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历史)模拟试卷 14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西周实行的宗法制在秦汉以后仍有重大影响,其主要表现是( )。(A)嫡长子继承制(B)反复出现的分封制(C)三纲五常的伦理观(D)传统的宗族观念2 董仲舒认为孔子撰春秋的目的是尊天子、抑诸侯、崇周制而“大一统” ,以此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服务,从而将周代历史与汉代政治联系起来。西周时代对于秦汉统一的重要历史影响在于( )。(A)构建了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的制度(B)确立了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C)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D)实现了国家对土地与人口的控制3 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
2、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 )。(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4 史记中记载,战国时期申子“本于黄老而主刑名” ,韩非“喜刑名法术而归本于黄老”。这说明 ( )。(A)不同学派间互相融汇吸收(B)道、法两家主张一致(C)道家和法家学说最为流行(D)思想领域实现大一统5 中国古代,“ 天” 被尊为最高神。秦汉以后,以 “天子”自居的皇帝举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承天 ”而“子民”,官员、百姓
3、则祭拜自己的祖先。这反映了秦汉以后 ( )。(A)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B)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C)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D)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6 秦朝法律规定,私拿养子财物以偷盗罪论处,私拿亲子财物无罪;西晋时规定,私拿养子财物同样无罪。这一变化表明,西晋时( )。(A)养子亲子权利相同(B)血缘亲情逐渐淡化(C)宗族利益受到保护(D)儒家伦理得到强化7 唐太宗说:“ 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材料表明他主张( )。(A)发挥宰相等大臣的议政权(B)君权与相权相互制衡(C)中央权力重心应当下
4、移(D)君主不应实现专制统治8 王安石提出“ 形者,有生之本 ”。与之相对立的观点是 ( )。(A)“心外无物 ”(B) “天地为万物之本”(C) “夫形于天地之间也,物也”(D)“舍天地则无以为道”9 我国历代王朝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辖,先后推行了各种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按照时序排列,以下选项正确的是( )。行省制 州郡县制 郡县制 道州县制(A)(B) (C) (D)10 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 )。(A)统领六部,处理各种政务(B)参与决策,并负责朝廷日常事务(C)参与机要政务,但没有决策权(D)负责各地的军政事务11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使朝廷之上,阊阎之细(民间百姓)
5、,渐摩濡染,莫不有诗书宽大之气,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与这一论述的精神实质最为接近的是( )。(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B)民为邦本(C)天下为公(D)民贵君轻12 马克思在 1857 年的波斯与中国中写道:“简单地说,我们不要像骑士般的英国报纸那样去斥责中国人可怕的残暴行为,最好承认这是保卫社稷和家园的战争,这是保存中华民族的人民战争。”在这段话里,马克思( )。(A)赞扬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精神(B)斥责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斗争(C)肯定了英国报纸对“中国人可怕的残暴行为”的斥责(D)认为英国侵略军具有骑士风度13 20 世纪
6、初北京城流传着这样一个笑话:庚子年的某一天,李中堂(李鸿章)请八国公使参加烛光晚宴,其中有一道名菜蒸熊掌。八国公使见了美味却还要故作矜持。宾主一落座,李中堂正要说话,突然一阵风吹过,蜡烛全被吹灭,黑暗中传出一声惨叫。过了一会儿,蜡烛重新点燃,只见日本公使趴在桌子上人事不醒,他的右手抓着熊掌,手背上插着七把明晃晃的刀叉。该笑话讽刺了( )。(A)李鸿章代表清政府大肆出卖国家主权(B)大清帝国已经沦为任人宰割的“熊掌”(C)西方列强在文明友好的幌子下瓜分中国(D)西方列强共同宰割中国,日本贪欲最强烈14 近代史上清政府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最初清政府总希望找机会更改条约,有时甚至就没打算真心遵
7、守条约;后来清政府却要求“如约者即为应允”“违约者概行驳斥” ,即一是自己守约,二是要求对方也守约。这种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说明( )。(A)清政府对列强条约要求曾全面回绝(B)清政府最终由保卫主权转向卖国立场(C)清政府的外交逐步与国际社会接轨(D)清政府始终利用国际外交规则维护主权15 旗袍源于满族妇女服装。20 世纪 20 年代初,流行于上海等地社会上层妇女。当时有人撰文指出:“ 近来上海女界旗袍盛行 唯旗袍之名,若有宗社党(清朝贵族组成的秘密团体)之臭味故我以为袍可着,惟不可以以旗名。无以,其改称为暖袍乎!”对以上言论理解正确的是 ( )。具有狭隘的民族主义色彩 民主共和观念传播文明开化之
8、风流行 新旧观念激烈碰撞(A)(B) (C) (D)16 报纸的产生、发展影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西方传教士在广州办的中国第一份中文刊物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就曾发表了这样一段新闻:“英杰利之公会,甚推自主之理倘国要旺相,必有自主之理。不然,民人无力,百工废,而士农工商未知尽力竭力矣”。这反映出近代外文报刊的创办( )。(A)推动了中国的资产阶级革命(B)有利于稳固西方在中国的殖民统治(C)促成了国人创办实业的热潮(D)开启了民主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之门17 日内瓦会议后,毛泽东就外交问题指出:“关门关不住,不能关,而且必须走出去”。这里, “必须走出去 ”的战略意义在于( )。(A)缓和中苏关系
9、恶化的局面(B)行使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权力(C)重建中美间战略伙伴关系(D)发挥在国际关系中应有的作用18 下列对于我党历史上几次会议的主要内容的表述,错误的是( )。(A)“一大”:确定党的奋斗目标(B)遵义会议:纠正“左”倾错误路线(C) “八大” :确定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方针(D)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改革开放的战略19 引发“文化大革命 ”的导火线是 ( )。(A)江青召开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发表纪要 (B) 文汇报发表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C)毛泽东发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D)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通过二月提纲20 “几个小时前我还是皇家警察,但现在我已是一名堂堂正正的香港警察
10、了。” 该警察说这句话的背景是( )。(A)邓小平提出“ 一国两制”(B)中英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C)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颁布(D)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21 在公元前 5 世纪的时候,雅典人集会的普尼克斯山被设计成一个半圆形的砖石建筑,在半圆形的中心地带,矗立着一块立方体的岩石,它的形状确保了每一个参加者不仅能看到发言的人,也可以看到其他出席的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体现古希腊民主开放的政治理念(B)从侧面反映了雅典民主政体的情况(C)形成的根源是古希腊的自然地理环境(D)与政治、经济、思想的发展息息相关22 罗格称第 29 届北京奥运会“无与
11、伦比” ,这个世界体坛盛会起源于古代的希腊。据说古奥运会是为祭祀宙斯神而举办的,运动会期间希腊各邦都必须停战,优胜者将被看作是英雄而受到热烈欢迎。古希腊还规定参加运动会的每个竞技者必须是纯希腊血统、未受过任何刑罚的自由男子,并且禁止妇女参加和观看运动会。对上述材料理解有误的是( ) 。(A)古希腊人十分重视奥林匹克运动会(B)古希腊奥运会具有十分鲜明的民族和宗教色彩(C)古代希腊存在着对妇女、奴隶和移民的歧视(D)由于奥运会的存在,希腊各邦之间不再发生战争23 马克思曾说:“(罗马帝国 )到处都由罗马法官根据罗马法进行判决,从而使地方上的社会秩序都被宣布无效。因为它们与罗马法制不相符合。”对这
12、段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罗马帝国是一个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B)罗马帝国是一个真正的现代意义的法制社会(C)罗马地方有自主权,不受罗马法的约束(D)罗马法的制定和实施维护了帝国统治基础24 “我不想变成上帝,或居住在永恒之中,或者把天地抱在怀里,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人的幸福。”这种观点最有可能产生于( )。(A)8 世纪(B) 9 世纪(C) 15 世纪(D)19 世纪25 本杰明.基恩曾说,哥伦布的抱负和思想“不仅反映出中世纪的衰落,也反映出理性主义和资本主义新时代的兴起”。此话的真实意思是( )。(A)美洲的发现促进了新旧大陆之间的沟通和联系(
13、B)美洲的发现促进欧洲封建主义的瓦解,加速了欧洲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步伐(C)美洲的发现加速了欧洲封建主义的瓦解(D)美洲的发现有利于两个大陆不同文化的汇合和民族融合26 马克思说:“ 的确,路德战胜了虔信造成的奴役制,是因为他用信念造成的奴役制代替了它。他破除了对权威的信仰,是因为他恢复了信仰的权威,他把人从外在的宗教笃诚解放出来,是因为他把宗教笃诚变成了人的内在世界”。对材料理解最恰当的是( ) 。(A)说明了路德使人摆脱了教会束缚(B)肯定了虔诚信仰灵魂便获救的主张(C)批判了路德背离人文主义精神(D)指出了路德思想的双重作用27 某书记载:“(某国)都城有公会所,内分两所,一日爵房,二日
14、乡绅房。爵房者,有爵位贵人及耶稣教士处之;乡绅房者,由庶民推择有才识学术者处之。国有大事,王谕相,相告之爵房,聚众公议,参以条例,决其可否,辗转告乡绅房,必乡绅大众允诺而后行,否则寝其事勿论。”这段文字描述的国家最有可能是( )。(A)中华民国(B)英国(C)美国(D)德国28 被誉为现代经济学之父的亚当.斯密在出版于 1759 年的道德情操论中指出:“如果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众手中,那么它在道义上将是不得人心的,而且是有风险的,因为它注定要威胁社会稳定。”作者的这一提醒主要是为了防止( ) 。(A)工人运动的兴起(B)城乡差别的扩大(C)经济危机的发生(D)垄断现象的出现2
15、9 牛顿在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过程中,曾直接得益于( )。(A)亚里士多德的力学(B)伽利略自由落体定律(C)笛卡尔等人对碰撞运动的研究(D)开普勒等人有关天体力学方面的研究30 “英国是最先发生工业革命的国家再不需要把黑人当作商品从非洲运走,而要把他们当作劳动力留在非洲来生产原料,并为资本主义国家准备市场。”上述核心观点是( ) 。(A)英国废除了奴隶贸易(B)非洲的工业革命已经进行(C)奴隶贸易不适应工业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D)非洲成为新的市场31 阅读英国就业人口比重表,分析导致英国就业人口比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工业革命(B)殖民战争(C)资产阶级革命(D)圈地运动32 “同启
16、蒙学者的华美诺言比起来,由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这段话揭示了下列哪一文学流派产生的时代背景?( )(A)现实主义(B)现代主义(C)浪漫主义(D)新古典主义33 英国历史学家阿克顿勋爵“权力导致腐败,绝对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 的观点普遍被西方思想家政治家所认同。为避免“绝对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 ,西方政治家们采取的措施是( ) 。(A)推翻君主制,建立共和制(B)消灭私有制,实现社会平等(C)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建立分权制衡民主制度34 作为苏联建国初期社会主义建设的不同探索,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相同点是( ) 。(A)都是为了保
17、证军事斗争的胜利(B)都由于对农民的剥夺破坏了工农关系(C)都起到了巩固苏维埃政权的作用(D)都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35 有学者分析某一经济政策时说:“农民们被准许在公开市场上出售他们的农产品,私人可以经营小商店和小工厂。对列宁来说,这一政策只是暂时的退却。”这一政策指的是( ) 。(A)战时共产主义(B)新经济政策(C)农业集体化(D)社会主义工业化36 日本右翼文人中村粲在大东亚战争的起因中说“当时各国形成了各自的经济区苏联有苏联的区域,美国也建立了自己的区域,设置很高的关税壁垒。当时就是在这种情况,世界各国在各自的势力范围内展开贸易,形成排斥他国的地区经济。基于当时的情况,日本不得
18、不关注满蒙。”上述材料反映日本大举侵华的一个客观背景是( ) 。(A)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使得经济出现区域集团化(B)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和资本主义国家形成了不同的市场(C)社会主义苏联利用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抢占世界市场(D)经济危机导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间进行激烈的经济贸易战37 1932 年,英国外交大臣奥斯汀.张伯伦在评论国际形势时说:“世界近两年正在倒退,各国相互之间不是更加接近,不是在增进友好的程度,不是在向稳定的和平迈进,而是又采取危及世界和平的猜疑、恐惧和威胁的态度。”与上述评论相关的历史背景是( ) 。(A)美国经济危机波及世界(B)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C)纳粹党在德国上台执政(D)
19、日本发生“ 二二六” 兵变38 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是( )。(A)整顿银行(B)国家对工业的调整(C)调整农业政策(D)兴建公共工程39 二战后初期,有政治家认为,当时美国在欧洲实施的某项战略措施“最初不过是一种经济手段,现在却成为美国武器库里对付苏联的一种主要武器”。这一措施是( )。(A)推行马歇尔计划(B)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C)组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D)倡议签订关税与贸易总协定40 1953-1957 年,中国国民收入年平均增长率为 89,农业和工业产量的增长每年平均约 38和 187。苏联 1937 年工业总产值实现大跨越,到“二五” 计划完成时,已经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中苏
20、两国经济建设成就均得益于( )。(A)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B)指令性计划的实施(C)对农业改造的成功进行(D)两国在政治经济上的相互支持41 柏林墙的修筑从根本上说是( )。(A)东德封闭的产物(B)西德扩张的产物(C)美苏 “冷战” 的产物(D)东西德对峙的产物42 1967 年,英国工党领袖麦克米伦在参加首相竞选时提出的口号是:“让每个英国人都成为股东” 。这一口号包含的主要思想是 ( )。(A)“混合经济 ”(B) “经营者革命”(C) “人民资本主义”(D)建设“福利国家 ”43 20 世纪 80 年代,日本流行一本名为日本可以说不的书,书中主张摆脱美国的控制。这种现象说明( )。(A
21、)日本得到西欧国家的强有力的支持(B)资本主义世界三足鼎立局面开始形成(C)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已经丧失(D)日本开始谋求成为世界政治大国44 从“欧共体 ”到“欧洲联盟”,说明了( )。欧洲实现了经济政治一体化进程的历史性突破; 世界经济和政治格局正朝着全球化和多极化方向发展;当今世界经济走向区域集团化; 欧共体由一个以经济合作为主的组织演变为主导欧洲经济和政治的双重性区域合作组织(A)(B) (C) (D)45 一位年轻旅的行者叙述自己的生活经验:“小时候,每天走过一个广场上学,可以看到马克思与列宁的铜像,后来铜像拆了,国歌换了,就连使用的钱也改了。原本哪里都不可以去,现在可以在世界各地旅行
22、,倒是最近又换了一种钱,还不太适应。”根据你的历史知识,这位年轻的旅行者最可能来自( )。(A)民主德国(B)古巴(C)朝鲜(D)越南46 与赫鲁晓夫改革相比,戈尔巴乔夫改革的突出特点是( )。(A)打开了社会主义改革的闸门(B)以农业作为改革的突破口(C)推出 “民主化” 和“ 公开性”(D)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自主权47 欧洲殖民者入侵和奴役非洲长达 500 年的历史结束于( )。(A)阿尔及利亚独立(B)埃及独立(C)埃塞俄比亚独立(D)纳米比亚独立48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包括( )。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人类文明的主要成果历史发
23、展的基本线索(A)(B) (C) (D)49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高中历史课程目标的是( )。(A)知识与能力(B)过程与方法(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D)思考与认知50 新课标在教学方法上的转变是( )。(A)由重视历史知识的传授到重视传授知识的过程(B)由教师的单纯讲授到多角度、多视角的师生互动教学(C)从重视历史知识的连续性、系统性向强专题、重典型和多样性的转变(D)从单一考试评估向多方面、多角度和多样性评价转变二、材料分析题50 法律是国家意志的体现。中国古代成文法自战国时代的法典开始,到秦汉时代,都是按照儒家精神制订的。中华法系形成的标志是唐律的制定和唐律疏议的撰写。以判例法为主要法律形
24、式是中华法系的鲜明特点。材料公元 395 年,罗马帝国一分为二。奴隶制大田庄在东罗马帝国不占主要地位。君士坦丁堡和阿拉伯、伊朗、印度有贸易关系,是“沟通东西方的金桥” ,成为繁荣的工商业中心。一罗马法论纲请回答下列问题:51 请对下列文字中四个错误加以修正。52 英国法系特别注重法典的历史延续性,例如:权利法案。请列举该法系两例具有恒久法律效力的其他成文法典名称。53 近代欧洲大陆各国的法律大多渊源予罗马法。古罗马法实行的法律诉讼制度和原则中,至今依然起作用的有哪些?54 结合下列材料和已有知识简要分析罗马法产生的历史根源。54 材料一根据这种制度,少数贵族掌管政权,他们通过议会分享权力,议会
25、复杂的程序是他们相互制约的工具。这种制度能够保证工业革命顺利发生,但是当工业革命发生后,它又成为陈旧的制度,必然被工业化社会所淘汰。“光荣革命” 以后的这套政治制度,在英国叫作“旧制度” 。钱乘旦第一个工业化社会材料二历史仿佛在故意卖弄哲理:几次革命都未能巩固共和国,一帮落魄贵族在走投无路中找到的权宜之计,却成了法兰西共和国的真正起始!这个事实也许说明:先进集团或先进思想的产生还不能算全社会的进步,只有当社会上最保守的集团也不得不接受先进思想所规定的选择时,社会才能前进一步。钱乘旦走向现代国家之路材料三长期的分裂局面使得德意志民族无法作为整体来追求国家现代化,因此远远落在英、法等国后面。187
26、0 年后,旧的容克地主贵族通过对外战争实现国家统一,并掌握了现代化领导权,在随后短短 30 年间,德国完成了经济起飞,在工业生产方面甚至超过英、法。不过,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 给德意志民族带来无穷灾难。为证明其统治的合法性,旧势力一再煽动民族情绪,挑起对外战争,结果德国成为两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之一。问题:55 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旧制度“的基本特征有哪些?这套“ 陈旧的制度”是如何被淘汰的 ?56 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法兰西共和国“真正起始” 的标志。共和国能够确立的根源是什么?57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 是指什么?这种“错位”给德国
27、带来怎样的影响?58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各国选择不同政治模式的看法。59 自 1733 年机械师凯伊发明飞梭,到 1840 年机器制造业形成,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788 年英国纺织工业爆发经济危机,产品大量积压,商家被迫折价抛售,破产事件增加近 50,工人大量被解雇一个名叫卢德的工人,憎恨机器和他们抢饭碗,掀起了以破坏机器为手段的自发工人运动。1813 年政府颁布捣毁机器惩治法,规定可用死刑惩治破坏机器的工人。英国期望黑人留在非洲。1806 年,议会通过了禁止奴隶贸易的法案。1813 年一 1833 年,英国东印度公司贸易垄断权被废除,标
28、志着殖民史上以垄断贸易为突出特色的扩张时代的终结,以自由贸易为旗帜的扩张时代开始了。1840年、1856 年,英国相继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结合所学,概括英国工业革命与上述材料所反映历史现象(事件)之间的关系,并分别予以解释。综合上述,分析当时英国政府的性质。59 材料一 1950-1975 年间,美国工业生产平均年增长 38,英、法、联邦德国平均为 54,日本为 124。19511977 年,美国工业劳动生产率平均增长32,日本为 88,联邦德国为 44,法国为 4-3。 宋则行、樊亢世界经济史材料二问题:60 20 世纪 5070 年代西方经济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61 出现变化的根本原
29、因是什么?62 上述变化对世界格局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63 从政治与经济相互作用角度出发,谈谈你对上述变化的认识。三、综合分析题63 有位教师在讲授“ 西安事变 ”和平解决时,有学生突然站起来提问 “为什么在蒋介石杀害了众多共产党人后,共产党仍选择和平解决”。针对这一突发状况,老师首先肯定了学生的认真与积极,接下来根据学生对这一事件的理解,将学生分成两组,一组赞成“西安事变 ”和平解决,另一组强调应该杀掉蒋介石。在同学们激烈的讨论中,结束了这节课的教学活动。问题:64 你如何评价这位教师的做法?65 教师如何处理课堂中的突发状况?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历史)模拟试卷 14 答案与解析一、单
30、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这在之后历代的皇位继承上表现尤为明显。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分封制通过层层分封确立周王天下共主地位,而受封者在自己的封地内大权独揽,享有较强独立性,A 项错在有效控制;土地与人口控制在受封者而非国家手中,D 项错误:周王对诸侯缺乏有效的控制,不可能大权独揽, B 项不符合事实;宗法制实行嫡长子继承制,把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相结合,从而把国与家结合起来,形成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对后世影响深远。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解读材料信息,战国时期东方六国的墓葬仍然存在明显的等级差别,而秦国仅君主墓葬明显高于其余
31、墓葬,这充分表明战国时期秦国率先由等级序列明显的分封制走向了中央集权统治,选择 C 项。由于铁器牛耕的推广导致分封制瓦解,A 项表述错误: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表现的是分封制下的等级序列, B 项表述错误:战国时期分封制走向瓦解,D 项表述错误。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史记中的记载认为,法家代表人物申不害、韩非子的思想均来源于道家的黄老思想,由此可以看出战国时期不同学派间互相融汇吸收,故 A 项正确:道、法两家代表不同阶级阶层的利益,主张并不一致,故 B 项错误;战国时期,法家思想最顺应当时时代发展的潮流,最为流行,而道家“无为而治,顺其自然”的思想不能适应争霸战争的需要,没有得到统治者
32、的认可,故 C 项错误;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思想领域尚未实现大一统。故 D 项错误。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君主专制源于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当时的中国并不存在宗教权威,故 A 项错误;统治者举行祭天大典,其目的是在于神化皇权,巩固统治,从材料中“承天 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的信息可知,统治者借助了人伦秩序来巩固其统治,故 B 项正确;祖先崇拜在秦汉以前就已出现,故 C 项错误:题干主旨在于通过祭天活动来巩固政治统治,而不是突出宗法制度的强化,故 D项错误。6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结合材料可知题干体现的是对亲子和养子财产占有罪名的变化,没有涉及亲子与养子的权利问题
33、,故 A 项错误;题干体现的是对待养子与亲子态度趋同,但不表示血缘亲情逐渐淡化,故 B 项错误:养子也属于家族成员,养子与亲子财产同样体现宗族利益,故 C 项表述与题意不符,故 C 项错误;结合题意,西晋时对养子的政策与亲子相同,可知是认可了养子的名分和与家族的伦理关系,故体现的是伦理观念的强化,故 D 项正确。7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题干中唐太宗的话的意思是发挥宰相和诸位大臣的聪明才智,全盘考虑,以防止决策的失误。因此应选 A 项。8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王安石认为生命的本源是从物质产生的,这种物质就是形体。形体是“有生之本”。这是唯物主义的命题。A 项是典型的唯心主义观
34、点。故答案为 A。9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根据所学,元代实行行省制;东汉实行州郡县三级制;秦代、西汉时实行郡县制;道州县制在唐代时实行。按照时序排列,本题选 B 项。10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明初废丞相制度以后权分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军国大事全由皇帝一人裁决,为了解决政事繁多的问题而设置内阁,作为皇帝的秘书班子,职责与功能就是辅政的;清初军机处初名军需房是雍正年间为了方便对西北用兵而设置的,地点在隆宗门内,成员都是皇帝亲信的臣子,或手握重权的人,军机大臣只对皇帝一人负责,皇帝掌握决策权。1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A 项强调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感,与题意不符; B、
35、D 两项体现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相互依存关系。但这种看法是为更好地维护君主专制统治,缺乏民主意识;天下为公体现了一定的民主色彩,故选 C 项。1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材料中“承认这是保卫社稷和家园的战争,这是保存中华民族的人民战争”的信息说明马克思在这里赞扬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精神,故本题选择 A 项。B、C 与材料意思相反:D 项是对材料的曲解。1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由题目中的信息“日本公使右手抓着熊掌,手背上插着七把明晃晃的刀叉”可知 D 项的表述与题意相符:A 项中“大肆出卖”的说法过于绝对,故排除;义和团运动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图谋,故 B、C 两项的
36、表述错误。1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我们知道,清朝外交主要分三个阶段:天朝上国阶段、屈辱求全阶段、取悦强国阶段。根据材料表述,“即一是自己守约,二是要求对方也守约”。其意思是:随着晚清逐步接触近代化后,在外交上逐步有了平等的意识,企图想通过修约的方式来实现洋人与自身形式上平等,这就是取悦强国阶段,有“与国际接轨”之意,所以正确答案选 C;A、B、D 三项均不符合题意。1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分析题于,其主张是把旗袍改成暖袍,对传统的旗袍名称提出了异议或者说是挑战,而题干旗袍改成暖袍理由是旗袍代表了满清贵族组成的秘密组织,这是狭隘排满的做法,题干主旨没有涉及民
37、主内容,故排除,本题选 c。16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解读材料关键信息,“英杰利之公会,甚推自主之理”。在近代外文报刊中,出现了介绍英国民主政治制度的相关信息,并且强调“倘国要旺相,必有自主之理”,这反映出近代外文报刊的创办开启了民主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之门。1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日内瓦会议召开于 1954 年,中国参与其中并发挥了积极影响和作用,其目的在于突破美国的外交封锁,力图在国际事务中占有一席之地,发挥应有作用,所以答案选 D。A、B 两项发生时间均与日内瓦会议召开的时间特征不符,中苏关系恶化发生于 20 世纪 50 年代末到 70 年代,中国行使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
38、权利开始于 20 世纪 70 年代,C 项不符合史实。18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根据对所学知识分析,C 项说法错误, 1956 年八大召开,指出了国内的主要矛盾及党和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确定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方针的会议是1958 年 8 月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北戴河会议。19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1965 年 11 月,上海文汇报发表姚文元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一文,成为引发“文化大革命”的导火线。20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皇家警察是英国女皇授予香港警察的名称。名称的改变体现了香港刚刚回归,原来的香港皇家警察变成了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警察。21 【正确答案】 C【试题
39、解析】 自然地理环境对古希腊的民主有着很大的影响,但“地理环境决定论”是错误的,根源应该是古希腊商品经济的发展。分析各选项,C 项符合题目要求,本题选 C 项。2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仔细阅读材料,题干体现的是“奥运期间休战”而不是“停止战争”。材料明确召开运动会是为祭祀宙斯神,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古希腊运动会确实得到高度重视,带有明确的民族和宗教色彩,存在这对妇女、奴隶和移民的歧视,但是我们看不出奥运会的存在消弭了希腊各邦的战争。2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罗马帝国是奴隶制国家,故 A 错误。材料反映了罗马法对罗马帝国的维系作用,B、C 表述不正确。24 【正确答案】 C【试
40、题解析】 本题考查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注意题干中的“属于人的我自己是凡人,我要求凡人的幸福”这属于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思想内容。文艺复兴是一场发生在 14 世纪至 17 世纪的文化运动。2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对新航路开辟的影响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中世纪的衰落和资本主义新时代”指的是加速了欧洲封建社会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兴起。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 B。26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马克思揭示了路德改革破除了对罗马教宗的信仰,但又用对圣经的信仰代替了它,也就是路德改革有双重作用。选择 D 项。2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从材料信息中的“
41、国有大事,王谕相”可知该国有国王,中华民国和美国都是共和国,没有君主,故可排除 A、C 两项。从材料信息“必乡绅大众允诺而后行”可知指的是英国议会下院,故 D 不正确。这段材料信息反映的是英国的君主立宪制。28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注意关键信息“1759 年”“社会的经济发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众手中”“不得人心”“威胁社会稳定”,此时的英国已经建立起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经济有了较快发展,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之间矛盾出现。材料的意思是指如果社会分配不公,引起工人的不满,从而导致工人运动的兴起。由于此时尚未开始工业革命,所以可以排除 B、C、D 三项。29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42、 牛顿通过论证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与他的引力理论间的一致性,展示了地面物体与天体的运动都遵循着相同的自然定律;所以他是在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以及其他人的研究成果上,运用数学方法导出了万有引力定律。30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材料反映出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发展,奴隶贸易已不适应工业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而是需要把黑人留在非洲生产原料。作为商品原料供应者。3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工业革命开始后,工厂的设置不再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工业城市开始出现,农业人口逐渐开始流向城市。3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根据所学,18 世纪末至 19 世纪 30 年代的欧洲,革命和战争频繁,动乱不已。
43、政治中的黑暗,社会的不平等,使人们感到法国大革命后确立的资本主义制度远不如启蒙思想家描绘的那样美好。社会各阶层,特别是知识分子,对启蒙思想家设想的“理性王国”深感失望,努力寻找新的精神寄托。这种社会情绪反映在文学创作领域,就产生了浪漫主义文学。3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绝对权力”即权力的过分集中,而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实现了权力间的相互制约,使之无法过度集中。因此正确选项为 D。3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确是为了保证军事斗争的胜利,而新经济政策不是,排除 A。B 项符合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影响,不是新经济政策的影响,排除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
44、正确途径,排除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保证了军事斗争的胜利,起到了巩固苏维埃政权的作用,新经济政策改善了工农关系,恢复了经济,也起到了巩固苏维埃政权的作用。所以正确选项为 C。3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抓住题干中关键信息“列宁”“公开市场上出售”“经营小商店和小工厂”,回归所学知识,在列宁的领导下,1921 年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36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注意材料中强调的是“各国形成了各自的经济区”“苏联有苏联的区域,美国也建立了自己的区域”,故日本制定大举侵华的外交政策也是为了建立自己的所谓的“经济区”,背景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行激
45、烈的经济贸易战”。37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根据时间和张伯伦所评论的国际形势可知 A 项是正确答案。3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四个选项都是罗斯福新政期间采取的措施。注意关键信息“中心措施”,故选 B。39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解题关键是要把题干信息和当时(二战后初期)美苏冷战的时代背景结合起来思考问题,解题时扣住题干中的关键词“欧洲”“经济手段”“苏联”可推断出 A 项,马歇尔计划又名欧洲复兴计划,旨在帮助西欧各国恢复因世界大战而濒临崩溃的经济同时,抗衡苏联和共产主义势力在欧洲的进一步扩张和渗透。因为马歇尔计划主要在欧洲实施,它以隐蔽的经济手段来稳定资本主义世
46、界,以达到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目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虽然是经济手段,但范围不是局限在欧洲,排除 B、D 两项: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是政治军事手段,不是经济手段,排除 C 项。故选 A。4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把握时间信息 1953 年,此时中国尚未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排除 A项。对农业的改造的确对两国建设产生了积极影响,但后期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过激的行为,不利于社会主义建设,排除 C 项。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得到了苏联的大力支持,但中国并未对苏联建设有太多支持,排除 D 项。中苏两国均实行计划经济,集中了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发展经济。选择 B 项。41 【正确
47、答案】 C【试题解析】 二战后由于美苏的争夺,德国分裂,成立了东德和西德,因此柏林墙修建是“冷战”时代的产物。4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二战后股票分散化,股份公司得到很大的发展,“人民资本主义”出现。A 项说的是经济形态;B 项是经营方式的变革; D 项是福利制度,都与材料无关。4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20 世纪 80 年代,随着日本经济实力增强,日本开始谋求成为世界政治大国。A 项是日本自身经济实力的增强。B 项是在 20 世纪 70 年代。C 项说法不正确。4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中欧洲一体化是在经济全球化、区域集团化、政治多极化的趋势下出现的,而且欧
48、洲一体化本身就包含经济政治的联合。4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分析材料,某国的社会制度发生了重大变化,“马克思与列宁的铜像,后来铜像拆了,国歌换了,就连使用的钱也改了”“倒是最近又换了一种钱”说明该国社会主义制度结束。联系选项中四个国家,应指东德,即民主德国,1949年建立社会主义制度,1990 年民主德国加入联邦德国。民主德国的宪法、人民议院、政府自动取消,分裂 40 多年的德国重新统一,民主德国成为历史。其他几国仍是社会主义国家。4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赫鲁晓夫改革并没有从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模式,而戈尔巴乔夫改革从经济开始、以政治为重点,对政治、经济进行了根本性的改革,政
49、治上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4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1996 年纳米比亚独立,结束了非洲遭受欧洲殖民者长达 500 年奴役的历史。48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应该作为教学活动的辅助手段,并非是需要掌握的基本历史知识。49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同义务教育阶段中学历史课程目标一样,高中历史课程目标也确立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5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中学历史新课标通过对传统教学方法的改革,突破以往历史课堂教师“独角戏”“一言堂”的单纯讲授,突出启发互动式教学方法,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二、材料分析题51 【正确答案】 法典改成法经;儒家改成法家;形成改成成熟;以判例法为主要法律形式改成以礼入法、礼刑结合。52 【正确答案】 大宪章人身保护法王位继承法等。53 【正确答案】 陪审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