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考试(初级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23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lawfemale396 文档编号:897881 上传时间:2019-02-27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4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考试(初级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23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考试(初级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23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考试(初级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23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考试(初级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23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考试(初级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23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学教师资格考试(初级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 23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下列关于判断过程的方向的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自发进行的化学反应都是放热反应(B)高温高压条件下,石墨转化为金刚石是自发的化学反应(C)由能量判据和熵判据组合而成的复合判据,将更适合于所有的过程(D)同一物质的固、液、气三种状态的熵值相同2 在蔬菜生长过程中,常喷洒农药防止病虫害。据有关专家介绍,用碱性溶液或清水浸泡蔬菜,可使残留在蔬菜上的农药的毒性降低。因此,买来的蔬菜在食用前最好用稀碱水或清水浸泡一段时间。浸泡蔬菜时可加入适量( )。(A)纯碱(B)白酒(C)白糖(D)食醋3 贝诺酯是由阿司

2、匹林、扑热息痛经化学法拼合制备的解热镇痛抗炎药,其合成反应式(反应条件略去) 如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FeCl 3 溶液可区别阿司匹林和扑热息痛(B) 1mol 阿司匹林最多可消耗 2molNaOH(C)常温下贝诺酯在水中的溶解度小于扑热息痛(D)C 6H7NO 是扑热息痛发生类似酯水解反应的产物4 若(NH 4)2SO4 在强热时分解的产物是 SO2、N 2、NH 3 和 H2O,则该反应中化合价发生变化和未发生变化的 N 原子数之比为( )。(A)1:4(B) 1:2(C) 2:1(D)4:15 某物质在室温下的溶解度为 20g,在室温下将该物质 40g 投入 90g 水中充

3、分溶解,则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A)308(B) 444(C) 167(D)无法计算6 将 224L 某气态氮氧化合物与足量的灼热铜粉完全反应后,气体体积 112 L(体积均在相同条件下测定),则该氮氧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A)NO 2(B) N2O2(C) N2O(D)N 2O47 实验中可能存在安全隐患,以下操作不当的是( )。(A)可燃性气体使用时,要先检验气体的纯度,再点燃或加热(B)实验中需要加热时,要先预热,再对准加热部位加热(C)将鼻孔直接凑到盛有二氧化硫的集气瓶口闻气味(D)使用滴管取用另一试剂时,先用清水冲洗滴管,再取用另一试剂8 在 01 molL 的 H

4、2S 溶液中,下列关系错误的是( ) 。(A)c(H +)=c(HS-)+c(S2-)+c(OH-)(B) c(H+)=c(HS-)+2c(S2-)+c(OH-)(C) c(H+)c(HS -)+c(S2-)+c(OH-)(D)c(HS -)+c(S2-)+c(H2S)=01 molL9 等质量的两份锌粉 a 和 b,分别加入过量的稀硫酸中,a 中同时加入少量CuSO4,下列图中表示其产生 H2 总体积(V)与时间(t)的关系正确的是( )。10 根据在教学中的实践形式分类,化学实验可分为( )。演示实验并进实验学生实验描述实验实验习题投影实验(A)(B) (C) (D)全部都是11 学生化学

5、成绩考核的方式方法有( )。(A)以课程标准为标准,用发展的观点来考核学生成绩(B)要提高成绩考核的客观性,认真及时做好成绩的分析工作(C)考核有期中、学期或学年等考试(D)经常性的考查、阶段性的平时测验考查和总结性的定期考试12 在课上,教师不仅描述化学事实,而且对化学事实进行深入分析和论证,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这种方法是( )。(A)讲述法(B)讲解法(C)讲演法(D)谈话法13 中学化学课程标准的作用不包含下列哪一项?( )(A)指导作用(B)激励作用(C)限制作用(D)评价教学的作用14 有一处于平衡状态的反应 X(s)+3Y(g) 2Z(g)(正反应是放热反应)。为了使平衡向生成 Z

6、 的方向移动,应选择的条件是( )。 升高温度 降低温度增大压强降低压强加入正催化剂 分离出 Z(A)(B) (C) (D)15 碳化硅(SiC)的一种晶体具有类似金刚石的结构,其中碳原子和硅原子的位置是交替的。在下列三种晶体金刚石、 晶体硅、 碳化硅中,它们的熔点从高到低的顺序是( ) 。(A)(B) (C) (D)16 下列关于有机物的正确说法是( )。(A)聚乙烯可发生加成反应(B)石油干馏可得到汽油、煤油等(C)淀粉、蛋白质完全水解的产物互为同分异构体(D)乙酸乙酯、油脂与 NaOH 溶液反应均有醇生成17 结合下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和中正极均被保护(B) 和中负极反

7、应均是 Fe-2e- Fe2+(C) 和中正极反应均是 O2+2H2O+4e- 4OH-(D)和中分别加入少量 K3Fe(CN)6 溶液,均有蓝色沉淀18 以激励促进学生积极思维为核心的教学模式是( )。(A)启发式教学模式(B)问题解决教学模式(C)引导发现教学模式(D)合作学习教学模式19 根据学习活动的性质,可把化学学习(综合)方法分为两大类:接受性、再现性学习方法和( ) 。(A)趣味性、探索性学习方法(B)趣味性、发现性学习方法(C)研究性、发现性学习方法(D)研究性、探索性学习方法20 学习化学要达到的三维目标是( )。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情感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知识

8、与技能目标态度目标科学目标学科目标(A)(B) (C) (D)二、简答题21 化学实践活动有哪些内容和形式?22 化学课堂教学有哪些基本要求?三、诊断题23 某教师在一次阶段测验中,设计了如下试题考查学生。【例题】将 1的氨水与9的氨水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氨水的浓度_5(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其中有 611的学生按下述思路解题并填入答案为“大于” 。所得氨水浓度()=100,又因为 d1d 2,故所得氨水浓度大于 5。试根据上述解题过程回答下列问题:(1)该题目的正确解题过程是_。(2)试分析造成学生解题错误的可能的原因。四、案例分析题24 下面是某教师教授“ 常见的酸 ”一节的教学方案。 教学

9、目标了解酸碱指示剂;通过学习,会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领会事物的个性和共性的辩证关系,采用从特殊到一般、一般到特殊的研究方法。实施原则知识由浅到深,授课过程以学生主动探究为主,教师起辅助作用,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并解答。导入酸、碱是生产生活中广泛应用的两类不同的重要物质。常见的酸有盐酸、硫酸等,常见的碱有熟石灰水、氢氧化钠等。那日常生活中哪些物质属于酸或碱?请说出它们的名称。学生举例略。提问 我们怎样确定这些物质哪些是酸性的,哪些是碱性的?活动与探究将 8 支试管分成两组,每组的 4 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食醋、石灰水、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向其中一组试管中分别加入紫色石蕊溶液,向另

10、一组试管中分别加入无色酚酞溶液,观察并记录现象。讨论与交流根据上述实验现象,你可得到哪些结论?课堂练习实验桌上有三瓶没有标签的试剂,我们知道它们分别是氯化钠溶液、盐酸、氢氧化钠溶液,请问该如何鉴别?学生回答略。总结能够根据自身的颜色变化指示溶液酸碱性的物质,称为酸碱指示剂。讲述 酸碱指示剂是一类结构较复杂的有机物,它们在水溶液中能部分电离。由于结构上的变化,它们的分子和离子具有不同的颜色,从而指示溶液的酸碱性。并介绍酸碱指示剂的发现史。提出问题植物的花瓣中常含有一些色素,这些色素在酸性或碱性溶液中会呈不同的颜色。用花瓣的汁液是否也可以制成酸碱指示剂?学生思考 活动探究(1)各取适量红玫瑰、万寿

11、菊、月季花,研碎,加入适量水和酒精(两者体积比为 1:1)浸泡,过滤,得到植物色素提取液。将提取液分别装入小试剂瓶中备用。(2)将上述植物色素提取液分别滴入食醋、石灰水、盐酸、氢氧化钠、食盐等溶液中,观察颜色的变化,并作记录。交流与讨论根据以上实验现象,什么花汁不宜用来做酸碱指示剂?什么花汁可以代替紫色的石蕊试剂?联想与应用 花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生机与活力,请你谈谈,为什么会出现“ 万紫千红的花 ”?反思与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体会和想法?课后巩固有食盐水、稀盐酸、石灰水三种无色溶液,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来鉴别它们。收集白醋、果汁、肥皂水、蔗糖水、清洁剂、洁厕灵、自来水等物质,

12、用自制的指示剂来检验它们的酸碱性。问题:(1)该教学过程使用了哪种教学模式?(2)简述该教学模式实施的原则。(3)简述该教学模式实施时需注意的问题。(4)请对该教学案例进行简要的评析。五、教学设计题25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教学设计。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 2 氧气 在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是 1429gL,比空气的密度 (1293gL) 略大。它不易溶于水,在室温下,1L 中只能溶解约 30mL 氧气。在压强为 101kPa 时,氧气在183时变为淡蓝色液体,在218 时变成淡蓝色雪花状的固体。工业生产的氧气,一般加压贮存在钢瓶中。 【实验 2-2】 把带有火星的木条伸到盛有氧气的集气

13、瓶中,观察木条是否复燃。 带有火星的木条在氧气中能够复燃,说明氧气能支持燃烧。 【实验 2-3】 在燃烧匙里放少量硫,加热,直到发生燃烧,观察硫在空气里燃烧时发生的现象。然后把盛有燃着的硫的燃烧匙伸进充满氧气的集气瓶里,再观察硫在氧气里燃烧时发生的现象(图 2-11)。比较硫在空气里和在氧气里燃烧有什么不同。 硫在空气里燃烧的现象硫在氧气里燃烧的现象讨论 木炭和硫分别在空气里燃烧和在氧气里燃烧的现象不同,这说明了什么? 硫跟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了一种带有刺激性气味的二氧化硫(SO 2)气体,并放出热量。这个反应可以表示如下: 硫+氧气 二氧化硫【实验 2-4】 把光亮的细铁丝盘成螺旋状,下端

14、系一根火柴,点燃火柴,待火柴快燃尽时,插入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集气瓶底部要先放一些水,如图 2-13),观察现象。 我们知道,在空气中加热铁丝时,铁丝只能发生红热现象,不能燃烧。但在上述实验中,细铁丝在氧气里剧烈燃烧,火星四射,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Fe 3O4)。这个反应可以表示如下: 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通过以上几个实验,我们可以看出,可燃物在氧气里燃烧比在空气里燃烧要剧烈。例如,硫在空气里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而在氧气里燃烧得更旺,发出蓝紫色火焰。又如,某些在空气里不能燃烧的物质却可以在氧气中燃烧。这说明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同时也说明,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实际上是与其中的氧气发生反应

15、,由于空气中的氧气含量相对较少,因此在空气中燃烧不如在氧气中剧烈。讨论 1分析实验 21、2-3 和 2-4,填写下表中的空白。2上述三个反应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通过实验和讨论,我们发现氧气与磷、硫、铁的反应有一个共同特点:它们都是由两种物质起反应,生成另一种物质。我们把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做化合反应。 这三个反应还有另一个共同特点:它们都是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这类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氧气在氧化反应中提供氧,它具有氧化性。以上图片内容节选自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的课题 2 氧气,请根据教材内容,完成下列问题。(1)写出本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2)写出本

16、节课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3)写出本节课的导入,并谈谈这样导入的好处。(4)写出本节课的板书设计。中学教师资格考试(初级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 23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大多数放热反应能自发进行,有的吸热反应也能自发进行,A 项错误。石墨转化为金刚石不是熵增加的反应,所以在高温高压条件下也不能自发进行,B 项错误。同一物质的熵值:S(g)S(l)S(s),D 项错误。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四个选项中只有纯碱溶液显碱性。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A 项,扑热息痛含有酚羟基,而阿司匹林没有,而酚羟基可

17、以与 FeCl3 发生显色反应,正确。B 项,阿司匹林中酯水解生成的酚和酸还要继续与 NaOH 反应,故 1mol 阿司匹林可消耗 3mol NaOH,错误。C 项,贝诺酯中有两个酯基,这些均为憎水基,故其溶解度小,正确。 D 项,扑热息痛中-NH-CO-的水解类似于酯水解,产物之一为 HO NH2,其化学式为 C6H7NO,正确。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NH 4)2SO4 分解生成 SO2、N 2、NH 3 和 H2O 的方程式为 3(NH4)2SO43SO2+4NH3+N2+6H2O,化合价发生变化的产生的是 N2,未发生变化的产生的是 NH3,原子数之比为 1:2,故选 B。

18、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是一道溶解度和溶质质量分数的综合计算题,也是一道容易错解的试题。溶解度表示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 100 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根据题意,室温下 90 克水中溶解 18 克该物质时即达到饱和,根据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定义: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即可求得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8(18+90)16 7。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根据 2NxOy+2yCu2yCuO+xN 2,以及题中数据反应后气体体积为反应前气体体积的一半,可以得到 x=1,因此只有 A 选项符合题意。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闻物质

19、气味时,应该采用挥气入鼻法。其他选项说法均正确。8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由于 H2S 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H2S H+S2-,H 2O H+OH-,根据电荷守恒得 c(H+)=c(HS-)+2c(S2-)+c(OH-),由物质守恒得 c(HS-)+c(S2-)+c(H2S)=01mol L,所以关系式错误的是 A 项。9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A 项发生反应:Zn+CuSO 4ZnSO 4+Cu,Zn、Cu、稀硫酸构成原电池,使反应加快,但生成的 H2 减少。1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依实验的实践形式分类,化学实验可分为演示实验、边讲边实验(或称实验作业、随堂实验、

20、并进实验)、学生实验(或称实习作业、学生分组实验)和实验习题。故选 B。1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A 选项只是考核方式的一种;B 选项是考核时应该注意的问题,不是考核的方法;C 选项的期中、学期或学年考试只是考试中的一些形式。学生化学成绩的考核分为平时考查、阶段和总结性的考试。平时考查的形式通常有随堂测验、书面作业检查、课堂复习提问等;阶段和总结性的考试,形式主要有期中考试、期末考试、毕业考试、升学考试等。故选 D。1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讲授法是常用的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教学方法,它又可以分为讲述、讲解、讲演、讲读等不同的形式。讲述法是以叙述或描述的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的

21、方法。讲解法是教师向学生说明、解释和论证科学概念、原理、公式、定理的方法。讲演法是教师对完整的一个课题进行系统的分析、论证并作出科学结论的一种方法,它要求有分析、有概括、有理论、有实际、有据有理,这种方法多用于中学高年级的教学活动中。谈话法又叫问答法,是教师和学生以口头语言问答的方式进行教学的一种方法。故选 C。1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中学化学课程标准的作用包括激励作用、选择作用、指导作用及评价教学的作用,没有限制作用,故选 C。1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此反应是一个气体体积缩小的反应,且正反应是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增大压强、减小生成物浓度都有利于平衡向生成 Z 的方向移

22、动。加入催化剂对化学平衡无影响。1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由于题中给的三种物质都属于原子晶体,而且结构相似,都是正四面体形的空间网状结构,所以晶体的熔点由微粒间的共价键强弱决定,这里共价键强弱主要由键长决定,可近似地看做是成键原子的半径之和,由于硅的原子半径大于碳原子,所以键的强弱顺序为 CCCSiSiSi,熔点由高到低的顺序为金刚石碳化硅晶体硅。本题正确答案为 A。16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有机化学方面有关的知识点。A 项,乙烯加聚反应生成聚乙烯后,双键变单键不能发生加成反应。B 项,石油分馏可得汽油和煤油属于物理变化过程,干馏是指隔绝空气加强热,属于化学变化。C

23、 项,淀粉属于糖类,完全水解生成葡萄糖;蛋白质完全水解生成氨基酸;两者的产物不可能是同分异构体。D 项,乙酸乙酯和油脂都属于酯类,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均生成醇,前者生成乙醇,后者生成甘油。17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锌比铁活泼,装置工中锌作负极,方程式为 Zn2e -Zn 2+;铁作正极,但溶液显中性,所以发生锌的吸氧腐蚀,正极反应是 O2+2H2O+4e-4OH -;铁比铜活泼,装置中铁作负极,负极反应为 Fe2e -Fe 2+;铜作正极,但溶液显酸性,所以正极是溶液中的氢离子得电子,方程式为 2H+2e-H 2。因为装置I 中没有 Fe2+生成,所以装置 I 中加入少量 K3Fe(

24、CN)6 溶液时,没有蓝色沉淀产生。综上所述,只有选项 A 是正确的。18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所谓启发式教学,就是运用各种教学手段,采用启发诱导办法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核心是以激励促进学生积极思维。故选A。19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根据学习活动的性质,可把化学学习(综合)方法分为两大类:接受性、再现性学习方法和研究性、发现性学习方法。故选 C。2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规定,三维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故选 B。二、简答题21 【正确答案】 化学实践活动的内容主要有:以观察、测试、实验

25、为主的探究活动;制作和工艺活动;参观、访问、考察、调查活动;资料查阅及讲座、影视活动;发明、创造和小论文活动;科技游艺和趣味活动;科普宣传、公益活动;科技展览、表演活动;其他有关的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等等。化学实践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主要有小组活动、班级活动和全校活动。化学实践活动通常包括收集处理信息活动、独立学习活动、社会实践活动、问题解决活动、科学探究活动、技术应用活动、语言表达活动等多种类型;既有在课内分散进行的小型、微型活动,也有在课外集中进行的大型活动。22 【正确答案】 (1)要有明确的教学目的;(2)加强直观教学,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 (3)要善于把各种教学原则联系起来,全面贯彻

26、实施;(4)灵活地选择和运用各种教学方法;(5)新旧知识有机结合,师生双方密切协作;(6)认真对待课堂提问;(7)重视教科书的作用;(8)正确使用教学语言;(9)精心设计板书;(10)合理组织课堂教学,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三、诊断题23 【正确答案】 (1)所得氨水浓度() 100100,因为氨水浓度越大,密度越小,即 d1d 2,故所得氨水浓度小于 5。(2)没有考虑到不同浓度溶液的密度差异;或是受前概念的影响,认为溶质浓度越大的溶液,密度就越大。四、案例分析题24 【正确答案】 (1)探究式教学模式。(2)探究性教学实施原则:目的性原则;部分探究与全部探究相结合的原则;主体性原则;面向全体

27、学生,主动发展的原则;与多种教学方式相互补充的原则;实践性与创新性的原则;科学性与教育性的原则。(3)注意事项有:选择合适课题。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宜采用探究式教学,所以教师要在明确教学目的的前提下选择适合学生自主探究的课题。创设探究情境。在实施探究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条件,提升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在设计或提出问题时,可尽量提供一些情境如实物、标本、图片等,配合发问技巧,适时提出问题。问题情境的创设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能辅助教学,同时情境的创设要有科学性,既要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又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教学规律。适时点拨引导。在化学教学中,实验是学生最感兴趣

28、的一种学习活动,在实验中学生可以发现很多有趣的现象,但是学生很少会对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探索,所以在这一方面教师应该起到一个引导作用,运用各种方法让学生产生疑问,从而使他们能够自主探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注重交流沟通。在探究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起到组织者和指导者的作用,而且更要以师生完全平等的心态积极地参与。要注重和学生的交流沟通,在和学生的沟通当中要以鼓励表扬为主,在课后得到学生的反馈,并及时对其进行分析,进而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进。(4)本节课通过精心设计,从身边的物质和已学过的知识引入课题,创设了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究兴趣,为后面的探究学习营造了良好的氛围。提供探究问题,为

29、学生的探究过程起了较好的引导作用,使学生能在轻松、有趣的探究学习气氛中研究有关酸碱的性质和指示剂在鉴别酸碱中的作用,体验发现的乐趣,发展获取信息、交流表达及与他人合作的能力。通过学生的积极思考、讨论和自主探究,达到该节课的教学目标。学生基本上掌握教学重点,对常见的酸有了一定的认识,特别是指示剂在鉴别酸碱性溶液中的作用,同时又和生活联系紧密,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要为学生提供多种花瓣以及学生自制指示剂过程可能会用时较长,会影响教学进度。可以让学生课前在家完成自制指示剂过程,然后在课堂上完成自制指示剂来鉴别溶液酸碱性,这样可以节省很多时间。五、教学设计题25 【正确答案】 (1)三维教学目标: 知

30、识与技能目标:掌握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认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及一些化学反应现象;认识化合反应、氧化反应;知道缓慢氧化这一生活中的化学现象。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对实验的观察、分析判断能力及动手实验能力;培养对实验现象描述及表达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养成实事求是,尊重科学,尊重事物发展规律的科学态度;逐步树立“性质决定用途,用途体现性质” 的辩证观点。 (2)教学重点:氧气的化学性质。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知识与生活密切联系的意识。(3)导入:先播放影片,然后将几段不同内容的影片作为图片陈列并定格。师问:看了这段影片,大家联想到什么物质?(学生回答略)影片介绍的是有关氧气的用途,其用途是由性质决定的,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氧气的性质。好处:通过播放影片介绍氧气的用途,创设一定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从而更好更快地导入到“氧气” 这一主题。(4)板书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职业资格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