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27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sofeeling205 文档编号:898480 上传时间:2019-02-27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27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27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27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27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27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 27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教学郦道元的三峡时,教师在拓展阅读时向学生推荐了一首描写三峡景色的诗歌,下面符合要求的是( )。(A)雁门太守行(B) 野望(C) 早寒江上有怀(D)早发白帝城2 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精神与优良道德品质尤其重要,下列文章适合向学生推荐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的是( )。(A)秋天的怀念(B) 变色龙(C) 敬业与乐业(D)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3 学习多篇文言文后,教师让学生总结含有词类活用现象的句子。下列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是( ) 。(A)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与朱元思书)(B)

2、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C)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醉翁亭记)(D)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4 在教学曹刿论战“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一句时,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察”的用法,以下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中的“察”是动词“看清楚” 的意思(B)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中的“ 察”是形容词 “仔细看”的意思(C)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中的“ 察”是形容词 “精明”的意思(D)“前太守逵察臣孝廉” 中的“察”是动词“考察后加以推荐 ”的意思5 教师在讲授朗读技巧与朗读情感表达时,举例说明汉语中儿化音具有表达亲切、

3、喜爱情感,表示轻、微、小等意义的特点,以下不符合要求的一项是( )。(A)朵儿(B)妻儿(C)米粒儿(D)铁丝儿6 教师教学完七年级上册散文诗两首(金色花荷叶母亲)后,对课后的“词义和语境 ”部分进行了拓展学习。为帮助学生巩固对词语本义的理解,教师举出以下例子,其中加点词在句中表示本义的一项是( )。(A)她带着个孩子嫁过来,大家都说她带了个大包袱(B)老一辈的人渐渐都不在了,现在需要我们年轻人挑大梁(C)在这狭隘的山道里,他想挪一步都很难(D)这昏官生怕丢了乌纱帽,一句话都不敢说7 教师在教授泰戈尔金色花时,指出泰戈尔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课后教师设置了一个“走进诺贝尔文学奖作家

4、” 的阅读活动,希望学生去阅读文学大家作品以提升性情修养,下列推荐不合适的是( )。(A)川端康成(B)莫言(C)莫泊桑(D)海明威8 关于语文教学中的设疑和提问,下列说法不妥的一项是( )。(A)设问要有针对性,富有启发性(B)设问措辞要精当,选择适当的设问时机(C)设问速度适中,有必要的停顿,注意学生的反馈(D)如果学生回答正确就及时肯定,如果学生回答不对,那就不管9 某教师学习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后,对其中重要知识点进行了以下归纳,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A)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文化交际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B)初中二年级的语文课程,

5、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C)语文课程应在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方面发挥重要作用(D)在语文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10 以下教师对“ 语文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改善教师教学” 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为了达到这一目标,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评价的多重功能(B)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教师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应恰当运用多种评价方式,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与互动(C)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教师应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与综合性(D)为了达到这一目标,语文课程

6、评价应准确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状况,有重点地落实语文课程目标11 阅读以下教学片段,按要求回答问题。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陶庵梦忆中最美的文章湖心亭看雪,美文共欣赏,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下文章,开始。(生自由读)师:谁给大家来朗读一下。(生举手朗读)师:大家注意仔细听他朗读时的字音。师:读得怎么样?生:第一段中读错一个字。师:还有要说的吗?生:我觉得还应该注意每段的情感。师:好,要求更高了!生:还有“独往湖心亭看雪” 中间应该停顿,刚才他一句读下来了。师:是的,注意停顿表意才能更清晰。那么,这个句子应该怎样停顿?生:在“独往 ”和“湖心亭”后面停顿。师:请你给大家示范一下。(生示范读)师

7、:刚才大家不仅按我的要求读准了字音还读出了节奏和情感。下面看大屏幕,注意以下字音。哪位同学愿意来读一下?(生读“是日更定余强饮三大白,崇祯雾凇 ”)师:我注意到一个词,他读得有些犹豫,哪个词?一起说。生:“崇祯”。师:大家齐读两遍。对上述教学设计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课堂氛围轻松活跃,整个过程在师生平等对话中进行(B)该教师注重对学生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能力的培养(C)充分运用启发法、读书指导法、朗读法、讨论法来帮助学生理解文本(D)强调多种方式的读,利于提高学生感知、积累、理解、吸收运用语言的能力,积淀语感12 阅读黔之驴的教学实录(节选),按要求答题。师:大家一定记得有这样一首

8、诗:“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是唐朝诗人柳宗元的江雪,这首小诗为身在南国的人们描绘了一幅绝美的雪景,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他的另一篇比较著名的文章黔之驴,看看作者又会给我们带来哪些惊喜和启示。(课文讲解部分略)师:文中写虎从畏驴到食驴的过程分为六个层次,请找出各层次中表明虎的心理的词语。师:刚才大家都在认真思考,下面我们看下你们总结得对不对(出示幻灯片答案),请大家将答案记下来。师:虎开始为什么害怕驴?生:因为一开始以为它很厉害。师:虎后来为什么吃掉驴?生:因为虎看出驴的本领不过如此。师:既然驴的本领只不过如此,用一个成语表示是什么?生:黔驴技穷。师:“黔驴技穷 ”多用于

9、贬义,借指仅有的一点本领也用完了。请几位同学给这个成语造句。生:小明夸下海口说他会修理电视。等到他家的电视真的坏了,他黔驴技穷,束手无策。师:造得非常好,希望大家都能学一点真本事,硬功夫,千万不要被人说黔驴技穷哦。关于上述教学片段,下面评价不正确的是( )。(A)教师在课堂导入时引入了学生熟悉的作者诗词,自然流畅地导入新课,点燃了学生学习新课文的热情(B)通过提问层层深入,启发学生认识“黔驴技穷 ”的本质,为学习该成语做好铺垫(C)学习完成以后及时引导学生通过造句进一步巩固,课堂讲解和练习结合紧密(D)教师最后的玩笑有点跑题,没有体现对学生的尊重13 阅读下面的教学案例,按要求答题。一堂作文课

10、上,教师深情地导入:“常言道每逢佳节倍思亲 。一年中,无论是按公历还是按农历算,都有许多传统节日,而遇到佳节,你也许会回忆起许多美好的往事,也许会特别思念某个人,也许想起游玩过的迷人风景,也许想买个精致的玩具饰品,也许有许多话要向谁诉说”一石激起千层浪,课堂气氛立刻活跃起来:有的学生想起中秋节时,全家边尝月饼边吟诵“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的情景;有的学生想起“ 五一节” 在公园游玩,一位救落水儿童的不知名的叔叔;有的学生想起“重阳节”时妈妈给奶奶选贺卡;有的学生想起 “六一节”时爸爸给自己送的礼物;有的学生想起“ 十一” 长假到外地游玩时的迷人风景至此,教师提出作文要求:将你在那个日子里的

11、所作所为、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写下来,题目自拟,体裁自定,字数不限。学生“ 沙沙沙”地挥笔直抒,在一节课时间里,多数同学轻松地完成了习作,而且写人、写事、写景、状物,有书信,有诗歌,均精彩纷呈,各有千秋。对上述教学案例评价不正确的是( )。(A)教师精心创设的导入,拓展了学生思维的宽广度,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写作的兴趣(B)组织作文教学时,教师将习作所涉及的范围适当拓宽,降低了运用知识的难度,学生能够多方面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来进行写作(C)这样的写作练习能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而且便于再现学生储藏于大脑中的知识和经历,记忆的大门一旦打开,写出好的作文自然也就水到渠成(D)写作练习时不应该对字数文体等

12、加以限制,适当拓宽写作要求,其实就是扩大了学生完成习作的自由度,这样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14 某位初中语文教师教学事物的答案不止一个时,为学生设计了这样几个作业:一、熟读课文,探究下面的问题。1长期以来,我们已经习惯于事物的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这篇课文却提出与之相反的观点,要求我们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为什么非常重要?2创造性思维有哪些必需的要素?只有贝多芬、爱因斯坦以及莎士比亚才具备创造性思维的看法,为什么不对?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你的看法。二、本文主要论述什么问题?作者为什么从“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谈起?关于创造性思维所必需的要素,为什么到篇末才给出全部答案

13、?三、议论文常常用设问句。设问是一种无疑而问、自问自答的修辞方式,它的作用是提醒注意,引导思考,突出某些内容,使文势有变化,起波澜。例如课文第四段末尾提出设问:“ 那么,创造性的思维又有哪些必需的要素呢?”引导读者去思考,然后作者又对此做了回答。请从课文中再找出几个设问句,仔细体会这种修辞方式的表达作用,并且思考一下怎样才能用好设问句。四、把课文的最后一段抄在本子上,并选取这段中的某一个观点,举出生活中的一两个事例来证明它。以下对其设计意图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题意在让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从学生的思维规律来看,应放在第三问发问(B)第二题意在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

14、基础上,了解课文结构上的特点,把握作者的思路(C)第三题意在让学生具体结合本文,理解议论文的语言特色(D)第四题意在引导学生积累文中重要语段,从而学会应用于写作,着眼于学生的识字与写字、写作能力15 阅读两小儿辩日教学实录(节选),回答问题。(旁白)“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师:理解此句意思的同学,谁能阐释一下自己的见解?生 1:我认为此句是告诫我们应该做一个诚实的人。生 2:我认为这句的意思是说我们无论做任何事,都要实事求是,切忌不懂装懂。师:两位同学分析得很好,有自己的观点。的确,孔子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列子汤问 里记载的一则传说故事就进一步证实了孔子的言行一致。同学们想听

15、一听这个故事吗?生:(异口同声) 想!师:好下面请听配乐朗诵两小儿辩日。(放录音。用投影仪显示本课的学习目标:熟读理解课文; 复述故事情节;分析文章所蕴含的道理)师:这篇故事短小精悍,读起来很有情趣,哪些同学听了录音之后,能为我们大家分角色朗读一下课文呢?(同学们纷纷举手,四位被选中同学的朗读声在教室里响起 )师:同学们评判一下,他们朗读得如何?生 1:我觉得“ 小儿乙” 读出了争论的语气。生 2:我觉得“ 孔子” 读出了老夫子的语气特征。生 3:“旁白”的普通话真好。师:是啊,老师也认为他们读得非常好。这些同学就在我们的身边,他们的声音听起来亲切、自然。好!下面我们向他们看齐,集体将课文朗读

16、一遍。(齐读)师:故事虽短小,却有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谁起来为我们复述一下故事情节?(两名学生复述故事)以下对这段教学片段评析错误的一项是( )。(A)由悟其名言初步了解孔圣人,“听其言,察其人”,使学生从人物身上抑或故事之中受到启发,以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和激发出学生学习本课的浓郁兴趣(B)学习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是默读,最好的方法也是默读;重点在读,难点也在读(C)学习文言文要使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从而丰富语文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D)两小儿辩日属于寓言体裁,可以当作故事略读,粗知其意即可,不必深究,而是注重整体理解,让学生自读自悟二、案例分析题16 阅读扁鹊见蔡桓公教学实录

17、,完成问题。师:“学完了本课,你有什么收获和感受?”学生小手林立,争着回答问题。A 生说:“我学会了文中的生字词,知道了讳疾忌医的含义,就是说有了病,一定要听从大夫的嘱咐,老老实实地医治。有了缺点错误,也一定要听取大家的批评,认认真真地改过。”B 生说: “我知道扁鹊的医术高超,不用任何检查就知道你的病情,比现在的医生强多了,他真了不起!”C 生说: “我知道蔡桓公太骄傲了,听不进别人正确的劝告,我们要虚心接受别人正确的意见。”(学生们都各抒己见,说得都很好)突然,D 学生站起来说:“我跟大家想法不一样,我认为扁鹊不该跑到秦国去。因为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即使不能挽回蔡桓公的命,总可以延长蔡桓

18、公的寿命吧!生命无价!” 听了 D 的发言后,学生们都把手举得更高了,有的甚至站了起来或离开座位,有的则和旁边的同学窃窃私语,似乎在小声讨论扁鹊的对与错。此时,我想这是个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体现他们个性的时候。于是,便稍稍做了个安静的手势,说:“ 同学们,扁鹊应该怎么办呢 ?请你们有秩序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并说明理由。”(学生稍稍安静) 有的说:“扁鹊应该跑到秦国去,不然他不但不能救回蔡桓公,说不定还会搭上自己的小命。”马上就有人提出反对意见:“ 虽然蔡桓公开始不听扁鹊的劝告,但现在他已知道错了,肯定会配合治疗,说不定会治好呢!”紧接着,一学生反驳说:“ 蔡桓公的病已深入骨髓,就像现在的癌症,肯

19、定是不能救活了。” 又有一生说:“ 扁鹊在初遇蔡桓公时,就应想方设法让蔡桓公配合治疗。这样,扁鹊不但救了蔡桓公的命,也许还会得到好多珍宝呢。”(就这样你来我往的,下课的铃声响了)作为教师,我并没有到此为止,急于下结论,而是趁热打铁,让学生在课后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写话题目就叫假若你是扁鹊问题:结合现代语文教学新理念和新思想,谈谈该教学片段的优点。16 阅读下面的学生习作,完成问题。抓住机遇,成就伟岸人生中会有弯道与挫折,然而止是人生中难以预料的弯道成就了不平凡的人生。福楼拜曾对莫泊桑说过:“ 天才无非是忍耐。”大写的“人” 又怎能逃脱苦难的磨砺呢?在困境中抓住机遇,迎接挑战,铸就人生的不屈与辉

20、煌,何足畏哉!大漠千里,黄沙漫漫,驼铃悠悠。你,一个柔韧的奇女子,王嫱,演绎出让人感伤的出塞的神话。一个江南水乡浸透温婉气息的女子却要在风沙裹蚀下把青丝熬成霜白,枯萎了红颜。又有谁不可以承受这样的命运。而你,昭君,只是怀一幽怨的琵琶,留下了夕阳下无语的青春。你,变坎坷的人生际遇为华夏史册上为民族和平而牺牲的永世光辉,熠熠生光。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是你啊,旷达的子瞻,泛舟赤壁。你心中何尝不想“至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可你逃不了“乌台诗案” ,你选择了黄州,造福一方百姓又何尝不好?“ 羽扇伦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那雄姿英发的周瑜,你仰慕他,然而,你终是你,转变人

21、生的轨迹未尝不可?高歌“ 一蓑烟雨任平生” 岂不快哉?“沅湘流不尽,屈子怨何消!”郑袖的谗言,子兰的徘谤,怀王的昏聩,那儿不是你的容身之所啊,三闾大夫!痛心与失望,如此被排挤,命运多舛,可你依然保存一颗赤子之心!试问,世上还有如你一样的人么?感念朝廷的日益衰败却无力相助。于是,你,自沉汨罗,多么可歌可泣的举动,离骚中句句都是你的一片丹心!“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西湖美景,三月小雨润如酥,你,范蠡,携西施泛舟西湖,散发扁舟。何必留恋勾践的高位名利?你深知越王可以共苦,难以同甘,世人谁不留恋名利权位,可你明白“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的道理和功高盖主皆殒身的教训。走吧,陶朱公

22、三置千金,你,写下了最完美的明哲保身的人生准则。放弃名利,成就了最善的命运。人生中总会有很多充满艰辛的际遇,充满荆棘,扑朔迷离。可是,我们也总能够变际遇为机遇,抓住机遇,成就伟岸。问题:17 请从第段中找出两个错别字,从第 段中找出一处病句,分别改正。18 请结合具体内容对作文进行评析。三、教学设计题18 阅读文本材料和相关要求,完成问题。小石潭记原文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饴然不动;傲尔远逝,往来翕

23、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日恕己,日奉壹。研讨与练习一、背诵全文,说说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抓住了小石潭的哪些特点?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是什么? 二、仔细品味下面一段文字,然后用自己的话复述一下这种景致。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饴然不动;淑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三、你已经学过不少描写景物的古代诗文,试着把其中描写山水的名句摘录下来,并选择一两则加以赏析。单元导语本

24、单元所选课文大多是写景记游的古代散文。有的表达旷达胸襟,有的流露自得之乐,有的抒发闲适之情。所记景色不同,写作心境不同,却都是感事抒怀、借景言情的名篇。学习本单元要借助提示、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体会游记散文借景抒情的特点;要品味古诗文名句的思想感情,结合亲身体验加深理解。课文导语柳宗元被贬官之后,为排解内心的愤懑之情,常常不避幽远,伐竹取道,探山访水。所幸永州的大自然待他不薄,奇形怪异的潭水、小丘、石渠、山涧纷至沓来,美不胜收。看,于茂林修竹之中,一潭清泉又呈现于眼前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的相关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

25、自己的欣赏品味。学生情况八年级,班级 50 人。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条件教室配有多媒体设备,能够演示 PPT,播放视频、音频文件。问题:19 评析小石潭记的写作特色,不少于 200 字。20 根据上述材料,确定本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并说明确立依据。21 依据教学目标设计本篇课文的教学过程,简要说明每个环节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 27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A 项,雁门太守行是唐代诗人李贺利用乐府古题创作的一篇描写战争的诗歌;B 项,野望是唐代诗人王绩描写隐居之地的清幽秋景的五言律诗;C 项,早寒江上有怀是唐代

26、诗人孟浩然所作的一首怀乡思归的诗歌; D 项,早发白帝城一诗中,李白描摹了自白帝城至江陵一段长江水急流速、舟行若飞的情况。从白帝城到江陵约一千二百里,其中包括七百里三峡。本题当选 D 项。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A 项秋天的怀念描述的是作者史铁生对已故母亲的回忆。 B 项变色龙是俄国作家契诃夫早期创作的讽刺小说,他以精湛的艺术手法塑造了一个见风使舵、欺下媚上的走狗形象。C 项敬业与乐业 是梁启超先生创作的围绕“敬业”与“乐业”及其相互关系展开论述的议论文。D 项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是雨果所写的一篇书信,以讽刺的语言抨击了侵略者。阅读本文可以增强对国家民族的爱,培养爱国情

27、感。本题当选 D 项。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A 项“奔”,动词活用为名词,指奔马。 B 项“善”,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指优点长处。C 项,“翼然”名词作状语,“像鸟儿的翅膀张开一样 ”。D 项的“卑鄙”是古今异义词,古代指地位低下,出身卑微;现代汉语中常指语言、行为恶劣、不道德。本题当选 D 项。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B 项中的“察”应为动词,表“观察,仔细看”的意思。本题当选 B 项。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现代汉语中儿化音可用于表达亲切、喜爱的情感或表示轻、小、少等类似意义,同时还有区分词性和词义的作用。根据题干分析可知,本题要求找出“儿”表示儿化音的一项。

28、A、C、D 三项中“儿”为后缀,是儿化音:而 B 项中“儿”是实词,表名词“儿子”的意思,不属于儿化音。本题当选 B 项。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A 项,“包袱”本义是指包着衣服等东西的布;句中所运用的是 “包袱”的比喻义,喻指某种负担。B 项。“大梁”本义是指水平方向的长条形承重构件;句中所运用的是“大梁”的比喻义,指重要的、起支柱作用的工作。C 项,“狭隘”本义是指宽度小,句中所运用的即是本义。D 项,“ 乌纱帽”本义是指古代文官戴的一种帽子:句中所运用的是引申义,指官职。本题当选 C 项。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A 项川端康成,日本新感觉派作家, 1968 年获诺贝尔

29、文学奖,代表作伊豆的舞女雪国千只鹤等。B 项莫言,中国大陆作家,2012 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红高粱蛙透明的红萝卜等。D 项海明威,美国作家,1954 年凭借老人与海获得诺贝尔文学奖。C 项,莫泊桑是 19 世纪后半叶法国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人称“短篇小说巨匠”;其与契诃夫、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莫泊桑的代表作有项链我的叔叔于勒等。与题干“诺贝尔文学奖作家”要求不符,故不合适。本题当选 C 项。8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语文教学中的设疑和提问,学生回答正确要予以肯定;回答不正确,教师要进行引导,得出正确答案,不能置之不理。本题当选 D 项。9 【正确答案】 A【

30、试题解析】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本题当选 A 项。10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规定,语文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学习,改善教师教学。语文课程评价应准确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状况,全面落实语文课程目标。应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评价的多重功能,恰当运用多种评价方式,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与互动,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根据不同年龄

31、学生的学习特点,按照不同学段的课程目标,抓住关键,突出重点,采用合适方式,提高评价效率。语文课程评价应该改变过于重视甄别和选拔的状况,突出评价的诊断和发展功能。故 D 项表述 “有重点地落实语文课程目标”有误,当选。1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题干教师除运用启发法、读书指导法、朗读法外,还运用了谈话法,而非讨论法。谈话法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而讨论法的主体则是学生与学生。C 项说法有误,当选。1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课堂上开一些无伤大雅的玩笑,可以调节课堂气氛。拉近师生距离,这个玩笑有了前面的铺垫,并不能说是不尊重学生。故 D 项说法错误,本题当选D 项。13 【正确答案】 D

32、【试题解析】 适当地进行自由写作练习可以拓宽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但是如果完全不对字数文体加以限制,那么一来写作效果得不到保证,二来学生的写作能力得不到系统的训练。所以 D 项说法太过于绝对,本题当选 D 项。1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第一题意在让学生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第二题在第一题的阅读基础上设置,意在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的内容,并了解课文结构上的特点,把握作者的思路。故 A 项错误,B 项正确。第三题意在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设问句。故C 项错误。第四题意在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进一步掌握课文主旨。故 D 项说法错误。本题当选 B 项。1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学习文言

33、文最基本的方法是诵读,最好的方法也是诵读,重点在读。难点也在读。故 B 项表述有误,本题当选 B 项。二、案例分析题16 【正确答案】 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翁,而教师却成了课堂的发现者、开发者、欣赏者、组织者和引导者。整个教学片段当中教师自始至终没有去干涉学生的学习行为,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让学生在课堂中交流、讨论、争辩、质疑。教师只是在规范学生学习行为,维护课堂秩序方面,做了适当的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尽情地发言,抒发对课文的感悟与质辩,扁鹊的做法到底是对还是错呢?他应该怎么做呢 ?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有的甚至将扁鹊与现在的医生进行比较,可以看出学生是思考了,是探究了

34、,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使课堂成了他们学习的演练场。开放式教学思想的体现。新课程所提出的开放式教学思想的渗透,并不是放任学生,而是对教材的开放,对学生评价的开放。提倡多元化教学,这当中包括学生对教材的不同体验和感受。以上教学片段就是体现了学生对课文人物的不同理解,从不同角度去欣赏。重视语文的熏陶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的同时也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的表述中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要从学生发展的内在需要出发,注意不脱离语文学科的特点,将价值观的引导与提高文化品位、审美情趣联系起来。扁鹊见蔡桓公是一篇非常有趣的故事。它以短小、简单、浅显的故事表达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在本

35、教学片段中,教师在注意上述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的同时,适当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鼓励学生多向思维,多种表达。17 【正确答案】 错别字:第段,“ 伦巾”应改为“纶巾” ;第段,“ 徘谤”应改为“诽谤”。病句:第段, “又有谁不可以承受这样的命运 ”成分赘余。应改为:又有谁可以承受这样的命运。18 【正确答案】 本文作为一篇议论文,其在结构与内容上有许多值得肯定的地方。首先,从结构上来说,其以人生难免经受磨难,但人可以抓住机遇,变磨难为机会,成就不平凡的一生作为开篇立意,开门见山,直奔主题。而后分段举例从正面支持文首的观点,最后以古照今,总括全文。作文结构完整而有序。条理清晰,议

36、论有据。其次。从内容上看,本篇作文中心部分对四个历史人物际遇的举例写得十分出色。小作者以流畅优美的语言,以古诗词典故或直接或间接的巧妙引用,将全文内容丰满充实起来;其中心论点也更加具有说服力,体现出小作者深厚的语言功底与文学积累。例如第段写苏东坡不拘于官场被谄的苦难,借着被贬黄州为机遇而造福当地百姓。名成千古。段首以赤壁赋原句“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来表现苏轼处世的旷达与内心的阔大,既有助于行文,又展现了小作者个人的文学素质。作文中同样也存在一些可以改进的问题。一是举例时可以通过正反举例来对比体现抓住机遇的重要性。对于此篇作文,常用的反面举例,如项羽未能抓住机会而自

37、刎乌江,终不能成霸业等,都可取来用作素材。二是各文段中虽然写的是主人公抓住机遇,名垂青史,但却少有提及与“机遇” 有关的词,缺少与文题的相互照应,略有瑕疵。三、教学设计题19 【正确答案】 (1)移步换景作者在移动变换中带领我们领不同的景致,具有极强的动态的画面感。由小丘到篁竹,由篁竹到闻水声,再由水声寻到小潭,讲述了发现小潭的经过,充满了悬念和探奇的情趣,逐渐在人们面前展开一幅美妙的图画。(2)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作者在描写景物时,无不渗透着自己的感受和情怀。这远离尘世的小石潭充满了生机,却无人赏识。而其幽清无闻与自己的遭遇相同,此刻过于清冷的环境更容易激起作者“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的情感。

38、小石潭景物的幽清与作者心境的凄清相互衬托,有力地表现出作者那种无法摆脱的压抑心情也含蓄地表露了作者对彼时冷酷而黑暗的现实的不满。20 【正确答案】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积累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及文言虚词的用法。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诵读以及对精彩语段的品读,感受大自然的美,提升对美的鉴赏能力,学习对自然景物入微观察、细致描摹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知并理解作者在贬居生活中孤凄悲凉的心境,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确立依据:根据新课标对阅读教学的要求,本文内容特点和八年级学生语文学习需求,确定了以上教学目标,具体如下: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39、年版) 明确要求:“ 能够阅读浅显文言文,并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及“ 通过诵读,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小石潭记 是柳宗元的著名山水游记 “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作者从不同角度描绘了小石潭的各种景物,着意渲染它的寂寞、凄寒、幽怆的气氛,借景抒发自己在贬官失意时的悲凉、凄怆的情感。全文不足 200 字,却清晰地记叙了作者出行、游览、返回的全过程,描写生动、细致,充满诗情画意。新教材人选这篇文章,意在让学生学习名家名篇,培养阅读古文的能力,品味文章的优美意境,提高审美情趣,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八年级的学生,通过将近两年的学习,已经掌握一定的阅读文言文的方法,具有必

40、要的知识积累和文言基础,懂得一定的朗读技巧,但对于作者的心路历程和情感理解起来还有一定的难度,仍需要着重培养和提高自主探究、分析理解等方面的能力。因此,不同形式的诵读将贯穿整个授课过程,以读促学,以读生情,以读明理。21 【正确答案】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课前播放自然风光视频,创设情境。2导语:高山流水的旷远悠长让我们深深陶醉其中,让我们不得不叹服大自然的神奇。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现在,就由我带着大家一起去探访一处曾名不见经传的小石让我们一起见证一种远离俗世的美。(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1齐读课题,明确本文文体。2走近作者柳宗元。3自

41、由朗读整体感知。4借用工具书及课文注释,自主学习文言文词语,教师指导。(三)合作交流,研读赏析1出示思考题:课文写了小石潭的哪些景物?它们各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描写的?2学生合作探究,任选角度发言展示。(提示:生在回答时用“把( 景物)的的特点概括出来了” 的句式回答) 师点拔明确:作者按游览顺序依次写了发现小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景物特点:水清、石奇、树美,鱼乐、溪身蜿蜒、岸势参差,展现了小石潭的清幽美。文中的“镜头”与“画面”点拨明确:在第一段,作者采用的是“闻声绘形”“移步换景”的写法,在移动变化中引导我们看到不同的景物,如从奇形怪状的石头到青翠葱郁的树,具有极强的动态的画

42、面感。在第二段作者描写潭水、游鱼,采用了“定点特写” 的写法。只用了四十个字,就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使动态与静态相生,活灵活现地写出了潭水的空明澄澈、游鱼的活泼可爱。文中的“动”与“静”点拨明确:除了游鱼动静相宜,一会儿“怡然不动” ,一会“傲尔远逝”,显得生动活泼外。就小溪本身来说,作者形容它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这是静止的;就溪水来说,作者形容它像蛇爬行那样曲折,这是流动的。连用两个比喻,一静一动来描写小溪。文中的“对比”与“烘托”点拨明确:为了突出鱼的生动活泼,把“怡然不动” 和“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两种情态加以对比,静动相对,尤显鱼的活泼。作者用反衬的手法写鱼在潭中历历可数,使人

43、感到像是“ 空”“无”,使水清之状具有实感。(四)品读课文,体会情味1“一切景语皆情语 ”。欣赏着如诗如画的美景,作者的心情怎样?在文中找出描写作者心情的句子。2生读课文,找出“ 心乐之 ”“似与游者相乐”“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明确情感由乐转为忧。3师补充交待作者的写作背景,为学生解惑,让学生有更深的情感体验。点拨明确:乐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寄情山水是为了摆脱被贬的抑郁愤懑,但这种欢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之感便又会流露出来。这种写景方法是寓情于景,借景抒情。4配乐齐读:要求学生声情并茂,读出感情来。5穿越时空,对话柳宗元。(让学生说出劝解柳宗元的话)(五)课堂小结师: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交流学习,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柳宗元当时的不幸和无奈,也就是这不幸和无奈成就了一代文学大师。如果没有被贬的柳宗元,中国文化也就少了一篇传诵千古的经典名作;如果没有被贬的柳宗元,在我们失意的时候,也就少了一个安放心灵的地方。一千多年过去了,那曾经显赫一时的权贵早已无人知晓,真正被记住的名字是当年远谪山水的柳宗元,是那个踏遍谪居之地山水的柳宗元!让我们一起记住失意铸就的永恒经典吧!(六)作业布置1请搜集有关古代文人被贬官后创作的诗文作品。2模仿本文手法。写一篇景物描写的短文。(300 字左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职业资格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