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考试(初级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25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hopesteam270 文档编号:897883 上传时间:2019-02-27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6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考试(初级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25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考试(初级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25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考试(初级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25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考试(初级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25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考试(初级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25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学教师资格考试(初级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 25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下列是学生学完酸、碱、盐知识后的小结,其中正确的是( )。(A)常温下,酸溶液的 pH 一定小于 7(B)与酸反应生成 CO2 的盐一定含 CO32(C)碱的组成中一定含有金属元素(D)难溶于水的盐一定不能参与复分解反应2 X、Y、Z 是短周期的三种元素,已知 X 原子的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Y 原子的M 层上的电子数是它的 L 层上的一半,Z 原子的 L 层上的电子数是它的 K 层上的3 倍。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这三种元素一定能组成 X2YZ3 型的化合物(B)这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定不

2、溶于水(C)这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强电解质(D)YZ 2 用于光纤通信,且不会被酸和碱腐蚀3 化学变化过程中有的还伴随着颜色的变化,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淀粉溶液遇单质碘后,溶液由无色变成紫色(B) AgBr 固体见光分解后,剩余固体呈银白色(C)新制氯水呈浅黄绿色,久置后溶液几乎无色(D)紫色石蕊溶液通入 SO2,溶液最终变成无色4 短周期主族的非金属元素 X、Y、Z 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 。(A)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ZYX(B)第一电离能:ZYX(C)含氧酸的酸性:ZYX(D)元素的最高化合价:Z=YX5 下列物质碱性最强的是( )。(

3、A)PH 3(B) NH3(C) N2H4(D)H 2O6 下列各物质的分类,名称(或俗称),化学式(或结构简式)对应错误的是( )。(A)酸式盐 碳酸氢铵 NH 4HCO3(B)化合物 福尔马林 HCHO(C)非电解质 干冰 CO 2(D)糖类 纤维素(C 6H10O5)n7 下列金属导电性最好的是( )。(A)铜(B)铝(C)银(D)铅8 下列不属于初中化学学习的实验技能的是( )。(A)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B)初步学会用酸碱指示剂、pH 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度(C)树立安全意识,能识别化学品安全使用标识,初步形成良好的实验工作习惯(D)初步学会根据某些性质检验和区分一些物质

4、9 苹果酸的结构简式为 OH HOOC 一 CHCH2 一 COOH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苹果酸中能发生酯化反应的官能团有两种(B) 1mol 苹果酸能与 3molNaOH 发生中和反应(C) 1mol 苹果酸与足量 NaHCO3 溶液反应时,最多可得 672LCO 2(标准状况下)(D)与苹果酸具有相同官能团的同分异构体只有 1 种10 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水电离出的 c(H+)=1012 molL 的溶液中, K+、Na +、SO 42 、AlO 2(B) c(H+)=001 molL 的溶液中:CH 3COO 、NH 4+、Cl 、N

5、a +(C)能与铝反应生成氢气的溶液中:Mg 2+、Na +、Cl 、NO 3(D)pH=12 的溶液中:AlO 2 、Na +、SO 42 、SO 3211 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内容的选择依据是( )。(A)符合学校教学条件(B)符合学生发展的需要(C)符合教师教学的需要(D)符合经济社会条件12 下列属于“ 情感.态度.价值观 ”目标的是( )。(A)懂得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B)学习用对比的方法探究二氧化碳和水的反应(C)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构成的(D)学会从化学的角度研究物质的方法13 新课程强调的“ 面向学生 ”包含四层含义,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一是强调学生

6、各方面素质的“全面” 提高(B)二是强调面向“全体”学生,使所有的学生都必须达到要求,获得成功(C)三是强调促进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D)四是课程教学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关注、关照学生的需要、兴趣、追求等14 探究活动对于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有着独特的价值。下列说法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化学教学中应采用多种探究活动形式(B)探究教学中,应有目的地组织学生交流和讨论(C)探究教学要讲求实效,一节课尽可能多地设计出各种探究活动内容(D)提倡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探究活动,利于学生间的沟通交流及资源共享15 新修订的义务教育化学程标准在“学习情景素材” 方面新增加了要求学生了解

7、“婴儿奶粉中的蛋白质含量”“ 常见的食品添加剂,我国使用食品添加剂的有关规定 ”“富营养化污染与禁止使用含磷洗衣粉”等内容,这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修订的下述哪些变化( )。(A)与时俱进,重点关注健康、环境等社会热点问题,着力体现化学在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价值(B)坚持能力为重,着重突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要求(C)着重突出德育为先、育人为本的理念(D)总体控制内容总量和难度,加强了学科和学段衔接16 下列化学课中,属于以训练技能为主的课是( )。(A)化学基础理论课(B)化学复习课(C)化学实验课(D)元素化合物知识课17 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课外书籍和教材获得知识的方法是( )。

8、(A)自学法(B)读书指导法(C)练习法(D)参观法18 以下哪种关系不属于义务教育阶段化学教材应协调、处理好的关系?( )(A)知识的分析、阐述与学习方式改进的关系(B)化学基础知识和拓展知识之间的关系(C)要反映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D)化学原理知识与化学应用性内容之间的关系19 完成化学教学实施进行反思时,不属于对化学教学资源内容进行反思的是( )。(A)课件演示的时机是否得当(B)学生的学习活动是否深入(C)课件中所呈现的图片是否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D)教学资源所选用的内容是否合理20 下列不属于初中化学学习特点的是( )。(A)以“化学物质 ”为学习对象和学习内容(B)初

9、中化学的学习是基础性、启蒙性的(C)初中化学的学习是以实验为基础的(D)初中化学的学习以学生自学为主二、简答题20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指出。化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要求教师提高教学反思能力。为此,教师应自觉地对自身的课堂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对所制订的教学目标、所设计的各种学习活动和所运用的各种教学策略、评价方式等有意识地进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问题:21 化学教学反思的含义是什么?22 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如何进行教学反思以促进教学?22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指出:“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式,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内容中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所包含的

10、内容及要求。”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3 简述科学探究的含义。24 以“燃烧的条件 ”为例,说明如何进行实验探究教学?三、诊断题24 某老师在化学测验中设计了下列试题,并对部分学生的解题结果进行了统计和分析。【试题】下列电离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 硫酸氢钠的电离方程式:NaHSO4Na +HSO4 B碳酸氢钠在水溶液中的电离:NaHCO3 Na+H+CO32 C醋酸的电离方程式:CH3COOH+H2O CH3COO +H3O+D氢硫酸的电离方程式:H2S 2H+S2 【考试结果】对参加考试的全体考生的答题情况统计如下: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25 本题正确的选项是什么?26 如果

11、要你讲评本题,你教给学生的正确解题思路是什么?27 试对学生答题错误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和诊断。四、案例分析题27 案例: 下面是某初中化学教师讲授“分子和原子” 的教学片段。 演示实验品红扩散实验。 提问 品红为什么消失? 整杯水为什么变红了? 播放动画 品红分子在水中扩散的微观过程。 讲解其实我们生活中有很多类似现象,科学家们已利用科学技术证明了物质是由一些看不见的粒子构成的,它们就是分子和原子。 结论宏观物质是由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等构成的。分子、原子是真实存在的。 提问水也是由分子构成的,水分子看不见,为什么水却能看见? 投影经测定:一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 31026 kg,一滴水中大约有

12、 16710 21 个水分子。 得出结论 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非常小。 讲述从课堂开始的品红消失以及动画,我们猜想分子是运动的,但这并不能让我们信服,下面我们用实验来探究一下分子的运动。 演示实验氨水使铁树上的棉花小球依次变红。 提问观察到什么现象?氨水并没有与棉花上的酚酞接触,棉花上的酚酞变红原因是什么?以上实验得出什么结论呢? 得出结论 2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提问若改变温度对分子运动有什么影响? 演示实验把同样大小的糖放入同等质量的冷水和热水中。 得出结论 3_。 演示实验 将两支量筒中各量 50mL 的水和 50mL 的酒精,然后都倒入 100mL 量筒中观察是否是 100mL 呢? 提问

13、混合后的体积是两者之和吗?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 得出结论 4_。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8 实验中能得出的结论 3 和结论 4 分别是什么?29 在本课中,探究式教学和接受式教学相比的优缺点。30 结合本课简单谈谈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五、教学设计题30 阅读下列有关材料,按要求完成任务。材料一: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 2011年版部分内容:内容标准: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并进行简单的计算。活动与探究建议:实验探究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材料二:教科书的知识结构体系第一章 开启化学之门第二章 身边的化学物质第三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第四章 认识化学变化

14、第 1 节 燃烧与灭火 第 2 节 定量认识化学变化 第 3 节 化石燃料的利用第五章 金属的冶炼与利用第六章 溶解现象第七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第八章 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第九章 化学与社会发展材料三:某版本教科书“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所呈现的部分内容: 联想与启示一个化学方程式不仅表示了该化学反应的事实,还表示了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关系。如:化学方程式: 2H 2+O2 2H2O 物质的质量比: 22 :32:218 上述化学方程式表示:(1)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的事实;(2) 每两个氢分子与 1 个氧分子反应生成两个水分子,分子数之比为 H2:O 2:H 2O=2:1:2;(3)每

15、 4 份质量的氢气与 32 份质量 1 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 36 份质量的水,质量之比为 H2:O 2:H 2O=1:8:9。 请你思考:在 2CO+O2 2CO2 反应中,_份质量一氧化碳与_份质量的氧气反应生成_份质量的二氧化碳。物质的质量之比 CO:O 2:CO 2=_:_:_。 化学方程式表示反应前后各物质的相对质量关系所以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是定量研究化学变化的一种方法。 下面的例子将帮助我们掌握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步骤和方法。例: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CaCO 3+2HClCaCl 2+H2O+CO2 若需制备二氧化碳 88g,至少需要碳酸钙多少克? 解:设需要碳酸

16、钙的质量为x:CaCO 3+2HClCaCl 2+H2O+CO2100 44x 88 g100:44=x:88gx=20g 答:至少需要碳酸钙 20g。问题:31 如何讲授化学计算这类理论性知识?32 试确定本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33 说明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34 对本节课进行教学过程的设计。中学教师资格考试(初级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 25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B 项,与酸反应生成 CO2 的盐可能是含 HCO3 ,不一定含CO32 ,B 项错误。C 项,NH 3.H2O 是碱,但是不含金属元素,C 项错误。D 项,CaCO3 可以与 HC

17、l 发生复分解反应。D 项错误。故本题选 A。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由题意知 X 是 H(Li、Na)元素,Y 是 Si 元素,Z 是 O 元素,所以这三种元素可以组成 H2SiO3(硅酸)、Li 2SiO3(硅酸锂)、Na 2SiO3(硅酸钠),A 项正确。Na2SiO3(硅酸钠)能溶于水,其水溶液俗称水玻璃,B 项错误。H 2SiO3(硅酸)是弱电解质,C 项错误。SiO 2 能与 NaOH 反应生成 Na2SiO3,D 项错误。故本题选 A。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淀粉溶液遇单质碘后,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A 项错误。AgBr 固体见光分解后,剩余固体是黑色粉末状银,

18、B 项错误。新制氯水呈浅黄绿色,久置,次氯酸分解,溶液几乎为无色,C 项正确。紫色石蕊溶液通入 SO2,由于 SO2 显酸性,溶液最终变成红色,D 项错误。故本题选 C。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越稳定,A 项正确。若 X 是P,Y 是 S,Z 是 O,则第一电离能 ZXY,B 项错误。若 X 是 S,Y 是 Cl,Z是 F,F 没有含氧酸,F 没有正化合价, C、D 项错误。故本题选 A。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通过元素判断,N 元素形成的氢化物碱性最强,联氨可看作是氨分

19、子中的一个 H 被胺基取代,由于 N 的吸电子能力强于 H,因此孤对电子受到原子核的吸引力更强,与氢质子结合的能力减弱,因此碱性小于氨。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福尔马林为甲醛的水溶液,是混合物,B 错误;故选 B。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在金属中导电性最好的是银,铜的导电性仅次于银,导电性:银铜铝铅。8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树立安全意识,能识别化学品安全使用标识,初步形成良好的实验工作习惯”是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要求。9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苹果酸中能发生酯化反应的官能团有羟基和羧基,A 项正确。羧基能与 NaOH 发生中和反应,1mol 苹果酸中有 2

20、mol 羧基,能与 2molNaOH 发生中和反应,B 项错误。羧基能与 NaHCO3 溶液反应,1mol 苹果酸与足量 NaHCO3 溶液反应时,最多可得 2molCO2,标准状况下为 448L ,C 项错误。与苹果酸具有相同官能团的同分异构体有 2 种,D 项错误。故本题选 A。10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水电离出的 c(H+)=1012 molL 的溶液可能为酸性也可能为碱性,AlO2 在酸性条件不能大量共存;c(H +)=001mol L 的溶液显酸性,CH 3COO不能共存;能与铝反应生成氢气的溶液可能为酸性或碱性,Mg 2+在碱性条件不能大量共存。11 【正确答案】 B12

2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B、D 项属于“过程与方法”目标; C 项属于“知识与技能”目标。1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面向学生”一是强调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全面”提高。二是强调面向“全体”学生,使大多数学生都能达到要求,获得成功。三是强调促进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四是课程教学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关注、关照学生的需要、兴趣、追求等。这些理念,只有通过教师在实践中的全面贯彻,才能得以落实。1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科学探究内容的教学和学习目标的实现,必须让学生亲身经历丰富的探究活动。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中的探究活动可以有多种形式和不同的水平层次。活动中包含

22、的探究要素可多可少,教师指导的程度可强可弱,活动的场所可以在课堂内也可以在课堂外,探究的问题可来自书本也可源于实际生活。在探究活动中各要素呈现的顺序不是固定的,如“进行实验”既可作为收集证据的途径。也是提出问题或做出假设的一种依据。探究活动包括实验、调查、讨论等多种形式,一节课根据具体的情况采用合适的形式,但不是要求一节课尽可能多地设计出各种探究活动内容。1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新增的这些内容都是社会热点问题,所以这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修订的变化是 A 选项。1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属于以训练技能为主的课是化学实验课。17 【正确答案】 B18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23、 C 项属于高中化学教材编写建议。19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学生的学习活动是否深入”不属于对教学资源内容的反思。20 【正确答案】 D二、简答题21 【正确答案】 教学反思是教师根据先进的教学理论和实践经验,对自己的教学活动有意识地进行分析和再认识的过程。化学教师的自我教学反思既是一个能动的、积极的认知加工过程,也是一个与个人化学教学情感、对化学学科的认知、对教师专业的认同等密切相关,并且相互作用的过程。22 【正确答案】 教师可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提高自身的教学反思能力,如撰写“教学反思札记 ”或“教师成长札记”,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自己教学中的经验教训和心得体会等进行剖析和总

24、结;校内外教师间的交流与沟通也是提高教师反思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参加说课、听课、上课、评课等教研活动,以教研促反思,以反思求优化,以优化保有效。23 【正确答案】 科学探究原本指科学家解决问题的过程。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它是指从科学领域或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创设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情景,提出问题,对可能的答案做出假设与猜测,并设计方案,通过实验、操作、调查、搜集证据,对获得的信息进行处理,得出结论的过程。24 【正确答案】 提出问题:燃烧的条件有哪些?对可能的答案做出假设与猜测:可燃物;达到着火点(燃烧所需

25、的最低温度);氧气。探究过程:将学生分成三组,第一组探究燃烧需要可燃物,老师提供实验材料:纸、火柴、木条、蜡烛、铁丝、石子等,学生开展实验研究:第二组探究燃烧需要一定的温度,老师提供纸盒和水,学生开展实验研究;第三组探究燃烧还需要氧气,老师提供蜡烛和烧杯,学生开展实验研究。搜集证据:每组讨论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得出结论。三、诊断题25 【正确答案】 C26 【正确答案】 A 项,硫酸氢钠为强电解质,在溶液中完全电离出钠离子、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其正确的电离方程式为:NaHSO 4Na +H+SO42 ,故错误;B项,碳酸氢钠在水溶液中电离出钠离子、碳酸氢根离子,不能使用可逆号

26、,正确的电离方程式为:NaHCO 3Na +HCO3 ,故错误;C 项,醋酸为弱酸,在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醋酸的电离方程式为:CH 3COOH+H2O CH3COO +H3O+,故正确;D 项,氢硫酸为弱酸,在溶液中分步电离,电离方程式以第一步电离为主,正确的电离方程式为:H 2S H+HS ,故错误。27 【正确答案】 学生答题错误的原因主要是对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情况掌握不够,其次是对电离方程式的书写规则记忆不够清晰。四、案例分析题28 【正确答案】 由实验得出结论 3: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得出结论 4: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29 【正确答案】 探究式教学相比接受式教学,更注重过程的体验

27、。该课主要采用实验探究教学,所花费的时间比接受式教学长得多,需要给学生以充分的时间体验探究过程。如果为了赶进度而在学生没有进行足够思考的情况下,草率得出结论,这样的知识对学生而言是支离破碎的,很难应用。30 【正确答案】 本课内容涉及微观世界,通过多媒体模拟来展示,能更好地给予学生直观的印象,引导学生形成想象。五、教学设计题31 【正确答案】 化学这门学科十分重视学生的自我发现,因此要采取多种方法立体式的教学。首先充分运用课堂导入,利用生活生产实例、设置悬疑等创设学习情境,使学生意识到化学计算对于社会生活生产的重要性,既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增加学生学好化学计算的责任感;在授课过程中注重知识讲解

28、的逻辑性,清晰明了地呈现给学生化学计算的思维方法和特点;另外,在计算课中一定要注重课堂练习和反馈,通过练习巩固化学计算技能。32 【正确答案】 【知识与技能】学会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能够正确书写出计算的格式和步骤。【过程与方法】通过化学方程式中物质间质量比,初步理解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和量的关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定量研究对化学科学发展的重大作用;树立学以致用、联系实际的学风。33 【正确答案】 【重点】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方法步骤。【难点】按照化学特点进行思维的科学方法。34 【正确答案】 教学过程: 环节一:创设情境,激趣设疑 (利用多媒体显示“神舟五号”升空场面 ):“

29、神舟五号 ”用长征系列火箭发射升空时,若火箭燃料是液氢助燃剂是液氧,当火箭被点火时会发生什么反应,请书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学生:2H2+O2 2H2O 设疑:若你是火箭推进器的设计师,当确定升空的火箭需要液氢100 千克时,你会在火箭助燃剂仓中填充多少千克的液氧来满足这些液氢完全燃烧?过渡语:看大家的表情都是很困惑的,那么相信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这个问题一定能够给予解决。 环节二:联系旧知,讲授新知 根据写出的化学方程式,说一说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化学方程式意义:(1)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质的方面) 。(2) 每 2 个氢分子与 1 个氧分子反应生成 2 个水分子,分子数之

30、比2:1:2。(3)每 4 份质量的氢气与 32 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 36 份质量的水。质量之比 1:8:9。 2H 2+O2 2H2O 质量比:22 :32 : 218=1 :8:9 练习:请学生回答化学反应方程式 2CO+O2 2CO2 的物质质量之比。 归纳: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各物质的相对质量的关系,可以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请学生尝试利用化学方程式解答填充液氧的质量。 以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为例详解书写的格式和解题的步骤。 例题: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CaCO3+2HClCaCl 2+H2O+CO2 若需制备二氧化碳 88g,至少需要碳酸钙多少克? 解:设需碳

31、酸钙 xg CaCO3+2HClCaCl 2+H2O+CO2 100 44 x 88g 100:44=x : 88g x=20g 答:至少需要碳酸钙 20g。 环节三:改错辨析,加深理解 用多媒体展示两道有错误的例题。 请学生进行竞赛:看准找错误多、决、准;写出正确的计算步骤和解析。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请学生谈一谈学完本节课后的收获,即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以及计算。 作业:练习 1: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气体,燃烧 100g 氢气需要氯气多少克?生成氯化氢多少克? 练习 2:在绿色氧化剂双氧水的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后,常温下即可产生大量氧气,若制取 48g 氧气需消耗纯净的双氧水多少克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职业资格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