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考试(初级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32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ideacase155 文档编号:897891 上传时间:2019-02-27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考试(初级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3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考试(初级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3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考试(初级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3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考试(初级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3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考试(初级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3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学教师资格考试(初级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 32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在无色透明溶液中,下列选项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Cu 2+、k +、CO 32 、Cl (B) K+ 、Na + 、HCO 3 、NO 3(C) OH 、CO 32 、Ca 2+ 、K +(D)Ba 2+ 、 Na+ 、OH 、SO 322 在反应 3NO2+H2O2HNO 3+NO 中,被氧化的 NO2 与未被氧化的 NO2 的质量比为( )。(A)1:2(B) 3:1(C) 1:3(D)2:13 不同的碱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原因是( )。(A)在水溶液中电离生成金属离子(B)在水溶液中电离生

2、成氢氧根离子(C)能和酸起中和反应(D)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4 中和反应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下列应用与中和反应无关的是( )。(A)服用含 Al(OH)3 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B)施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C)用 NaOH 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D)用熟石灰和硫酸铜配制波尔多液5 一个完整的实验常涉及实验数据的处理,因此实验数据的记录也是一项基本的技能,以下是某同学记录的一些实验数据,其中正确的是( )。(A)用 10mL 量筒量取 630mL 液体(B)用托盘天平称取 262g 药品(C)用 10mL 滴定管量取 10mLNaOH 溶液(D)用精密 pH 试纸测得

3、某氢氧化钠溶液的 pH 为 806 某有机物由 C、H、O 三种元素组成,其相对分子质量为 102,含氢的质量分数为 98,分子中氢原子的个数为氧的 5 倍,则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 )。(A)C 4H10O2(B) C5H10O2(C) C6H10O2(D)C 5H12O67 下列物质的主要成分不属于糖类的是( )。(A)棉花(B)木材(C)豆油(D)小麦8 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下列关于海水综合利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海水制纯 NaCl,海水提取溴、碘都涉及化学变化(B)从海水中提取溴可以直接用萃取剂进行萃取,然后分液即得到纯度较高的溴(C)利用石灰、盐酸从海

4、水中得到氯化镁,电解熔融的氯化镁可制得金属镁(D)海水淡化的方法有蒸馏法、电渗析法、离子交换法等,能耗是直接决定其成本高低的关键9 下列递变规律正确的是( )。(A)NH 3、SiH 4、HF 的热稳定性依次增强(B) LiOH、NaOH、CsOH 溶液的碱性依次增强(C) O、S 、Na 的原子半径依次增大,而离子半径依次减小(D)HCl、HBr、HI 的还原性依次增强,其水溶液的酸性依次减弱10 NA 表示阿伏伽德罗常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等物质的量的 N2 和 CO 所含分子数均为 NA(B)标准状况下,224L 戊烷所含分子数为 0 1NA(C) 1mol Na2O2 固体

5、中含离子总数为 4NA(D)17g H 2O2 中含有的电子数为 09N A11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在“ 学习情景素材” 方面新增加了要求学生了解“常见的食品添加剂,我国使用食品添加剂的有关规定”“富营养化污染与禁止使用含磷洗衣粉” 等内容,这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修订的哪项变化?( )(A)与时俱进,重点关注健康、环境等社会热点问题,着力体现化学在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价值(B)坚持能力为重,着重突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要求(C)着重突出德育为先、育人为本的理念(D)总体控制内容总量和难度,加强了学科和学段衔接12 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属于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

6、11 年版)课程内容一级主题?( )(A)物质的化学变化(B)化学物质的多样性(C)身边的化学物质(D)化学与社会发展13 下列属于“ 知识与技能 ”教学目标的是( )(A)培养对实验的观察、分析能力(B)养成尊重科学、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C)知道物质燃烧的必要条件(D)通过实验探究,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14 化学学习过程中,学生按照自己对知识的理解,用结构网络的形式表示出概念的意义以及与其他概念之间联系的学习策略是( )。(A)概念形成策略(B)概念同化策略(C)问题解决策略(D)概念图策略15 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做水的加温和降温实验,让学生观察水的“三态” 变化,这种教学方法是( )

7、。(A)讲授法(B)发现法(C)演示法(D)谈话法16 学校中教师间的听评课是最常见的教学研讨活动,其目的是( )。(A)促进教帅的专业发展(B)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C)促进教师的教研能力的发展(D)促进教师间的交流合作17 课程实施评价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 变化较大的一部分,课程实施评价的重点是( )。(A)教学目标评价(B)教学手段评价(C)教学内容评价(D)学业评价18 新课程改革中,对化学教材中纸笔测验的新变化不包括( )。(A)重视化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理解和应用(B)注重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C)关心科技发展和科技有关的问题(D)注重学科

8、间的综合和渗透19 以激励促进学生积极思维为核心的教学模式是( )。(A)启发式教学模式(B)问题解决教学模式(C)引导发现教学模式(D)合作学习模式20 学生是课程的主体,学情分析是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以下不属于学情分析内容的是( ) 。(A)分析学生已经具备的与本节课教学内容相关的知识经验和能力水平(B)分析学习应该达到的终极目标中的未知知识(C)分析学生如何来进行学习(D)分析学生的兴趣及性格二、简答题20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指出: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学生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化学实验应高度关注安全问题,避免污染

9、环境,要求学生遵守化学实验室的规则,初步养成良好的实验工作习惯。问题:21 什么是化学实验探究教学?22 化学实验探究教学的指导思想是什么?22 二氧化碳是初中化学学习中需要重点掌握的氧化物之一。以下是某位教师在组织学生学习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时,做的教学设计: 【学生实验】首先,让学生通过实验获得一些认识,实验的同时要求学生仔细记录实验现象。 (1)由学生在大烧杯中放置一个铁皮架,架上固定两支点燃的蜡烛,通过喇叭形纸筒将一瓶二氧化碳向烧杯中倾倒,观察现象并分析。 现象:蜡烛熄灭,且底层的蜡烛先熄灭,上层的蜡烛后熄灭。 (2)由学生向一个收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质地较软的塑料瓶中加入约 13 体积的

10、水,立即旋紧瓶盖,振荡。观察现象并分析。(3)由学生继续将上述实验后瓶内液体倒出数毫升至试管中,滴入紫色石蕊溶液,振荡。观察有什么现象? 再将上述试管加热,观察有什么现象? (4)由学生取一支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通过较长玻璃管,往石灰水里吹一会儿气,观察实验现象。 【学生活动】讨论刚才的实验现象,分析、归纳得出二氧化碳的性质。 实验(1)结论: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 实验(2)结论:二氧化碳可溶于水。 实验(3)结论:二氧化碳跟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碳酸不稳定,受热容易发生分解。 实验(4)结论:二氧化碳能跟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白色的碳酸钙沉淀。 【讨论】归纳总结

11、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用途及检验方法。问题:23 请你分析本教学设计符合新课程改革何种教学理念,优点是什么?24 该种教学理念的主要特征是什么?三、诊断题24 某化学教师在一次测验中设计了下列测试题,并对学生的解题结果进行了统计和分析。【试题】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相同质量的同一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所含的溶质多 B在一定温度下,M 物质的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 C某一时刻,某盛放 NaCl 溶液的烧杯中有部分 NaCl晶体,则此溶液一定是该温度下的 NaCl 的饱和溶液 D有时某一物质的溶液是稀溶液,同时也可能是饱和溶液【考试结果】统计学生答案如下:根据上述

12、信息,回答下列问题:25 本题的正确答案是什么?26 请写出本题正确的解题思路。27 试对学生答题错误的原因进行分析和诊断。四、案例分析题27 案例:下面是某位初中化学教师讲授“空气” 的教学实录。谜语引入 猜谜语:“ 看不见,摸不着,没有颜色没味道,你的身边常围绕” 。该谜语的谜底是什么?(展示一只空烧杯 )烧杯中有什么? 今天,我们一起进一步认识空气。提问 对空气知道多少 ?请同学们尽可能多地提出有关空气的问题。学生提问 怎么证明空气确实存在?空气由什么物质组成? 空气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还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 如果空气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那么这些物质是什么? 又分别占多少 ?探究实验 1

13、请同学们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证明空气的存在。设计方案:提供学生水槽(装有大半槽水)、小烧杯、一杯饮料(配吸管)及其他仪器若干,引导学生设计方案,并进行交流,比较各种方案的优缺点,再确定比较好的方案进行实验。实验验证:指导学生完成实验。得出结论 空气是客观存在的。提问 我们生活的环境中有空气,人类的生活离不开空气,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那么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它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 还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如果空气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则空气中含有哪些物质?学生假设 根据生活经验提出空气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假设。得到结论 空气中含有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和其他杂质(如尘埃)等多种物质。提问 空气中

14、还有其他成分吗?自主学习 引导学生学习科学家对空气成分的研究过程、稀有气体的发现史。得出结论 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多种成分。探究实验 2大家对空气的认识主要来自生活常识,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的含量又分别是多少呢?能否测定出广口瓶中氧气的体积?指导学生完成课本上的实验,观察现象并思考:进入广口瓶中的水的体积相当于原广口瓶内空气中哪种气体的体积?探究实验 3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提出假设:药品可以用其他物质(如木炭、硫等)代替。实验探究:指导学生分组进行实验,甲组选用红磷、乙组选用木炭进行实验,并做好数据处理。现象与解释:针对甲组实验基本成功,而乙组实验完全失败(烧杯

15、中的水基本上没有进入广口瓶中),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乙组实验失败的原因。结论与反思:上述实验中,广口瓶中的固体应选择什么样的可燃物?总结与交流:装置气密性要良好; 实验应选用反应后不生成气体的物质 (如红磷); 红磷要稍过量,以耗尽广口瓶中的氧气; 应等装置冷却到室温后再打开止水夹。小结 空气不是单一成分的物质;空气中有 20体积的氧气,剩余气体不支持燃烧;空气的组成 (强调体积分数 )。请结合该老师的教学实录,回答下列问题:28 试说明这位老师如何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9 在教学过程中,该老师是否精心设计科学探究活动并加强了实验教学?30 请判断这位老师是否完成了该部分内容的课程标

16、准要求。五、教学设计题30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任务。 材料一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的课程标准:了解吸附、沉降、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常用方法。 材料二 某版本化学教科书知识结构体系 绪言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 课题 1 爱护水资源 课题 2 水的净化 课题 3 水的组成 课题 4 化学式与化合价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材料三 某版本化学教科书“水的净化 ”所呈现的内容 课题 2 水的净化 纯水是无色、无臭、清澈透明的液体

17、。自然界中的河水、湖水、井水、海水等天然水里含有许多杂质,不溶性杂质使其呈浑浊(如图 4 一 13),可溶性杂质则可能使其有气味或颜色。城市中的生活用水是经自来水厂净化处理过的。有时可利用明矾溶于水后生成的胶状物对杂质的吸附,使杂质沉降来达到净水的目的。 讨论 在如图 4-14 所示的净水过程中,主要经过哪些步骤除去水中杂质,将浑水变清水? 吸附、沉淀和过滤是工业中常用的方法,也是在化学实验中分离混合物的常用方法。实验 4-1 取 2 个烧杯,各盛大半烧杯浑浊的天然水(湖水、河水或井水等),向其中 1 个烧杯中加入 3药匙明矾粉末,搅拌溶解后,分置于 2 个烧杯中,静置,观察现象。实验 4-2

18、 取一张圆形滤纸,如图 415 所示折好并放入漏斗,使之紧贴漏斗壁,并使滤纸边缘略低于漏斗口。用少量水润湿滤纸并使滤纸与漏斗壁之间不要有气泡。如图 416 所示,架好漏斗,使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以使滤液沿烧杯壁流下。 取实验4-1 中处理过的一杯液体沿玻璃棒慢慢向漏斗中倾倒,注意液面始终要低于滤纸的边缘。比较未经处理的天然水和做了不同程度处理的水,它们的清澈程度有什么差别?注意 玻璃棒的末端要轻轻地斜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讨论 1上面的过滤实验中,有几个操作关键点? 2你可以利用什么物品代替实验室中的滤纸和漏斗来过滤液体? 如果用具有吸附作用的固体过滤液体,不仅可以滤去其中的不溶性物质,还

19、可以吸附掉一些溶解的杂质,除去臭味。市场上出售的净水器,有些就是利用活性炭来吸附、过滤水中的杂质的。 经上述沉淀、过滤、吸附等净化处理后,浑浊的水变澄清了,但所得水仍然不是纯水。我们除去的主要是水中的不溶性杂质,水中还有许多溶解的杂质。例如,有些地区的水很容易使水壶或盛水的器具结水垢,就是因为该地区的水中溶有较多的可溶性钙和镁的化合物,在水加热或长久放置时,这些化合物会生成沉淀(水垢)。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做硬水,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做软水。实验 4-3 把等量的肥皂水分别滴加到盛有等量的软水、硬水的试管中,振荡,观察两试管中产生泡沫的情况(如图 4-18)。 利用

20、上述实验可以检验硬水和软水。使用硬水会给生活和生产带来许多麻烦,如用硬水洗涤衣物,既浪费肥皂也洗不净衣物,时间长了还会使衣物变硬;锅炉用水硬度高了十分危险,因为锅炉内结垢后不仅浪费燃料,而且会使锅炉内管道局部过热,易引起管道变形或损坏,严重时还可能引起爆炸。 设法除去硬水中的钙、镁化合物,可以使硬水软化成软水。工业上和科学实验中软化硬水的方法很多,生活中通过煮沸也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实验室用的蒸馏水是净化程度较高的水,可以通过蒸馏自来水制取(如图 4-20)。 实验 44 在烧瓶中加入约 13 体积的硬水。再加入几粒沸石(或碎瓷片)以防加热时出现暴沸。按图 4-21所示连接好装置,使各连接部位

21、严密不漏气。加热烧瓶,注意不要使液体沸腾得太剧烈,以防液体通过导管直接流到试管里。弃去开始馏出的部分液体,收集到10mL 左右蒸馏水后,停止加热。用肥皂水比较水蒸馏前后的硬度变化。学完本课题你应该知道 1自然界中的水都不是纯水,通过多种途径可以使水得到不同程度的净化。 2硬水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易生水垢,与肥皂作用不易起泡沫;硬水可以软化为软水 o 3如何利用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方法净化水。课外实验 自制简易净水器 取一个空塑料饮料瓶,剪去底部,瓶口用带导管的单孔橡胶塞塞紧,将瓶子倒置,瓶内由下向上分层放置洗净的蓬松棉、纱布、活性炭等(如图 4-22),就得到一简易净水器。试验它的

22、净化效果。 要求:31 确定本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32 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33 请用教学流程图的形式表示出你对本课的教学设计。34 实验室过滤操作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35 请对本节课进行板书设计。中学教师资格考试(初级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 32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Cu 2+为蓝色,溶液不是无色透明的;K +、Na +、HCO 3 、NO 3 ,可以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故选 B:CO 32 与 Ca2+不能共存;Ba 2+与 SO42 不能共存。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根据反应 3NO2+H2O2HNO 3+NO 可判断

23、,NO 2 既是氧化剂也是还原剂,且被氧化的 NO2 与未被氧化的 NO2 的物质的量比为 2:1。故选 D。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不同的碱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原因是在水溶液中电离生成氢氧根离子。故选 B。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中和反应即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用熟石灰和硫酸铜配制波尔多液不属于酸碱中和反应。故选 D。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10mL 量筒只能精确到 01mL,故 A 错误;托盘天平只能准确到01g,B 错误;滴定管能精确到 001mL,故 C 错误;用精密 pH 试纸测得某氢氧化钠溶液的 pH 为 80,正确;故选 D。6 【正确答案】

24、B【试题解析】 有机物 A 的分子中氢原子数= =10,故氧原子数= =2,碳原子数为: =5,故 A 的分子式为 C5H10O2,故选 B。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棉花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纤维素属于多糖,故 A 错误;木材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纤维素属于多糖,故 B 错误;豆油的主要成分是油脂,不属于糖类,故 C 正确;小麦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属于多糖。故 D 错误;故选 C。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海水制纯 NaCl,粗盐中含有的 SO42 、Ca 2+、Mg 2+等杂质,加入氯化钡、碳酸钠、氢氧化钠来除去杂质,涉及化学变化;海水提取溴、碘时,通过氯气将溴离子和碘离子氧

25、化为溴单质和碘单质,涉及化学变化,A 项正确。海水中虽然存在大量的溴,但是浓度较低,不宜用海水进行直接处理,应先进行富集处理。B 项错误。利用石灰、盐酸从海水中得到氯化镁,电解熔融的氯化镁可制得金属镁,C 项正确。海水淡化的方法有蒸馏法、电渗析法、离子交换法等,能耗是直接决定其成本高低的关键,D 项正确。故本题选 B。9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A 项,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的热稳定性越强,稳定性顺序依次为HFNH 3SiH 4;B 项,正确。 C 项,O、S 、Na 的原子半径逐渐增大,而离子半径按 Na+O 2 S 2 。D 项,HCl、HBr、HI 的还原性依次增强。其水溶液的酸性依

26、次增强。10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17gH 2O2 为 005mol,每个分子含有 18 个电子,因此所含电子数为 09N A。11 【正确答案】 A1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课程内容包括 5 个一级主题,分别为:“科学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和“化学与社会发展”。1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四个选项中,属于知识与技能目标的是“知道物质燃烧的必要条件”。本题选 C。1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概念图策略是学习者按照自己对知识的理解,用结构网络的形式表示出概念的意义以及与其他概念之间联系

27、的一种学习策略。15 【正确答案】 C1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学校中教师间的听评课是最常见的教学研讨活动,其目的是为了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不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质量。1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第四部分“实施建议”规定,课程实施评价的重点是学业评价,其功能主要是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改善教师的教学,进一步完善课程实施方案。18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化学教材中纸笔测验的新变化是注重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关心科技发展和科技有关的社会问题,注重学科间的综合和渗透,重视联系社会、生活实际。突出化学知识的应用。19 【正确答案】 A【试题解

28、析】 以激励促进学生积极思维为核心的教学模式是启发式教学模式20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学情分析具体而言,主要分析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学生的“已知”即学生已经具备的与本节课教学内容相关的知识经验和能力水平,明确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它决定着教学的起点。分析学生的“未知 ”即学习应该达到的终极目标巾的末知知识,还涉及学生没有掌握的知识。分析学生的 “能知”即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能达到怎样的目标,这是因材施教的基础。分析学生的“想知”即除教学目标规定的要求外,学生还希望知道哪些目标以外的东西。分析学生“怎么知”即学生如何来进行学习,它体现学生的认知风格、水平和习惯等。二、简答题21 【正确答案】

29、 化学实验探究教学是指把实验作为提出问题、探究问题的重要途径和手段,要求课堂教学尽可能用实验展开,使学生亲自参与实验,引导学生根据实验事实或实验史实,运用实验方法来探究物质的本质及其变化规律。22 【正确答案】 化学实验探究教学的指导思想包括: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强调教学的探究性;强调三维目标的形成在实验探究过程中的统一。23 【正确答案】 该教学设计符合新课改中的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较好地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自主学习的优点:能培养学生主动发展的能力;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能培养学生充分的自信心;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24 【正确答案】 自主学习的主要特征是:

30、自主性。学生不仅仅要接受知识,更应该主动去探索知识,按照自己的学习方式去学习化学,认识化学的原理以及应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民主性。自主学习不是教师把现成的东西给学生,而是让学生经过展示、讨论、实验、提升来得出的。合作性。有时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同时进行,效果会更好。应用性。自主学习和应用紧密结合在一起,自主学习的动机源于知识的应用。创新性。采用自主学习的方式,让学生自己找到所争议问题的答案,充分地实现了新课标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三、诊断题25 【正确答案】 本题正确答案是 D。26 【正确答案】 本题正确的解题思路:A 项中没有指明在相同的温度下,因而无法比较,所以 A 项不正确

31、。B 项中在此条件下不能继续溶解 M 物质,并不能确定其他物质能否溶解,所以 B 项不正确。C 项,题中给出了有 NaCl 晶体存在,但并没有说 NaCl 晶体的质量不再减少,故 C 项不正确。溶液的浓、稀与溶液的饱和、不饱和是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来认识溶液的,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所以 D 项正确。27 【正确答案】 学生答题错误的可能原因:对溶解度的基本概念没有理解透彻,对描述溶解的各个因素包括温度、溶剂、溶质等的意义没有理解;对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以及溶液的“ 稀”与“浓”的关系不清楚。四、案例分析题28 【正确答案】 该老师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经验出发,先是让学生用多种方式感知空气的存在,

32、接着由学生举实例证明空气含有的多种物质,进而提出探究空气中多种成分(主要是氧气) 含量的任务。这样就创设了一个生动而真实的问题情境,符合探究性学习的要求。29 【正确答案】 该老师设计了科学探究活动来加强实验教学,本课的重点是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来“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在设计学生解决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问题中,采用分组对比实验,使学生真正体验到探究发现的乐趣。30 【正确答案】 该部分内容的课程标准要求是“说出空气的主要成分,认识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该老师设计了科学探究活动来加强教学实践,让学生在课堂上有较大的自主活动,使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学到了技能。获取了知识,更锤炼了

33、思维,张扬了个性,真正体现了引导学生“合作、自主、探究” 学习的新理念,并很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五、教学设计题31 【正确答案】 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知道纯水和天然水、硬水与软水的区别;初步认识吸附、沉降、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初步掌握过滤实验操作技能。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过滤的操作实验,初步学会基本的实验操作、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通过对教学情境的观赏和思考,学会了解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能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的方法。情感.态度 .价值观目标:通过过滤的操作过程,体验化学的“ 实验美”,养成细致的观察习惯,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32 【正确答案】

34、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吸附、沉降、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教学难点:硬水与软水的区别、过滤操作技能。33 【正确答案】 教学流程图:呈现自然界浑浊的水,提出除去杂质的问题实验:明矾净水(沉淀)探究活动:过滤掌握过滤装置与操作程序实验: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吸附)说明这些水仍非纯水引出硬水与软水的概念实验:区别软水与硬水了解软水与硬水的特征硬水的软化方法提出问题:如何获取纯净水实验:蒸馏水的获取了解蒸馏装置与主要操作自来水厂净水过程(净水方法的综合利用过程)消毒方法(化学变化)。34 【正确答案】 一贴:滤纸要紧贴漏斗壁。一般在将滤纸贴在漏斗壁时先用水润湿并挤出气泡,因为气泡会影响过滤速度。二低:一是滤纸的边缘要稍低于漏斗的边缘;二是在整个过滤过程中滤液的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否则被过滤的液体会从滤纸与漏斗之间的间隙流下,直接流到漏斗下边的接受容器中,没有达到过滤的目的。三靠:将待过滤的液体倒入漏斗中时,盛有待过滤液体的烧杯,烧杯的嘴要靠在倾斜的玻璃棒上(玻璃棒引流);玻璃棒下端要靠在三层滤纸一边(三层滤纸一边比一层滤纸那边厚,三层滤纸那边不易被弄破);漏斗的颈部要紧靠接收滤液的接受容器的内壁。35 【正确答案】 板书设计:水的净化一、几种净化水的常见方法1沉淀2过滤(一贴、二低、三靠)3吸附4蒸馏5消毒二、软水与硬水1定义2区别方法三、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示意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 ASTM C956-2004(2010) Standard Specification for Installation of Cast-In-Place Reinforced Gypsum Concrete《现场浇注的增强石膏混凝土构件安装的标准规范》.pdf ASTM C956-2004(2010) Standard Specification for Installation of Cast-In-Place Reinforced Gypsum Concrete《现场浇注的增强石膏混凝土构件安装的标准规范》.pdf
  • ASTM C956-2004(2015) Standard Specification for Installation of Cast-In-Place Reinforced Gypsum Concrete《现浇钢筋石膏混凝土安装的标准规格》.pdf ASTM C956-2004(2015) Standard Specification for Installation of Cast-In-Place Reinforced Gypsum Concrete《现浇钢筋石膏混凝土安装的标准规格》.pdf
  • ASTM C957 C957M-2010 Standard Specification for High-Solids Content Cold Liquid-Applied Elastomeric Waterproofing Membrane With Integral Wearing Surface《带整体磨损面的高固体含量、应用冷却液的弹性防水薄膜的标.pdf ASTM C957 C957M-2010 Standard Specification for High-Solids Content Cold Liquid-Applied Elastomeric Waterproofing Membrane With Integral Wearing Surface《带整体磨损面的高固体含量、应用冷却液的弹性防水薄膜的标.pdf
  • ASTM C957 C957M-2014 Standard Specification for High-Solids Content Cold Liquid-Applied Elastomeric Waterproofing Membrane With Integral Wearing Surface《与独立磨损表面共同使用的高固体含量 应用冷却液体的弹性.pdf ASTM C957 C957M-2014 Standard Specification for High-Solids Content Cold Liquid-Applied Elastomeric Waterproofing Membrane With Integral Wearing Surface《与独立磨损表面共同使用的高固体含量 应用冷却液体的弹性.pdf
  • ASTM C957 C957M-2015 Standard Specification for High-Solids Content Cold Liquid-Applied Elastomeric Waterproofing Membrane With Integral Wearing Surface《与独立磨损表面共同使用的高固体含量 应用冷却液体的弹性.pdf ASTM C957 C957M-2015 Standard Specification for High-Solids Content Cold Liquid-Applied Elastomeric Waterproofing Membrane With Integral Wearing Surface《与独立磨损表面共同使用的高固体含量 应用冷却液体的弹性.pdf
  • ASTM C957 C957M-2017 Standard Specification for High-Solids Content Cold Liquid-Applied Elastomeric Waterproofing Membrane With Integral Wearing Surface《与独立磨损表面共同使用的高固体含量 应用冷却液体的弹性.pdf ASTM C957 C957M-2017 Standard Specification for High-Solids Content Cold Liquid-Applied Elastomeric Waterproofing Membrane With Integral Wearing Surface《与独立磨损表面共同使用的高固体含量 应用冷却液体的弹性.pdf
  • ASTM C957-2006 Standard Specification for High-Solids Content Cold Liquid-Applied Elastomeric Waterproofing Membrane With Integral Wearing Surface《带整体磨损面的高固体含量并使用冷却液的弹性防水薄膜的标准规范》.pdf ASTM C957-2006 Standard Specification for High-Solids Content Cold Liquid-Applied Elastomeric Waterproofing Membrane With Integral Wearing Surface《带整体磨损面的高固体含量并使用冷却液的弹性防水薄膜的标准规范》.pdf
  • ASTM C958-1992(2007)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of Alumina or Quartz by X-Ray Monitoring of Gravity Sedimentation《用重力沉积的X射线监测器测定矾土或石英的粒度分布的试验方法》.pdf ASTM C958-1992(2007)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of Alumina or Quartz by X-Ray Monitoring of Gravity Sedimentation《用重力沉积的X射线监测器测定矾土或石英的粒度分布的试验方法》.pdf
  • ASTM C958-1992(2014)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of Alumina or Quartz by X-Ray Monitoring of Gravity Sedimentation《用重力沉积的X射线监测器测定矾土或石英粒度分布的标准试验方法》.pdf ASTM C958-1992(2014)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of Alumina or Quartz by X-Ray Monitoring of Gravity Sedimentation《用重力沉积的X射线监测器测定矾土或石英粒度分布的标准试验方法》.pdf
  •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职业资格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