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25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hopesteam270 文档编号:898168 上传时间:2019-02-27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7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25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25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25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25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25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 25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下列人物中,没有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的是( )。(A)陈独秀(B)毛泽东(C)董必武(D)李达2 下列有关罗斯福新政的影响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使美国渡过了经济危机(B)根除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C)提高了资本主义国家的垄断程度(D)开创了国家大规模干预经济的先河3 党的八届九中全会提出的恢复和调整国民经济的方针是( )。(A)调整、巩固、充实、提高(B)调整、整顿、巩固、提高(C)调整、巩固、整顿、提高(D)调整、充实、巩固、提高4 “盖天津(城)市发展之趋势,其初围绕旧城,继则

2、沿河流,复次则沿铁道线,自有电气事业则沿电车道而发展。”这反映出近代天津城市化进程的显著特点是( )。(A)以老城区为中心不断扩展(B)伴随交通方式的变化而发展(C)由城市周边的不断开发而发展(D)伴随工商业的发展而发展5 洛迦诺公约签订后从中受益最大的是( )。(A)德国(B)法国(C)中国(D)美国6 北美独立战争中,战争形势出现转折,美国开始掌握战争主动权的战役是( )。(A)纳西比战役(B)马斯顿荒原战役(C)瓦尔密战役(D)萨拉托加战役7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是( )。(A)凡尔登战役(B)斯大林格勒保卫战(C)阿拉曼战役(D)中途岛战役8 以下作品中属于莎士比亚代表作的是(

3、)。(A)神曲(B) 十日谈(C) 哈姆雷特(D)社会契约论9 宋明理学与先秦儒学相比,其重大发展有( )。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 完成了理论化、思辨化的过程 封建的伦理道德行为规范形成 具有浓郁的人文主义精神(A)(B) (C) (D)10 “三家分晋 ”的三家是( )。(A)韩、赵、卫(B)韩、齐、魏(C)韩、赵、魏(D)燕、宋、卫11 汉武帝时期实行的选官制度主要是( )。(A)察举制(B)九品中正制(C)科举制(D)分封制12 十二铜表法是人类历史上一部重要的成文法,它颁布于古代( )。(A)罗马(B)雅典(C)中国(D)英国13 下列古代重大医药学成果中,在两汉时期取得的是( )。黄

4、帝内经编定 神农本草经 写成伤寒杂病论问世 “麻沸散” 发明(A)(B) (C) (D)14 假如你是唐太宗时期中书省的长官,为挫败突厥族对内地的侵扰,起草了一份出兵防御的诏令,接下来应做的是( )。(A)交给门下省审议(B)交给唐太宗裁定(C)交给枢密院出兵(D)交给尚书省直机关执行15 明清时期,科举制度的负面影响日益显著,这是因为明朝以来的科举考试( )。(A)逐渐以儒家经书为主要考试内容(B)对士人的思想控制作用日益突出(C)受特务政治和宦官专权的严重影响(D)逐渐为大地主和官僚所垄断16 中国古代设立军机处的朝代是( )。(A)汉朝(B)唐朝(C)明朝(D)清朝17 面对 1 9 世

5、纪末中国的危机如何自救,中国人对这一艰深时代课题的回答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C)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8 新文化运动中“ 民主、科学 ”潮流出现,其思想背景是 ( )。(A)“经世致用 ”(B)中体西用(C)启蒙思想(D)马克思主义19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下列历史现象中,体现党勇于纠正错误的有( )。八七会议 遵义会议 延安整风运动 “ 减租减息”政策(A)(B) (C) (D)20 1953 年我国开始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A)是为了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B)是为了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C)是为了发展生产力而对生产关系的

6、调整(D)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21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毛泽东的这句诗词,是对中国历史上较有影响力的几位帝王特点的概括。下列有关这几位帝王的表述,错误的是( )。(A)秦始皇创建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的皇帝制度(B)汉武帝大兴儒学,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C)唐太宗设三省六部,完善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D)宋太祖设中书省作为最高行政机构22 文字史料是历史研究的重要参考依据。文字史料大致可分为两类,直接史料和间接史料。凡是未经中间人修改或转写的是直接史料;凡是经中间人修改或转写的是间接史料。下列属于直接史料的是( )。(A)

7、涿鹿之战(B)殷墟甲骨(C) 论语(D)荷马史诗23 “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役割台湾,偿二百兆始。” 与梁启超所述事实相关的条约中,反映了帝国主义阶段经济侵略突出特点的是( )。(A)允许西方传教士来华传教(B)开放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C)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D)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24 1 9 世纪 70 年代宁波买办严信原创办轧花厂,因惧怕官吏们反对,所以表面上依附于日本人的保护之下;上海均昌机器厂造的一艘小汽船,船头悬挂英国旗,船尾悬挂中国龙旗。对上述材料所反映的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A)中外合资生产开始出现(B)民族资产阶级得到外国的大力支持(C)中

8、国的民族资本主义深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D)近代工业体系初具规模25 “上师尧舜三代,外采东西强国,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待也。”维新派主张把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同中国传统思想相结合用于改造中国近代社会,该思想特点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力量薄弱(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C)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根深蒂固(D)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妥协性二、简答题26 简述“杯酒释兵权 ”这一历史事件。27 简述新课程评价的基本特点。28 简述初中历史课程的过程与方法目标。三、材料分析题28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

9、一 中国的近代化过程,也是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之路的过程。这一过程由学习西方军事器物到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思想文化,经历了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的变革。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问题:29 在中国的近代化过程中,洋务运动开启了经济和军事的变革,试述洋务运动的客观进步作用。30 材料二所说的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其成立的意义是什么?30 阅读下面某版本历史教材中有关俄国十月革命的表述,回答问题。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十月革命的

10、胜利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战争。问题:31 如果你是一名初中历史老师,请结合材料,对俄国十月革命做简要分析。32 结合材料分析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产生的影响。32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某位老师在讲授“ 玄奘西游 ”时,穿插了一些乡土教育的内容如:第一,西安大雁塔的图片展示;第二,洛阳白马寺的介绍;第三,大唐西域记的展示。问题:33 结合材料谈谈在教学中运用乡土资源的优势。34 结合材料谈谈如何合理利用乡土资源进行教学。四、教学设计题35 请为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 4 课甲午中日战争编写一篇教学设计。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历

11、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 25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史料记载,当时陈独秀虽然被确定为大会主席,但当时他在广州担任广东大学预科校长,为筹备学校经费而四处奔忙,而是委派包惠僧参加了中共一大。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是资本主义固有的矛盾造成的,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故 B 项说法是错误的。其他三项都属于罗斯福新政的影响。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196 1 年 1 月,中共八届九中全会通过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改变了“大跃进”以来的追求高标准的做法。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材料的大致含义是天津城市

12、发展的趋势,先是围绕旧城发展,然后围绕河流发展,再是围绕铁道线扩展,最后随电车道而发展。这充分反映了天津城市化进程的显著特点是伴随陆路一水路一铁路一电气化的交通方式的变化而发展,B 项符合题意。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洛迦诺公约使德国重新加入帝国主义列强的行列,大国地位得以恢复,法国则丧失了对德国的制裁权。6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萨拉托加战役是世界史上的著名战役,是北美英属殖民地十三州独立战争的转折点。本题选 D。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苏德战场上,苏联与德国进行的“二战”期间历时最长、最为激烈、最为重要的一场战役。它不仅是苏德

13、战场的转折点,而且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产生了决定性影响,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自此,德国失去了在苏德战场与欧洲战场上的主动权。8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神曲是但丁的代表作;十日谈是薄伽丘的代表作;社会契约论是启蒙运动时期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的代表作;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之一。9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宋明理学主张“存天理,灭人欲”,是对人性的扼杀,与人文主义思想背道而驰。排除带的选项,故选 A。10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三家分晋”是指春秋末年,晋国被韩、赵、魏三家瓜分的事件。1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汉武帝时期实行以孝、廉为主要

14、标准的察举制,B、C 项分别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至明清时期的选官制度,D 项不是选官制度,故选 A。1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十二铜表法是古代罗马成文法诞生的标志,故选 A。1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战国问世、西汉编写的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较早的重要医学文献。东汉的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著作。东汉末年的华佗发明了“麻沸散“,张仲景( 东汉 )的伤寒杂病论是后世中医的重要经典。1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三省的职权为:中书省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的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政令,有不可行的应驳回;尚书省负责执行。三省的运行机制是中书省一门下省一尚书省。15 【正确答

15、案】 B【试题解析】 明朝沿袭了前代科举取士制度,但为了控制士人的思想,科举试卷仅仅从儒家的四书五经中命题,不许发挥个人见解。答题的文体分为死板的八个部分,称“八股文”,这种文章束缚了读书人的思想。因此,明清时期科举制度的负面影响显著。16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清朝雍正时期设立军机处,故选 D。1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此题可通过时间进行排序。A 项针对的是 19 世纪四五十年代,B项为 1 9 世纪 60 年代,D 项针对的是 20 世纪 20 年代。只有 C 项符合题意,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以寻求自救。18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经世致用”是新思

16、想萌发的思想背景,“中体西用”是洋务运动的思想背景,而马克思主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思想文化条件是:随着新式学堂的建立和留学风气日盛,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影响到中国,而辛亥革命又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故选 C。19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八七会议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遵义会议集中全力纠正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延安整风运动从思想上清算了“左”和“右”的错误;“减租减息”政策与题意不符。20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在 1 952 年土改完成时就已经废除,排除 A 项;1 9491 952 年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一

17、系列行动和措施已经使人民政权得到巩固,排除 B 项; 19 53 年,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对生产关系的调整,目的是发展生产力,C 项正确;1 9 53 年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还没有确立,更谈不上完善和发展,排除 D 项。2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三省六部是隋文帝创立的,目的在于分割和限制丞相权力的机构或体制。其中三省包括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包括吏部、礼部、兵部、度支(后改为户部)、都官(后改为刑部) 和工部。每部各辖四司,共为二十四司。三省六部制的特点在于分散了丞相及中央机构的权力,把相权“一分为三”,互相牵制;同时,又将尚书省权分六部,既限制了地方割据势力的产生和发展,又推

18、动部门牵制与机构运转,加强了皇权。2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殷墟甲骨属于未经中间人修改或转写的直接史料。2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其对中国经济侵略的主要特点是以资本输出为主。题干所述务约为马关条约,条约规定日本可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便利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资本输出。从此,帝国列强取得了在中国直接投资开办工厂的权利,剥削廉价劳动力和掠夺原材料,严重阻挠了中国初步形成的民族工业的发展。24 【正确答案】 C2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以康有为为代表的维新派代表资产阶级上层,他们极力接近封建社会上层人物,把西方资

19、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在维护孔子的名义下,批判封建的因循守旧思想,体现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二、简答题26 【正确答案】 北宋初期,宋太祖赵匡胤为了防止出现分裂割据的局面加强中央集权统治,于 9 6 1 年,召集石守信、高怀德等禁军将领举行酒会,以威胁和利诱相结合的手段以高官厚禄为条件,解除将领们的兵权。因为是在酒席上作出的决策,所以史称“ 杯酒释兵权 ”。经过杯酒释兵权,赵匡胤把全国武装力量的最高统率权收回自己手中,但这只是其为加强皇权,巩固统治所采取的一系列政治军事改革措施的开始,其后赵匡胤还在军事制度方面进行了多项改革。27 【正确答案】 (1)重视发展,淡化甄别

20、与选拔,实现评价功能的转化;(2)注重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3)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强调参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4)注重过程,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28 【正确答案】 (1)通过多种途径感知历史,学会从当时的历史条件理解历史上的人和事,并经过分析、综合、概括、比较等思维过程,形成历史概念,进而认识历史发展的时代特征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2)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逐步学会运用时序与地域、原因与结果、动机与后果、延续与变迁、联系与综合等概念,对历史事实进行理解和判断。(3)在了解历史

21、事实的基础上,逐步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初步理解历史问题的价值和意义,并尝试体验探究历史问题的过程。通过搜集资料、掌握证据和独立思考,初步学会对历史事物进行分析和评价,并在探究历史的过程中尝试反思历史,汲取历史的经验教训。(4)逐步掌握学习历史的一些基本方法,包括计算历史年代的方法、阅读教科书及有关历史读物的方法、识别和运用历史地图和图表的方法、查找和收集历史信息的途径和方法、运用材料具体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等。(5)初步掌握解释历史问题的方法,力求在表达自己的见解时能够言而有据,推论得当;学会与教师、同学共同对历史问题进行探究与讨论,能够积极汲取他人的正确见解善于与他人合作,交流学习心得和经

22、验。三、材料分析题29 【正确答案】 洋务运动虽然失败,但是它在客观上给中国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新气象。它引进了一些西方近代科技和先进工具,兴办了新式教育,培养了一批初步掌握近代科技的知识分子和技术工人,这在一定程度上诱导和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在改革封建文化教育制度上打开了缺口。洋务运动的过程,又体现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深刻矛盾。引进的西方科技等先进生产力与封建生产关系是截然对立的,因而客观上生产力的发展,对中国固有的封建生产关系产生了冲击,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30 【正确答案】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标志是中共一大的召开。意义:中国共产党是新型的无产

23、阶级的革命政党,不仅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还代表中国广大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利益。它的诞生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光明和希望。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31 【正确答案】 本课讲述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俄国发生的一件同样对世界历史有着很大影响力的事件十月革命。这场革命不但对当时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局有着很重要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它对以后的世界历史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许多国家就是在这种精神的引领下,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可以说,俄国十月革命在当时的历史进程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32 【正确答案】 十月革命的胜利,使中国人民尤其是先进知识分子受到极大的鼓舞,看到了解救中华民族的

24、新希望。十月革命的胜利,帮助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提高了对工农群众伟大力量和组织群众进行直接斗争的认识,从而推动了知识分子同现实政治斗争结合、同工农群众结合的进程。十月革命的胜利对中国革命最深刻的影响,是给中国人民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帮助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改变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3)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了解俄国十月革命发生的原因、经过和历史意义等,为以后学习俄国历史奠定基础。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俄国十月革命发生的历史条件,初步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俄国十月革命历史发展的进程,懂得无产阶级革命

25、是俄国历史发展的选择,掌握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培养学生形成科学的社会主义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学习,认识十月革命的胜利迎来了新时代的曙光。引导学生学习列宁的革命首创精神,认识领袖人物在推动历史前进中的重要作用。33 【正确答案】 乡土资源在学生发展个性特长、提高自尊心、自信心和社会责任感以及实践创新、培养综合能力、提升人文素养等方面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我们要充分发挥乡土教育资源优势,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走近自然、走入社会,在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求知,在社会中成长。34 【正确答案】 乡土课程资源主要指学校所在社区自然和文化生态方面的资源,包括乡土地理、民风习俗、传统文化、历史

26、人物、历史遗迹等。我们在历史教学中要学会合理利用乡土资源:以统编教材为核心,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穿插讲述乡土历史。如果教材中讲述的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在本地区或与本地区有关、重要历史人物是本地的或与本地有关,都可结合乡土史进行讲述。开辟第二课堂,现身说法进行思维教育,给学生提供主动参与、学习和实践相结合的机会。如参观遗址,以史激情;专题讲座,以人激情;观看影视,以画激情。收集、整理、教学乡土史时,要处理好乡土史与教材的关系、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的关系、历史传统教育与现实思想教育的关系。四、教学设计题35 【正确答案】 甲午中日战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能说出甲午中日战争的起因、经过和

27、结果。 (2)简述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并依据内容分析其影响。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扮演邓世昌等英雄人物的表演,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2)观看电影甲午风云中“ 黄海大战” 的片段,再现历史情景,培养学生获取历史知识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甲午中日战争中广大爱国官兵和台湾军民英勇杀敌、顽强反对外来侵略的教学,号召学生向英雄学习,树立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的人生观。 (2)通过帝国主义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打败无能的清政府,再次与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的教学,使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培养立志成才、振兴中华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 黄海大战及马关条约。 教学难点清政府在当时海军实

28、力比较强大的情况下为何战败;马关条约产生的影响。 教学时间 1 课时。 教学方式 本课综合运用情境式、比较法和自主学习等各种教学方式,形成师生互动。 多媒体辅助课件 日本当时先进的军用武器和装备(“ 双联主炮” 和旗舰“松岛号”)、黄海大战的片段、 甲午中日战争示意图、黄海激战图、人物像邓世昌致远号日军屠杀旅顺居民、“三约”(南京条约 北京条约马关条约)复合图表等。 教学过程 (一)课前探究 1组织学生查找阅读与本课相关的一些资料,如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起因、经过(尤其是“黄海大战”)和结果;清朝战败的原因; 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等。 2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尝试用口诀归纳出马关条约的主要内

29、容。 3结合当今热点,探讨中日关系的发展趋势等。 (二)导入设计 1情境营造 放映日本当时先进的军用武器,为导入新课做铺垫。 2教学导语 设问:同学们,当今的中日关系如何呢? 教师切入屏幕,显示课件: 2011 年 1 2 月 2526 日,日本首相野田佳彦对中国进行了访问,呼吁增加政治互信、扩大交流合作。 那么,一百多年前的中日关系又如何呢?现在我们来学习甲午中日战争这一课,了解当时的中日关系。 (三) 教学结构 1发生的原因; 2爆发; 3重要战役; 4结果; 5马关条约。 (四) 师生互动 1发生的原因 思考:这场战争发生的历史背景如何?战争的原因是什么 ? 点拔:简要从日本、朝鲜、清朝

30、三国分析战争的背景,并归纳出战争发生的原因。 日本明治维新后,制定了侵华的“大陆政策”( 根本原因);朝鲜农民起义,为日本提供了契机(直接原因)。 2爆发 提问:这场战争发生在哪一年?为什么称之为甲午中日战争? 3重要战役 (1) 了解战争的简要经过 教学策略:先总(简要经过) 后分(黄海大战、旅顺大屠杀、威海卫溃败)。 在屏幕上打开甲午中日战争示意图。 (2)着重学习重要战役“ 黄海大战” 放映“黄海大战”的片段,着重观看邓世昌率领士兵英勇抗敌的感人场面。 请个别学生扮演邓世昌的英雄形象,并由学生简要评价。 提问:邓世昌有哪些高贵品质? (3)旅顺大屠杀 承接上文:黄海大战后,日军轻易侵入辽

31、东半岛,出现了一场惨绝人寰的大屠杀,这场大屠杀发生在哪里? 在屏幕上打开 日军屠杀旅顺居民图片。 (4)威海卫溃败 设问:接着,日军又夹击威海卫,我军战况如何? 4结果 提问:本次战争的结果如何? 清政府战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过渡语:面对日军的节节进逼,清政府加紧求和,与日本签订了不平等的马关条约。 5马关条约 指名回答:马关条约签订的时间及双方的代表。 要求学生阅读文中相关的资料,完成下列任务: 邻座讨论:尝试用口诀归纳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 师生共同归纳口诀:割三地;赔二亿;允设厂;开四口。 邻座讨论:马关条约给中国带来了哪些危害? 进一步细化马关条约给中国带来的严重危害,探究下列问题:

32、“割三地” 有什么危害? 诱导:采用“三约”( 南京条约 北京条约马关条约)复合图表进行比较。 点拔并屏幕显示:台湾是中国的宝岛,是大陆的屏障,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经济价值;日本占领台湾长达 50 年之久,不仅掠夺了资源,而且把台湾作为侵略中国大陆的基地。 “赔二亿 ”又有什么危害 ? 诱导:采用“三约”复合图表进行比较。 剖析并屏幕显示: “赔二亿 ”与前两个条约相比,赔款数额剧增,严重破坏了中国财政;大大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这笔巨款相当于日本全年收入的三倍多,其中 85作为日本军费,助长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的发展;清政府除了大肆搜刮民众外,还要大借外债,更加依赖于帝国主义。 “允设厂”

33、 带来了哪些危害 ? 启示:鸦片战争爆发后,列强对中国经济侵略的主要方式是什么?列强在中国开设工厂,是否签订条约? 剖析并屏幕显示:鸦片战争爆发后,列强对我国的经济侵略以商品输出为主,资本输出为辅,甲午中日战争后则相反;鸦片战争爆发后西方列强开始在中国开设工厂,但没有条约依据,马关条约签订后则有了条约依据,表现为帝国主义向中国输出资本达到一个新的水平;日本在我国建厂,利用我国廉价的劳动力、原料,严重阻碍了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教师归纳并屏幕显示:“开四口” 又产生了哪些危害?诱导:采用“ 三约” 复合图表进行比较。 剖析: 南京条约开放五口,都在长江以南沿海地区;北京条约开设汉口、南京、天津等

34、共十一处(天津条约开十口,北京条约增设天津一处,中英、中法北京条约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故北京条约共开十一口),已经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和长江以北沿海,开埠天津,北京的大门被打开;马关条约开四口,说明最富庶的长江流域特别是江浙两省沦为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地。 综述并屏幕显示: 经济侵略的路线:江南沿海长江中下游、江北沿海长江上游 简言之,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由沿海逐步伸向中国内地,范围不断扩展。 小结:(五)教学总结 在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战败,被迫同日本签订了屈辱的马关条约。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它给近代中国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危害。帝国主义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从此,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职业资格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