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考试(高级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postpastor181 文档编号:897931 上传时间:2019-02-27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31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考试(高级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考试(高级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考试(高级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考试(高级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考试(高级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学教师资格考试(高级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 1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高中化学课程由( ) 构成。(A)知识模块和技能模块(B)基础模块和研究模块(C)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D)知识模块和情感模块2 重视化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能综合运用有关的知识、技能与方法分析和解决一些化学问题属于高中化学课程的( )目标。(A)过程与方法(B)知识与技能(C)知识与能力(D)情感.态度.价值观3 学记中“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强调了 ( )。(A)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B)重视环境与教育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C)学习是积极主动的(D)因材施教4 一般来说,喜欢化学并且对理

2、论和抽象的东西感兴趣的学生,其认知风格大多属于( )。(A)场依存型(B)场独立型(C)冲动型(D)沉思型5 化学作业设计的基本原则不包括( )。(A)目的性原则(B)分类设计原则(C)阶梯递进原则(D)激励原则6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相衔接,但是高中化学课程更多的强调学生( ) ,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A)主体性(B)多样性(C)基础性(D)差异性7 在化学学习中开展科学探究活动有利于达成的教学目标是( )。(A)知识与技能目标(B)过程与方法目标(C)情感 .态度.价值观目标(D)三者均有8 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了解居室装修材料的主要成分及其作用”

3、内容标准对应的课程模块是( ) 。(A)化学 1(B)化学与生活(C)物质结构与性质(D)实验化学9 高水平学生在测验中能得高分,而低水平学生只能得低分说明该测验下列哪种质量指标高?( )(A)效度(B)信度(C)区分度(D)难度10 课程实施评价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学改革中的一个难点。课程实施评价的重点是( ) 。(A)实验能力评价(B)教学方法评价(C)教学手段评价(D)学业评价11 化学科学实验与化学教学实验的区别( )。(A)内容不同(B)行为主体不同(C)方法不同(D)要求不同12 教师自编测验是由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和测验目的,自己编制的测验,是为( ) 。(

4、A)教育目的服务的(B)教师和学生服务的(C)特定的教学服务的(D)当前工作服务的13 关于以“实验为基础 ”中实验的含义正确的一项是( )。(A)实验探究活动和实验方法论(B)实验事实和实验结论(C)实验事实和实验主体(D)实验探究活动和实验主体14 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评价,有以下功能( )。(A)反馈调节功能(B)展示激励功能(C)记录成长功能(D)以上三项15 关于化学课程与教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教材和课本是一回事情(B)一个课程标准,只允许编制一套教材(C)基础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是指学科课程(D)教材是课程的具体化16 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聚反应生成 的单体是( )(A)氯

5、乙烯(B)氯乙烯和乙烯(C)(D)17 属于苯的同系物的是( )。(A)(B) (C) (D) 18 仅能在水溶液中导电的电解质是( )。(A)NaOH(B) Na2SO4(C) NaHCO3(D)NaHSO 419 下列物质中,按只有氧化性、只有还原性、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顺序排列的一组是( ) 。(A)F 2、K、HCl(B) Cl2、Al 、H 2(C) NO2、Na 、Br 2(D)O 2、SO 2、H 2O20 某短周期非金属元素的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该元素( )。(A)在自然界中只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B)单质常作半导体材料和光导纤维(C)最高价氧化物不与酸反应(

6、D)气态氢化物比甲烷稳定二、阅读材料题20 为适应 21 世纪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要求教师必须转变角色,由知识的传授者向教育实践的研究者转变。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提出,为化学教师创造性的教学和研究提供更多的机会,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引导教师不断反思,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根据上述材料,回答相关问题:21 化学教学研究中较为常见的方法有哪些?22 谈谈化学教学研究的意义。22 某教师按如下教学设计组织学生研究“利用杂化轨道理论认识乙烯的结构”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3 列举日常生活中有关乙烯的学习素材。24 试说明教学内容是否一定要采用科学探究的方式教学?为什么?25

7、结合该教学案例,谈谈“物质结构与性质” 在教学中应注意哪些问题。三、诊断题25 下面是某教师在考试中设计的考试题,部分学生的考试结果如下:【试题】在一定条件下, 和 I-发生的离子方程式如下: +6I-+6H+R -+3I2+3H2O(1)中 R 元素的化合价是_。 (2)R 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_。【考试结果】60的学生的答案为(1)R 的化合价为 6-n;(2)R 最外层电子数为 5。试根据上述考试结果回答下列问题:26 本题正确答案为_,解题思路是_。27 分析学生解题错误可能是由哪些原因造成的?四、案例分析题27 案例:下面是两位中学教师关于“原电池” 的教学过程实录 【李老师的教

8、学实录】【课堂引入】你曾亲身体验趣味实验的神奇吗?你有积极参与趣味实验的兴趣吗? 那么请你来亲身体验吧。【学生】学生用舌尖感受水果电池的电流。【老师提问】你有什么感觉吗,你的观点是什么呢?【学生回答】有麻麻的感觉,好像有电。【课堂投影】1780 年意大利解剖,学家伽伐尼在做青蛙解剖实验,引导学生做如下实验。第一步:把一块锌片和铜片分别插入盛有稀硫酸的烧杯里。第二步:用导线将锌片和铜片连接起来。第三步:在导线中接入一个灵敏电流计。【老师】在实验过程中,老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每一个步骤,善于提问、善于分析总结,在实验的过程中学生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 (1)电流表为什么偏向铜? (2)导线连起来后为什

9、么铜极上有气泡? (3)电极移动为什么电流表会有变化? 【课堂投影】利用 flash 动画向学生展示原电池工作的微观机理。【得出结论】原电池形成的实质:氧化还原反应分开在两极进行,还原剂所失去的电子通过导线转移给氧化剂。【课堂过渡】明白了原电池工作原理,但是原电池形成条件又是怎样呢?【学生实验】组建四个小组,分别探究原电池形成条件。【实验结论】四个小组经过认真的实验和分析,通过讨论交流,最终得出原电池形成的条件。【王老师的教学实录】【视频】播放水果电池充电【提问 1】这个视频你看到了什么?我们知道化学反应一般都伴随着能量的产生,有的转化为热能,有的转化为光能,这个过程中能量是如何进行转换的呢?

10、 【板书 】一、原电池的定义: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过渡】原电池究竟是如何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呢?今天让我们走上科学的探索之路,首先我们来看一组实验。【实验】我们一起看以下四组实验现象:第一个实验是将锌片放入硫酸溶液中:第二个实验是将铜片放入硫酸溶液;第三个实验是将锌片和铜片平行插入硫酸溶液中:第四个实验是将锌片和铜片接触放入硫酸溶液中。【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设问】大家就各个实验现象进行解释。【生 1】第一个实验锌片放入硫酸溶液中有气泡产生,是因为锌与硫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了氢气。 【生 2】第二个实验铜片放入硫酸溶液无气泡产生,是因为铜不活泼,不能置换出氢气。【生 3】第三个实验锌片

11、和铜片平行插入硫酸溶液中锌片上有气泡产生,铜片上没有气泡产生,是因为锌与硫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的氢气,铜不活泼,不能置换出氢气。【生 4】第四个实验是将锌片和铜片接触放入硫酸溶液中,铜片上有气泡产生,锌片上没有 气泡产生,应该是铜与硫酸发生置换反应。 【生 5】如果可能是铜与硫酸反应,那么实验中有 Cu2+,溶液应该变为蓝色,但是实验中溶液没有变成蓝色,所以应该是锌与硫酸发生反应。【老师】学生对前三个实验解释的很正确,那么对于第四个实验,有学生说是锌与硫酸发生反应,那么为什么在铜片上产生了气泡,而不是在锌片。【学生讨论】因为锌把电子转移到铜片上。【提问】电子从何而来?电子是从溶液传递还是锌片与

12、铜片的接触点传递的呢? 【回答】是接触点传递的,如果是溶液传递的,电子应该可以传递到铜的表面的,第三个实验应该铜片表面会产生气泡。【讲述】如果有电子的移动就应该会有电流,那电流是如何产生的呢?【过渡 】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验证:将锌片和铜片用导线连接起来,在导线之间接入灯泡。平行插入稀硫酸溶液中观察实验现象。(注意观察铜片表面的变化)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电流的产生原理。【多媒体展示】CuZn 原电池闭合状态下微观粒子运动的动画模拟与实验 4 相似,并展示 Cu 片、Zn 片上得失电子的反应式。【讲述】在这个装置中锌片失去电子、失去的电子通过导线传递给铜片,溶液中的 H+在铜片的表面得到电子变成氢气

13、,该装置发生了化学反应在外电路产生了电流,电子由 Zn 片流出,产生了电能【过渡】原电池的组成部分有哪些 ?那么原电池的形成条件是怎样的呢?(改变实验的一个因子 )【引导】让学生认识到实验中三个变量之间的关系:电极材料:同种电极与不同种电极; 电解质溶液:电解质与非电解质;通络:闭合回路的形成。暗示以此确定设计实验的探究方向。【讲解】上面,我们通过实验探究了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初步形成原电池的概念,那么,原电池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也即原电池的构成条件是什么?【探究一】电极的探究【探究二】电路的探究 【学生活动】学生分组总结汇报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师生共同交流探讨,得出结论【板书】略。问题:28

14、根据两位老师的教学过程,说明所用教学方法都有哪些,并指出他们教学过程中的某个亮点。29 以李老师的教学为例,说明好的化学课程导人的要求是什么?30 根据上述教学实例,归纳总结出化学课堂中实验探究的基本教学思路。五、教学设计题30 阅读下列三个材料,按要求完成任务。材料一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内容标准】认识化石燃料综合利用的意义,了解甲烷、乙烯、苯等的主要性质,认识乙烯、氯乙烯、苯的衍生物等在化工生产中的重要作用。【活动建议】查阅资料:利用石油裂解产物乙烯制取重要的化工产品。实验探究:乙烯、乙醇、乙酸的主要化学性质。材料二某版本教科书的知识结构体系第一章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

15、三章有机化合物 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第四节基本营养物材料三某版高中实验教科书,化学第三章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部分片段在通常情况下,甲烷比较稳定,与高锰酸钾等强氧化剂不反应,与强酸、强碱也不反应。但是在一定条件下,甲烷也会发生某些反应。1甲烷的氧化反应甲烷是一种优良的气体燃料,通常情况下,1 mol 甲烷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放出 890 kJ 热量。CH 4(g)+202(g) CO2(g)+2H2O(1)2甲烷的取代反应科学探究向 2 支盛有甲烷的试管中(其中一支用黑纸包好),分别快速加入 05

16、 g KMnO 4 和 1 mL 浓盐酸,然后迅速轻轻塞上胶塞,放在试管架上;没有包黑纸的试管在室内光线(目光灯)照射下,或用高压汞灯的紫外线照射;等待片刻,观察现象。1你从实验中能得到哪些信息?2从所得实验信息中你能得到哪些启示?要求:31 确定本课的三维教学目标。32 确定本课的教学难点和重点。33 写出科学探究的现象,并写出化学反应式。34 由上述发生的反应类型是哪种,并说出其概念。35 给本节课设计一个导人方式。中学教师资格考试(高级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 1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高中化学课程由必修模块和

17、选修模块构成。2 【正确答案】 B3 【正确答案】 A4 【正确答案】 B5 【正确答案】 D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中明确提到,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是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或科学相衔接的基础教育课程。课程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在保证基础的前提下为学生提供多样的,可供选择的课程模块,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故选 A。7 【正确答案】 D8 【正确答案】 B9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区分度是指一道题能在多大程度上把不同水平的人区分开来,也即题目的鉴别力。10 【正确答案】 D11 【正确答案】 B1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教师自编测验是由

18、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和测验目的,自己编制的测验是为特定的教学服务的。13 【正确答案】 A1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评价具有五项功能:反馈调节功能;展示激励功能;反思总结功能:记录成长功能;积极导向功能。1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教材是供教学用的资料,课本是教材的一种,教材和课本不是一回事,A 项错误。一个课程标准,允许编制多套教材, B 项错误。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是以学科课程为主,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相结合,C 项错误。故本题选 D。16 【正确答案】 C1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苯的同系物是指分子里含有一个苯环,组成符合 CnH

19、2n-6(n6)的芳香烃。根据该定义可知,D 项符合题意。18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NaHCO 3 受热易分解,所以在熔融状态下不能导电。A 、B 、D 项都为离子化合物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都能导电。19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B 中 Cl2 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C 中 NO2 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D 中 SO2 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20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在短周期非金属元素中,只有 Si 的最外层电子数为其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Si 在自然界中不存在单质,只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光导纤维的物质是SiO2;Si 的最高价氧化物 SiO2 可与氢氟酸反应:因为 Si

20、 的非金属性比碳的弱,故SiH4 的稳定性弱于 CH4。二、阅读材料题21 【正确答案】 化学教学研究中较为常见的方法有调查法、实验法和行动研究法。22 【正确答案】 化学教学研究的意义主要有:化学教学研究对教师专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化学教学研究是提高化学课程实施质量的有效途径; 化学教学研究有助于解决化学教学实践问题。23 【正确答案】 2011 年 4 月,媒体报道说果农利用一种化学药剂将青香蕉催熟,这种物质会导致儿童性早熟。其实,想要在遥远的北方品尝到热带水果,还应该感谢人为催熟的技术。那么这种化学剂是什么?到底会不会导致儿童性早熟? 引出乙烯。24 【正确答案】 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

21、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但并不是每一个主题、每一个知识点的学习都要把“科学探究” 纳入到日常教学活动中。学生在学习乙烯的结构这部分内容之前,并没有接触到很多种有关物质结构的知识,老师采用了对比教学、实验演示、讨论交流问答等形式,让学生进行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合理地组织和呈现了教材内容。25 【正确答案】 物质结构与性质选修模块从教学内容看属于概念原理内容。教学的主旨在于通过学习物质结构的有关概念。发展学生的认识,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学生的原有认识,并将学生的原有认识作为概念教学的起点。教师还要认真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和内容深广度,教师活动的设计和学生活动设

22、计也应注意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促进学生将宏观现象与微观解释及符号表征相结合,从不同视角帮助学生建立宏观现象和微观构成和化学符号之间的联系,促进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和掌握。三、诊断题26 【正确答案】 (因为反应后离子所带电荷总数为1)。又因为 I-与 H+离子所带电荷总数之和为 O,因此 所带电荷数为-1,因此 n=l。于是可以推断 中 R 的化合价为+5 : 由于 R-只带一个单位负电荷,说明 R 原子只能得到一个电子。因此 R 最外层电子数为 7。27 【正确答案】 没有注意到整个反应前后电荷守恒,而只注意到 RO3 带电荷为“n”的事实;错误在于求出 R 的化合价为+5 后,认为+5 价为该

23、元素的最高正价,从而推断最外层电子数为 5。四、案例分析题28 【正确答案】 两位老师在化学课堂上所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观察一演示法、讨论法和探究法。李老师在课堂导入环节运用了实验导人、化学史导人、录像导人等多种导人方法相结合的导入方式,充分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动机。引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王老师在讲解原电池的组成部分和原电池的形成条件知识时运用了对比实验,改变实验中的一个因子来看实验结果,探究过程清晰明了,使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相关知识。 29 【正确答案】 化学课程导入的要求是:科学性原则、相关性原则、趣味性原则、启发性原则、适度性原则。30 【正确答案】 化学课堂中实验探究的基本教学思路为:

24、问题一探究一反思。五、教学设计题31 【正确答案】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知道化石燃料的主要成分,认识综合利用甲烷对于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环境保护及保障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意义:认识甲烷的分子组成、结构特征、主要化学性质及应用,初步认识取代反应的概念;知道可燃性气体在保存、点燃中的安全问题。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分析、合作讨论等开放的问题情境,从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形成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通过甲烷的取代反应的教学,掌握从具体到一般的抽象概括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结合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和国民经济建设实际,激发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兴趣,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有机化学“有趣、实用” 的

25、思想情感; 通过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出发,让学生从身边及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人手学习最基本的有机化学知识,了解学习有机化学的价值。32 【正确答案】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甲烷的分子组成、结构特征、主要化学性质(燃烧反应和取代反应); 教学难点:取代反应的概念和实质。33 【正确答案】 室温下,混合气体无光照时,不发生反应;光照时,瓶内气体颜色逐渐变浅,瓶壁出现油状液滴,瓶中有少量白雾。在光照的条件下,甲烷与氯气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34 【正确答案】 上述发生的是取代反应。有机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取代的反应叫做取代反应。35 【正确答案】 【投影】可燃冰、我国西气东输工程等图片,并进行如下讲解:天然气是一种高效、低耗、洁净的新能源。我国已探明的储量居世界第 19 位。天然气水合物。也就是可燃冰,是一种很有前途的能源物质。据科学家估计,全球天然气水合物的碳储量是全球石油与天然气储量的两倍。如果能开发利用,那将是人类莫大的福音。甲烷是天然气、沼气和煤矿坑道气的主要成分。但同时甲烷也是一种重要的温室气体。它的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 20 倍且在大气中的浓度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我们知道事物都是有两面性的。想要很好的利用甲烷的优势为我们的生活服务,首先。就必须对甲烷有一个完整的认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职业资格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