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模拟试卷161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ownview251 文档编号:895854 上传时间:2019-02-26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4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资格类试卷]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模拟试卷16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模拟试卷16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模拟试卷16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模拟试卷16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模拟试卷16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模拟试卷 161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中国古代“ 内发论” 的代表人物是 ( )。(A)孔子(B)荀子(C)孟子(D)墨子2 人类社会最早诞生的教育学是以( )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的。(A)初等教育(B)普通中小学教育(C)中等教育(D)一般教育现象3 个人行为由道德观念支配而仍未形成品德之前的道德表现可以称之为( )。(A)道德性(B)道德感(C)道德动机(D)道德信念4 中学教学工作的基本单位是( )。(A)小组(B)班级(C)年级(D)学校5 不属于社会公益活动的项目是( )。(A)打扫校园(B)植树造林(C)拥军优属(D)帮老助残6 认为所有

2、的人都有相同的感受,一切以自我为中心,还不能进行抽象的运算思维,思维不具有可逆性,属于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的( )。(A)感知运动阶段(B)具体运算阶段(C)形式运算阶段(D)前运算阶段7 ( )是班主任的一项任务和重点工作。(A)思想品德教育(B)文化学习指导(C)身心健康教育(D)集体意识和行为规范教育8 教学过程的结构指的是教学进程的( )。(A)基本部分(B)基本内容(C)基本途径(D)基本阶段9 否定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和专制化,这种教育的特征是( )。(A)教育的终身化(B)教育的多元化(C)教育的民主化(D)教育的全民化10 将课程分为工具性课程、知识性课程、技能性课程、实践性

3、课程,这是( )。(A)从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角度划分的(B)从课程的功能角度划分的(C)从课程的组织核心角度划分的(D)从课程的任务角度划分的11 “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 ,这是充分运用了下列哪一种德育方法 ?( )(A)陶冶教育法(B)榜样示范法(C)实际锻炼法(D)品德评价法12 教师在制作教学课件时,应注意字体颜色的搭配,这是因为( )。(A)活动的物体更易引起人的无意注意(B)新型的刺激更易引起人的无意注意(C)色彩对比鲜明的刺激更易引起人的无意注意(D)刺激强度大的物体更易引起人的无意注意13 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它是推动人的发展的潜在的、无意识的、最根本的

4、动因。提出这一观点的学者是( )。(A)弗洛伊德(B)华生(C)桑代克(D)巴甫洛夫14 梅耶学习过程模式的主要特点是( )。(A)强调新旧知识之间的相互作用(B)强调模仿的作用(C)强调强化的作用(D)强调暂时神经联系的建立15 概念同化的典型方式是( )。(A)接受学习(B)发现学习(C)机械学习(D)有意义学习16 个体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存在着三种基本的需要,它们分别是( )。(A)生理需要、支配需要和尊重需要(B)胜任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和尊重需要(C)支配需要、包容需要和情感需要(D)尊重需要、包容需要和情感需要17 一个生来失明的孩子不可能被培养成为一个画家。这说明了下列哪种因素对人发

5、展的影响?( )(A)遗传(B)环境(C)教育(D)个体的主观能动性18 教育上的“ 拔苗助长” 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 )规律。(A)顺序性(B)阶段性(C)互补性(D)个别差异性 19 ( )是学校情境中通过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学生大多是无意接受隐含于环境中的经验。(A)隐性课程(B)学科课程(C)显性课程(D)活动课程20 对接到大学通知书时愉快心情的记忆,就是( )。(A)形象记忆(B)逻辑记忆(C)情绪记忆(D)运动记忆21 最早提出教育要适应儿童的年龄阶段、进行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家是( )。(A)柏拉图(B)昆体良(C)皮亚杰(D)亚里士多德22 贝

6、尔一兰卡斯特制又被称为( )。(A)巡回教学制(B)导生制(C)学年制(D)班级授课制23 保持信息在 1 秒钟以内的记忆是( )。(A)短时记忆(B)长时记忆(C)瞬时记忆(D)永久记忆24 态度的行为成分是指准备对某对象作出某种反应的( )。(A)行为方式(B)意向或意图(C)行为习惯(D)语言或行为25 强光刺眼会引起瞳孔收缩,这是一种( )。(A)获得的反射(B)无条件反射(C)条件反射(D)生来的反射26 有人急躁易怒,有人活泼好动,有人安静沉稳,有人胆小扭捏,这是个体心理特征中( ) 的表现。(A)性格(B)情绪(C)人格(D)气质27 学习者通过观察其他人实施这种行为后所得到的结

7、果来决定自己的行为指向,这是一种( )。(A)替代强化(B)直接强化(C)自我强化(D)负强化28 “矮子里找高个 ”“水涨船高”是一种( )。(A)相对评价(B)绝对评价(C)定性评价(D)定量评价29 与学业成就直接相关的目标是( )。(A)知识和技能目标(B)智能和性格目标(C)环境目标(D)身体目标 30 对未完成义务教育的未成年犯和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未成年人应当进行义务教育,所需经费由( ) 予以保障。(A)国家(B)社会(C)学校(D)人民政府二、填空题31 国际 21 世纪教育委员会在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中指出:“终身学习是 21 世纪人的通行证。”终身学习又特指“

8、学会求知,学会做事, _,学会做人。”这是 21 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也是每个人一生成长的支柱。32 教师的基本职责是_。33 布鲁纳认为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_三个过程。34 我国出现的第一本教育心理学著作是房宗岳翻译的_。35 教师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的最常用方法是_。36 _是对知识的最好复习。37 _思维,也叫求异思维,是沿不同的方向去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方式。38 _是态度改变的先决条件。39 心理辅导的一般目标第一是学会调整,第二是寻求_,前者是基本目标,后者是最高级目标。40 在我国_年公布的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教学计划(初稿)中,第一次把课外活动正式列入总计划。三、简答题4

9、1 怎样利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的保持?42 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基本规律)有哪些?四、材料分析题43 在实际的教学中,有的教师对学生作业采用“漏一补十”“错一罚十”的做法。问题:你怎样看待这一现象?请运用记忆的有关规律加以分析。44 课堂上有位学生指出老师对某个问题的解释有错误,老师当时就恼怒起来:“某某同学,算你厉害,老师不如你,以后老师的课就由你来上好了!”全班同学随着老师一起嘲笑这位学生,该生从此在课堂不能发现问题,不能主动回答问题了。问题:请你从该实例出发,评价该教师的做法有哪些不当之处,违反了哪条教学原则?五、教育写作题45 请以“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师” 为话题,写一篇论述文。要求观点明

10、确,论述具体,条理清楚,语言流畅,题目自拟,不少于 1000 字。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模拟试卷 161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孟子是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人物,他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万物皆备于我心,人的本性就是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四端,这是仁、义、礼、智四种品性的根源;人只要善于修身养性,向内寻求,这些品质就能得到发展。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人类社会最早诞生的教育学是以普通中小学教育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的。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道德性的概念。当个人行为由道德观念支配而仍未形成品德之前的道德表现可以称之为道德性

11、。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班级是中学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是中学生活动、交往的场所,是学校整个组织系统中最基层的正式组织。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学课外活动的内容”,社会公益活动是学校组织的一种直接服务于社会公益事业的义务和支援服务活动。植树造林、拥军优属和帮老助残都可以体现出社会公益服务的要义,而打扫校园则不符合社会公益活动要求是“服务于社会公益事业”的要件。故本题选 A。6 【正确答案】 D7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班主任是全班学生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骨干力量。思想品德教育是班主任的重点

12、工作和任务之一。8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教学过程的结构指教学进程的基本阶段。9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教育的民主化体现的是教育机会的均等,是反对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和专制化的。全民化不一定否定专制化。1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1)从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角度,课程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2)从课程任务的角度,课程可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3)从课程功能的角度,课程可分为工具性课程、知识性课程、技能性课程、实践性课程。(4)从教育阶段的角度,课程可分为幼儿园课程、小学课程、初中课程、高中课程。(5)从课程的组织核心角度,课程可分为学科中

13、心课程、学生中心课程、社会中心课程等。1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陶冶教育法是指利用环境和教育者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使其心灵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感化,进而促进其身心发展的方法。“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即体现了陶冶教育的方法。1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该题考查考生对“无意注意”这一知识点在理解基础上的应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运用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相互转化来组织教学,刺激物强度的对比关系会影响无意注意,刺激物之间的强度、形状、大小、颜色或持续时间等方面的差别特别显著、特别突出,就容易引起人的无意注意。可见,字体颜色的搭配就是为了使色彩对比更加鲜明,

14、以更易引起人的无意注意。故本题选 C。1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精神活动的能量来源于本能,本能是推动个体行为的内在动力。人类最基本的本能有两类:一类是生的本能,另一类是死亡本能或攻击本能;生的本能包括性欲本能与个体生存本能,其目的是保持种族的繁衍与个体的生存。1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根据梅耶的学习过程模式,学习者在外界刺激的作用下,首先产生注意,通过注意来选择与当前的学习任务有关的信息,忽视其他无关刺激,同时激活长时记忆中的相关的原有知识。新输入的信息进入工作记忆后,学习者找出新信息中所包含的各种内在联系,并与激活的原有的信息相联系。最后,被理解了的新知识

15、进入长时记忆中储存起来。1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概念同化是直接给出概念,再举例揭示概念本质。其典型方式是接受学习。1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社会心理学家舒茨在 1958 年提出人际需要的三维理论。舒茨认为,每一个个体在人际互动过程中,都有三种基本的需要,即包容需要、支配需要和情感需要。17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遗传素质会为人的心理发展提供某种可能性。一个生来失明的孩子不具备被培养成为一个画家的可能性,这是因为他没有成为画家的“遗传素质”。18 【正确答案】 A19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隐性课程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20 【正确答案】

16、 C【试题解析】 情绪记忆是以体验过的情绪、情感为内容,以亲身感受和深切体验为方式的记忆。2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亚里士多德是最早提出教育要适应儿童的年龄阶段、进行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家。2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贝尔一兰卡斯特制又被称为“导生制”,其组织形式是:教师上课时先选择一些年龄较大或较优秀的学生进行教学;然后由这些学生做“导生”,每个导生负责把自己刚学的内容教给一组学生。23 【正确答案】 C2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态度的行为成分是指准备对某对象作出某种反应的意向或意图。2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无条件反射是在人类种系的进化发展中形成且逐渐固

17、定下来并遗传给下一代的反射方式,强光刺眼会引起瞳孔收缩是人类先天就有的。26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气质是先天的、表现在心理活动动力方面的个性心理特征。27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替代强化,指学习者通过观察其他人实施这种行为后所得到的结果来决定自己的行为指向。28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相对评价是在被评价对象的群体中建立基准(通常均以该群体的平均水平作为基准),然后把该群体中的各个对象逐一与基准进行比较,以判断该群体中每一成员的相对优势。29 【正确答案】 A30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我国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对未完成义务教育的未成年犯和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

18、施的未成年人应当进行义务教育,所需经费由人民政府予以保障。二、填空题31 【正确答案】 学会学习32 【正确答案】 教书育人33 【正确答案】 评价34 【正确答案】 教育实用心理学35 【正确答案】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问题的讨论36 【正确答案】 在实践中应用所学知识37 【正确答案】 发散38 【正确答案】 认知失调39 【正确答案】 发展40 【正确答案】 1986三、简答题41 【正确答案】 (1)深度加工记忆材料;(2)有效运用记忆术;(3)进行组块化编码;(4)适当过度学习;(5)合理进行复习。42 【正确答案】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3

19、)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的统一。四、材料分析题43 【正确答案】 这种做法违背了记忆规律,也是行之无效的。学生识记的效果与识记材料的性质和数量有关,在一定的时间内不宜过多,否则,易引起学生过度的疲劳,降低记忆的效果,同时,“漏一补十”“错一罚十”的做法易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和记忆的信心和主动性,对进一步学习产生心理障碍。44 【正确答案】 该教师对待提出质疑的学生的方式,严重挫伤了该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违反了“ 教师主导与学生自觉性相结合” 的原则,特别是违反了“创造民主的教学环境” 。民主的教学环境能使学生的思维经常处于积极的活动之中,主动地探索新知,能

20、使学生的聪明才智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从而使启发的效果处于最佳状态。五、教育写作题45 【正确答案】 面对严峻挑战。教师如何创新用信息技术打造现代化教师21 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是教育的竞争。而教育成败的关键在教师。随着终身学习观念在全社会的进一步确立,实现教师在任教学校的终身学习发展,已成为摆在每位校长面前的首要任务。 以新一轮教育改革为契机,以学校整体改革实验为载体,经过不懈的努力和探索,我们逐步走出了一条运用信息技术构建教师终身发展大环境的现代化教师教育之路。现在学校的办公室、所有班级均安装有电脑、电视,并且通过光缆把全校的计算机全部联入了国际互联网,使信息高速公路深入到每个办公室和教

21、研组,深入到每个班级,真正达到了“ 班班通、室室通 ”。它打开了一扇通往世界的窗户,能让全体教师打开窗子,迎接新世纪的八面来风,从而放开眼界,敞开心胸,站在高处,用全新的眼光审视我们的教育、反思我们的教学。通过网上学习,引导全体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提高网上搜集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同时引导教师利用网上信息展开讨论,锻炼处理信息、批判信息的本领。利用校园网网站,给全体教师开拓出一片自由挥洒的天地。利用网站论坛,教师们可以自由发表各种感想、见解和心得体会,可以提出问题与大家探讨,可以交流对话或针对不同观点进行论辩,还可以提供思路与校内外的专家、同行共同研究;利用学校论文库可以刊登自己最新的研究成果,

22、或者评价别人的成果,借鉴已有的经验;利用文件传输服务,可以共享自己制作的课件,展示自己的作品,公布自己的课程计划;利用视频点播可以播放自己的优秀教学课例,和大家共同分享和研究网络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传统的学习、工作模式,而且把全校师生的感知与思维带到了一个全新的广阔的境界,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的学习观念与教育观念,教师和学生们不是在看网络,而是在用网络来看世界,感受世界。网络已不再是外在的事物,而是成为“ 人本身的一部分 ”是人类的感官的延伸,大脑的扩展。网络使信息传递变得方便而快捷,使交流变得广泛而轻松。同时也为科学管理和民主决策提供了新的途径。我们可以把一个学年度的课程计划公布到网上,向教师、家长、学生和社会人士征求意见;可以把每个教师的工作绩效输入数据库,让计算机精确地统计每个人的工作绩效;给每位教师建立网上“亮点储蓄袋” ,把每位教师平日的各项工作的“ 亮点”记录在网上,定期展示给大家,既可以增进教师间的相互了解,增加学校工作的透明度,又可以让教师间相互学习、借鉴,共同提高。另外,还可以用网络进行不记名投票,举行“全民” 公决;可以让老师们对学校的大事小情发表意见和见解;或者让学生评价学校和老师敞开心胸之后,网络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手段,更是一种制度,一种思想,一种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职业资格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