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福建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语文)模拟试卷18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wealthynice100 文档编号:896641 上传时间:2019-02-26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资格类试卷]福建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语文)模拟试卷18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福建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语文)模拟试卷18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福建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语文)模拟试卷18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福建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语文)模拟试卷18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福建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语文)模拟试卷18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福建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语文)模拟试卷 18 及答案与解析单项选择题1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科学工作者需要有开阔的心胸,就是和自己学术观点不一样的同行也应坦诚相待,精诚合作(B)健康休闲是一种以恢复身心健康状态、丰富生活、完善自我为目的的闲暇活动(C)曾记否,我与你认识的时候,还是个十来岁的少年,纯真无瑕,充满幻想(D)上海音乐厅精心打造“五一” 晚会,奉献给观众的是一桌名家云集、名曲荟萃的文化大餐2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一项是( )。情趣是感受来的,起于自我的,可经历而不可描绘的;意象是观照得来的,起于外物的,有形象可描绘的。_。(A)情趣是基

2、层的生活经验,意象则起于对基层经验的反省。情趣如自我容貌,意象则为对镜自照(B)情趣是起于对基层经验的反省,意象则是基层的生活经验。情趣如自我容貌,意象则为对镜自照(C)情趣是基层的生活经验,意象则起于对基层经验的反省。情趣如对镜自照,意象则为自我容貌。(D)情趣是起于对基层经验的反省,意象则是基层的生活经验。情趣如对镜自照,意象则为自我容貌3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横线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孤独,荡 涤(d)人的矫饰和浮躁;孤独,诠释人的淳朴和淡泊;孤独,凝聚人的内涵和睿智;孤独,提升人的品位和境界(B)利害攸关而实话实说,连遇强手而毫不怯懦,检点省(shng)察而幡然知耻,路

3、见不平而拔刀相助:这就是勇敢(C)傅雷先生耻于蝇利蜗名之争,奋而辞职,闭门译述,翻译艺术日臻(zhn)完美,终以帙浩繁的译著,享誉学界(D)古文观止是由康熙年间两位名不见经传的选家所编,他们披沙捡金,遴选了二百篇琅琅(lng)上口、百读不厌的佳作4 依次填人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面对“两会”代表、委员的依法_,有的官员虽然还不能圆满答复,但都表现出心接受、认真反思的态度。在 5 月 4 日结束的第三届中国国际动漫节上,杭州市有关部门与中国动画学会签订合作_,准备共同培养动漫人才,开发动漫资源。距离同济大学校庆还有 5 天,世界各地的校友 _将启程,前往上海参加庆典,贺母校百年

4、华诞。(A)质对 协议 不日(B)质对 协约 翌日(C)质询 协约 翌日(D)质询 协议 不日5 下列汉字中,由四个音素组成的音节是( )。(A)端(B)有(C)扬(D)远6 下面列举的词义变化的例子,其变化类型属词义缩小的一例是( )。(A)响:回声声音(B)色:脸色颜色(C)狱:案件监狱(D)坟:土堆坟墓7 “期待视野 ”这一重要概念的提出者是 ( )。(A)黑格尔(B)姚斯(C)刘勰(D)布丰8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语文选修课程设计五个系列。以下各项中,不属于五个系列的一项是( )。(A)诗歌与散文(B)小说与戏剧(C)新闻与写作(D)文化论著研读9 ( )是中国古代最早一篇专

5、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A)大学(B) 中庸(C) 学记(D)乐记10 国家对在中学中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总要求称为( )。(A)中学教育目的(B)中学教育目标(C)中学教育原则(D)中学教育内容简答题11 简要说明边城里翠翠的人物形象。案例分析题12 以下是三个背影的教学案例,请作简要评析。例一一、课内交流段落提纲:回家奔丧丧事毕,赴南京,父子同行;事虽忙,不放心,亲自送行南京送别看行李,拣座位,再三叮咛;穿铁道,见背影,几度落泪北京思父持父信,见背影,泪光晶莹二、讨论:1本文人物描写的手段有哪些?2本文怎样描写父亲?3这些描写各安排在什么场景?4为什么要这样穿插安排?三、反复朗读,体味作

6、者真挚、深切的感情。例二一、将第六段作为讲析的切口,板书:外貌落魄潦倒动作一片深情 两次分离时背影:走几步、回头、说、落泪、混入、再找不着二、父亲送行的地方、动作、言谈。板书:终于自己送爱子心切 我自责看、讲、拣、嘱无微不至 内疚三、当时的家境、原因。板书:祖母死,父亲差使交卸祸不单行还亏空,办丧事,赋闲家境惨淡四、读首段,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读末段,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课文所饱含的真挚的父子之情。例三朱自清的背影是一篇语言十分朴素自然的散文。他对动词的重复使用(如两次使用“踌躇”)、同义动词 (如“嘱咐”“ 嘱“嘱托”)、动词同其他动词或助词的联合使用(如“看了看”“须穿过”“须跳下去”“

7、 爬上去”)、动词的照应使用(后边的“走过去”同前边的“穿过”、后边的“探身下去“ 同前边的“ 跳下去” 、后边的“爬上”同前边的“ 爬上去”)等则是非常具体的说明。通过对这些动词的分析,就可体会到父亲真诚朴素的情感。抓住了这些特点来教学,就会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精度,且节省许多时间。 13 下面是陋室铭的提问教案设计,请作简要评析。第一组提问:(1)粗读课文后,同学们对陋室总的印象如何?( 陋室不陋)(2)“陋室”为什么“不陋”?(斯是陋室,惟吾德馨)(3)这 8 个字哪两个字最为关键?( 德馨)第二组提问:(4)作者的“德馨”表现在何处?(“ 苔痕上阶绿” 至“无案牍之劳形”4 句)(5)(

8、讲析“苔痕 ”两句的环境、两个用得好的动词、写景的顺序之后) 到这里来的人多吗? (不多。从“ 苔痕上阶绿 ”可以看出)(6)到陋室来的人不多,到底是些什么人呢?( 鸿儒)(7)作者为什么要写自己的朋友是些什么人呢?( 写自己的朋友是博学之士、高雅之士,以显出自己“ 德馨”)(8)朋友走了之后做些什么呢?( 调素琴、阅金经)(9)可以看出室主人的志趣如何?( 高雅) (教学中顺势板书:景、友、趣)第三组提问:(10)作者明明在颂自己的陋室,为什么又写“ 诸葛庐”“子云亭”?(以“庐”“亭”比“陋室”,以“诸葛”“子云” 自比)(11)作者自比 “诸葛”“子云”的目的何在?( 表明作者想在政治和

9、文学上都干出一番事业)(12)那么,可以看出作者是个什么样的人?( 有远大抱负)(13)由此看来,这一句在表意上有没有更进一层?(更进一层,是“ 德馨”的深化)(14)全文结局照应了文中哪一句?( 惟吾德馨) (讲析中穿插诵读、背诵训练)第四组提问:(15)同学们能交流一下自己的座右铭吗?(16)同学们愿意欣赏仿铭新作吗?现代文阅读13 河声入梦来匡文立从小就习惯了身边伴着这样一条河流,习惯每天出门都看得见它,每个晚上枕边都听得见它。太习惯的事物常常会熟视无睹,对于这条河,你却不会。黄河这条河,自来有一种冲激心神的力量,不管你是不是在意它那些历史性质的内容,你都不可能面对黄河而无动于衷。在我们

10、那个城市,黄河的走势并不峭拔,河面也不宽阔,没有危岩裂石惊涛拍岸,也没有细腻的沙滩和柔媚的垂柳。一览无余的河床上,波涛是浑黄湍急的,有些热切和率性,又有些心不在焉,仿佛不想成为一道完整练达的风景,只是由着内心蓬勃的冲动,由着无须理由的情绪,倾泻出毫无城府又让你把握不定的什么。对于黄河,“母亲”是一个最为通用的说法。但我熟悉的那段黄河,令人无论如何联想不起“母亲”,它太散漫自在也太生涩骄矜了些,怎么看都完全是阳刚气质、处子风华、少年心性的。你远远听到的涛声不同。尤其在静夜,那涛声在什么地方若有若无喧响着,不停地喧响着,渐渐地越来越强烈和宏大,也越来越沉着和专心致志。你在梦里听着,不能不深深惊奇并

11、激动起来。“黄河之水天上来” , “黄河入海流”,最沛然的诗意和哲理对黄河而言,都显得自作聪明了。它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我们问得冥顽不灵,答得不着边际。“河五百年一清,圣人作” 。你不会知道,古人这个庄严的宣言,是有根有梢的经验之谈,是自有玄机的预测,还是一个天真而夸张的期盼?河清与圣人出世,又是谁感应着谁?专注着人世的风声雨声,“ 圣人作”会让我们心跳;俯仰厚地高天,却还是“ 河清” 更让我们不能不心跳。送水人拉着一辆板车,夏天“吱吱呀呀”碾过黄土飞扬的街道,冬天“吱吱呀呀” 碾过冰雪覆盖的街道。夏天和冬天,板车永远如期而至,停在每个院落的门前,送水人抽掉大水桶的木塞,浑黄的河水便注入小水

12、桶,这水担进院子,倒进一只只水缸,这里的人们吃的用的便全是它了。那是一个大有深意,值得人遐想不尽的场景。送水人的车辙,牵着话生生的黄河,直接湿润了黄土高原上每个干燥的日子。车辙这一端,持家的女人把叫做“明矾” 的东西投进水缸,搅动几下,就眼看着泥汤似的水一点点透明,到完全清澈了,缸底便沉淀下厚厚的泥沙。你要是愿意,可以相信这简直就是盘古开天地的具体而微,盘古假如没有一把明矾,他又是拿什么分离开了混沌?车辙另一端,啊,可就是“ 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 的旷古黄河了。黄水奔流向东方,几千年一如既往。千年的木制水车如同巨大的轮盘,半浸在水半悬在空,地老天荒慢吞吞转动,水车的背景上,千年的羊皮筏子让千年

13、的筏子客绷紧肌肉深躬腰背,一步步走过卵石遍布的河滩。童年的黄河,只有梦里的河声永远真切,永远动情如故。也许在黄河的梦里,昨天的水车和筏子注定消失,正如今天,烟囱之上的火炬注定在“退还一片蓝天” 的新世风中悄然引退。一切都是瞬息,黄河和它的水声,穿越海升陆沉的思虑,也穿越人间有对有错的历史,只是奔流而去,后面是清清浊浊的亘古记忆,前面是永不止息的时间与希望。14 在第一段中,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写黄河的魅力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15 作者认为,他所在的“那个城市” ,黄河具有什么样的 “个性”?16 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1)最沛然的诗意和哲理对黄河而言,都显得自作聪明了。(2)河清与圣人

14、出世,又是谁感应着谁?17 作者认为送水的场景具有什么样的“深意”?又是经过怎样的“遐想” 来阐述这一“深意”的?古诗词鉴赏17 定 林 王安石 漱甘凉病齿,坐旷息烦襟。 因脱水边屦,就敷岩上衾。 但留云对宿,仍 值月相寻。 真乐非无寄,悲虫亦好音。 注 定林:寺庙名,位于金陵(今南京 )。 仍:又。18 简析第三联中诗人表现情感的手法。19 诗人为什么认为“ 悲虫 ”也会有“好音”?结合全诗简要解析。填空题20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_。(李清照醉花阴)21 莫愁前路无知己,_。(高适别董大)22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_,则不复也。(论语.述而)23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_。(辛弃疾永遇乐.

15、京口北固亭怀古)24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这句话出自范仲淹的 _。25 小说蚀三部曲的作者是_。26 在曲律规定的字数之外所添加的字叫做_。27 高中语文选修课程设计_个系列。28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书面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的过程。29 按照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高中学生 45 分钟应能写_字左右的文章,课外练笔不少于 2 万字。写作题30 美国作家克里腾登写过一篇题为“母亲的价格”的文章,指出如果母亲的日常工作可获薪水,合理的年薪约为 6 万美元。母亲们做这些工作,做得细腻,做得纯粹,乐此不疲,头发做白了,腰做弯曲了,眼睛做昏花了,她们也毫

16、无怨言。子女们在接受母爱的同时,不知不觉之间,已经欠下了母亲那么巨大的一笔薪水。其实,不管是母爱、父爱,还是其他亲人以及老师对我们付出的爱,都无法简单地用金钱来衡量。只有我们懂得珍惜,才会真正体会其价值。请以“珍惜 ”为话题,自拟题目,自选文体 (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要求:(1)立意明确,内容具体,要写出“ 我”的真情实感;(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3)卷面整洁,书写工整。技能应用题31 子日:“温故而知新。” 回顾导入法是课堂导入法的一种,请以庄子的 秋水为例,运用回顾导人法导人新课。32 阅读下面的选段,分析在朱自清的笔下,春花和春风各有什么特色。春朱自

17、清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吹面不寒杨柳风 ”,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福建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语文)模拟试卷 18 答

18、案与解析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A 项成分残缺,“同行”缺少介词支配,应在 “和”字前加“与”;C 项指代不明,“还是”这三句到底说的是“我”还是“你”,没有说清;D 项暗换主语。本题选 B。2 【正确答案】 A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B 项省(xng)察;C 项“奋而辞职“应为“愤而辞职”;D 项“披沙捡金”应为“披沙拣金”,琅琅(lng)上口。因此本题选 A。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质对”,对质、对证;“质询”,质疑询问。第一空应填“质询”。排除 A、B 两项。“协约”指国与国协商订立的条约; “协议”指双方经过协商取得的一致意见。第二空填“协议”

19、合适。排出 C 项。因此本题选 D。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音素是构成音节的最小单位。一个音节最多包含四个音素符号。声调不计入音素。“端”拼音 dun,由四个音素组成;其余 B、C 、D 三项都由三个音素组成。因此本题选 A。6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A 项“响”词义由“回声”演变为“声音 ”,词义扩大;B 项“色”词义由“脸色”演变为“颜色”,词义扩大;C 项“狱”词义由 “案件“ 演变为“监狱”,词义转移;D 项“坟“词义由“土堆”演变为“坟墓”,词义缩小。因此本题选 D。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期待视野”指接受者在进入接受过程之前,根据自身的阅读经验和审美趣

20、味等,对于文学接受课题的预先估计与期盼。其提出者姚斯指出:“一部文学作品在其出现的历史时刻,对他的第一读者的期待视野是满足、超越、失望或反驳,这种方法明显地提供了一个决定其审美价值的尺度。”“期待视野”由姚斯提出。8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国家高中语文选修课程分为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选读与专题研讨五个系列,故选 C 项。9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其主要内容包括教育作用与教育目的、教育制度与教学管理、教育教学原则与方法等几大部分,被认为是“教育学的雏形”。10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教育目的规定了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

21、么样的人,规定了人才培养的质量规格标准,是对受教育者的总要求。即中学教育目的就是国家规定将中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才的总要求。简答题11 【正确答案】 翠翠天真善良、温柔清纯。她和外公相依为命,对外公关心备至。因为外公不理解她的心事,她就幻想出逃让外公去寻她,可是想到外公找不到她时的无奈,又为外公担心起来,为自己想法的后果害怕自责。她爱上了傩送,感情纯洁真挚。小说最后,傩送远去,她又矢志不渝地等待着心上人的归来,表现了她对爱的执著。案例分析题12 【正确答案】 背影的教学案例丰富多彩,可谓智者见智。以上三例,各具特色:从教学思路看,例一为“顺向思路” ,教学是从篇首讲至篇末;例二为 “逆向思路”

22、,教者从重点段落讲起,一步步地回溯;例三为“ 重点突破”思路,抓住文中“动词”的使用规律和表达作用进行咀嚼。从教学的着眼点看,例一重在篇的理解,例二重在段的讲析,例三则重在线条的集聚。教学的“ 切口” 越来越细小,讲析和品评越来越细腻。从讲授的主要内容看,例一呈“并列式” ,人物分析、场景分析、情感分析可形成几个板块;例二呈“ 回扣式 ”,教师先突出中心段,以后每讲析一个层次都回扣一次中心段;例三呈“ 聚焦式”,所有的内容都从不同角度指向 “动词”这个中心。从板书设计看,例一可形成全篇式整体性板书,例二可形成局部式分层板书,例三则可形成笔记式条文板书。若细心咀嚼,以上三个教例还可以启迪我们:(

23、1)如何就这些设计再加以改进;(2)如何就这些设计加以组合;(3) 我们还能设计出哪一种别致的思路。细细地体味再加上一些“ 挑剔” ,就可以创造新的模式。13 【正确答案】 此教例的提问设计如行云流水,别具一格。这个教例的教学意义在于提供了一个“ 提问链”或一个“问题群”。这个教例的学术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个颇有个性特点的提问设计的典型。很多的研究提问艺术的文章都只是用列举的形式组合一些提问的样式、类型、技巧和方法,我们无法窥见某个提问在全篇课文教学过程中的真实面貌。分析某一个教例提问艺术的文章平时十分罕见。 现在我们可以试析一下此教例的提问艺术。(1)四组提问在布局上的艺术:第一组的提问意在“

24、切入” ,开讲便触及到课文主旨;第二组提问意在“ 顺承 ”;第三组提问意在“深化”;第四组提问意在“ 引申”。四组提问以“起承转合 ”,有一气呵成之美。(2)16 个问题的连接艺术:这就是本文的问题所点示的“连环问”“顶针问”的设计艺术。16 个问题就像“ 成语接龙 ”似的一个衔着一个,形成一种形式美妙的 “追问”,把全篇课文的讲析内容全部带了出来。(3)个体的提问的设计艺术:有的提问起铺垫作用,有的提问起过渡作用,有的提问起引思作用,有的提问起活跃气氛作用。此中最具艺术的,是不少的“曲问” 或“逆问”。例如第(5)(6)(7)问,带着学生深深地进入了课文。这些提问一反文言文教学中的串讲,让学

25、生在每一句课文的理解中都绽放出思维的火花。现代文阅读14 【正确答案】 (1) 从熟悉程度方面:即使再熟悉,也不会对黄河熟视无睹;从自然力量方面:即使不考虑它的历史内容,也会被黄河感动。(2)强调黄河自身的伟大;确立了全篇叙事的基调。15 【正确答案】 (1)具有少年心性,热情率真;(2)具有阳刚气质,雄浑壮美;(3)具有处子风华,绰约纯洁。16 【正确答案】 (1)在阅尽沧桑的黄河面前,人类的想象和哲思终究还是渺小的,不足以解读这条大河。(2)对“河清“与“ 圣人作”的关系提出疑问,对“河五百年一清,圣人作”这一古老的传说提出质疑。17 【正确答案】 (1) 送水车的车辙连接了黄河与黄土高原

26、上的百姓生活,“ 活生生的黄河”滋养了黄土高原上的人民;今天黄土高原上“ 持家的女人 ”用“明矾”净化黄河之水,从某种意义上说也算是实现了“河清”的梦想,说不定当初盘古分离天地用的也是这种方法。(2)从空间上展开联想;从时间上展开想象。古诗词鉴赏18 【正确答案】 “ 宿” 和“寻”皆为人的动作,运用拟人手法,把 “云”和“ 月”人格化。诗人欲和白云对宿,又逢明月相寻,写出诗人在定林寺流连忘返的愉悦心境。19 【正确答案】 诗人被罢官后,寄情自然山水,认为只要超越凡尘,便能随处得到自的快乐,即使悲鸣的虫声也是美妙的音乐。填空题20 【正确答案】 人比黄花瘦21 【正确答案】 天下谁人不识君22

27、 【正确答案】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23 【正确答案】 人道寄奴曾住24 【正确答案】 岳阳楼记25 【正确答案】 茅盾26 【正确答案】 衬字27 【正确答案】 五28 【正确答案】 进行创造性表述29 【正确答案】 600写作题30 【正确答案】 珍惜与生俱来的感动阳光总在风雨后,乌云上有晴空,珍惜所有的感动,我永远会在那里为你守候。题记传说女娲造人时,最先封入人体的就是感动。请聆听大自然吧!听一棵小草吐绿于夹缝之间,感动它的坚韧;听细雨滋润万物,感动它的喜悦;听苍鹰翱翔于天宇,感动它的自由。倾听春,当一只小虫吮吸小草猛然感到多汁,当一个孩子放风筝猛然感到飞腾,当一个患痛风的人猛然感到无比舒畅

28、,他们一齐感动着把嘴噘成吹口哨形,发出共同的声音春。倾听夏,傍晚青蛙在田间呱呱地叫,雷电在头上隆隆地响,杨柳随风摇曳长袖,我们共同感动夏日的热情奔放。倾听秋,感动那“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的气势。倾听冬,感动那“ 独钓寒江雪 ”的安静。莹白的世界,总是给人一种莫名的感动。我珍惜四季的感动。在家庭中,半夜学习之余,一杯送进屋中的白开水,是一种亲情的流露;遇到挫折,在背后为自己默默祝福鼓劲的,是一股亲情的泉水;成功时,为自己拍手喝彩的,也是一种亲情的感动。这所有的感动交织到一起,构成了我充满关爱、温情、幸福的家庭生活。在社会生活中,服务员的一声“

29、欢迎光临” ,列车员的一声 “祝你平安”,老师的一声“下次努力 ”,字里行间蕴含着关怀、爱心与不懈的守候。我把这些感动视为一颗颗珍珠,一一拾起,珍惜到永久。回首过去的学生生活,有欢乐,有笑语,有挫折之中的一双双援助之手,有元旦联欢会上一个个小品、相声,有一次次班会中的自省与教导,有同患难的知己,有学习上的互助。在这怀念学生生活之时只想对大家说一声:“珍惜学生生活的感动。”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片落叶润一片情,亲身经历了春潮暖身、秋风清高、夏夜绝句、寒冬凛冽。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因有了这么多感动而不虚此行,而我们所要做的并不多,希望所有人记住:“珍惜所有的感动,我永远会在那里为你守候。(作者:张博涵

30、,有改动)技能应用题31 【正确答案】 师:请同学们回顾一下,第 23 课劝学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生:学不可以已。 师: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论证这个论点的?生:学习意义、学习作用、学习的方法和态度三个方面。师:你们认为学习重要吗?生:重要。师:很好,聪明人都认为“学不可以已” ,那么,现在作为普通人的我们能停止学习吗?能骄傲吗 ?生:不可以,不能。师:那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新课,请同学们打开教材,翻到第 24 课秋水。32 【正确答案】 (1)作者通过对春花的描写,突出了花枝之繁、花色之艳、花气之香,春天的花不但种类繁多,而且在朱自清的笔下,她们都充满了生机,都是热爱生活、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讴歌了生命无与伦比、震撼人心的美丽。(2)把春风比喻为 “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突出了春风的温柔和煦;通过描写春风里的“青草味儿 ”、“流水”,突出了春风的清新可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职业资格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