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简答题)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towelfact221 文档编号:895112 上传时间:2019-02-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资格类试卷]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简答题)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简答题)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简答题)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简答题)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简答题)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简答题)模拟试卷 2 及答案与解析一、简答题1 简述教育的劳动起源说的基本观点。2 简述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3 为什么说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4 简述几种不同价值取向的教育目的观。5 简述影响学制的因素。6 简述当代学校教育制度发展的特征。7 简述教师劳动的特点。8 简述良好师生关系的特征以及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9 简述现代教师观。10 简述良好师生关系的作用。11 简述课程目标制定的影响因素。12 简述影响课程内容选择的因素。13 简述教学的基本任务。14 简述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15 为什么说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2、16 简述常见的教学模式。17 简述教学活动中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时对教师的基本要求。18 简述发现式教学模式的优点。19 教师实施德育的原则有哪些?20 简述我国中小学德育的目标。21 教师在实施德育的过程中如何贯彻因材施教原则?22 班主任在召开主题班会时要注意哪些事项?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简答题)模拟试卷 2 答案与解析一、简答题1 【正确答案】 教育的劳动起源说是在直接批判生物起源说和心理起源说的基础上,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指导下形成的。这一理论认为,生产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教育起源于生产劳动中经验的传递;生产劳动中的口耳相传和简单模仿是最原始和最基本的教育

3、形式;生产劳动的变革是推动人类教育变革最深厚的动力。2 【正确答案】 (1)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个体身心发展的内在动力;(2)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影响人的自我设计和自我奋斗;(3)个体在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来的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3 【正确答案】 (1)学校教育是以文化影响为主体的环境,它影响学生的主要环境形式是教材,这有利于青少年的身心发展。(2)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组织的、自觉的影响过程,又是有计划的、全面的、系统的影响过程,这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这是任何自发的、偶然的、零碎的家庭和社会影响所不及的。(3)学校教育由经过专门培养训练的

4、教师和教育工作人员进行施教。(4)学校教育采取集中时间和集中学习的形式,使青少年儿童集中精力受教育,适合青少年儿童身心特点,适合时代的要求,有利于完成社会赋予他们的任务。4 【正确答案】 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即对教育目的的价值进行选择时所具有的倾向性。常见的教育目的观有:个人本位论、社会本位论、教育无目的论和辩证统一论。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从个体的本能需要出发,强调教育要服从人的成长规律和满足人的需要;注重教育对个人的价值;主张教育目的是培养“自然人” ,发展人的个性、增进人的价值、促使个人自我实现。代表人物有孟子、卢梭、洛克、夸美纽斯、福禄贝尔等。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从社会的发展需要出发,注

5、重教育的社会价值;主张教育目的是培养合格的公民和社会成员;教育是国家的事业;评价教育要看其对社会发展的贡献指标。代表人物有孔子、柏拉图、斯宾塞、涂尔干、凯兴斯泰纳、孔德等。教育无目的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他主张“教育即生活 ”的无目的教育理论。这种理论从根本上否定了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活动。他认为教育就是社会生活本身,是个人经验的不断扩大积累,教育过程就是教育目的,教育之外再没有什么教育目的。教育目的的辩证统一论,是马克思主义的教育目的论,主张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目的要考虑人的身心发展的各个要素。应给予个体自由充分的发展,但不能抽象地脱离社会和历史来谈人的发展,而应将

6、个体的发展放在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放在各种社会关系中考察。因为作为教 育实践活动,首先要服务的是社会、适应社会的需要。此观点准确地揭示了社会需要和个人发展 的辩证关系及其对教育目的的意义,克服了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的片面性。 5 【正确答案】 影响学制的因素有:(1)首先取决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2)受社会制度的制约,反映一个国家教育方针的要求; (3)学制的建立,要考虑到人口状况;(4)学制的建立,要依据受教育者的年龄特征、身心发展规律;(5)学制的建立,还要考虑民族文化传统,汲取原有学制中有用的部分,学习外国学制的经验。6 【正确答案】 (1)重视学前教育,注重早期智

7、力开发;(2)提早入学年龄,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改革中等教育结构,发展职业技术教育;(4)高等教育类型多样化,结构多层次化;(5)建构终身教育体系,发展继续教育。7 【正确答案】 (1)教师劳动具有一定的复杂性;(2)教师劳动具有示范性;(3)教师劳动具有创造性;(4)教师劳动具有长期性;(5)教师劳动具有群体和个体的统一性。8 【正确答案】 良好师生关系的特征包括:(1)民主平等;(2)尊师爱生;(3)教学相长;(4)心理相容。从教师方面看,以下措施有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1)树立正确的学生观;(2)采取正确的教育态度和教育方式;(3)加强自身修养。9 【正确答案】 (1)教师是学生

8、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2)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和指导者。(3)最后,教师不再是静态知识的占有者,而应该成为动态教育活动的研究者。10 【正确答案】 (1)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促进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2)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集体凝聚力的形成,促进教育任务的有效完成;(3)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师生学校生活质量、建立良好教育教学秩序的基础。11 【正确答案】 (1)学习者的需要。促进学习者身心发展是课程的基本职能,因此,学习者的需要是确定课程目标的重要依据之一。(2)社会的需求。学校教育的一个主要任务就是使学生逐渐社会化,因此在制定课程目标

9、时必须将社会需求作为重要依据之一。(3)学科的发展。学科知识及其发展也是确定课程目标的重要依据之一。12 【正确答案】 (1)课程目标。课程目标作为课程编制过程中最首要的组成部分,对课程内容的选择起着指导作用。(2)学生的需要、兴趣和身心发展水平。需要会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动力,兴趣对有效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身心发展水平与特点决定了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接受程度。(3)社会发展需要。在选择课程内容时,必须要考虑现实社会与未来社会的需求,使学生在未来的公民生活中能有所作为。(4)课程内容本身的性质。包括内容的重要性、实用性、正确性等。13 【正确答案】 (1)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现代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形成基本

10、技能、技巧;(2)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3) 发展学生体力,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4)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能力;(5) 发展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品德和个性心理品质。14 【正确答案】 (1)引起学习动机;(2) 领会知识;(3)巩固知识;(4) 运用知识;(5)检查知识。15 【正确答案】 教学过程不等同于一般认识过程,它具有自身的特殊性。首先,教学是个体认识,不是对人类历史的总体认识,因此教学过程主要是获得间接经验的过程;其次,由于个体知识、经验的差异性,教学的个体认识往往是不相同的。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的认识活动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以及认知水平。因此,教

11、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16 【正确答案】 (1)传递一接受式;(2) 自学一辅导式;(3)抛锚式;(4) 范例式;(5)发现式;(6)探究式; (7)情境一陶冶式。17 【正确答案】 (1)重视理论知识的教学;(2)注重在联系实际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能力;(3)联系实际应当从多方面入手;(4)帮助学生总结收获。18 【正确答案】 (1)提高学生对知识的保持;(2)教学中提供了便于学生解决问题的信息,可增加学生的智慧潜能;(3)通过发现可以激励学生的内在动机,引发其对知识的兴趣;(4)学生获得了解决问题的技能。19 【正确答案】 教师实施德育的原则主要有:(1)导向性原则;(2)疏导原则(循

12、循善诱原则) ;(3)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4)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5)因材施教原则;(6)课堂与生活相结合原则;(7)长善救失原则(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8)灵活施教原则;(9)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20 【正确答案】 我国中小学德育的目标包括:(1)在思想品德规范方面,热爱祖国、热爱家乡,关心他人,热爱班级和学校集体,遵守公民道德,有基本的民主意识和法制观念,相信科学,有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2)在思想品德心理方面,使学生在知、情、意、行等方面得到良好的发展,具有社会责任感,诚实守信,自尊乐观,具有一定的自制力等良好的心理品质。(3)在思想品德能力方面,具有一定的思想品德认识能力,具有良好的道德情感体验能力,具有道德选择、判断和行为能力。21 【正确答案】 因材施教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基本要求是:(1)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2)根据学生的个人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3)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有计划地进行教育。22 【正确答案】 召开主题班会需注意的事项有:确定的班会主题要富有教育性、针对性;班会表现形式要灵活多样;鼓励全体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职业资格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