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 11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美国建国之初,农业立国是主流的经济思想,美国建国 100 年以后变工业立国为主流思想。导致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美国农业的衰败(B)建国领袖的去世(C)工业革命的发展(D)美国内战的结束2 “这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运动,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这次运动是 ( )。(A)五四爱国运动(B)辛亥革命(C)戊戌变法(D)新文化运动3 清代征收的地丁银是指( )。(A)只征土地税,废除人丁税(B)土地税、人丁税一律只收白银(C)按土地与人口的多少征收白银(D)将丁税平均摊人
2、田赋统一征收4 中国开始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在( )。(A)鸦片战争后(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C)中日甲午战争后(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5 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 )。(A)孔乙己(B) 药(C) 狂人日记(D)阿 Q 正传6 春秋战国时期,对促进民族融合起直接作用的因素是( )。(A)兼并战争(B)铁器使用(C)各国变法(D)商业兴盛7 中国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终结的标志是( )。(A)二次革命的失败(B)护国运动的失败(C)第一次护法运动的失败(D)第二次护法运动的失败8 近代史上,顽固派“ 其貌则孔也,其心则夷也 ”的指责主要针对下列哪位人物的思想主张?( )
3、(A)魏源(B)李鸿章(C)康有为(D)孙中山9 “圣人不责人之必能,是以人人皆可以为圣。” 这句话最符合下列哪位思想家的主张?( )(A)朱熹(B)李贽(C)陆九渊(D)黄宗羲10 东汉南阳太守杜诗“ 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 。“水排”主要应用于( ) 。(A)灌溉(B)制瓷(C)耕种(D)冶铁11 某年 9 月 6 日重庆大公报社评:“自上月 20 日以来,我军在北方发动了大规模的运动战。平汉、正太、同蒲三路同时发动反攻,铁路到处被破坏,冀晋豫三省同时报捷。斩获既多,并克复了重要据点。”据此推断该战事应是( )。(A)百团大战(B)平型关战役(C)太原会战(D)台儿
4、庄战役12 “法律条文没有作出规定的,法官就不能受理。譬如有公民的奴隶被人拐走或偷跑掉,此公民要求法律受理就要找法官,向他申明:根据某某法律,我认为此奴隶应归我所有。法官确认后才能受理。”这一描述主要说明罗马法( )。(A)重视法律程序(B)保留习惯旧俗(C)强调法官至上(D)体现人人平等13 东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经济迅速发展,乃至有“江南之为国盛矣” 的赞叹。该时期江南开发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A)北方人口大量南迁(B)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C)统治者推行劝课农桑等政策(D)农产品商品化程度高14 临时中央政治局迁到中央根据地后,全面推行“左” 倾冒险主义错误,在福建开展的运动是( ) 。
5、(A)肃反运动(B)反对 “邓、毛、谢、古”的斗争(C)整风运动(D)反对“罗明路线 ”的斗争15 欧洲共同体成立时的西欧 6 个成员国是( )。(A)法、德、意、荷、比、卢(B)英、法、德、意、比、卢(C)英、法、德、意、荷、比(D)英、法、德、荷、比、卢16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主持召开的第一次大型国际会议是( )。(A)万隆会议(B)日内瓦会议(C)东南亚地区和平会议(D)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17 阅读分析下列数据,可以得出的最准确的结论是( )。(A)西方国家工业革命的完成(B)英国取得“世界工厂”的地位,成为世界贸易中心(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完全形成(D)工业革命推动了国际贸易的
6、发展18 20 世纪 40 年代,真理报出版了一期有关雅尔塔会议的专刊。它认为,会议上达成的各项决议表明“三大国的联盟不仅掌握了历史的昨天,还将拥有伟大的未来。”下列各项最能反映此观点的是( ) 。(A)建立国际反法西斯联盟(B)建立战后世界资本主义货币体系(C)在法国北部开辟第二战场(D)安排战后世界和平与安全等重大问题19 美国前财政部长福勒说:“各个行星围绕着太阳转,各国货币围绕着美元转” 。“二战”后,美国为实现其称霸全球的战略,在经济领域所采取的措施,不包括( )。(A)组建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中心地位(B)组织成立世界银行,对成员国提供生产性贷款(C)致力于建
7、立国际贸易组织,制定关税与贸易总协定(D)组建北约,对抗苏联20 2011 年 1 月 26 日,世界经济论坛的创办人克劳斯施瓦布在接受采访时说:“世界政治从根本上发生改变这些根本变化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地缘政治权势与地缘经济实力正在同时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从西方向东方转移。”该材料反映的核心问题是( ) 。(A)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复杂格局(B)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日益加强(C)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已经缩小(D)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合作交流趋向平等21 “二战”以来,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一系列变化,这些变化不包括( )。(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B)推行社会福利政策,
8、建立福利国家制度(C)第三产业兴起,“新经济”出现(D)经济发展的持续稳定22 托马斯弗里德曼在世界是平的:一部二十一世纪简史一书中创造了一个新鲜术语“世界正被抹平 ”。其中提到“柏林墙的倒塌”“互联时代的到来”等概念。根据这些信息判断,与“ 世界正被抹平 ”的相关因素不应包括 ( )。(A)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B)两极格局的瓦解(C)市场经济体制的推动(D)人和世界被发现23 在“三国故事会 ”活动课上,同学们讲了许多历史故事,下列奠定了三国鼎立基础的史实是( ) 。(A)单刀赴会(B)七擒孟获(C)赤壁之战(D)空城计24 古时,人们普遍相信,地震是上天对人的惩罚,是不祥之兆。但是在东汉时
9、期,有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却发明了一种仪器,可以对地震进行测定。这位科学家是( )。(A)张骞(B)祖冲之(C)张衡(D)张仲景25 “国家的财政收人约 80来自淮河以南地区” ; “丝、棉纺织业,造纸业中心及对外贸易港口多集中在南方”;“ 苏湖熟,天下足”。这些现象最早出现在我国下列哪个时期?( )(A)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B)隋唐时期(C)两宋时期(D)明清时期二、简答题26 试比较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与国民大革命时期的革命统一战线。27 试述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28 举例说明互联网教学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三、材料分析题28 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后面的问题。“一幢裂开的房子是站不住
10、的。我相信这个政府不能永远保持半奴隶半自由的状态。我不期望联邦分裂解散,我不希望房子倒塌,但我的确期望房子停止分裂。”问题:29 材料中“这个政府 ”指哪国的政府 ?“这个政府”的“半奴隶半自由的状态” 后来是怎么解决的?30 说这段话的人是谁? 在该时期他对国家有什么贡献?30 根据以下课堂实录,回答问题:师:面对如此严重的经济危机,如果你是当时的政治家、经济学家,你会采取什么措施克服当时的经济危机?(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热烈 )学生交流:生 1:首先应该恢复银行信誉。经济危机期间,银行倒闭,市民的存款化为乌有,银行丧失信誉。现在由政府出面对市民的存款给予保障,使现款重新存入银行,保证资金
11、流通。师:多么独到的经济眼光!(众生赞叹)生 2:应该屠宰牲畜,减少耕地,销毁剩余的产品,限制农产品和畜牧产品数量,保证价格,防止过剩,保护农业资本家的利益。师:切中要害!生 3:我认为解决经济危机的根本手段应该实施全部的国有控股,一切生产活动由国家统一安排。(众生凝神细听)师:(赞赏 )彻底的革命家,大胆而独到的想法。(学生鼓掌)生 4:我反对生 3 的说法。这种措施实际上改变了美国的社会制度,将生产资料公有化,这在美国是行不通的。我认为国家对经济只能进行适当的干预和指导,比如规定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流通范围等,通过这种方式来消除生产过剩的危机。(众生开始议论)师:(高兴地 )你代表了
12、当时绝大多数人的心声,而且反应敏锐,有很强的政治洞察力。生 5:我认为应该多设消防员和植树人员(笑声),一是增加就业机会,二是可以防止森林火灾,保护森林资源,扩大森林资源。师:有很强的环保意识,而且想法新颖。生 6:我认为国家要对工业企业进行干预,防止出现盲目竞争,同时鼓励消费,让生产消费进入良性循环。生 7:我认为政府应出资兴建公共工程,如修道路、电站、码头等,招募失业人员,扩大就业机会,提高人民的消费能力,为未来经济的恢复发展做准备。师:你们提出的措施都很让老师佩服,有些是老师都没有想到的,你们让我开阔了思路。如何消除经济危机?这是当时政治家们头疼的问题。美国又是如何走出经济危机的呢?请同
13、学们看看书,然后再次交流。看看是你们的措施多,还是罗斯福的措施多?学生完全被激发起来了!王老师在学生们讨论克服经济危机办法的过程中,学生说一条办法,王老师就将之板书于黑板上。当同学们对照教材读“罗斯福新政” ,看到他们的“措施”竟然与罗斯福“新政“的内容相同或相近,并且还要“多“的时候,同学们的成功感、幸福感真是难以言表。问题:31 简述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32 该课堂实录采用了哪种教学方法?其作用是什么?32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某位教师在讲授“ 辛亥革命 ”时,以孙中山为主线展开,首先出示了 “时尚的中山装”,接着出示 “中山装”的设计含义。衣服外的四个口袋代表“国之四维” 、前襟的五粒
14、纽扣分别表示孙中山的五权宪法学说(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考试权、监察权);左右袖口的三个纽扣则分别表示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和共和的理念(平等、自由、博爱) ;衣领为翻领封闭式,表示严谨的治国理念;衣袋上面弧形中闯突出的袋盖,代表重视知识分子;背部不缝缝,表示国家和平统一之大义。问题:33 结合材料分析这位教师的做法是否得当。34 根据材料,谈谈如何使历史与生活联系起来。四、教学设计题35 请为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 2 课原始的农耕生活编写一篇教学设计。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 11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C2 【正确答案】 A
15、【试题解析】 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从 1919 年五四爱国运动开始,在此之前的近代以来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即五四爱国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故本题选 A。3 【正确答案】 D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鸦片战争中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本题选 A。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1918 年 5 月 15 日,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创作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在新青年上发表。故选 C。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春秋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有的是直接对周边各族的吞并,有的是加
16、强了华夏族与其他各族的交融,这些都直接促进了民族融合;而铁器的使用、各国的变法、商业的兴盛,则是间接促进了民族的融合。本题答案为 A。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辛亥革命失败后,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努力挽救共和制度,但均失败了。1922 年 6 月,第二次护法运动的失败标志着整个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故选 D。8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顽固派与维新派的论战,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思想大讨论。如果知道这一点,则可知顽固派指责的应当是维新派,四个选项中只有康有为是维新派代表。9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这句话表达了“人人皆可以为圣”的圣人观,甚至有蔑视“圣
17、人”之嫌。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不可能说出这样的话;陆九渊也是理学大家,亦不会。黄宗羲主要是批判君主专制,也不可能。唯有离经叛道、与正统思想对着干的李贽有可能。李贽的这句话继承和发展了孟子的“人人皆可为尧舜”和王阳明所说的“满街皆圣人“。10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根据“造作水排,铸为农器”可知答案为 D。1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根据“北方”“冀晋豫三省”,可知应选 A 项。平型关战役和太原会战都是发生在山西一省,台儿庄战役是徐州会战中的一次重大胜利,仅在江苏一省。百团大战发生在华北,且和“我军在北方”相吻合。1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根据“法律条文没有作出规定的
18、,法官就不能受理”,可知罗马法很重视法律程序,法律至上。13 【正确答案】 D1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临时中央迁到中央根据地后,在党、红军和根据地内全面地推行“左倾”冒险主义的方针和政策,临时中央在福建错误地开展反对“罗明(中共福建省委代理书记)路线”的斗争,接着又在江西开展反对邓(小平)、毛(泽覃)、谢(唯俊) 、古(柏)的斗争。15 【正确答案】 A16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1952 年 10 月,在北京召开的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主持召开的第一次大型国际会议。1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从题干时间 1860 年来看,这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
19、时间。第一次工业革命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但是 1860 年,西方国家的工业革命并没有完成,所以 A 项错误。经过第二次工业革命,到 20 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英国取得“世界工厂”的地位,成为世界贸易中心,所以 B 项和 C 项错误。18 【正确答案】 D19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组建北约,对抗苏联,这是美国在政治领域采取的措施,不是经济领域采取的措施,故本题选 D。2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经济格局变化的理解。从材料中的“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从西方向东方转移“可知发展中国家正在崛起,发展中国家已经成为世界发展中的一极,表明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日
20、益加强。故选 B。21 【正确答案】 D22 【正确答案】 D2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赤壁之战,是指三国形成时期,刘备、孙权联军在长江赤壁(今湖北赤壁西北)一带大破曹操大军,奠定三国鼎立基础的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24 【正确答案】 C2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两宋时期,中国的经济重心逐渐转移到了南方地区。二、简答题26 【正确答案】 (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具有广泛的民族性,它不仅有无产阶级、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还包括以蒋介石为首的亲英美派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和其他爱国人士,凡属中国抗日的阶级、阶层都包括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之中;革命统一战线是无产阶级、农民、城
21、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联盟。(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没有一个正式的组织机构,也没有国共两党共同承认和公布的政治纲领;革命统一战线有统一的政府机构,并有新三民主义作为政治纲领。(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采取的是国共两党党外合作的方式;革命统一战线采取党内合作的万式。(4)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国共双方各自拥有自己的军队和政权;革命统一战线的政权和军队基本上都由国民党掌握。(5)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存在两条不同的抗战路线,即国民党的片面抗战路线和共产党的全面抗战路线;革命统一战线中充斥着国民党右派争夺领导权的斗争。(6)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不仅得到苏联和世界各国人民的帮助,而且英美帝国主义国家也赞同国共合
22、作;革命统一战线得到了苏联的帮助,但其他各帝国主义国家及其反动势力持敌对和反对的态度。(7)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任务是打败日本法西斯;革命统一战线的任务是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8)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中国共产党的努力维护下,最终坚持到了抗战的全面胜利;革命统一战线由于国民党右派的叛变革命,导致大革命走向失败。27 【正确答案】 (1)激发学生思考问题思维活动通常是由疑难问题而产生的。作为历史教师应恰当地给学生设疑置难,激发他们去思考,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2)启发诱导,使学生学会主动思考、独立解决问题教师在教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充分利用以诱导为主的启发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培养学生
23、的主动性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想使学生跟随教师讲课的思路去主动理解问题和掌握知识,就必须贯彻启发式教学原则,注意引导学生透过历史现象,认识该历史现象背后的原因及其历史本质,使其学会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3)分类归纳,纵横联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及把握历史规律的能力历史事件纵横交错、头绪繁多,同时也是相互联系和承前启后的,历史上发生的一切事件都与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相联系。因此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正确而灵活地采用分类归纳的教学方法将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等分门别类地进行归纳;充分而恰当地运用纵横联系、比较的方法,既要向学生讲清时间先后和发展线索,讲明历史发展的来龙
24、去脉;又要重视历史活动的社会环境,指出历史事件之间的横向和纵向联系,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通过分析,比较其异同,抓住特点,掌握其规律,以求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4)分析史实,培养学生正确分析评价具体历史问题的能力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充分恰当地运用分析史实方法,引导学生把历史事件、人物、制度、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科技、民族、外交等问题置于特定的时间与空间条件下,进行客观的分析,揭示其运动的发展过程和规律。(5)引导学生学会比较类似历史事例在历史课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养成比较历史事例的习惯,比较历史事例可以按历史知识的具体内容、形式及其特点以及历史发展的时空观念进行比较,从而归纳历史事
25、件的成因,由表及里,从现象到本质,指出历史的必然联系,综合其发展变化规律。28 【正确答案】 网络上汇聚了历史学科的各种知识,并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将历史信息展示出来,它所构成的是多元的、立体的历史信息网络。通过上网学习,学生从传统的单一平面的课堂进入多元立体的网络“课堂” ,从书面形式的历史教科书进入了浩如烟海的历史资源网络库,学生能在其中搜索到图文并茂、视听一体的动态交互式历史信息。例如,在学习美国历史时,可以让学生浏览美国国会图书馆中的美国回忆录资料集。这些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的信息能使学生的感官受到多重刺激,有利于历史教学的情境创设和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获取,提高学生对历史的感受力、
26、洞察力和理解力,这在传统的教学环境中是无法做到的。三、材料分析题29 【正确答案】 材料中的“这个政府“指美利坚联邦共和国的政府。这种“半奴隶半自由的状态” 是经过美国南北战争解决的,北方的资产阶级战胜了南方的奴隶主,美国南北都开始发展资本主义经济。30 【正确答案】 说这段话的人是美国第 16 任总统林肯。在美国内战中,林肯维护了国家统一,为了调动人民群众的战斗积极性,于 1862 年 5 月颁布了宅地法,以非常民主的方式基本上解决了美国民主革命中的土地问题。1862 年 9 月,林肯又颁布了预告性的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这一文件的公布以法律形式宣判了在美国历史上存在了 260 年之久的黑人奴隶
27、制度的死刑,使黑奴获得解放。31 【正确答案】 整顿银行与金融体系,下令银行休业整顿,逐步恢复银行的信用,并放弃金本位制,使美元贬值以刺激出口;对工业进行调整(中心措施 ):通过国家工业复兴法与蓝鹰行动来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根据国家工业复兴法,各工业企业制定本行业的公平经营规章,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标准和工作日时数等,以防止出现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从而加强了政府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控制与调节;调整农业政策:给减耕减产的农户发放经济补贴(农民缩减大片耕地,屠宰大批牲畜,由政府付款补贴),提高并稳定农产品价格;推行“以工代赈”(最重要的一条措施);大力兴建公共
28、工程,缓和社会危机和阶级矛盾,增加就业刺激消费和生产;政府还建立社会保障体系,通过了社会保障法 ,使退休工人可以得到养老金和保险,失业者可以得到保险金,子女年幼的母亲、残疾人可以得到补助;建立急救救济署,为人民发放救济金。32 【正确答案】 该课堂实录采用了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其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创设尽可能真实的、紧扣教材主题内容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 地学习,这样,学生的学习,从知识的角度说,识记才有了形象
29、,认识才有了意义;从思维的角度说,逻辑才有了“ 源头” ,理解才有了可能;从情感的角度说,体验才会真切,教育才有了价值;从实践的角度说,自学才有了前提,差异才可能显现。33 【正确答案】 这位教师以“中山装” 为切入点来讲解辛亥革命,既突破了以往授课过程中关于历史人物过于死板的讲解方式,又把辛亥革命里的重要思想形象地表述出来了,非常有新意,值得肯定与借鉴。34 【正确答案】 增加趣味性。讲课过程中多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这样既能提升学生兴趣又便于学生理解所学知识。与时事联系。在讲解历史过程中,在事件与时间方面多与时事联系,贯通古今。比较式学习。在讲述学生难以理解的历史知识时,多与学生熟知的、
30、形象的事物进行比较说明,便于学生形成直观认识。(言之有理即可)四、教学设计题35 【正确答案】 原始的农耕生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在中华文明起源过程中原始农耕经济的主要情况和发展水平。(2)初步培养观察历史文物图,搜集并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历史信息韵能力。(3)在情感上感受远古祖先的勤劳智慧对人类社会物质与精神进步做出的贡献。教学准备(1)学生预习课文。(2)教师与学生共同搜集河姆渡人、丰坡人生产生活的图片及文字资料,并将所搜集的资料在墙报“ 历史园地 ”中展示,资源共享。教学过程(小游戏)(1)教师指定两名学生手举北京人代表队、山顶洞人代表队的牌子入场。(2)将写有北京人、山顶润人有关生产
31、和生活内容的卡片分发给 14 名学生。(3)14 名学生根据卡片所给内容,在 1 分钟内找到自己的队伍并亮出卡片。(4)学生评判正误并找出两个代表队中卡片内容相近的队员(两队中相近的内容有采集和捕猎),其余队员退场。(教师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师:山顶洞人与北京人相比,有了很多进步。但是这个进步经过了几十万年的演变。远古人类前进的脚步是多么艰难啊,尤其是在生产活动中,从采集到采集,从捕猎还是到捕猎。几十万年无限的采集和捕猎有可能带来仟么问题?学生讨论(生态破坏、资源短缺、没有食勒来源、人们居无定所、弓 j 发战争等)。师:如果真的像同学们所想象的那样,那是多么悲惨啊!人类的这种悲剧可以
32、避免吗?学生讨论(人类应学会自己种植和饲养)。师:同学们的主意真是太好了,请太家翻开课本第 2 课原始的农耕生活。课文的导读部分是个美丽的传说,传说中有没有科学的东西?学生讨论(人类发现植物的种子落地、发芽、生长、成熟、从而人工种植)。师:据最新的考古发现,我国早在 80007000 年前,人们就学会了种植,有了原始的农耕。第 2 课给我们推出了约 70005000 年前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原始农耕的三个典型的代表。黄河流域的代表是半坡遗址和大汶口遗址。长江流域的代表是河姆渡遗址。下面我们搞一个小活动,活动的主题是穿越时空隧道,走进远古家园(板书)。我们从三个典型的原始农耕遗址中选出河姆渡遗址和
33、半坡遗址,根据大量的考古发现,想象这些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现在大家分成三组,第一组扮演半坡人,第二组扮演河姆渡人,第三组当评委。请大家展开想象的翅膀,并且把你想象中的丰坡人、河姆渡人生活的图景用语言、动作、图片等方式展示出来。希望每一组都有精彩的表现。准备 15 分钟。(学生分组准备)师:好,时间到,大家准备好了吗?现在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隧道,走进远古家园。掌声有请河姆渡居民表演。(掌声)(河姆渡居民相继发言和表演)学生 A:我们河姆渡村坐落在美丽的东海之滨,气候温和,有充足的水源,很适合种植水稻。我们大量地种植水稻,同世界其他种植水稻的国家相比,早了 30005000 年。学生 B:我们还发
34、明了蒸饭的蒸笼。(展示图片)蒸笼是陶土烧制的。蒸笼有三层,最底下一层烧火,中间一次装水,最上一层是陶盆,盆底有很多小孔,利用蒸汽把饭蒸熟。这样做出的饭又香、又软,而且还有营养、好消化。(掌声)学生 C:我们用木头和茅草盖房子,(展示图片)我们的房子有两层楼,楼上住人,楼下养牲畜。干栏式的结构,又通风叉防潮,算得上是小洋楼了。(掌声)听说六七千年后,江南有些地方还有类似我们这样的干栏式吊楼呢!(掌声)学生 D:请看我们耕地的工具来耜。耜有石头磨制的,也有骨制的,骨制的耜是用动物的肩胛骨装上木柄做成的,很轻便,再装上脚踏(耒)就更轻便了。(做手握骨耜脚踏耒的动作)用轻便的工具耕地,可以提高效率,增
35、加粮食产量。学生 E:我们会挖掘水井,解决用水问题。我们为水井也盖了一个遮雨棚,不让雨水落到井里。我为我们的聪明感到自豪!(掌声)学生 F:由于有了打井的技术,我们不一定要住在河边。可以搬到离河更远的地方居住。就算河水泛滥也淹没不了我们的家。(掌声)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赞扬)师:现在请半坡居民展示自己的风采。(半坡居民相继发言和表演)学生 A:我们半坡人比河姆渡人年轻 1000 多岁。社会是向前发展的,所以我们过着比河姆渡人更进步的生活。就说我们的食物吧,除了主食粟(小米饭)以外,副食还有鱼、肉、白菜、芥菜等。有这样的美味大餐,有谁不爱这个可爱的家园呢?(掌声)学生 B:我们普遍用磨光的石器
36、开垦土地和收割庄稼,这种工具更加锋利,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学生 C:我们把野生的狗尾巴草经过人工培植而变成粟。这是我们半坡人的重大发明。遗憾的是当时不可能申请专利。(掌声)学生 D:我们追求生活的美和艺术。(出示图片)请看这些生活用具:陶盆、陶罐、陶瓶,红色的底色上画着人或者各种动物的图案,色彩艳丽,被称作彩陶。学生 E:我们会纺线、织布、制衣裳。我们正在告别蒙昧,走进文明时代。学生 F:我们的房子很大,全家族的人都在里面生活,可热闹了。房子里还有许多小间,是家族成员的住处。房子一半在地下,一半在地上,里面有灶坑,既可做饭又可取暖,冬暖夏凉。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鼓励)请评委点评。学生 A:河
37、姆渡人和半坡人虽然所处的地理环境不同,一个在南方,一个在北方。但是他们都能够从通过采集、捕猎无限地向大自然索取,发展到合理利用自然,学会种植庄稼、饲养家畜,开始了原始农业的生产方式,真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学生 B:河姆渡人和半坡人都适应环境,建筑有自己特色的房屋,过着定居的生活。学生 C:河姆渡人种水稻,半坡人种植粟也是根据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来选择的,这既是利用自然也是顺应自然,做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掌声)学生 D:两地原始居民都普遍地制作和使用磨制的石器、陶器。河姆渡人更是利用南方土壤松软的特点使用更轻便的骨耜。半坡人制作的陶器更具有艺术的魅力。(掌声)师:今天的活动开展得很好,每个小组都
38、做了充分的准备。同学们的想象力和表演能力真的令老师惊叹不已。数千年前的地质地貌和自然环境也许和现在有所不同,当时人们是怎样生活的,没有史书记载。但是大量的考古发现和研究表明原始的种植给人们带来了定居的生活。磨制的石器提高了生产力。生产力提高了,粮食产量就提高了。家畜的饲养丰富了人们的食物来源,动物蛋白质改善了人们的身体素质。贮存粮食需要陶罐,煮食物需要炊具,陶器诞生了。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人们才有条件去追求精神生活。因此,原始的农耕文化也伴随着原始的农业出现了。同学们的想象既合理又丰富。河姆渡遗址和半坡遗址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无论是长江流域还是黄河流域的农耕文明,都是一幅幅美丽的、智慧的画卷。中华文明的摇篮是我们的祖先用他们的智慧和双手编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