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38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twoload295 文档编号:898492 上传时间:2019-02-27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38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38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38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38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38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 38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在古诗文复习课上,为了检查学生对古诗文的记忆效果,教师要求学生回忆被称为“小李杜”的诗人的诗句,下列选项不合适的是 ( )。(A)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B)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C)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D)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2 学完看云识天气后,为了激发学生对说明文的浓厚学习兴趣,教师向学生推荐了几篇说明文,以下作品不合适的是( )。(A)谈家桢奇妙的克隆(B)魏学洢核舟记(C)茅以升中国石拱桥(D)契诃夫变色龙3 在教学朱自清的背影时,教师推荐学生阅读其他

2、有关描写父亲的作品,下面作品合适的是( ) 。(A)再塑生命的人(B) 王几何(C) 台阶(D)匆匆4 某教师在导读伊索寓言时,建议学生收集一些寓言故事并阅读,领悟其中蕴含的哲理或启示,学生收集成果中不符合要求的是( )。(A)皇帝的新装(B) 农夫和蛇(C) 智子疑邻(D)乌鸦喝水5 文言文复习课上,教师引导学生总结重要文言实词“病” 的不同意思,以下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君之病在肠胃 ”,句中的“病”是动词,“得病 ”的意思(扁鹊见蔡桓公)(B) “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句中的“ 病”是动词, “使成病态”的意思(病梅馆记 )(C) “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句中“

3、 病” 是动词,“担心,忧虑”的意思(论语 )(D)“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句中的“病”是形容词,“困苦” 的意思(捕蛇者说)6 在初三语文复习课上,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中国古代诗歌流派的相关知识,以下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建安七子 ”是建安年问七位文学家的合称,包括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瑒、刘桢(B)边塞诗派是盛唐诗歌的主要流派之一,其代表人物有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等,代表作有高适的别董大、岑参的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王昌龄的古从军行和李颀的塞下曲(C) “韩孟诗派” 是中唐的一个诗歌创作流派,以韩愈为领袖,包括孟郊、李贺、贾岛等人(D)江西诗派是宋代文

4、学流派,以黄庭坚、陈师道为首,诗歌理论强调 “夺胎换骨”“点铁成金”7 在复习总结古诗文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回忆运用动静结合手法的古诗,其中不符合要求的一项是( ) 。(A)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B)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C)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D)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8 某教师学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后,关于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做了如下笔记。下列笔记内容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语文课程资源包括校本教学资源和课外教学资源,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这些资源(B)可立足课堂学习,开发教材资源;也可融入社会活动,开发社区资源(C)课程资源的利用,不仅

5、要考虑多数学生的共性情况,还要考虑特殊学生的个别情况(D)精选对学生终身发展以及对语文学习有决定意义的课程资源,使之优先得到运用9 某教研室组织教师学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围绕“课程评价建议”展开讨论,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语文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学习,改善教师教学(B)应准确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状况,全面落实语文课程目标(C)语文课程评价应该改变过于重视甄别和选拔的状况,突出评价的诊断和发展功能(D)应整合学生的学习特点,不同学段的课程目标,做出全面的万能的评价标准10 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人们逐渐认识到,带有插图的教科书的教学效果要优于纯文本

6、的教科书。从语文教材的构成来看,插图属于语文教科书的哪一个系统?( )(A)助读系统(B)练习系统(C)范文系统(D)知识系统11 某教师在教学某版语文教材苏州园林一课时,带领学生欣赏了课本前面所配的苏州园林彩色照片。下列对编者意图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借助彩页照片的欣赏,帮助学生了解苏州园林的布局、意境和层次(B)辅助学生理解课文中如句子“隔而未隔,界而未界 ”等抽象的表述(C)课文内容与彩页相印证,帮助学生直观感受,加深理解,巩固记忆(D)课文语言描写与彩页照片相互对照,有助于体会说明文语言的特点12 阅读下面的教学案例按照要求答题。一堂作文课上,教师深情地导入:“常言道每逢佳节倍

7、思亲 。一年中,无论是按公历还是按农历算,都有许多传统节日,而遇到佳节,你也许会回忆起许多美好的往事,也许会特别思念某个人,也许会想起游玩过的迷人风景,也许会想买个精致的玩具饰品,也许会有许多话要向谁诉说”一石激起千层浪,课堂气氛立刻活跃起来:有的学生想起中秋节时,全家边尝月饼边吟诵“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情景;有的学生想起“ 五一节”在公园游玩,一位救落水儿童的不知名的叔叔;有的学生想起“ 重阳节” 时妈妈给奶奶选贺卡;有的学生想起“六一节”时爸爸给自己送的礼物:有的学生想起“十一” 长假到外地游玩时的迷人风景 至此,教师提出作文要求:将你在那个日子里的所作所为、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写下来

8、,题目自拟,体裁自定,字数不限。学生“沙沙沙” 地挥笔直抒,在一节课时间里,多数同学轻松地完成了习作,而且写人、写事、写景、状物,有书信,有诗歌,均精彩纷呈,各有千秋。对上述教学案例评价不正确的是( )。(A)教师精心创设的导入,拓展了学生思维的宽广度,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写作的兴趣(B)组织作文教学时,教师将习作所涉及的范围适当拓宽,降低了运用知识的难度,学生能够多方面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来进行写作(C)这样的写作练习能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而且便于再现学生储藏于大脑中的知识和经历,记忆的大门一旦打开,写出好的作文自然也就水到渠成(D)写作练习时不应该对字数文体等加以限制,适当拓宽写作要求,其实就

9、是扩大了学生完成习作的自由度,这样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13 某位初中语文教师教学事物的答案不止一个时,为学生设计了这样几个作业:一、熟读课文,探究下面的问题。 1长期以来,我们已经习惯于事物的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这篇课文却提出与之相反的观点,要求我们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为什么非常重要?2创造性思维有哪些必需的要素?只有贝多芬、爱因斯坦以及莎士比亚才具备创造性思维的看法,为什么不对?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你的看法。二、本文主要论述什么问题?作者为什么从“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谈起?关于创造性思维所必需的要素,为什么到篇末才给出全部答案?三、议论文常常用设问句。设问是

10、一种无疑而问、自问自答的修辞方式,它的作用是提醒注意,引导思考,突出某些内容,使文势有变化,起波澜。例如课文第四段末尾提出设问:“ 那么,创造性的思维又有哪些必需的要素呢?”引导读者去思考,然后作者又对此做了回答。请从课文中再找出几个设问句,仔细体会这种修辞方式的表达作用,并且思考一下怎样才能用好设问句。四、把课文的最后一段抄在本子上,并选取这段中的某一个观点,举出生活中的一两个事例来证明它。以下对其设计意图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题意在让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从学生的思维规律来看,应放在第三题发问(B)第二题意在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了解课文结构上的特点,把

11、握作者的思路(C)第三题意在让学生具体结合本文,理解议论文的语言特色(D)第四题意在引导学生积累文中重要语段,从而学会应用于写作,着眼于学生的识字与写字、写作能力14 阅读下面的教学论文(节选),按照要求答题。教材中有许多可挖掘的开放性教学因素。教师要创造性地运用教材把学生的生活时空与思维时空纳入教学体系。这样做既可充实教材和丰富教学内容,又可拓展学生的思维时空并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也是拓展教学内容的有效途径。语文实践活动是提高学生语文实践能力和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语文实践活动以课堂学习为基础,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为一体,把学生的视野从课内拓展到课外,可切实提高学生的语

12、文素养,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教师应积极创造条件,指导学生参与各种语文实践活动,如参观访问、演课本剧、开故事会、举办新闻发布会、自办小报等。此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引导学生组建朗诵、书法、写作等课外兴趣小组,或帮助学生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拓展语文学习的渠道。基于材料倡导的综合性语文教学,下列理解或做法不正确的是( )。(A)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综合性学习主题,有待教师和学生去开掘(B)教师只要处处留心,时时留意,语文综合性学习资源就会无处不在(C)教师应积极创造条件摆脱传统教学的束缚,强调学生的实践与创新(D)开展综合性活动的实践探索阶段,要充分发挥教师引导和调控作用15

13、 阅读唐雎不辱使命教学实录(节选),按照要求答题。唐雎不辱使命是某版语文教材九年级上册的一篇文言文。学习文言文,大多数学生觉得烦琐无味,有着理不清的字词,释不完的句意。一开始我也想因循掌握字词、疏通文意、品析人物的模式进行教学,然而在讲到唐雎以“布衣之怒” 应对秦王的“天子之怒 ”,并慷慨陈词,言及自己将效法专诸、聂政要与秦王同归于尽时,一个声音打破了课堂的平静生 1:老师,我觉得唐雎不会真的去死,他不过是吓唬吓唬秦王罢了!(一下子全班炸开了锅,很多学生在喊:“随时可能会死 ”,一生干脆站了起来)生 2:反对!唐雎说完话后就“挺剑而起” 了,表明他已经想要和秦王拼个鱼死网破了。师:唐雎到底只是

14、吓唬秦王还是真的想和秦王同归于尽呢,我们首先看看,他怕死吗?生 3:唐雎不怕死,文章第一小节已经说到“秦王不悦,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已经不高兴了,此次出使秦国本身就带有一定危险性。生 4:唐雎不但不怕死,似乎还有点故意激怒的味道呢,因为他说“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他的口气很强硬,让秦王“ 怫然怒”。师:秦王好惹吗? 他是怎样一个人 ?生 5:骄傲自大、蛮横无理的一个人。师:那面对秦王,唐雎退缩了吗?生 5:没有,而是非常冷静沉着,和秦王正面交锋。师:秦王的反应怎样?生 6:秦王的态度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色挠,长跪而谢之” 。师:虽然我们无从考证当时的唐雎内心的想法

15、是什么,是吓唬吓唬秦王还是真的想和秦王同归于尽,但从这场智勇斗争中你看到的是一个怎样的唐雎?生 7:很有胆识!生 8:智勇双全!生 9:不畏强暴,有勇有谋!以下对上述教学实录片段的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教师没有简单地否定学生提出的异议,体现出对学生的充分尊重(B)教师与学生之间有效对话的实现,需依靠教师加强对问题的引导(C)教师运用教育机智及教学生成资源,促进了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D)教师对学生从共同的角度来理解课文内容的方式给予了充分重视二、案例分析题16 案例: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教学实录,完成第 16 题。教学背景:这是一名教师公开教学的教学设计。教科书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

16、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下册) 语文。课文为第一单元第一课,属于精读课文。以下为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一)导语同学们,当我们游览某处风景名胜或文化遗迹之时,除了自己用心观赏之外,往往还需要导游给我们做一番详细的讲解。那么,你认为一个出色的导游应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应该是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投影:能准确挖掘景点的妙处,并将它准确传达出来,以增强游客游览的兴趣)今天,大家将面临一项艰巨的任务,那就是担任鲁迅老屋后的百草园的导游工作,引导游客游览百草园,领略百草园的美。当然,在此之前,我们必须要进行相应的培训,而这堂课就是“ 导游培训课 ”,希望每一位学员都能顺利过关 !(教师板书:百

17、草园导游培训课)(二)美点概览虽然我们暂时还不能身临其境去观摩真正的百草园,但是我们手头有最好的资料:鲁迅的回忆性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让我们先“纸上谈兵” ,和少年鲁迅一道领略百草园的无穷乐趣。1提出初读要求:自读课文 18 自然段,用“在鲁迅的眼中,百草园是你看那” 概括百草园的妙处。2学生初读课文。3学生汇报初读情况。(指名回答)在鲁迅的眼中,百草园是美丽的,你看那高大的皂荚树在鲁迅的眼中,百草园是神秘的,你看那美女蛇的故事在鲁迅的眼中,百草园是有趣的,你看那雪地捕鸟游戏4概括百草园的美点。学生回答。引导比较。(教师板书:景物美、传说美、游戏美)(三)美点欣赏我们已经知道了百草园美的所

18、在:景物美、传说美、游戏美,那么它们为何美,美在何处?让我们亲自去领略吧!1提出阅读提示。(1)课文第 2 自然段,描绘了哪些景物? 它们的特征分别是什么? 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介绍景物的?(2)作者为什么叙述美女蛇的传说?(3)雪地捕鸟着实有趣,作者向我们介绍了哪些捕鸟知识?作者又是怎样描述雪地捕鸟过程的?2学生细读课文。3教师引导学生汇报读书心得。(指名回答,组织讨论)方法一:打出投影片(两幅:一幅与第 2 自然段对应,一幅与雪地捕鸟对应),以保持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体会词语、句子。方法二:组织学生用“ 不必说 也不必说单是” 仿写一段话,引导学生体会整体到局部的顺序。方法三:用一系列动

19、词准确地描述一个游戏。引导学生体会这段话中动词的准确使用。(四)练写“导游词”1组织学生质疑问难,探究重难点内容。2梳理学生问题,突出以下问题:(1)怎样向游客介绍百草园春夏秋冬的景色?(2)你打算向游客讲述美女蛇的传说吗?3组织学生分小组研讨,并引领学生读课文。 引导点拨一:介绍景物一要抓住景物的特点;二要绘声绘色、声情并茂,调动游客的触觉、视觉、听觉、味觉等多种感觉器官;三要按一定的顺序,做到层次井然,条理分明。做到这三点,就可以胜任导游工作了。引导点拨二:介绍景物时能调动游客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是一个出色导游的专业素质之一。4学生在小组内练习写、说、评“百草园导游词” 。(五)课堂“导游”

20、1组内选出“ 优秀导游 ”,并向全班汇报“导游”特点。2各小组“ 优秀导游” 在教室内导游,全班同学评价。(六)作业设计请同学们回家向父母或亲戚朋友导游百草园。问题:仔细阅读以上教学案例,请对这则教学设计的优劣进行评析。16 案例:阅读下面的学生习作,完成第 1718 题。溢彩流金的岁月随着时间的流逝,童年那金色的梦幻也悄然而逝了。今天,闭上眼睛忆起那圣洁、天真的童年生活,我仿佛又回到那溢彩流金的时光里我的童年大多是在老家度过的,那湛蓝的天空、那空旷的绿野、那绚丽的花朵,还有柔婉的溪流,都是我童年时期最好的朋友。最令我难忘的,还是那个月夜里,小河边清脆的笑声当夜被温柔的风哄睡以后,我和小伙伴们

21、便出发了。请不要问去干什么,先听听这夜的絮语吧:油蛉在浅唱,蟋蟀在低吟,那入夜的小虫也在呢喃,偶尔从树林里传来一两声鸟儿的梦呓,和着小溪流动的“叮咚” 声,组成了一曲夜的交响乐。踩着这曲子的节拍,我们悄悄地摸到了小河边,小河微波荡漾,被月儿的清辉笼罩着,尤如披上了一件神秘的面纱。垂柳倒映在水中,缠绵悱恻。啊!多美的夜景呀!我和小伙伴几乎要把这迷人的夜色陶醉了。我们开始行动了,小伙伴把挂着蚯蚓的鱼钩扔进河里,就小声地跑到不远的地方静静等着,仿佛看见了钓上来了活蹦乱跳的鱼儿们。半夜里,我们被突然的鸡啼声惊醒,迅速地爬起来去看我们设下的铒。当提起沉沉的鱼竿,看到鱼钩上的鱼儿时,我们高兴得笑了起来。这

22、笑声传了很远很远远到了现在的我的心里。这让我不禁有了新的思索。成长似乎是转瞬即逝的,成长的回忆总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被我们尘封在心里,但细想起来,却又让人回味无穷。成长是一曲刚健的歌谣。成长的过程中有着噪动与喧腾,追逐与奋争,而这就是成长的旋律,拔节声声,节奏铮铮。成长是一道炫目的彩虹。成长的过程中有着色彩与纷繁,百感与多情,而这就是成长的杰作,七彩纷呈,饱满丰富。成长的故事有很多,但一旦过去就再不能经历第二次,因为岁月无可回头。我们能做的就是珍惜这溢彩流金的岁月,把握当下的每一秒,努力奋进,为实现未来的千百个好梦而努力奋进!问题:17 请从第段中找出两个错别字,从第 段中找出一处病句,并分别改正

23、。18 请结合具体内容对该习作做简单评析。三、教学设计题18 阅读文本材料和相关要求,完成第 19-21 题。臧克家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原文“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 30 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1930 年到 1932 年,“望闻问切

24、”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 。闻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无暇及此的。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他并没有先“ 说” ,但他 “做”了。做出了卓越的成绩。“做”了,他自己也没有 “说”。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十年艰辛,一部 “校补”赫然而出。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

25、。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 何妨一下楼 ”的主人。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 了。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他在给我的信上说:“ 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他“说”了,跟着的是“做”。这不再是“做了再说”或“ 做了也不一定说”了。他“说”了就“做”。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人格

26、的写照,而且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1944 年 10 月 12 日,他给了我一封信,最后一行说:“另函寄上油印物二张,代表我最近的工作之一,请传观。”这是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他起稿的一张政治传单!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他“说”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

27、和 “行”。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单元导语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曾经出现过许多杰出人物。他们中有叱咤风云的政治家,有决胜千里的军事家,有博学睿智的科学家,还有给人类奉献宝贵的精神食粮的艺术家他们对社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他们的事迹生动感人,广为流传。探寻他们的足迹,学习他们的精神,有利于我们的成长。本单元所选的就是这类题材的课文。学习本单元,要理清作者的思路,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课文导语这篇课文记叙了闻一多先生的主要事迹,表现了他的崇高的品格和精神。熟读课文,想一想,我们应该学习闻一多先生的什么精神?作者是从怎样的角度

28、选取教材和确定记叙重点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的相关要求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课后练习一、细读全文,画出精辟的语句,然后复述课文大意,并说出闻一多前期和后期思想品格上的主要特点,前后期有什么变化,又有什么共同的地方。二、说说下列句子的含义,注意其中画线部分的意思。1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2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31930 年到 1932 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 的初级阶段。4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

29、,因它大开光明之路,“ 漂白了的四壁”。5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 何妨一下楼 ”的主人。三、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展开讨论。1课文的两个部分之间,是用哪些话过渡的?把这些话找出来,说说是怎样起过渡作用的。2这篇文章在叙述中穿插了哪些形象的描写?说说这些描写的作用。四、闻一多先生的事迹很多,试为本文补充一两个事例。学生情况七年级,班级人数 45 人。课时安排2 课时教学条件教室配有多媒体设备,能够演示 PPT,播放视频、音频文件,投影实物等。问题:19 阅读以上材料,回答课后练习第二题。20 请根据以上材料,为本文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指明重难点,并具体说明制定依据。21 请设计一段教学过程,引

30、导学生品读课文,赏析文章的语言美。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 38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大李杜”是李白和杜甫的合称,“小李杜”是李商隐和杜牧的合称。A 项诗句出自李商隐的嫦娥;B 项诗句出自李商隐的 代赠二首( 其一);C项诗句出自杜牧的秋夕;D 项诗句出自李白的 清平调(其一)。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A 项,奇妙的克隆是说明文,先写克隆的含义,接着写克隆实验,再写克隆的发展,最后写克隆造福人类以及对克隆的思考。B 项,核舟记是文言说明文,开头介绍“核舟”主题,中间详细介绍“核舟”的结构、舟上的人物和题名,最后总

31、括全文。C 项,中国石拱桥是说明文,先概括介绍一般石拱桥的特点,然后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最后解释我国石拱桥取得如此辉煌成就的原因。D 项,变色龙是契诃夫的短篇小说,塑造了虚伪逢迎、见风使舵的巡警奥楚蔑洛夫这一人物形象。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A 项是海伦.凯勒回忆自己的老师莎莉文小姐的文章; B 项是作家马及时回忆几何老师王老师的文章;D 项是朱自清的一篇散文,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C 项是李森祥以儿子的身份讲述了一位普通的农民父亲为盖新屋而耗尽一生心血的故事。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A 项皇帝的新装是丹麦作家安徒生的童话作品。不符合题干

32、“寓言故事”的要求。B 项农夫和蛇、D 项乌鸦喝水 都选自伊索寓言;C 项智子疑邻选自韩非子,这个寓言意在告诫人们,不尊重事实而以亲疏和感情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就会造成主观臆测,得出错误的结论。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A 项,“君之病在肠胃”,句中的“病 ”是名词,“病症、病根”的意思。故 A 项表述错误,当选。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古从军行是李颀的代表作,王昌龄的代表作有出塞从军行塞下曲芙蓉楼送辛渐闺怨秋兴等。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A 项,将静态的“明月”“清风”和动态的 “惊鹊”“鸣蝉”相结合,写出乡村夏夜的恬静、闲适、悠然。B 项,用以动写静手法描写雨景

33、,衬托闲淡宁静之景。C 项,以动衬静,蝉声嘶鸣,使树林显得更加幽静:鸟雀和鸣,让深山显得越发僻静。D 项,诗句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烟 ”和“月”既“笼寒水”又“笼沙”,勾画出秦淮河两岸朦胧冷清的景象。8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关于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建议是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A 项说法有误,当选。9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教师应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学习特点,按照不同学段的课程目标,抓住关键,突出重点,采用合适方式,提高评价效率。D 项表述中“万能”的说法错误,当选。10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助读系统是指

34、为帮助学生读解范文、培养和提高学生自读能力而设计的一系列材料。课文中所配的相应的插图,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及记忆,尽量避免单一枯燥的学习。是语文教科书助读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1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彩页的主要作用是形象直观,化抽象为具体,苏州园林一文所对应的苏州园林彩色照片,有助于学生直观了解苏州园林特色,理解文中较为抽象的描写,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方便开展课文教学。但彩色照片对学生学习说明文语言并没有直接的辅助作用,D 项表述错误。1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适当地进行自由写作练习可以拓宽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但是如果完全不对字数文体加

35、以限制,那么一来写作效果得不到保证,二来学生的写作能力得不到系统的训练。D 项说法太过绝对。1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第一题意在让学生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第二题在第一题的阅读基础上设置,意在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的内容,并了解课文结构上的特点,把握作者的思路。故 A 项错误,B 项正确。第三题意在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设问句。故C 项错误。第四题意在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进一步掌握课文主旨。故 D 项错误。1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题干节选教学论文中,只提及“教师应积极创造条件,指导学生参与各种语文实践活动”,但并未说要摆脱传统教学的束缚。另外,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整体性特点主要体现为语

36、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实践活动应以课堂学习为基础,强调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不应忽略传统教学的积极作用。C 项表述有误。1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题干教学案例中,教师对学生 1 的提问,不但没有直接否定,反而发挥教学机智,将学生的问题相机转化为教学生成资源,通过有效的问答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活跃了课堂气氛,体现了教学评价的多元性,展现了教师对学生多角度理解课文内容的尊重。D 项“从共同的角度”说法错误。二、案例分析题16 【正确答案】 优点: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能够注意面向全体学生,注重语文实践,教学具有创造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学生是语

37、文学习的主人”,教师身为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得以落实。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安排学生自读课文、质疑问难、小组研讨,设计了一系列的导游活动,引导学生充分参与语文实践活动,为学生的语文实践创造了充分的空间和时间。在进行组内“ 优秀导游 ”评选以及全班同学评价时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努力体现出新课程评价的理念。学生阅读课文前,教师做出明确要求,并予以阅读提示,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提问时,教师的问题紧扣重点,并辅以读书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点拨时,教师对重难点内容深入探究,引领学生进入文本,指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与事物对话。这些都体现出教师教学过程中的主动性以及其组织、引导作用。教师发挥了教学的创造性。教

38、师教学的创造性,首先表现在对教科书内容的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上,教师用“导游培训课 ”的新形式设计教学,整堂课设计了 “美点概览”“美点欣赏”“练写导游词” 和“课堂导游” 四个环节,巧妙地把词句理解、文意把握、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精读训练整合在教学中。此外,教师对课后“研讨与练习” 做了独特的处理。“研讨与练习 ”第二题第 1 问和第 3 问被放在学生细读课文后汇报读书心得时 (“课堂导游”)处理。作为指导学生理解内容和词句的方法,此种安排一方面促进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另一方面帮助学生锻炼了表达能力,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教学的创造性还表现在把课文的重难点化作学生的说写实践。学生讨论后,练习说

39、、写、评“百草园导游词 ”,较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作业设计将课内知识延伸到课外,既巩固了课内所学,又培养了学生的情感,也具有创造性。缺点: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在以下几方面明显存在不足:教学设计内容不完整。作为课时教学设计,本设计缺少学习任务分析、学生学习准备分析、教学目标分析与界定、教学资源配置等要素。教学过程设计,虽注意了对师生双边活动的设计和教学媒体的设计,但相互之间的组合不够明显,尤其是媒体的使用几乎没有涉及。第一单元以 “成长”为主题,训练重点为“学习这个单元,要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并结合自己的经历和体验,深人体味文中的情感,注意学习文章的表达技巧”。从百草园到三

40、味书屋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在“注意学习文章的表达技巧” 方面做了精心的设计,而在“ 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并结合自己的经历和体验,深入体会文中的情感” 方面做得不够,令人遗憾。语文基础重视不够。“ 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是语文教学的必然要求。识字写字、熟读课文、朗读背诵、揣摩词句、体会情味等是语文学习的基本练习,一刻也不能忽视或淡化。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在这些方面存在的缺憾,反映了语文新课程教学的流弊。应注意学生阅读期待的激发。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导语”和初读、细读的过渡性话语,起不到激发学生阅读期待

41、的作用。比如课始阶段,如果学校条件许可的话,教师播放百革园的观光片,可能效果就会更好。17 【正确答案】 错别字:第段,“ 尤如”应改为“犹如” ;第段,“ 噪动”应改为“躁动”。病句:第段,“ 我和小伙伴几乎要把这迷人的夜色陶醉了。”用词不当。应改为:我和小伙伴几乎要被这迷人的夜色陶醉了。18 【正确答案】 本篇习作内容丰富,框架合理。作文中既有叙事,又有写景;既有抒情,又有述理;不仅将事、物、人与情、景、理极好地融合在一起,而且安排得自然有序,从事入理,符合逻辑。例如作者在前半部分着重讲述了童年半夜钓鱼的趣事,此部分情景交融,亲切生动;而后由童年不再,只有回忆来生发对成长意义的思考,最后引

42、出要珍惜时光、把握当下的道理,使文章主旨得到升华。 习作在结构上也十分完整,以“总一分一总” 的结构安排全文内容:先总述点出“溢彩流金的时光 ”,再分叙童年这 “溢彩流金的时光”中的趣事与“ 溢彩流金的时光”带来的思考,最后总结全文,点明主旨。此外,本篇习作的大部分语句中用词准确,修辞生动,通过拟人、比喻等多种手法的融合交叉,呈现出一幅幅让人如临其境的画面,体现出小作者较好的语文功底。同时习作中也有需要予以改进的地方。比如第段中写钓鱼的趣事。既然前文提出“最令我难忘的,还是那个月夜里,小河边清脆的笑声” ,那么就应当在记叙这件事时进行详叙,通过展现出这一童年趣事的“趣” 来表现出其对于“我”的

43、意义,表现出那“清脆的笑声 ”在“我”的记忆中的深刻。小作者在改进这一部分时,可通过增加景物描写来烘托气氛,以细节描写来感知人物形象,进一步完善作文内容。文中还存在错别字和病旬现象,小作者需要加以注意。三、教学设计题19 【正确答案】 第 1 句“诗兴不作” 是文言说法。 “作”,“ 起”的意思。“ 诗兴不作”就是写诗的兴致减少了。20 世纪 20 年代,闻一多写了许多爱国诗篇。从 20 年代末起,他转入对我国古典文化的深入研究。第 2 句“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是比喻的说法,指寻找使我国民族文化繁荣昌盛起来的方法。自 20 年代末起,闻先生过了十多年“书斋生活” ,试图从文化上寻找振兴民族

44、的途径。第 3 句“望闻问切 ”是比拟的说法,把我们的民族比成一个病人(第 2 句就全句而言也是比拟),说明闯一多当时从文化研究上来探求救国的方法,也还仅仅是走出了第一步。第 4 句“它 ”指深夜灯火。深夜只有孤灯相伴,本来应感到寂寞,但闻一多则不然,他在一盏孤灯的照耀下,全力进行学术研究,成绩斐然。“漂白了的四壁” 引自闻一多诗静夜,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前途和人民命运的关切。课文中引用“漂白了的四壁” ,意在表现闻先生深夜从事学术研究那种怡然自适的情景。与“ 大开光明之路”的意趣一脉相承。第 5 句“潜心贯注 ”和“心会神凝”意思相近,都是说用心极专极深,滁学术研究外,没有别的任何事情使他

45、分心。20 【正确答案】 (1)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闻一多先生;整体把握课文,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严谨的结构,理解过渡段的作用;理解文中艰深语句的含义,深层体会闻一多先生的思想品格。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品味生动形象语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闻一多孜孜不倦、严谨治学的精神及作为革命战士的凛然正气、视死如归的爱国热情和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2)教学重点:品读课文,体会闻一多先生的精神品质,学习本文的过渡句的用法。(3)教学难点:品味语言。(4)确立依据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相关要求、文本内容和学生情况等,确立教学目标、教学重

46、难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 要求,学生在欣赏文学作品时,应有自己的情感体验,“ 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本文展示了闻一多先生对于文学事业和革命事业的两种独特态度:作为学者,他是“做了再说。做了不说” 的;作为革命家,他是 “做了就说”的,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其实有一个精神核心爱国情。潜心学术是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革命斗争也是为了踏出一条救国救民的血路。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是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二篇文章,本单元是伟人单元,人物事迹生动感人,广为流传。初一学生正处于人生

47、观、价值观形成的时期,应对他们进行理想教育帮助他们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本课作为本单元第二课,在单元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对于引导学生“学习名人精神,争做优秀人才”,以此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21 【正确答案】 教学过程:1教师提问:文章的语言有什么特点?教师组织学生讨论交流。生 1:文章的语言有气势,有如大江奔流,瀑布飞泻。生 2:文章的语言有情感美,无论叙还是议,都流露出作者对闻一多先生的颂扬、崇敬、景仰之情。生 3:文章的语言有凝练美,有以一当十的表达效果,耐咀嚼,有余韵。生 4:文章的语言有形象美,如对闻一多语言、肖像的具体描写,形象再现了闻先生那令人尊敬的高大形象

48、,使他的精神、品格、作风仿佛都成了具体可感的东西。生 5:文章的语言有诗意美。臧克家是诗人,他是用诗化的语言写的,精练、生动,有跳跃性、有气势。教师总结:同学们谈得很好,很有个性。文学的审美是一种个体化的活动,“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要用自己的眼睛去欣赏,用自己的思维去考虑,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2请选择你最欣赏的一句话,按照“我欣赏_,因为它具有_美,体现_” 的句式说话。 (学生自由发言)生 1:我欣赏“ 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 这句话,因为它具有形象美,体现在比喻的运用和“钻探” 一词的选择上。特别是 “钻探”一词,作者不用“钻研”或“研究”,而先用“钻探”

49、 ,词义比“钻研”更进了一步,既形象又含义丰富,而且句式变成了“ 向钻探 ”,叙述由静态变成动态,给人的印象不再是客观的介绍,而是热情的称赞了。生 2:我欣赏“ 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这句话,因为它具有音乐美、情感美。对偶辞格的运用,使句式整齐,音调铿锵,具有音乐美;本句叙事中兼有抒情,记叙了闻一多先生钻研、深刻探究的治学态度,作者对闻先生的赞美之情溢于言表。生 3:我欣赏“ 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 这句话,因为它具有形象美。这体现在“ 吃尽、消化尽”“ 炯炯目光”“远射”等词的运用上,形象地再现了闻一多先生苦苦钻研文化典籍、放眼历史、胸怀天下、高屋建瓴的学者风范。生 4:我欣赏“ 他从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职业资格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