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单选题)模拟试卷 49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在当代,教育被人们视为一种投资,一种人力资本,这是因为教育具有( )。(A)政治功能(B)经济功能(C)文化功能(D)人口功能2 世界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著作是( )。(A)论语(B) 大学(C) 学记(D)孟子3 肖晓活泼好动,善于交际,思维敏捷,易接受新事物,兴趣广泛,注意力容易转移。他的气质类型属于( )。(A)多血质(B)胆汁质(C)黏液质(D)抑郁质4 10 岁的珊珊只去过几次小朋友的家,就能画出具体的路线图来。认知发展到哪一阶段的儿童能做到这种程度?( )(A)感知运动阶段(B)前
2、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5 提出“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 观点的苏联教育家是( )。(A)克鲁普斯卡娅(B)马卡连柯(C)加里宁(D)凯洛夫6 下列选项中关于德育过程的规律,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德育过程要以知为开端,以行为为终结(B)德育过程是有目的地组织学生的教育性活动和交往的过程(C)德育过程是平衡学生思想内部矛盾的过程(D)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稳定提高的过程7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教人发现真理。”这句话体现了 ( )。(A)巩固性原则(B)启发性原则(C)直观性原则(D)循序渐进原则8 初中学
3、生的年龄在 1215 岁之间,处于少年期,是个体生理发展的第( )个高峰期。(A)一(B)二(C)三(D)四9 人们在重大刺激作用下产生的勃然大怒、暴跳如雷、欣喜若狂等情绪体验称为( )。(A)心境(B)激情(C)应激(D)感情10 琪琪在上课时偷玩手机,被老师点名回答问题,因没回答出来,被老师严厉批评,还被同学哄笑,当时感觉无地自容、羞愧难当,心怦怦乱跳,双手发抖。第二天上学时走到校门口就感觉紧张害怕、心发慌,不敢进校门。此后一旦说起上学就觉得头晕目眩,心慌胸闷,呼吸急促,全身发抖,如果不去上学,则一切如常。琪琪存在的问题是( ) 。(A)抑郁症(B)恐惧症(C)强迫症(D)焦虑症11 学生
4、的“向师性 ”和模仿性的心理特征决定了教师的劳动具有( )。(A)示范性(B)复杂性(C)主体性(D)长期性12 德育可以使个体实现某种需要、愿望,从中体验到满足、快乐、幸福,获得一种精神上的享受。这体现德育的( )功能。(A)生存性(B)发展性(C)享用性(D)控制性13 萌芽于 16 世纪、兴起于 17 世纪,经夸美纽斯总结、改进和理论升华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A)特朗普制(B)分组教学制(C)班级授课制(D)道尔顿制14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中的意识结构部分,其活动遵循现实原则的是( )。(A)本我(B)自我(C)超我(D)他我15 下列不属于讲授法的基本要求的是( )。(A)讲究语言
5、艺术(B)讲究讲授的策略与方式(C)讲授内容要有科学性、系统性、思想性、启发性、趣味性(D)要善于设问解疑,启发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16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体现了德育的 ( )。(A)导向性原则(B)疏导原则(C)一致性和连续性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17 根据韦纳的成败归因理论,学生将考试失败归因于努力不够,是一种( )。(A)内部、稳定、不可控归因(B)内部、不稳定、可控归因(C)外部、稳定、不可控归因(D)外部、不稳定、不可控归因18 提出“四段教学法 ”的教育家是 ( )。(A)亚里士多德(B)凯洛夫(C)冯特(D)赫尔巴特19 “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 ,这充分运用了下列哪一
6、种德育方法 ?( )(A)情感陶冶法(B)榜样示范法(C)实际锻炼法(D)品德评价法20 下列不属于影响品德发展的内部因素的是( )。(A)认知失调(B)学校教育(C)态度定势(D)道德认知21 国家或政党根据一定时期的政治和经济的要求,规定的教育工作的发展思路和发展方向是( ) 。(A)教育目标(B)教育目的(C)教育方针(D)教育策略22 下列不是贯彻直观性原则基本要求的是( )。(A)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B)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C)重视运用语言直观(D)重视组织各种复习23 关于“教材 ”的理解,下列表述准确的是 ( )。(A)学校教学的唯一依据(B)教师教学参考书(C)学
7、生学习的课题和目的(D)落实课程标准的媒介24 当教师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时,此教师处于成长过程中的( )阶段。(A)关注发展(B)关注学生(C)关注情境(D)关注生存25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隐性课程的特点的是( )。(A)影响方式的无意识性(B)空间的广泛性(C)内容的全面性(D)教育影响的计划性26 借用古希腊神话中的典故,将教师期望的预言效应称作皮格马利翁效应的是( )。(A)贾德(B)汉斯塞里(C)加涅(D)罗森塔尔27 下列不属于课外辅导内容的是( )。(A)指导学生做好作业(B)给学生解答疑难问题(C)给请假的学生补课(D)给学生讲授新的知识28 既是课程设计与实施的终点,又是课
8、程设计与实施继续向前发展的起点的是( )。(A)课程评价(B)课程模式(C)课程实施(D)课堂反馈29 实验证明:学习程度达到( )时,记忆效果最佳。(A)50(B) 100(C) 150(D)200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单选题)模拟试卷 49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认为,当代经济发展已经由依靠物质、资金的物力增长模式转变为依靠人力和知识资本的增长模式,其中,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关键,而教育就是形成人力资本的重要因素。因此,教育被人们视为一种投资,一种人力资本,是因为教育具有经济功能。2 【正确答案】 C
9、【试题解析】 世界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著作是战国时期的学记。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现代气质类型将人的气质分为四种类型:多血质、胆汁质、黏液质、抑郁质。多血质的特点是活泼好动、善于交际、思维敏捷;容易接受新鲜事物,情绪情感容易产生也容易变化和消失、容易外露;体验不深刻。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具体运算阶段是指 7 岁到 12 岁的儿童,这一阶段儿童思维的特征是,面对问题情境时,能按照逻辑法则推理,但是这种能力只限于对当前的具体情境或熟悉的经验。其主要特点有思维具有具体性、守恒性和可逆性以及去自我中心。这些特点能够使只有 10 岁的珊珊在去过小朋友家几次后。就能画出路
10、线图来。故本题选 C。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故本题选 B。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包括:德育过程是具有多种开端的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其中选项中提出德育过程是有目的地组织学生的教育性活动和交往的过程,与德育过程基本规律的第二个规律相符。故本题选 B。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
11、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教人发现真理”强调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兴趣,引导他们独立思考,不要直接告诉学生结论,体现了教学要遵循启发性原则。故本题选 B。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初中学生处于青春期,是个体生理发展的第二个高峰期。第一个高峰期是在出生后的第一年。故本题选 B。9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依据情绪状态分类,情绪可分为心境、激情、应激三种。其中,激情是一种爆发快、强烈而短暂的情绪体验。例如,在突如其来的外在刺激作用下,人会产生勃然大怒、暴跳如雷、欣喜若狂等情绪反应。结合题干,本题选 B。1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12、】 恐惧症是对特定的无实在危害的事物与场景的非理性惧怕。恐惧症可分为单纯恐惧症(对一件具体的东西、动作或情境的恐惧)、广场恐惧症(害怕大片的水域、空荡荡的街道)和社交恐惧症。题干捕述的是对上课这种情景的恐惧,故本题选 B。1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学生入学后,会把教师作为获取知识的智囊、解决问题的顾问。教师会自然地成为学生亲近、信赖、尊敬甚至崇拜的对象,教师也是他们行为举止的楷模。这决定了教师的劳动具有示范性。故本题选 A。1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德育的个体性功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德育的生存性功能、德育的发展性功能以及德育的享用性功能。这三个功能是由低级到高级依次发展的
13、。首先,人作为一个社会个体,在其社会化进程中需要习得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如何做人是一个人立足的基础。通过德育,个体可以获得社会性规范,更好地适应社会;其次,学生习得的道德认识和社会规范转化为自身的认同感,能够自觉遵守社会道德,对个体品德发展能够产生积极的作用;最后,德育可以使个体实现某种愿望、需要,从中体验到快乐、幸福、满足,获得一种精神上的享受。因此,题干所述体现了德育的享用性功能。故本题选 C。1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照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萌芽于 1
14、6 世纪、兴起于 17 世纪,经夸美纽斯总结、改进和理论升华而成。故本题选 C。1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弗洛伊德认为完整的人格结构由三大部分组成,即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就是原始的无意识的本能,遵循“快乐原则”。自我是面对现实的我,它是通过后天的学习和环境的接触发展起来的,是意识结构的部分,自我是本我和外界环境的调节者,它奉行“现实原则”。超我,是道德化了的我,遵循“道德原则”。故本题选 B。1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讲授法的基本要求有:第一,讲授内容要有科学性、系统性、思想性、启发性、趣味性。第二,讲究讲授的策略与方式。第三,讲究语言艺术。D 项属于谈话法的基本要求。
15、故本题选 D。16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因材施教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正体现了德育的因材施教原则。故本题选 D。1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根据韦纳的归因理论,人们倾向于将活动成败的原因归结为六个因素,即能力高低、努力程度、工作难度、运气(机遇)好坏、身心状况、外界环境。他把这六个因素归为 j 三个维度,即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归因和不可控归因。其中,努力属于内部、不稳定、可控的因素,故本题选 B。18 【正确答案】
16、 D【试题解析】 赫尔巴特认为,教学可以按照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步去进行,即“四段教学法”。“四段教学法”反映了教学的某些常规,包括对教学规律的认识,推动了当时教学理论的发展。故本题选 D。19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情感陶冶法是教育者自觉创设良好的教育情境,使受教育者在道德和思想情操方面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熏陶的方法。陶冶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艺术陶冶。“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属于情感陶冶法中的环境陶冶。2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影响品德发展的外部因素有:家庭、学校教育、社会因素、同伴群体;内部因素有:认知失调、态度定势、道德认知。故本题选 B。21 【正确
17、答案】 C【试题解析】 教育方针是指国家为了发展教育事业,在一定阶段,根据社会和个人两方面发展的需要与可能而制定的具有战略意义的总政策或总的指导思想,它是教育工作的宏观指导思想,是总的教育方向。故本题选 C。2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贯彻直观性原则的基本要求:(1)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2)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3)重视运用语言直观。选项 D 为贯彻巩固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故本题选 D。2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教材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材指课堂上和课堂外教师和学生使用的所有教学材料,比如课本、视频、投影、故事书等;狭义的教材即教科书。教材是根据课程标准编制
18、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也是媒介。故本题选 D。2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福勒和布朗根据教师的需要和不同时期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把教师的成长划分为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和关注学生三个阶段。处于关注生存阶段的教师,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他们经常关心的问题是:学生喜欢我吗?同事们怎么看我?领导是否觉得我干得不错等。结合题干,本题选 D。2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A、B、C 三项均是隐性课程的特点,D 项是显性课程的特点。故本题选 D。26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借用古希腊神话中的典故,将教师期望的预言效应称作皮格马利翁效应的是罗森塔尔。皮格马利
19、翁效应也称为罗森塔尔效应,即人们基于对某种情境的知觉而形成的期望或预言,会使该情境产生适应这一期望或预言的效应。故本题选 D。2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课外辅导的内容一般包括:给学生解答疑难问题,指导学生做好作业;为基础差和因事、因病缺课的学生补课;给成绩特别优秀的学生做个别辅导;给学生学习方法的辅导;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和学习态度的教育。教师进行课外辅导时,要遵循下列要求:第一,从辅导对象的实际出发,确定辅导内容和措施。第二,辅导只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不能将主要精力放在辅导上。故本题选 D。28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课程评价是指检查课程的目标、编订和实施是否实现了教育目的,实现的程度如何,以判定课程设计的效果,并据此做出改进课程的决策。课程评价在整个课程系统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为它既是课程设计与实施的终点,又是课程设计与实施继续向前发展的起点。只有建立在科学评价基础之上的课程设计与实施,才能不断地向着更好、更全面的科学化高度发展。故本题选 A。29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过度学习,指在学习达到恰好能背诵之后再继续学习,是使学习的巩固水平超过刚能背诵的程度的一种防止遗忘的措施。一般来说,学习程度以150为佳,其效应也最大。故本题选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