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论述题)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towelfact221 文档编号:895115 上传时间:2019-02-26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7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资格类试卷]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论述题)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论述题)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论述题)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论述题)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论述题)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论述题)模拟试卷 1 及答案与解析一、论述题1 论述学校管理过程的运行原理。2 作为一名新时代教师,应该怎样才能上好一堂课?3 试述 20 世纪以后世界教育的特征。4 试述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5 试述教师职业角色的多样化。6 试述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7 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对特殊儿童实施教育。8 试述素质教育思想的基本观点。9 简述班主任的含义及其任务和职责。10 论述班级授课制的优越性和局限性。11 论述教育科研应遵循的原则及各原则的含义。12 试论述教育具有的文化功能。13 论述分组教学制。14 论述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新机制的要求。15 试论述如何提

2、高我国中小学教师的地位?16 论述组织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17 论述班主任应怎样组织和培养班集体?18 论述研究文献的类别与特点。19 在教育过程中,试述独生子女的特点及教育方法。20 试述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的原因。21 试述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22 论述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体现的地方。23 论述新课程中的分科课程的特点。24 论述新评价观的主要内容。25 论述专家教师与新手教师的差异。26 论述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27 论述中学生心理健康的辅导模式。28 论述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29 联系实际举例分析学生学习动机的心理成分。30 论述性格结构

3、的基本特性。31 试述建构主义在学校教学实践上的主张。32 联系实际,谈谈认知差异理论在教育上的意义。33 试论述在教学中应如何培训学生的操作技能?34 论述如何培养学生的心智技能?35 结合教学实际论述如何改进教学方法,促进学习迁移。36 请联系教学实践,论述小学生易产生的心理健康问题。37 试述运用惩罚和奖励要注意的问题。38 试述学习策略中的元认知策略。39 试述学习策略的含义及其具体构成。40 试联系教学实践经验和生活中的事例,阐述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态度和品德。41 试述影响创造性的因素。42 试述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对教育的启示。43 试述成熟对个体身心发展的意义。44 论述埃里

4、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及其教育意义。45 试论动作技能和智力技能的区别。46 运用记忆规律,谈谈如何促进知识的保持?47 论述在实际教学中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48 什么是复述策略? 试阐述常用的复述策略。49 论述群体动力。50 试述早期的四种迁移理论的基本观点。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论述题)模拟试卷 1 答案与解析一、论述题1 【正确答案】 (1)导向原理:学校管理目标与学校管理效能之间存在着至关重要的关系,目标正确,效率越高,所获得的成效越大,目标错误,效率再高,也只能是负效益。(2)循环原理:学校管理过程的运行表现为循环式向前推进的状态,学校管理过程各个基本环节一环

5、扣一环,循环运转,形成了一个又一个管理周期。(3)动力原理:学校管理在向目标推进的过程中必须要有动力和助动作用,而激发调动教职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则是启动学校管理系统市郊运行的关键。(4)反馈原理:学校管理过程是通过主动调节实际工作状态和目标值的偏差,以使管理活动始终保持既定的管理方向,处于稳定运行的状态。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控制过程。(5)功效原理:管理活动就是放大所管理系统的功效,一方面要提高构成管理对象系统的各种要素的功效;一方面要提高整个管理投入与管理工资之间并非必然的等量关系,即管理事功是不守恒的。2 【正确答案】 (1)目标明确。指教师上课时明白这堂课要使学生掌握一些什么知识和技能养

6、成什么行为方式和品格,要有怎样的态度,要学会什么方法等,也就是要明确学习目标。(2)内容正确。是指教师教授的知识必须是科学的、确凿的、符合逻辑的,教师教学技能或行为要符合规范,并且要求学生作出的反应同样是正确的,如果不正确,要及时加以纠正。(3)方法得当。是指教师根据教学任务、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选择较佳的方法进行教学,力求使教学取得较好的效果。(4)表达清晰。是指教师上课要坚持用普通话,声音要响亮,言语表达的速度要适合学生可接受程度,语言要流畅、生动、明白易懂;板书要规范、准确、清楚。(5)组织严密。是指课的进程次序分明、有条不紊,课的进行紧凑,不同任务变换时过渡自然,课堂秩序良好。(6)气氛热

7、烈。是指课应该自始至终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教师注意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动脑、动手、动口,课堂内充满民主的气氛,形成生动活泼的教学局面。3 【正确答案】 (1)教育的终身化。终生教育是适应科学知识的加速增长和人的持续发展的要求而逐渐形成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它的本质在于,现代人的一生应该是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一生。(2)教育的全民化。全民教育是近 10 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兴起的使所有人都能受到基本教育的运动,特别是使所有适龄儿童都进入小学并降低辍学率、使所有的中青年都脱除文盲运动。(3)教育的民主化。教育的民主化是对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和专制化的否定。一方面它追求让所有

8、人都受到同样的教育,另一方面,教育民主追求教育的自由化。(4)教育的多元化。教育的多元化是对教育的单一性和统一性的否定,它是世界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多元化在教育上的反映。具体表现为培养目标的多元化、办学形式的多元化、管理模式的多元化、教学内容的多元化、评价标准的多元化等。(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教育技术现代化是指现代科学技术在教育上的运用,并由此引起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变化。4 【正确答案】 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1)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兴办教育需要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因此,任何社会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必须取决于两方面的条件。一方面是物质资料生产能为教育的发展提供的物质基础

9、。另一方面的条件是生产力发展、社会再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程度,包括需要的劳动力总量和各种劳动力的比例,它们分别决定着整个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和教育的体系。(2)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教育结构通常指包括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在内的各种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学校组合和比例构成。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在这个基础上形成的社会经济结构,制约着教育结构。生产力的发展不断引起产业结构、技术结构、消费结构和分配结构的变革,与此相适应,教育结构也将随之出现新变化。(3)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知识以几何级数的速度增长,促进人们的认识能力、思

10、维水平的不断进步,由此,促进学校的课程结构与内容不断改进与更新。同样,学校的物质设备、教学实验仪器等都是一定的生产工具和科学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反映了当时的生产发展水平。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1)教育再生产劳动力劳动力的质量和数量是教育发展的重要条件,教育担当着再生产劳动力的重任。教育培养人的劳动能力,使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教育可以提高劳动力的质量和素质;教育可以改变劳动力的形态,把一个简单劳动力训练成一个复杂劳动力,把一个体力劳动者培养成一个脑力劳动者。(2)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教育是实现科学知识再生产的重要手段,并且通过教育可以高效能地扩大科学知识的再生产,使原来为少数人

11、所掌握的科学知识,在较短的时间内为更多的人所掌握,使科学知识得到普及,先进的生产经验得到推广,从而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促进生产力的发展。5 【正确答案】 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多样化。一般说来,教师的职业角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传道者角色。教师负有传递社会传统道德、价值观念的使命。教师对学生的“做人之道”“为业之道”“治学之道” 等也有引导和示范的责任。(2)授业、解惑者角色。教师在掌握了人类经过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所获得的知识经验、技能的基础上,对其精心加工整理,然后以特定的方式传授给年轻一代,并帮助他们解除学习中的困惑,启发他们的智慧,形成一定的知识结构和技能技巧,成为社会有用

12、之才。(3)示范者角色。教师的言行是学生学习和模仿的榜样。学生具有向师性的特点,教师的言论行为、为人处世的态度会对学生具有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4)管理者角色。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管理者,需要肩负起教育教学管理的职责,包括确定目标、建立班集体、制定和贯彻规章制度、维持班级纪律、组织班级活动、协调人际关系等等,并对教育教学活动进行控制、检查和评价。(5)朋友角色。在某种程度上,学生往往愿意把教师当作他们的朋友,也期望教师能把他们当作朋友看待,希望得到教师在学习、生活、人生等多方面的指导,希望教师能与他们一起分担痛苦与忧伤、分享欢乐与幸福。(6)研究者角色。教师工作对象的千差万别

13、以及教学内容的不断发展变化,决定教师要以一种变化发展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工作对象、工作内容,要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创新。6 【正确答案】 一名教师是否真正具备从事教师的职业条件,能否正确履行教师角色,根本在于教师的专业素养。(1)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是教师胜任教学工作的基础性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技能。教师应该对所教学科的基本知识能广泛而准确的掌握,对基本的技能熟练运用,对学科的基本结构能深人的理解。第二,了解与该学科相关的知识。包括学科间的相关点、相关性质、逻辑关系等。第三,了解学科的发展脉络。包括了解学科发展的历史、趋势和动向,学科研究

14、的最新成果;了解学科发展的因素,该学科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价值及在社会生活、生产实践中的表现形态。第四,了解该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包括领悟独特的认识世界的视角、域界、层次及思维的工具和方法等。(2)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教师职业是教书育人,因此,教师不仅要有所教学科的专业素养,还要有教育专业素养。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师要具有热爱学生、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愿意终生从事教育工作的教育信念;教师要具有符合时代特征的教育观,对教育功能有全面的认识,全面理解素质教育;教师要具有符合时代特征的学生观,全面理解学生的发展,理解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全体发展与个体发

15、展、现实发展与未来发展的关系。第二,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教师的教育能力是教师职业的特殊要求,比如语言表达能力。语言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重要工具,是传播知识和影响学生的重要手段。没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的教师,很难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第三,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重视进行科研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融进自己的思想感情,激励学生的探索精神。教师的研究还包括教育研究,通过教育研究不断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促进学生的更大发展。7 【正确答案】 (1)特殊教育必须注意内容、技能和环境的变革。内容必须满足各类特殊儿童的特殊需要,并通过特殊教育手段使学生掌握一些特殊技能。(2)在安排特殊教育的环境时,可以考虑以

16、下几种形式:随班就读。让需要进行特殊教育的缺陷儿童进入普通学校的课堂中进行全日制或半日制的教育活动。 普通班加巡回辅导。将特殊儿童置于普通班中,由巡回辅导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向特殊儿童提供部分时间的教学,或对普通班教师进行咨询,商讨特殊儿童的辅导策略。普通班加资源教室。资源教室是为中小学特殊儿童设立的、与普通教室分开的补救教学场所,配有特殊的材料、设备和经过专门训练的教师。它有两种用途,一是对学生作个别辅导或小组教学,通过补救学生所缺乏的技能或补偿其弱点来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的问题;二是由受过特殊训练的教师对那些普通教师难以处理的学生提供咨询与帮助。设置特殊班。将教育需求相近的特殊儿童集中在一个班级

17、内接受教育。这种特殊班通常附设在普通中小学里,对象为轻度和中度的残疾儿童。8 【正确答案】 素质教育思想的基本观点如下:(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素质教育倡导人人有受教育的权利,强调在教育中每个人都得到发展,而不是只注重一部分人,更不是只注重少数人的发展。素质教育有别于应试教育。(2)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强调培养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但每一个学生

18、都有个别性,因此,教育还要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素质教育强调要把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结合起来,既充分重视学生共性的发展,又要求重视学生个性的多样性,从而把学生的差别性显示出来并加以发展,使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具有高度自主性、独立性与创造性的人。(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新一代人才,这是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创新能力不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是一种精神状态。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素质教育区别于应试教育的根本所在。培养创新能力是教育活动的根本追求,是素质教育的核心。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之

19、所在。9 【正确答案】 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学校办学思想的贯彻者,是学校中全面负责一个班级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等工作的教师。中学班主任的基本任务是按照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要求,开展班级工作,全面教育、管理、指导学生,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体魄健康的公民。中学班主任的职责:(1)向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保护学生身心健康,教育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逐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的志向,培养社会主义道德品质和良好的心理品质,遵守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试行稿) 。(2)教育学生努力完成学习任务。会同各科教师教育、帮

20、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成绩。(3)教育、指导学生参加学校规定的各种劳动。协助学校贯彻实施体育卫生工作条例,教育学生坚持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4)关心学生课外生活。指导学生参加各种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科技、文娱和社会活动,鼓励学生发展正当的兴趣和特长。(5)进行班级的日常管理,建立班级常规,指导班委会和本班的团、队工作,培养学生干部,提高学生的自理能力,把班级建设成为奋发向上、团结友爱的集体。(6)负责联系和组织任科教师商讨本班的教育工作,互通情况,协调各种活动和课业负担。(7)做好本班学生思想品德评定和有关奖惩的工作。(8)联系

21、本班学生家长,争取家长和社会的有关方面配合,共同做好学生教育工作。10 【正确答案】 (1)班级授课制的优越性:第一,班级授课制使得教学获取了巨大的效率,一位教师向几十个学生教学,使得教育普及成为可能。第二,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便于有计划地进行教学活动,循序渐进地开展教学。第三,由于学生是按照年龄和程度编成班级,水平接近,有利于他们之间的互相交流和启发。(2)班级授课的局限性:第一,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第二,为学生提供的实践性学习、探索性学习机会较少,不利于学生多方面的发展。第三,不能很好地适应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比较固定化,缺少灵活性。第四,强调统一,难以适应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

22、教。第五,每个学生实际上分别地对教师负责,彼此之间没有分工合作,因此学生的互相交流和启发难以保证。11 【正确答案】 (1)客观性原则。所谓客观性原则,是指研究者对待客观事物要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既不能歪曲事实,也不能主观臆测;不能先有结论,再找资料加以印证。科学研究是寻求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运动变化规律的活动,教育科学研究的目的是揭示教育现象的本质及其客观规律。(2)系统性原则。系统性原则是指研究者不仅要将研究对象放在有组织的系统中进行考察,而且要运用系统的方法,从系统的不同层次、不同侧面来分析研究对象与各系统、各要素的关系。科学研究的基本假定之一是任何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处于一个有组织的

23、系统之中,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可能表现为一定的因果关系。(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要求研究者密切结合我国教育实践中的实际问题,为了实践开展研究,通过实践检验真理,基于实践发展理论。实践是理论的源泉,也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4)教育性原则。教育性原则要求研究者从研究的目标、内容到方法,都必须符合我国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的要求,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具有教育意义,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教育的对象是学生,教育科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除了上述基本原则外,教育科学研究还应该遵循伦理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科学性原则、有效性原则等一般原则。12 【正确答案】 (1)教育

24、具有传递与传播文化的功能。(2)教育具有创造、更新文化的功能。具体表现为:教育为社会文化的不断更新和发展,提供大量的、具有创造活力的人才;现代教育与文化创造紧密结合,成为促使文化变革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军。(3)教育具有普及文化、提高人的文化水平的功能。首先表现为扫除文盲;其次表现为使原来少数人所掌握的知识、技能,被更多的人或全民所掌握;还表现在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等方面。(4)教育具有整合世界先进文化的功能。13 【正确答案】 (1)为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分组教学在一些国家出现。所谓分组教学,就是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把他们分为水平不同的组进行教学。分组教学也是集体教

25、学的二种形式,一般可分为两类:外部分组和内部分组。(2)外部分组是指打破传统的按年龄编班的做法,改由按学生的学习能力或学习成绩来编班。外部分组主要有两种形式:跨学科能力分组和学科能力分组。跨学科能力分组是把一个年级的学生按智力水平的高低或成绩测试的分数,分成若干组。学科能力分组是根据某一年级的学生对某门学科的学习能力和成绩,分成若干组。这种分组一般只在较难学的学科中进行。(3)内部分组是指在传统的按年龄编班的班级内,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等编组。内部分组的具体做法有两种:第一,按不同学习内容、不同学习目标进行分组。由教师根据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对学生进行分组,分组后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学习不同的教学

26、内容或教材,经过一段时间达到教学目的后再进行班级教学。第二,相同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采用不同的方法和手段进行分组。根据不同情况,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一部分学生自学;一部分学生组成学习小组;一些特别差的学生编成一组,由教师专门辅导。(4)分组教学的优缺点。分组教学最显著的优点在于它比班级上课更切合学生个人的水平和特点,便于因材施教,有利于人才的培养。但是,它很难科学地鉴别学生的能力和水平;在对待分组教学上,学生、家长和教师的意愿常常与学校的要求相矛盾;分组后造成的副作用很大。14 【正确答案】 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新机制要求如下:(1)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为目的。学生的发展是班级管理的核心。

27、纪律、秩序、控制、服从是传统班级管理所追求的目标。在现代学校教育中,班级活动完全是一种培养人的实践活动,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既是班级活动的出发点,又是班级活动的最终归宿。(2)确立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是学校管理的宗旨。在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下,学生在某种程度上是教师的“附属物” ,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本无法保障。现代教育的发展,从根本上促进了新型班级的建立,从而为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提供了保证。(3)有目的地训练学生进行班级管理的能力。实行班级干部的轮流执政制,让每个学生都有锻炼的机会,并学会与人合作。以训练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为主的班级管理制度改革的重点是:把以教师为中心的班级教育活

28、动转变为学生的自我教育,即把班级集体作为学生自我教育的主体。15 【正确答案】 (1)从社会与政府的角度看,应确保教师的收入不低于或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2)从学校与教育行政的角度看,应确保教师能够有效参与到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中来,同时加强教师培训,以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3)从教师自身看,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加强自身的教育能力,以自己的专业素质获得社会的认可。16 【正确答案】 确定教学目标并进行任务分析之后,教师要组织教学过程中几个基本要素,如教学事项、教学方法、教学媒体和材料以及教学情景等。(1)教学事项。加涅指出,在教学中,要依次完成以下九大教学事项:引起

29、学生注意; 提示教学目标;唤起先前经验; 呈现教学内容; 提供学习指导;展现学习行为;适时给予反馈; 评定学习结果;加强记忆与学习迁移。(2)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指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的,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教师常常要用到的一些基本的教学方法有讲解法、演示法、课堂问答、练习、游戏等。(3)教学媒体。选择教学媒体时,教师要综合权衡教学情景、学生学习特点、教学目标性质以及教学媒体的特性等方面的因素。(4)课堂教学环境。课堂教学环境包括课堂物理环境和课堂社会环境两个方面。17 【正确答案】 班集体不是自然形成的,任何一个班集体的形成,都会经历组建、形成

30、、发展的过程,这实际上也是一个教育培养与社会化的过程。(1)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目标是集体发展的方向和动力,一个班集体只有具有共同的目标,才能使班级成员在认识上和行动上保持统一,才能推动班集体的发展。(2)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一个得力的班集体核心队伍,即团结在教师周围的积极分子,是带动全班同学实现集体发展目标的核心。(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班集体的正常秩序是维持和控制学生在校生活的基本条件,是教师开展工作的重要保证。(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班集体是在全班同学参加各种教育活动的过程中逐步成长起来的,而各种教育活动又可使每个人都有机会为集体出力并显示自己的才能。(5)培养正确的舆论和

31、良好的班风。班集体舆论是班集体生活与成员意愿的反映。正确的班集体舆论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对班集体每个成员都有约束、激励的作用,是教育集体成员的重要手段。18 【正确答案】 根据不同的标准,教育科学的研究文献有不同的种类。(1)按照文献的社会属性,可分为政治文献、军事文献、经济文献、教育文献、科技文献等。(2)按照文献的处理、加工程度,可分为一次文献、二次文献和三次文献。其中,一次文献是指未经加工的原始文献,如实验报告、会议记录、统计报表、政府文件、专著、论文等;二次文献是指在原始文献的基础上加工整理而成的检索性文献,如文摘、索引、题录等;三次文献是指对一次文献和二次文献进行综合分析和研究后形

32、成的参考性文献,如动态综述、专题述评、进展报告、数据手册等。(3)按照记录的形态,可分为印刷型文献、微缩型文献、视听型文献、机读型文献、网络型文献等。教育科学研究文献的特点是:内容广泛,数量众多,继承性强,相互交互渗透,分布分散且不平衡。19 【正确答案】 独生子女的特殊性在于,他是家庭中新一代的唯一成员,因而处于优越地位。在其成长过程中有明显的特点:(1)身体发育普遍较好。从小得到家庭的精心照顾,营养条件较好,因而普遍身体发育好、成长快。(2)智力发展较早。现代优生学证明,头胎儿的遗传素质有一定优势。同时,家庭为其提供了较好的智力发展条件。(3)品德行为习惯上的缺欠较为突出,主要原因在于家庭

33、教育不够科学。对独生子女的教育方法:(1)扬长补短,树立科学全面的教育思想。要克服只重视智力开发,忽视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培养的倾向。 (2)特别重视家庭教育。(3)学校要加强集体主义和劳动教育。引导独生子女与同伴处好关系,学会关心照顾别人,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同时,引导他们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培养劳动习惯和热爱劳动的情感。20 【正确答案】 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品德的过程,而学生的品德又由道德的知、情、意、行等四个因素构成,所以德育过程也就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1)知、情、意、行的特点及其培养。知,即道德认识,是指人们对一定社会道德关系及其理论、规范的理解和看法,包括人们通过认识形成的

34、各种道德观。情,即道德情感,是指人们对事物的爱憎、好恶的态度。它一般在认识基础上形成,是运用一定的道德观评价自己与他人的品行或某种事物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和主观态度。意,即道德意志,是指人们为了达到某种道德目的而产生的自觉能动性。行,即道德行为,是指人们在一定道德认识或道德情感支配下采取的行动。(2)德育要注意发挥知、情、意、行的整体功能。首先,德育要注意全面性,要全面关心和培养学生品德中的知、情、意、行,对他们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使四者相辅相成、全面而和谐地得到发展;其次,德育要有针对性,要针对品德结构中诸因素发展不平衡的状况,有的放矢,因材施教,补其薄弱环节,改变其发

35、展不平衡的状况。21 【正确答案】 (1)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积极倡导各地选择综合课程。学校应努力创造条件开设选修课程。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艺术、美术课中要加强写字教学。(2)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为使学生在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现有个性的发展,课程标准应有不同水平的要求,在开设必修课的同时,设置丰富多样的选修课程,开设技术类课程。积极试行学分制管理。(3)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4)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

36、务。在达到国家课程基本要求的同时,可根据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因地制宜地设置符合当地需要的课程,深化“农科教相结合 ”和“三教统筹”等项改革,试行通过 “绿色证书”教育及其他技术培训获得“双证 ”的做法。城市普通中学也要逐步开设职业技术课程。 22 【正确答案】 这是区别于以前的课程结构的三条基本特征。(1)均衡性。均衡性是指学校课程体系中的各种课程类型、具体科目和课程内容能够保持一种适当、合理的比重。(2)综合性。综合性是针对过分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而提出来的。体现在三个方面:加强学科的综合性;设置综合课程;增设综合实践活动。(3)选择性。选择性是针对地方、学校与

37、学生的差异而提出来的,它是学校课程要以充分的灵活性适应于地方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以显著的特色性适应于学校的办学宗旨和方向,以选择性适应于学生的个性发展。23 【正确答案】 (1)在课程目标上,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整合,摒弃了以往分科课程片面强调知识与技能的倾向,从而使分科课程的目标也实现了由知识本位向学生发展本位的转向。这是课程发展教育价值观的重大转变。(2)在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上,注重体现基础性、时代性、实用性和综合性。各学科都力求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最基础的知识和最基本的技能作为课程主干内容;各学科在保留传统课程中仍有价值的基础知识的同时,特别强调从当代科

38、学的最新成果中吸收新的基础知识,增加新的具有时代性的内容,体现时代特色,剔除陈旧的知识;各学科都注重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努力贴近生活实际并服务于生活实际,从而使课程内容与社会生活实践形成互动的关系;各学科都力求与相关学科相互融合,使课程内容跨越学科之间的鸿沟,最大限度地体现知识的整体面貌。24 【正确答案】 (1)对学生评价。面向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承认学生间有差异,消除“差生”定位,进行个性化评价,以鼓励性评价为主,反对否定性评价。(2)对教师评价。是否有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观,学生观,是否具有较强的教学能力,应变能力,调控能力,创造能力,科研能力,教科研集一身,是否积极主动参加地方课程,学

39、校课程的开发建设,具有良好的合作,参与创新意识,实现从“教师匠”向“教育家”的跨越。(3)对课堂所学的评价。必须考虑学生的所获是什么,怎样得来的,是否充分调动学习热情,积极性等,是否解放了学生的大脑,双手,眼睛,嘴巴,耳朵,时间,空间,师生,生生的交流合作,各学科的联系,研究综合性学习等。25 【正确答案】 (1)课时计划的差异。与新教师相比,专家教师的课时计划简洁、灵活、以学生为中心,并具有预见性。(2)课堂教学过程的差异。课堂规则的制定与执行:专家型教师制定的课堂规则明确,并能坚持执行,而新教师的课堂规则较为含糊,不能坚持下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专家教师有一套完善的维持学生注意的方法,新教

40、师则相对缺乏这些方法;教材的呈现:专家教师在教学时注重回顾先前知识,并能根据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新教师则不能;课堂练习:专家型教师将练习看作检查学生学习的手段,新教师仅仅把它当作必经的步骤;家庭作业的检查:专家教师具有一套检查学生家庭作业的规范化自动化的常规程序,而新教师往往缺乏相应的规范;教学策略的运用:专家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策略,并能灵活运用,新教师或者缺乏或者不会运用教学策略。(3)课后评价的差异。新教师的课后评价要比专家教师更多地关注课堂中发生的细节。而专家教师则多谈论学生对新材料的理解情况和他认为课堂中值得注意的活动,很少谈论课堂管理问题和自己的教学是否成功。专家教师都关心那

41、些他们认为对完成目标有影响的活动,而新教师对课的评价却不同,有的分析课的特点,有的对课的成功作了大致的评估,有的关注自己上课时的有效性。26 【正确答案】 班主任肩负着全面管理班级的职责,他是学校教育的中坚力量。班主任的素质直接决定班级的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班集体的全体成员的整体水平,从而决定了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因此,班主任的素质极为关键。(1)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主帅,是班级建设的设计者。(2)班主任是班级组织的领导者。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领导影响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班主任的权威、地位、职权等构成的职权影响力;二是班主任的个性特征和人格魅力,这些构成了班主任的个性影响力。(3)班主任是协

42、调班级人际关系的主导者。研究班级中的交往行为,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班主任的重要使命之一。要把学生作为交往的主体,研究学生的交往需要及能力的差异性,指导学生避免和解决冲突,建立积极的交往环境。设计内容充实、频率高的交往结构,形成一个相互渗透、交互作用的多渠道、多层次、多维度的交往网络。要在与学生的交往中建立相互间充满信任的关系。27 【正确答案】 (1)中学生心理健康辅导的指导模式。是指辅导者在全面了解学生的素质、专长、兴趣、性格和其他人格特征的基础上,对学生升学、就业等方面进行的综合性指导。(2)中学生心理健康辅导的治疗模式。是指在辅导过程中,辅导者站在医生的立场,对心理偏常的学生给

43、予严格的心理诊断与耐心的心理治疗,并积极发挥治疗对象在治疗过程中的积极作用,以减轻受辅者的心理压力和精神痛苦,促进其心理功能的恢复和协调。(3)中学生心理健康辅导的发展模式。是指学校心理健康辅导遵循个体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针对学生在不同发展阶段所面临的任务、矛盾和个别差异,促使其心理矛盾得到妥善解决,心理潜能获得有效发挥,个性品质实现和谐发展,发展任务得以顺利完成。(4)中学生心理健康辅导的社会影响模式。是指在学校心理健康辅导中,辅导者应依据社会心理学关于人际交往和社会影响的原理,注重社会角色、性别差异、社会习俗等多种社会因素的影响,以及学校、家庭、社区等社会环境对辅导结果的影响,以便更好地提

44、高辅导的成效,巩固辅导的成果。28 【正确答案】 (1)以人性为本位的教学目的观。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帮助发展人的本性,帮助学生认识到他们是独特的人并最终帮助学生实现其潜能。人本主义强调学校教师在教学中应重点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和学习的内容,创设能促进学生学习的良好心理氛围,保证学生在充满满足感、安全感的情境中通过教师安排的合适的学习活动,发现学习内容的价值、意义,使学习者成为充分发展的人。(2)彰显主体的教学过程观。人本主义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中心” ,这是其自我实现的,教育目的的必然产物,教学以学习者为中心,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尤其要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设身处

45、地地从学生的角度去理解学习的过程和学习的内容,帮助学生了解学习的意义,建立学习内容与学习者个人之间的联系,指导学生在一定范围内自行选择学习的材料。激发学生从自我倾向性中产生学习倾向,培养学生自发、自觉的学习习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有意义的学习。29 【正确答案】 (1)学习的目的性。学习的目的性是学习动机的重要成分。学生一旦有了明确、自觉的目的,他就会为了实现这个目的而以极大的热情和坚定的毅力,按一定的方向去努力奋斗。(2)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兴趣表现在渴望获得科学知识、力求更深刻地认识世界上。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最实际的动力,它促使学生津津有味地去学习,并得到很大的满足。(3)成绩愿望

46、。所谓愿望就是指学生愿意去做、去完成自认为重要或有价值的工作,并力求达到完美地步的一种心理期待。30 【正确答案】 (1)态度特征,人在对现实的稳定态度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个别差异是性格特征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2)意志特征,人在自觉调节自己行为方式与控制水平、目标的明确程度以及在处理紧急问题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个别差异。(3)情绪特征,个体在情绪情感活动中经常表现出来的强度、稳定性、持久性以及主导心境等方面的特征。(4)理智特征,人在感知、记忆和思维等认知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31 【正确答案】 建构主义是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进一步发展的一种新近的学习理论。建构主义者以其对学习的基本理

47、解为基础,就学习内容的选取和组织、教学进程的整体设计等学校教学实践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认知灵活性理论及随机通达教学认知灵活性理论是建构主义的一支。教学侧重点因两种不同的学习类型而不同,这两种学习类型是初级学习和高级学习。(2)自上而下的教学设计及知识结构的网络概念。(3)情境性教学。情境性教学是一种强调学习的情境性的教学模式。建构主义批评传统教学使学习去情境化的做法,提倡情境性教学,其具体要求包括:情境性教学应使学习在与现实情境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以解决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为目标。情境性教学的过程与现实的问题解决过程相类似,所需要的工具往往隐含于情境当中,教

48、师并不是将提前准备好的内容教给学生,而是在课堂上展示出与现实中专家解决问题相类似的探索过程,提供解决问题的原型,并指导学生的探索。情境性教学不需要独立于教学过程的测验,而是采用融合式测验,在学习中对具体问题的解决过程本身就反映了学习的效果。(4)支架式教学支架式教学是一种教师发挥引导作用的教学模式,包括以下几个环节:预热,即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并提供可能获得的工具;探索,即首先由教师为学生确立目标,用以引发情境的各种可能性,让学生进行探索性尝试,教师可以给以启发引导,可以做演示,提供问题解决的原型,也可以给学生以反馈等,但要逐渐增加问题的探索性成分,逐步让位于学生自己去探索;独立探索,即

49、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决定自己探索的方向和问题,选择自己的方法。(5)合作学习、交互式教学交互式教学是一种重视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社会性相互作用的教学模式。每个人都在以自己的经验为背景建构对事物的理解,因此只能理解到事物的不同方面,不存在对事物唯一正确的理解。通过合作和讨论,可以使人们了解彼此的见解,从而形成更加丰富的理解,以利于学习的广泛迁移。32 【正确答案】 认知方式没有优劣好坏之分,只是表现为学生对信息加工方式的某种偏爱,主要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智力是影响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智力并不影响学习能否发生,而主要影响学习的速度、数量、巩固程度和学习的迁移。我们必须根据学生认知差异的特点与作用,不断改革教学,提高因材施教的效果:(1)创设适应学生认知差异的教学组织形式;(2)采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方式,努力使教学方式个别化;(3)运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手段。33 【正确答案】 (1)准确地示范与讲解。这有利于学习者不断地调整头脑中的动作表象,形成准确的定向映象。(2)必要而适当的练习。通过应用不同形式的练习,可以使个体掌握某种技能。(3)充分而有效的反馈。准确的结果反馈可以引导学生矫正错误动作,强化正确动作,并鼓励学生努力改善其操作。(4)建立稳定而清晰的动觉。进行专门的动觉训练,以提高其稳定性和清晰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职业资格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