答案】 上述观点是错误的。原因在于: (1)这些教师认为没有教育心理学的指导,一样能够很好地进行教育教学工作,这与他们长时间的反复积累和实践是分不开的,而题中的说法忽略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密切联系。很多教师虽然没有学习过教育心理学,但他们在多年的教学中获得的经验教训、自己总结的心得其实都是教育心理

32、学的通俗观点,在这些心得的指导下,他们能够得心应手地应对教学问题,体现的正是教育心理学理论在实践中的产生和应用,是一个反哺的过程。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没有实践依据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题中提到的孔子是个实践经验非常丰富的教师,但他不仅拥有经验,还拥有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等,都是孔子总结教学经验而提出来的教学理论。这些理论反过来直接指导了教育教学实践。因此,真正重视教育实践的人,是不应也不会轻视教育理论的。教育工作者应该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从而更有效率地实现教育目的。但这也同时存在一个

33、问题,实践形成理论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如果所有的教师都在自己的实践中一点点总结经验,将会造成很多人力和物力的浪费,因此吸取先前教师的经验是很有必要的。 (2)教育理论对于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意义十分重大。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学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规律的科学,从理论功能上讲,掌握教育原理有助于解释教育实践、指导教育实践、推动教育改革;从实践意义上讲,掌握教育原理有助于树立科学的教育观、提高教育质量、总结经验、探索规律,还可以为学习其他相关学科提供坚实的理论根基。缺少理论的指导,教育实践就难以取得成效。 (3)教师要想使教学实践更加有效,应该学习教育教学的原理,以此来缩减自己探索的过程,较快地取得教学经验,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一个教师如果能够将自己的教学工作建立在科学理论的基础上,就能够更好地处理学与教之间的关系,提高自己的师资能力,增强自我效能感。对于那些没有学过教育心理学的教师来说,他们可以运用本身的经验和心得补充教育心理学理论知识的缺陷,从长远来讲,他们应该将教学实践与理论知识结合起来,学习相应的理论,让自己的教学实践更上一个台阶。 因此,对于教师来讲,教育心理学的知识是必要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职业资格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