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江西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学原理)模拟试卷16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explodesoak291 文档编号:896043 上传时间:2019-02-26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4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资格类试卷]江西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学原理)模拟试卷16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江西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学原理)模拟试卷16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江西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学原理)模拟试卷16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江西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学原理)模拟试卷16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江西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学原理)模拟试卷16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江西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学原理)模拟试卷16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说的是( )。(A)遗传的重要性(B)环境的重要性(C)改变的重要性(D)学习的重要性2 人的发展是指人的( ) 发展。(A)身体和心理(B)智力(C)个性(D)社会性3 被心理学家称之为“ 心理断乳期 ”的时期发生在( )。(A)小学阶段(B)初中阶段(C)高中阶段(D)大学阶段4 遵循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教育应该( )。(A)抓关键期(B)循序渐进(C)因材施教(D)教学相长5 对学生的发展起主导作用的是( )。(A)遗传素质(B)主观能动性(C)学校教

2、育(D)环境教育6 教育要遵循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学记中的“当其可之谓时,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 。这句话反映了人的身心发展过程中存在( )的现象。(A)“关键期 ”(B) “依恋期”(C) “混沌期”(D)“最近发展区 ”7 人是一个积极、能动的主体,人与动物发展的显著区别之一就在于人是有意识的,具有主观能动性。这种主观能动性是通过人的( )表现出来的。(A)教育(B)环境(C)遗传(D)活动8 提出“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 ,把人的发展过程完全归结为生物学上的成熟,片面夸大遗传的作用而且认为教育和后天的其他影响对于人的发展是无足轻重的观点的学者是( ) 。(A)霍尔(B)洛克(C)高

3、尔顿(D)华生9 个体主观能动性对于个体的身心发展具有的作用是( )。(A)可能性作用(B)影响作用(C)决定作用(D)外在作用10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这句话体现影响身心发展的因素是( )。(A)遗传因素(B)环境因素(C)教育因素(D)个体主观能动性11 人的精神力量、情绪状态对整个机体能起到调节作用。帮助人战胜疾病和残疾,使身心得到发展,这现象说明了个体身心发展具有( )。(A)顺序性(B)阶段性(C)不均衡性(D)互补性12 对正常发育的学生来说,遗传素质对他的身心发展( )。(A)不起决定作用(B)起导向作用(C)起决定作用(D)起一般作用13 个体在不同的年龄

4、段表现出的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的( )。(A)差异性(B)顺序性(C)不平衡性(D)阶段性14 以下关于个体身心发展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个体身心发展是指个体在从有个人意识起到生命结束的全部过程中不断发生变化的过程(B)所谓个体身心发展,是指个体身心特点的普遍性的变化并不特指积极或消极的变化(C)个体身心发展包括生理的发展与心理的发展(D)个体身体的发展包括个体体质的发育与体质的变化15 一般地说,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它们是( )。(A)01 岁,13、1415、16 岁(B) 01 岁,11、12 岁(C) 13 岁,13、1

5、415、16 岁(D)13 岁,11、12 岁16 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的决定作用的是( )。(A)威尔逊(B)格赛尔(C)斯金纳(D)华生17 教育要传授受教育者“何以为生” 的本领,这属于教育的 ( )。(A)个体享用功能(B)个体谋生功能(C)个体社会化功能(D)个体职业意识功能18 学记中的“ 时过然后学,则虽勤苦而难成 ”,说明教学工作应遵循个体身心发展规律是( ) 。(A)顺序性(B)互补性(C)不均衡性(D)个别差异性19 ( )继承了华生的环境决定论观点,认为人的行为乃至复杂的人格都可以通过外在的强化或惩罚手段来加以塑造、改变、控制或矫正。(A)杜威(B)斯金纳(C)洛克(D

6、)威尔逊20 “有的学生性格深沉、含蓄,而有的学生则表现为奔放、热烈” ,这说明了青少年身心发展的( ) 。(A)顺序性(B)不均衡性(C)可变性(D)个别差异性21 俗语“人心不同,各如其面” ,说明了儿童身心发展具有 ( )。(A)顺序性(B)不平衡性(C)阶段性(D)个别差异性22 “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 强调的是( )。(A)环境决定论(B)遗传决定论(C)教育万能论(D)二因素论23 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 )规律的反映。(A)顺序性(B)不平衡性(C)阶段性(D)个别差异性24 心理学家提出了发展的关键期或最佳期的概念,其依据是身心发展的

7、( )。(A)顺序性(B)阶段性(C)不平衡性(D)互补性二、判断题25 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是无条件的,万能的。(A)正确(B)错误26 教育要适应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所以教育必须被动迁就儿童身心发展的现有水平和特点。(A)正确(B)错误27 “人的全面发展 ”是一个相对概念,而不是一个人事事都懂,样样都会,其精神实质是指人在发展上的自由、自主、和谐、丰富和变化。(A)正确(B)错误28 在个体心理发展过程中后天环境起决定作用。(A)正确(B)错误三、简答题29 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影响作用。30 简述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31 简述学校教育在个体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原因。32 试分

8、析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江西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学原理)模拟试卷16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题干的意思是:人刚出生的时候,本性都是善良的:这种善良的本性并没有很大的差别,但长大过程中,每个人因为生活环境以及受教育情况的差异,各人的习性向着不同的方向发展,生活习惯及个性的差距就越来越大了。题干体现了环境的重要性。【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人的发展,包括身体和心理两方面的发展。身体的发展是指机体的各种组织系统的发育及其机能的增长,是人的生理方面的发展。心理的发展是指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想象、情感、意

9、志、性格等方面的发展,是人的精神方面的发展。所以本题选 A。【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心理断乳期”。【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人的发展速度在整个发展的进程中不是匀速前进的而是呈现出加速与平缓交替发展的状态。人的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要求教育要掌握和利用人的发展的成熟机制,抓住发展的关键期不失时机地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所以本题选 A。【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在学生的发展中,有四个方面的因素在起作用:一是遗传,二是环境,三是教育,四是主观能动性,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学校教育。所以本题选

10、C。【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当其可之谓时,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的意思是:错过了学习的关键期,学习的效果就会差。【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人的主观能动性是通过人的活动表现出来的。离开人的活动,遗传素质、环境和教育所赋予的一切发展条件都不可能成为发展的现实。【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8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霍尔“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的观点,片面夸大了遗传的作用。【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9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主观能动性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力,是促进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10 【正确

11、答案】 B【试题解析】 这句话出自荀子.劝学,意为“蓬草长在大麻田里,不用扶持,自然挺直。白色的细沙混在黑土中,也会跟它一起变黑”。其强调的是环境因素对身心发展的重要性。【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1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题干所述体现了心理机能对生理缺陷的有效补充,属于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1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主观能动性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力,是促进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1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阶段性指个体在不同的年龄段表现出不同的身心发展的特征及主要矛盾

12、。【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1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个体身心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变化的过程,故 A 项错误。个体身心变化发展的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方面变化的过程,故 B 项错误。个体身体的发展包括个体体质的正常发育和体质的增强两个方面。D 项表义不够全面故错误。本题正确答案选 C。【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1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儿童身心发展的两个高速发展期分别是新生儿和青春期,新生儿为01 岁,青春期是十三四至十五六岁。【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1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美国心理学家格赛尔强调成熟

13、机制对人的发展的决定作用。【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1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教育的个体谋生功能是指:一方面,教育可以通过个体社会化,将社会文化行为规范传递给新一代,使他们获得未来社会生活或职业生活中相应的角色和意识,以便他们在进入社会生活时能尽快地适应新环境;另一方面,教育要传授“何以为生”的本领。个体谋生的需要,要求教育必须教人“学会生存”,在当代,这不仅是学校教育的任务,也是整个终身教育的职责。【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18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时过然后学,则虽勤苦而难成”是指过了适当的学习时期才去学习,虽然努力苦学,也难有成就。说明了不同时期学习的效果存在很大的差异,

14、体现了学生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19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20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具体表现:个别差异性在不同层次上存在。从群体的角度看,首先表现为男女性别的差异;不仅是自然性别上的差异,还包括由性别带来的生理机能和社会地位、角色、交往群体的差别。其次,个别差异表现在身心的所有构成方面,其中有些是发展水平的差异,有些是心理特征表现方式上的差异。教学启示:教育必须因材施教,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和积极因素,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大的发展。【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2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人心

15、不同,各如其面”意思是人的个性、品行如同自己的面貌一样,各有不同,就是说人与人之间的个性不同,存在着差异性。【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2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强调的是遗传决定论。【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2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同一方面的发展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是不均衡的:二是不同方面所达到的某种发展水平或成熟的时期是不同的。即有的方面在较早的年龄阶段已经达到较高的发展水平,有的则要到较晚的年龄阶段才能达到较为成熟的水平。【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2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教育要遵循儿童身心发展

16、的不均衡性,要适时而教,即要在儿童发展的关键期或最佳期及时的进行教育。【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二、判断题2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共有四个:遗传、环境、教育(主要是学校教育) 和个体主观能动性。学校教育影响着人的发展,但它不是无条件的、万能的,它依赖于人的主观能动性等其他方面共同作用。【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2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教育要适应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但并不是说就必须迁就儿童身心发展的现有水平和特点。教育和人的发展是相互制约的关系:一方面,教育在个体的身心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另一方面,教育又要受个体身心发

17、展规律的制约,个体身心发展状态是教育行为的依据。【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27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这种观点是正确的。“人的全面发展”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所谓“相对”有两层含义:第一,“全面发展”是相对于“片面发展”而言的。“人的片面发展”的实质是指人在发展上受强制、遭奴役、被凝固,以及由此而造成的人在发展上的分裂、失衡、扭曲和畸形。与之相对应,“人的全面发展”的实质是指人在发展上的自由、自主、和谐、丰富和变化。第二,“人的全面发展”的“全面”只具有相对的意义,而不具有绝对的内涵。但许多人总喜欢把“全面”绝对化,似乎“全面”就是无一缺陷,无一短处。说到教育上,那就是德智体美劳各方面都好

18、,数理化文史哲各门功课均优。这种想法是错误的。【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2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人的发展是由人的主观能动性决定的,后天的环境和教育只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三、简答题29 【正确答案】 (1)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起主导作用。主导作用即指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具有主要的、导向性的作用。(2)学校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的主导作用源于学校教育的特殊性。第一,学校教育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第二,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计划性、系统性以及高度的组织性。第三,学校教育是一支经过专门训练的教师队伍担负的培养人的工作。(3)两点认识: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

19、并不是万能的;学校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的主导作用是有条件的。【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30 【正确答案】 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五个基本规律:(1)个体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2)个体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3)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4)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互补性。(5)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31 【正确答案】 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原因包括以下几点:(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2)学校教育是通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3)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4)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32 【正确答案】 遗传素质是指通过某种遗传物质所传递的、父母和种系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人的一些解剖生理特点。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必要物质前提。具体地讲:(1)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2)遗传素质的生理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的过程及其阶段。(3)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在构成身心发展的个别特点上具有一定的影响。(4)遗传素质在个体发展的不同阶段作用的大小不同,随着个体不断地发展,遗传的作用日益减弱。(5)遗传素质对人发展影响的大小与其本身是否符合常态有关。(超常、低常、生理缺陷等)【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职业资格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