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 31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有学者指出:“ 中国存在两种宗教权威 天和祖先,一方面是天地组成的宇宙领域。另一方面是人类关系构建的社会领域。皇帝为了取得绝对主权宣布两种权威均归他所有。” 与古代中国皇帝的绝对主权和 “两种宗教权威 ”有关的是( )。西周的宗法传统 先秦的法家思想汉朝的儒家学说 明清的思想批判(A)(B) (C) (D)2 下表是中国的世界纪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情况。形成表格所示数据的原因不包括( ) 。(A)统治阶级的重视和支持(B)发展农业的需求(C)传统科学注重应用学科(D)科举取士的促进3 明朝时大
2、学士叶向高说:“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原非宰相。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之威灵,下侵六曹之职掌,终以取祸。臣备员六年,百凡皆奉圣断,分毫不敢欺负。部务尽听主者,分毫不敢与闻。”对这段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 。(A)阁臣只是顾问,不是宰相(B)若是阁臣与君权、部权发生冲突,往往是阁臣落败(C)内阁是法定的中央决策机构,借助皇权,权力在六部之上(D)叶向高在内阁六年,对君权、部权都很尊重,反映了当时皇权专制的加强4 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中记载中国古代的一种学说,主张“信奉者应抛弃志向,避开荣誉和责任,在沉思冥想中回归大自然。理想的臣民有粗大的骨骼、强壮的肌肉和空空如也的脑袋;而理
3、想的统治者则是清心寡欲地治理人民”。这种学说属于( ) 。(A)儒家(B)墨家(C)法家(D)道家5 清史稿中记载:“ 先是世祖亲政,日至票本房,大学士司票拟,意任隆密。康熙时,改内阁,分其职设翰林院。雍正时,青海告警,复分其职设军机处,军机处军机大臣,无定员,由大学士、尚书、侍郎内特旨召人。掌军国大政,以赞机务。明降谕旨,述交内阁。”由此可知军机处( )。(A)大臣须由专人担任(B)掌控军国大事决策权(C)分化了内阁的权力(D)主要为皇帝提供建议6 据嘉庆两淮盐法志科举志记载:明代两淮共取进士 137 名,其中徽、晋、陕籍 106 名;共取举人 286 名,其中徽、陕、晋籍者 213 名,均
4、占 70以上,盖皆商人子弟。这说明此时期( )。(A)部分地区的商人广泛享有科考权(B)市籍者不得宦的古训彻底被打破(C)商人参与科考的各项限制被放宽(D)政府控制商人势力维护专制集权7 “明儒之学用以应事,清儒之学用以保身;明儒直而愚,清儒智而谲;明儒尊而乔,清儒弃而湿。才智之士惮于文网、迫于饥寒,全身畏害之不暇,而用世之念泪于无形,加以廉耻道丧,清议荡然,流俗沈昏,无复崇儒重道,以爵位之尊卑,判己身之荣辱。” 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清朝前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导致了清儒之学的转变(B)清儒之学的转变深受顾炎武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影响了清儒之学的转变(D)清儒
5、之学的转变为道光年间新思潮萌发奠定基础8 义和团运动主要体现了近代中国人民的哪一精神?( )(A)勇于创新,倡导科学(B)英勇斗争,反抗侵略(C)自强不息,建立新式军队(D)善于向西方学习9 上海是近代中国茶叶的一个外销中心。1884 年,福建茶叶市场出现了茶叶收购价格与上海出口价格同步变动的现象。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近代事业是( )。(A)电报业(B)大众报业(C)铁路交通业(D)轮船航运业10 在马关条约各条款中,对于中国民族工商业打击最为沉重的是( )。(A)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B)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C)增开重庆、沙市、苏州、杭州为商埠(D)允许日本在中国的
6、通商口岸开设工厂11 创刊于 1861 年的上海新报称:“因上海地方五方杂处,名商贾者或以言语莫辨,或以音信无闻,以致买卖常有阻滞。”出版报纸“ 贵乎信息流通”“ 可免经手辗转宕延,以及架买空盘之误。”可见上海新报创办的目的是( )。(A)报道国内外大事(B)娱乐大众(C)宣传政治主张(D)传播商业信息12 万科、联想、海尔这几个在中国风云驰骋的企业都诞生在 1984 年。这一年,中国出现了第一次“ 下海经商 ”浪潮。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 )。(A)公私合营的全面展开(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推行(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展(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13 读“上海、哈尔滨不同年代择
7、偶标准差异表” ,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封建婚姻观念逐渐消退(B)民众的择偶标准发生了彻底的变化(C)西方文化对婚姻习俗影响日益加深(D)婚姻观念中政治化倾向逐渐减弱14 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提出:“罗马在思想意识方面最重要的贡献在于他们的法律是基于理性而不是基于习俗。”这主要是指罗马法( )。(A)摒弃了罗马的风俗与习惯(B)使罗马人都享有平等的权利(C)以自然法则为理想与指导(D)服务于罗马奴隶主的统治15 英国的棉纺织业用了 50 年左右的时间,通过不问断的技术发明、生产革新,开拓出一片新天地。到 18 世纪末,机械化生产率先在英国的棉纺织部门基本实现。这主要表明
8、英国( ) 。(A)工业革命首先从轻工业部门开始(B)在 18 世纪末完成了工业革命(C)棉纺织业的生产方式变革缓慢(D)经历工业革命的时间最短16 下表是 16 世纪开始的大西洋国际贸易中商品交换的主要种类。如果经由欧洲输出、再行交换或生产,最后将获利输入欧洲,其顺序应是( )。(A)甲、乙、丙(B)甲、丙、乙(C)丙、甲、乙(D)丙、乙、甲17 在人类跨入近代门槛的时候英国人不仅抢占了步入近代快车道的先机,而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傲视全球。近代经济革命和政治革命从英国首先开始,扩展到欧洲大陆和美国,再扩展到世界其他地区。英国所引领的人类礼会这一发展历程的实质是( )。(A)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和世
9、界市场形成的过程(B)人类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总体上提高的过程(C)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推动下的革命(D)英国建立全球霸权的过程18 意大利评论界长期以来一直把薄伽丘的十日谈和但丁的神曲相提并论,称之为人曲。这是因为它( )。(A)提倡人的自由,认为人人都可以与上帝直接对话(B)激烈攻击基督教教义,体现了人性的尊严(C)抨击天主教会的权威和迷信,冲击了欧洲的封建专制统治(D)宣扬“幸福在人间 ”的人文主义观点,正面提倡“ 人性”和“人道”19 从 1957 年罗马条约的签订到 1967 年“欧洲共同体” 正式成立,是欧盟逐渐形成的十年,在这十年间( )。(A)西欧国家经济发展,国力回升(B)西方经济
10、经历了危机和“滞胀”(C)美国丧失其世界经济霸主的地位(D)世界政治多极化格局基本形成20 1951 年,欧洲六国签订建立煤钢共同体的条约,规定其最高机构为共同体的总体利益而行使职责,不接受任何政府和组织发出的指示,其委员实行招聘制,由各国政府协商一致后任命。这表明,该共同体是( )。(A)政府之间的合作(B)独立于政府的能源组织(C)企业之间的联合(D)独立于政府的经济组织21 有学者指出:在(20 世纪)五十年代兴起的经济全球化实际上只是“半球化” ,只有到八九十年代经济全球化浪潮才真正具有全球性。导致经济全球化实际上只是“半球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不结盟运动兴起(B)经济互助委员
11、会成立(C)两极格局的存在(D)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22 有人这样评价当今世界:“巨人林立,美国是萎缩的巨人,日本是独脚巨人,俄罗斯是生病的巨人欧洲是缺乏凝聚力的巨人,中国是潜在的巨人。”如果说这一评论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概括性的话,说明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基本特点是( )。(A)五大力量共同主导的多极世界(B)开始呈现多极化趋势(C)多极化政治格局已经形成(D)朝着多极化趋势发展23 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史志目录是( )。(A)资治通鉴(B) 汉书.艺文志(C) 玉海(D)隋书.经籍志24 我国史学史上最早从理论和方法上阐述史书编纂体裁体例的是( )。(A)通典(B) 通志(C) 史通(D)文献通考2
12、5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曾说,研究世界历史“就如一位栖身月球的观察者从整体上对我们所在的星球进行考察时形成的观点,因而与居住在伦敦或巴黎、北京和新德里的观察者的观点迥然不同。”这体现了( )。(A)革命史观(B)全球史观(C)文明史观(D)现代化史观二、简答题26 简述隋朝统一的原因和意义。27 某老师是一名年轻的初中历史教师,该老师向一名老教师抱怨自己不会制定教学目标。如果你是这名老教师,你应该给予年轻教师什么样的指导?28 简述历史教师使用历史教科书的策略。三、材料分析题29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13、”史记材料二“江南 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棉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宋书材料三陆游曾说:“ 朝廷在故都 (东京开封) 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江苏)又为东南根本,语曰:苏湖熟,天下足。”问题:(1)比较材料一、二,说明我国江南地区从西汉到南朝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阅读材料三,你能得到哪些信息?(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从材料一到材料三这种变化的原因。30 阅读下面的材料并回答问题。下面是某历史八年级教科书一段有关工业革命的叙述:18 世纪中期,英国商品越来越多地销往海外,手工工场的生产供不应求。为了提高产量,人们想方设法改进生产技术。在棉纺部门,人们先是发明了一种叫飞梭
14、的织布工具,大大改进了织布速度,也刺激了对棉纱的需求。18 世纪 60 年代,织布工哈格里夫斯发明了一种称为“珍妮机” 的手摇纺纱机。珍妮机一次可以纺出多根纱线,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珍妮机的发明引发了棉纺织生产领域一系列的发明,出现了更多更先进的纺织机器。后来,其他如冶金、采矿等生产部门也纷纷发明、制造机器,有力地促进了生产的发展。人们把生产领域这种革命性的变化称为“工盐革命”。问题:(1)请根据上述内容设计一个图示。(2)请根据上述内容设计一份三维目标。31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某初中历史教师刘某为新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一 )”准备教学设计。他的教学设计流程大体如下:首先,教师通过一段经
15、过剪辑整理的视频课件,介绍先秦时期的文字演变和当时的人对天文现象的记录,以此作为整节的内容导入。其次,教师在学生阅读有关内容的基础上,延续导课时对古代文字的介绍,以模块的形式对秦朝之前的文字演变、天文、历法、医学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和屈原的离骚与当时流行的钟鼓音乐进行详细讲授。再次,教师要求全体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对本节课的一部分内容为题材准备课堂“小表演 ”,可以是对本节课内容的 “情景再现”,也可以是对该部分内容的拓展。最后,通过课后练习题巩固学生对本堂课内容中重点内容的记忆,同时布置下堂课的预习。(1)你认为这位教师的教学设计是否恰当? 请说出你的理由。(2)结合本课内容,教师对学生进行
16、“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的教育时应该包括哪些内容?四、教学设计题32 根据下列材料设计教学片段。(1)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 年版) 要求:知道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产生。(2)课文摘录:佛教是当今世界上的三大宗教之一。起源于古印度,西汉末年由中亚传入我国内地。因为佛教主张人死后能够转生来世,人的今生如果能忍受苦难,虔诚信佛,来世就能得到幸福,因为有利于封建统治者的统治所以佛教很快受到提倡和扶植。东汉明帝时,派使臣去西域求佛法,并请来两名高僧到洛阳传教,并修建了白马寺。佛教的传播对我国文化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要求: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和课文内容,设计出相关的教学过程,包括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和
17、学生活动。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 31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题干考查古代皇帝掌握两种宗教权威的具体措施。宗法制的实施,秦汉时期法家、儒家思想的完善发展,都有利于皇帝实现对两种权威的取得。明末清初以顾炎武、黄宗羲等思想家对当时君主专制思想进行批判,排除。正确答案选 A。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从表格中可以看出“天文历法、气象”“地理学”“农学”数量多,说明中国古代科技重实用技术,重视农业。这和中国古代重农抑商政策、发展农业生产等相关联,与科举取士无关。故选择 D 项。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从材料关键词“
18、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原非宰相。”并结合所学可知“阁臣只是顾问,不是宰相”,故 A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从材料关键词“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之威灵,下侵六曹之职掌,终以取祸。”并结合所学可知“若是阁臣与君权、部权发生冲突,往往是阁臣落败”,故 B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从材料关键词“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并结合所学可知内阁只是皇帝的咨询机构,并不是法定的中央决策机构,故 C 项错误,符合题意;从材料关键词“百凡皆奉圣断,分毫不敢欺负。部务尽听主者,分毫不敢与闻。”,故 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材料中“回归大自然”“清心寡欲地治理人民”都体现了道
19、家崇尚自然、无为而治的思想,故这种学说应为道家学说。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根据材料“军机处军机大臣,无定员,由大学士、尚书、侍郎内特旨召入”,可知军机大臣并不是由专人担任,故 A 项错误;军机大臣只是“跪受笔录”,对于军国大事的决策权掌握在皇帝手中,故 B 项错误;根据材料“雍正时,青海告警,复分其职设军机处”和“明降谕旨,述交内阁”可知,军机处的设置分化了内阁的权力,故 C 项正确;根据材料“掌军国大政,以赞机务 ”,军机大臣主要并不是为皇帝提供建议,故 D 项错误。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通过材料中的数据可知,明代的徽、晋、陕地区商人子弟考取功名的比例很大,说明当时题
20、目所述三个地区的商人可以参加科举考试,享有科考权。对商人参与科考的各项限制政策放宽,题目材料没有明确说明,C 项予以排除。B、D 两项也无法得出。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材料关键信息:“清儒之学用以保身”。清朝前期商品经济的发展,与清儒之学的转变无关,故 A 项错误;也与顾炎武经世致用思想无关,故 B 项错误;清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加强,制造文字狱迫害知识分子,“才智之士惮于文网”,清儒之学出现转变,选择“用以保身”,故 C 项正确;清儒之学 “用以保身”,与道光年间经世致用新思潮无关,故 D 项错误。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义和团运动发生在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帝国
21、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在此情况下,义和团运动揭竿而起,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显示了中华民族英勇斗争,反抗侵略的光荣传统。9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19 世纪末,通商口岸城市公共服务事业得到发展,电报业的出现使得各地间信息可以同步更新,会出现题目中的现象,A 项符合题目要求。10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D 项中的规定意味着外国工厂可以利用中国廉价原料、劳动力,节省运输费用,其商品具有更强的竞争优势,对中国民族企业冲击最大。1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根据题干中“贵乎信息流通”等信息可知上海新报的创办目的是传播商业信息。12 【正确答案】
22、C【试题解析】 题干关键信息是“企业”及“下海经商”以及时间“1984 年”,这是中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在全国全面开始的年份,故 C 项正确;公私合营的全面展开是在三大改造时期,故 A 项错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农村推行,而材料内容是关于城市的,故 B 项错误;1992 年的中共“十四大”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是在 21 世纪初,故 D 项错误。1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A、C 项表格内容无从体现,从家庭出身、社会关系择偶标准的比例可以看出,B 项中“民众的择偶标准发生彻底变化”不正确。从表格数据可以看出,“本人成分、政治面貌”择偶标准的比
23、例在降低,说明 D 正确。故本题选 D。1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根据题目中的材料可知罗马法以理性,即具有逻辑的自然法则为基础,C 项符合题目要求。罗马法在早期的发展过程中吸取一定的合理风俗与习惯,A 项错误。B、D 两项在题目中无从体现。1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棉纺织业属于轻工业部门,由材料“开拓出一片新天地”“机械化生产率先在英国的棉纺织部门基本实现”可知 A 项符合题目要求。1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大西洋国际贸易为三角贸易,其商品交换先由欧洲输出火器、布匹等商品换取非洲的奴隶,再将其贩运到美洲换取当地的烟草、白银等物产,故答案选 B。17
2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材料中“经济革命”指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推动西方殖民扩张,促进世界市场形成。“政治革命”指英国资本主义民主代议制确立,此后逐步扩展到其他国家。故选 A 项。18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A 项为宗教改革中的思想,可以排除;文艺复兴反对教会的腐败和精神独裁但并不反对基督教教义,B 项错误;C 项为启蒙运动的影响,可以排除;十日谈的主要内容意在宣扬人文主义,对“人性”和“人道”进行正面宣传。D 项正确。19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西方经济在 20 世纪 70 年代中东石油危机后经历危机并陷入“滞胀”,B 项错误;美国丧失世界经济霸主地位的时间是在 20
25、世纪八九十年代日本、欧盟经济崛起,C 项错误;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并未形成。只是呈现多极化趋势,故 D项说法不正确。20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首先我们明白煤钢共同体表面上看是能源组织,但实质上是经济组织,排除 B;再通过题干中“不接受政府和组织发出的指示”,可以看出该组织是独立于政府之外的,排除 A;再分析该组织是欧洲六国在煤钢方面共同签订的组织,可以分析出不属于企业之间简单的联合,排除 C;正确答案为 D。2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20 世纪 50 年代,正处于两极格局下,这一政治格局对经济全球化产生了负面的影响。A 项时间不符;B、D 项时间上相符,但与题意不符。22 【正
26、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根据题目中的“巨人林立”以及巨人都存在问题可知引文中涉及的国家都可以看作世界格局中的一极且都处在调整、发展、变化的过程中,D 项最符合题目要求。2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史志目录是指正史、国史中的艺文志及各种补史艺文志。汉书.艺文志是第一部史志目录。也是第一部正史目录。2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唐代史学家刘知几撰写史通分为内篇和外篇。其中,内篇为全书的主体,着重讲史书的体裁体例、史料采集、表述要点和作史原则,而以评论史书体裁为主。史通是中国史学史上最早的从理论上和方法上着重阐述史书编纂体裁体例的专书。2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美国著名历史
27、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提倡全球史观,所著全球通史正是其全球史观的代表作。二、简答题26 【正确答案】 (1)原因:南北方各民族融合,民族隔阂削弱,成为促进统一的重要因素;南北方经济的发展,要求迅速结束政治上的对峙局面,促进南北经济交流;门阀大族势力逐渐衰落,有利于统一国家的出现;北周和隋朝的改革,使北方力量上涨,造成了隋灭陈的趋势。(2)意义:结束了东汉末年以来的分裂局面;巩固和加强了各民族的融合;促进了经济文化进一步发展,为唐朝昌盛奠定了基础。27 【正确答案】 教学目标是指教师预期学生能够达到的学习结果,新历史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目标,规范地划分为三个维度,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
28、价值观。这三者之间是一个整体,不可割裂开来。制定教学目标一定要做好准备,主要包括:研究历史课程标准、分析教学内容、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社会形势需要、资源的准备。在制定教学目标的过程中,一定要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具有准确性二是具有可检测性。28 【正确答案】 历史教师使用历史教科书的策略是:第一,清楚教科书的地位和作用。教科书既是教师施教的依据,也是学生学习的主要信息载体,是历史课堂教学最重要的媒介和资源。第二,做好教材分析。首先,要树立新的教材观;其次,要认真研究课程标准;再次,要认真研读教科书,对照课程标准通读教材,对不同版本的教科书进行对比研读,要研读每一节课的内容,同时做好学科知识的相关储
29、备。第三,以教科书为主,组织教学内容,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第四,需要注意到新课程下的大教材观。大教材观认为中学历史教材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各种历史教学材料,包括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教辅材料等,要突破传统的唯教科书是用的模式,在使用历史教科书的同时不能忽视其他形式的教材的使用,引导学生进行丰富多彩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三、材料分析题29 【正确答案】 (1)由人口稀少、生产方式原始落后、物资贫乏变为人丁兴旺、农业发达、物资富足甚至可对外供应;由荒凉落后变为富庶:江南地区逐渐得到开发。(2)北宋时,南方已是国家财赋的主要来源地;太湖流域已是全国重要的粮仓;经
30、济重心已转移到南方。(3)原因: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北方多战乱,南方相对安定;南方自然条件优越;南迁的北方人民和南方人民共同的辛勤劳动。30 【正确答案】 (1)设计的图示应包括的要素有:时间(18 世纪中期)、生产部门(纺织、冶金、采矿) 的机器发明与制造及“ 工业革命” 等内容,并体现出相互关系。(2)目标撰写以动宾结构呈现,设计合理、明确、可观察和测量。示例:知识与技能:了解工业革命兴起于 18 世纪 60 年代,知道其主要标志是机器的发明与制造。过程与方法:用表格法或图示法呈现工业革命发生的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 18 世纪中期生产领域中的革命性变化
31、对人类文明的巨大影响。31 【正确答案】 (1)该教师的教学设计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该教师在导课环节所选用的材料不够全面,应该尽量覆盖到本节课所要讲述全部内容,使学生在正式学习之前对本节课的知识概况有所了解。其次,该教师缺乏对课堂教学情境的灵活掌握和角色转换。课程知识的讲授不应局限于教师所设定的“按部就班” ,教师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起到引导的作用,对于课程标准所要求掌握的内容务必讲精讲足,其他部分可以适当地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学习。最后,教师在重要内容的教授环节,忽视学生的参与和其他教学手段的介入。(2)通过对先秦时期各项文化科技成就的学习,使学生对祖国灿烂的文化有深入的了解,立志为继承和弘扬
32、民族优秀文化而努力学习。四、教学设计题32 【正确答案】 教学过程:【导入】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秦汉文化在自然科学方面的成就。这一节课,我们要学习秦汉文化在社会科学方面的成就。上新课前先请同学们欣赏西游记片尾曲。【教师引导】大家都知道唐僧师徒历经磨难所取的是佛经,那佛教是何时传人中国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 17 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 (二)” 来了解佛教的有关内容。通过视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由此导入新课。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导入框”及“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兴起”,并结合幻灯片中的图片及影视资料来解决这部分内容。通过播放白马寺这种直观手段帮助学生了解佛经传入中国情况。【思
33、考回答】佛教起源于哪里? 什么时候传入我国 ?简单思考后教师可以请学生讲一讲。【学生回答】源于印度,西汉时传入我国。【问一问】同学们你知道我国第一所寺院叫什么名字吗?(回答后 )好!我带大家去浏览一下。教师播放白马寺的图片及视频。【预期效果】帮助学生对佛教的传入形成明确的时间和空间概念。【说一说】佛教的教义是什么? 找学生回答。【学生回答】佛教教义是苦集灭道,涅槃是唯一捷径。【议一议】佛教对我国有什么影响?让学生分组讨论,讨论后请小组代表讲一讲具体影响在哪些方面。【学生回答】提示:可从建筑、文化、思想、音乐等方面去思考。【小结作业】通过刚才的总结,我们了解了我国佛教的起源、早期发展历程和主要内容及历史影响。我们知道佛教是外来宗教,那我们国家有没有土生土长的宗教呢?请同学们课后思考一下这个问题。设计意图:通过直观展示,了解佛教的产生及其影响;借助学生分组活动,增强课堂互动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热情,锻炼组织、表达、独立思考等能力;以课后思考的形式布置作业,维持本课的学习效果,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