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考试(初级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17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ownview251 文档编号:897874 上传时间:2019-02-27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8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考试(初级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17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考试(初级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17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考试(初级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17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考试(初级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17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考试(初级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17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学教师资格考试(初级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 17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亚氯酸盐(如 NaClO2)可用作漂白剂,在常温下不见光时可保存约一年,但在酸性溶液中,因生成亚氯酸而发生分解:5HCIO 2=4CIO2+H+FCI-+2H2O,分解时,刚加入硫酸时反应缓慢,随后反应迅速加快,释放出气态的二氧化氯。这主要是因为( )。(A)溶液中的 H+起催化作用(B)酸使亚氯酸的氧化性增强(C)溶液中的 Cl-起催化作用(D)放出的 ClO2 使反应的生成物浓度降低2 质量分数为 a 的某物质的溶液 mg 与质量分数为 b 的该物质的溶液 ng 混合后,蒸发掉 Pg 水,得到的溶液

2、每毫升质量为 qg,物质的量浓度为 c。则溶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3 N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L 二氯甲烷的分子数约为 NA 个(B)盛有 SO2 的密闭容器中含有 NA 个氧原子,则 SO2 的物质的量为 05mol(C) 176g 丙烷中所含的极性共价键为 4NA 个(D)电解精炼铜时,若阴极得到电子数为 2NA 个,则阳极质量减少 64g4 用浓氯化铵溶液处理过的舞台幕布不易着火。其原因是( )。幕布的着火点升高 幕布的质量增加氯化铵分解吸收热量,降低了温度 氯化铵分解产生的气体隔绝了空气(A)(B) (C) (D)5 一瓶密封

3、保存的 KNO3 饱和溶液,当温度改变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不管升温还是降温,溶液成分都保持不变(B)温度升高,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小(C)温度降低,仍为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D)温度升高,则变成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6 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或应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二氧化硅是生产光纤制品的基本原料(B)水玻璃可用于生产黏合剂和防火剂(C)盐析可提纯蛋白质并保持其生理活性(D)石油分馏可获得乙烯、丙烯和丁二烯7 关于右图所示装置的用途,说法正确的是( )。(A)若用排空气法收集 H2 时,气体从装置 b 端通入(B)若用排水法收集 O2 时,装置内应盛满水后

4、,正放时,气体从 b 端通入(C)若用来干燥 CO2 时,装置内应盛有约半瓶浓硫酸,气体从 a 端通入(D)医院给病人输 O2 时,装置内盛约半瓶蒸馏水,O 2 从 b 端通入,用来观察 O2的输出速率8 下列不属于研究性学习的特点的是( )。(A)探究性(B)实践性(C)随意性(D)过程性9 检查和评定教师的教学效果的唯一标准是( )。(A)课堂教学的效果(B)学生学习的效果(C)教师的备课态度(D)课程标准的实现情况10 某教师不顾学校条件,擅自决定使用电化教学,这违反了电化教学的( )。(A)动机原则(B)目的性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效果性与经济性相结合的原则11 中学化学教学中对

5、知识与技能目标的要求分为四个层次,从低到高分别是( )。了解 运用 掌握 理解(A)(B) (C) (D)12 在化学标准化考试中,一般要求试题的区分度在( )。(A)03 以上(B) 02 以上(C) 04 以上(D)05 以上13 有关下图所示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既可以与 Br2 的 CCl4 溶液发生加成反应,又可以在光照下与 Br2 发生取代反应(B) 1mol 该化合物最多可以与 3molNaOH 反应(C)既可以催化加氢,又可以使酸性 KMnO4 溶液褪色(D)既可以与 FeCl3 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又可以与 NaHCO3 溶液反应放 CO2 气体14 某元素只存在

6、两种天然同位素,且在自然界它们的含量相近,其相对原子质量为 1520,原子核外的电子数为 63。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它是副族元素(B)它是第六周期元素(C)它的原子核内有 63 个质子(D)它的一种同位素的核内有 89 个中子15 把三氯化铁溶液蒸干并灼烧,最后得到的固体产物是( )。(A)FeCl 3(B) Fe(OH)3(C) Fe3O4(D)Fe 2O316 右图是某服装标签的部分内容,下列有关认识错误的是( )。(A)里料是由一种材料制成的(B)涤纶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C)涤纶属于天然纤维(D)可通过灼烧来区别涤纶和羊毛17 电子计算机所用纽扣电池的两极材料为锌和氧化银,电

7、解质溶液为 KOH 溶液,其电极反应是:Zn+2OH -2e-=ZnO+H2O;Ag 2O+H2O+2e-=2Ag+2OH-;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锌为正极,Ag 2O 为负极(B)锌为负极,Ag 2O 为正极(C)原电池工作时,负极区溶液 pH 增大(D)原电池工作时,正极区溶液 pH 减小18 下列课程中侧重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目标的是 ( )。(A)微粒构成物质(B)认识化学元素(C)质量守恒定律(D)化学物质与健康19 初中化学课程目标共有( )个层次。(A)3(B) 4(C) 5(D)620 下列不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内容的是( )。(A)化学与社会发展(B)化学

8、反应原理(C)物质的化学变化(D)物质构成的奥秘 二、简答题20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是交流思想的工具。教师的教学语言在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方面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化学教师的教学语言要起到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作用,不仅要符合语言学的一般规律,满足语法和逻辑上的要求,还要反映化学事物的现象和本质,具备教育和教学的条件。问题:21 教师首先要保证教学语言的科学性,请问“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 这句话是否科学,为什么?22 除了要具有科学性以外,化学教学语言还应满足什么要求?22 化学教学中的板书是教师为配合讲授,利用黑板和粉笔进行书写、绘图,以引起视觉直观的教学手段。如果运用得恰当,可以集中学生注意力,有助

9、于学生系统理解讲授的内容和重点,有利于启发学生思考和帮助学生记笔记。问题:23 请简述教师在运用板书时的注意事项。24 请选择教材中的任一教学内容,设计一个板书。三、诊断题24 某教师在一次阶段测验中,设计了如下试题考查学生。集气瓶中盛有氮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体积比为 4:1),采用燃烧法除去氧气而得到较纯净的氮气时,最好采用的物质是( ) 。A铁 B红磷C木炭 D硫黄请回答下列问题:25 该题目的正确答案是_。26 解题思路是_。27 试分析造成学生解题错误的可能的原因。四、案例分析题27 生活中与化学相关的事例俯拾皆是,如何使素材成为课堂教学的“兴奋剂” ,促进学生积极学习愿望的生成,并能

10、实现课程标准中强调的“为学生创设体现化学、技术、社会、环境相互关系的学习情境使学生了解化学对人类的贡献,深刻体验化学的价值”这一目标,是教师在选取素材和使用素材中需要仔细思考的问题。下面是某位教师设计的“松花蛋中的化学” 的情境教学的过程:环节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创设情境】1展示课前调查:学生对松花蛋的了解和喜爱原因分析。2播放“毒皮蛋 ”相关新闻。3课题展示:松花蛋中的化学。环节二:提出问题,合作交流1“毒皮蛋 ”中的有毒成分是什么 ?该物质具有怎样的性质?2如何判断皮蛋是否有毒?3假如误食毒皮蛋,有没有自救措施?4如何制作健康皮蛋?5泥松花蛋和无泥松花蛋的制作原理分别是什么?有什么不同

11、?环节三:质疑释疑,深度探索1学生交流后质疑。2学生相互释疑。3教师指导点拨。环节四:提炼总结,有效评价1知识点梳理与总结。2研究方法总结与分析。3学生学习状态和效果评价。环节五:深刻反思,提出问题1回顾松花蛋的发展史,引导学生猜想设计优化的制作松花蛋方案。2结合社会现实,对“毒皮蛋” 进行社会分析。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8 请简要分析如此设计环节一的作用。29 如果你是该教师,你将如何实现环节二的设计?30 上述教学设计采用的是情境教学法。请简要介绍情境教学法。五、教学设计题30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教学设计。材料 1: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的课程内容:了解吸附、沉降、过

12、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常用方法。材料 2:义务教育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目录(略)。材料 3:某教师的“ 水的净化 ”一课的部分教学设计材料。教法 本课题的教学围绕着三条线展开:情境线、问题线、知识线。教师密切联系生活与社会,充分应用各种资源创设不同类型的教学情境,形成情境线。在每个情境中设计与教学目标紧密联系的问题,从而衍生出问题线。学生在愉悦的情境和有思维价值的问题中,不断地发现、分析、解决问题,从而建构有关水的净化的知识线,以知识线来贯穿问题线。三条线构成科学的动态结构的课堂,从而引导学生实现三维目标。教学流程图呈现自然界浑浊的水,提出除去杂质的问题实验:明矾净水(沉淀)探究活动

13、:过滤掌握过滤装置与操作程序实验: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吸附)说明这些水仍非纯水引出硬水与软水的概念实验:区别软水与硬水了解软水与硬水的特征一硬水的软化方法提出问题:如何获取纯净水实验:蒸馏水的获取了解蒸馏装置与主要操作自来水厂净水过程(净水方法的综合利用过程)消毒方法(化学变化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31 试确定本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32 试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33 你如何理解探究式学习、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请谈谈这几种学习方式的共同点。34 实验室过滤操作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35 板书是在讲授过程中按步骤、分阶段地把教学信息呈现在黑板上。请对本节课进行板书设计。中

14、学教师资格考试(初级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 17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A 项不正确,反应开始就加入了酸, H+浓度最大,但开始时反应缓慢;B 项不正确,亚氯酸分解时既被氧化,又被还原,开始就有酸存在;C 项正确,分析各因素,只有 Cl-可能起催化作用;D 项不正确,放出的 ClO2 不影响反应速率。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首先求蒸发掉 pg 水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据物质的量浓度计算公式:物质的量浓度= 得:溶质的摩尔质量= ,故答案 C 正确。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微粒数与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等的关系。二氯甲烷在

15、标准状况下为液态,224L 不一定为 1mol,A 项错误;1molSO 2 中含有氧原子2mol,故含有 NA 个氧原子的 SO2 的物质的量为 05mol,B 项正确;176g 丙烷的物质的量为 04mol,1mol 丙烷中含有极性键 8mol,故 04mol 中含有极性键32mol,为 32N A 个, C 项错误;精炼铜时,阳极为粗铜,当转移 2mol 电子时,阳极消耗的质量不一定为 64g,D 项错误。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氯化铵分解吸收热量,能降低火焰温度,并且分解产物氯化氢和氨气能隔绝空气,均破坏了可燃物的燃烧条件,故能使幕布不易着火。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16、 KNO 3 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当温度升高时, KNO3 溶解度增大,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但由于其溶质与溶液质量均未改变,其溶质质量分数不变;当温度降低时,溶质溶解度降低,有部分溶质析出,但依旧是饱和溶液,而由于溶质质量减小,溶剂质量不变,溶质质量分数会减小。6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石油的主要成分是烷烃、环烷烃、芳香烃,分馏时不会得到烯烃和二烯烃。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A 选项 H2 密度较小,收集时应该从 a 端通入;B 选项用排水法收集O2 时,装置内应盛满水后,气体从 a 端通入,将水从 b 端排出;C 选项用来干燥CO2 时,装置内应盛有约半瓶浓硫酸

17、,气体应该从 b 端通入;D 项正确。8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研究性学习的特点有开放性、探究性、实践性、过程性。开放并不等于随意。故选 C。9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课程标准的实现情况是检查和评定教师的教学效果的唯一标准,故选 D。10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不顾学校条件”违反了电化教学的效果性与经济性相结合的原则,敌选 D。1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学目标分为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对知识与技能目标的要求分为了解、理解、掌握、运用四个层次。1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区分度一般在-1+1 之间,值

18、越大区分度越好。试题的区分度在04 以上表明此题的区分度很好;03039 表明此题的区分度较好;02029 表明此题的区分度不太好,需修改;019 以下表明此题的区分度不好,应淘汰。故选 A。1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图示有机物中含有碳碳双键、甲基等基团,故与 Br2 既可以发生加成反应又可在光照下发生取代反应,A 项正确;酚羟基消耗 1molNaOH,两个酯基消耗 2molNaOH,B 项正确;碳碳双键及苯环都可以和氢气加成,碳碳双键可以使 KMnO4(H+)溶液褪色, C 项正确;该有机物中不存在羧基,且酚羟基酸性小于碳酸,故不能与 NaHCO3 反应。14 【正确答案】 D【试

19、题解析】 该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63,则其核内有 63 个质子,在第六周期B 族,是副族元素,故 A、B、C 均正确。1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FeCl 3 水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FeCl3+3H2O Fe(OH)3+3HCl,加热时会加快 HCl 的挥发,使水解平衡正向移动,最后得到 Fe(OH)3,灼烧后生成Fe2O3。故答案为 D。1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涤纶属于合成纤维;里料是由涤纶一种材料制成的;羊毛灼烧后有羽毛烧焦味。1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原电池和 pH 的概念。原电池中失去电子的极为负极,所以锌为负极,Ag 2O 为正极。B 是正确答案

20、。因为 Zn+2OH-2e-=ZnO+H2O,负极区域溶液中OH -不断减少,故 pH 减小,C 错误。18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化学物质与健康”的学习使得学生能够感受化学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作用,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落实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故选 D。19 【正确答案】 A2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内容包括:科学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发展五个一级主题。故本题选 B。二、简答题21 【正确答案】 不科学。应该是“二氧化碳一般不支持燃烧” ,去掉“一般”二字后,这句话就够严谨,因为镁、钠、

21、钾等活泼金属能在二氧北碳中燃烧,只是中学阶段还未学习这些性质。加上“一般” 二字,能够为以后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埋下伏笔。22 【正确答案】 化学教学语言还应具有思想性、启发性、动机性、教育性、形象性、规范性、趣味性、逻辑性和精练性,还需讲究语言的外部形式。23 【正确答案】 板书的内容应突出讲授内容的中心和关键; 对板书的安排要有计划;板书应紧密配合讲解; 板书中的图解等要有示范性。24 【正确答案】 以“ 化学研究什么 ”一课为例,设计布阵式板书如下:三、诊断题25 【正确答案】 B26 【正确答案】 木炭和硫黄都能在氧气和空气中燃烧,燃烧后的产物分别是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两者都是气体,会在除

22、去氧气的同时,又引入其他气体,因此排除 C、 D 两项。红磷也可以在氧气或空气或氧气与其他气体的混合气体中燃烧,而且生成固体五氧化二磷,符合题意。铁只能在纯净的氧气中燃烧,在氮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中无法点燃。故本题选 B。27 【正确答案】 本题很多学生容易错选 A,因为除去集气瓶中的某种气体的一个前提是某物质与该气体能反应且生成物是固体,而铁与氧气反应生成物是四氧化三铁,是一种黑色固体,从理论上可行,但却忽略了铁只能在纯净的氧气中燃烧,在氮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中无法点燃的情况。这可能是由于学生基础知识掌握得还不够扎实,容易忽略一些关键性的细节,导致解题的失败。四、案例分析题28 【正确答案】 让

23、学生进行课前调查,能让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松花蛋” 这一课题上,并能自觉地运用化学知识对其作出初步思考。可提前通过调查了解学生是否喜欢吃松花蛋,如果普遍爱吃,在这一前提下展示“毒皮蛋” 的新闻,很容易使学生产生激愤情绪,进而引发探究欲望。29 【正确答案】 环节二主要是根据环节一提供的材料内容,提出问题。应鼓励学生自己提出这些问题,以锻炼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当学生的问题较散乱时,可以通过追问等方式帮助学生梳理思路,使学生明确提问题的几个角度,便于问题意识的形成。学生的问题可能不能完全应对教学目标,但是探究学生的问题,才是有价值的教学目标。此时需要作为教师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尽可能使学生的思路与大

24、方向一致。课堂时间有限,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做好教学计划的调整和完善。另外,正因为学生的问题比较散乱,所以此时可采取合作探究的方式开展教学,以便可以将学生的部分问题解决在小组内。而教师的职责是观察学生,找出学生的弱项,方便之后进一步教学。30 【正确答案】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五、教学设计题31 【正确答案】 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知道纯水和天然水、硬水与软水的区别;初步认识吸附、沉降、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初步掌握过

25、滤实验操作技能。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过滤的操作实验,初步培养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通过对教学情境的观赏和思考,初步了解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能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过滤的操作过程,体验化学的“实验美” ,养成细致的观察习惯,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32 【正确答案】 教学重点:吸附、沉降、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教学难点:硬水与软水的区别以及过滤操作技能。33 【正确答案】 探究式学习又称科学探究,即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

26、、实验、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研究性学习强调的是,学生通过探索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形成一种积极的、生动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各种富有时代感的主题(如环境教育、国际理解教育、价值观教育等)都可以不断渗透于研究性学习活动之中。合作学习又称协作学习。它是针对教学条件下学习的组织形式而言的,相对于“个体学习”。合作学习是以异质小组为基本形式,以小组成员合作性活动为主体,以小组目标达成为标准,以

27、小组总体成绩为评价和奖励依据的学习方式。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自主学习是针对学习品质而言的,是相对于被动学习的。自主学习强调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这几种学习方式的共同点是:充分体现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人。34 【正确答案】 一贴:滤纸要紧贴漏斗壁。一般在将滤纸贴在漏斗壁时先用水润湿并挤出气泡,因为气泡会影响过滤速度。二低:一是滤纸的边缘要稍低于漏斗的边缘;二是在整个过滤过程中滤液的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否则被过滤的液体会从滤纸与漏斗之间的间隙流下,直接流到漏斗下边的接受容器中,没有达到过滤的目的。三靠:一是将待过滤的液体倒入漏斗中时,盛有待过滤液体的烧杯的烧杯嘴要靠在倾斜的玻璃棒上(玻璃棒引流);二是指玻璃棒下端要靠在三层滤纸一边(三层滤纸一边比一层滤纸那边厚,三层滤纸那边不易被弄破);三是指漏斗的颈部要紧靠接收滤液的接受容器的内壁。35 【正确答案】 板书设计:水的净化一、几种净化水的常见方法1沉淀2过滤(一贴二低三靠)3吸附4蒸馏5消毒二、软水与硬水1定义2区别方法三、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示意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 NASA NACA-RM-L52E06-1952 Effects of stabilizing fins and a rear-support sting on the base pressure of a body of revolution in free flight at Mach numbers from 0 7 to 1 3《当马赫数为0 7至1.pdf NASA NACA-RM-L52E06-1952 Effects of stabilizing fins and a rear-support sting on the base pressure of a body of revolution in free flight at Mach numbers from 0 7 to 1 3《当马赫数为0 7至1.pdf
  • NASA NACA-RM-L52G07-1952 Wind-tunnel investigation of the low-speed static and rotary stability derivatives of a 0 13-scale model of the Douglas D-558-II airplane in the landing co.pdf NASA NACA-RM-L52G07-1952 Wind-tunnel investigation of the low-speed static and rotary stability derivatives of a 0 13-scale model of the Douglas D-558-II airplane in the landing co.pdf
  • NASA NACA-RM-L52G18-1952 Investigation of the effects of variations in the Reynolds number between 0 4 x 10(exp 6) and 3 0 x 10(exp 6) on the low-speed aer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ith .pdf NASA NACA-RM-L52G18-1952 Investigation of the effects of variations in the Reynolds number between 0 4 x 10(exp 6) and 3 0 x 10(exp 6) on the low-speed aer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ith .pdf
  • NASA NACA-RM-L52J17-1956 An investigation at Mach numbers of 1 41 and 2 01 of the aer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a swept-wing supersonic bomber configuration《当马赫数为1 41至2 01时 掠翼超音速投.pdf NASA NACA-RM-L52J17-1956 An investigation at Mach numbers of 1 41 and 2 01 of the aer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a swept-wing supersonic bomber configuration《当马赫数为1 41至2 01时 掠翼超音速投.pdf
  • NASA NACA-RM-L52K06-1952 Pressure distribution and pressure drag for a hemispherical nose at Mach numbers 2 05 2 54 and 3 04《当马赫数为2 05 2 54和3 04时 半球形机头的压力分布和压力阻力》.pdf NASA NACA-RM-L52K06-1952 Pressure distribution and pressure drag for a hemispherical nose at Mach numbers 2 05 2 54 and 3 04《当马赫数为2 05 2 54和3 04时 半球形机头的压力分布和压力阻力》.pdf
  • NASA NACA-RM-L52K19-1952 Aer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two delta wings at Mach number 4 04 and correlations of lift and minimum-drag data for delta wings at Mach numbers from 1 62.pdf NASA NACA-RM-L52K19-1952 Aer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two delta wings at Mach number 4 04 and correlations of lift and minimum-drag data for delta wings at Mach numbers from 1 62.pdf
  • NASA NACA-RM-L52K20-1952 Summary of pitch-damping derivatives of complete airplane and missile configurations as measured in flight at transonic and supersonic speeds《根据在跨音速和超音速时在飞.pdf NASA NACA-RM-L52K20-1952 Summary of pitch-damping derivatives of complete airplane and missile configurations as measured in flight at transonic and supersonic speeds《根据在跨音速和超音速时在飞.pdf
  • NASA NACA-RM-L52K24-1952 Wind-tunnel investigation to determine the aer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in steady roll of a model at high subsonic speeds《在高亚音速下飞机模型稳定滚动空气动力特性测定的风洞研究》.pdf NASA NACA-RM-L52K24-1952 Wind-tunnel investigation to determine the aer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in steady roll of a model at high subsonic speeds《在高亚音速下飞机模型稳定滚动空气动力特性测定的风洞研究》.pdf
  • NASA NACA-RM-L52L05-1952 Wind-tunnel investigation of stall control by suction through a porous leading edge on a 37 degrees sweptback wing of aspect ratio 6 at Reynolds numbers fr.pdf NASA NACA-RM-L52L05-1952 Wind-tunnel investigation of stall control by suction through a porous leading edge on a 37 degrees sweptback wing of aspect ratio 6 at Reynolds numbers fr.pdf
  •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职业资格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