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考试(初级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24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hopesteam270 文档编号:897882 上传时间:2019-02-27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3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考试(初级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24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考试(初级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24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考试(初级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24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考试(初级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24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考试(初级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24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学教师资格考试(初级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 24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如图是 A、B 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A 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大,B 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小(B) t时,等质量的 A、B 饱和溶液中含有溶质的质量不相同(C)当温度大于 t时,A 溶液一定比 B 溶液浓(D)B 中含有少量 A 时,用溶解、蒸发、结晶的方法除去 B 中的溶质2 可用于鉴别以下三种化合物的一组试剂是( )。银氨溶液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氯化铁溶液 氢氧化钠溶液(A)与(B) 与(C) 与(D)与3 中药狼把草的成分之-M 具有消炎杀菌作

2、用,M 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M 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180(B) 1molM 最多能与 2molBr2 发生反应(C) M 与足量的 NaOH 溶液发生反应时,所得有机产物的化学式为 C9H4O5Na4(D)1molM 与足量 NaHCO3 反应能生成 2molCO24 铁镍蓄电池又称爱迪生电池,放电时的总反应为:Fe+Ni 2O3+3H2O Fe(OH)2+2Ni(OH)2,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池的电解液为碱性溶液,正极为 Ni2O3、负极为 Fe(B)电池放电时,负极反应为 Fe+2OH-2e -Fe(OH) 2(C)电池充电过程中,阴极附

3、近溶液的 pH 降低(D)电池充电时,阳极反应为 2Ni(OH)2+2OH-2e -Ni 2O3+3H2O5 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可逆反应:2NH 3(g) N2(g)+3H2(g),下列数据能表示反应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 。(A)v(NH 3)正 =2mol.L-1.s-1;v(N 2)逆 =2mol.L-1.s-1(B) v(NH3)正 =2mol.L-1.s-1;v(H 2)逆 =3mol.L-1.S-1(C) v(N2)正 =2mol.L-1.s-1;v(H 2)逆 =2mol.L-1.s-1(D)v(NH 3)正 =3mol.L-1.s-1;v(N 2)逆 =2mol.L-1.s-1

4、6 下列实验设计及其对应的离子方程式均正确的是( )。(A)用 FeCl3 溶液腐蚀铜线路板:Cu+2Fe 3+Cu 2+2Fe2+(B) Na2O2 与 H2O 反应制备 O2:Na 2O2+H2O2Na +2OH-+O2(C)将氯气溶于水制备次氯酸:Cl 2+H2O2H +Cl-+CIO-(D)用浓盐酸酸化的 KMnO4 溶液与 H2O2 反应,证明 H2O2 具有还原性:+6H+5H2O22Mn 2+5O2+8H2O7 X 元素原子的最外层有 6 个电子,Y 元素的原子最外层有 2 个电子,X、Y 元素化合形成的离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A)XY(B) Y2X(C) YX2(D)YX

5、8 STS 教育中,STS 三个字母不包括( )。(A)科学(B)技术(C)社会(D)生活9 下列属于化学实验的认识论功能的是( )。(A)能创设生动活泼的化学教学情境(B)能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C)能为学生检验化学理论、验证化学假说提供化学实验事实(D)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和发展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10 化学学习评价的根本目的是( )。(A)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主动、全面的发展(B)对学生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作出评价(C)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情况作出评价(D)为学生的学习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11 设 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常温下,1L 01m

6、ol.L -1 的 NH4NO3 溶液中氮原子数为 02N A(B) 1mol 羟基中电子数为 10NA(C)在反应 +5I-+6H+3I 2+3H2O 中,每生成 3mol I2 转移的电子数为 6NA(D)常温常压下,224L 乙烯中 C-H 键数为 4NA12 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A)除去 N2 中的少量 O2:通过灼热的 CuO 粉末,收集气体(B)除去 CO2 中的少量 HCl:通入 Na2CO3 溶液,收集气体(C)除去 FeCl2 溶液中的少量 FeCl3:加入足量铁屑,充分反应后,过滤(D)除去 KCl 溶液中的少量 MgCl2:加入适量 NaOH 溶液,过滤

7、13 不粘锅的内壁有一薄层聚四氟乙烯的涂层,用不粘锅烹烧饭菜时不易粘锅,下列关于聚四氟乙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聚四氟乙烯分子中含有双键(B)聚四氟乙烯的单体是饱和结构(C)聚四氟乙烯中氟的质量分数是 76(D)聚四氟乙烯的活泼性很强14 在一定条件下,将 1mol 的 CO 和 1mol 水蒸气通入容器中发生下述反应:CO+H2O CO2+H2,达到平衡后,测得 CO2 为 06mol,再通入 4mol 水蒸气,又达到平衡后,CO 2 的物质的量是( )。(A)等于 06mol(B)等于 1mol(C)大于 06mol 小于 1mol(D)大于 1mol15 香兰素是重要的香料之一,

8、它可由丁香酚经多步反应合成。有关上述两种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1mol 丁香酚只能与 1mol Br2 反应(B)丁香酚不能与 FeCl3 溶液发生显色反应(C) 1mol 香兰素最多能与 3mol 氢气发生加成反应(D)香兰素分子中至少有 12 个原子共平面16 在下列各溶液中,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强碱性溶液中:K +、Al 3+、Cl -、(B)含有 01mol.L -1Fe3+的溶液中:K +、Mg 2+、I -、(C)含有 01mol.L -1Ca2+的溶液中:Na +、K +、 、Cl -(D)室温下,pH=1 的溶液中:Na +、Fe 3+、17

9、 实现化学教学目标的主要环节是( )。(A)组织教学(B)导入新课(C)教授新课(D)总结练习18 在化学课程设计时,对“任务”“活动”和“情境” 三者应( )。(A)各自孤立地设计(B)先孤立设计,再整合(C)整体设计、整体优化(D)突出“任务 ”、整体设计19 下列不是课程改革之后化学教学纸笔测验的特点的新变化是( )。(A)重视化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理解和应用(B)注重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C)注重学科间的综合与渗透(D)重视联系社会、生活实际,突出化学知识的应用20 下列不属于化学教学板书的设计原则的是( )。(A)体现教学核心内容,紧扣教学目标(B)做好版面设计,注意工整美观(C)条

10、理性和系统性相结合(D)保证教学内容的详实性二、简答题21 工业的发展促进了人类物质文明的发展,但是能源结构的变化,化学工业的发展,工业废水、废渣、废气的排放,化肥、农药的利用又污染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不断地危害人类的健康,阻碍了工农业及科技的发展。在化学教学中应采取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在传授化学知识的同时,有意识地联系环境保护的知识,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请试举三个可以进行环保教育的初中化学的教学内容,并简要分析如何应用。22 案例:在“ 燃烧与灭火 ”这一节课的教学中,我结合生活中的燃烧现象,并出示了几张图片,开门见山地引入了课题,此时学生们也表现出了很

11、强的求知欲望。接着我进行演示实验,想通过此实验让学生得出燃烧所需要的条件。而此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实验时,铜片上的白磷剧烈地燃烧起来(此时,红磷没有燃烧),并且白磷燃烧的火花溅落在红磷上,红磷也燃烧了起来。这一意外使我的头“轰” 的一下大了起来。有的学生也骚动起来。问题:如果你是上述案例中的这位教师,你该如何处理这个问题?三、诊断题23 某教师在一次阶段测验中,设计了如下试题考查学生。灭火弹是一种无炸药的安全消防器材。使用时揭开上端封皮,用力投入火场,遇火瞬间弹体裂开,释放出超细干粉碳酸氢钠。碳酸氢钠受热分解,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灭火弹的灭火原理是_ 。森林灭火还常使用手持式风力灭火

12、机,它一般以汽油为燃料,喷出类似 12 级风的高速气流,将火吹灭。风力灭火机的灭火原理是_。消防队员在灭火中常被烤得难以忍受,需要不断往身上浇水。“ 浇水能降温”的原理是_。结果大部分学生不会答题或答题错误。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该题目的正确答案并简要解析其解题思路。(2)试分析造成学生解题错误的可能的原因。四、案例分析题24 材料:思维导图,也称为心智图。20 世纪 70 年代初,英国学者托尼巴赞在研究人类学习的本质的过程中,发现协同运用人类学习过程中的各种思维技巧,能够提高思维的效率,同时他又受到达.芬奇相关笔记的启发,在研究脑科学、心理学、神经生理学、语言学、神经语言学、信息论、记忆

13、技巧、理解力和创意思考及一般科学的基础上,形成了思维导图的初步设想。此后托尼.巴赞将这种思维技巧传授给一群学习障碍者,而这些曾被放弃的学生,很快就成为学校中的佼佼者。他将研究成果集结成书,并逐步完善了放射性思考和思维导图的概念。思维导图不仅仅存在于抽象的知识单元体系之中,它还鼓励学习者以绘制图形等方式将知识结点继续辐射到新的相关层次结构,直至思维导图容纳了足以满足认知或学习目的的全部思想。问题:(1)与思维导图相似的概念还有概念图,请简要分析一下两者的异同。(2)设计一个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化学教学的策略。(3)任选一初中化学教学内容,设计一个思维导图。五、教学设计题25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教学设

14、计。材料 1: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的课程内容:“ 知道一些常用化肥的名称和作用。” 材料 2:义务教育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的目录(略)。材料 3:某教师有关“化学肥料”的教学设计片段。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试确定本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2)试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3)结合本课题的教学设计谈一谈在当前的基础教育化学课程改革中,需要树立什么样的新理念。(4)教师素养决定其教育教学效果,是对学生身心发展有直接而显著影响的心理品质的总和。你认为教师素养和教学效果之间有什么联系?中学教师资格考试(初级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 24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

15、题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A 项,两条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该点所示的温度下,两物质的溶解度是相同的;根据图中可以知道在 t1时,A、B 的溶解度相等,故 A 说法正确;B 项, t2时, A 的溶解度为 20g,根据溶解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关系可以知道,t2时,A 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g(20g+100g)100=17 ,故 B说法错误;C 项,从图中可以看出 A 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变化影响更大,故 C说法正确;D 项,A 和 B 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 t2时,A 、B 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t1时,它们的溶质质量分数都变小,故 D 说法正确,故选 B。2

16、【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鉴别有机物主要是从官能团入手,通过官能团的性质来反映物质的性质,而达到区分物质的目的。乙酰水杨酸中含羧基,丁香酚中含酚羟基和碳碳双键,肉桂酸中含羧基和碳碳双键,这样,选用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可鉴别出乙酰水杨酸,再用氯化铁溶液可鉴别出丁香酚。故答案为 A。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性质:A 项,M 的分子式为:C 9H6O4,其相对分子质量是 178;B 项,1mol M 最多能与 3mol Br2 发生反应,除了酚羟基临位可以发生取代,还有碳碳双键可以发生加成;C 项除了酚羟基可以消耗 2mol NaOH,酯基水解也消耗 1 mol NaOH,

17、水解又生成 1mol 酚羟基还要消耗 1mol NaOH,所以共计消耗 4mol NaOH,生成物化学式为 C9H4O5Na4;D 项酚与碳酸氢钠不反应。所以此题选择 C。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由放电时的反应可以得出铁作还原剂失去电子,Ni 2O3 作氧化剂得到电子,因此选项 A、B 均正确;充电可以看做是放电的逆过程,即阴极为原来的负极,所以电池充电过程时阴极反应为 Fe(OH)2+2e-Fe+2OH -,因此电池充电过程中,阴极附近溶液的 pH 会升高,C 项不正确;同理分析选项 D 正确。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在可逆反应中,对于同一种物质 u 正 u 逆 ,反应处

18、于平衡状态;不同物质的正逆反应速率与其化学计量数成正比时,反应处于平衡状态。故答案为B。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B 项,离子方程式没有配平;C 项, HClO 是弱酸,应直接写出化学式,不能拆成离子形式;D 项,常温下浓盐酸与 KMnO4 反应生成 Cl2。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X 最外层是 6 个电子,因而可以再接纳 2 个电子成为 8 个电子的稳定结构,成为2 价的带电粒子;Y 元素可以失去其最外层的两个电子,成为 +2价的带电粒子,因而可以生成 YX 物质,D 选项正确。8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STS 是科学 (Science)、技术(Technology

19、)、社会(Society) 的简称,它探讨和揭示科学、技术和社会三者之间的复杂关系,研究科学、技术对社会产生的正负效应。其目的是要改变科学和技术分离,科学、技术和社会脱节的状态,使科学、技术更好地造福于人类。故本题选 D。9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按照化学实验论的观点,化学实验具有以下认识论功能:一是化学实验是引发化学教学问题,提出化学教学认识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二是化学实验能够克服人的生理限制,提高人自身的感觉能力和分辨能力,能够在严格控制外界条件下去变革物质的变化过程,从而丰富人的感性认识内容;三是化学实验能够超越生产实践的局限性,走在生产实践的前面,直接推动化学科学理论的研究,是

20、化学理论赖以产生的基础,又是化学理论运用于实践的桥梁和中介;四是化学实验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和直接现实性,能够为检验化学理论、验证化学假说提供化学实验事实,是检验化学科学知识真理性的标准。故本题选 C。10 【正确答案】 A1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A 项,无论 水解与否,根据元素守恒可知 A 项正确;B 项,1mol 羟基中有 9NA 个电子; C 项,在该反应中,每生成 3mol I2,转移 5NA 个电子;D 项,常温常压下,气体摩尔体积不为 224 L mol。综上分析得知,本题选 A项。1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A 中 CuO 不能与 O2 反应,无法除去 O2;B

21、 中杂质 HCl 与 Na2CO3反应,CO 2 也能与 Na2CO3 反应;D 中除去了 MgCl2 又掺杂了 NaCl。只有 C 项正确。1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知道了聚四氟乙烯的结构式为 ,问题便会迎刃而解。1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增大反应物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 CO2 的物质的量一定大于 06mol,因该反应为可逆反应,CO 的物质的量为 1mol,CO 不可能完全转化为 CO2,所以 CO2 物质的量小于 1mol。1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A 项既可发生加成反应,又可发生取代反应; B 项有酚羟基能与FeCl3 溶液发生显色反应;C 项中

22、的苯环和醛基都能发生加成反应,故应消耗 4mol H2;D 项可由苯环共面迁移得出答案。16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A 项,强碱性溶液意味着存在大量的 OH-,所以与 Al3+不能大量存在;B 项,Fe 3+和 I-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共存;C 项,Ca 2+和 因发生复分解反应而不能共存。1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教授新课是一堂课的中心内容,也是实现化学教学目标的主要环节。18 【正确答案】 C19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A 项的表述在课程改革之前就一直是化学教学纸笔测验的特点。故选 A。20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化学教学板书的设计原则有:(1)体现教

23、学核心内容,紧扣教学目标; (2)保证板书内容的科学性;(3)做到条理性和系统性相结合;(4)做好版面设计,注意工整美观。教学板书要挑选关键知识点,严格筛选教学内容,以简驭繁,以少胜多,而不是内容越详细越好。故本题选 D。二、简答题21 【正确答案】 (1)在进行初中化学 CO 性质的教学时,教师要向学生介绍 CO 是大气污染物之一,可以与人体内的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蛋白不能与氧气结合,严重时会导致死亡。煤气中毒是最常见的 CO 中毒。 (2)在讲授 CO2 性质时,介绍空气中 CO2 含量的增加会引起温室效应。有机物的燃烧使大气中 CO2 含量升高,使全球气候变暖,有人预计到下世纪末全球气温

24、可平均升高 2555 ,将使冰川融化,许多岛屿将被海水淹没。防治措施主要是:多植树造林,减少 CO2 的排放量,充分利用电能、太阳能,同时开辟新能源,如氢能源。 (3)在讲金属的性质时,可以向学生介绍重金属污染物。多数重金属盐能够在水中形成络合物,对人体有明显的毒害作用。因重金属离子与人体内的蛋白质等生理活性分子的结合不可逆,从而导致了人生理活动的障碍。22 【正确答案】 如果我是这位教师,演示实验失败后,不能强调客观原因来掩饰实验的失误,而是面对失败承认错误,并组织学生探究实验失败的原因,引导学生从药品用量、反应条件、实验装置等方面提出改进的方法。这样做既可以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的科学态度,

25、又可以提高学生探究问题、设计实验的能力,还能够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的新理念。三、诊断题23 【正确答案】 (1)正确答案: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从而隔绝氧气;使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水在高温的环境中会快速蒸发,吸收大量的热,使人体温度不会过高。解题思路:灭火弹中的碳酸氢钠释放出来,在高温环境下分解出二氧化碳气体,从而隔绝氧气,使火熄灭。风力灭火机的高速气流带走了大量的热,使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水在高温的环境下快速蒸发,吸收了大量的热,从而使人体温度不会过高。(2)在中学生可能是不会提取已知条件中的有用信息。灭火弹不是真正的炸弹,它释放出的碳酸氢钠受热能分解出具有灭火

26、功能的二氧化碳气体。在中学生可能是不清楚“ 高速气流“能带走热量、降低温度。可燃物在 12 级风的高速气流中仍能接触大量的氧气,但大风能带走热量,从而降低可燃物的温度。在中学生可能是不熟悉物理学上的“ 蒸发吸热 “的原理。“浇水降温“的原理实际上就是水在高温环境下易蒸发,从而吸收大量的热,并在水蒸气快速扩散中将热量带走。四、案例分析题24 【正确答案】 (1)根据诺瓦克对概念图的描述,概念图包括结点、连线、层次等级和命题四个基本构成要素。通过把概念放在不同的层次来表示概念之间的上下位关系和相关关系;而处于不同知识领域的概念之间还可以通过交叉连接来体现层级关系,是对人脑中积累的概念知识以及它们间

27、的逻辑关系的表征。 根据托尼.巴赞对思维导图的描述,其组成要素是颜色、线条、图形、联想和想象,不同的图形表示在思维过程中产生的不同想法,图形之间的连线表示思维的过程,还可以使用数字标明思维过程的先后顺序,清楚地记录下思维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灵感,相连的两个图形之间甚至可以是没有逻辑关系的跳跃式思维的结果。这非常符合人类思维的特点,能很好地展现人类思考问题的流程,是一种表示思维过程的方式。人们在思考过程中记录下每一个思想火花,是思维过程的可视化体现。 概念图的特点是:结点之间有连接词,用来说明结点之间的关系; 有层次结构,展示概念之间的包容性;结点是单个概念; 不同分支的结点之间存在交叉连接,呈网状

28、结构;有一套严格的评估标准,便于评价; 形式严谨,多用于概念较多的理科教学;应用范围较窄,主要用在教育领域;难于理解,构图时间较长。 思维导图的特点是:结构由个人思路而定,便于个人理解记忆; 颜色丰富,使用图形和联想;问题导向,有利于解决矛盾冲突; 从中心向四周发散,呈树状结构;主观性强,不便于评价; 形式活泼,多用于要求学生发挥想象的文科教学;用途广泛,不仅局限于教育领域,只要需要思考的地方就可以使用;构图较随意,用时短。 概念图和思维导图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如:使用图形;由结点和连线组成;语言简练、形式直观;有一定的层次结构;都可用在课堂教学中。同时,概念图和思维导图又具有各自的特点。 概念

29、图和思维导图是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提出的两种不同的知识可视化方法,其本质差别是侧重点不同。也正因为如此,才导致了它们在表现形式、知识表达能力、应用领域、美观程度和受学术界关注程度等多个方面存在着差异。(2)应用思维导图教学策略,可以将教师单纯的“教” 转变成为“教”与“学”并举,教师可以用来对学生进行启发、辅导和因材施教,而学生也真正有了自主学习的机会,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统领概念和自我建构知识的能力。方法一:在新授课上教师可以准备数张卡片,每张卡片上分别写上本节课涉及的相应名词或概念,边讲课边请学生配合教师摆弄卡片,以完成教学要求。因为在摆弄卡片的过程中,学生们都十分想弄清楚概念之间究竞有什么具体

30、的意义联系,强烈的求知欲油然而生,课堂气氛也因此异常的活跃,课下学生就可以根据课上的“卡片游戏”整理思维导图笔记。 方法二:教师要求学生在听课时,用思维导图做笔记来帮助理解和记忆。 具体步骤: 课前准备好一张白纸和几支彩笔。 上课时,在教师导入新课后,学生把这节课的主题用较大的字体写在纸的中央,并根据教师对这节课主要内容的介绍,从中央向外用不同颜色的彩笔分支,分别写上相应的关键词。 当教师逐渐讲解时,学生跟随讲解在备分支后根据需要添加新的分支并记下关键词。 在进行课堂小节时,学生可以独立或在教师的指导下找出这些知识点之间的关系,用连线标出,并用不同颜色注明本节知识的重点和难点。由于所有的知识点

31、都已经综合在一张纸上,学生很容易找到这些知识点之间的关系,这不仅有利于他们建立良好的知识结构,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这样做笔记的方法不仅在一节课上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新知识,而且对于后续学习以及考前复习都非常有帮助,如果借助计算机多媒体绘制思维导图,效果会更明显。 在学习新课时,通常应该建议学生以小组(2-4 人的)形式构建思维导图,以保证学生在一开始就能统一在一个主题上。并且比较哪个小组制作的思维导图最好,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促进学习。(3)以化学物质的分类为例:五、教学设计题25 【正确答案】 (1)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化学元素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了解

32、常见化肥的种类并能举例。过程与方法目标:探究初步区分氮肥、磷肥、钾肥的方法;了解常用化肥在使用和贮藏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化学是有用的,同时了解在化学发展中尚有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2)教学重点:探究初步区分氮肥、磷肥和钾肥的方法。教学难点:通过探究实验学会区分氮肥、磷肥和钾肥的方法。(3)在当前的基础教育化学课程改革中,需要树立下列新理念:化学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以培养人为主旨;化学教学要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重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化学教学要贴近生活、贴近社会,注意跟其他学科相联系;要把转变学习方式放在重要位置,既重视学习结果,也重视学习过程;要努力培养学生终生学习

33、的愿望和能力,让学生乐于学习,学会学习,提高发展潜能;教学评价要帮助学生增强发展的信心,追求更好的发展。(4)所谓教学效果是指在各种因素作用下从事教学活动所产生的最终结果。教师作为构成教学活动的基本要素,在教学活动中发挥主导作用。教师职业的倾向性与教学效果的关系:教师的职业动机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教师的职业价值观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教师的自我预期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教师知识结构与教学效果的关系:专业知识对教学效果的影响;学科教学论知识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教育实践知识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教师能力结构与教学效果的关系:教师一般能力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教师特殊能力对教学效果的影响;使用现代化教学媒体的能力对教学效果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职业资格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