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江西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课程和教学的基本理论与实践)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ideacase155 文档编号:896156 上传时间:2019-02-26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资格类试卷]江西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课程和教学的基本理论与实践)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江西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课程和教学的基本理论与实践)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江西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课程和教学的基本理论与实践)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江西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课程和教学的基本理论与实践)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江西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课程和教学的基本理论与实践)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江西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课程和教学的基本理论与实践)模拟试卷 2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从课程功能的角度划分,课程可分为( )。(A)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B)基础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C)必修课和选修课(D)工具性课程和知识性课程2 以杜威为代表的( ) 流派认为,以学科为中心的传统课程是不足取的,应代之以儿童活动为中心的课程。(A)后现代主义课程论(B)经验主义课程论(C)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D)存在主义课程论3 课程具体表现为( ) 。(A)课程目标(B)课程标准(C)课程内容(D)课程资源4 校本课程又称( ) 。(A)一级课程(B)二级课程(C)三级课程(D)地方

2、课程5 注重拓展学生的知识与能力,以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着眼于培养、激发和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发学生的潜能,体现不同基础要求、具有一定开放性的课程是( )。(A)基础型课程(B)拓展型课程(C)研究型课程(D)选修课程6 教育机构或学校为了实现教育目的而制定的有关课程设置的文件是( )。(A)课程标准(B)课程方案(C)课程目标(D)教科书7 根据课程计划的实施要求,课程分为( )。(A)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B)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C)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D)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8 泰勒提出的教育目标的表述方式有别于以往的做法,做到了目标后的行为及能在生活中运用的范围。他采

3、用的表述方式是( )。(A)陈述式(B)列举式(C)二维图表式(D)概括式9 道尔顿制是由美国教育家( )于 1920 年在美国马萨诸塞州道尔顿中学创设的。(A)克伯屈(B)帕克赫斯特(C)杜威(D)夸美纽斯10 教学的首要任务是( ) 。(A)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B)体育(C)美育(D)德育11 最早提出班级授课制理念的是夸美纽斯的哪部著作?( )(A)教育论著全集(B) 泛智学校(C) 大教学论(D)论天赋才能的培养12 选择教学方法的主要依据是( )。(A)教学目标和学生学习结果的类型(B)教师的爱好(C)教学媒体(D)教学有法,教无定法13 “设计教学法之父 ”是( )。(A)杜威

4、(B)克伯屈(C)帕克赫特(D)夸美纽斯14 学生学习的根本特点在于它是接受前人经验,是一种( )学习。(A)被动(B)间接(C)接受(D)直接15 课堂教学要求教师的语言要抑扬顿挫,符合感知的( )。(A)强度律(B)差异律(C)活动律(D)组合律16 “授人以鱼,只供人一饭之需;授人以渔,此生受用无穷” ,这句话提示我们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 ) 的一种形式。(A)学习态度(B)学习习惯(C)学习方法(D)学习品德17 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这遵循的是( )。(A)直观性原则(B)启发性原则(C)循序渐

5、进原则(D)巩固性原则18 关于教学过程,历史上的一些教育家曾经有过论述,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杜威主张教学过程是建立在心理学的统觉理论的基础上(B)赫尔巴特认为教学过程是新旧观念的联系和系统化的过程(C)凯洛夫认为教学过程要建立在感官直接的基础上(D)夸美纽斯主张教学建立在理性认识的基础上19 教师把实物教具展示给学生,或者为学生做示范性实验,使学生通过直观感知获得知识的方法,叫作( )。(A)参观法(B)实验法(C)演示法(D)练习法20 练习式教学模式的目的是( )。(A)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B)使学生达到对教学内容的真正理解(C)巩固知识,达到熟练程度,培养技能、技巧(D)引导

6、学生探索问题,主动地解决问题21 在 1951 年提出“ 范例教学 ”主张的是( )。(A)赫尔巴特(B)瓦 .根舍因(C)怀特海(D)克伯屈22 教学的内容、方法、分量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是他们能够接受的,但又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他们经过努力才能掌握的,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体现了( ) 。(A)理论联系实际原则(B)因材施教原则(C)直观性原则(D)量力性原则23 ( )提出“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裴斯泰洛齐(D)杜威24 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 。(A)为保证学生的新鲜感,应该在较短的时间内一次性呈现所有新知识(B)为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知识讲

7、述的时间越长越好(C)为保证学生的快速吸收,课堂讲述的知识内容要严密组织(D)为保证学生对新内容的学习,课堂中应当着重复习旧内容25 教师提出课题和一定材料,引导学生自己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一系列活动,最后得出学习结果的方法是( )。(A)研究探讨法(B)暗示教学法(C)发现法(D)范例教学法26 教师通过语言对教材内容进行解释、说明、分析、论证等,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的讲授方式是( ) 。(A)讲述(B)讲读(C)讲解(D)讲演27 板书是用来传递教学信息的一种言语活动方式,板书的原则包括( )。(1)目标明确,针对性强 (2) 语言正确,科学性强(3)书写规范,示范性强 (4)

8、重点突出,条理性强(5)形式多样,趣味性强 (6) 内容详尽(A)(1)(2)(3)(4)(5)(6)(B) (1)(2)(3)(4)(5)(C) (2)(3)(4)(5)(6)(D)(1)(2)(3)(4)(6)28 教学智慧的基本属性是( )。(A)实践性(B)长期性(C)复杂性(D)临场性29 提问是一项具有悠久历史的教学技能,下列哪项不属于提问的类型( )。(A)迂回提问(B)台阶提问(C)疏导提问(D)知识提问30 新课程观认为,知识技能的本质在于( )。(A)学生通过知识技能提高动手能力(B)学生通过知识技能进行批判性、创造性思维(C)学生通过知识技能提升自身综合素质(D)学生通过

9、知识技能掌握更多的科学知识31 ( )是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性文件,是课程建设、课程标准、课程管理、课程评价的依据和基础。(A)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B)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C)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D)普通中小学课程方案32 在我国当前的课程管理改革中,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它们是( )。(A)政治课程、种族课程和性别课程(B)原始课程、艺术课程和经验课程(C)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D)学校本位课程、个人本位课程和社会本位课程二、简答题33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分组教学在一些国家出现。所谓分组教学,就是按

10、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把他们分为水平不同的组进行教学。分组教学也是集体教学的一种形式,一般可分为两类:外部分组和内部分组。论述两类分组的内涵及分组教学的优点与不足。34 简述现代课程评价的特点。江西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课程和教学的基本理论与实践)模拟试卷 2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从课程制定者或管理者层次角度划分,课程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以课程任务为依据,课程可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根据课程计划对课程实施的要求,课程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从课程功能角度划分,课程可分为工具性课程、知识性课程、技能性课程、实践性

11、课程。本题选 D。【知识模块】 课程论基础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杜威是经验主义课程论的代表人物。经验主义课程论也称学生中心主义课程理论,学生中心课程是指以学生的主体性活动和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程,即以选择和组织学习经验为基础,用学习者的兴趣、需要、问题等组成的课程,其学习形式是通过学习者的活动来解决问题,故本题答案选 B。【知识模块】 课程论基础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在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教学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其中,课程标准一般由说明部分和本文部分构成,此题选 B。【知识模块】 课程论基础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我国实行“三级课程管理体系”,即国家课程(一级

12、)、地方课程(二级)和校本课程(三级) 。因此,校本课程又称三级课程。【知识模块】 课程论基础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基础型课程注重促进学生基本素质的形成和发展,是全体学生必修的课程。拓展型课程注重拓展学生的知识与能力,以培育学生的主体意识、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提高学生自我规划和自主选择能力为宗旨,着眼于培养、激发和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是一种体现不同基础要求、具有一定开放性的课程。研究型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与能力,是学生运用研究性学习方式,发现和提出问题、探究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自主与创新精神、研究与实践能力、合作与发展意

13、识的课程,是全体学生限定选择修习的课程。选修课程是指一个教育系统或教育机构里法定的,学生可以按照一定规则自由的选择学习的课程种类。【知识模块】 课程论基础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课程方案(教学计划):教育机构或学校为了实现教育目的而制定的有关课程设置的文件。课程标准:在一定课程理论指导下,依据培养目标和课程方案以纲要形式编制的有关教学科目内容、教学实施建议以及课程资源开发等方面的指导性文件。教科书(课本):依据课程标准编制的教学规范用书。【知识模块】 课程论基础7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根据不同的标准,课程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根据课程计划中对课程实施的要求不同,课程可以分为必

14、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根据课程的表现形式,可以分为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根据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的主体不同,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根据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可分为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故本题选 A。【知识模块】 课程论基础8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泰勒采用的关于教育目标的表述方式为二维图表式,将课程目标中的学习内容和学生的学习行为明确地对应起来,使得目标的陈述既说明了目标的内容方面,又说明了目标的行为方面。【知识模块】 课程论基础9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教学论基础10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教学的基本任务主要包括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的智

15、力、体力和创造才能;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关注学生个性发展。其中,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教学的首要任务。【知识模块】 教学论基础1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17 世纪,夸美纽斯在总结当时教育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其论著大教学论(1632) 首先对班级授课这种新的教学组织形式进行了研究,确定了班级授课制的基本轮廓。【知识模块】 教学论基础1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有: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 学生特点;教学时间、设备、条件;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教学目标是选择教学方法的

16、主要依据。学习结果是教学目标的一种描述,是学习者经过教学后知情意方面的发展和变化。故本题选 A。【知识模块】 教学论基础1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设计教学法由杜威首创,后经他的学生克伯屈改进并在全国推广产生影响,所以克伯屈被称为“设计教学法之父”。【知识模块】 教学论基础1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学生学习的根本特点是以掌握间接知识经验为主。学生主要是学习和掌握前人所积累的各门科学知识,即间接的知识经验,在较短的时间内接受人类的认识成果。学生的学习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的过程,而是主动地学习的过程。【知识模块】 教学论基础1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感知规律包括:(1)强

17、度律。直观对象必须达到一定强度,才能为学习者提供清晰的感知。(2)差异律。指对象和背景的差异影响人们的感知效果,对象和背景差异越大,将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出来越容易。(3)活动律。指活动的对象较之静止的对象容易感知。(4)组合律。指空间上接近、时间上连续、形状上相同、颜色上一致的事物,易于构成一个整体为人们所清晰的感知。【知识模块】 教学论基础1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学习方法是通过学习实践总结出的快速掌握知识的方法。因其与学习掌握知识的效率有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知识模块】 教学论基础1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题干所述为循序渐进原则的定义。【知识模块】 教学论基础18

18、【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17 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一切知识都从感官的知觉开始的”,主张把教学建立在感觉活动的基础上。19 世纪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试图以心理学的“统觉”原理来说明教学过程,认为教学过程是新旧观念的联系和系统化的过程。【知识模块】 教学论基础19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演示法指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采取现代化视听手段等,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这里的“示范性实验”与实验法里的“实验”不同。演示法里的“示范性实验”中实验的操作者是教师,目的是为学生做示范。实验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一定的仪器、设备,通过条件控制引起实验对象

19、的某些变化,从观察这些变化中获得知识的方法。这里的“实验”操作者是学生,目的是完成一定的操作,形成技能技巧。故本题选 C。【知识模块】 教学论基础20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练”包括练习作业、实验操作、检查评估和训练思维等,即让学生在课堂上养成动脑、动口、动手、动眼的良好习惯,使其对所学知识加深理解、深化巩固,并能得到运用和发展,使知识、技能转化为能力;同时也可使信息及时反馈、及时补救,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知识模块】 教学论基础2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在 1951 年提出“范例教学”主张的是瓦.根舍因;赫尔巴特提出的是四段教学法;怀特海提出的是智慧教学模式;克伯屈改进

20、了由他的老师杜威提出的设计教学法。【知识模块】 教学论基础2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题干所述为量力性原则的概念。【知识模块】 教学论基础23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教学论基础2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知识的学习要科学合理,学生在短时间内关注的信息很有限,在短时间一次性呈现所有新知识,不能保证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吸收,A 项错误。讲述的时间也要合理控制,因为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有限,B 项错误。复习要适时适当,课堂上着重复习旧内容会影响学习效率,影响学生的求知欲,D 项错误。C 项正确。【知识模块】 教学论基础2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题干所述为发现法的含义。

21、【知识模块】 教学论基础2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题干所述为讲解的概念。【知识模块】 教学技能与教学智慧27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教学技能与教学智慧28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实践性是教学智慧的基本属性。因为教学智慧是实践性存在方式的一种表达,是基于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关注和行动而形成的特殊智慧。【知识模块】 教学技能与教学智慧29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提问的类型包括诱导提问、疏导提问、台阶提问和迂回提问。【知识模块】 教学技能与教学智慧3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新课改的新知识观是指新课程不再把知识技能视为凝固起来的供人掌握和存储的东西,它合理地承认

22、了知识、技能的不确定性,知识技能的本质在于人们通过它而进行批判性、创造性思维,并由此建构出新的意义。所以我们推行的新课改强调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灵魂就是培养创造性。【知识模块】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3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于 1999 年正式启动,1999 年 6 月 15 日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拉开了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序幕。2001 年 5 月 29 日,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正式颁布。2001 年 6 月,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基本方向的确立,所以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

23、导性文件是2001 年发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普通中小学课程方案是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制定的。【知识模块】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3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新课程改革适当减少了国家课程在学校课程体系中所占的比重,形成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级课程并行的层次结构。【知识模块】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二、简答题33 【正确答案】 (1)外部分组是指打乱传统的按年龄编班的做法,按学生的能力和学习成绩编班。外部分组主要有两种形式:学科能力分组和跨学科能力分组。(2)内部分组是指在传统的按年龄编班的班级内,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编组。内部分组也有两种:一种是不同学习内容和不

24、同学习目标的分组,另一种是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相同而采取不同方法和媒体的分组。(3)分组教学最显著的优点在于它比班级授课制更切合学生个人的水平和特点,便于因材施教,有利于人才的培养。但是,它仍存在一些较严重的问题。一是很难科学地鉴别学生的能力和水平;二是在对待分组教学上,学生、家长和教师的意愿常常与学校的要求相矛盾;三是分组后造成的副作用很大,往往使快班学生容易产生骄傲心理,使普通班、慢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普遍降低。【知识模块】 教学论基础34 【正确答案】 (1)促进被评价者的发展;(2)要求评价者和被评价者具有共同的价值取向;(3)注重过程评价;(4)关注个体差异;(5)强调评价主体多元化。【知识模块】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职业资格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