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历史)模拟试卷13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bonesoil321 文档编号:895192 上传时间:2019-02-26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资格类试卷]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历史)模拟试卷13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历史)模拟试卷13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历史)模拟试卷13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历史)模拟试卷13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历史)模拟试卷13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历史)模拟试卷 13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秦国自襄公建国至穆公之前,共历九代国君。其中,兄终弟及 3 人,次子继位 1人,孙子继位 2 人,不明嫡庶 1 人,以嫡长子身份继位的仅 2 人。这一现象反映出( )。(A)分封制度瓦解(B)王位继承混乱(C)宗法制度松弛(D)中央集权确立2 “皇帝向皇太后下跪,日以孝治国;皇后向皇帝下跪,日夫为妻纲” 的现象反映了( )。(A)井田制的瓦解(B)儒家成为主流思想(C)百家争鸣的出现(D)中央集权受到冲击3 自汉至唐,儒学被奉为“周(公) 孔之道”,宋代以后儒学多被称作 “孔孟之道”,促成这一变化的是( ) 。(A)宗法

2、血缘制度逐渐瓦解(B)仁政理念深入人心(C)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D)陆王心学日益兴起4 明朝有人描述在广东大庾岭所见:“盖北货过南者,悉皆金帛轻细之物;南货过北者,悉皆盐铁粗重之类。过南者月无百驮,过北者日有数千。”这表明当时( )。(A)岭南经济发展程度高于北方(B)岭南是商人活动的主要地区(C)以物易物是商贸的主要方式(D)区域差异造成长途贸易兴盛5 清末的上海,“ 无论其为官为商为士为民,但稍有赢余,即莫不竞以衣服炫耀为务,即下至娼优隶卒,就其外貌观之,俨然望族之家”。民国初年,这种社会现象较之清末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这种变化表明当时( )。(A)服饰的西化现象逐渐风靡上海(B)政治变

3、革促进了经济的空前繁荣(C)上海社会等级观念日益淡化(D)攀比之风盛行导致社会风气败坏6 光绪二十七年(1901 年)的一份吏部档案,残缺不全,原文有:“上年(缺)月间,(缺)人都,本署即被占据,迨洋兵撤退,检查署内所存档案则例等件,全行遗失”。与这份档案相关的历史事件应该是( )。(A)第一次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7 近代著名思想家钱玄同写道:“若从中华民国自身说,它是公历一九一一年十月十日产生的,那一日才是中华民国的真纪元就中国而论,这日是国民做人的第一日”“这真是我们应该欢喜、应该庆贺的日子。”文中的国民独立做“人“是指( )。(A)形式上摆

4、脱列强奴役(B)摆脱两千多年的封建束缚(C)摆脱满洲贵族的统治(D)普遍接受民主共和的观念8 下列对话材料中,尚缺一个标题,最贴切的是( )。(A)民风淳朴(B)民智未开(C)民心不稳(D)民族觉醒9 1918 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当协约国战胜德国的消息传到北京,中国知识分子曾上街游行,欢呼“ 公理战胜强权 ”。同时在北京创刊的 每周评论将“主张公理,反对强权” 作为其办刊宗旨。对 “公理”的呼喊反映出中国知识分子( )。(A)对民主科学的质疑(B)对平等与自由的向往(C)对独立参政的渴盼(D)对协约国希望的幻灭10 我国学者罗荣渠教授认为:“从表面上看,帝国主义侵略论似乎是反西方中心论的

5、,但如果只承认帝国主义是近代中国各种变化的主导因素,忽视了中国的历史特点和国情特点,把内部问题简单地归之于封建主义对帝国主义的屈服投降,而排除这一复杂历史过程中的多样性选择,实质上仍是一种隐蔽的西方中心论。”下列对该学者观点的解读,不恰当的是( )。(A)帝国主义侵略是引起近代中国社会变化的主导因素之一(B)近代中国社会的变化是多种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C) “帝国主义侵略论” 掩盖了中西方文明之间复杂的矛盾运动(D)反帝反封建斗争对推动近代中国社会的进步起着决定性作用11 下图是 1956-1964 年我国工业与农业的发展趋势示意图。根据该图,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960 年

6、工业出现峰值是因为“一五计划” 的实施(B)自然灾害是导致农业产值大幅度下降的主要原因(C)优先发展农业使 1961 年后农业产值增加(D)“八字方针 ”实施使工农业比例趋于平衡12 史学家修昔底德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写下了“男人就是城邦” 之句。根据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以下解释最为确切的是( )。(A)妇女地位低下,属于奴隶阶层,无权参与政治(B)男人参军,保卫国家,确保了雅典城邦的安全(C)全体男性皆为公民,他们拥有国家管理的权利(D)男性公民共同分享城邦的权力,承担社会义务13 电影鸦片战争中有这样的镜头:英国议会上,外交大臣巴麦尊提出出兵进攻中国,议会以 271 票对 262 票的微弱

7、多数通过了侵华战争拨款。但发动战争最后还需要( ) 。(A)首相的批准(B)内阁的批准(C)国王的批准(D)下院的批准14 1960 年,法国总统戴高乐听到法国成功试验原子弹的消息后高呼:“法国万岁!从今天早上起,她更加强大了,更加骄傲了”。能够和这一情景联系起来的是( )。(A)世界政治的多极格局最终形成(B)西欧国家的复兴和两极格局的削弱(C)欧共体形成和经济全球化加强(D)西欧国家的衰落和美国霸权的稳固15 不结盟运动是当今国际政治舞台的重要政治力量。不结盟运动的兴起适应了( )。(A)反对美苏争霸的需要(B)冲击两极格局的需要(C)制止美苏冷战的需要(D)国际格局多极化的需要16 某位

8、学者认为:世界性的意识形态斗争逐渐减弱,代之而起的将是经济流通、无止境地解决技术问题、环境问题,以及品味微妙的消费者需求之满足。上述说法应出现于( ) 。(A)权利法案颁布时(B)罗斯福新政实施中(C)十月革命成功时(D)东欧剧变及苏联解体后17 历史课程资源的核心是( )。(A)历史老师(B)图书馆(C)历史教科书(D)互联网18 “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通过重大历史事件、人物、现象展现人类发展进程中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这句话体现了历史课程的( )。(A)历史性(B)课程性(C)文化性(D)多样性19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中学历史教学设计功能的是( )。(A)强调运用系统方法

9、(B)应以教学任务的完成为出发点(C)以中学历史教学理论和中学历史学习理论为其理论基础(D)应该是一个问题解决的过程20 在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要做到培养学生能力应避免( )。(A)加强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与训练(B)积极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和创造能力(C)注意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D)在能力培养上尽力消除学生间的差异,做到共同进步二、材料分析题20 材料一日本明治维新后,便有了对外殖民扩张的计划和愿望。1904 年自喻为“盆中之竹”的日本通过日俄战争占领中国东北多地后,竭力倡导向富饶辽阔的中国东北移民。1910 年,日本提出 20 年向东北移民百万的计划,企图以此将中国东北变成日本强大的后盾,防

10、范列强在中国东北的插足,解决日本不断膨胀的人口和粮食危机,转移国内日益激化的矛盾。1931 年“九一八” 事变后,日本武装占领东北全境。1932 年 2 月,日本制定向中国东北移民的计划案。1936 年 8 月,日本帝国主义制定国策二十年百万移民计划。随着太平洋战争的爆发,日本于 1942 年为完成战时开拓政策,又制定了开拓实践训和康德十年度开拓政策实行方案,以期为太平洋战争提供稳定的后方基地。材料二日本在东北实行的移民政策,先后经历了试点移民、武装移民和国策移民三个阶段。20 世纪 30 年代日本“开拓团” 分布地区主要是抗日力量存在的游击区,特别以军用铁路沿线为重点。日本通过开拓团的组织形

11、式,在中国东北原住民村庄的基础上建立了“ 混成村”,不断地将东北由其占领的领土变为其 “国土”。“ 开拓团”还强占或以极低廉的价格强迫收购中国人的土地,然后再租给中国农民耕种,从而使 500 万中国农民失去土地,四处流离。期间,中国东北大量农民组成抗日游击队,不时袭击日本移民者。同时,从日本内地来到东北的日本移民,最初大多对气候、水土都不适应,许多人忍受不了生活现状而纷纷退团。后期,由于开拓团的经营、管理不善,在移民地内部的骚乱、暴行、纠纷、逃跑、罢工等事件不断发生。移民者的生活混乱不堪。特别是青少年移民还要接受 3 年严格的军事训练,更使他们难以忍受,绝望与劫摇情绪日浓,自杀、逃跑事件司空见

12、惯。随着战事的发展,至1944 年,日本不得不放弃大量输送移民的政策,“开拓团” 处于崩溃的边缘。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日本向我国东北的移民步伐才被彻底阻断。日本的移民政策也随之破灭。以上材料摘编自姜廷玉、李戈瑞揭秘:历史上的日本“开拓团” 等21 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竭力向中国东北移民的历史背景。22 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日本对华移民的特点,并说明其移民政策最终失败的原因。22 19 世纪末以来,国际货币体系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即金本位制(1815191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19441971 年)、美元本位制(1971 年至今)。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3、美元本位制和浮动汇率对美国意味着巨大利益,意味着“超级霸权和超级利益”。戴高乐 1965 年对美元超级霸权的批评举世知名:“ 美国享受着美元所创造的超级特权和不流眼泪的赤字。她用一钱不值的废纸去掠夺其他民族的资源和工厂。”1971 年尼克松摧毁布雷顿森林协议、开启浮动汇率体系之后,“ 超级特权”和“游戏筹码”竟然像天文数字一般倍增 !向松祚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思想和战略材料二每次金融危机必然导致国际货币体系的深刻变革,1930 年代大萧条催生布雷顿森林体系,1970 年代的汇率动荡和通货膨胀为欧元诞生铺平道路。向松祚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思想和战略材料三 2010 年 4 月 26 日国际在线报道:

14、世界银行发展委员会春季会议 25 日通过了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投票权的改革方案,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共转移了 313 个百分点的投票权。中国在世行的投票权从目前的 277提高到442,成为世界银行第三大股东国,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美国的表决权变成了1585,很显然美国仍然努力保留了否决权。问题:23 二战后,美国确立了以自己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试简述其确立经过。24 美元获得“ 超级霸权” 的原因是什么 ?“超级霸权”产生了什么影响?25 简析欧元产生的原因和对世界货币格局的影响。26 世行投票权的变化说明了哪些问题?26 材料一康熙帝说:“ 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人亲理,无可旁贷

15、。若将要务分任于他人,则断不可行。所以无论巨细,朕必躬自断制。”(清) 东华录材料二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人类才在他们之间建立政府,而政府之正当权力,是经被治理者的同意而产生的。当任何形式的政府对这些目标具破坏作用时,人民便有权利改变或废除它,以建立一个新的政府。(美) 独立宣言材料三 1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4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8议会选举应是自由的。(英) 权利法案问题:27 概括指出材料一与材料二观点的不同之处。

16、28 根据材料一、三分析中英不同政治体制给两国历史发展分别带来的影响。28 材料一孟子对于农商一列平视,从无重农抑商之主张。孟子以前之政治家,大多亦无重农抑商之主张,有此主张并实行此种政策者,始自商鞅。自此视农为“本富”,商为“末富”,所谓“崇本抑末”之思想,渐成为中国流行的经济思想。 李剑农中国古代经济史稿 材料二随着西汉社会经济的发展,商人势力迅速膨胀严重影响中央财政收入。公元前 119 年,汉武帝令“初算缗钱” ,向工商业主、高利贷者征收资产税,并处罚隐瞒资产或申报不实者。后又下令“告缗” ,鼓励民众告发不如实申报的商人,结果“商贾中家以上大率破” 。 邱树森、陈振江新编中国通史 材料三

17、(宋)太宗淳化二年诏日:“ 关市之租,其来旧矣征算之条,当从宽简,宜令诸路转运使市征所算之名品,共参酌裁减,以利细民。”又诏:“除商旅货币外,其贩夫贩妇细碎交易,并不得收其算” 。 宋代的“州郡财计,除民租之外,全赖商税” 。马端临文献通考等29 指出材料一中孟子和商鞅对“农商” 的态度。商鞅持此主张是基于什么认识 ?有何具体背景?30 指出材料二中汉武帝采取的措施及其目的。为实现这一目的,汉武帝还有哪些举措?31 分析材料三,说明宋代的商业状况和商业政策。32 依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古代政府调整商业政策的认识。32 有学者认为:明代中叶以后,中国社会已经显露某些民主的、人文的近代社会的熹

18、微晨光,其在经济和思想文化领域的某些表现就是它的背影。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明之中叶以后,即嘉靖前后,小说出现得很多,其中两大主流之一的是讲世情。讲世情小说的原因,当然也离不开那时的社会状态。这种小说,大概都叙述些风流放纵的事,间于人间的悲欢离合之中,写炎凉的世态。最著名的是金瓶梅。清代小说之种类及其变化,与明朝比较多,我现在可以分成四派来说。人情派,即可以著名的红楼梦做代表。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材料二明清时期的绘画作品 材料三某校教师研习李贽思想的学习、笔记 生活在明朝中后期的李贽对正统的思想进行了大胆的挑战。他认为:“ 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也就是说, “理”就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他

19、在批判理学家的“天理”“道心”的同时宣称 “自私”是人的天性他说:“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 。他所宣扬的自私在当时的背景下,显然具有反对“灭人欲” 的维护个人利益的合理价值。他是独具个性的思想家,他的观点具有浓厚的反正统意识,开启了明清之际思想的活跃局面。 材料四莱校教师研习城市发展史的学习笔记 明代中叶以后,手工业和商业繁盛,推动了工商业城市的兴盛,都市中的一些富商往往衣服屋宇,穷极华靡,金钱珠宝,视为泥沙。伴随商业的发展,苏州等地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的现象 (明神宗实录 卷 361),这表明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至清朝苏州已经是十

20、万烟火,财富甲于天下。与之相随的是,市民阶层进一步扩大,社会生活亦趋复杂丰富。 请回答:33 在材料一中,鲁迅讨论的明代中叶以后的小说流派是什么?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概述这一小说流派的基本特点。34 材料二是充满士大夫情调的北宋以后中国画的主要艺术形式,这类绘画的艺术形式被称为什么? 其基本特点是什么 ?35 材料三中,李贽的思想观点具有的最大特征是什么?在他生活的时代,思想界的主流思想(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是什么?36 综合材料一、二、三,明代中叶以后中国传统文化表现出的具有近代意义的思想文化倾向是什么? 结合材料四,分析其出现的主要原因。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历史)模拟试卷 13 答案与解析

21、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题干中体现的是秦国国君的王位继承问题,反映了王位继承方式的多样性,说明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遭到破坏,故 C 项正确。B 项是表面现象,D 项与材料信息无关。分封制主要解决权力的分配,而宗法制主要解决权力的继承问题,A 项错误。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汉武帝时董仲舒改造儒家思想,提出“夫为妻纲”“以孝治国”,反映出儒家学说为统治者推崇,成为主流思想,故 B 项正确;春秋战国时期,经济上井田制瓦解,思想文化领域出现百家争鸣,两者与题干信息没有关系,故 A、C 两项错误;从题干无法看出中央集权受到冲击,故 D 项错误。3 【正确答案】

22、 C【试题解析】 材料强调的是儒学由汉唐之际的“周孔之道”到宋代之后被称为“孔孟之道”,促成这一变法的关键应是在宋代发生的相关因素所导致。宗法血缘制度在战国时期已逐步瓦解,排除 A 项:仁政理念早在西汉已深入人心,排除 B 项;陆王心学兴起于宋明时期,排除 D 项。促成这一变化的原因是朱熹整理 四书并加以注解,使之成为儒学的经典,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选择 C 项。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为最佳型选择题。材料着重说明的是“金帛轻细之物”属于“北货过南者”,“盐铁粗重之类”属于“南货过北者”,这是基于区域差异而造成明朝时期长途贸易兴盛。故 D 项符合题意。其他三项均为对材料的表面理

23、解。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材料中“莫不竞以衣服炫耀为务”并不能说明服饰西化,故 A 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提及政治变革促进经济繁荣,故 B 项错误;“为官为商为士为民,但稍有赢余,即莫不竞以衣服炫耀为务,即下至娼优隶卒”可以看出服饰引领等级观念的逐渐淡化,故 C 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显示社会风气的败坏,故 D 项错误。6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从材料中“光绪二十七年”“人都,本署即被占据,迨洋兵撤退”等信息可分析出。该侵华事件发生于光绪年间并占据北京,符合这两个条件的只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第一次鸦片战争与甲午中日战争,外国军队并没有侵入北京。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在咸丰年间。7 【正

24、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依据材料可知,“公历一九一一年十月十日产生的”事件是武昌起义,该起义使清政府政权土崩瓦解,故材料中,国民独立做“人”是指摆脱了满洲贵族的统治,故 C 项正确;A 不符合题意:封建束缚至今存在,故 B 错误;材料中没有提到民主共和观念,故 D 错误。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根据“大清皇帝回来了,你还不赶紧买条假辫子戴上,小心被当成革命党!”“ 哪里有卖,我得赶快去买一条”的信息可以判断时人对辛亥革命的认识尚存在犹豫,思想还不够完全开化,故选 B。9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公理战胜强权”说明反对强权政治,再结合题干的时间是 1918 年,可知这一时期是

25、新文化运动时期,联系新文化运动的时代背景可知题干中的公理应该是指民主,即自由、平等,B 项正确。C、D 项错误;A 项与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不符,予以排除。10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依据材料中“只承认帝国主义是近代中国各种变化的主导因素,忽视了中国的历史特点和国情特点实质上仍是一种隐蔽的西方中心论”的信息说明作者不赞同把反帝反封建斗争视为推动近代中国社会的进步主导因素,故 D 项说法明显不符合材料主旨,符合题意。1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可知,“一五计划”是在 1953 年一1957 年,故 A 项错误:农业产值大幅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左”倾错误,

26、故 B 项错误;1961 年后农业产值增加是因为纠正“大跃进”以来农业“左”倾错误,1960 年我国制订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恢复与发展经济方针,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 D。1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男人就是城邦”体现了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说明了城邦的权力掌握在本邦成年男子手中,是民主政治的主体,在享受权利的同时,也要承担一定的社会义务,要从这两个层面理解才是全面正确的,不能片面认识。故正确答案是D。1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仔细阅读材料,本题体现的主题是英国君主立宪制下的政府决策过程。英国自 1689 年权利法案颁布之后,实行的政体是君主立宪

27、制,君主的权力受到限制,议会成为国家权力中心。但英王在形式上还有对外宣战的权力。1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法国原子弹研制成功进一步增强了欧洲力量,从而对美苏两极格局造成有力的冲击,加速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故选 B。1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不结盟运动是在第三世界国家纷纷独立的情况下发生的。当时世界形势的基本特点是美苏争霸,严重威胁第三世界国家的独立和稳定,故不结盟运动是反对美苏争霸的需要。16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东欧剧变及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结束,全球范围的意识形态对抗逐渐减弱,答案应为 D 项。17 【正确答案】 C

28、【试题解析】 历史教科书是中学历史课程教学最重要的物质载体,鲜明地体现了中学历史教学所涉及的各方面内容和实施建议,所以是历史课程资源的核心。18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题目中所给的材料,说明学生通过对相关历史知识的学习,把握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及客观规律,体现历史课程学习的历史性。19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中学历史教学设计的功能,除了包括 A、B 、D 三个选项的内容外,还有中学历史教学设计应以学习者为出发点,而不是以教学任务的完成为出发点。20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能力差异规律使我们认识到,在能力发展上每个学生是不可能齐头并进的,每个中学生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中学历

29、史教师可以运用多种方法了解并掌握学生能力的差异。从而对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教学措施、方法,进行个别指导,避免学生能力培养时搞“一刀切”。二、材料分析题21 【正确答案】 背景:明治维新后,对外殖民扩张是日本既定方针; 岛国日本发展遭遇瓶颈,国内矛盾日益激化;日本逐渐占领中国东北,借助该地区优越的资源条件以战养战;镇压中国抗日力量,同化当地居民,实现永久占领和独霸中国东北。22 【正确答案】 特点:蓄谋已久; 计划、组织周密; 伴随侵华战争日益推进;殖民统治、军事占领与经济掠夺相结合。原因:中国人民对日本移民侵略的坚决抗击和抵制; 在华日本移民生活的日益不适与管理失控;日本侵华战争逐渐走向失败,使

30、日本移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保障。23 【正确答案】 1945 年成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世界银行),1947 年成立了关贸总协定。24 【正确答案】 原因: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掌握了世界大多数黄金储备;美元取得等同黄金的特殊地位(或答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影响:美国掌握了世界经济命脉;掠夺其他国家的财富:造成了世界金融体系的动荡。25 【正确答案】 原因:欧洲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客观要求;20 世纪 70 年代的汇率动荡和通货膨胀。影响:欧元对美元的国际地位将构成有力挑战。26 【正确答案】 世界一超多强的格局没有发生根本变化;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经济充满

31、活力;世界经济多极化趋势加强。27 【正确答案】 不同之处:材料一,全国一切权力属于皇帝所有(君主专制)。材料二,天赋人权,人人平等,主权在民(资产阶级人权和组织政府的原则)和人民革命的权利(反抗残暴统治是上帝赋予人民的权利)。28 【正确答案】 中国:君主专制体制客观上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但它严重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脱离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潮流,拉大了与西方国家的差距。英国:民主政治体制,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推动英国现代化的进程。29 【正确答案】 孟子:农商平等;商鞅:重农抑商。商鞅的认识:农业是本业,商业是末业。背景:当时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影响农业生产。30 【正

32、确答案】 措施:征收资产税(算缗)、鼓励告发不如实申报资产的商人(告缗)。目的:抑制商人势力、增加财政收入。其他举措:货币官铸、盐铁酒专卖、官营贩运、物价管理。31 【正确答案】 状况:商业不断发展,商业地位重要。政策:重视商业,如适当减免商税。32 【正确答案】 重农抑商是中国古代政府的基本政策,但当政府感到有财政等方面需要时,也会对政策有所调整,放宽对商业的限制,甚至鼓励商业发展。33 【正确答案】 流派:人情派(世情小说)。特点:描摹人生世情和当时的社会生活(世态炎凉、人间的悲欢离合)。34 【正确答案】 文人画。基本特点:文人画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强调表现个性(或求抒情写意)。35 【正确答案】 特征:反正统意识。主流思想:理学(或心学)。36 【正确答案】 倾向:民主的、个性化的、世俗化的思想文化倾向(人文主义的、回归人性的思想文化倾向)。原因: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市民阶层进一步扩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职业资格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