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22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testyield361 文档编号:898475 上传时间:2019-02-27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2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2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2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2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2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 22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曹禺的戏剧雷雨时,分析了繁漪的人物形象,她一方面受新思潮的影响,想突破封建家庭的束缚,另一方面又无法摆脱自己的悲剧命运。下列文学作品中的女性人物形象不具有类似性格特点的是( )。(A)陈白露(日出)(B)曹七巧(金锁记)(C)子君 (伤逝)(D)瑞钰(家)2 将下列诗句按照描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排序正确的是(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A)(B) (C) (D)3 诗歌的表现手

2、法中有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的手法,下列诗句运用了这种抑扬结合表现手法的是( ) 。(A)渭城朝雨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 送元二使安西)(B)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C)占得佳名绕树芳,依依相伴向秋光。若教此物堪收贮,应被豪门尽剧将。(罗隐金钱花)(D)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 泊秦淮)4 下列各句中划横线字活用现象与其他各项不同的是( )。(A)外连衡而 斗 诸侯(B)舞忧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C)吾妻之美 我者,私我也(D)君将哀而 生 之乎5 学习宗

3、璞的紫藤萝瀑布,教师为了让学生理解“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的修辞手法,补充其他句子加以说明,下列选项不合适的是( ) 。(A)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B)暮色灰黄而凉爽,本来就宁静的黄昏,静止了一般(C)这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她松松地绉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D)突然有钟声缓缓飘上来,很重,很古老,很悠久,很轻柔6 教师讲解陈涉世家一课中“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中“所”的含义,另举几例加以说明,下列选项不合适的是( )。(A)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B)某所,而母立于兹(C)赢闻如姬父为人所杀(D)乐土乐土,爰得我所7 议

4、论文写作指导课上,教师讲解论证的基本结构层次,即“三段论结构” ,下列不适合作为三段论结构的是( )。(A)引论(B)立论(C)本论(D)结论8 某教材斑羚飞渡一文中有这样一句提示语:“作为人类的一分子,在震惊的同时,你还能想到什么?” 这属于教科书的( )。(A)助读系统(B)知识系统(C)练习系统(D)选文系统9 某教材在山的那边一课有这样的课后练习题:根据“山” 与“海”在文中的含义,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以“我终于见到了大海” 为题写一段话。对上述练习题的设计意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B)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想象(C)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D)促进阅读能力的提高1

5、0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中指出:阅读教学过程是( )。(A)学生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B)学生与教师之间对话的过程(C)教师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D)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11 阅读下列作文题目,按要求答题。题目一有人说当代中学生常常是矛盾的。一方面,带有个性的脸颊,他们开始认识到自我,自信“我就是我 ”;另一方面,在缤纷炫目,而且必须面对的生活面前,他们有时也迷茫,常常会问:“ 谁能告诉我,我是谁 ?”请你结合成长中的亲身经历,以“我的故事” 为话题,写一篇 600 字左右的作文。题目二一只老鸟指着开着门的鸟笼对它的几个孩子说:“进去吧,我早就为你们准备

6、好了家。”“不,我们要上天 !”它的孩子回答说。请根据以上材料,写一篇 600 字左右的议论文。对上述作文题目分析正确的是( )。(A)前者的写作出发点很明确,后者的作文立意不容易确定(B)前者有较大的写作范围,后者有明确的写作焦点(C)前者侧重抒情的写作技能,后者侧重议论的写作技能(D)前者侧重分析问题的能力,后者重在考查议论能力12 阅读背影的教学实录(节选),按要求答题。师:学完了朱自清的背影,老师现在给大家留一份选择性的作业,你可以选做其中的一项。(出示幻灯片)(1)摘录文中父子深情的语句,写出自己的体会。(2)以“我的父亲”为题,写一篇读后感。(3)回家后,在餐桌上为自己的父母夹一箸

7、菜,然后观察父母的反应,并把它作为一个作文片段写下来。对上述教学实录分析正确的是( )。(A)三项作业都旨在巩固学习文章的写作特点(B)三项作业都是为了深入理解文章主旨(C)三项作业都旨在促进写作能力的训练(D)三项作业的难度在能力层级上没有差别13 阅读范进中举的课程导入,按照要求答题。教师讲述:在我国古代,“学而优则仕” 的主要途径是参加科举考试,一旦中举,会怎样呢?(出示有关句子,学生读 )更有甚者,喜极而疯。(出示有关图片、文字)中举了,可人却疯了,这是喜是悲?带着对封建科举的思索,我们借吴敬梓的眼睛,通过范进及其身边的人来见证科举的巨大威力。(出示课题)对上述课程导人分析不正确的是(

8、 )。(A)教师出示的句子拓展了学生的阅读空间(B)教师出示的图片增强了学生的学习期待(C)教师的讲述有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D)教师的讲述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14 阅读下面的教学论文(节选),按要求答题。良好的语文课堂氛围能营造出一种具有感染力的教育情境,能为教师顺利进行语文教学创造积极的条件,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使他们积极探索知识、获取知识,能力、情感等不断增益,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如何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可以采用以下途径:一是构建新型师生关系,营造民主、和谐的语文课堂氛围;二是注重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激发学生兴趣,营造积极、主动、活跃的语文课堂氛围;三是教师

9、走下讲坛,用商量的方式营造语文课堂交际氛围。对上述教学论文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在语文教学中,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要以 “兴趣”做保障(B)融洽的师生关系依赖于民主、平等师生关系的建立(C)教师提问时要体现出教师对学生的殷切期待,并多用鼓励性言语(D)为了诱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堂教学应全部使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15 阅读孔乙己的课例讲评(节选),按要求答题。本课孔乙己的课型是小说教学,学习目标首先是理解小说的三要素,即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其次是引导学生熟悉故事情节、分析主要人物性格。因为人物的性格在情节的发展中不断完善,情节影响人物性格的发展,同时人

10、物性格也决定着情节的发展,所以在小说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重点要把握好作者的创作意图。孔乙己一文的开头部分在刻画孔乙己的形象时写道:“孩子吃完豆,仍然不散,眼睛都望着碟子。孔乙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弯腰下去说道,不多了,我已经不多了。直起身又看一看豆,自己摇头说,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于是这一群孩子都在笑声里走散了。” 寥寥几笔,把孔乙己这个人物的性格和盘托出,一个穷困落魄却又虚荣心十足的科举制度的牺牲品的形象跃然纸上。另外,从分析情节入手,例如对孔乙己的外貌等的描写,学生易于把握小说中人物的性格特征,从而使教学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上述课例讲评理解正确的是(

11、 )。(A)教学内容设计有效达成了教学目标(B)分析人物性格从情节人手,分析比较到位(C)人物活动具体环境的转移都呈现出来(D)教学过程体现了故事情节的完整性二、案例分析题16 这是一位青年教师的教学反思札记:这是一节公开课,内容是北大荒的秋天。当学到北大荒的小河这一段时,突然有一个学生站起来问:“老师,明镜一样的小河 能换成明净的小河吗?”我愣了一下,这个问题多少让我觉得有些突然。我没有直接说不能。于是,我给了大家一个“提示”,在黑板上写了 “明镜”和“明净” 两个词。果然,一个孩子说:“ 不能,因为两个词虽然读音相同,但意思并不相同。”我为顺利解决难题而沾沾自喜。下课了,一位语文教学经验丰

12、富的老师对我说:“现在,你看这两个词可不可以换呢?”我仔细一想,真的能换!“其实,这两个词的确可以换,但你可以提醒学生注意只有把明镜一样 替换为明净 ,才读得通。当然,用 明镜更形象一些。”我惭愧极了,原来我自以为最精彩的地方竟然是自己失误的地方!这位年轻教师的失误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是什么?16 下面是一篇初中学生的习作,阅读并完成第以下问题。心的正方向那些名家大师的狂草、潇洒飘逸的字体从来都是或仰或倒或倾或俯的。而这些姿态各异的字却无疑组成了一副副佳作。因为手中的笔是正的,持笔的心是正的,而笔下字体的歪斜与否便不再重要了。这就像是骑自行车方向无论正反东西,只要端坐在车上的身体是正的,便能上路。

13、人生亦是如此。当我们踏上人生的旅途,总会在一个又一个叉路口前各奔东西。难道说如此一来便只剩下极少数的人能找对方向、走出迷宫?非也。只有心是正的,脚下的路便永远是正方向;只要心的方向是正的,就能条条大道通罗马。正如爱迪生,虽然没有拿着高学历走上社会所规定的“ 正方向”,但他却跟随心中正确向上的钻研精神,踏入了科学的殿堂。正如武侠小说中 “盗亦有道 ”的窃贼,虽然干着打家劫舍之事,却也能凭借心中的正气,成为劫富济贫的侠盗。正如走向前方离你 10 步之遥的一棵树,你可以向前走 10 步,亦可以反其道而行之,背过身去绕地球一周再到达目的地你只有找准心中的正方向,方能自信而坚定地走下去。但若你连心中的正

14、方向都找不准,不知哪里才是目标,不知应选择哪条路,不知何去何从,那么近在咫尺的目的地便永远远在天涯。找准心中正确的方向,让我们上路。17 请从第段中各找出一个错别字,从第 段中找出一处病句,分别加以改正。18 请对这篇习作进行点评。三、教学设计题18 云南的歌会沈从文云南本是个诗歌的家乡,路南和迤西歌舞早著名全国。这一回却更加丰富了我的见闻。这是种生面别开的场所,对调子的来自四方,各自蹲踞在松树林子和灌木丛沟凹处,彼此相去虽不多远,却互不见面。唱的多是情歌酬和,却有种种不同方式。或见景生情,即物起兴,用各种丰富譬喻,比赛机智才能。或用提问题方法,等待对方答解。或互嘲互赞,随事押韵,循环无端。也

15、唱其他故事,贯穿古今,引经据典,当事人照例一本册,滚瓜熟,随口而出。在场的既多内行,开口即见高低,含糊不得,所以不是高手,也不敢轻易搭腔。那次听到一个年轻妇女一连唱败了三个对手,逼得对方哑口无言,于是轻轻地打了个吆喝,表示胜利结束,从荆条丛中站起身子,理理发,拍拍绣花围裙上的灰土,向大家笑笑,意思像是说,“你们看,我唱赢了” ,显得轻松快乐,拉着同行女伴,走过江米酒担子边解口渴去了。这种年轻女人在昆明附近村子中多的是。性情开朗活泼,劳动手脚勤快,生长得一张黑中透红枣子脸,满口白白的糯米牙,穿了身毛蓝布衣裤,腰间围个钉满小银片扣花葱绿布围裙,脚下穿双云南乡下特有的绣花透孔鞋,油光光辫发盘在头上。

16、不仅唱歌十分在行,而且大年初一和同伴各个村子里去打秋千(用马皮做成三丈来长的秋千条,悬挂在高树上),蹬个十来下就可平梁,还悠游自在,若无其事!在昆明乡下,一年四季,早晚都可以听到各种美妙有情的歌声。由呈贡赶火车进城,向例得骑一匹老马,慢吞吞地走十里路。有时赶车不及,还得原路退回。这条路得通过些果树林、柞木林、竹子林和几个大半年开满杂花的小山坡。马上一面欣赏土坎边的粉蓝色报春花,在轻和微风里不住点头,总令人疑心那个蓝色竞像是有意模仿天空而成的;一面就听各种山鸟呼朋唤侣,和身边前后三三五五赶马女孩子唱着各种本地悦耳好听的山歌。有时面前三五步路旁边,忽然出现个花茸茸的戴胜鸟,矗起头顶花冠,瞪着个油亮

17、亮的眼睛,好像对于唱歌也发生了兴趣,经赶马女孩子一喝,才扑着翅膀掠地飞去。这种鸟大白天照例十分沉默,可是每在晨光熹微中,却欢喜坐在人家屋脊上,“郭公郭公” 反复叫个不停。最有意思的是云雀,时常从面前不远草丛中起飞,一面扶摇盘旋而上,一面不住唱歌,向碧蓝天空中钻去,仿佛要一直钻透蓝空。伏在草丛中的云雀群,却带点鼓励的意思相互应和。直到穷目力看不见后,忽然又像个小流星一样,用极快速度下坠到草丛中,和其他同伴会合,于是另外几只云雀又接着起飞。赶马女孩子年纪多不过十四五岁,嗓子通常并没经过训练,有的还发哑带沙,可是在这种环境气氛里,出口自然,不论唱什么,都充满一种淳朴本色美。大伙儿唱得最热闹的叫“金满

18、斗会” 。有一次,由村子里人发起,到时候住处院子两楼和那道长长屋廊下,集合了乡村男女老幼百多人,六人围坐一桌,足足坐满了三十来张矮方桌,每桌各自轮流低声唱十二月花,和其他本地好听曲子。声音虽极其轻柔,合起来却如一片松涛,在微风荡动中舒卷张弛不定,有点龙吟凤哕意味。仅是这个唱法就极其有意思。唱和相续,一连三天才散场。来会的妇女占多数,和逢年过节差不多,一身收拾得清洁索利,头上手中到处是银光闪闪,使人不敢认识。我以一个客人身份挨桌看去,很多人都像面善,可叫不出名字。随后才想起这里是村子口摆小摊卖酸泡梨的,那里有城门边挑水洗衣的,打铁箍桶的工匠,小杂货商店的管事,乡村土医生和阉鸡匠,更多的自然是赶马

19、女孩子、不同年龄的农民和四处飘乡赶集卖针线花样的老太婆,原来熟人真不少!集会表面说是避疫免灾,主要作用还是传歌。由老一代把记忆中充满智慧和热情的东西,全部传给下一辈。反复唱下去,到大家熟习为止。因此在场年老人格外兴奋活跃,经常每桌轮流走动。主要作用既然是在照规矩传歌,那么不问唱什么都不犯忌讳。就中最当行出色的是一个吹鼓手,年纪已过七十,牙齿早脱光了,却能十分热情整本整套地唱下去,除爱情故事,此外嘲烟鬼,骂财主,样样在行,真像是一个“歌库”( 这种人在我们家乡则叫作歌师傅)。小时候常听老太婆口头语,“十年难逢金满斗 ”,意思是盛会难逢,参加后才知道原来如此。单元导语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文明史,丰富

20、深厚的民俗文化始终与民族文化相伴随。一个民族或群体的民俗,实际上是指该民族或该群体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任何发达的或发展中的民族或群体,都毫无例外地生活在一定的民俗中。学习中华民族的民俗文化,可以加深对我们民族的了解和感情。本单元以介绍民风民俗为主题,选编了 5 篇文章:云南的歌会端午的鸭蛋吆喝春酒俗世奇人。这些文章,内容各不相同,但体裁基本相近,都属于记叙类的文章。学生情况八年级,班级人数 48 人。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条件教室配有多媒体设备,能够演示幻灯片,播放视频、音频文件等。19 根据单元导语的提示及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的相关要求,为本文设计教学重难点。20 如果你是

21、一位初中语文教师,请为这篇文章设计两种导入语,并说明设计依据。21 请选择一个主要教学环节(导人环节除外),写出具体的实施方案。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 22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张爱玲的小说金锁记中的主人公曹七巧是一个性格扭曲,在追求金钱、权力、爱情方面不断做着无望的挣扎,而最终成为男权社会的牺牲品的一个女性形象。陈白露、子君、瑞钰三个女性形象均渴望改变自己的命运,但残酷的现实使她们无法摆脱自己的悲剧结局。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是九月九日重阳节登高, 已点明是二月, “小荷”说明是初夏,“清明时节 ”是公历四月

22、,由此可得出答案为 D。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B 项前两句尽管境界阔远渺茫,其实不无凄苦寒凉之意,但是,高适毕竟具有恢宏的气度、超然的禀赋,他并没有沉溺在离别的感伤之中不能自拔,反而能以理驭情,另具一副心胸,写出了慷慨激昂的壮伟之音,运用了欲抑先扬的手法,因此本题选 B。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A、B、D 项都是使动用法,意思分别为“使争斗”“使舞动,使哭泣”“使生”。而 C 项是意动用法,意为 “以为美”。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题干中的句子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而 A、B 、D 项与之相同,只有 C 项是比喻的修辞手法。因此本题选 C。6 【正确答案】 C【

23、试题解析】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中“所”是“地方、处所”之意,A、B、D 项都与之意义相同,只有 C 项中“所”的意思是“被”。因此本题选 C。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三段论式的结构,即提出问题(引论)一分析问题(本论)一解决问题(结论)。因此本题选 B。8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提示语属于教科书的助读系统,意在启发学生思考。因此本题选A。9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材料中课后练习题关注的是锻炼学生的理解、思考和写作能力,阅读能力不是该练习题所关注的。因此本题选 D。10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中指出:阅读教学过程是

24、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因此本题选 D。1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根据对两则材料具体内容的分析,可知,前者侧重叙事能力训练,有较大的写作范围(我的故事),后者侧重议论能力训练,有明确的写作焦点(自立)。因此本题选 B。1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材料中的三项作业都是建立在“读”课文基础上的写作练习,因此 C项正确。1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该导入有助于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并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因此 D 项不正确。1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要诱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不仅限于用多媒体,还有许多其他的有效方法。D 项说得太绝对

25、。1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该段材料描述的主要就是从情节入手,分析人物性格,分析比较到位。可推知 B 项正确,A、C、D 选项所说内容在材料中并无说明。二、案例分析题16 【正确答案】 这位教师给我们的启示有两点:首先这位教师潜意识里犯了简单武断的错误。须知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必须冷静、理智、思维缜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一个引导者的作用,才能敏锐地捕捉各种信息,并恰当地处理这些信息。其次,要想真正出彩,就要抓住契机,大胆地让学生自己去感悟、辩论,从而也给自己赢得思考的空间。17 【正确答案】 第段中的 “一副副”应改为“一幅幅” ,第段中的“ 叉路口”应改为“岔路口”。第段中的

26、“只有心是正的,脚下的路便永远是正方向” 应改为“只要心是正的,脚下的路便永远是正方向”。18 【正确答案】 本篇习作从练字需要“正笔”“正心”联系到人生,最终确立主旨人生需要有正确的方向,方能自信而坚定地走下去。习作通篇议论深刻,表达精练。作者在文中简洁地举了几个事例,其中比较出彩的是“盗亦有道” 的例子,以及对这个事例的分析。“ 有道 ”,言下之意就是“有正确的方向”。这个事例的成功引用,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三、教学设计题19 【正确答案】 教学重点:了解云南歌会的特点,感受当地浓郁的民族风情。教学难点:揣摩语言,感悟生活的美好。20 【正确答案】 导入一:在云南一些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

27、,每逢集会或节日,人们聚集在一起,即兴歌唱,互相问答,游戏传情。这和同学们在电视或广播中接触过的演唱会、音乐会大不相同,云南的歌会有哪些特色呢?我们通过学习云南的歌会这篇文章来了解一下。设计依据:结合初中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特点,通过设疑导入,设置悬念,吸引学生进入课文。导入二:播放歌曲阿诗玛问:这是我国哪个民族的民歌?他们主要生活在哪里?生:彝族,他们主要生活在云南省。师:谈谈你听后的感受。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描写云南民歌的一篇文章云南的歌会。(课件出示课题)设计依据:歌曲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21 【正

28、确答案】 教学过程:一、听课文录音范读,全班齐读二、检查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迤(y)西譬 (p)喻糯(nu)米蹲(dn)踞忌讳(hu)酬 (chu)和铁箍(g)熹(x)微2解释下列词语引经据典:引用经典中的语句或故事。 譬喻:打比方。扶摇而上:形容直往上升。 悠游自在:快活的样子。熹微:形容阳光不强(多指清晨的)。 淳朴:诚实朴素。别开生面:另外开展新的局面。 忌讳:有所顾忌,力求避免。若无其事:好像没有那么回事似的,形容不动声色或漠不关心。酬和:本意为敬酒,引申为交际往来。三、理清文章脉络明确:课文分为四部分,总分结构。第一部分(第 1 段) 总写对云南的感受和认识,引起下文的叙述。第二部

29、分(第 23 段) 描写山野对歌。第三部分(第 4 段) 描写山路漫歌。第四部分(第 5 段) 描写村寨传歌。四、再次默读课文,整体感知1本文在“ 歌会” 的大标题下,描绘了哪三个场合中唱歌的情景?每个场面各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发表自己的看法)明确:山野对歌对歌具有对抗赛性质,是才情智力的大比拼。山路漫歌即兴自由歌唱,发乎性情,自然成趣。村寨传歌一次民歌的展览,是一间传授民歌的课堂,场面宏伟,气势壮观。2学生复述文中描绘的三个场合中唱歌的情景。学生自评、互评。五、小结这是一篇富有情趣的散文。文章字里行间洋溢着对自然、对人、对艺术的品味与赞赏。生活的美好、人生的美好从作者抒情的笔调中汩汩流淌而出。我们要反复品读,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六、作业1课后练习。2课外收集有关云南民歌的音像资料及当地的民歌民俗信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职业资格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